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1.1 国家是什么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高中政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1.1 国家是什么 教案

资源简介

1.1国家是什么
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产生、性质的基本观点;国家的基本要素;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在根本性质上的不同;国体与政体之间的关系;代议制。
关键能力:
1.结合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类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理解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2.结合当今主要国家政体类型,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以及影响政体的其他因素。
二、核心素养二、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维护我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科学精神:理解国家的本质属性和构成要素,理解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政体和国体的关系。
法治意识:树立依法维护人民民主的意识。
公共参与:自觉维护国家主权完整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国家的产生和国家的本质、职能。
2.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3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不同特征。
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国家的本质。
2影响一个国家政体的因素。
四、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学习手语舞,说说什么是国家?
新课讲授
国家的本质
探究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关于国家的历史起源。恩格斯认为,国家是一个历史范畴,它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由生产力发展导致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产生的。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中产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形成了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主人和奴隶两个阶级。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和农业的分离。随着新的分工,社会又有了新的阶级划分,除了自由民和奴隶的差别以外,又出现了富人和穷人的差别,而且使得一夫一妻制的家庭成为社会的经济单位。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和农牧业的分离和商人阶级的出现。这次社会大分工彻底瓦解了氏族制度赖以存在的前提,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兴起。由此可见,国家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发生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恩格斯指出,国家的产生有不同的过程和途径,他以雅典、罗马和德意志国家产生的历史过程为事实依据,系统地阐述国家在氏族制度的废墟上产生的三种主要形式:第一种是雅典式的形式,国家直接从氏族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阶级对立中产生;第二种是罗马形式的国家起源,罗马国家是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第三种是德意志人的国家产生途径,即国家是直接从征服广大外部领土中产生的。
国家是怎样产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的内容分是什么?
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1)地位:迄今最全面、最科学的关于国家的认识与解释。
(2)内容
①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
②国家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私有制出现、阶级形成以后产生的。
③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探究二:
梁启超: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卢梭在名著《社会契约论》中论及:国家是订立在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意志…民有权废除对自己无利的契约。
你认为梁启超和卢梭对国家的看法能否说明国家的本质?国家应该具备什么要素?
2.国家的基本要素
(1)内容: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它们是国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缺一不可。
(2)国家最重要的要素:主权。
探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从我国的国家性质出发,思考什么是国家性质?它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3.国家的性质
(1)内涵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2)决定因素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探究四: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当前涉黑涉恶问题新动向,开展了系列“打黑除恶”专项斗争,把打击黑恶势力犯罪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既有力打击震慑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又有效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形成长效机制,不断增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在扫黑除恶中国家表现出来的职能是什么?说明了国家的本质是什么?
4.国家的本质:所有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1)民主
①实质: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其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②属性: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服务于统治阶级的。
(2)专政。
专政就是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凡实行民主制度的国家,必然包括一定阶级的民主,同时也包括对其他阶级的专政。
探究五:一些西方政界人士将其民主制度蒙上一层“全氏民主”“普遍民主”“永恒民主”的面纱,作为一种“普世价值”不断向外推销。在资本主义社会,名义上人民享有广泛、平等的民主权利,但实际上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这种表面上的平等往往为实质上的不平等所替代,法律上的平等往往为事实上的不平等所取代。在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所有者才享有充分的民主;穷人的民主有时只是形式上的, 更多时候只能置身于民主之外;富人借助于“民主”攫取更多的社会财富,而穷人却很难通过“民主”来保障自身的基本权利。
谈谈你对资本主义民主的认识?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有什么异同?
当今国家的类型
(1)当今世界主要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类性质根本不同的国家。
(2)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
资本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民主
区别 民主的本质 代表资产阶级的利益 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民主的主体 资产阶级 广大人民
专政的对象 广大人民 极少数敌对分子
特点 代表极少数人的利益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联系 都是现代民主制度,在统治阶级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都与专制相对
认识国体与政体
探究六:作为英联邦成员之一的澳大利亚,于1999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就“是否脱离英联邦,取消国家元首女王制,实行新的国家政体”进行了全民公决,投票结果是多数人赞成保持现行国家政体,至今澳大利亚国家政体未作变更。
什么政体?国体与政体是什么关系?
1.国体与政体的含义
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决定政体。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二者是
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2)政体对国体具有反作用。
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3)政体的相对独立性。
①一个国家的政体不是一成不变的:
国体变化 政体发生根本性变化」
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变迁 政体在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变化
②世界上没有任何两个国家的政体是完全一样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文化传统、社会习惯、发展程度等,都是影响政体的因素。
思考:如何理解政体的相对独立性?
“相对”说明政体由国体决定。“独立性”包括:国体不同的国家,可能采取相似的政体;国体相同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在同一个国家,国体没有发生根本变化的情况下,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
探究七: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和西方的议会制政体有着显著的不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什么是代议制?实行代议制有什么意义?
3.代议制
(1)代议制的含义。
代议制,就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2)实行代议制的必要性。
一方面,只有公民广泛参与,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政体;另一方面,不可能全体公民都经常性地直接管理所有国家事务。
(3)实行代议制的重要性。
代议制是公民和国家之间的政治纽带,这是现代民主政体的共同特征。
3、结束新课
二战以后,一些西方政界人士将其民主制度蒙上一层“全民民主”“普遍民主”“永恒民主”的面纱,作为一种“普世价值”不断向外推销。与此同时,世界上其他类型的国家中也有一些人对西方的民主制度抱有许多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些发展中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充当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实验品”,其结果是政治动荡、经济停滞、民不聊生。
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建立起符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创造了独特的民主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
有人认为,民主发展的程度越高,民主的本质就越优越。结合材料,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加以评析。
4、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能够结合当今世界主要国家类型—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理解国家都是一定阶级对其他阶级的专政。知道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以及影响政体的其他因素。
六、板书设计六、板书设计
国家是什么
(一)国家的本质
1.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
(1)地位
(2)内容
2.国家的基本要素
(1)内容:
(2)国家最重要的要素:
3.国家的性质
(1)内涵
(2)决定因素
4.国家的本质
(1)民主
(2)专政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5.当今国家的类型
(二)认识国体与政体
1.国体与政体的含义
2.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3.代议制
(1)代议制的含义
(2)实行代议制的必要性
(3)实行代议制的重要性
七、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学案及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