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孙权劝学》课堂实录

资源简介

《孙权劝学》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读清楚孙权劝学的故事情节,理清思路,感悟学习的重要性,从中获得启迪。
2.借助注释,巧用方法,翻译课文,尝试运用翻译文言文的方法翻译句子。
3.圈点关键词句,体味和推敲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突出学习重要性的特点。
教学重点
借助注释,巧用方法,翻译课文,逐步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圈点关键词句,体味和推敲人物对话既言简意丰,又生动传神突出学习重要性的特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开门见山,进入课题
师:同学们,请大声说出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板书课题)
生齐:孙权劝学。

二、感知内容,习得方法
师:先读一遍课文,文言文要读得慢一些,要把每个字都读清楚。尤其要注意读准蓝色的字。(课件出示课文并用不同颜色提示:卿、岂、邪、孰、更、遂)
(生齐读课文)
师:把蓝色的字一个读两遍。
(生齐读生字)
师:还有不会读的字吗?
生齐:没有。
师:我们再读课文,这次要读得更大声,同时还要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生齐读课文)
师:读得越来越好了。课文写的是什么?
生1:孙权劝吕蒙学习
师:是的,文章写的是孙权劝学的故事。你们发现了吗,孙权劝学就是文章的?
生2:(醒悟)题目!
师:那你们发现文章主要内容和题目的关系了吗?(生答不上来)题目就告诉我们文章的主要内容,所有要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有技巧,是什么技巧?
生3:读标题
师:对的。很多文章题目就交代了主要内容或者写作对象。如果要快速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就要读好标题。想想,我们刚学过的课文,有哪些课文的标题点明主要内容或写作对象?
生齐:《回忆鲁迅先生》、《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邓嫁先》。
师:请做好笔记:读好标题,感知内容(板书方法)。同时请大家在课文标题下面做批注: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
师:老师还想再问同学们,你们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生不答,师再提示)写的是孙权劝学的故事,为什么劝他学习?
生4:他当涂掌事
师:也就是当官了,需要学习读书了。他听劝了吗?文中句子怎么说?
生5:蒙乃始就学。
师:后来怎样?
生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师:简单地说,就是才华大长,让你感受到什么?
生6:学习的重要性。
师:所以,文章通过孙权劝学的故事,要告诉我们的是……
生齐:学习的重要性。
师:也把这句话批注在标题下面。

三、借助注释,学会翻译
师:接下来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进入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孙权劝学的,又是怎样突出学习重要性的。学习文言文首先要学会翻译,翻译完了,很多问题也迎刃而解了。而翻译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别怕,我们有技巧。是什么呢?请看,第一招,大声说(出示课件,并板书——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生齐:借助注释,理解意思
师:第二招是(出示课件并板书——巧用方法,说得顺畅)
生齐:巧用方法,说得顺畅。
师:参考注释,课文有脚注,翻译方法课后练习也有提示,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五字翻译法。
生齐:(替: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代汉语;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古今一样的词等保留;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师:好的。我们就用这方法,来尝试翻译第一句:“蒙辞以军中多务。”请在文中找到这一句,读出来。
(生齐读句子)
师:看看注释解释了哪些字?
生齐:辞:推脱。务,事务。
师:有些字是不解释的,有没有不需解释直接留的?
生齐:蒙,军中,多
师:还剩下“以”字,是什么意思呢?(生不知道)老师叫你帮忙做一件事,你以作业多为由推辞。在这句话里,吕蒙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这个“以”字可以翻译成什么?
生7:用、拿。
师:对。每个字都解释清楚了。如果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翻译整句就是:吕蒙推脱用军中事务繁多。通顺吗?
生齐:不通顺。
师:要怎么说?
生8: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推脱。
师:对了,要调整一下顺序,才符合现在说话的习惯。大家一起说一遍。
(生齐读翻译)
师:翻译这一句,我们用了什么方法?
生9:替、留、调。
师:再来翻译第二句:“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大家在文中找到这一句。这一句注释只有一个“孤”,是什么意思。
(生齐读“孤”的注释)
师:孙权是吴国的皇帝,“孤”是古代皇帝自称。现在我们人人平等了,都可以称自己为什么?
生10:我。
师:这一句翻译用的最多的是留,然后是替。一起说翻译。
生齐: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颇多。
师:剩下两句:“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任选一句,尝试自己翻译。
(学生自主翻译句子,教师巡视)
师:可以了吗?你来说一句。
生11:大兄知道这件事已晚了。
师:哪个字是“已经”的意思?
生11:“之”
师:还有哪个字没有翻译?
生11:何
师:“何”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不懂,教师继续提示)我们用“何”组词,可以说“为何”,意思是“为什么”。这里可以译成“为什么”吗?
生11:可以
师:你再来翻译这个句子。
生11:大兄为什么知道这件事已经……
生12:大兄为什么知道这件事这么晚呢。
师:哪一句更好。
生齐:第二句。
师:看,慢慢地,我们就会翻译了。多好。齐读这一句的译文。
(生齐读译文)
师:这一句我们用了替、留、调、删。知道删掉哪个字了吗?
生齐:之
师:“之”在句中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可不译。
师:乎,怎么翻译?
生齐:呢
师:哪里“调”了呢?
生齐:为何
师:是的,可以把“为何”调到后面。
师:下面这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老师想听听你的翻译。
生13:鲁肃拜见蒙母,结友而别。
师:说得很顺畅了。大家发现他漏掉了哪个字?
生齐:遂
师:遂是什么意思,谁知道?
生14:于是
师:对的。“于是”的意思。把它代进去,一起说译文。
生齐: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友而别。
师:有同学多加了“和吕蒙”,要不要加?不加会怎样?
生15:要。不加会让人觉得是和吕蒙的母亲结友。
师:是的。该补充的要补充,使句子的意思更明确。来,齐读译文。
(生齐读译文)
师:真好,同学们翻译句子越来越熟练了。接下来,剩下的句子,请大家与自己的同桌一起合作完成翻译。老师补充一些注释(课件出示补充的翻译)。遇到不能解决的做上记号。
(生与同桌合作翻译文章其余句子,教师巡视)
师:有没有遇到有困难的句子?
生齐:没有
师:都难不倒我们了,那好,看看老师的译文,有没有跟你的不一样。(课件展示全文翻译)
(生齐读译文)
师:同意老师的翻译吗?(同意)给大家一分钟消化,看看老师的翻译有没有帮到你。

四、理清层次,感悟主旨
师:翻译完了再回到课文就更容易理解了。我们再读文章,但这一次听老师读。这篇文章就一段,老师要求同学们给文章分层次,听老师读,边听边想,可以分几层意思?
(师朗读课文。)
师:有想法了吗?(生七嘴八舌,有说3段,有说6段,有说4段)
生16:第一层到“大有所益”,第二层到“晚乎”,剩下为第三层。
生17:第一部分到“蒙乃始就学”,后面的两部分一样。
师:两位同学第一部分不一样,谁更有道理呢?看题目是什么?
生齐:孙权劝学。
师:看看文章哪些句子写孙权劝学。孙权劝完后还继续写孙权吗?
生齐:不写。
师:文章除了孙权和吕蒙,还写了谁?
生齐:鲁肃。
师:可不可以把鲁肃有关的归为一部分?
生齐:可以。
师:这样把课文分三各部分,怎样分?
生18:第一部分到“大有所益”,第二部分到“就学”,剩下的为第三部分。
师:哪一部分写得最简单?
生19:吕蒙就学(板书)
师:前面写的是什么?
生19:孙权劝学。(板书)
师:后面呢?
生19:鲁肃结友。
师:鲁肃跟“学”有没有关系呢?齐读一遍第三部分。
(生齐读第三部分)
师:这部分写鲁肃做了什么?
生20:鲁肃论议。
生21:鲁肃大惊
师:大惊什么?
生22:吕蒙的才略大有长进。
师:也就是赞美吕蒙。是什么让吕蒙大有长进?
生齐:学习。
师:赞吕蒙也就是赞什么?
生22:赞学。(板书)
师:你看,文章分三个部分,分别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三个人的行为都在说明一件事……
生齐:学习的重要性。(板书)

五、品味语言,审美鉴赏
师:请同学们再读这课文,看看哪些句子让你感觉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它圈画出来。
(生读文章,画词句,教师巡视)
师:同桌之间又可以交流了。这样分享:我觉得 这一句,运用 方法,说明学习很重要。
(生同桌之间交流,教师倾听)
师:善于读书,就会有发现。你发现哪些句子说明学习的重要性。
生2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生2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师:这两个句子说明吕蒙跟以前不一样了,变化快变化大,这是用什么方法?
生齐:对比。
师:还有谁有发现?
生25:“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是用自己的例子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生26:“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师:这句话,说得好,好在哪呢?(学生不能回答)如果变成“卿今当涂掌事,要学习”,读读这两句有什么不一样?
(生自己读句子)
生27:不可不学,语气更强调,更肯定。
师:这就是我们说的双……
生齐:双重否定句。
师:孙权、鲁肃的话都在说明……
生齐:学习的重要性。
师:吕蒙的行为也在说明……
生齐:学习的重要性。
师:所以,文章的中心就是在说……
生齐:学习的重要性。

六、总结升华
师:读完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生28:好好学习,刻苦努力读书。
生29:向吕蒙学习,勤奋读书。
……
师: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够做到努力读书,一定能够做到“士别三日,让人刮目相待”。老师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下课。
板书设计
孙权劝学
感知内容——读好标题 孙权劝 重
翻译句子——借助注释 吕蒙就 学 要
巧用方法 鲁肃赞 性
替留调补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