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提分精练】中考语文一轮 第五关:写作第五节 任务驱动型作文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提分精练】中考语文一轮 第五关:写作第五节 任务驱动型作文 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节 任务驱动型作文
题型解析
2016年始,全国各地中考陆续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因其贴近考生生活,能有效防止宿构和套作,越来越受到各地中考命题组的青睐。2017、2018两年,此类作文只是零星出现在中考试卷中,2019、2020、2021三年在中考试卷中的出镜率逐年升高。尤其是2021年呈井喷之势,浙江省多市为任务驱动型作文,且有向其他省市考区蔓延的趋势,相信不久的将来定会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流题型。经过五年的实践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命题趋势也逐渐明朗。
1.情境设置生活化。当前中考任务驱动性作文素材往往取材于日常生活,诸如“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窜不改”,“小强的爸爸妈妈说他不如别人家的孩子好”,“家长帮助孩子将材料上传到综合素质评价网络平台”,“班主任建立家长微信群”之类属于真实的生活情境。
2.任务指令多维化。写作任务往往指向交换意见、发表看法、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之类。写信、演讲、辩论、讲故事等是常见的任务。如2021年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围绕笔记话题提供三项任务,向同学分享做笔记的经历或感悟,写信劝说不愿做笔记的某同学,向刚进初中的弟弟说明如何做笔记。
3.思维驱动暖心话。初三考生相比高三考生,写作思维明显有待提升。因此,在借鉴高考命题的同时,中考命题者往往借单元主题、思维导图、写作提示、写作任务单等为考生搭建支架,为考生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提供暖心帮助。例如,2021年湖南长沙市作文题为达到“以文解惑、以文助人”的写作目的,提供了语文老师的写作任务单
一.真题引路
真题引路1
(2021湖南郴州)2021年5月22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世长辞。他的一粒种子让亿万民众告别饥饿,他的一句“人要做一粒好的种子” 留给我们许多思考。你所在学校准备开展以“我要做一粒好的种子”为题的演讲活动,勉励同学们成为有着健康强劲体魄、乐观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的青少年。请你结合自身情况撰写一篇不少 于600字的演讲稿。
要求:①文从字顺,符合演讲稿要求;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解析】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作文。要求以“我要做一粒好的种子”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勉励同学们成为有着健康强劲体魄、乐观进取精神、团结友爱等优良品质的青少年。审题可知,我们可以把一粒种子身上的精神品质来作为文章的主题,一粒种子很小,但是它身上蕴含的力量却是无穷无尽的,可以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出真情实感。围绕自己生活或学习中经历的一些困难来组织材料,用一粒种子身上惊人的毅力来激励我们前进,成长。演讲稿正文部分开头可以用一些排比、比喻、对偶等句子引出主题,总领全文,显示作者的文字功底。文中通过自己的经历来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与开头前后呼应。文中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或用题记,或用小标题形式,使文章多姿多彩,更好的表达文章中心。
真题引路2
(2021湖南长沙)语文老师陈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在指导写作的时候,她经常拟写“写作任务单”,引导同学们关注生活或学习中的“痛点”问题,并通过分享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思考,达到“以文解惑,以文助人”的目的。
下面是陈老师拟定的一份“写作任务单”,请你根据这份任务单写一篇作文。
写作任务单 “痛点”问题:一些同学内心缺乏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畏惧感,总感觉到压力大,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 写作目标:或叙写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讲述别人的故事,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缺乏自信的同学读了你的文章后受到启迪,增强自信,战胜自我。 写作要求: ①能对生活做出有价值的思考或建议,忌无病呻吟,忌空洞说教。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但不要写成诗歌或戏剧,也不要写成书信体。 ③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文中不得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相关信息。
【解析】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一些同学内心缺乏自信,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危机感,总感觉到压力大,觉得自己不可能成功。根据这一痛点,问题可以提炼出关键词,自信,因此可以转化为以自信为话题的话题作文。自信就是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价值力量和进取的勇气,不折不挠地走向胜利。这个标题适合写成记叙文,问题可以从正面去写,自信可以使人成功,也可以从反面去写,如果没有自信,就会失败,给自己带来痛苦,从而给读者以切实的感动和有益的启迪。
新题模拟1.
双减政策落地后,几家欢乐几家愁,下面三幅漫画反映了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不同心态。
仔细阅读上面三幅漫画,从下面两项任务中任选一项作答。
任务一:根据漫画①或漫画②的内容。结合自身经历,以“双减后的我家”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题目自拟,
任务二:结合你对双减政策的理解与体验,写一封信给漫画③的家长,以消除他们的焦虑,不少于600字。
新题模拟2.
某学校八年级同学准备走出校门,到社会实践基地参加为期三天的研学活动,整个年级有十多名同学对本次活动有畏难抵触情绪。为开展好本次研学活动,年级段主任请语文老师精心策划了一份写作任务清单。
课程 任务 读者对象 写作目的 文本类型 字数 参考角度
基地采访 一 年级同学 褒扬 消息 3300字以内 要有题目、导语、主体三个部分
岩体攀爬、军事训练、爱心义卖 二 畏难同学 鼓舞 演讲稿 不少于600字 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说服力
三 年级同学 分享 叙述类文本 不少于600字 参加研学得经历与感受
手工制作 四 参观同学 操作 说明类文本 不少于600字 产品的工序及流程
写作要求,①任务一必做,任务二、三、四中任选一项。②自拟题目③符合文体特征。
新题模拟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作文
材料1: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说:不要大国崛起,只要小民尊严。
材料2: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在被加拿大禁锢1020天后获释发表讲话。在演讲的最后,她动情地说:“我想感谢我的祖国和祖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这是我走到今天最大的支柱!”
材料3: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曾有过汉武唐宗的雄风:四方来朝,百族相贺。我们也曾有过近百年的屈辱历史:国土任人肆意践踏,国家贫穷落后,统治者狂妄自大,国民愚昧无知。
关于“大国崛起”,你有何看法,请写一篇文章,发表在校刊上。
备考锦囊
第一。要认识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与传统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材料作文中的材料是考生审题立意的,凭借主题确定后,可在简述材料的基础上拓展延伸。考生作文强调的事就事论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材料是考生作文的有机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任务驱动型作文的题型特点。考生作文强调就事论事,行文中如果没有这样的材料,当视为偏低。
第二。要熟悉统编教材每个单元的写作主题,初中语文统编教材,每册六个单元,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成。各单元写作主题要紧扣本单元文本特点。读写高度融合。新闻写作撰写演讲稿,学写游记、学写故事,写出人物的精神说明的顺序,观点要明确,议论要言之有序,扩写、缩写、改写、辩论等主题都是中考命题者聚焦的对象,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命题的源头与意见。
写作时要有明确的读者对象与写作目的。好多同学认为考场作文的读者是阅卷老师,这显然是错误的认识。传统的作文题型,读者对象模糊一点也无关紧要,但任务驱动型作文指向交换意见、发表看法,解决问题出决定的目的。一定要明白读者对象是谁写作目的是什么,有了明确的读者对象与写作目的行为时,才能与。特定的读者更好的沟通。读者对象不一样,所采用的交流语言、言说方式、言说内容,言说语气等都会有所不同。写作目的越明确,限制性就越强,针对性也越强,有利于达成写作、服务生活、写作表达的写作。
要借助支架驱动自己的写作思维。中考命题者在命制任务驱动型作文时,往往会提供一些“支架”,如2021年江苏扬州中考作文题中“”讲一讲女亲人、师友、邻居相处,含着温情透着智慧的故事,或者谈一谈你对人语言、相处之道的理解,不脱离材料与导语含意的范围”。这个提示的最后一句就是一个支架。警示考生不要把本次作文写成传统的材料作文。再如2021年浙江嘉兴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完成《水——让生活更美好》成果集的制作,然后通过思维导图给考生提供了序言及“智者乐水”“源远流长”两个篇章的支架。只有仔细阅读这些支架,考生的写作思维才会畅通无阻。
最后,要转变传统文章写作思路,适当多训练交际写作类型的作文,如熟悉演讲、辩论等,这一点非常重要。传统的作文是一种静态的、封闭式的写作,体现的是考生文章的静态关系、任务驱动性作文材料重视写作目的和功用,重视写作的动态过程,体现的是为什么写,怎么写的思维提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