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德州市陵县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全科

资源简介

陵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2012.11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I卷(48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计48分)
1.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熟石灰、白磷
C.干冰、铜、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2.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金属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终变成Na2O2
B. 钠可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铜
C. Na2O和Na2O2都是碱性氧化物
D. Na2O2中过氧根离子的摩尔质量是32g·mol-1
3.根据钠与水(滴有酚酞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钠的密度比水小 B.钠的硬度小
C.钠很活泼,易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D.钠的熔点低
4.某同学在做关于氯气性质的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是:剧烈燃烧,生成棕红色的烟。根据该现象判断此同学做的实验是(  )
A.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B.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D.钠在氯气中燃烧
5.下列氯化物中,既能由金属和氯气直接反应制得,又能由金属和盐酸反应制得的是(  )
A.FeCl2  B.FeCl3  C.CuCl2  D.MgCl2
6.有一份气体样品的质量是14.2 g,体积是4.48 L(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摩尔质量是( )
A.28.4 B.28.4 g·mol-1 C.71 D.71 g·mol-1
7.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5℃,1.01×105Pa,64gSO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2NA
B.常温常压下,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为0.5NA
C.标准状况下,11.2LN2和CO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为28g
D.1mol含有的电子数为10NA
8. 某非金属单质A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B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关于B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
A.有1个氧原子 B.有2个氧原子
C.有1个A原子 D.有2个A原子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73gHCl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是2mol/L
B. 在反应2CO +O2 2CO2中,CO的摩尔质量是56g·mol-1
C. 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22.4L
D?标准状况下1.8L H2O和1.8L NH3所含分子个数相同
10. 下列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
A. 10mL0.1mol/L的AlCl3溶液 B. 20mL0.1mol/L的CaCl2溶液
C. 30mL0.2mol/L的KCl溶液 D. 100mL0.25mol/L的NaCl溶液
11. 关于Fe(OH)3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散质微粒能透过半透膜
B.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C.该胶体带电,带正电荷
D.滴加入盐酸至过量,先产生红褐色沉淀,然后溶解
12. 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可以出现明显的蓝色特征。现将淀粉和稀Na2SO4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BaCl2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13. 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 Na++ClO- B. =+
C .NH3·H2O+ D. =++
14.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氯气溶于水:Cl2 + H2O = 2H+ + Cl- + ClO-
B. 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H+ = H2O + CO2↑
C.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Cl2 + 2OH- = Cl-+ ClO- + H2O
D. 硫酸铜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 + = BaSO4↓
16.下列操作或叙述正确的是( )
A.配制1mol·L-1NaOH溶液时,将溶解后的NaOH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
B.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金属钠,将剩余的钠再放回原试剂瓶
C.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D.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mol·L-1FeCl3溶液,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可制得Fe(OH)3胶体
陵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题 2012.11
第Ⅱ卷(52分)
二、填空题
17.(22分)
(1)标准状况下,CO和CO2混合气体的质量为36g,体积为22.4L,则CO所占的体积为________L,质量为_______g,混合气体中CO2的分子数为_____________。
(2)3.01×1023个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质量为___________,它与标准状况下_________L的NH3的物质的量相等,与___________gNa+含有的离子数目相同。
(3)下列物质中: ①HClO ②苛性钠 ③铁 ④乙醇 ⑤氨水 ⑥H2SO4 ⑦水 ⑧硫酸钡 ⑨二氧化碳
属于电解质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_____,
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既不属于电解质也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_____。
18.(12分)
右图是某学校实验室从化学试剂商店买回的硫酸试剂标签上的部分内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_。
(2)配制250mL0.90mol·L-1的稀硫酸需取该浓硫酸_________ mL。
(3)配制时必需的玻璃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定容时,待容量瓶中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盖好瓶塞后的下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定容时,若加入的水超过刻度线,必须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操作对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什么影响(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①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_____________
②容量瓶用水洗净后未烘干:_____________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______________
三、推断题(12分)
19. A、B、C、D四种可溶性盐,它们的阳离子分别可能是、、、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可能是、、、的某一种。
(1)若把四种盐分别溶解于盛有蒸馏水的四支试管中,只有C盐的溶液呈蓝色。
(2)若向(1)的四支试管中分别加盐酸,B溶液有沉淀产生,D盐溶液有无色无味气体逸出。根据(1)(2)实验事实可推断它们的化学式为:
A._____________;B. 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写出B、D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6分)
20. 120℃时,由 H2和O2组成的混合气体共89.6L,将该混合气体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并恢复到120℃,气体的体积变为67.2L,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O2的体积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2.11
1.A 2.D 3.B 4.B 5.D 6.D 7.D 8.A 9.A 10.A 11.D 12.B 13.A 14.D 15.C 16.B
17.⑴ 11.2(2分) 14(2分) 3.01×1023 (2分)
⑵ 0.5mol(2分,不带单位扣1分) 8.5g(2分,不带单位扣1分) 11.2(2分) 11.5(2分)
⑶ ①②⑥⑦⑧;(2分,少一个扣1分) ②⑥⑧;(2分,少一个扣1分)
④⑨;(2分,少一个扣1分) ③⑤(2分,少一个扣1分)
说明:第⑶问的4个空只要有错选答案就不给分。
18.⑴ 18.4mol·L-1 (2分,不带单位扣1分)
⑵ 12.2(2分,不保留一位小数不得分)
⑶ 量筒、烧杯、玻璃棒、25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分,少一个扣1分,直至得0分,容量瓶必须有规格250mL)
⑷ 倒转摇匀(1分)
⑸ 重新配制(1分)
⑹ 偏低(1分) 无影响(1分) 偏高(1分)
19.A.BaCl2 B.AgNO3 C.CuSO4 D.Na2CO3
Ag+ + Cl- = AgCl↓; 2H+ + CO32- = H2O + CO2↑(每空2分)
20.答案:1:1或3:1(6分,每个3分)
解析:运用“差量法”:
2H2 + O2 2H2O △V
2 1 2 1
V(H2) V(O2) (89.6-67.2)L
可得:实际参加反应的V(H2)=44.8L ,V(O2)=22.4L
讨论:因实际参加反应的气体总体积为67.2L < 89.6L,故有一种气体是过量的。
⑴.若H2恰好反应,则O2过量,V(O2)=89.6L-44.8L=44.8L,此时,
V(H2): V(O2)=44.8L:44.8L=1:1
⑵.若O2恰好反应,则H2过量,V(H2)=89.6L-22.4L=67.2L,此时,
V(H2): V(O2)=67.2L:22.4L=3:1
高一历史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八年,伐陆军戎(在洛阳西南),……楚王问鼎小大轻重。”这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其寓意是企图夺取天下。这反映了
A?周室衰微?王命不行 B?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C?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D 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2.始终牵挂着福建连氏宗亲的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近日欣然为大田县魁城村“连氏龙井大宗祠”题匾(如图)。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族谱实际上和下列哪一制度密切相关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世袭制
3.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的是(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
4.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关于右图“秦朝
统治机制示意图”,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制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5.秦朝三公九卿和各级地方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D.皇帝任命
6.针对唐朝中后期宰相“事无不统”的教训,为了进一步分割宰相权力,宋太祖采取的创新措施有 ①设中书门下分掌行政权 ②废丞相,设六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
③设枢密院掌管中央军政 ④设三司机构总管国家财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7.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到站再到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8.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其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任职,参与机务。从中可以看出
A.二者都是强化专制皇权的产物 B.明太祖和康熙帝面临统治危机
C.明清皇帝推行重视文人政策 D.明清饱学之士享有政治特权
9.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它对西方社会政治发展的最大贡献是
A.民主的制度 B.自由的传统 C.法律的建设 D.国家的统一
11.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其中因顺应罗马帝国庞大疆域治理需要而产生的法律是
A. 《十二铜表法》 B.公民法 C. 万民法 D. 自然法
12.英国流传一句话:“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这句话出现在
A.英国颁布《大宪章》后 B.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
C.1688年“光荣革命”后 D.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后
13.大卫是英国下议院议员,关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他津津乐道。你认为他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标志着我国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
B.“我国君主立宪制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责任内阁制”
C.“它是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的政治体制”
D.“它是总统制与联邦制相结合,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一种较为完美的政治体制”
14.为了使伦敦能够获得2012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英国女王曾派其女儿到“狮城”为伦敦
‘呐喊助威’。下列对英国女王的认识正确的是
A.英国女王由议会选举产生 B.英国女王行使行政权
C.议会对英国女王负责 D.英国女王形式上至高无上,在国事活动中享有荣誉和尊严
15.假设让现任法国总统萨科齐回到1875年,根据宪法的规定,他将拥有哪些权力?
①国家元首 ②军队的最高统帅 ③任命官员 ④不必经过其他部门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在这种政体下,国家元首通常是世袭的,拥有某些最高权力,但是必须在规定的范围内行使。”确立这种政体的法律有 ①《权利法案》??②美国1787年宪法??③《德意志帝国宪法》?④法国1875年宪法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7.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其中包括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它体现出了美国政体的重要原则是
A.中央集权 B.分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18.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是一个“半专制的君主立宪国家”。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半专制”特点的是 ①帝国国会由直接选举产生???????????? ②帝国政府对皇帝负责?? 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行使立法权??????④帝国皇帝主宰议会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19.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终于挑好帽子了》(注:玛丽安娜是法国的象征)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的含义是?(  ) A.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B.法国的共和制度像女郎的帽子,只是装饰品 C.法国的统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20.由于美国军队深陷伊拉克战场,需要紧急调动民兵进行增援,这项权力应该属于?( )?????
A.?总统?????B.?国防部???????C.?国会???????D.?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
21.1861年,在美国联邦制国家的政治生活中( )
①作为联邦组成部分的各个邦变成了州②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实行分权③州权主义已经灭绝④国家主权属于联邦,联邦法律是全国的最高法律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
A.确立了总统共和制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 确立了议会共和制
23.“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
A.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 B.法兰西第一帝国
C.意大利王国 D.德意志帝国
24.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各国民主政治的基本形式。下列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权利法案》的颁布标志着君主立宪政体在英国基本确立
B.1787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民主共和政体在美国确立
C.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标志着德国走上代议制道路
D.法国1875年宪法的通过标志着法国开始探索代议制
25.“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归于罗马”。 在地中海世界各领风骚、交相辉映的两大古代文明为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留下了宝贵遗产。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罗马明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贵族出身的平民领袖梭伦将雅典引向民主轨道
B雅典五百人议事会最重要的程序是对某项议案展开辩论
C从《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罗马法日渐完备
D古希腊、罗马文明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民主运作方式及法律遗产
26.1843年3月3日,英国伦敦造币厂前停着五辆大车,每辆都用四匹马拉着……每辆车都载着笨重的木箱。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古怪的钱币……总额是450万英镑,这五车钱币只不过是其中的一部分而已。”这五车钱币有可能来自于( )
A《南京条约》规定的赔款 B《天津条约》规定的赔款
C《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 D《辛丑条约》规定的赔款
27.太平天国领导人以“国”字代“國”字,取王居其中之意。这一细节最能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
A.摆脱不了专制思想的束缚 B.取清王朝而代之的宏大志向
C.反侵略反封建的坚强决心 D.进行了文字的一次重大变革
28.洪仁?凇蹲收?缕?分刑岢鲂艘?小⒔ㄌ?贰⒖?蟛亍⑿似髅蠹家盏戎髡拧O铝斜硎鲇肫渲髡畔嚆5氖牵? )
A目的是振兴太平天国 B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C建设近代化国家 D坚持《天朝田亩制度》
29.《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社会经济上的主张( )
A互相矛盾 B大同小异 C完全一致 D互为补充
30.“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天: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在有关该现象的战争结束以后,西方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的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辛丑条约》
31.1861年一位英国传教士进入中国内地,借传教搞非法活动,地方官员加以阻止,他傲慢地说“我有这个权利……,”此言发生于哪次战争之后()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法战争D中日甲午战争
32.1843年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宣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人间“天国”,拜上帝会创立后发展迅速。这从根本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 )
A封建迷信严重 B阶级矛盾尖锐 C自然灾害严重 D民族危机严重
33.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签订,规定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中国变更税例须与各国商议等。英国也同时享有这些特权,主要原因是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规定( )
A五口通商 B协定关税 C领事裁判权 D片面最惠国待遇 34.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主要影响有( )
①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②中国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③中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南京条约》签订后可能出现的历史情景是 A.清朝官员普遍为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而庆幸 B.中国皇帝认为《南京条约》影响很坏而一直不批准它 C.消息传到英国,英国商人为中国全境通商举杯祝贺 D.中国政府派出专员与英国商定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二.材料阅读题 三大题,共30分
36、阅读下列材料:(6分)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以上材料选自薛金星主编《中学教材全解》
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宰相的职责是什么?(2分)

(2)据材料一、材料二说明,自秦朝君主专制制度建立后在中央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 后来明太祖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个问题?(2分)
37. (14分)下列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四大国的历史文献:
代议制又称议会制,是指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主权的制度,这种代表民意的机关就是议会。代议制最早在英国产生,以后就被欧洲和世界上许多国家效法。
材料一 国会可用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 “宪法规定,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议员由地方参议会组成的选举委员会间接选出,……众议员议员用普选方式选出(妇女、军人无投票权)……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对议会负责。”
材料三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四 宪法第15条:“由皇帝任命帝国宰相”;第18条:(皇帝)“有创制法律之权”;第12条:“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
请回答:(1)上述四段材料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8分)以上材料反映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制分哪几种类型?(2分)
(2)材料一、材料二的政治文献分别对其本国社会进步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4分)
38.阅读下列材料:(共10分)
?
材料一
?
?
材料二 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的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折回地位、宗教信仰、政治信仰。
──彼得森《杰斐逊作品选》
?
请回答:
?
请依据材料一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美国联邦政府是如何进行权力分配的?(3分)
?
该政府机构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权力分配原则?(3分)
?
杰斐逊的言论在1787年宪法中是否得到体现?请举例说明。(4分)
一.选择题 CBDBD BCADA CDDDA CBBDA DADDB AADAA DDBDD
二.材料题。
36.(1)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2分)
(2)相权过重,威及皇权。(意思相近即可得分)(2分)废丞相分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
37.(1)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材料二,法国1875年宪法;材料三,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材料四,德国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8分)
类型: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2分)
(2)材料一,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任答一点即可,2分)
材料二,法国共和政体得到最终确立;使工业资产阶级得以分享政权,促进了法国工业资本的发展。(任答一点即可,2分)
38. 26.(1)联邦政府的结构:①根据宪法,国家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组成的国会。法律须经国会两院通过,总统批准,方可生效。②宪法规定,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有选民间接选出。总统拥有很大权力,他即是国家元首,又是行政首脑,还是军队的总司令,在战时可以行使独裁大权。③根据宪法,美国的最高司法机关是联邦法院。大法官由总统任命,但须经参议院同意。它对于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件都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
(2)权利分配原则: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3)没有。因为在美国最初宪法中,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白人成年男子,广大妇女.印第安人.黑人奴隶等被排斥在外,至今美国的种族歧视仍很严重。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中模块检测
高一地理 2012.11
注意事项:
1.本试题由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组成,共8页。
2.请把第Ⅰ卷的答案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请把第Ⅱ卷的答案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写在试卷上。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7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太阳系模式局部图,回答1~2题。
1.小行星带位于哪两颗行星的轨道之间
A.①与② B.②与③ C.③与④ D.④与⑤
2.表示巨行星的是
A.② B.④ C.⑤ D.⑥
读下面的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比较表,回答3~4题。
对比
项目
轨道
倾角
大气密度(地球为1)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表面均温
地球
23°26′
1
1年
23时56分4秒
1
1
22oC
火星
23°59′
0.01
1.9年
24时37分
0.11
0.15
-23oC
3.火星表面温度比地球表面温度低得多,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与太阳的距离更远 B.火星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更强
C.火星的大气逆辐射更弱 D.火星上的昼夜更替周期更长
4.火星与地球最相似的是
A.质量 B.体积 C.自转周期 D.公转周期
5.具有适宜的温度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下列各项与地球温度适宜有关的是
①日地距离适中 ②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气温的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都较小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 ④地球的质量与体积适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7.“北京时间”不是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东八区的区时
C.120°E的地方时? D.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按照计划,神舟系列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读后回答第8题。
8.“天宫一号”发射时,洛杉矶(120°W)的区时是 A. 9月28日13时16分???????? B. 9月29日13时16分 C. 9月29日5时16分???????? D. 9月30日5时16分
历时184天的第41届上海世博会完满落幕,闭幕式于北京时间2010年10月31日20时10分举行。读后回答第9题。
9.根据上图下列城市能收听、收看到现场直播的时间是 ? A.纽约——10月30日清晨??? ?B.巴西利亚——10月31日上午 ? C.伦敦——10月30日中午??? ? D.新加坡——11月1日晚上
10.北京和纽约的地方时不同,主要是因为
A.两地的纬度不同???? B.两地的经度不同?
C.两地的自转速度不同???? D.两地日出的早晚不同
图甲是我国三个南极考察站分布示意图,其中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建成,这是我国在南极内陆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图乙所示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11.下列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昆仑站 B.中山站 C.长城站 D.南极点
12.昆仑站建成时,太阳直射点大致位于图乙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黄赤交角的存在是地球公转地理意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回答13~14题。
13. 若黄赤交角由现在的23°26′减小到20°,则
A.回归线变为70°纬线 B.极点的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
C.热带面积减小,寒带面积减小 D.热带面积减小,温带面积减小
14. 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
A.同一经线上的各地日出日落的时刻相同 B.地球上将无昼夜更替现象
C.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再发生偏转 D. 一天中太阳高度角不变
2011年3月 11 日,日本本州东海岸附近海域(38.1°N,142.6°E)发生9.0 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0余千米,引发了巨大海啸,并造成核泄漏。回答15~16题。
15.地震造成的核泄漏可能污染的圈层包括
①岩石圈 ②水圈 ③大气圈 ④生物圈 ⑤地核 ⑥地幔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①③⑤⑥ D.②③④⑤
16.地震发生时,如果附近海域的轮船只受地震波的冲击,那么
A.先感受到纵波,后感受到横波 B.只感受到纵波,发生上下颠簸
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摇晃 D.先感受到横波,后感受到纵波
17.深秋,我国北方有寒潮活动的地区,农民常用浓烟笼罩大白菜地,防止大面积冻害,其主要原因是
A.浓烟散射地面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B.浓烟反射大气逆辐射,提高大气温度
C.浓烟可阻挡冷锋前进,防止作物冻害 D.浓烟吸收地面辐射,增强大气逆辐射
18.下面四幅等压面分布图中,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下图中的箭头及序号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大气逆辐射、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和散射)。回答19~21题。
19.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增加时
a.箭头①增强 b.箭头②增强 c.箭头③增强 d.箭头④增强
A.abc B.bcd C.ad D.bc
20.青藏高原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云贵高原多,主要与图中的哪个箭头有关
A.① B.② C.③ D.④
21.四川盆地的年平均气温比青藏高原高,主要与图中的哪个箭头有关
A.① B.② C.④ D.⑤
右图中,甲图是某滨海地区的陆地和海洋表面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乙图表示该地区海陆之间大气运动。读图回答22~23题。
22.有关甲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曲线①表示海洋表面气温曲线
B.曲线②表示海洋表面气温曲线
C.曲线①所示日温差小,主要是昼夜长短所致
D.曲线②所示日温差大,主要是纬度差异所致
23.由甲图推断,乙图中海风出现时间约为
A.18时~次日7时 B.8时~当日18时 C.16时~次日8时 D.6时~次日18时
24.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风的作用力大小不等 B.各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异
C.各纬度获得太阳辐射不均 D.热力环流的存在
25.关于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几个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转偏向力既影响风向,又影响风速B.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C.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压线 D.在三个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26.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飞机左侧是高压,由此可以判定
A.飞机顺风飞行 B.飞机逆风飞行 C.风从北侧吹来 D.风从南侧吹来
27.海上的风力往往比陆地上的大,是由于
A.海上的温差大于陆地 B.海上的气压差大于陆地
C.海上的摩擦力小于陆地 D.海上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大于陆地
28. 下面的两幅等压线分布图中,A、B、C、D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29.图中的四条曲线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大气水平运动的是
30.下面的风带示意图中,表示北半球西风带的是
A B C D
31.下面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32.当气压分布如下图所示时(单位:hP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A处吹东北风
B.1月份时,北半球海陆气压分布如图所示
C.此时C处吹西南风
D.7月份时,北半球海陆气压分布如图所示
读下列四幅降水和气温统计图,完成28-30题。
33.关于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B.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③为热带季风气候 D.④为地中海气候
34.气候类型④的成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B.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C.常年受西风影响   D.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交替控制
35.气候类型③分布面积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非洲
C.南美洲 D.北美洲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期中模块检测
高一地理 2012.11
第Ⅱ卷(综合题,3小题,共30分)
题号
36
37
38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36.下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点线表示回归线和极圈),读图回答下列各题。(9分)
(1)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地球的公转速度较
(快、慢)。(2分)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_____ _ (极昼、极夜)现象。(3分)
(3)图中A、B、C、D四点中,昼长最短的是 ,在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2分)
(4)此季节,德州地区盛行 风,气候特征是 。(2分)
得分
评卷人


37.下图为大气运动模式图,甲、乙两处位于近地面,丙、丁两处位于高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图,甲地由于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乙地由于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则甲、乙两地气温日较差较小的是 ;其原因是

。受热力环流的影响,近地面气压状况发生变化,请在上图中画出图中近地面的等压面。(4分)
(2)若该图为夜晚时海滨地区热力环流模式图,则甲、乙中表示海洋的是 ,气流③此时称为 --------------(海风或陆风)。(2分)
(3)若该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南半球的低纬环流圈,则③表示 (气压带或风带),成因上与乙气压带的影响密切相关的气候类型有 和
。(3分)
得分
评卷人

38.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在图中画出丙地的近地面风向(用虚线画水平气压梯度力F 1,地转偏向力F2 摩擦力F3,用实线表示风向V,)。(4分)
(2)写出图中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分别是:甲 , 乙 ,丙 (3分)
(3)根据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判断,这时北半球正值 季(冬、夏)。此时南亚和东亚的盛行风分别是 和 。(3分)
(4)常年受甲气压带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受丙风带和乙气压带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特点是 。(2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普通高中模块监测
高一地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10 DCACA BACBB 11-20 CDCAA BDDCA 21-30 CABCC BCCDA 31-35 DBDDB
二、综合题(4个大题,共40分)
31.(9分)
(1)冬至 快 (2分)
(2)23°26′S (或23.5°S ) 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极夜(3分)
(3) A C (2分)
(4)西北风 寒冷干燥(2分)
33.(9分)
(1)甲 甲地气流上升,多阴天,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落作用强,气温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地面散失的热量少,气温较高,所以气温日较差较小;画图略 (4分)
(2)甲 陆(2分)
(3)(东南)信风带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3分)
34.(12分)
(1)画图(4分)
(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西风带(3分)
(3)夏季 西南季风 东南季风(3分)
(4)终年高温多雨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2分)
高一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请把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题号上。
1、下列物品属于商品的有( )
①教师节时学生送给老师的贺卡 ②张杰在高科技拍卖会上拍卖自己的技术专利
③山间小溪,山上泉水 ④信息服务公司为人们有偿提供服务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④
2、2012年3月期间,山东各地房产开展系列优惠活动,小王采用同银行按揭的方式购买了价格50万元的新房,首付款25万,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5万及利息14万。其中50万元的房价、25万元的首付款、14万元的利息分别体现了货币的--------职能( )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C、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D、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2011年的元旦过后,电影《纳尼亚传奇3》再掀3D片热潮。据此回答3-4题。
3、据悉,影片3D版的正常价格在80-100元左右,材料中的货币( )
①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①② C.③④ D.②③
4、3D版的电影价格比普通电影的票价一般要高,其根本原因是( )
A.3D电影画面立体感更强 B.看3D版电影的观众更多,供不应求
C.3D版电影的技术含量较高,价值量大 D.3D版电影出现卖方市场
2012年5月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为6.2721元,按照汇改时8.11的汇率计算,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达到22.66%。分析表明,今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小。据此回答5-6题
5、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购买一定的外国货币,支付本国货币比以前少,便是( )
A、外汇汇率跌落 B、外汇汇率升高 C、外汇汇率不变 D、本币贬值
6、我国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有重大意义,表现在( )
①相同的人民币能购买更多的东西 ②能增加我国的社会财富
③有利于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③④
7、2011年4月27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楼市会发生逆转,将由去年的卖方市场转成为买方市场。成为买方市场意味着( )
①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 ②由买者起主导作用 ③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 ④供过于求,价格通常趋于下降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③
8、2010年CPI节节攀升,有专家发出了通胀预警,引起了部分居民的恐慌,这是因为通货膨胀发生时 ( )
①物价上涨,纸币贬值 ②人们的存款数量增加③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④外汇汇率必然升高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生产同样一只茶杯,甲耗费了3小时劳动时间,乙耗费了4小时劳动时间,丙耗费了2小时劳动时间,三只茶杯在同一市场上出售,这时 (  )
A.甲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B.乙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C.丙生产的茶杯价值量大 D.甲、乙、丙生产的茶杯价值量一样大
10、在市场经济中,价值规律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节资源的配置。下列属于价值规律基本内容的是( )
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②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④商品的价格总是与价值相符合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1、2010年3月25日起,受郑西高铁开通影响,郑州至西安航班全部停飞。“火车一提速,飞机就遭殃”。这是因为 ( )
A.二者是替代关系 B.二者是互补关系
C.消费方式决定生产结构 D.供求关系对生产有决定性影响
12、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右图中能正确反映出高档耐用品需求量变化情况的是
A. A曲线 B. B曲线
C. C曲线 D. D曲线
13、一种商品价格的提高,可能带来的影响是这种商品的 ( )
①需求量减少 ②供应量增加 ③替代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④互补商品需求量减少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④ D.无法确定
14、在成为卡奴、房奴之后,80后、90后最近又光荣地成为了“抠抠族”和“海囤族”。随着日用品价格一天一变,大家纷纷在网上晒出省钱秘笈,大到省了上万元的房子车子,小到省了几毛钱的一把青菜一块肥皂。这是( )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15、消费可以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这种划分的依据是( )
A.消费品耐用程度不同 B.消费品类型不同
C.交易方式不同 D.消费的目的不同
16、下图为“某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变化图”。该图表明( )

①该市居民食品消费支出总额呈逐年下降趋势;②该市居民消费结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提高;③该市经济持续增长,居民收入增加;④该市居民收入差距有所扩大。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17、“寅吃卯粮”被视为美国人一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而在金融危机中,“遍体鳞伤”的金融机构如今再不敢像以往那样随意放贷,转而提高贷款门槛,让习惯超前消费的美国人叫苦不迭。这启示我们( )
A“寅吃卯粮”是一种错误的消费方式,应该摒弃
B.要改变落后的生活习惯,提高消费的科学性
C.扩大生存资料消费,降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消费
D.生活消费应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8、近年来,随着“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观念的深入人心,人们普遍开始亲睐于“无毒、无公害、无农药残留、无污染”的绿色食品、纯天然食品,从而大力推动了绿色产业的发展。这反映了( )
A.生产的发展推动消费的发展? B.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C.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D.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19、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必须 ( )
A.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提倡积极消费,扩大内需 D.提高人们的文化素质
20、2011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指出:“我们发展的根本目的是要实现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的全面发展。”下列属于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理由的是 ( )
①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需要
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③进行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部分
④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嫦娥二号”的发射体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巨大发展,也显示了我国国有经济的巨大实力。我国的国有经济是(??? )
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②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③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 ④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的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2、“草根经济”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以小型企业、微型企业(10个雇员以下)、城乡个体工商户业者和农户为主体,广泛存在于区县、街道、社区、乡村,“是社会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部分”。“草根经济”发展与活跃的原因是“草根经济” ( )
A.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 B.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解决了低收入群体的就业 D.符合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原则
23、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国内对于是否存在“国进民退”问题产生了激烈的争论。2010年1 月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表示,不赞成把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对立起来,不存在谁进谁退的问题,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最后形成混合经济。下面对这一观点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相同的 ②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4、2010年12月15日,福州本土连锁超市——“永辉超市”在上海证券交易所隆重上市,发行价23.98元/股,拟募集资金18.9388亿元,拟在全国新开73家门店。“永辉超市集团”属于( )
A.有限责任公司 B.股份有限公司
C.合伙企业 D.个人独资企业
25、一位父亲深情地对大学毕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儿子说:“世界上只有没出息的人,没有没出息的工作。”这句话启示我们要树立( )
A.多种方式就业观?? ?B.竞争就业观?? ?
C.自主择业观????? D.职业平等观
26、电视剧《蜗居》因一句“不洗手,回头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台词引起乙肝携带者反感。“得乙肝,找工作都没人要”的做法损害了劳动者依法享有的 ( )
A.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 B.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C.获得劳动安全保护的权利 D.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27、2010年5月26日晚,富士康又一名员工跳楼自杀,这是富士康科技集团今年以来发生的第12起员工坠楼事件,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劳动者权益保护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28、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和主体业务分别是( )
A.贷款业务 结算业务 B.存款业务 中间业务
C.结算业务 中间业务 D.存款业务 贷款业务
29、2010年4月,姚明入股的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小板正式上市。该股票上市首日高开高走,收市时升幅较发行价上涨近150%。下列对股票认识错误的是( )
A.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
B.股票的价格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C.股票是公司向投资者出具的股份凭证
D.股东可以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
30、在下列的家庭理财方案中,既符合“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理财理念,又符合“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广告语的方案的是( )
A.购买国债、住房、汽车和人身保险
B.借钱购买股票、证券投资基金和财产保险
C.增加外币储蓄、黄金投资和社会保险
D.按比例投资储蓄、国债、股票和商业保险
二、非选择题(4大题,共40分)
31、材料: “现在喝绿豆汤还要想一想。”在武昌一家超市中,周奶奶看着一小包绿豆不由叹气。菜篮子米袋子涨得太快了。……绿豆和大蒜头价格的疯狂上涨搅动了上半年全国各地的市场。武汉市统计局统计,2010年上半年该市的绿豆大涨了71%,大蒜头则更是凶猛地上涨了214.1%。在街头上一些拉面店里,原来可以“岔用”的大蒜头都不见踪影了。……市民购买鲜菜比较频繁,因此只要价格有“风吹草动”市民就会感觉比较明显。……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一位消费价格统计人士解释,菜价涨价的原因是天气,同时运输和化肥成本的提高,也拉高菜价,而绿豆等就是游资炒作的结果。?
结合材料从影响价格的因素分析物价上涨的原因。(6分)?
32.国家统计局网站2011年5月23日显示: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发表的题为《广东城乡居民家庭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一文建议:
(一)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消费市场稳定增长的重要因素就是增强居民购买力。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拉动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通过采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广开就业门路等措施尽可能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缩小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
(二)进一步完善住房、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统筹解决影响消费的保障性问题,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
(三)在汽车消费成为热点的时代,完善汽车消费政策,逐步降低各种汽车使用税费,合理引导和促进汽车合理消费,积极鼓励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生产、购买和使用,拉动家庭汽车消费。
运用“影响消费的因素”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上述建议中提出的措施的依据。(12分)
33、截至2010年10月,美的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 000亿元,公司净利润约为31亿元,同比增长50%~100%。公司业绩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新一轮中国家电企业全球化扩张中,美的坚持“规模化创造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品牌化运营为突破口”,打造全球家电最具价值企业的新形象;技术和管理的进步推动销售规模较快增长;美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在消费者心中积累了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以497.86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2010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第六位。
运用经济生活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美的集团业绩增长之路对企业发展有哪些启示?(6分)
34、材料一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一览表
材料二 制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几大因素
制约就业
的因素
具体表现
观念因素
93%的大学生不选择毕业后创业
区域因素
78%的大学生不愿意毕业后去西部就业
能力因素
55%的大学生素质不能适应社会需要
信息因素
29%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准确掌握就业信息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7分)
(2)结合材料一、二,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9分)
高一期中考试政治答案
1—5 DBBCA 6-10 DBADC 11-15 ABCDD 16-20 CDCBD 21-25 BADBD 26-30DDDDD
31、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材料中由于运输和化肥成本的提高,导致了蔬菜生产成本增加,从而拉高菜价。(3分)
②供求影响价格。当供不应求时,商品短缺,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趁机提价,买方不得不接受较高的价格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于是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材料中由于天气、游资炒作等原因,致使蔬菜、绿豆等商品供给不足,物价上涨。(3分)
32 (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当前可支配收入越多,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所以说,提高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是拉动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增长的关键。因此,建议提出通过采取各种措施尽可能提高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居民消费能力。(3分)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对于未来收入,如果人们有非常乐观的预期,那么预支将来收入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因此,建议提出进一步统筹解决影响消费的保障性问题,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增强城镇居民的消费意愿。(3分)
(3)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人们的收入差距过大,总体消费水平就会降低;反之,收入差距缩小,会使总体消费水平提高。因此,建议提出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缩小高低收入户收入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3分)
(4)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一般来说,物价上涨,人们的购买能力普遍降低,会减少对商品的消费量;物价下跌,人们的购买力普遍提高,会增加对商品的消费量。因此,建议提出通过完善汽车消费政策,逐步降低各种汽车使用税费,合理引导和促进汽车合理消费。(3分)
33、(1)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美的坚持“规模化创造为基础、以技术创新为目标、以品牌化运营为突破口”的经营战略,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分)
(2)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美的技术和管理的进步,推动了销售规模较快增长。(2分)
(3)企业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美的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回馈社会,在消费者心中积累了极高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2分)
34、(1)①材料一反映了:2006年以来,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毕业人数及就业人数逐年上升;受经济发展的影响,就业率先升后降;2009年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②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在于: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信息不畅通;有些大学生就业观念不正确。(7分)
(2)①根本途径是党和政府应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家经济发展。(2分)
②党和政府应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2分)
③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包括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要提高个人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发扬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自主创业;要做到自己的职业选择与国家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3分)
④企业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机制和发展机制,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2分)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题(1)
第一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若,则( )
A B C、{x|0<x<1} D
2、下列对应不是A到B的映射是( )
A.A={x|x≥0},{y|y≥0},f:x→y=x2
B.A={x|x>0或x<0},B={1},f:x→y=x0
C. A=R,B=R,f:x→y=2x(以上x∈A,y∈B)
D. A={2,3},B={4,9},f:x→y(y是x的整数倍)
3、函数f(x)=+(x-4)0的定义域为 ( )
A. {x|x>2,x≠4} B.{x|x≥2,或x≠4} C. D.
4、设函数为奇函数,
则 ( )
A.0 B.1 C. D.5
5、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R,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a> B.-12<a≤0 C.-12<a<0 D.a≤
6、将函数的图象y= f(2x)如何变换得到y= f(2x-2)+1( )
A.将 y= f(2x)的图像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B. 将 y= f(2x)的图像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C.将 y= f(2x)的图像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
D.将 y= f(2x)的图像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
7、.当时,函数和的图象只可能是 ( )
8、若函数f(x) 与 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则满足的范围是(   )
9、函数 是 (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10、函数f(x)=x3-2x2-x+2的零点是 (    )
A、1,2,3 B、-1,1,2, C、0,1, 2 D、-1,1,-2
11、函数则的值为  ( )
A. B. C. D.18
12、如图所示,液体从一圆锥形漏斗漏入一圆柱形桶中,开始时,漏斗盛满液体,经过3分钟漏完.已知圆柱中液面上升的速度是一个常量,H是圆锥形漏斗中液面下落的距离,则H与下落时间t(分)的函数关系表示的图象只可能是(   )
        A.      B.      C.       D.
第二卷(非选择题,共90分)
注意事项:
1.第II卷用签字笔答在答题纸中(除题目有特殊规定外)。
2.答卷前将答题纸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16分)
13、已知,则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函数有9个零点,且函数满足,则______
15.设函数为奇函数,则实数_ __
16. 在上定义运算:,若不等式对任意实数都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要求写出 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计算 (1)设︱a︱<3,化简
(2)若x>0,求(2x+3)(2x-3)-4 (x-)
18.已知二次函数在上有且只有一个零点,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9.求f(x)=x2-2ax-1在区间[0,2]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0.已知函数(a>1).
(1)判断并证明函数f(x)的奇偶性;
(2)证明f(x)在(-∞,+∞)上是增函数.
21.某租赁公司拥有汽车100辆,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000元时,可全部租出.当每辆车的月租金每增加50元时,未租出的车将会增加一辆.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150元,未租出的车每辆每月需要维护费50元.
(1)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600元时,能租出多少辆车?
(2)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多少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是多少?
22. (本题满分14分)若定义在上的函数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对任意实数均有成立;
②;
③当时,都有成立。
(1)求,的值;
(2)求证:为上的增函数
(3)求解关于的不等式.
高一数学期中考试试题答案(1)
选择题
1 - 5 DDCCB 6 - 10 BABCB 11 – 12 CA
填空题
13、 14、 27 15、 -1 16、
解答题
17、 (1) -2a-2,-3<x<1 (2) -23
-4 ,1≤x<3
18.解:⑴当方程在上有两个相等实根时,且,此时无解.
⑵当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时,
有且只有一根在上时,有,即,解得
当时,=0,,解得,合题意.
时,,方程可化为,解得合题意.
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9.解:f(x)=(x-a)2-1-a2,对称轴为x=a.
①当a<0时,由图①可知,
f(x)min=f(0)=-1,
f(x)max=f(2)=3-4a.
②当0≤a<1时,由图②可知,
f(x)min=f(a)=-1-a2,f(x)max=f(2)=3-4a.
③当1≤a≤2时,由图③可知,
f(x)min=f(a)=-1-a2,
f(x)max=f(0)=-1.
④当a>2时,由图④可知,
f(x)min=f(2)=3-4a,
f(x)max=f(0)=-1.
综上所述,
当a<0时,f(x)min=-1,f(x)max=3-4a;
当0≤a<1时,f(x)min=-1-a2,f(x)max=3-4a;
当1≤a≤2时,f(x)min=-1-a2,f(x)max=-1;
当a>2时,f(x)min=3-4a,f(x)max=-1.
20.解:(1) ∵>0∴+1>1∴x∈R.
= -f(x)
所以f(x)是奇函数.(2)值域为(-1,1).
(3)设x1<x2,则。=
∵a>1,x1<x2,∴a<a. 又∵a+1>0,a+1>0,
∴f (x1)-f (x2)<0,即f (x1)<f (x2).
函数f(x)在(-∞,+∞)上是增函数.
21.解:(1)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3600元时,未租出的车辆数为=12.所以这时租出了88辆车.
(2)设每辆车的月租金为x元.则租赁公司的月收益为f(x)=(100-)(x-150)-×50,
整理得
f(x)=-+162x-21000=-(x-4050)2+307050.
所以,当x=4050时,f(x)最大,最大值为f(4050)=307050.即当每辆车的月租金为4050元时,租赁公司的月收益最大.最大月收益为307050元.
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
1.以下物理量是矢量的是( )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e.时间 f.加速度 g.速率 h.力
A. 只有acdfh B. 只有adf C. 只有afg D. 只有af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速度计某时刻的示数表示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B.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汽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就是它各时刻速度的平均值
D.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
C.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由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
4.足球运动员已将足球踢向空中,如右图所示,下列描述足球在向斜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图中,正确的是(G为重力,F为脚对球的作用力,Ff为空气阻力)(  )
5..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10N、5 N,它们之间的夹角可任意变化,则其合力的大小可能是( )
A.3 N B.8 N C.10 N D.15 N
6.一个物体自距地面高为H的位置处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当它的速度到达着地速度的一半时,它下落的高度为 ( )
A. B. C. D.
7.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右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内的加速度大于第5s内的加速度
C.OA、AB、BC段的加速度大小关系是:aBC>aOA>aAB
D.OA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而BC段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
8.如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力F=15N、F=6N的作用下,静止在水平面上,若F保持不变,当F减小至10N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
A.增大至10N B.变为9N
C.减小至6N D.减小至4N
9.一人站在一列火车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3节 B.6节 C.9节 D.12节
10.下列所给的位移-时间图象与速度-时间图象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秒末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
二、填空题 (24分)
11.(4分)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见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汽车刹车后2s内及刹车后6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12.(6分)如图:一质量为M的物块被两竖直板用力F夹住,物与板间的摩擦系数为μ,要使物块匀速向上运动而两竖直板不动,向上拉物块的力为________。要使物块匀速向下运动而两竖直板不动,向下拉物块的力为________。

13.(8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其中的三个实验步骤:?
(1)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拴两根细线,通过细线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它与细线的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在白纸上记下O点和两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
(2)在纸上根据F1和F2的大小,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3)只用一只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使它的伸长量与两测力计拉时相同,记下此时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的方向.?
以上三个步骤中均有错误或疏漏,请指出错在哪里??
(1)中是 ?
(2)中是
(3)中是
(4)、在实验中,和表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表示由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表示用一根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的力,则下列图中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6分)如图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打出的纸带的一部分,其中 A 、B、C 为三个计数点,已知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打点计时器使用 50Hz 交流电,测得 AB = 3.27cm、BC=8.00 cm ,则物体运动到B点的速度vB=______m/s,加速度 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15.(10分)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到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了2cm,己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N/m(g=10N/kg)求:
(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多少?
(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16.(12分)一辆汽车在十字路口等待绿灯。绿灯亮起时,它以3 m/s2的加速度开始行驶,恰在此时,一辆自行车以6 m/s的速度并肩驶出。试求:
(1)汽车追上自行车之前,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
(2)何时汽车追上自行车?追上时汽车的速度多大?
(14分) 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质量为m2的物体乙相连,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物体甲、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37°=0.6,
cos37°=0.8,tan37°=0.75,g取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是多大?
(2)物体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方向如何?
(3)若物体乙的质量m2=4kg,物体乙与水平面之间
的动摩擦因数为μ=0.3,则欲使物体乙在水平面上
不滑动,物体甲的质量m1 最大不能超过多少?

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
二、填空题 (24分)
11.(4分) 12.(6分) 。 。
13.(8分)
(1)中是 ?
(2)中是

(3)中是

(4)、
(6)vB=______m/s,a=_____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
15.(10分)
16.(12分)


17.(14分)
座号
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题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B
ACD
4
BCD
B
CD
D
C
AC
11. (4分) 3:4 12.(6分) Mg+2μF 2μF- Mg
13.(8分) (1)未记下细线的方向;
(2)应根据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作图;
(3)应将橡皮条与线的结点拉至原位置O点.?
(4) A

14、(6分) 0.564 4.73

15 (5分)
(5分)
16.(12分)解:⑴由于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即汽车的速度为6 m/s,根据,得加速时间为s。在这段时间内,自行车的路程为m。
汽车的路程为m;故两车之间的距离为:
m. (6分)
⑵两车路程相等时追上,即,得
s。追上时汽车的速度
m/s (6分)
17.(14分) 解析:(1)FTOA==m1g (3分)
FTOB=m1gtanθ=m1g (3分)
(2)Ff=FTOB=m1g (3分)
方向水平向左 (1分)
(3)Ffm=μm2g=0.3×40N=12N
当FTOB=m1g=Ffm=12N时,
m1=1.6kg,即物体甲的质量m1最大不能超过1.6kg. (4分)
陵县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第I卷(单项选择题)
1.分析一生物组织,发现其中含有蛋白质,核酸,葡萄糖,磷脂,水,无机盐,纤维素等物质,此组织最可能来自( )
A .蜻蜓 B .大肠杆菌 C.人 D. 柳树
2.纤维素、纤维素酶和纤维素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 ( )A.葡萄糖、葡萄糖、氨基酸? B.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C.氨基酸、氨基酸、核苷酸? D.淀粉、蛋白质、DNA3.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素 ②染色体 ③细胞核 ④核膜 ⑤核糖体 ⑥细胞壁 ⑦拟核
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④⑤⑥ B.①~⑥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C.除②③④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 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⑤⑥⑦
4.一定没有五碳糖参与组成的结构或物质是
A.DNA水解酶 B.核糖体 C.质粒 D.线粒体
5.下列结构中与其他三种显著不同的是 ( )
A.支原体 B.蓝藻 C.细菌 D.霉菌
6.下列有关生物体化学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是蛋白质   B.组成细胞壁主要成分的单体是氨基酸
C.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含有硫元素  D.与精子形成相关的雄激素属于脂质
7.下列物质在元素组成上 最相似的一组是( )
A.麦芽糖、维生素D、生长激素 B.纤维素、胰岛素、性激素
C.糖原、肽酶、脂蛋白 D.DNA、RNA、脱氧核苷酸
8.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
B.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也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C.除病毒外,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有机体的基本单位
D.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
9.下列哪项不属于生命系统 ( )
A.池塘中的一只青蛙
B.青蛙的表皮细胞
C.表皮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
D.池塘中的水、阳光等环境因素以及生活在池塘中的青蛙等各种生物
10.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这一生命活动,这一事实说明了( )
A.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可独立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SARS病毒只有增殖这一生理活动依赖于宿主细胞,其他生命活动可自主完成
D.细胞结构使SARS病毒的增殖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1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结构上看,细胞具有统一性;从形态功能上看,细胞又具有多样性
B.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都有中心体
C.细胞内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D.各种生物膜都含有磷脂和蛋白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1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下列有关解释错误的是( )
A.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
B.生长发育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
C.遗传与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
D.生物的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进行的
13.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和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分别是 ( )
①核酸 ②核糖核酸 ③脱氧核糖核酸 ④蛋白质 ⑤脂类 ⑥糖类
(A)①④ (B)②⑤ (C)③⑥ (D)②④
14.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腹泻,引起腹泻的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
C.痢疾杆菌细胞中有环状的DNA分子
D.痢疾杆菌的细胞较小,无法用显微镜观察
15.下图为某人体内几种类型的细胞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这些细胞最初来源于同一个受精卵细胞
B.a的结构已发生很大变化,但仍属于真核细胞
C.这些细胞在结构上具有统一性
D.这些细胞在功能上是相似的
16.假定一个正常的细胞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含水量不变,则下列有关温度对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B.温度升高,结合水比例增加,自由水比例减少
C.温度降低,结合水比例减少,自由水比例增加
D.温度降低,结合水和自由水比例不变
17.下列关于人体与细胞的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分裂增加数量
B.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不同组织细胞的形态、结构有明显差异
C.人体内的细胞种类很多,但都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
D.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所以是原核细胞
18.细胞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 ( )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 B.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
C.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液泡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染色体
19.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内外膜化学成分相似且含量相同
B核糖体是唯一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叶绿体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C高尔基体在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中功能不同,合成或分泌的物质不同
D线粒体、中心体和核糖体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0.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五种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错误的
A、含有水、DNA、RNA、糖原、蛋白质等成分的样品是小白鼠组织
B、只含有蛋白质和DNA成分的样品是T2噬菌体
C、含有水、DNA、RNA、蛋白质、纤维素等成分的样品是玉米组织和乳酸菌
D、既有DNA,又有RNA的是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乳酸菌和酵母菌
21.叶绿素、血红蛋白和甲状腺激素中含有的重要元素依次是( )
A. Cu、Mg、I  B. Mg、Fe、I C.I、 Mg、 Fe   D.Fe、Mg、I
22.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B.都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C.任何时期染色质都可以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D.染色质只存在于细胞核内
23、分析多肽E和F(均由一条肽链组成)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元素或基团
C
H
O
N
氨基
羧基
多肽E
201
348
65
55
3
2
多肽F
182
294
60
59
6
1
那么这两种多肽中氨基酸的个数最可能是 ( )
A.199、189 B.53、54 C.56、60 D.51、49
24.根据细胞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比唾液腺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B.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C.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D.向阳的正面叶肉细胞比背面叶肉细胞具有更多的叶绿体
25.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乳酸菌,可以用来鉴别两者差异的主要结
构是(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核膜
26.右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含有DNA的结构有1、2、3
B.1中产生的一分子CO2扩散出来进入2中被利用,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C.2与4中都含有叶绿素等色素
D.5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27.右图为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细胞的一部分。下列有关该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此细胞既可能是真核细胞也可能是原核细胞
B.此细胞既可能是动物细胞也可能是植物细胞
C.结构①、②、③、④、⑤均由生物膜构成
D.此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
28.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纤维素酶可以分解图中的1、2和3三种细胞的细胞壁
B.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的重要意义是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29.下列核苷酸中,在DNA结构中不可能具有的是
30.内质网膜与核膜、细胞膜相连,有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发生联系。这种结构特点表明内质网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A.扩展细胞内膜,有利于酶的附着 B.提供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
C.提供核糖体附着的支架 D.参与细胞内某些代谢反应
31.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含有这两种物质的混合染色剂对真核细胞进行染色,显微观察可以发现
A.绿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B. 红色主要位于细胞核中
C.只有细胞核被染成红色 D.只有细胞质被染成绿色
32.微镜视野中观察黑藻细胞细胞质环流时,视野中一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如图所示,实际上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分别为 ( )
A.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下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B.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上方,环流方向为逆时针?
C.叶绿体位于液泡右上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D.叶绿体位于液泡左下方,环流方向为顺时针
33.在小白兔的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
A.线粒体 B.叶绿体和线粒体 C.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D.线粒体和核膜
34.人体白细胞能吞噬入侵的细菌、细胞碎片或衰老的红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为
A.溶酶体 B.核糖体 C.液泡 D.中心体
35.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取得这样的数据:粗面型内质网
的含量为N时,蚕丝产量为P,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2N时,蚕丝产量为1.5P;
粗面型内质网含量为3N时,蚕丝产量为2P。研究结果表明,凡高产品种,
丝腺细胞中粗面型内质网特别发达,以上事实说明 ( )
A.蛋白质在粗面型内质网上合成 B.蛋白质在核糖体里合成
C.粗面型内质网与蛋白质的加工、分泌有关 D.高尔基体与蛋白质分泌有关
3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是一种活体染色剂 B.健那绿具有专一性
C.健那绿可以把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D.健那绿无法通过生物膜
37.在1958年,有人对蝾螈的染色体进行分析,发现用DNA酶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即破坏染色体的完整性,使它成为碎片,若改用蛋白酶则不能破坏染色体的长度。以上事实可以说明
A.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蛋白质构成 B.染色体的基本结构由DNA构成
C.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 D.染色体中的DNA和蛋白质镶嵌排列
38.用水解法研究下列物质,水解产物不全是葡萄糖的是
A.淀粉 B.糖元 C.纤维素 D.蔗糖
39.某蛋白质分子含有a条肽链,共有b个氨基酸残基。如果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
c,则该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及水解时需要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A.b(c—18)+18a和18(b—a) B.b(c+18)+18a和18(a + b)
C.b(c—18)—18a和18(a—b) D.b(c+18)—18a和18(b—a)
40.在人体细胞中,由A、G、U三种碱基可构成多少种核苷酸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第II卷(非选择题)
41.(14分)下图是两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二细胞中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 (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结构⑥与 有关。
(3)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 ,原因是

(4)若图二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 和 (填标号)。
(5)下面是观察图一细胞显微结构的操作步骤。①制临时装片:取一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将图一细胞组织置于水滴中,盖上盖玻片;②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将装片置于载物台上,通过调节准焦螺旋及移动装片找到并观察细胞结构;③高倍镜下观察:将低倍下观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调节视野亮度及细准焦螺旋观察细胞结构。上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个具体错误是____ _____,正确的应该是___ __ ____。
(6)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 (填标号)。
(7)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去掉图一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把该细胞置于7%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在人体内,抗利尿激素通过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壁细胞膜上该种蛋白质来维持体内此物质的平衡。由此说明该蛋白质参与运输的物质是_________。
(8)一分子二氧化碳从该细胞的结构3的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结构8的基质中,至少需要穿过的生物膜层数是_________。
42.为进一步确定来源不同的A、B、C、D、E五种物质(或结构)的具体类型,进行了下列实验,现象与结果如下:①各种物质(或结构)的性质、染色反应的结果,见下表:10分)
A
B
C
D
E
来源
猪血
马肝
蛙表皮
棉花
霉菌
水溶性





灰分









甲基绿溶液





斐林试剂





苏丹Ⅲ溶液





双缩脉试剂





碘液





注:+:有(溶解);一:无(不溶解);灰分指物质充分燃烧后剩下的部分。
②A为红色,检测A的灰分后发现其中含有Fe元素。
③将适量的E溶液加入盛有D的试管中,混合一段时间后,混合液能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和结果,推断出:A、 ;B、 ;C、 ;D、 ;E、
43.(8分)请根据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分析回答:
(1)图中⑨名称是__________,①名称是__________。
图中代表肽键的序号为 (写出其中1个即可)。
(2)该化合物是由_____个氨基酸分子失去___ 水分子而形成的,
这种反应叫做_______ 。
(3)在动物细胞中,决定其氨基酸种类和排列顺序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这种物质主要位于细胞的__________。
44、(8分)实验设计:验证镍是小麦幼苗生长必需的无机盐。
材料用具:完全营养液甲、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适当的容器和固定材料、长势相似的小麦幼苗、含镍的无机盐。
(1)方法步骤:
①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编号A、B;
②将A组玉米幼苗放在缺镍的完全营养液乙中培养,

③将两组玉米幼苗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培养数天,观察

(2)实验预期 。
(3)从科学研究的严谨角度出发,为进一步证实A、B两组小麦生长状况的差异是由于镍元素供应不同引起的,还应增加的实验步骤及结果是 。
生物试题第二卷答题纸
41(1) (填标号)
(2)
(3) , 。
(4) 和 (填标号)。
(5) _____,
___ __ ____。
(6) (填标号)。
(7)_________。
(8)_________。
42. A、 ;B、 ;C、 ;D、 ;E、
43.(1)__________, __________。
(写出其中1个即可)。
(2)_____ ___ _______ 。
(3)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44、
(1);




(2) 。
(3) 。
生物试题答案
DBAAD DDBCA 11-20 BDACD ADBCC
21-30 BCBCD CBBBB 31-40 BBDAC DBDAC
41(14分)(1)③??
(2)有丝分裂 ????
(3)不能?? 该细胞自身所含有的色素会对该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 ?
(4)②? ⑧ ???
(5)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相应动物的生理盐水。
(6)③⑤⑦(2分)??
(7)水(2分)
(8)6(2分)?
42(10分,每空2分). .A、血红蛋白; B、脂肪: C、染色质(体); D、纤维素(半纤维素); E、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
43.(8分)(1)⑨名称是_羧基__,①_氨基
图中代表肽键的序号为 ③ (写出其中1个即可)。
(2)_4_ 3 脱水综合
(3)DNA 细胞核_。
44、(8分,每空2分)(1)②B组幼苗放在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③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
(2)B组幼苗正常生长,A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
(3)在缺镍的完全培养液乙中加入一定量的含镍的无机盐,一段时间后玉米恢复正常生长,证明镍是小麦幼苗正常生长必需的元素

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2012/11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will the man pay altogether?
A. 35 cents. B. 40 cents. C. 45 cents.
2. Where are the tennis balls?
A. Behind the door. B. Under the chair. C. Under the bed.
3. What does the woman think of the drama?
A. It is interesting. B. It is not good. C. It is meaningful.
4. When will John meet Dr Ben?
A. At 8:55. B. At 9:10. C. At 9:25.
5. What does the woman ask the man to do?
A. To have some drinks. B. To return the books. C. To take a painting clas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What is the man’s favorite sport?
A. Tennis. B. Basketball. C. Baseball.
7.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
A. She likes to do sports.
B. She wrote several books. 21世纪教育网
C. She likes reading novels.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 When will Betty see her dentist?
A. At 11:30 a.m. B. At 2:00 p.m. C. At 4:00 p.m.
9. What will Betty do in the morning?
A. See a film. B. Finish her homework. C. Clean the windows.
10. Who will eat out with Betty?
A. The man. B. Betty’s mother. C. Betty’s cousin.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1至13题。
11.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Father and daughter. B. Colleagues. C. Teacher and student.
12. Where is Ella now most probably?
A. In her office. B. At home. C. In the hospital.
13.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A. Something to drink. B. Something to eat. C. Something to read.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4至16题。
14. 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learn?
A. Erhu. B. Guitar. C. Trumpet.
15. When will the man go to the musical instrument class?
A. In the morning. B. In the afternoon. C. In the evening.
16. How often does the woman go to the class?
A. Every day. B. Every two days. C. Three times a week.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o didn’t run after the thief?
A. An old man. B. A young woman. C. A traffic policeman.
18. Where did the thief go after leaving the skate park?
A. To a store. B. To a school. C. To a garden.
19. How many people ran after the thief before he ran into the skate park?
A. 3. B. 8. C. 48.
20. Where did the policeman catch the thief?
A. In a car. B. In a school building. C. In a garden.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1. I go to work by_____car and I usually drive at______speed of 50 kilometers an hour.
A a; \ B a;a C\;a D \; \
22. How excited we are! The National Day holiday we have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______soon.
A. coming B. come C. came D. is coming
23. It doesn’t often rain in the summer here, and _____we have to water the vegetable garden.
A. as a result B. in other words C. in fact D. as well
24.________it is to have a cold drink after an _____game!
A How fun; exhausting B What fun; exhausting
C How fun; exhausted D What a fun; exhausting
25. A number of books in the library ____ been stolen so that the number of them ____ smaller than before.
A. have, is B. has, is C. has, are D. have, are
26. The problem just ____ to is very important. We’ll discuss it at the next meeting.
A. referring B. referred C. to refer D. to be referred
27. — I have two tickets for the concert tonight, Mary.
— I’d like to go with you; , I have to look after my young brother.
A. and B. so C. although D. however
28_______the city center, we saw a stone statue of about 10 meters in height.
A Approaching B Approached C To approach D To be approached
29 -----You know, your grandpa has difficulty _________listening, so…
-----so I have to be patient_________him.
A in, with B on, with C in, to D at, for
30 Please tell Tom not to leave the classroom unless he _____that all the lights___________.
A makes sure ; are turned off B makes sure; will turn off
C is made sure; are turned off D will make sure; will be turned off
31 This is the only way we can imagine________the overuse of water in students’ bathrooms.
A reducing B to reduce C reduced D reduce
32 It is the first time that I________to shanghai. What great changes! It’s ten years since I_____there last time.
A have been, went B had been; went
C am; had been D come; had been
33.I wrote to my parents three months ago but I______to my parents lately.
A.haven’t written B.don’t write
C.didn’t write D.will not write
34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places _______I’ve been to.
A which B where C what D that
35. — Let’s meet at the gate of our school at 9:00 am.
— _________ .See you.
A. That’s settled. B. Is that right? C. Not at all. D. Oh really?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t was the last day of the final examination in a large eastern university. On the steps of one building, a group of students were talking about the exam that was going to begin in a few 36 .On their faces was confidence(信心).This was their 37 exam—then on to graduation(毕业)and jobs.
Some talked of jobs they already had, others talked of jobs they 38 get. With the certainty of four years of college, they felt 39 and able to take control(控制)of the world.
The coming exam, they knew, would be a(n) 40 task, as the professor had said they could bring 41 books or notes they wanted, requesting only that they did not 42 each other during the test.
43 they entered the classroom. The professor passed out the papers. And smiles 44 on the students’ faces as they found there were only five questions.
Three hours had passed 45 the professor began to collect papers. The students no longer looked confident. On their faces was a frightened expression. Papers in hand, no one spoke as the professor faced the class.
He looked at the 46 faces before him, and then asked: “How many completed all five questions?” 47 a hand was raised.
“How many answered four?” Still no hand.
“Three? Two?” The students moved restlessly in their seats.
“One, then? Certainly somebody finished 48 .” But the class remained silent.
The professor put down the papers. “That is exactly what I 49 ,” he said. “I just want you to know that, although you have completed four years of study, there are 50 many things about the 51 you don’t know. These questions you could not answer are relatively common(普遍)in everyday 52 .” Then, smiling, he added, “You will all 53 this course, but remember—even though you are now college graduates, your education had just 54 .”
The years have weakened the name of the professor, but not the 55 he taught.
36. A. seconds B. minutes C. hours D. days
37. A. only B. first C. very D. last
38. A. would B. must C. had to D. used to
39. A. glad B. ready C. sorry D. nice
40. A. interesting B. necessary C. easy D. unusual
41. A. no B. either C. any D. some
42. A. listen to B. look at C. care for D. talk to
43. A. Hardly B. Happily C. Quickly D. Carefully
44. A. appeared B. changed C. failed D. stopped
45. A. then B. as C. before D. after
46. A. pleased B. worried C. surprised D. moved
47. A. Not B. Once C. Only D. Even
48. A. all B. none C. one D. it
49. A. wondered B. enjoyed C. hated D. expected
50.A. even B. already C. so D. still
51. A. exam B. subject C. question D. college
52. A. job B. class C. practice D. study
53. A. pass B. fail C. take D. start
54. A. begun B. completed C. failed D. succeeded
55. A. subject B. questions C. words D. things
“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Summer is the most popular season to visit Texas since there is so much to see and to do. While visiting the Lone Star State this summer, don’t miss visiting some of these attractions and taking part in some of Texas’ best summer vacation activities.
Visit SeaWorld
There are sea life shows, adventure camps, thrilling rides and a water park. A great many activities are waiting for you at SeaWorld.
Windsurf (风帆冲浪) at South Padre
With miles of shallow (浅的), calm water in the Lower Laguna Madre and strong winds coming off the Gulf of Mexico, South Padre Island is a windsurfer’s dream.
Swim at Barton Springs
Barton Springs is in the famous Zilker Park. It was formed when Barton Creek was built. Since its opening, Barton Springs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wimming pools in the state.
Take part in an outdoor adventure
In the scenic Texas Hill Country, Lake Buchanan Adventures offers different kinds of activities, including boating, hiking, camping and more.
Camp and hike in Big Bend Park
Big Bend offers a great number of outdoor activities in an old way. Backpacking, mountain biking, fishing, boating, hiking, nature watching and camping—you name it. If it can be done outdoors, it can be done in Big Bend.
Enjoy saltwater fishing
Saltwater fishing in Texas is as good as anywhere else in the USA. More and more fishermen have been discovering this in recent years and packing their bags and rods (鱼竿) to make good use of Texas’ world-class saltwater fishery.
56. The underlined phrase “the Lone Star State” in Paragraph 1 is another name for .
A. Texas B. San Antonio
C. South Padre D. Gulf of Mexico
57. When you visit SeaWorld, you can enjoy the following EXCEPT .
A. sea life shows B. adventure camps
C. climbing D. exciting rides
58. Where can you go if you want your windsurfer’s dream to come true?
A. San Antonio. B. South Padre.
C. Barton Springs. D. Texas Hill Country.
59. From the text you know that .
A. Barton Springs is the most popular in the USA
B. Lake Buchanan Adventures offers indoor activities
C. fishermen may get the best salt fish when fishing in Texas
D. Big Bend provides outdoor activities in an ancient way
60. How many of the places provide fishing service?
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B
Today, roller skating is easy and fun. But many years ago, it wasn’t easy at all. Before 1750, people never tried skating on wheels. That changed because of a man named Joseph Merlin. Merlin’s work was making instruments. In his free time he liked to play the violin. Merlin was a man with many ideas and many dreams. People called him a dreamer.
One day Merlin received an invitation to go to an important party. He was very pleased and a little excited. As the day of the party came near, Merlin began to think. He wanted to find a way to make a wonderful entrance at the party. Merlin had an idea. He thought that he would attract a lot of attention if he could skate into the room.
Merlin tried different ways to make himself roll. Finally, he decided to put two wheels under each shoe. These were the first roller skate shoes. Merlin was very proud of them. He dreamed of arriving at the party and skating into the room while playing the violin. He was sure that everyone would be very surprised.
On the night of the party Merlin rolled into the room, playing his violin. Everyone was really surprised to see him. There was just one problem. Merlin had no way to stop his roller skating. He rolled on, playing the violin. Then, with all eyes on him, Merlin hit into a huge mirror on the wall. The mirror broke into many pieces with a very loud noise.
Nobody forgot Merlin’s wonderful entrance after that.
61. The story tells us that people began to enjoy roller-skating _______. .
A. before the year 1750 B. before the invitation
C. because of Joseph Merlin D. because it was dangerous
62. People called Merlin a dreamer because ___________. .
A. he slept and dreamed a lot
B. he was full of different ideas
C. he invented the first roller skates
D. he always made people’s dreams come true
63. ___________ made Merlin think of skating on wheels.
A. Merlin’s work B. Merlin’s violin
C.A huge mirror D. An important party
64. What was Merlin’s problem after he rolled into the room?
A. He couldn’t stop his roller-skating.
B. He couldn’t attract a lot of attention.
C. Everyone was surprised at him.
D. He couldn’t play the violin while rolling.
6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Joseph Merlin’s Story B. How Roller Skating Was Invented
C. A Surprising Entrance to the Party D. Roller Skating
C
Ca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out a car most people feel that they are poor. And even if a person is poor he doesn‘t feel really poor when he has a car.
Henry Ford was the man who first started making cars in large numbers. He probably doesn’t know how much the car was going to affect American culture. The car made the United States a nation on wheels. And it helped to make the United States what it is today.
There are many reasons that the car became so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First of all, the country was a large one and Americans like to move around in it. The car provides the most comfortable and cheapest from of transportation. With a car people can go to any place without spending a lot of money.
The second reason that cars are popular is the fact that the United States never really developed an efficient and inexpensive form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Long distance trains have never been as comm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hey are in the other parts of the world. Nowadays there is good system of air service provided by planes. But it is too expensive to be used frequently.
The third reas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one. The American spirit of independence is what really made cars popular. Americans don‘t like to wait for a bus, or a train or even a plane. They don’t like to have to follow an exact schedule. A car gives them the freedom to plan their own time. And this is the freedom that Americans want most to have.
The gas shortage(短缺) has caused a big problem for Americans. But the answer will not be a bigger system of public transportation. The real solution(解决办法) will have to be a new kind of car, one that does not use so much gas.
66.Most Americans feel they are poor when they ______
A.are out of work B.don‘t have enough food
C.have no money D.have no cars
67.Henry was the first to ______ cars.
A.find out B.find C.sell D.produce
68."a nation on wheels" means ______
A.the nation is producing the best cars in the world
B.everyone in this country owns a car
C.cars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life
D.there are more cars than trains in the country
69. Which reason is right according the text?
A Americans like to move around and can go to any place without spending money.
B In the United States ,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is efficient and inexpensive.
C Americans like to follow an exact schedule.
D A car can give Americans freedom to plan their own time.
70.The real solution to the gas shortage problem is ______
A.to make less cars B.to make gas-saving cars
C.to develop a good transportation system D.to develop train service
D
Students who say they never or hardly ever used dictionaries often speak English well but usually write poorly, because they make many mistakes.
The students who use dictionaries most do not learn especially well either. The ones who look up every new word do not read fast. Therefore they do not have time to read much. Those who use small two-language dictionaries have the worst problems. Their dictionaries often give only one or two words as translations of English. But one English word often has many translations in a foreign language and one foreign word has many translations in English.
The most successful students are those who use large college edition dictionaries with about 100,000 words but do not use them too often. When they are reading, these students first try to get the general idea and understand new words from the context. Then they reread and use the dictionary to look up only key words that they still do not understand. They use dictionaries more for writing. If they are not sure how to spell a word, or divide it into syllables (音节), they always use a dictionary. Also, if they think a noun might have an unusual plural form, they check these in a dictionary.
71. The writer thinks that .
A. choose a good dictionary, and you’ll be successful in learning English
B. dictionaries are not necessary to the students who learn English
C.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use good dictionaries properly
D. using dictionaries very often can’t help to improve writing
72.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Dictionaries have little effect on learning to speak English.
B. Whatever new words you meet while reading, never use dictionaries.
C. Small two-language dictionaries have serious defects (缺陷).
D. Reading something for the first time, you’d better not use dictionaries.
73. When in the reading does the writer advise students to use a good dictionary?
A.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reading
B. At the end of the reading
C. During the first reading
D. After the first reading
74. This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
A. that students shouldn’t use small two-language dictionaries
B. what were the defects of small two-language dictionaries
C. why students should use large college edition dictionaries
D. what dictionary students should choose and how to use it
75. Which is not mentioned in this passage?
A. How to make good use of a dictionary.
B. When to use a dictionary.
C. How to improve spoken English.
D. How to practise reading fast.
第Ⅱ卷(共4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 (每小题3分,满分15 分)
As we know, weather and climate can affect people in a number of ways. Various human activities are relying on weather and climate. For example, if we want to send up a satellite, we must know what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If we want to hold a sports meeting, we also should know what the weather will be like.
Farming and climate
Farming is directly linked to weather and climate. For example, wheat needs dry, warm and sunny weather while rice needs wet, hot and rainy weather to grow. Farmers have to decide _____ to grow according to the weather in their area. When there is a sudden change in the climate, it will affect agriculture and food production around the world.
Climate and people’s health
A change in weather will also cause changes of food, air and water qualities. So it will have a
deep effect on people in the future. Changes in weather and climate can cause infectious (传染性的) diseases’ spreading among people because germs (细菌) can be easily spread through the air we breathe and the water we drink. It is true that there are always infectious diseases after each flood.
Climate and water resources
A climate change would influence the water systems across the globe. For example, in North America there is so much rainfall that towns and cities are often flooded. However, in North Africa people and cattle can die of thirst because of a lack of water.
In recent years, as a result of global warming, we suffer a lot from extreme weather each year and it is the duty of the whole world to control the climate change and save our planet.
76. What i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no more than 8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 Why are there infectious diseases after a flood?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 Fill in the blank in Paragraph 2 with proper words. (no more than 3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 Which sentence in the passage is the closest in meaning to the following one?
But many Africans die because there is not enough wat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写作(满分30分)
假如你负责接待一个外国旅游团,写一篇发言稿向游客介绍南京。要点如下:
1 南京位于中国东南部,是江苏省省会。
2人口约500万。
3南京有2400多年历史,曾有10个朝代在此建都.
4南京很美,有许多名胜,如玄武湖(Xuanwu Lake)鸡鸣寺(Jiming Temple)等,还有许多现代化的工厂,大型购物商店和摩天大楼。
5人们很友好,每年有大量的游客来南京旅游。
要求:1 作文要包括上述内容,可适当增减,使文章通顺。
词数:120-150左右
开头已写好。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our city.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 things about Nanjing
答题卷
第一节 阅读表达(每小题3分,满分15 分)
7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节 写作(满分30分)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our city. I’d like to tell you some things about Nanjin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英语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答案:1-5ABBCA 6-10 ACBCC 11-15BBCBC 16-20CABAC
21-25CDBBC 26-30 BDAAA 31-35 BAADA
36~40 BDABC 41~45 CDBAC 46~50 BACDD
51~55 BCAAD
56-60 ACBDA 61~65 CBDAB?
66-70 DDCDB 71~75 CBDDC
76. Weather and climate can affect human activities.
77. Because germs are easily spread in the air and the water after a flood.
78. what crops/what
79. However, in North Africa people and cattle can die of thirst because of a lack of water.
80. 控制气候的改变以及挽救我们的星球是整个世界的责任
陵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012-11-5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2张4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题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颤动(chàn)  幽僻(pì)    参差(cēn cī) 钟灵毓秀(měi)
B.客栈(zhàn) 缁衣(zī) 莽原(mǎnɡ) 铿锵玫瑰(kēnɡ)
C.裨益(pì) 抹杀(mǒ) 嫉恨(jì) 豁然开朗(huò)
D.慰藉(jí) 应酬(yìnɡ) 赚外快(zhuàn) 少不更事(ɡē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骄纵 戴高帽 隐忍苟活 迫不急待 B.踌蹰 出洋相 如火如荼 凭心而论
C.寒暄 霓虹灯 百无聊赖 自行其是 D.遐想 缔造者 宽宏大量 人情事故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通过《我要上春晚》节目,央视选拔出了“旭日阳刚”组合、“西单女孩”任月丽、“深圳农民街舞团”等多个草根明星。
B.王菲昨日在台北为明天开始的“小巨蛋”演唱会彩排。据悉,王菲在新加坡、香港、北京、上海有超过百位名人好友将陆续抵台,蔡依林、小S等艺人也会到“小巨蛋”捧场。
C.杨柳低垂,行人侧目而视,过往的车辆静静地停靠在道旁,无数双哀伤而饱含敬意的目光,向悬挂着“英雄一路走好”等条幅的车队致敬……
D.《让子弹飞》的编剧之一危笑日前接受了媒体采访。对于网友提出车尾上的人是黄四郎的说法,危笑坦言:“这都是导演留下的悬念,我不能越俎代庖。”
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
B.教育部门要积极引导中小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每一次活动中都能有所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C.高考是人生一次严峻的挑战,对此,你是懦弱地等待和逃避呢?还是勇敢地迎接和应对呢?
D.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5.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庄子 ① 。几千年的中国知识分子,受了他的影响,一方面嫉恶如仇,嬉笑怒骂;另一方面却又把天大的事,化成一股清风,一弯明月。他那 ② ,更是时时令人击节赞叹。
A.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 ②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恣肆的文笔
B.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深刻的思想,生动的寓言,恣肆的文笔
C.①像火一样热烈,又像水一样冷静 ②恣肆的文笔,生动的寓言,深刻的思想
D.①像水一样冷静,又像火一样热烈 ②生动的寓言,恣肆的文笔,深刻的思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谨严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待,情节亦淡然松驰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关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得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有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6.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定远县内的许多遗址、遗迹均证实项羽“身死东城”。
D.项羽崛起于吴中,兵败垓下,愧对江东父老,无颜东渡乌江。
7.下列各项不属于对项羽同情或肯定的一项是(  )
A.《史记》中有“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生动描写。
B.乌江一带流传着项羽欲东渡,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
C.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频频质疑并作出种种臆度误解。
D.作者认为司马迁利用民间传闻来完善项羽这一英雄形象。
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司马迁知道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在乌江而在东城。
B.项羽从嗟虞墩到阴陵,再到东城,最后死在东城。
C.《史记》记述项羽败至东城和东城到乌江的细致程度不一样。
D.项羽战死前的主要活动都在安徽定远县境内。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2分,每小题3分)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先主收江南诸郡,乃封拜元勋,以羽为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江北。先主西定益州,拜羽董督荆州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二十四年,先主为汉中王,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是岁,羽率众攻曹仁于樊,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宣王、蒋济以为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曹公从之。先是,权遣使为子索羽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权大怒。又南郡太守麋芳在江陵,将军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于是权阴诱芳、仁,芳、仁使人迎权。而曹公遣徐晃救曹仁,羽不能克,引军退还。权已据江陵,尽虏羽士众妻子,羽军遂散。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于临沮。
(节选自《三国志·蜀书·关羽传》)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义:义气 B.适与羽船相值 值:遇到
C.拜羽为前将军,假节钺 假:授予 D.素皆嫌羽轻己 嫌:怨恨
10.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权以示群下,莫不响震失色
权遣使为子索羽女
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11.下列句子中,与“羽尝为流矢所中”句式相同的一句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B.邻之厚,君之薄也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 D.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羽杀了颜良解除白马之围后,曹操让张辽前去探问关羽的想法。曹操得知关羽仍要离开他后,便对他重加赏赐,并且在关羽投奔刘备时,阻止了想去追击的部将。
B.关羽追随刘备转战南北,收复了江南各郡,刘备为有功人员封官授勋,任命关羽做了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江北;平定益州后,又授权关羽督察荆州事务。
C.关羽因中流箭而重伤左臂,他接受了医生“刮骨去毒”的建议,当即伸出手臂让医生割开伤口治疗;尽管鲜血淋漓,关羽却在宴会上仍旧切肉举杯,谈笑自如。
D.关羽率领军队在樊城攻打曹仁,威震中原地区,曹操为避开关羽的威胁,提议迁离许都;在部属建议下,曹操利用孙权与关羽的矛盾,借孙权之力除掉了关羽。
第Ⅱ卷 (108分)
四、(24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4分)
(2)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公,曹公引军退归。(3分)
(3)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4分)
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三个小题,每空1分)
(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4)吟罢低眉无写处, 。(鲁迅《为了忘却的记念》)
云无心以出岫,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五、(12分)语言知识应用。
16.下面是某投资咨询公司的一则广告,其中有四处用词不得体,请找出来并加以修改。(4分)
我们热烈欢迎朋友们前来本公司请教,我们将不吝赐教,在提供投资策略方面鼎力相助,并惠赠《实用投资策略》一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仿照给出的例句,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4分)
例:在孤独中,书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下列几位历史文化名人中任选一位,写一段评论,内容要符合人物特点,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
孔子 屈原 司马迁 鲁迅 冰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霸王别姬
①明河乡的书记郑张来省城开会,想借机请一请在省城工作的明河老乡,联络联络感情,要他们多为家乡人办些事情。他把这个想法与在某机关当财务科长的吕强一说,吕强说你这父母官请客,哪个敢不来?郑张说你看放哪儿合适。吕强说就在“天然居”吧,那里有一道好菜,叫“霸王别姬”,很招人。
②接着,吕强给郑张介绍说,这“霸王”是老鳖,“姬”为“母鸡”。老鳖不是人工养殖的那种,是在湖河中自然生长的那种。小母鸡为“柴鸡”,而且是正在下蛋的“少妇鸡”。做法为传统工艺。先把活鳖放在笼屉里加温,笼为特制笼,周固有圆眼儿,开始用纸糊了,温度一高,鳖发渴,找地方儿换气,便把纸拱烂,头从眼儿里伸出来,赶巧外面有备好的作料水。鳖将作料水吃进五脏,排出去原有的废物,几经“清蒸”,鳖体内吸足了作科,然后开始杀鳖。清蒸的鳖高傲地将一只足踏在卧地的“虞姬”身上,构图给人一种悲壮感,能让人联想起失败英雄的末路状。味道不但独特,而且美妙无比。只是价格高,“霸王”卖到500元一个,一个上斤重的鳖与一只3斤重的小母鸡组成的“霸王别姬”,至少千元,郑张说既然请了,就不能丢份儿,那就上“天然居”吃“霸王别姬”。第二天中午,该请的老乡一个个走进了“天然居”。吕强订的雅间叫“紫光阁”,服务小姐是个很清秀的小姑娘,胸前的号码为8号。8号小姐看到郑张时怔了一下,然后赔着笑脸喊先生,礼貌相让。吕强像是常来这里,对宴会的道道很熟悉,指使小姐弄这弄那,喝什么酒,抽什么烟,全由他张罗,因为十几个人都是明河人,又全说家乡话,室内就充满了明河气息。
③8号小姐拿过莱单,要郑张点莱。郑张将菜谱递给吕强,说:“吕科长,您先点。”吕强说:“一人点一个。”郑张说:“就点‘霸王别姬’、‘霸王别姬’!下面挨个儿点。”众人一人点了一个后,又由吕强“总结”,几热几凉几个汤,喝什么酒,要什么饮料,一拢说了,最后对那8号小姐说:“要快!”
④不一会儿,凉莱热莱开始陆续上桌。酒是家乡酒:天河粮液。众人虽同在省城,但平时都各忙自己的工作,也并不常见面,借此机会,叙说友情,禁不住乱给家乡父母官敬酒。郑张很高兴,说是自己在诸位的家乡问事,请诸位多多关照。谁若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兄弟一定照办。众人同时举杯,齐声说好说好说。话落音,都干了。郑张放下酒杯,问8号小姐说:“‘霸王别姬’怎么还不上?”
⑤8号小姐急忙解释:“先生,今日客多,点‘霸王别姬’的人也多,大师傅做不及,请诸位原谅。”
⑥过了一会儿,仍不见上“霸王别姬”,郑张又问:“怎么还不上那道大莱?”
⑦那小姐又急忙解释说:“先生,请您别慌,我这就去催!”8号服务小姐说完,急忙到门外叫来传菜小姐,悄声说着什么。
⑧眼见酒席就要结束了,仍不见上“霸王别姬”,众人都禁不住面露急色。郑张更是耐不住,叱问那小姐说:“到底怎么回事儿?”
⑨小姐也有些惶恐,急急出去,不一会儿又急急回来,抱歉地说:“先生,实在对不起,今日的‘霸王别姬’已缺料了!”郑张一听变了脸色,忽地站起,怒视那小姐说:“我们早早订桌,又早早报了‘霸王列姬’,你推三说四,一直不上,现在竟说卖完了!搞什么鬼?”
⑩众人也深感受了愚弄,纷纷指责8号小姐。吕强口气很硬地说:“叫你们老板来!”
⒒一听要叫老板,8号小姐蒙了,苦苦衷求说:“诸位先生,你们千万别让老板来,老板一来我就要被炒鱿鱼!实言讲,我压根儿就没给你们报这个莱!”听8号小姐如此一说,众人都怔了。郑张不解地问:“你为什么不报?”
⒓没想那8号小姐竟跪下来了,哭着说:“郑书记,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让您省点儿!”郑张呆了,疑惑地问:“你怎么知道我姓郑?”8号小姐说:“我就是明河乡的人,来省城打工才两年!”
⒔这一下,全场静极,十几个科级处级干部齐刷刷地望着跪在地板上的小老乡,惊诧万状,许久许久没人说话……
19、小说第二段用了一大段文字来介绍“霸王别姬”的制作工艺,有何作用?(4分)
20、小说以“霸王别姬”为题有哪几层用意。(4分)
21、赏析第十三段的艺术手法,请具体说明这样结尾的表达效果。(4分)
22、文中第十二段画线部分的句子该如何理解?结合8号小姐的形象特点谈谈你对作品主旨的认识。(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到太阳,我属于苍茫的蓝天,遥远的群山,烂漫的峡谷;
也有人说,在这广阔的世界,我有割不断的牵挂,我属于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故园;
还有人说,在这平凡的世界,有我最不一般的追求,我属于远大的理想,辉煌的未来;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样让他心有所属,情有所依,亲爱的同学,你又属于哪儿呢?
请以“我属于那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陵县一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1.解析,选B。A“毓”应读“yù”c项,C“裨”应读“bì”,“嫉”应读jí,D“藉”应读“jiè”
2.解析:选C。A.“急”应为“及”。B.“凭”应为“平”。D.“事”应为“世”。
3. 解析:选C。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这里该用含褒义的成语。
4.解析:选D。A项,“冷静”之后的逗号改为分号。B项,顿号应改为逗号。C项,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5.C(注意上下文的逻辑对应关系)
6解析:选D。文中无此信息,无中生有。
7. 解析:选C。A、B、D分别表现了司马迁、江东父老和本文作者对项羽的同情或肯定,而C项却没有。
8解析:选B。由文中倒数第二段可知项羽应该是从阴陵到嗟虞墩,再到东城的。
9.A(义:意动用法,认为……讲义气)
10.D(A项,前一句是副词,才;后一句是副词,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B项,前一句是连词,表转折,但,却;后一句是连词,表并列,并且。C项,前一句是连词,表目的,来;后一句是介词,把,拿。D项,都是介词,替,给)
11.C(与例句都是被动句;A项,宾语前置句;B项,判断句;D项,介词结构后置句)
12.A(曹操让张辽探问关羽想法的事发生在关羽杀颜良之前)
13.(1)关羽全部封存了曹操赏赐给他的东西,呈上书信告辞,然后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4分。重点:“封”“拜书”“奔”的含义及“奔先主于袁军”的句式)
(2)孙权派遣军队帮助刘备抵御曹操,曹操率领军队退回。(3分。重点:“佐”“拒”“引军”的含义)
(3)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3分。每一小句翻译正确得1分)
参考译文:
关羽字云长,是河东郡解县人。建安五年,曹操东征,刘备投奔袁绍。曹操俘获关羽而返回,任命关羽为偏将军,对他以礼相待,非常优厚。袁绍派遣大将军颜良在白马攻打东郡太守刘延,曹操派张辽和关羽作先锋迎击颜良。关羽远远看到颜良的旗帜和车盖,便策马驰入千军万马之中刺杀颜良,砍下颜良首级回到营中,袁绍的众多将领没有人能够抵挡他,于是解除了白马之围。曹操当即上奏表请朝廷封关羽做汉寿亭侯。当初,曹操佩服关羽的为人,而观测他的内心并没有长期留下的意思,就对张辽说:“你凭私人感情去试着问问他。”不久张辽拿这件事询问关羽,关羽感叹地说:“我非常清楚曹公待我情义深厚,但是我受刘将军的大恩,发誓要与他同生死,不能背弃他。我最终不会留在这里,我定会立功来报答曹公后才离开。”张辽把关羽的话告诉曹操,曹操认为关羽讲义气。等到关羽杀了颜良后,曹操知道他一定会离去,便对他重加赏赐。关羽把曹操给他的赏赐全部封存起来,呈上书信告辞,就到袁绍军中投奔刘备去了。曹操的部下想要去追击关羽,曹操说:“各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人,不要追击了。”
关羽跟随刘备投靠了刘表。刘表死后,曹操平定荆州,刘备从樊城将要向南渡过长江,另外派关羽率几百艘船到江陵会合。曹操追到当阳长阪,刘备抄近路赶赴汉津,正巧和关羽的船队相遇,一同到了夏口。孙权派遣军队帮助刘备抵御曹操,曹操率领军队退回。刘备收复了长江南岸各郡,于是就给立下大功的部下封官授勋,任命关羽做襄阳太守、荡寇将军,驻守长江北岸。刘备向西平定益州,授权关羽督察荆州事务。
关羽曾经被流箭射中,箭穿过他的左臂,后来伤口虽然愈合,但每到阴雨天气,骨头常常疼痛。医生说:“箭头上有毒,毒素渗入到骨头里面,应当割开手臂上的伤口,刮去骨头上的余毒,然后这病痛才能消除。”关羽随即伸出手臂让医生割开伤口。当时关羽正好请了将领们宴饮,手臂上鲜血淋漓,流满了接血的盘子,关羽却切肉举杯,谈笑自如。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做汉中王,任命关羽担任前将军,授予他符节斧钺(总领各路军马)。这年,关羽率领军队在樊城攻打曹仁,威名震动中原地区。曹操提议迁出许都来避开关羽的锋芒,司马宣王、蒋济认为关羽得志,孙权肯定不会情愿。可以派人劝说孙权偷袭关羽后方,并许诺分割长江以南的地方封赏孙权,那么樊城之围自然就解除了。曹操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在这事以前,孙权派使者为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责骂羞辱了他的使者,不答应这门婚事,孙权非常气愤。南郡太守麋芳驻扎在江陵,将军士仁驻扎在公安,他们向来都怨恨关羽轻视自己。关羽出兵征战,麋芳、士仁当供应军需物资,但不尽全力救援。关羽声称“回去后一定要惩治他们”,麋芳、士仁都恐惧不安。这时孙权暗地劝诱麋芳、士仁,麋芳、士仁派人迎接孙权。而曹操又派徐晃援救曹仁,关羽不能取胜,率军撤回。孙权已经占领江陵,全部俘虏了关羽及其将士们的妻子儿女,关羽的军队于是就溃散了。孙权派将领迎击关羽,在临沮杀死了关羽和他的儿子关平。
14题【解析】考点透析: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副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零丁,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作者的心情可想而知。
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白居易的诗,平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2分)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2分)
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2分)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2分)
15.(1)金就砺则利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
(3)行李之往来 共其乏困
(4)月光如水照缁衣 鸟倦飞而知还
16.答案:(1)将“请教”改为“垂询”
(2)将“不吝赐教”改为“竭诚为您服务”
(3)将“鼎力相助”改为“全(大)力相助”
(4)将“惠赠”改为“敬赠”
17.答案:在失意时,书是良师,读书使颓废的生活日渐昂扬。在得意时,书是诤友,读书使浮躁的心境平淡如水。
18.答案:(示例1)孔子:他用最锐利的智慧开启了那一道道尘封的门,阳光从那错开的门缝间挤出来,于是门外面铺满黄金;他用最朴实的教诲铸造了一把坚韧的利斧,劈成了一道道深深的印痕,它留下的不是疼痛,而是刻骨铭心!于是,子子孙孙有了一条光明的大道。
(示例2)屈原:当黎明还黝黑时,他就为着光亮而长吟。上下求索,踽踽独行。他使一个不屈的生命得到了高度的提升,他使一个站立的灵魂,得到了不朽的诠释。
(示例3)司马迁: 谁,能弹响“史家”千古绝唱?谁,能吟出无韵之《离骚》?他以海的大度包容了内心之苦、世人之讽,他以山的刚毅正直书写了两千年的沧海桑田。他的坚韧撼动历史,彪炳史册;他的刚正直上霄汉,照耀尘寰!
(示例4)鲁迅:一个漫长的拯救,一段思想的斗争。一双眼看透世态炎凉,一支笔写尽悲情苦难,一身青袍衬出他的颀长傲骨,嘴角的烟斗,悠悠冒出的丝丝缕缕,让沉默不再是沉默。
(示例5)冰心:她的名字亲切、优雅,她的文笔朦胧、潇洒。她那圣洁的言辞像母亲的手抚慰着每个读者的心房,她是天地间最美的兰花!(任选其一即可)
19、答:①工艺复杂,价格昂贵,侧写郑张等干部奢侈腐败 ②增加趣味,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③照应题目,是全文重点,为下文铺垫 ④菜肴昂贵,花样翻新,巧中求奇,说明有这种社会需求。太平日久,滋生奢靡,侧写社会背景。[l点1分,2点3分,3点4分]
20、①新颖,设悬念,吸引读者。②组织材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③项羽英雄末路,众叛亲离,“霸王别姬”是其悲剧下场。今日的“霸王”们若不引以为鉴,大肆挥霍人民的血汗,也难逃“别姬”下场。[①②每点1分,③点2分。]
21、答:全文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全场静极”,画面定格,特写镜头,留下艺术的空白,此时无声胜有声,极具讽刺性,余韵无穷.
[关键词:戛然、定格、特写、空白、讽刺、余韵。大体意思对即可给4分]
22、答:①该句抖包袱,揭谜底:既交代人物身份,解释不报菜的原因,又揭示人物性??? 格——她了解家乡贫穷,反对干部奢侈。②8号小姐正直善良,冒着被辞退的危险,用如此柔弱带几分可怜的手段反腐败,值得歌颂,同情,甚至痛心,也引人深思,作者借此撩开内幕,表达对公款吃喝等腐败现象的讽刺和隐忧。引起疗救的注意。
[第1问3分,第2问3分,言之成理即可。共6分]
七、(60分)
请参照2012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材料分析】:
⒈是什么?
“那儿”是哪儿?应该是一个时空上和我们有距离的概念。时间上是过去或未来,空间上是远方,与“这儿”不同。从材料看,“那儿”可以指大自然中的“蓝天、群山、峡谷”,代表自己渴望的自然生活、理想境界;可以指现实生活中的“家人、朋友、故园”,代表自己的情感归宿、精神依靠;主观世界里的“远大理想、辉煌未来”,代表自己的执着追求、不懈奋斗;
⒉为什么?
我为什么属于那儿?从材料看,应是心有所属、情有所依。那儿是自己的精神家园、避风港湾,那儿是自己苦苦寻觅、孜孜追求的理想境界,那儿有自己相濡以沫的亲人、依依不舍的朋友,所以我属于那儿。
⒊如何做?
通过哪些方式表现这种归属与依靠?心灵的阅读、精神的体悟、踏实的求索、勇敢的实践……
注:亲爱的同学——“我”必须是自己。
【教材素材】:
⒈我属于——故乡:“月是故乡明”
童年记忆、坚守故乡、稻花香里、淳朴乡情、历史文化名城淮安
⒉我属于——经典:“获得教养的途径”“文明的对话”
语文、音乐、书海、诗意、汉语(字)
⒊我属于——理想:“向青春举杯”“我有一个梦想”
奋斗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梦中的大学
⒋我属于——亲情:“珍爱生命”“月是故乡明”“珍爱生命”“一滴泪中的人性世界”“此情可待成追忆”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祖祖辈辈
⒌我属于——境界:“慢慢走欣赏”“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像山那样思考”
江南、西藏、寂寞、天空、心灵、大海
⒍我属于——苦难:“珍爱生命”“直面人生”
⒎我属于——中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祖国土”“号角为你长鸣”
【构思立意】:
⒈如写记叙文,可选一则亲情或友情故事,写出自己的牵挂和依靠,注意扣题即可。
⒉如写散文,可选一个典型意境作为写作的素材,如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出自己对这种意境的向往和追求即可;也可以从自己的归属反思,由不属于哪儿谈起,写出自己的追求和向往,如故乡家园。
⒊议论文不太好写,“那儿”指向远方,正因为有了“我属于那儿”的想法,人们才能不断追求,不懈奋斗!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议论也可。
另,选择一个典型意象,写一篇象征类寓言散文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典型错误】:
⒈审题不清:
不扣题:把“属于”写成“需要”、“为了”
文体错:写成诗歌
要点错:是“我”属于而不是别人,不做强调;“这儿”与“那儿”不清
⒉词句空洞不知所云:不用客观的人或物来表现归属,如:父母、家乡;不用主观的情感认识、精神启示来表现归属,如:梦想、寂寞;却用空洞虚无的词藻来堆砌归属。
⒊流水似地叙事没有重点、低幼化的寓言、混乱不堪的思路、粗俗低劣的语言、大段自杀式抄袭浪费时间
【精彩例文】:
(一)我属于那儿
?无月的夜晚,依旧明亮;无人的街道,依旧喧闹;无声的城市,依旧难找。
还记得14岁那年,无精打采的我坐在车里,看爸爸把家中的物品搬上车,狠狠地锁上门,看奶奶拄杖站在门口,哀愁地与我们告别,喉咙忍不住在哽咽,眼睛在瘙痒,却不知为何。
那儿有清澈的溪水,朴质的乡民,有翠绿如画的森林,天真纯洁的孩童。
记得顽皮的我,在奶奶午睡的夏日里,偷偷骑着一辆我当时唯一能驾驶的红色小三轮在大场上绕圈,在蝉鸣鸟叫,树荫的隙缝里追赶着大公鸡,穿梭在扑腾的羽毛中。赶在奶奶起身前,被晒得乌黑的我又悄悄地把车推进小院里,蹑手蹑脚地回到房里,愉快地睡起“觉”来。
春天的时候,油菜花开的遍野,走在乡间的道路上,两旁芳香四溢,可爱的我总会摘上一把小黄花,一蹦一跳地行走在田埂上,最后会因为可爱的蜻蜓或者美丽的蝴蝶而扔掉了小黄花,不听奶奶的嘱咐,肆意地奔跑着去追逐那些小蜻蜓或小蝴蝶,疲惫地回到家中,叫唤着小黑狗。
小孟子是一个我也说不清楚的亲戚家的,和我一般大。我在他面前就像一个乖宝宝,什么都不懂,还记得我想去钓鱼,却没有鱼竿,他带我找到后山那儿,在碗口粗的翠竹中,寻找一根指节粗的小竹子,然后在鹅院里飞奔一通,捡起几根羽毛,迅速地逃离,躲在屋后面,我看着他灵巧地制造鱼竿,仰慕之情第一次在我心中升起,岸边的芦苇老高老高,瘦小的我们就躲在里面,忍着夏虫的侵扰,小心着鱼塘主人的巡视,尽情地垂钓。记不清楚我有没有钓到鱼,但满身泥巴的我出现门口的时候,着实让奶奶吓看一跳,我的傻笑没能免过一次处罚。
那儿有高大的竹林,它们青翠、挺拔;那儿有清澈的河水,它们甘如泉水;那儿一望无边的田地,微风吹来,一浪一浪如海水般涌动的绿波。
那儿记载了我的纯真,绘画了人的纯洁,我的初始,就在那儿浪漫地开始了,我的天真,就在那儿悲哀地结束了。城市熟悉又陌生,让我难开笑脸,喧闹又繁华,却无法给我一片能够欢乐的地方。
高考在即,真想早日能够回到属于我的那儿,在物是人非中,寻找一点童年的影子。
【简评】青春年少的记忆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充满着天真稚气又无忧无虑,文中回忆几件小事,饶有趣味,深处城市,生活的秩序,生活的空间都迥异于乡村,更加促使“我”对过去生活的向往。
(二)我属于那儿
?有的人会学古人发出感慨:天大地大,竟没有我的容身之处!仔细想一下,其实不是这样,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万千变化、时间与空间相统一的世界上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只是你没有去探索没有去寻觅,或者说只是你不肯承认罢了。
小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没有爸爸妈妈就没有我们,就好像没有水就没有鱼一样。所以在我很小的时候,我一直都认为我是属于我的爸爸妈妈的,因而这十几年来,我从不敢违抗爸爸或是妈妈的意思。因为我知道,不,应该说因为我认为我的生命乃至我的一切都是属于他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我也就不可能睁开眼睛看到每天相伴我学习的同学和老师,也不能张开耳朵听到小鸟的动人歌声,更不可能松开双手去拥抱我所爱所敬的人或者事物……所以我感激我的爸爸妈妈赋予我生命,因而我属于他们也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随着我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以及知识面的扩展,我的思想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在不断提高,这时我会不禁发现我爸爸妈妈有时让我见证的事让我做好的事有很多都是我从心里不愿去看,不愿去做的!但出于幼时形成的观念,我也从不“违抗”他们。不过随着这样局面的持续下去,我越发觉得苦闷,有很多事情我很想做,因为我对它们有很大兴趣,但就是因为妈妈或是爸爸不喜欢我只好遗憾地放弃我所想的和我所希望的。说实话,有时真的很不甘心,也曾抱怨过。
后来我无意中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篇《世界属于你,你属于你的心》,从这篇文章中我知道了原来我认为我属于我的父母只是因为我出于感激或是基于一份与生俱来的亲情,并不是出于我的内心。看过这篇文章后我才恍然大悟。后来有一次和爸爸妈妈聊天时,我偶然问起爸爸这个,爸爸妈妈听了都笑了。妈妈走过来摸着我的头说:乖儿子,我们从不认为你是属于我们的,你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生活,你可以做你想做地事、喜欢的事,因为你是属于你自己的心的。听了妈妈的话我更加肯定我是属于我自己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属,只要你肯相信你肯承认,你就会发现你是属于你自己的,你的心就是你的归属地!过了这么多年,我终于明白我属于哪儿?我是属于我自己的!
【点评】:“我是谁?”是一个哲学命题.芸芸众生中的你是独一无二的.可是在生活、学习、工作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有谁能活出一个真我、一个体面的自我?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更多的时候我们还不是被环境所逼做着自己不情愿做的事情!本文作者从小时候对自己属于谁这个问题的一个认识谈起,到读到一篇文章带给自己启发,再到受到父母的认可,终于认识到“我属于自己”。文章语言质朴,却传达出一个思想认识过程的信息,思路清晰,形象可爱。
(三)我属于那儿
?白天属于蓝天,因为蓝天的广阔可以带给它自由飘荡飞逸的空间。
鸟儿属于森林,因为森林的广袤可以带给它安居游玩的场所。
小溪属于大海,因为大海的波涛可以带给它无限的生命力。
而我属于我的家,因为家是我永远的归宿。家中有父亲、有母亲,还有其他关心我的亲人,我知道,我这一生都与这个家结下不解之缘。
后来,为了学业,我远离家乡,来到这陌生的城市读书;如今,高三的生活,确实很忙,一般同学根本无暇顾及到想家,但我,没有,我常常在夜里,一个人静静坐在月光下,思索着,怀想着,任思绪飘飞……
刚上高中那年,是母亲亲自把我送到学校,带进教室,因为她怕我一个人孤单、害怕。在教室中,是母亲教会我如何面对高中学习,如何去进行人际交往,如何面对自己的成绩……一切的一切,都在脑海中闪电飞过,想起母亲当时把我安顿好后回家时那充满无尽的关怀眼神,我就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因为是母亲那眼神让我每每在失败中找回自信与尊严,让我在艰难困苦中找到希望与勇气。
还记得父亲第一次给我送水果的情形:当时正是夏天,太阳似乎想把大地烤干,一个劲地释放自己的能量。父亲骑着电动车,带一大堆水果:香蕉、梨子、苹果、葡萄等等,我见到他时只见他大汗淋漓,因为他怕我在校既渴又热而特地买来的,而父亲走时,却一个水果也没有带走,他把所有的都给了我,希望我在校好好学习,平安无事。
父母的关爱让我感动,心中无言,我知道,由父母组成的家是我最温暖的依靠、最贴心的牵挂。
家是游子永远的港湾,无论你走到哪里,你都不用担心,因为有家在你身后,保护着你,家是港湾,而我是一条船,我知道,无论何时,港湾一定会为我开放。
思绪飞回,抬头仰看明月,它是如此的圆,我把我的思念与心情寄托于明月,希望它能载着我的一切,照到我的家,照在我父母的心中。
白云永远属于蓝天,鸟儿永远属于森林,小溪永远属于大海,
而我永远属于那个家,我知道我永远走不出父母用爱织成的那张网,那个家。
【点评】:“儿行千里母担忧”,我们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奔波,为前程而努力,犹如一只风筝在空中飘荡,风筝无论飞得多高,也不管飞得多远,始终掌控在人的牵手中,而我们的牵手正是家。本文选取两个事例来说明家是“我”的依靠,家是“我”的牵挂,不虚夸,不矫情,质朴而情深。
(四)我属于那儿?
有一种力量让我不能止步,有一种思念让我泪流不止,更有一种内疚让我痛不欲生……对,我属于那儿——爷爷曾经安居的地方。
正值美好青春时节的我,对未来有着无比的向往和憧憬,我希望拥有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希望家人团圆安乐,希望天下太平无战争之痛,我一直这么想着,可终有一天我还看见那张令我黯然伤神的照片。
爷爷牵着我的小手站在小屋门前拍下了这张照片,对,小屋,爷爷曾经安居的地方,似乎我又想起了爷爷弯腰的背影,想起爷爷提木做饭的情景,此刻我的一切思绪包括肉体都属于那里。
冬末春初,寒冷依旧没有收手,这个冬天爷爷显得明显虚弱,不再像往日那样硬实有力,做事时双手都在发抖了,爷爷似乎很疲劳。作为孙子的我还不太懂事,爷爷颤抖的身体依然在冬天的早晨忙碌着为我做饭,由于爷爷手脚不灵活,做的饭比平日差得多,而且盐放的太重,我吃着,抱怨着,生气着,爷爷却没有一点儿着急,还迁就地对我说:“爷爷下次一定做好,今天爷爷给你十块钱,你到街上买好吃的,好不好?”我不情愿地答应了,可谁知道这是我吃爷爷做的最后一顿饭啊!中午放学回来,我看见许多人围在爷爷的门前,爸爸,妈妈,二爷,二婶他们都来了,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就急切地问他们出了什么事,他们没有一个人开口,就看到他们眼里隐隐的泪水。我知道出事了,一定是爷爷病倒了。我冲开人群,跑到爷爷的床前,那时爷爷已不能出声了,眼睛无力地看着我,我发疯似地哭了起来,摇着爷爷的手跟爷爷说:“爷爷你别走,不要丢下我,我以后不生你的气了,我会学乖帮你扫地、打水。爷爷!我求求你了,别走,好不好?”我这样地哭喊着,在场的人都哭了。
如今爷爷离开我们已经有8年了,爷爷的小屋还在,我没有离开过那里。自从爷爷走后,我一直住在那儿,爸妈不同意,我也不答应他们,坚持住在那儿,有空闲时我也会学着爷爷从前的样子打水、做饭,我属于这儿。
自从爷爷走后,我一直以为我失去了所有,没有了依靠,认为自己什么都不是了,其实我现在坐在考场里细细想来,一切都不是那么坏,我住在那儿,一直没明白其实我就属于那儿——爷爷曾经安居的地方。
【点评】:“祖孙情,隔代亲”。本文作者写到对“爷爷”与生俱来的依恋,这种依恋有依赖,有抱怨,有自责,有后悔。当“爷爷”去世后,“我”依然学着“爷爷”生前的生活方式,独自在“爷爷”的小屋生活,以此抒发对“爷爷”的无限思念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