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 全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二调考试 全科

资源简介


2012—2013 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水会进入集气瓶,集气瓶气体是
① CO、O2 ② Cl2、CH4 ③ NO2、O2

(

)
④ N2、H2
高三化学试卷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5、要将 NaOH 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
(
)
A.普通玻璃坩埚
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可能用
6、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 NO2 和 NO 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
到的相对原子质量:Mg~24 O~16 Zn~65 N~14 Al~27 Fe~56 Cu~64
I~127
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
Na~23 H~1 S~32
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1)和(2)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
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某雨水样品刚采集时测得 pH 为 4.82,放在烧杯中经 2 小时后,再次测得 pH 为 4.68。以下

(1)

(2)
叙述正确的是
(
)
A.1∶1
B.5∶7
C.7∶5
D.4∶3
A.雨水样品酸度逐渐减小
B.雨水样品酸度没有变化
7、如右图装置可用于收集 SO2 并验证其某些化学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C.雨水样品继续吸收空气中的 CO2
D.雨水样品中的 H2SO3 逐渐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 H2SO4
2、向一定量的 K2CO3 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离子数
目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如图所示,四条曲线与溶液中的离子的对应关系,完全正确的是(

)

8、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 200 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
3、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质的颜色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加深
(
)
能溶解 19.2 g(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 NO 气体)。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
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B.氢化物的稳定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逐渐增强

下列分析或结果正确的是




C.单质与水反应均可表示为 X2+H2O=HX+HXO

4、如图所示,集气瓶内充满某混合气体,置于光亮处,将滴管内的水挤入集气瓶后,烧杯中的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1 页(共 10 页)



-1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2 页(共 10 页)

C.第一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 CuSO4 和 Cu(NO3)2
D.OA 段产生的是 NO,AB 段的反应为 Fe+2Fe3+=3Fe2+,BC 段产生氢气
9、将 51.2gCu 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 NO、NO2、N2O4)的混合物共
0.8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 500mL2mol/L NaOH 溶液完全吸收,溶液中生成 NaNO3 和

B.总反应为:4NO+8NO2+5O2+6H2O=12HNO3
C.生成 HNO3 的物质的量浓度接近 0.045 mol·L-1
D.整个过程转移的电子为 0.1NA
14、在分析某些溶液中的离子成分时,为了排除其他离子可能引起干扰,通常先在溶液中加入

NaNO2,则原混合气体中 NaNO3 的物质的量为
A.0.2 mol B. 0.4 mol C.0.8 mol

( )
D.0.6 mol
一些试剂对干扰离子进行掩蔽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下列掩蔽方法和分析结果正确的是(

B.某溶液中滴加 NaOH 溶液后再滴加 CaCl2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该溶液中含有 CO23


)
10、为除去 CO2 中混有的 SO2 和 O2,下列试剂使用顺序正确的是
(
)
+

①饱和的 Na2CO3 溶液;②饱和的 NaHCO3 溶液;③浓硫酸;④灼热的铜网;⑤碱石灰。

D.某溶液中滴加足量稀盐酸后,再滴加 BaCl2 溶液才出现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③
D.③④⑤
液中含有 SO24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
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1、碳跟浓硫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X 和铜跟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Y 同时通入足量氯化钡溶液的洗

A.把乙烯通入溴水中,溴水立即褪色,这是由于乙烯具有漂白作用
B.氢硫酸是弱酸,不能与强酸盐反应生成强酸
气瓶中(如图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碳酸钡
B、在 Z 导管出来的气体中无 CO2
)
C.稀硫酸不与铜反应,但把 Cu 片放在浓 H2SO4 中立即发生强烈反应
D.硫化亚铁不能存在于盐酸中,也不能用硫化亚铁与硝酸制备 H2S 气体
17、已知 A、B、C、D 为短周期元素构成的四种物质,他们具有下图转化关系,
C、洗气瓶中产生的沉淀是硫酸钡

且 D 为强电解质(其它相关物质可能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在 Z 导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



A.若 A 为非金属单质,则它与 Mg 反应的产物,其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 2:3
B.若 A 为非金属单质,则其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能处于第二周期第 IVA 族
C.不论 A 为单质还是化合物,D 都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该物质的浓溶液在常温下都能使
铁和铝发生钝化
D.若 A 是共价化含物,0.1 mol 的 A 分子中含有的电子数可能为 NA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

13、在容积为 672 mL 的烧瓶里充满 NO、NO2 的混合气体,将其倒立在水槽里,去塞后再通入
280 mL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且水充满烧瓶(气体体积都折合成标准状况下)。下列有关叙

数的值)
18、含 8.0gNaOH 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 H2S 后,将得到的溶液低温小心蒸干,称得无水物 7.9g,

述中,不正确的是





则该无水物中可能是含有的物质是





A.NO 和 NO2 的体积比为 2:1
A.Na2S 和 NaOH
B.NaHS
C.Na2S 和 NaHS
D.NaOH 和 NaHS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3 页(共 10 页)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4 页(共 10 页)
19、某白色固体可能是铵盐,检验的方法是

(

)

26、向四只盛有一定量 NaOH 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 CO2 气体后,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
A.放入试管中,加水,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B.放在试管中,加热,将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
C.放在试管中,加入 NaOH 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
D.放在玻璃片上,加入熟石灰,搅拌,将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上方
20、物质的量之比为 2∶5 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 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

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 CO2 气体与 HCl 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忽略 CO2 的溶
解和 HCl 的挥发):
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1∶4
B.1∶5
C.2∶3
D.2∶5
21、有 9.7 g Cu 和 Zn 的合金与足量的稀 HNO3 反应,金属全部溶解,还原产物只有 NO 气体,

浓度为




-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

(

)

A. 0.3 mol/L

B.0.4 mol/L

C.0.5 mol/L

D.0.6 mol/L

22、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 NO2、N2O4、NO 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
与 1.68 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



)

A.60 mL
23、下列正确的是

B.45 mL

(

C.30 mL
)

D.15 mL

+ +
B、SO2、NO、NO2 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
+ +

D、NO 可用于某些疾病的治疗

27、化学物质的泄漏给居民生活和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4、下表各组物质中,满足下图物质一步转化关系的选项是
(
)
A.液氨是纯净物,而氯水是电解质,漂白粉是混合物
B.氯气可用作消毒剂和漂白剂,是因为氯气分子具有强氧化性
C.随着化合价的升高,氯的含氧酸的酸性逐渐增强
D.双氧水被称为绿色氧化剂,是因为其还原产物为 O2,对环境没有污染

25、将足量 CO2 气体通入水玻璃(Na2SiO3 溶液)中,然后加热蒸干,再在高温下充分灼烧,最后

-1

-1
所得的固体物质是

(

)
的 NaOH 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加入的这种 NaOH 溶液的体积是 (
)
A.Na2SiO3
B.Na2CO3、Na2SiO3
C.Na2CO3、SiO2
D.SiO2
A.125mL
B.200mL
C.560mL
D.250mL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5 页(共 10 页)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6 页(共 10 页)

29、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生装置,C 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 +
+ + -
+ - -



= Al(OH)3↓
30、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实验室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含有二氧化硫和氯气的尾气
B.氨气和酸反应都生成铵盐和水
C.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差,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铁腐蚀
Ⅱ卷(共 50 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31、(9 分)下图表示有关物质(均由短周期元素形成)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 A 为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 F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 A 的烧瓶中可装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装置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 装置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 A 还可以用来制备下列哪些气体______________(选填字母)
单质,B 为非金属单质(一般是黑色粉末),C 是常见的无色无味液体,D 是淡黄色的固体化
A、O2
B、HCl
C、SO2
D、H2
合物。(反应条件图中已省略。)
(4)通入 C 装置的两根导管左边较长、右边较短,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装置 C 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33、(12 分)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
(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
(1)A、B、C、D 代表的物质分别为
、
、
、
(填化学式);

KIO3+

KI+

H2SO4=

K2SO4+

I2+

H2O
(2)反应①中的 C、D 均过量,分别写出化学方程式是
;
(2)上述反应生成的 I2 可用四氯化碳检验。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 Na2SO3 稀溶液,

(3)反应②中,若 B 与 F 物质的量之比为 4∶3,G、H 分别是



(填化学式);
将 I2 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

(4)反应③产物中 K 的化学式为
32、(12 分)某学生利用以 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 A、F 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7 页(共 10 页)
①Na2SO3 稀溶液与 I2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8 页(共 10 页)

a. 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 加入适量 Na2SO3 稀溶液;c. 分离出下层液体。

A.石灰石

B.稀 HNO3

C.稀 H2SO4

D.稀盐酸

E.纯碱粉末
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在上述步骤中的位置是
2- - 2-
a. 准确称取 wg 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
b. 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 KI 溶液,使 KIO3 与 KI 反应完全;

溶液 10.0mL,恰好反应完全。
①判断 c 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
所需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代号);所选装置中涉及的玻璃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
35、(8 分)实验研究发现,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硝酸的浓度越稀,对应还原产物中氮元
②b 中反应所产生的 I2 的物质的量是

mol
素的化合价越低,甚至产生 NH4+。现有一定量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与一定体积某浓度的稀硝
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括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 w 的代数式表示)___ mg/kg
酸充分反应,反应过程中无气体放出。在反应结束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 5 mol·L
-1
的 NaOH
34、(14 分)下图中 A~J 分别代表有关反应中的一种单质或化合物,其中 B、C、D、I 均为无
溶液,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mL)与产生的沉淀的物质的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色气体,G 是一种沉淀。(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1) B 与 A 的差值为________mol
(2) 写出 DE 段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原硝酸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mol
(4)铝粉和铁粉的混合物中铝粉与铁粉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1)若 A 加热后得到等物质的量的 B 和 C,则 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实验室检验 B 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上述由 I 生成 J 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 C 和少量 NaAlO2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 H 所含的两种元素组成的 18 电子微粒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
(6)若想要制备纯净的物质 C,(杂质只能含水蒸气),从下列试剂中选择的最好试剂为
______(填代号)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9 页(共 10 页)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10 页(共 10 页)

高三化学答案

1-5:D C A C D

6-10: C B D

A B

11-15: CD

BD A D D

16-20:D B AC C D

21-25:B A D C A

26-30: B C D C A

31、(1)Al

C

H2O Na2O2

(2) 2H2O +2Na2O2

4NaOH+O2↑

2Al+ 2NaOH+2H2O

2NaAlO2+3H2↑
(3)CO2 CO
(4) Na2CO3 2AlO2-+CO2+2H2O=2Al(OH)3+CO32-
+ - △ +
(2)生石灰(或固体氢氧化钠、碱石灰)
(3)球形干燥管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

ABCD
(4)使密度大的氯气与密度小的氨气较快地均匀混合
(5)3Cl2+8NH3=N2+6NH4Cl

3:2
33.(1)1、5、3、3、3、3
- - -

-5



4.2×102
w
34、(1)NH4HCO3(2)用蘸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若出现白烟,证明是 NH3
(或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若试纸变蓝,证明是 NH3)
(3)4NO+3O2+2H2O===4HNO3
- -
(5)略
(6)CE A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
35.(1)40
+ -
(4)5∶3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1 页(共 10 页)

高三年级化学试卷第 2 页(共 10 页)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50 分。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50 分。
1-10: BBCBD
AAACD
11-20:CCDAD
ACCAC
21-30:DBCBD
ACBCD
1-10: BBCBD
AAACD
11-20:CCDAD
ACCAC
21-30:DBCBD
ACBCD
31-40:CBCBC
BDCCC
41-50:BBBBC
BCDDD
31-40:CBCBC
BDCCC
41-50:BBBBC
BCDDD
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51题21分,第52题17分,第53题12分,共50分。
51. (1)《管子》认为立法是君主的专有权,臣民必须服从于法。(4 分)西塞罗认为人们既是法
的制定者,也是守法者;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4 分)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4 分)
(3)体现: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3 分)职责: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参政能力,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力;实现民族自治和平等,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任答 3 点
得 6 分)
52.(1)原因:以西方的文明成就取悦或者结交并贿赂官府求得保护;传教士生活习俗、思想
的中国化使其比较接近民众。(4 分)作用:促进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1 分)
(2)方面:在兴学、济贫、赈灾等方面排挤缙绅阶层;(2 分)传播救世主、灵魂得救等说教
与儒家学说相矛盾(2 分)。原因:外国传教士有本国政府撑腰;享有不平等条约保护的特权;
受地方官员袒护。(2 分)
(3)中国基督教徒的爱国愿望;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海外教
徒的普遍承认和支持;吴耀宗的积极推动。(6 分)
53.观点:中国在冷战中的外交政策是“随机应变”的,冷战后中国要恢复它在 19 世纪丧失的
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2 分)
评价:(1)亨廷顿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冷战时期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1 分)。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实行了“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 分)1953
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分);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积
极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1 分);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国际上出现
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1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
政策的目标(1 分)。(2)但亨廷顿的“中国要恢复它在 19 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
史地位”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 分)。冷战结束后,我国积极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
三国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1 分),这是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
要战略举措(1 分),也是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1 分),而不是要恢复我国在 19
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言之有理即可)
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51题21分,第52题17分,第53题12分,共50分。
51. (1)《管子》认为立法是君主的专有权,臣民必须服从于法。(4 分)西塞罗认为人们既是法
的制定者,也是守法者;人们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4 分)
(2)特点:通过立法确立民主政治;倡导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4 分)
(3)体现:主权在民、分权与制衡。(3 分)职责:保障人民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人民参政能力,保障人民的政治权力;实现民族自治和平等,维护国家安全和独立。(任答 3 点
得 6 分)
52.(1)原因:以西方的文明成就取悦或者结交并贿赂官府求得保护;传教士生活习俗、思想
的中国化使其比较接近民众。(4 分)作用:促进东西方文化间的交流与传播。(1 分)
(2)方面:在兴学、济贫、赈灾等方面排挤缙绅阶层;(2 分)传播救世主、灵魂得救等说教
与儒家学说相矛盾(2 分)。原因:外国传教士有本国政府撑腰;享有不平等条约保护的特权;
受地方官员袒护。(2 分)
(3)中国基督教徒的爱国愿望;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新中国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海外教
徒的普遍承认和支持;吴耀宗的积极推动。(6 分)
53.观点:中国在冷战中的外交政策是“随机应变”的,冷战后中国要恢复它在 19 世纪丧失的
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2 分)
评价:(1)亨廷顿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在冷战时期采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1 分)。20 世纪 50 年代中国实行了“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 分)1953
年底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 分);20 世纪 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中苏关系恶化,中国积
极发展同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1 分);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国际上出现
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1 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成为中国外交
政策的目标(1 分)。(2)但亨廷顿的“中国要恢复它在 19 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
史地位”这一观点是错误的(1 分)。冷战结束后,我国积极建立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
三国为主要特征的、具有建设性的新型大国关系(1 分),这是推动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重
要战略举措(1 分),也是促进大国关系良性互动的有效手段(1 分),而不是要恢复我国在 19
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权国家的历史地位。(言之有理即可)

高三历史答案

第 1 页

共 1 页

高三历史答案

第 1 页

共 1 页

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以上
高三年级历史试卷
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共14页,满分100分。考
试时间90分钟。
6. 2009 年 7 月 30 日至 10 月 7 日,北京中华世纪艺术馆举办了“秦汉—罗马文明展”,
下图是展品“东汉书信纸”。它原衬于铜镜之下,故呈圆形。纸以麻为主要原料,并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通过施胶等加工技术,改善了纸面的白度和平滑度,使得纸张厚薄均匀。
以上介绍说明东汉时
一. 选择题(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
卡上。每小题1分,共50分。)
1. “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
A.造纸术有了一定进步
B.中国的造纸术已经由罗马人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洲
C.普通百姓享有更多的受教育机会
A.墨家
B.道家
C.儒家
D.法家
D.纸已经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工具
2. 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
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7. 《旧唐书》记载:“文宗大和九年(835 年)十二月,丁丑,敕诸道府不得私置历
日板(历法)”,因为颁布历法一直是封建帝王的特权。但由于历书关系到农业生
产,农民非常需要,民间雕版刻印的历书仍旧风行。这反映了
B.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A.雕版印刷业比较成熟
C.文宗皇权威严尽失
B.政府对农业生产高度重视
D.唐朝历法体系混乱
D.三者立论不同,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8. 明代小说《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的生活,对头上的紧箍儿
3.
“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民也。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
害民者,天夺之。”(董仲舒《春秋繁露》)以上言论表达的思想不包括
耿耿于怀,成佛后首先想到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明代出现
A. 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A.君权来自于神权
C.民众可反抗暴政
B.以神权限制君权
D.君主必须以民为本
B. 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向上的思想
C. 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4. 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欲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
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
言动;便是人欲。”在该材料中,朱熹要表达的本意是
A.人不能存在正常的欲望
D. 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9. 20 世纪早期,一位旧派人士在抨击某运动时说:“近阅坊间之出版物,间有主张破
除旧有伦教,毁裂吾国固有文学,以期改造一新社会者。??青年学子,根植薄弱,
骤睹新奇之说,易启混淆之心,于操行学业前途极有关系。”这段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B.人欲指的是违反了社会规范的欲望
C.人欲与人的正常欲望是同一概念
D.人欲与天理是一致的
5.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
该运动的积极影响,其中不包括
A.破除旧有伦教,冲击儒家思想
C.提倡民主共和,抨击君主专制

B.变革文字语言,冲击封建文学
D.动员青年学子,革除社会旧弊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4页)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2页(共14页)
10.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
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B.佛罗伦萨人对黄金财富的追求
C.佛罗伦萨的钟表制造世界领先
A.魏源、洪仁玕nC.康有为、孙中山
B.洪仁?⒖涤形?
D.孙中山、陈独秀
D.佛罗伦萨人对现世生活的珍视
16. 与文艺复兴不同,启蒙运动所崇尚的理性主义是由一种欲构筑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的
11. 1896 年孙中山先生在伦敦被清政府诱捕,后得英人康德黎帮助而获释,获释后孙中
信
念所驱使,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于古典的、全新的思想,崇尚科学知识是其
山在英国呆了九个月,他目睹了诸多工业化国家日渐增长的社会改革与革命的趋势。
这九个月的经历最有可能刺激孙中山萌生的思想主张
核心,坚信人的理性能够借助于“科学方法”去探究把握自然法则(包括人的本质
的法则)。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中,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民权主义思想
C.社会革命思想
B.民族革命思想
D.发展实业计划
A.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分野的重要标志
B.启蒙运动推崇通过理论创造而不是模仿传统来推广理性思想
12.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说:“甲午战争,中国被日本打败。义和团运
动后,中国又遭到列强的报复。这终于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看到中国的当务之急是要
有一个更好的更现代化的政府,而不是一个濒于崩溃的帝王之家。”这里的“有识之
士”应该是
C.启蒙运动基于科学革命的重大突破而强调科学与理性的结合
D.关于社会自我运行的基本法则的可认识性是启蒙运动的信条
17. 一位科学家为自己撰写的悼词:“他的妻子和妹妹已经走了,他的终生挚友贝索也走
了,现在该他了,既然过去和未来并无区别,生与死又何足道哉!”该科学家是
A.中体西用的倡导者
B.维新图强的呼吁者
A. 伽利略
B. 达尔文
C. 爱因斯坦
D. 普朗克
C.民主共和的实践者
D.实业救国的践行者
18. 据美国盖洛普公司在 20 世纪 90 年代的三次民意调查显示,坚信上帝造人的美国成
13. 胡适曾在《胡适留学日记》里写道:“梁任公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其功在革新吾
国之思想界。十五年来,吾国人士所以稍知民族思想主义及世界大势者,皆梁氏之
赐,此百喙所不能诬也。”在此胡适评价梁启超为“吾国革命第一大功臣”,主要是因
年受访者达 44%以上;作为达尔文故乡的英国相信“物种的进化非由神定”的人也
不到 4 成。这说明科学和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很大。这一分歧的根源
在于
为他
A.主张托古改制,变革维新
A. 教育的进步状况
C. 世界观的认识差异
B. 科学的发达程度
D. 生产力的水平高低
B.主张设议院,变法图存
C.倡导宣传民族主义
19. 《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殻貞(壳上的纹路),王大令眾(众)人曰協(协)田??”
的记载,其反映的商代政治特征是
D.推动了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兴起
14. 1985 年 5 月,国家科委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抓一批短、平、快科技项目促进地方
A.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C.井田制的盛行
B.王位世袭制的实行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
经济振兴”的请示.引用了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语,因而名为“星火
计划”。1986 年初,中国政府批准实施这项计划。据此,“星火计划”意在发展
20. 《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
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
A.乡镇企业
B.国营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
15. 佛罗伦萨人认为时间和生命像黄金一样宝贵。为了珍惜它们,1329 年,佛罗伦萨的
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城楼上安装了最早的机械钟。这一现象最能够说明
A.佛罗伦萨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C. 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B.开始实行分封制
D.礼乐制度的崩溃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3页(共14页)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4页(共14页)
21. 唐代尚书省对各类文书的签发与检核有明确的日程规定:“凡内外百司所受之事,皆

由的空气一定更浓厚,学术的风味也一定更浓厚。”材料表达了
印其发日,为之程限,一日受,二日报。小事五日,中事十日大事二十日,狱案三
十日,其急务者不与焉。”这一规定旨在
A.对秦国统一后的专制、仇视文化的批判
C.对传统文化的赞扬
B.对楚国政治民主的赞颂
D.对古代文化的批判
A.加强君主专制
C.解决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B.减少中央行政决策的失误
D.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27. 《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
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
22. 顺治二年(1645 年),清军虽还在一些地方进行战争,但一纸开科取士的诏令却发
情。”由此可见
到了许多州县。时人云:“开科取土,则读书者有出仕之望,而从逆之念自息。”在
当时一些人看来,清朝进行科举考试主要是着眼于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进行孤军奋战
A.扩大官吏来源
C.配合统一战争
B.缓和社会矛盾
D.继承前朝制度
28. 乾隆五十八年(1793 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来到中国向皇帝祝寿,清廷提出“接
待远人之道,贵在丰俭适中,不卑不亢”,“一切款待,固不可踵事增华??亦不可
23. “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
过于简略,致为远人所轻”。材料中不能体现的是
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 158 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
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
A.规定接待外国使臣的原则
C.中华民族好客的传统
B.清朝以天朝上国自居
D.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尊严
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
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
29.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议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臣,与大清大臣无论京内、京外
者,有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英国属员,用申陈字样;大臣批复用札字样;两国
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
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该规定
A.表明英国对中国存有明显的歧视
24. 《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
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
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不能说明元朝
B.使得中国在外交上享有与英国平等的权利
C.在客观上有利于推动中国外交礼仪的现代化
D.反映了《南京条约》的屈辱性
A.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动
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B.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
D.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
30. 20 世纪初,许多中国留学生对中国国籍法制定提出建议,当时许多刊物中有关国籍
文章就直接以标题《论今日宜定国籍法》、《论政府亟宜制定国籍法》、《论改籍协约
25. 魏源在论及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时说,“三代用人,士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为国际最要之问题》来理论。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者……秦、汉以后,公族虽更而士族尚不全革,九
品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辙焉,虽所以
A.辛亥革命促进民族国家认同
C.排满反清民族情绪日益高涨
B.外来冲击推动中国法制建设
D.民族危机下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世公也”。对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
的是
31. 到 1912 年,各种政党纷纷建立,各种政纲、政见竞相宣示。据统计,当时政党政团
数目高达 312 个,可谓社团迭现、政党林立,蔚为大观,随即喧闹一时,匆匆画上
A.三代的用人制度是世袭的
B.九品中正制弊端严重
句号。上述材料意在表明
C.宋明时期的用人制度是相对公正的
D.后世用人以公开始于宋明时期
A.辛亥革命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袁世凯制造“宋案”影响恶劣
26. 郭沫若在《论古代文学》中说:“中国由楚人统一,由屈原思想来统一,我相信:自
C.中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失败
D.中国社会结构复杂难以现代化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5页(共14页)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6页(共14页)
32. 右图是太平运动后时期颁行的改革内政方案的封面。以下对该封
面文字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颁布该方案的目的是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它表明太平天国领导人尚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政治思想的束缚
C. 该方案从理论上否定了《天朝田亩制度》的构想
D. 该方案的颁行表明太平天国的执政理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33.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各种教科书,务合乎

A.梁启超对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的外交政策不满
B.梁启超与后来青年学生的态度一致
C.梁启超对帝国主义的本质还没有看清
D.梁启超已变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斗士
37. 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
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
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
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材料反
映的本质问题是
38. 1930 年 6 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
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这属于
A.教育要合乎共和民国宗旨
C.教育要为政治服务
B.旧的教科书一律废止
D.要培养科技人才
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
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
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
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
34.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实行总统制, 临时约法》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袁
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后,又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39.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次“奇特”的现象:在校大学生在一年时间里流失了一半,
教师则减少三分之一,剩余的则向西部、南部迁移。出现这一现象是因为
A.责任内阁制在中国行不通
C.中国完全缺乏民主共和的社会基础
B.民主与专制的斗争激烈
D.专制独裁的传统在中国没有受到冲击
A.北伐战争胜利
C.日军全面侵华
B.国共十年对峙
D.全面内战爆发
35. 下表是小张同学在学习了“近代前期中国人民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之后的一个
小结。你能从中提取的正确信息是
40. 1937 年年底,《时代周刊》将 1937 年的年度人物选定为蒋介石,而不是连任的美国
总统罗斯福或新登基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理由则是,“中国近代发生的事情,不仅
A.两大阶级的斗争目标趋向一致
C.世纪之交出现了救亡图存的高潮
B.始终以民主自由思想为指导
D.经历了由反侵略到求民主的转变
仅构成一个警告,更是一个最后的信号,即白种人的负担将由一个更愿意承担的日
本接过去。”《时代周刊》这一行动反映了
A. 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于蒋介石主持抗大局的认可
B. 美日远东格局的改变将直接决定于国民政府的态度
C. 其对于中国已经开始的全中华民族抗战持悲观态度
D. 其对于日本在远东地区的“积极进取”持赞赏态度
41. “按照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国民党派遣约 60 个师的兵力进入敌后,分别开辟了华北、
华中、华东、华南的敌后游击战场。1937 年底,日军华北方面军就发现,中国军由
于在各方面的败退,全面进入游击战。”上述材料表明
36. 1919 年 4 月,身在欧洲的梁启超给北京外交委员会发了一个电报:“对德国事,闻
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结果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的终止
C.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积极抗日
B.国民党认识到游击战的重要性
D.国共双方抗战策略渐趋一致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7页(共14页)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8页(共14页)

42. 图 9 和图 10 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

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的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其中 a 年和 b 年分别指
A
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
B.《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
A.1921 年和 1922 年
B.1927 年和 1928 年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37 年和 1938 年
D.1949 年和 1950 年
46. 下列有关我国某地对人大代表候选人条件的规定,制订于 1953 年的是
A.模范地遵守宪法和法律,民主法治观念强,密切联系群众
B.思想进步,办社好;为人正派,做事公正
C.在反对“四人帮”的斗争中表现较好,为群众所信任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懂业务、有作为、敢改革,带领群众勤劳致富
47. 一封情书的开头写道:“××(姑娘名字)同志:首先请接受守卫在反修(指苏联)
前哨的解放军战士的同志式的问候。”这封情书最有可能写于
A.解放战争时期
B.过渡时期
C.“文革”时期
D.21 世纪初
48. 1999 年 9 月,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上海发表演讲时说:“了解中美文化观念上的
差异非常重要。美国历史只有两百年,而中国有五千年历史。中国人确信他们的历

43. 有一首山歌里唱道:“朱毛红军到(福莛)古田,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
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
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了中共确立了
A.开展武装斗争,夺取城市的革命目标
B.开展土地革命,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斗争策略
C.实行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的方针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领导工人运动的中心任务
44. 右图是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七省(川、滇、黔、
史至少有四千八百年不需要美国参与。”(摘自凌志军《交锋》) 基辛格这番讲话的
真正意图是
A.高度赞扬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B.指出中美文化观念上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C.强调世界格局的多极化不可逆转
D.认为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是不明智的
49. 1971 年 9 月 22 日,美国和日本等国家提出“关于代表权的决议草案”时指出:“(一)
兹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权,并且建议它得到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席
陕、甘、湘、桂)开办的工厂数量统计示意图
位;(二)
确认”中华民国“继续拥有代表权;(三)建议联合国一切组织和专门
(1937.7~1944)。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大后方七省开办工厂的速度逐年递增
B.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迅

C.大后方和沿海工业比例发生很大变化
D.大后方工厂开办的主要原因是抵制日本的
经济侵略
45.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
机构在决定中国代表权时考虑本决议的条款。”这一“决议草案”主要反映了美日
A.尊重联合国国际组织的权力和地位
B.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台湾同时参加联合国
C.主张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反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在联合国的席位
50. 基辛格均势理论是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
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是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
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实践
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
A.有利于中国重返联合国
C.直接推动了中日的建交
B.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崩溃
D.使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观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9页(共14页)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10页(共14页)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50 分)

52.(17 分)来华传教士是明清以来的一个特殊群体,在许多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二、本卷共3小题,其中第51题21分,第52题17分,第53题12分,共50分。
51. (21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利玛窦和其他西方传教士,把西方在数学、天文、历算、物理、机
材料一
?有生法,有守法,有法于法。夫生法者,君也;守法者,臣也;法于法
械、火炮制造、水利、测量、地理、绘画等领域竹成就介绍到中国。与此同时,他们把
者,民也。?
——《管子·任法》
“制定宪法与拥立德高望重者为王的理由是相同的。因为人们始终在求索的就是在
法律面前享有平等的权利。因为凡是权利,就应当人人共享,否则就不能算是权利。如
果人们能够通过某个公正善良者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他们就心满意足了;但是他们要
是没有这样的好运,那就只好制定法律,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一视同仁。”
——(古罗马)西塞罗《论责任》
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情况介绍给西方……为了打开传教局面,利玛窦等传教士……极力
与广州提督、肇庆知府等明朝官僚交结,向他们敬献自鸣钟、三棱玻璃镜等?方物?……
他们?习华言,易华服,读儒书,从儒教,以博中国人之信用?。
——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大量的传教士来华。传教士通过传道、兴学而步入原为儒家一统
天下的缙绅阶层,并在育孤、济贫、赈灾等实际事务上与当地的缙绅竞争并渐有取代后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
者之势。这些来华传教士语言不同,举止特别,所传的救世主及信徒的得救,无疑从根
革命的成果。1689 年英国议会制定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
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 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的《独立宣言》,以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
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 年美国制定的 1787 年宪法,规定了美国的一
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 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
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 年法国
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本上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秩序。从 1860 年到 1899 年中国发生了成千上万次与驻华洋人冲
突及大约 240 起教案。
——据【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 19 世纪 70 年代起,不断有爱国基督教徒主张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甚至出现
过全国性的自立教会组织,但规模不大,存在的时间也不长。直至 1950 年 7 月,在吴耀
宗倡导下,基督教界发表了《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宣言,要求 ?促
材料三
一、国民政府本革命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以建设中华民国。二、建设
成一个为中国人自己所主持的中国教会?,实现自治、自养、自传。宣言获得热烈响应,
之首要在民生。政府当与人民协力,共谋农业之发展,以足民食;共谋织造之发展,以
裕民衣;建筑各式屋舍,以乐民居;修治道路、运河,以利民行。三、其次为民权。故
对于人民之政治知识能力,政府当训导之,以行使其选举权,行使其罢官权,行使其创
制权,行使其复决权。四、其三为民族。故对于国内之弱小民族,政府当扶植之,使之
能自决自治。对于国外之侵略强权,政府当抵御之;并同时修改各国条约,以恢复我国
际平等、国家独立。??
——《国民政府建国大纲》(孙中山,民国十三年四月十二日)
(1)依据材料一,比较《管子》和西塞罗在法的问题上的认识有何不同?(8 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确立的特点。(4 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启蒙运动的思想主张在孙中山的《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中有哪些
体现?(3 分)根据材料三归纳国民政府的职责。(6 分)
至 1954 年,签名拥护宣言的教徒占当时全国新教教徒人数的三分之二。海外教会表示支
持三自原则的人也越来越多。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展起来。
——据《中国基督教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外国传教士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立足?当时他们发挥了怎样的
积极作用?(5 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外国传教士在哪些方面与中国民众发生冲突?结合所学知识说
明他们为什么如此胆大妄为?(6 分)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兴起和发展的原因。(6 分)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11页(共14页)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12页(共14页)
53.(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描述中国在冷战中
的?随机应变?时说:?(20 世纪)50 年代,中国将自己确定为苏联的一个盟友。然后,
在中苏分裂后,他把自己看做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第三世界的领袖,这使他付出了高昂
的代价,而获利却甚少。在尼克松政府做出政策调整后,中国开始寻求在两个超级大国
的均势游戏中充当第三方,70 年代当美国似乎微弱之时,他与美国结成了联盟,然后在
80 年代当美国军事力量增强,而苏联经济上衰弱并陷入阿富汗战争时,它转向与美苏保
持等距离?。并且说:?然而,随着超级大国竞争的结束,‘中国牌’变得毫无价值,中国
又一次被迫重新确定自己在世界事务中的作用。它确立了两个目标:成为中华文化的倡
导者,即吸引其他所有华人社会的文明核心国家以及恢复他在 19 世纪丧失的作为东亚霸
权国家的历史地位。?
评价材料中亨廷顿关于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12 分)
(要求:围绕材料观点展开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13页(共14页)

高三年级

历史试卷

第14页(共14页)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高三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高三地理答案
一、选择题
1—10BCBBC
CBBCB
11—20DADCA
CBCBC
21—30CDBAD BACDD
1—10BCBBC CBBCB
11—20DADCA CBCBC
21—30CDBAD BACDD
31-40CAABA
DBCBC
41-50CDCBA
CDBCB
51-60BABAD
DACDD
31-40CAABA
DBCBC
41-50CDCBA
CDBCB
51-60BABAD
DACDD
二、综合题
二、综合题
1.(1)向北
(2)北 b
暖流
1.(1)向北
(2)北

b
暖流
(3)逆流影响速度,有时形成大雾,把浮冰带入航线。
2.(1)热带草原带(1 分);热带雨林带(1 分);地形(1 分)
(3)逆流影响速度,有时形成大雾,把浮冰带入航线。
2.(1)热带草原带(1 分);热带雨林带(1 分);地形(1 分)

(2)低(1 分);
(3)BD(2 分)

河谷(1 分)

(2)低(1 分);
(3)BD(2 分)

河谷(1 分)

(4)a(1 分)

风力侵蚀作用(1 分)

(4)a(1 分)

风力侵蚀作用(1 分)

(5)全球变暖(1 分)

(5)全球变暖(1 分)

3.(1)轮船航行时间为 11 天零 17 小时。

航行期间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3.(1)轮船航行时间为 11 天零 17 小时。

航行期间日出时刻越来越早。

(2)使该轮船航速减慢(费时);能耗增加。
(3)年均温较低(冬夏气温均较低),原因是纬度较高;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原因
是全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暖洋流的影响。
(4)英国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大,但国内以乳牛生产为主,无法满足国民对牛肉的需
求;阿根廷牧场规模大,牛肉商品率高;两国间海运便利;有冷藏、保鲜技术作保障。
4. (1)复杂
(2)M 地 5500~6000℃,是因为 M 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 地 4000~4500℃,是
因为 N 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
(3)P 地为横断山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
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 地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
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
(4)M 地为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 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
温高,蒸发量大;N 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
水渗入地下,地表水缺乏。

(2)使该轮船航速减慢(费时);能耗增加。
(3)年均温较低(冬夏气温均较低),原因是纬度较高;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原因
是全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和暖洋流的影响。
(4)英国市场对牛肉的需求量大,但国内以乳牛生产为主,无法满足国民对牛肉的需
求;阿根廷牧场规模大,牛肉商品率高;两国间海运便利;有冷藏、保鲜技术作保障。
4. (1)复杂
(2)M 地 5500~6000℃,是因为 M 地为四川盆地,海拔低。N 地 4000~4500℃,是
因为 N 地为云贵高原,海拔高。
(3)P 地为横断山区,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高山和深谷,加上
流水对河谷的侵蚀作用,形成山河相间,地表崎岖的地貌。N 地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
在流水的溶蚀作用下形成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
(4)M 地为四川盆地,地形封闭,7、8 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流下沉,气
温高,蒸发量大;N 地虽降水丰沛,但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地下暗河、漏斗等,大量地表
水渗入地下,地表水缺乏。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3.为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作物产量,该地区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网,其护田林树种可能是
A.红松
B.杨树
C.樟树
D.沙拐枣
高三年级地理试卷
4.该地区 2011 年与多年平均状况相比
A.夏季风势力更强
B.城市为居民供暖时间可能缩短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C.春季气温比往年同期偏低
D.河流封冻天数变长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卷Ⅱ时,答案一定要答在答案纸上,不能答在试卷上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分布,箭头表示洋流。根据图中
提供信息,回答下面 3 题
5.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资源是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A.石油、天然气
B.煤矿
C.雨林
D.草场资源

一、单选题(每题 1 分,共 60 分)
6.若人类不合理利用这种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雪线是指多年积雪区和季节积雪区的界线,雪线处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林线是划分高山
区景观类型的一条重要生态界线。读下图,回答 2 题。
A.能源供应紧张
C.全球淡水资源减少
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
D.臭氧层空洞
1. 图中显示的高山自然景观,位于
A.热带地区
B.温带地区
C.沿海地区
D.内陆地区
2.随着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的增加
和森林面积的减少,中纬度地区的雪
线和林线的海拔高度的变化将是
A.雪线上升,林线下降
C.雪线上升,林线上升

B.雪线下降,林线上升
D.雪线下降,林线下降
7.下列关于图中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西风漂流,向西流,暖流
B.西风漂流,向东流,寒流
C.秘鲁寒流,向东流,寒流
D.西风漂流,向东流,暖流
下图为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面 2 题。
8.经过甲、乙、丙、丁四地所绘制成的剖面图,最可能的是
读我国某大城市郊区多年平均(1964~2011 年)与 2011 年的气候资料数据,回答下面 2 题。
9.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

2012-2013 上学期二调高三地理试题
A.甲
第 1 页 共 8 页
B.乙
C.丙
D.丁

下图实线、虚线代表不同地理事物的等值线。读图完成下面 2 题。
10.如果实线、虚线代表水温和盐度(海水盐度表示海水中含盐量
的多少,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L 线代表洋流,且 L1>L3>L5,则
该海区最有可能分布在

11.如果实、虚线分别代表等高线和等潜水位线,L 线代表河流,则关于河流和潜水的描述,正确

14.四渔场中成因与其他三大渔场不同的是
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A.该河向北流,河水补给潜水
B.该河向北流,潜水补给河水
15.有关①洋流性质和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C.该河向南流,河水补给潜水
D.该河向南流,潜水补给河水
A.暖流
北半球大洋西岸
B.寒流
北半球大洋东岸
下图为我国某地河流实测径流量和降水量图。读图回答下面 2 题。
C.暖流
南半球大洋西岸
D.寒流
南半球大洋东岸
16.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②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净化速度,缩小了污染范围
B.在③④⑤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降水增加
C.在⑤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
D.⑥⑦洋流交汇处对海轮航行有利
读图,回答下面 3 题。
12.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水源是
A.雨水
B.地下水
C.季节性积雪融水
D.冰川融水
13.图中反映了该河流 8 月中旬的一次降水量与径流量的变化过程,最大降水量与最大径流量之间
有一个时间差,近年观测发现这个时间差逐年变大,这可能是由于
①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③全球气候变暖
②流域内植树种草,植被覆盖率提高
④退耕还沼,退耕还湖效果显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7.关于图中 A 地叙述正确的是
下图为世界四大渔场附近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 3 题。
A.为地中海气候
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C.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为温带季风气候
18.A 地最可能位于
A.北非
B.智利
C.美国
D.巴西

2012-2013 上学期二调高三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8 页
19.图中洋流对沿岸地区可起到

24.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是
A.增温增湿作用
B.降温减湿作用
C.增温减湿作用
D.降温增湿作用
A.从东南流向西北
读我国东南地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面2 题。
B.先是从西南流向东北,然后是从南流向北
C.基本呈南北流向
D.从西北流向东南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图中甲山海拔高度为 1474 米,是
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读图回答下面 2 题。
25.有关该山地类型叙述正确的是
A.侵蚀山地
B.火山
C.褶皱山
D.断块山
20. 图中聚落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26.下列四幅图中,最可能符合甲山地植被垂直分布的是
A.沿山脊线分布
B.沿等高线分布
C.分布在河流的凸岸
D.分布在河流的南岸
21. 影响图中公路走向的因素主要是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河流 ④聚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完成乙处洋
流可能是
A.加那利寒流
B.西澳大利亚寒流
C.加利福尼亚寒流
下表是北京和 M 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表 1),分析并回答下面 2 题。
D.千岛寒流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和沿 AC 线所作的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 2 题。
27.这一天是
A.春分日前后
B.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后
C.夏至日前后
D.冬至日前后
28.M 地这天没有出现黑夜现象,最主要是因为
A.太阳不落现象
C.大气散射现象
B.大气反射现象
D.出现极光现象
23.图示地区的地质构造、地形及可能存在的资源分别是
读某工业区不同时段气温垂直分布图,完成下面 2 题。
A.背斜,山地,石油、天然气
B.背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29. 该地当日大气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C.向斜,山地,地下水
D.向斜,盆地,石油、天然气
A.地面辐射减弱
2012-2013 上学期二调高三地理试题
第 3 页 共 8 页
B.大气逆辐射减弱
C.空气水平运动减弱

D.空气对流运动减弱

A.加那利寒流

B.拉布拉多寒流

C.本格拉寒流

D.东格陵兰寒流
30.下列时段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A. 19∶00~22∶00
B. 04∶00~07∶00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其中 C 为沉积物,B、F、G 为沉积岩,A、D 为不同时期的岩浆岩,E
为变质岩。据此回答下面 3 题:
36.据图判断该地区发生过的地质作用有
C. 07∶00~10∶00
D. 13∶00~16∶00
下图是“华北地区某区域图”,根据所学知识,
回答下面 3 题。
①地壳运动
⑧变质作用
A.①
C.①②③
②岩浆活动
④外力作用
B.②③
D.①②③④
31.图中公路有 A、B 两处弯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7.图中岩石形成早晚判断正确的是
A.B 处合理,到大城市应该弯曲,增加运量
A.G 晚于 B
B.A 早于 D
C.B 晚于 D
D.C 早于 F
B.A 处不合理,增加了道路长度,增加了支出
C.A 处合理,公路在陡坡上呈“之”字形弯曲
D.B 处不合理,到大城市应走环线,而不应只是弯曲
32.由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发展的工业应是钢铁工业,为使该地的钢铁工业得到较好的发展,要为
其修建一条出海通道,你认为该通道应为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在这里修一条东西向的地下隧道,应选择 F 层
B.A 处有可能找到化石
C.假设 C 层为沙质沉积物,则该地可能常年盛行北风
D.如果该地有石油,则应该在②地向下打井开采
A.铁路线
B.公路线
C.航空线
D.管道运输
下图是欧洲四条河流年相对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 2 题。
33.假若图中信息不变,聚落 C 的发展趋势是
A.东北—西南延伸
B.东西延伸
C.南北延伸
D.团状发展
哥伦布航海期间,每天都用船上的象限仪观察北极星,只要数据为 28°他就坚信自己航向
正确。读“哥伦布航海线路图”和“所使用的象限仪图”,据此完成下面 2 题。
39.①、②、③、④四条河流依次位于
A.欧洲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欧洲西部
B.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地区、欧洲南部、欧洲东部
C.欧洲东部、欧洲北部、欧洲西部、阿尔卑斯山地区
D.欧洲南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部、欧洲东部、欧洲南部
40.图中河流流量变化受气温影响明显的是
34.按哥伦布的最初计划,他将一直沿
A.4°34′N 航行
B.28°N 航行

C.41°34′N 航行 D.62°N 航行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5.为加快航速,下列洋流中哥伦布航海时可利用的是

2012-2013 上学期二调高三地理试题

第 4 页 共 8 页
右图是某区域小流域图,据此判断下面 2 题
4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东部地区的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
B.图示时期河流处于枯水期
C.图示时期河流水补给地下水
D.该地区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2.A 处潜水自由水面离地表面可能是:
A.8 米
B.16 米
C.24 米
D.32 米
下图中①?⑦为某月北纬 31°纬线上 7 个地点的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 3 题。

43. 图中所示季节,②地的总体天气具
有特点。


甲图
乙
A.低温晴朗
C.高温干燥
B.高温阴雨
D.温和多雨
46.甲图中的丙、丁两洲 B、C 两海域附近许多地理现象有明显的可对比性。有关 B、C 两海域附近
的叙述正确的是
44. 下列大气活动中心对图中④处影响
较大的是
A. B 海域附近的两洲都很湿润,C 海域的两洲都较干旱
B.B 海域洋流是暖流,C 海域的洋流均为寒流
A.亚洲高压
C 夏威夷高压
B.印度低压
D.阿留申低压
C.B 所在的两海域丰富的渔业资源得益于离岸风引起的上升流
D.B 海域均有大河注入,盐度低于同纬度本大陆东岸
45. 此时⑥所在地区的主要盛行风向为
47.被索马里和也门环抱的亚丁湾,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世界 14%的海运贸易和 30%的石油运输要
A.东南风
B.西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
过往此地。北京时间 12 月 17 日 12 时 43 分,中交集团“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在亚丁湾
读下图回答下面 2 题。
遭遇海盗袭击,4 小时后获救。“振华4”号轮从苏丹返回途中遇到海盗时(乙图),以下推测合理
的是
A.为避免海盗登船,轮船向也门海岸靠近,轮船是顺风逆水而行
B.遭遇海盗袭击时,全球处于 12 月 17 日的地区不到全球的 2/3
C.乙图中 C 所在地区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地震
D.当时,天气晴好,能见度很好,船员可清晰的拍下海盗袭击过程
读图“某岛国地理环境要素关系图”,完成下面 3 题。

2012-2013 上学期二调高三地理试题

第 5 页 共 8 页
B.大气环流
C.地形坡度
D.牧业发展
右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流域等流时线图(等流时线是流
域内地表径流汇流到河口时间相等的各点连线),读图回
答下面 2 题
53.据图中信息判断
A.该河流干流流向为东南向西北

48.该国地形形成中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B.该流域 S1、S2、S3 范围中,河床坡度较陡的是 S3
A.风力侵蚀与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与沉积作用
49.该国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B.流水侵蚀与沉积作用
D.海浪侵蚀与沉积作用
C.该河流干流长度约为 20 千米
D.该图不能为防洪提供决策参考
54。当该流域等流时线为一年中最密集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热带纬度范围界线低于其他国家
C.山脚森林茂密,山顶白雪皑皑
B.同种植物在各地开花日期大体相同
D.一年四季降水量总是东岸大于西岸
A.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C.该流域河流含沙量最大
B.福建正值台风多发季节
D.该流域面积最大
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面2题。

50.该国传统民居多为木制结构,其原因可能是
55.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可能的是
①原料丰富
②木材保温性能好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③该国多地震,木制结构抗震性能好
④该国面积狭小,木结构占地少
C.甲地较丙地纬度低,气温较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D.乙地较丁地海拔低,气温较高
右图是“某山地海拔高度与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太阳辐射量的关系图”,横
坐标表示植物生长量、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读图完成下面 2 题。
51.与图中①②③④曲线对应正确的是
56.若a为12°C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
数值可能是
A.15
A.①——年太阳辐射量

高度(米)
B.14
B.②——年平均气温
C.③——植物生长量
D.④——年降水量
52.②曲线在 2500 米左右有明显弯曲变化,其主
要的影响因素是
A.地面状况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①




增大
C.9
D.16
下图中甲、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相距 300 公里,乙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少于甲地。读图回答
下面 2 题。
57.一年当中,当乙地降水明显多于甲地时
A.甲地炎热干燥
B.甲地温和多雨

2012-2013 上学期二调高三地理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C.乙地炎热干燥
D.乙地受西南风影响
58.关于图示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山脉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有关
C.图中陆地上等温线发生弯曲,主要是地形影响
B.图中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小
D.图中甲、乙附近自然带相同

下图中 a,b,c 线为等压线,箭头表示 A 地风向,d,e 线为等温线,g、f、h 线为等高线。读图
回答下面 2 题。

59.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断
A.aC.d>e D.图中湖泊可能为咸水湖
60.若此时 A 地多云,即将迎来的天气变化可能为
A.晴朗、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晴朗、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C.阴雨、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阴雨、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二、综合题(共 4 道题,共 40 分)
1.读右图回答问题。(8 分)
(1)图中洋流流向为________,性质为________。(2 分)
(2)该区域位于________半球,a、b 两等温线温度较高的是
________。(2 分)

(1)学生在纬度接近的 A、B 两区域看到的自然带分别是: 、 ,影响 A
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3 分)
(2)C 探险区存在一个 (高或低)温中心,该区域种植业集中于 地带。(2 分)
(3)如果坐船航行途径 D 海域,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 。(2 分)
A.轮船顺风顺水 B.轮船逆风逆水 C.白昼越来越长 D.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3)简述洋流对海洋航运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4 分)

a

a

b

b

c

c
(4)下图中最有可能在 E 地拍摄的照片是
,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2 分)
(5)探险路线经过墨西哥坎昆,2010 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该地举行,这次会议共同注的全球性环
境问题主要是
。(1 分)
2.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
图回答下列各题。(10 分)
3.一艘满载牛肉的轮船于当地时间 2011 年 6 月 8 日 13 时,由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36'S、
58°40'W)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英国伦敦港的时间为当地时间 6 月 20 日 10 时。
(11 分)
E

坎昆

B

A

D

C
2012-2013 上学期二调高三地理试题
第 7 页 共 8 页
(1)计算该轮船自出发地到目的地所用时间,并指出航行期间日出时刻的变化情况。(2 分)

(2)简述航线①段附近洋流对该轮船航行的影响。(1 分)
(3)与阿根廷拉沃拉耶相比,英国伦敦的气候有何特点?说明其形成原因。(4 分)
(4)英国乳畜业发达,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发达,而英国却从阿根廷大量进口牛肉。分析其

(1)图中山峰东坡与珠穆朗玛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相比,垂直自然带更__________(复杂.简单)。
(1 分)
(2)图中 M、N 两地≥10℃积温值范围各为多少度?请说明判断 M、N 两地积温值出现的理由。(4
分)
原因。(4 分)
(3)P、N 所在地形区,地表崎岖,试分析其各自的成因。(3 分)

4.读某区域等值线图,回答问题。(11 分)

(4)M、N 地区为湿润地区,但 M 地区在 7.8 月份常出现旱情;N 地区全年干旱频发。简要分析形
成的主要原因。(3 分)

2012-2013 上学期二调高三地理试题

第 8 页 共 8 页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政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入城市社区有利于推进基层群众自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
和谐。(4 分)
(3)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有利于保障公民平等的享
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2 分)
(4)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我国城镇
01——05:CCDDB
16——20:DCBCA
31——35:ACDCB
06——10:CBCBA
21——25:CBDDB
36——40:AACCC
11——15:ADABA
26——30:BCCBB
41——45:CABCC
化建设。(2 分)
54. 1)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毫不动摇地
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2 分)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组成
46——50:BCDBD
二、非选择题(51 题 15 分,52 题 14 分,53 题 12 分,54 题 9 分,共 50 分)
51.(1)答案一:赞成正方观点。(1 分)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但公民在行使权
利时应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4 分)实行实名制
能够有效防止公民滥用权利、不履行义务、不承担责任而侵犯他人的合法权利。(2 分)
因此,实行网络实名制是对公民权利的保护。(1 分)
答案二:赞成反方观点。(1 分)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权利和自由。(4 分)实行网络实名
制,公民会因担心各种风险而影响到权利的充分行使。(2 分)如网上评议政府是公民行
使监督权的重要形式,如果公民的意愿不能充分真实表达,就会削弱网络监督的效果。 1
分)
(2)①通过网络参与公共决策的讨论,提出个人的意见、建议;(2 分)
②利用网络参与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监督,促进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和集体的利
益,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3 分)
③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网上道德,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抵制网上违法现象。(2 分)
52.(1)①“十一五”期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我国的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较快增长。说
明经济发展是收入增长的基础。(3 分)
②国家财政收入增速最快,城乡居民收入增速低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国家财政收入增速,说
明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合理(或没有处理好国富与民富的关系)。(3 分)
(2)①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负,调节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
公平,实现共同富裕;(2 分)
②有利于理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和谐;(2 分)
③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 (2 分)
④有利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2 分)
53.(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国家机关对人民负责,
积极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有利于实现和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4 分)
(2)国家具有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久治安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农民工融
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显然,中小企业理应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工信部、
广东的相关政策意在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并不违背国家相
关规定,也不会损及公平竞争。(2 分)
(2)中小企业的发展从根本上讲还是靠企业自身,(1 分)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与它们不
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坚持诚信经营,依靠科学技术
进步和科学管理的手段;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4 分)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政治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12页。共100分,考试
时间110分钟。

4. 下列观点对图 1、图 2 认识正确的是
A.图 1 表明市场处于买方市场,物价上涨
B.图 2 表明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物价下跌
C.图 1 表明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可
能出现通胀
D.图 2 表明在市场供小于求的情况下,可
能出现经济过热
5. 2011 年最让我们老百姓纠结的一个词就是“物价”。新名词—“涨时代”成为了 2011 年
第Ⅰ卷(选择题
共 50 分)
十大热词之一。物价上涨必然带来的影响是
①商品生产者扩大生产规模

②消费者购买力削弱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科目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③等量货币交换到的商品数量减少
④同一商品所需支付的货币量增加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题签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
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2011 年甲国的某行业一年总共生产出 10 万件 H 商品。其中 8 万件是用机器生产的,总共
耗费了 16 万个小时,其中 2 万件是手工作坊生产的,每件平均劳动时间是 12 小时。假定
2012 年机器生产企业生产 H 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40%,而手工作坊生产企业的劳动生产
6. 从上海的“楼倒倒”,成都“楼歪歪”,到南京“楼脆脆”??,房屋建筑的质量问题在
挑战中国“房奴”忍耐度的同时,用“歪歪倒倒”的事实“脆脆”地告诉我们
①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固有弊端
②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③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消除市场调节的弱点和缺陷
④应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房地产业的监督力度
率提高了 20%。此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国 2012 年生产单位 H 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和 2012 年一年内生产的 H 商品的价值总量分别是
7. 政府在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时,应该
A.7 小时
C.10/7 小时
95.2 万小时
136/7 万小时
B.10/7 小时
D.40/7 小时
40 万小时
544/7 万小时
①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
③全面提升个人素质,适应岗位需要
②大力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要加强职业培训和再就业服务
2.
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修改个人所得税法决定,修改后的个人所得
⑤要转变就业观念
⑥要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改善就业结构
税法将工薪所得税率结构由 9 级缩减为 7 级,并将其中第一级税率由 5%降到 3%。个人所
A.①②④⑥
B.①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④⑥
得税法的调整有利于
A. 加大国家扶贫开发与救济的力度
B. 提高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 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分配的比重
D. 贯彻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在再分配中注重公平的原则
3. 2011 年 6 月 18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 5 月份 70 个大中城市住宅价格。数据显示,与 4 月
相比,北京新建住宅环比同比均出现上涨。从《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的角度看,影响房价
持续上涨的因素是
8. 国家运用财政补贴支持“家电下乡”,启动农村消费。下列举措与这一政策相同的是
A.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 2010 年 10 月 20 日起,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 0.25
个百分点
B.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降低劳动密集型产品等商品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C.适当增发国债
D.铁道部决定 2009 年春运旅客列车票价不上浮
9.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说“消费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只有最终需求旺了,经
济才能真正启动起来。”他指出:消费者“可买可不买的,不买”和“可买可不买的,买”,
①城区建设用地成本增加
②商品房供不应求
这对经济发展大不一样。这“不一样”主要表现在
③开发商之间的商业化竞争
④消费者“买涨不买落”的消费心理
A.个人消费对经济的发展是否有反作用
B.个人消费对促进经济发展的程度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C.生产对消费能否起到决定作用
D.消费能否成为最终需求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1页(共12页)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2页(共12页)
10.右图是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

15.克服漫画中的行为,需要银行
如果要阻止产品生命周期从 A 到 B 运动,
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金额

销售曲线
A
①多开展个性化金融服务
②多开辟中间业务增加新的盈利点
①增加产品的市场效用
②扩大产品的生产规模

利润曲线

B
③改变完全依赖存贷差过日子的情况
④加大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
③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④开拓产品的市场范围

介入 成长 成熟 衰退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产品生命周期与销售利润曲线图)
16.中国人民银行调整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根本目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A.抵消通货膨胀带来的不良影响
B.提高储户银行存款的利息收入
11.某村农民张某从本村承包了 30 亩果园,收入颇丰。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实施后,他将这 30
C.增加银行经营存贷款业务的收入
D.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亩果园转包给了李某,每年都会从李某处收取承包费。张某用积累的资金购买了一辆客车
跑长途运输,并雇了一名司机。致富后不忘乡亲,自己出资为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关于材
料中的各种收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7.2011 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十周年。有人认为:“中国加入世贸,就像一个昏庸短见的
守财奴,把自己的清白闺女嫁给了土匪。结果,土匪根本就没有把岳父当人看??还要赔
上 23000 亿美元的嫁妆。”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张某承包果园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B.张某从李某处的所得属于按生产要素所得
A.对外开放政策在今天应当重新审视
C.过分夸大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
B.中国给“世贸”带来了压力和挑战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是富强之路
C.张某从事长途运输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D.司机的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
18.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主要针对人民币的《2011 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中美之间近
期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此我们应该
12.为应对欧盟对中国皮鞋再次进行“日落复审”企图延长反倾销时限的做法,中国已有 60
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②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家鞋企积极应诉,创欧盟反倾销复审调查应诉企业数量之最。这说明面对国际上的反倾销
③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 ④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和反补贴调查,我国企业首先应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A.主动退出传统市场以求自保
C.请求本国政府实行反报复措施
B.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D.积极应诉,运用 WTO 规则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9.“十一五”期间,我国在大力发展国内生产的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从 211.6 亿美元增至
565.3 亿美元,年均增速 38.8%;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从 300 亿美元增至 777 亿美元,
13.进入 2011 年,猪肉价格不断上涨,假设 2011 年春节期间,某地每千克猪肉价格为 15 元。
到 7 月份,由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减少 20%,而导致其需求增加,价格上升了 20%。假如
货币贬值 10%,则现在猪肉价格应该是每千克
年均增速 37.3%;对外劳务合作实现平稳较快增长。上述材料表明
①我国与贸易伙伴的关系进一步改善,贸易摩擦减少
②我国发挥资源的比较优势,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A.20 元
B.19.8 元
C.24 元
D.16 元
③我国坚持对外开放,“走出去”战略取得明显成效
14.专家指出,在今后政府应承担起其应有的职能,实施大量的财政调控,通过税收、预算、
④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合作的重要形式
国债、贴息等手段以及财政支出的结构性安排,来影响社会总供求,进而既能保障和改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民生,又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但其实施和运用无疑仍要建立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
上述材料表明
20.作为知识经济时代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文化产业被称为“友好型”朝阳产业。它具
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市场潜力大等特点,易于与其他产业相结合,带动相关产业
A.市场机制与价格杠杆相结合
转型发展并催生新业态。由此可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
B.宏观调控与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的结合
C.共同富裕与部分地区先富的结合
D.国家的整体利益与人民群众当前利益的结合
①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②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体现 ④是因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不能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3页(共12页)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4页(共12页)
21.根据四川省旅游部门统计,2011 清明节假期第一天,四川就实现旅游收入 24.3 亿元。下
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

27.2011 年 7 月 19 日,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因犯受贿、贪污、滥用职权罪,苏州市原副市
长姜人杰因犯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被分别执行死刑。材料说明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是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③取消存款利息税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③政府权力一旦被滥用,就会滋生腐败 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③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2.有学者认为,工商链条时代的产业特征是“6+1”。其中的“6”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
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创造的价值为 90%;“1”就是制造环节,
28.2011 年 2 月 14 日,北京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烟花爆竹安全管理的通告》。配合
政府规范烟花爆竹的燃放,广大市民需要
创造的价值为 10%。如芭比娃娃,制造是 1 美元,最后终端零售市场价是 10 美元,其中
的 9 美元是通过六大环节创造的。这对我国企业经营的启示有:
①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自由权利
③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②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法
④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①不断提高生产效率
②积极开拓市场,重视营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③调整经营战略,找准企业定位
④诚实守信经营,承担社会责任
29.上海世博会志愿者小赵,这样谈她做志愿者的感受:“志愿者服务的精神就是这样一次次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传递,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觉得有种使命感。”下列活动与小赵感受体现的公民履行政
23.假定某国今年待售商品为 20 亿件,平均每件商品价格 150 元,一年内单位货币的平均流
通次数为 6 次,若要将物价涨幅控制在 5%以内,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今年货币的
发行量应该:
治性义务一致的是
①学生家长通过电子信箱向省教育厅举报学校违规办学行为
②大学生赵某报名参军应征入伍
A.不少于 500 亿元
C.不少于 525 亿元
B.不超过 500 亿元
D.不超过 525 亿元
③某学生发现某网站展示的中国地图上的领土不完整,要求该网站更正错误
④年薪超过 12 万的郭某主动到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24.2011 年 4 月 5 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即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基准利率,一年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 0.25 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连续提高存贷款基准利率在一
定程度上可以抑制物价的过快上涨,其作用的传导过程是:
30.“塔西佗陷阱”作为西方政治学的一个定律,用在政府公信力问题中,可表达为,当政府
不受信任的时候,政府怎样做都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和批评。政府避免“塔西佗陷阱”应:
A.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人民币升值—商品出口量增加—国内商品价格水平下降
①依法行政,做到政务信息公开
②民主决策,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活动
B.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居民储蓄愿望增加—国内消费需求增加—物价水平下降
C.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银行信贷规模减小—国家财政支出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③扩大公民政治权利,鼓励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④权责统一,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D.存贷款基准利率提高—货币流通量减少—社会投资和消费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5.贷款买房是指购房人以在住房交易的楼宇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付购房款,再
由购房人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的贷款业务。适宜贷款买房等贷款消费的人应具有的特征是
31.网民在一些词前加上“被”字,如被自杀、被就业、被增长、被代表、被自愿,用来表达
没有话语权的弱势一方的无奈,“被××”实质上描述的是一种“受人摆布”的不自由状
①收入稳定
②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
③储蓄存款较多
④暂时没有太多积蓄
态。“被××”现象以及人们意识到“被××”表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①公民权利没有得到充分尊重
②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
26.2011 年 5 月 24 日,《人民日报》报道,当 16 岁的广州学生陈逸华为反对地铁统一化翻新
③公民必须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
④国家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规范和监督
而在街头“举牌”;数百公里外的长沙,82 岁的原市委副书记朱尚同,也在用另一种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式“举牌”——由他撰写的一封批评长沙“优化市区环境”活动出现“劳民伤财”情况
的信,引起多方关注。这表明
32.2012 年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加快综合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创新政务服
务方式,优化政务环境。这体现了政府
①我国公民是国家的主人
③我国公民拥有社会事务的决策权
②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我国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
①便民利民,使公民求助有门投诉有道
③着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②突出服务,弱化了管理
④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态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5页(共12页)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6页(共12页)
33.“围脖”是微博的谐音,即微型博客。代表委员带着“围脖”上两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
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代表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

40.针对本村文化生活匮乏的现状,某学生给村委会主任写了一份“建立村民文化之家”的建
议书,经多方努力,村民终于有了自己的“文化之家”。该学生参与民主管理
对于这种观点,应该
A.肯定,因为有网络技术就有政治民主
①体验了民主管理的意义和价值
③切实履行了政治性义务
②有助于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
④发挥了主人翁精神
B.肯定,因为网络技术提供了沟通渠道
C.否定,因为网上评议政府比较难以实施
A.①②③
C.①②④
B.②③④
D.①③④
D.否定,因为问题实质在于我国的民主化进程
34. 政府“在网民的骂声中听取诤言,在咒语中体察民情,在板砖中提高公信力,在网民监督
下做好工作。”这有利于
41.对右侧漫画《村规》的理解正确的是
A.公民应该坚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B.要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
①提升共产党依法治国的水平
③保持“公仆”的本色
②解决网民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树立政府的权威
C.不得非法剥夺公民的监督权
D.要畅通公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渠道
A. 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35.我国民间有“屈死不告官”的训诫,但现在老百姓也告官,且民告官案件还比较多。从公
民角度看,材料表明
42.干部用得准不准,交给群众“审一审”;干部用得行不行,交给群众“评一评”。这是某市
A.违法行政的现象普遍存在
C.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
B.公民的依法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D.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程度更加完备
政府工作人员任用实行公示制的通俗说法,该市选用干部通过媒体公示的办法让群众把好
最后一关,将干部人选交给群众评审、把关。这种制度说明
36.2011 年行政机关败诉率降低说明
A. 我国公民享有广泛政治权利和自由
B. 公民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①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更加规范
②行政机关的执法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C. 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人员接受监督
D. 公民享有民主选举的权利
③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意识逐步加强
④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43.某同学在上学途中发现街道中间隔离护栏预留的行人横穿马路的缺口太少且间隔太长,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行人横过马路带来极大不便。该同学准备以“城市隔离护栏设置应人性化”为题对有关部
37.2012 年,某自来水厂向物价局申请上调水价,同学小王获悉后,准备反映自己的看法,
门提出建议。他可以通过________,以________形式反映此问题。
最方便他选择的方式是
①街道居委会 民主管理
②人大代表 民主监督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
③交通管理部门 民主监督
④政协 参政议政
C.社会听证制度
D.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8.下边漫画《逢听必涨》旨在说明
①民意是政府科学决策的根本保证
②要严格规范听证程序,确保决策科学
③要加强遴选,使听证代表客观反映民意
④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交予群众民主决策
44.依法有序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要求。作为公民,
要有序参与政治生活需要
①遵守宪法、法律程序
②提高法律素养和依法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能力
③完善法律,为公民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法律保障
A.①②
B.①③
④增强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公民意识
C.②③
D.③④
逢听必涨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9.2012 年某校政治备课组建议学生利用暑假以“城市居民参与社区管理的情况调查”为主
45.“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
题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为此,家住桃城区的学生王岩应该去的地方是
A.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B.为选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A.桃城区人民政府
C.居民委员会
B.桃城区信访办
D.村民委员会
C.能更充分地体现选民的意志
D.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7页(共12页)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8页(共12页)
46.2011 年 11 月 21 日,国务院法制办就《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征求社会各界
意见。征求意见稿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机关运行经费支出公开制度,定
期公布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等经费的预算、决算、绩
效考评情况。公开“三公经费”有助于实现公民
①了解公共事务的知情权
③分享公共服务的平等权
②管理公共事务的决策权
④行使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
A.③④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7.下列体现了政府履行其职能的是
A.衡水市委中心组集中收看庆祝建党 90 周年大会盛况
B.某居民委员会修建老年人文化娱乐活动中心
C.衡水桃城区区长召开创建食品安全区工作会议
D.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
48.“有一种叮咛叫滴酒莫沾,有一种感觉叫望眼欲穿,有一种期盼叫一路平安,有一种温馨
叫阖家团圆。”在一些地方,这种充满温馨的交通提示语取代了传统的“禁止”“限制”
等强制性词句。这一变化从一个侧面说明
A.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不断提高
B.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已不重要
C.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正在逐步完善
D.政府履行职能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体现人性化
49. 2012 年 3 月 6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代表团举行团组开放日活动。开放日
活动吸引了大量中外媒体,物价和楼市仍是媒体关注的热点。人大会议对公众开放是
①国家权力机关对人民负责的体现
②依法行政、建设法制国家的需要
③国家自信和政治民主发展的表现
④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要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0.在过去的 5 年间,上海市房地产价格上涨了 200%,其速度远远超过 GDP 的增长速度和居
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引起广大工薪阶层的强烈不满。同为金融和工业中心的德国海滨城市
汉堡,在过去的 30 年里,房价仅上涨了 60%,而同期居民个人收入却增长了三倍。这对
我国政府的启示是
①政府要提高自身的行政水平和执政能力
②政府要切实履行经济调节的职能
③政府要完善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
④政府要体察民情,尊重民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9页(共12页)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10页(共12页)
卷Ⅱ(非选择题

共 50 分)

53.材料: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民从土地上转移出来,到城市务工。目前,全国农民
工总数超过 2 亿,其中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达 1.2 亿左右,农民工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黑色中性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二.非选择题(51 题 15 分,52 题 14 分,53 题 12 分,54 题 9 分,共 50 分)
51.国家工商总局出台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自 2010 年 7
月 1 日起,个人网上开店实行实名制。而上网者在参与网络论坛等活动中是否实名制的问
题,引发了大家的广泛争议。正方赞成实行网络实名制,认为这可以防止网络自由滥用,
是对公民权利和自由的保护;反方反对实行网络实名制,认为这会限制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会影响公民对政府的监督。
(1)你赞成哪一方的观点?结合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证?(8 分)
(2)请你谈谈公民可利用网络参与哪些政治生活?并说明如何运用?(7 分)
52.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做出了巨大贡献。2012 年 1 月 4 日,《民政部关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的意见》发布,
《意见》指出,要发挥好社区的社会融合功能,组织动员社区各方面力量为农民工提供帮
助和服务,改善农民工生活环境条件,鼓励农民工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维护好农民工合法
权益,促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和睦相处,尽早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促进农民工融入城市社区决策的重要意义。
(12 分)
54.2011 年 7 月 4 日,国家工信部等部委发布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首次从中小企业
中划分出微型企业类别,将微型企业界定为 2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 300 万元以下,并对微
型企业的扶持更加倾斜。广东省政府也将出台相应政策措施向这部分企业倾斜。鼓励一些
发展比较好的个体工商户转登为企业,以使其享受相应的政策优惠。
从广东的中小企业发展的实例中有同学得出以下结论: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政策
支持,这对其他企业来讲是不公平的。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
识分析说明。(9 分)
材料二 从 2011 年 9 月 1 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全面实施。
新个税法实施后,月收入低于 3 500 元(扣除“三险一金”后)的工薪族不再缴纳个税。工
薪所得纳税人占全部工薪收入人群的比重,将由目前的 28%下降到 8%以下,从而使个税纳
税人数由现在的约 8 400 万锐减至约 2 400 万。专家指出,从我国目前的个税减税来看,
受益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中低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较高,所以,减税对我国的经济增
长,特别是我国目前急需拉动内需的情况下,尤其重要和必要,会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
用。经测算,与去年相比,合计 2011 年约减少财政收入 1 200 亿元。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6 分)
(2)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个人所得税调整的经济意义。(8 分)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11页(共12页)

高三政治上学期二调 题签 第12页(共12页)

高三二调文科数学答案:
CADDB CCBBD AB

所以 y?? 2sin(2x????) ,当 x??

?
6

, y?? 2

13.

1
2012

14.??

3
8

15.

2

16.②③④

得 2sin(2??
?
6
?
3

解得 a1?? 3, d????2 .(4 分)
?a1?? d?? 1
?a1?? 4d????5

,(2 分)

所以
3 2
所以 y?? 2sin(2x?? )

6
?
2
,得???
?
6

4 分
所以 an?? a1?? (n??1)d????2n?? 5 . 5 分
5?? an 5?? (?2n?? 5)
2 2
c
∴ T?? log2 b1?? log2 b2?? log2 b3???? log2 bn

2 6 2
解得:
6 3

(2)???????????????
? k? ,
? 6 3?????
? log2 2?? log2 22?? log2 23???? log2 2n
n(n?? 1)
2
24 7
25 25

10 分
4 3
5 5

4
3

?
?????
? 2??
时,该函数为增函数,
, 时,该函数为减函数,

(1 分)

所以???????????????? . ………………………6 分
25

2
? 7
………………………12 分
2 25
19、解:(1)由函数图象过最高点的坐标可得 A?? 2 (1 分)
所以当 x?? 时, ymax?? 2sin?? 2 ,当 x?? 时, ymin?? 2sin??????1 (1 分)
6 2 2 6
所以该函数的值域为??1, 2? (1 分)
20、(Ⅰ)三种付酬方式每天金额依次为数列??an??,??bn??,??cn??,它们的前 n 项和依次分别为
An , Bn , Cn .依题意,
第一种付酬方式每天金额组成数列??an??为常数数列, An?? 38n . 2 分

相邻的最值点的横坐标为半个周期,即
又 T??

???????
2 3 6 2
(2 分)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1页(共 4 页)
第二种付酬方式每天金额组成数列??bn??为首项为 4,公差为 4 的等差数列,
则 Bn?? 4n????????? 4?? 2n 2?? 2n . 4 分
2
第三种付酬方式每天金额组成数列??cn??为首项是 0.4,公比为 2 的等比数列,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2页(共 4 页)
则 Cn??

0.4 1?? 2 n
1?? 2

?

? 0.4?2 n?? 1?.

6 分

22、解:(1) 当 a=-1 时,f(x)=-x+lnx,f′(x)=-1+

?
x x
(Ⅱ)由(Ⅰ)得,当 n?? 10 时,
当 00;当 x>1 时,f′(x)<0.
An?? 38n?? 380 ,
Bn?? 2n 2?? 2n?? 220 , 8 分
Cn?? 0.4?210?? 1??? 409.2 . 10 分
所以 B10?? A10?? C10.
∴f(x)在(0,1)上是增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
(2) ∵f′(x)=a+ ,x∈(0,e],
x x??? e????
1
e
f ( x)max =f(1)=-1…3 分
答:应该选择第三种付酬方案
12 分
∴ f ( x)max =f(e)=ae+1≥0.不合题意
…4 分
21、解:(1)当 x?? 1时,f (1)?? p(1)?? 37 …………1 分
*
1 1
2 2
2
*

…………4 分

1 1 1 1 1
e x a x a
? 1???????????? 1???????????????????? 1???????? 1??
? a???????????? a???????????????????? a???????? a??
? 1??????????? 1??
? a??????????? a??

(2)该商场预计第 x 月销售该商品的月利润为:
?
g(x)=?? 2 160
? x
3 2 *
=?? …………7 分

∴??

1
a

1
…7 分
e
(3) 由(Ⅰ)知当 a=-1 时 f ( x)max =f(1)=-1, ∴|f(x)|≥1………9 分
又令 g(x)=???? ,g′(x)= ,令 g′(x)=0,得 x=e,
x 2 x 2
当 00,g(x) 在(0,e)单调递增;

* ' 2 '
当1?? x?? 5时,g′(x) >0,当 5?? x?? 6时,g′(x) <0,

x?? 5, x??

140
9 (舍去).8 分
当 x>e 时,g′(x)<0,g(x) 在(e,+∞)单调递减
1 1
∴ g ( x)max =g(e)= <1, ∴g(x)<1 ……………………………………10 分
e 2
∴当 x=5 时,g(x)max=g(5)=3125(元).
…………10 分
∴|f(x)|>g(x),即|f(x)|>
ln x
x
?
1
2
*
当 x?? 7 时, g max (x)?? g(7)?? 3040 (元) …………11 分
综上,商场 2011 年第 5 月份的月利润最大,最大利润为 3125 元.

…………12 分

∴方程|f(x)|=

ln x
x

1
2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3页(共 4 页)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4页(共 4 页)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共 120 分钟

2




填涂在答题卡上)
A.?? 6 B.?? 4 C. 4 D. 6
5 25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

”的( )

?? x 2?? 2x??( x?? 0)
?
?

3 2 6 2 3 2 3

A. ( ,? ) B. ( ,? ) C. (? , ) D. ( ,? 3)

( )

*
的取值范围是(
A. (1,3)
)

B.??1,3?

C. (3,???)

D.?3,????
A.9
B.10
C.18
D.27
10、数列{an }满足 a1?? 1,log2 an?1?? log2 an??1(n?? N* ) ,它的前 n 项和为 Sn ,则满足 S n?? 2013 的
4、已知?an?为等比数列, a4?? a7?? 2 , a5a6????8 ,则 a1?? a10??




最小 n 值是(
)

A. (??, 4) B. (??, 4] C. (??,8) D. (??,8]
6、计算下列几个式子,

a
x

?
tan
6
1?? tan 2

6
A. 7 B. 5 C.??? D.???
① tan 25??? tan 35??? 3 tan 25? tan 35? , ②2(sin35?cos25?+sin55?cos65?)


A.9 B.10 C.11 D.12
11、定义在 R 上的可导函数 f ( x) ,当 x?? (1,???) 时, f (x)?? f '(x)?? xf '(x) 恒成立,

2
A. c?? a?? b B. b?? c?? a C. a?? c?? b D. c?? b?? a
2
??1? | x?? 3 |, x??[1,???)
F ( x )?? f ( x)?? a (0?? a?? 1) 的所有零点之和为( )
a a???????????????????????a??????????????????????????a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

7、函数 y?? ln |
1
x

| 与y?????? x 2?? 1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大致图象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

1 1 1
a1 a2 an
n

( n?? N?? ),那么当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1页(共 4 页)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2页(共 4 页)
n?? 1
时, a2012=_______________.
2
14、设 f (sin???? cos? )?? sin???? cos? , 则 f (sin

?
6

) 的值为

.

(Ⅱ)求该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时,该函数的值域
?
2

16、以下正确命题的序号为__________
x0 x0
1
x
4 4 3
③若函数 f ( x) 满足 f (1)??1 且 f (x??1)?? 2 f (x) ,则 f (1)?? f (2)??…? f (10) =1023;
④若 m≥-1,则函数 y?? log 1 ( x2?? 2x?? m) 的值域为 R;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道小题,请将解题过程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写错位置不得分)
17、(满分 10 分)已知数列{an}是一个等差数列,且 a2?? 1, a5????5 .

20、(满分 12 分)某同学利用暑假时间到一家商场勤工俭学,该商场向他提供了三种付酬方案:第
一种,每天支付 38 元;第二种,第一天付 4 元,第二天付 8 元,第三天付 12 元,依此类推;第三
种,第一天付 0.4 元,以后每天支付的薪酬是前一天薪酬的 2 倍,工作时间为 n 天.
(I)工作 n 天,记三种付费方式薪酬总金额依次为 An,Bn,Cn,写出 An,Bn,Cn 关于 n 的表达式;
(II)如果你是这位同学,当 n=10 时,你会选择哪种方式领取报酬?为什么?
21、(满分 12 分)某商场预计 2013 年 1 月份起前 x 个月,顾客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总量 p( x) (单位:

(I)求 {an}的通项 an ;
5?? an c
2

? log2 bn 的值。
1
2

?
? x

160

18、(满分 12 分)如图,以 ox 为始边作角?? 与?? ( (0???????????? ) ,它们的终边分别与单位圆相
y
3 4
P
Q
(1)写出今年第 x 月的需求量 f ( x) 件与 x 的函数关系式;
(2)该商品每件的售价为 185 元,若不计其他费用且每月都能满足市场需求,试问商场 2013 年第
几月份销售该商品的月利润最大,最大月利润为多少元?

(Ⅰ)求 的值;
sin 2??? cos 2???1
?
2

O
?
?

x

22、(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f(x)=ax+lnx,其中 a 为常数,设 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Ⅰ) 当 a=-1 时,求 f(x)的最大值;

19、(满分 12 分)已知函数 y?? A sin(? x???? ), ( A?? 0,??? 0,????
别为 ( , 2), ( ,??2)
6 3

?
2

) 相邻的两个最高点和最低点分
(Ⅱ) 若 f(x)在区间(0,e]上的最大值为-3,求 a 的值;
ln x 1
x 2
(Ⅰ)求函数表达式;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3页(共 4 页)

高三数学文科试题 第4页(共 4 页)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数学(理科) 参考答案
一、BABAC DABCA DB

∴的解析式为 y=2sin ( x+ ) ..。。。。。。。。。。。。。。。(6 分)

????
3 3

3 3 6

(Ⅱ)由题 y=g(x )=f(x-1)=2sin( x )?? h (x )=2sin ( x - )+1,

二、 -

3
8
7?
12

135

2
3

由 x??[0,2]可得

x -???【- ,
3 6 6 6



sin (

x - ) ?【-?,】 h(x )=f (x )?? g(x)
3 6 2
x?? 1
三、17. f(x )= sin ( + )+
2 6 2



2 分
的最大值为 3.。。。
2
。。(12 分)

(1)原式= -

1
2

-------------
? y?? f (x) 图象过原点,? f (0)?? 0,得c?? 0,
?在x ? 1处f (x)取极值,? f ' (1) ? 3 ? 2a ? b ? 0, ①
1 1
2 2
? cos A?? , A?? ,?0?? B?? ,。。。。。
2 3 3

------6 分
曲线 y?? f (x) 在原点处切线斜率 k?? f ' (0)?? b,
又直线 x?? 3y?? 3?? 0 与切线垂直,????b????3, 代入①得 a=0,
? f (x)?? x 3?? x …………6 分

3
所以,
18.(1)设 PA=X, PD.PC?? (PA?? AD ).(PB?? BC )?? PA.PB?? AD .BC????x(3?? x )?? 2 ,所以
(II)由(I) f ' (x)?? 3(x??1)(x?? 1),
易知 f (x)在????,?1?,?1,??,?上为增函数,在[-1,1]上为减函数。
又 f (?2)????2, f (?1)?? 2, f (1)????2, f (2)?? 2
PA=1.5 即为 AB 中点时最小,此时 tan??DPC =- tan (? +? )=-18 ------6 分
? f (x)在[?2,2]上的最大值是 2,最小值为-2。

…………10 分
(2) tan??DPC???? ,
tan?? + tan?? 1
1- tan?? tan?? 3
8
9 --- -12 分
5 2 5 1
5 5 2
∴振幅为 2,周期T?? 4(2?? )?? .。。。。。。。。。。。(3 分)
2 3
由 P 为最高点,得 ,所以?? = .
2 3 2 2 3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第1页(共 4 页)
要使对任意 m, n??[?2,2] | f (m)?? f (n) |? t 恒成立,只需 t??| 2?? (?2) |
即 t?? 4 …………12 分
60 30 180
21.解:由题意可知,需打 2( 个桩位. …………………2 分
x x x
180
x
180 9 9
x 2 2x
3 3
9 9 3
2x 2x2 2 x 2x2
当 0?? x?? 3 时, t??? 0 ;当 3?? x?? 30时, t??? 0 .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第2页(共 4 页)
9
2

2?? 3 2 2

.∴

?
?? 2m?? 1?? 1

,即 m??

1
4

1
4
小为 1170 万元.-----12 分

1
a
2
1 1
2 2
a 2?? 2
)
2a
1?? ax a

1
2

2a 2

?

,?a 2?? a?? 2?? 0, a?? 0,?a?? 2. ……3 分
经检验, a?? 2 满足条件.……………………………………3 分

(Ⅱ)当 0?? a?? 2 时,
a2?? 2 1 a 2?? a?? 2 (a?? 2)(a?? 1) a 2?? 2 1
2a 2 2a 2a 2a 2

?当 x??

1
2
a 2?? 2
2a

2ax
1?? ax
? 1
? 2

1 1 1
2 2 2
1 1
2 2
1 1
2 2

则 g?(a)??

1
1?? a

? 1?? 2ma??

a
1?? a

[2ma?? (1?? 2m)], …………………………9 分

当 m?? 0 时,有 2ma?? (1?? 2m)?? 2m(a?? 1)??1?? 0 ,且

a
1?? a

? 0,? g (a )在区间(1,2)上递减,且
g(1)?? 0 ,则 m?? 0 不可能使 g(a)?? 0 恒成立,故必有 m?? 0.

当 m?? 0 ,且 g?(a)??

2ma
1?? a

[a?? (

1
2m

? 1)].



1
2m

? 1?? 1 ,可知 g(a) 在区间 D?? (1, min{2,

1
2m

? 1}) 上递减,在此区间 D 上有 g(a)?? g(1)?? 0,

与 g(a)?? 0 恒成立矛盾,故

1
2m

? 1?? 1 ,这时 g?(a)?? 0 ,即 g(a) 在(1,2)上递增,恒有 g(a)?? g(1)?? 0
满足题设要求.
…………12 分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第3页(共 4 页)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第4页(共 4 页)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7 . 定 义 在 R 上 的 可 导 函 数 f ( x) , 当 x?? ( 1,??? )时 , f ( x)? f ' (x?)

x f ' (x恒)成 立 ,
高三年级数学(理科)试卷
a?? f( 2 ) ,b?
1
2
f ( 3 ) c,?
(??2

1 ) ,则 a) b, c 的大小关系为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A. c?? a?? b
B. b?? c?? a
C. a?? c?? b
D. c?? b?? a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
一、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涂在答题卡上)
x (x -2)
..

则 m 的值可以为
A.
4

B.

?
2

C.

3?
4

D.??




表示的集合为
(
)
9.已知向量 a?? (cos? , sin?? ) , b?? ( 3,1) ,则 | a?? b | 的最大值为




A. {x|x?? 1}
B.{x|1?? x?? 2} C.{x|0
A.1

B.

3

C.3

D.9
2.“ cos???
3
5
”是“ cos 2?????
7
25
”的
(
)
10.已知 ABC ,若对任意 k?? R 有 | BA?? kBC |?| CA | 则 ABC 一定是(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A. 直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若 2 sin???? cos???? 2, 则 sin???? 2 cos?? 的取值范围是
(
)

2




A.??? 3,3?
? 3 7??
? 2 2??
C.??? 2,2?
? 3??
? 2??

A.( , ) B.( , ) C.(- , ) D.( , 3)
3 2 6 2 3 2 3
4.函数 y=A sin (?x+?) 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如右下,此函数的解析式为 (


12.下列说法:①若定义在 R 上的函数 f ( x) 满足 f (x?? 2)???? f (x??1) ,则 6 为函数 f ( x) 的周期;
2 11

3

5.
2??????????????????
A. y=2sin (2x + ) B. y=2sin (2x + )
3 3
x???????????????????
C. y=2sin ( - ) D. y=2sin (2x- )
2 3 3
1 x
0
③定义:“若函数 f ( x) 对于任意 x??R,都存在正常数 M ,使 f (x)?? M x 恒成立,则称函
2
x??1
x?? 1
*
正确的个数为 ( )

A. 1

B. e-1

C. e
D. e?? 1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6.已知 lim
?x?0
f ( x0????x )?? f ( x0????x )
3?x

? 1,则f??( x0 ) 的值为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 90 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4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A.

1
3

B.

2
3

C.1

D.

3
2

13.设 f (sin???? cos? )?? sin???? cos? , 则 f (sin
?
6

) 的值为

.

14.函数 y=2sin (2x +
?
3

) 在 [0,? ] 上的单调增区间为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第1页(共 4 页)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第2页(共 4 页)
15.给出下列六个命题:
①函数 f(x )=lnx-2+x 在区间(1,e) 上存在零点;

19.(本小题 12 分)已知函数 y=A sin (?x+?) (x?? R , A?? 0,??? 0, 0??????

?
2

) 图象如图,P 是

'
③若 m≥-1,则函数 y?? log 1 ( x2?? 2x?? m) 的值域为 R;
2
④满足条件 AC?? 3,?B?? 60 ,AB?? 1的三角形△ABC 有两个;
⑤函数 y=f (1+x ) 的图像与函数 y=f (1-x ) 的图像关于 y 轴对称。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图象的最高点,Q 为图象与 x 轴的交点,O 为原点.Q (2,0) 且 | OP |?
( Ⅰ)求函数 y=f (x ) 的解析式;
(Ⅱ)将函数 y=f (x ) 图象向右平移 1 个单位后得到
函数 y=g(x ) 的图象,当 x??[0,2]时,
求函数 h(x )=f (x )?? g(x) 的最大值.

5 13
2 2


16.如图,在矩形 OACB 中,E 和 F 分别是边 AC 和 BC 上的点,
满足 AC=3AE,BC=3BF,若 OC????OE????OF 其中 λ,

μ∈R,则 λ+μ 是


3 2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70 分)
x?? 3y?? 3?? 0 与曲线 y?? f (x) 在原点处的切线互相垂直。

17.(本小题 10 分)已知向量 m?? ( 3 sin

x
4

x x
4 4
(I)求函数 f ( x) 的解析式;
(II)若对任意实数的 m, n??[?2,2] ,恒有 | f (m)?? f (n) |? t 成立,求实数 t 的取值范围。

(1)若 f (x)?? 1,求 cos(
2?
3

? x) 的值;

21.(本小题 12 分)衡中拟建一座长 60 米,宽 30 米的长方形展览馆.按照建筑要求,每隔 x 米需打
(2)在△ABC 中,角 A,B,C 的对边分别是 a,b, c 且满足 a cos C??
1
2
c?? b ,
建一个桩位,每个桩位需花费 4.5 万元(桩位视为一点且打在长方形的边上),桩位之间的 x 米
求函数 f (B) 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 12 分)如图,梯形 ABCD 中, AD//BC,AD?? AB,AD=1,BC=2,AB=3, P 是 AB 上
墙面需花 (2?? 3x ) x 万元,在不计地板和天花板的情况下,当 x 为何值时,所需总费用最少?
1 1
2 2
的一个动点,??CPB???? ,??DPA???? .

C
(Ⅰ)若 x??
1
2
是函数 f ( x) 的一个极值点,求 a 的值;
(Ⅰ)当 PD?? PC 最小时,求 tan??DPC 的值。
(Ⅱ)当 tan??DPC???? 时,求 PD?? PC 的值。

D
A

P

B
1
2

1
2

取范围.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第3页(共 4 页)

高三数学理科试题 第4页(共 4 页)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17、如图甲所示为测量电动机转动角速度的实验装置,半径不大的圆形卡纸固定在电动机转
轴上,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匀速转动.在圆形卡纸的旁边垂直安装一个电火花计时器.它的打
高三年级
物理试卷
点时间间隔为 t 实验步骤如下:① 使电火花计时器与圆形卡纸保持良好接触 ② 启动电

卷Ⅱ(非选择题 共 50 分)
注意事项:1.答卷Ⅱ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在答卷纸密封线内规定的地方。
2.答卷Ⅱ时用兰黑色钢笔或中性笔直接填写在答卷纸规定的地方。
二、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1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 F 及质量 m 的关系”实验,如图 a 为实验
装置简图,A 为小车,B 为电火花计时器,C 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
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 F 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量,小车运动加速度 a 可用纸带上
的打点求得。交流电的频率是 50HZ。
动机,使圆形卡纸转动起来 ③ 接通电火花计时器的电源,使它工作起来 ④ 关闭电动机,
拆除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卡纸上留下的一段痕迹(如图乙所示),已知 n 个点对应的圆心角
是θ, 写出角速度ω的表达式,代入数据,得出ω的测量值。
(1)要得到角速度ω的测量值,还缺少一种必要的测量工具,它是_______
A.秒表 B.毫米刻度尺 C. 圆规 D.量角器
(2)写出ω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避免在卡纸连续转动的过程中出现打点重叠,在电火花计时器与盘面保持良好接
触的同时,可以缓慢地将电火花计时器沿圆形卡纸半径方向向卡纸中心移动.则卡纸
上打下的点的分布曲线不是一个圆,而是类似一种螺旋线,如图丙所示.这对测量结
果有影响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 b 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2

甲 乙 丙
三、计算题:(写出与题目有关的方程及文字说明,只有结果不得分)
(2)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 m,分别
得到小车加速度与质量 m 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数据,为直观反映 F 不变时 a 与 m 的关系,请在图 c 方格坐标纸中(见答题纸)选择
恰当物理量建立坐标系,并作出图线。(如有需要,可利用上表中空格)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
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 a 与合
18. (8 分) “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其轨道示意图如图 12 所示.卫星进入地球轨道后需要对卫
星进行 10 次点火控制。第一次点火,抬高近地点,将近地点抬高约 h1 =600km,第二、三、四
次点火,让卫星不断变轨加速,经过三次累积,卫星加速到 v0 =11.0km/s 的速度进入地月转移
轨道向月球飞去.后 6 次点火的主要作用是修正飞行方向和被月球捕获时的紧急刹车,最终把
卫星送入离月面 h2 =200km 高的工作轨道(可视为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的
81 倍,月球半径 r=1800km ,地球半径 R=6400km,卫星质量约为 m=2000kg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2
①卫星在绕地球轨道运行时离地面 h1 =600km 时的加速度。(结果保留 1 位有效数字)
②卫星从离开地球轨道进入地月转移轨道最终稳定在离月球表面 h2 =200km 的工作轨道上外力
对它做了多少功?(忽略地球自转及月球绕地球公转的影响, 结果保留 2 位有效数字)
力 F 图线如图 d,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
点的原因。
答:


24 h 轨

48 h 轨


轨道 П
Q
轨道 ?
轨道 Ш

P

地月转移
轨道

高三年级二调物理卷Ⅱ试题 第1页(共4页)
高三年级二调物理卷Ⅱ试题 第2页(共4页)图 12
19.(8 分)驾驶证考试中的路考,在即将结束时要进行目标停车,考官会在离停车点不远的
地方发出指令,要求将车停在指定的标志杆附近,终点附近的道路是平直的,依次有编号
为 A、B、C、D、E 的五根标志杆,相邻杆之间的距离?? L=12.0m。一次路考中,学员甲
驾驶汽车,学员乙坐在后排观察并记录时间,学员乙与车前端面的距离为?? s=2.0m。假设
在考官发出目标停车的指令前,汽车是匀速运动的,当学员乙经过 O 点考官发出指令:“在
D 标志杆目标停车”,发出指令后,学员乙立即开始计时,学员甲需要经历?? t=0.5s 的反应
时间才开始刹车,开始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学员乙记录下自己经过
B、C 杆时的时刻 tB=4.50s,tC=6.50s。已知 LOA=44m。求:
(1) 刹车前汽车做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 v0 及汽车开始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
大小 a;
(2) 汽车停止运动时车头前端面离 D 的距离。
20. (10 分)如图 9 所示,斜面直轨道是粗糙的,大、小圆轨道光滑,且均与斜面直轨道相切 ,
切点分别为 C、B,其中小圆轨道半径为 R,圆形轨道的出入口错开,大、小圆轨道的最高点跟斜
面的最高点在同一水平线上,斜面直轨道的倾角为 60°.今有一质量为 m 的小球自 A 以初速度
v0 沿斜面滑下 , 运动到 B 后进入小圆形轨道,接着再沿斜面下滑进入大圆形轨道运动,小球与

21.(12 分)如图所示,某物块(可看成质点)从 A 点沿竖直光滑的 1 圆弧轨道,由静止开始
4
滑下,圆弧轨道的半径 R?? 0.25m ,末端 B 点与水平传送带相切,物块由 B 点滑上粗糙的
传送带.若传送带静止,物块滑到传送带的末端 C 点后做平抛运动,落到水平地面上的 D
点,已知 C 点到地面的高度 H=5m,C 点到 D 点的水平距离为 x 1?? 1m ,g=10m/s2.求:
(1)物块滑到 B 点时速度的大小 v1?? ? ;
(2)物块滑到 C 点时速度的大小 v2?? ? ;
(3)若传送带不静止,则物块最后的落地点可能不在 D 点.取传送带顺时针转动为正方向,
试讨论物块落地点到 C 点的水平距离 x 与传送带匀速运动的速度 v 的关系,并作出 x-v
的图象.

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求:

(1) 若小球恰能到达大圆轨道的最高点,则 v0 应满足什么条
件?
(2) 在 v0 满足 (1)的前提条件下,求小球在小圆轨道的最高点时
受到的轨道的弹力大小是多少?

高三年级二调物理卷Ⅱ试题 第3页(共4页)

高三年级二调物理卷Ⅱ试题 第4页(共4页)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3. 两倾斜的滑杆上分别套有 A、B 两个圆环,两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两物体,如图所示.当它们
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 的悬线始终与杆垂直,B 的悬线始终竖直向下,则( )
高三年级
物理试卷
A.A 环与杆无摩擦力
B.B 环与杆无摩擦力

A

B
C.A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D.B 环做的是匀速运动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4页,第Ⅱ卷共4页。共
110分。考试时间11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60 分)
4.如图所示,一倾角为 α 的斜面体置于固定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的物体 A、B 之间,斜面体恰好与物
体 A、B 接触.一质量为 m 的物体 C 恰能沿斜面匀速下滑,此时斜面体与 A、B 均无作用力.若

注意事项:1.答卷Ⅰ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用平行于斜面的力 F 沿斜面向下推物体 C,使其加速下滑,则下列关于斜面体与物体 A、B 间的作
2.答卷Ⅰ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用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部分得分2分,共60分。下列每小题所给选项至少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如图,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固定光滑圆轨道与水平面相切于
M 点,与竖直墙相切于点 A,竖直墙上另一点 B 与 M 的连
线和水平面的夹角为 60 0,C 是圆环轨道的圆心。已知在同
一时刻,a、b 两球分别由 A、B 两点从静止开始沿光滑倾斜
直 轨道 运动到 M 点 ,c 球 由 C 点 自由下 落到 M 点 。 则
( )
A、a 球最先到达 M 点
B、b 球最先到达 M 点
C、c 球最先到达 M 点
D、b 球最后到达 M 点
A.对物体 A 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 mgcos αsin α
B.对物体 A 有向左的压力,大小为 Fcos α
C.对物体 B 有向右的压力,大小为 mgcos αsin α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5. 一条宽度为 d=16m 的河流,水流速度为 v 水=5m/s,已知船在静水
中的速度为 v 船=4m/s,小船从 A 码头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船可以沿图中虚线所示路径从 A 码头运动到 B 码头
B、小船渡河的最短时间为 4s
C、小船渡河的最短位移为 20m
D、小船船头与上游河岸成 37? 角渡河时,位移最小

2、质量为 m 的小球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竖直线 MN 的左方
受到水平恒力 F1 作用(m 可视为质点),在 MN 的右方除受 F1 外
还受到与 F1 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水平恒力 F2 作用,现设小球由 A
A 点静止开始运动如图 a 所示,小球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 b 所 m
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MN的右方加速度大小为
v1

m

v

M
m
N
M
m

a
m

6. 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 2011 年 9 月 29 日 21 时 16 分从甘肃酒泉卫星发
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还将发射“神州八号”飞船,某同学得知上述消息后,画出“天宫一号”和
“神州八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A 表示“天宫一号”,B 表示“神州八号”,
TA 表示“天宫一号”的周期, TB 表示“神州八号”的周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天宫一号”的运行速率大于“神州八号”的运行速率
B.“天宫一号”的加速度小于“神州八号”的加速度

B.F2的大小为
t3 1t
C.小球在MN右方运动的时间为 t 4?? t 2

0
b
m
-v1

t1

t2

t3

t4

t
C.“神州八号”适当加速有可能与“天宫一号”实现对接
D.从如图所示位置开始计时,经过 的时间“神州八号”与“天宫
一号”相距最远
D.小球在t=0到t=t4这段时间位移为v1t2
b
m
高三年级二调物理卷Ⅰ试题 第1页(共4页)

高三年级二调物理卷Ⅰ试题 第2页(共4页)
7.如图所示,物体 A、B 通过细绳及轻弹簧连接于轻滑轮两侧,物体 A、B 的
质量分别为 m、2m。开始以手托住物体 A,绳恰好伸直,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
距离地面高度为 h。放手后 A 从静止开始下落,在 A 下落至地面前的瞬间物体

11. 如图所示,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θ=37°,以 0.4m/s 的速度
顺时针转动,在传送带底端轻轻地放一个小物体,它与传送带间
的动摩擦因数μ=0.8,已知传送带从底端到顶端长度 L=1m,
B 恰好对地面无压力,(不计滑轮处的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 A 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物体 B 始终处于平衡状态
B.在 A 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 A 物体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C.在 A 下落至地面前的过程中 A 物体先失重后超重
D.A 落地前的瞬间加速度为 g 方向向上
)

B

A
g=10m/s2,那么物体从底端传送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摩擦力一直做负功
B. 摩擦力一直做正功
C. 摩擦力开始做正功,后来不做功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8.如图 a 是研究小球在斜面上平抛运动的示意图,每次将小球从弧型轨道同一位置静止释放,并逐
渐改变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 θ,获得不同的射程 x,最后作出了如图 b 所示的 x-tanθ 图象,
12.如图所示,两物块 A、B 套在水平粗糙的 CD 杆上,并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整个装置能绕过
g=10m/s2。则:由图 b 可知,小球在斜面顶端水平抛出时的初速度 v0 等于多少(
)
CD 中点的轴 OO1 转动,已知两物块质量相等,杆 CD 对物块 A、B 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相等,开始时
A:1m/s
B:1.414 m/s
C: 2m/s
D: 5m/s
绳子处于自然长度(绳子恰好伸直但无弹力),物块 B 到 OO1 轴的距离为物块 A 到 OO1 轴的距离的两
倍,现让该装置从静止开始转动,使转速逐渐增大,在从绳子处于自然长度到两物块 A、B 即将滑

v0

0.1

x/m
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B.B 受到的静摩擦力一直增大
C.A、B 受到的合外力之比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
x


图 a


0

0.5

tanθ
D.A 受到的合外力一直在增大
图 b
9. 如图 9—1 所示,某种自行车,飞轮有 15 个齿,链轮有 48 个齿,
后轮的直径 d?? 660mm。某人骑该车行进的速度 v?? 4m / s 时,脚踩
踏板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为( )
13.如图所示,倾角??? 37? 的光滑绝缘斜面处于水平向右的匀强
?3
v?? 1m / s 沿斜面匀速下滑,求在小球匀速下滑的某一时刻突然撤去
斜面,此后经 t?? 0.2s 内小球的位移近似为多少( )(g=10m/s2)
A : 1.9rad / s
C : 6.5rad / s
B : 3.8rad / s
D : 7.1rad / s
图 9—1
A、0.32m
B、0.25 m
C、0.2 m
D、无法确定
14. 质量为 m 的小球带+q 电荷,由长为 L 的绝缘绳系住,在水平
10.2011 年 1 月 11 日 12 时 50 分,歼 20 在成都实现首飞,历时 l8 分钟,这标志着我国隐形战斗机
的研制工作掀开了新的一页.如图所示,隐形战斗机在竖直平面内作横 8 字形飞行表演,飞行
轨迹为 1→2→3→4→5→6→1,如果飞行员体重为 G,飞行圆周半径为 R,速率恒为 v,在 A、
B、C、D 四个位置上,飞机座椅(或保险带)对飞行员的作用力分别为 NA、NB、NC、ND,关
向右、场强为 E 的匀强电场中最初静止于 A 点,如图所示,已知
? = 60? ,为了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问在 A 点至
少给小球的初速度为多少( )
A、 2gL B、 5gL
C、 8gL
D、 10gL

O
?

A
于这四个力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N A?? N B?? N C?? N D
B. N A?? N B?? N C?? N D
C. N C?? N A?? N B?? N D
D. N D?? N A?? N B?? N C

高三年级二调物理卷Ⅰ试题 第3页(共4页)
15.如图,一物体从光滑斜面 AB 底端 A 点以初速度 v0 上滑,沿斜面上
升的最大高度为 h.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设下列情境中物体从 A 点上
滑的初速度仍为 v0):
A.若把斜面 CB 部分截去,物体冲过 C 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 h
B.若把斜面 AB 变成曲面 AEB,物体沿此曲面上升仍能到达 B 点
C.若把斜面弯成如图中的弧形 AD,物体仍沿圆弧升高 h
D.若把斜面 AB 与水平面的夹角稍变大,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仍为 h
高三年级二调物理卷Ⅰ试题 第4页(共4页)

19、解:第一问 6 分,第二问 2 分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

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

1.CD 2. A

3.AD

4.D

5.BCD

6.BCD

7.ACD

8.A 9.B

10.A

11.B

12.D

13.A

14.D 15.BD

16.(1)3.2
(2)见图
(3)实验前未平衡摩擦力
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

17.(1)D;

20、解:①-⑤各 1 分,总共 5 分;⑥⑦各 2 分,结果 1 分,总共 5 分;

(2)ω=
?
(n??1)t



(3)没有影响
18.解析:①卫星在离地 600km 处对卫星加速度为 a,由牛顿第二定律

GMm
?R?? h1??

2

? ma (1 分)

又由

GMm
2

? mg (2 分) 可得 a=8 m/s2 (1 分)

(2) 卫星离月面 200km 速度为 v,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M 月m
?r?? h2??2

?

mv 2
?r?? h2??

(1 分)…由

GMm
R 2

? mg

及 M 月/M=1/81
2 6 2
2

由动能定理,对卫星

W=
1
2

2
1
2

2
11
21、解析: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生物试卷

8.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 X 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合成
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在糖蛋白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哪一个细胞器上[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溶酶体
14

第Ⅰ卷(共 50 分)

植物细胞内含有 14C 最多的结构最可能是[
A.核糖体 B.高尔基体


C.内质网

D.细胞核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0.细胞色素 C 是动植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 104 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 ATP
1.下列对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那么,对于叶肉细胞来说,细胞色素 C 的合成场所及其发挥生理作用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与在无机自然界中的种类和含量相差很大
的细胞器分别是[
]
B.绿色植物出现黄化苗的原因一定是由于土壤中缺乏 Mg 元素
①线粒体
②叶绿体
③内质网
④高尔基体
⑤核糖体
C.细胞膜表面的糖被,可作为糖参与细胞组成的一个证据
A.③;①④
B.③;④
C.⑤;①
D.⑤;①②
D.多糖是水解后能够生成许多单糖的糖,是生物体内含量仅次于葡萄糖的糖类
11.用一定的手段破坏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一般不会影响[
]
2.阿胶原产于山东,已有两千多年的应用历史,与人参、鹿茸一起被誉为“中药三宝”。阿胶
的滋补作用主要体现为:加快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组织细胞再生和增强免疫力,下列说法正
A.胰岛细胞合成并分泌胰岛素
C.细胞中的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
B.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D.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
确的是[
]
12.甲(○)、乙(●)两种物质在细胞膜两侧的分布情况如右图(颗粒的多少表示浓度的高低),
A.“中药三宝”具有滋补作用的原因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 Zn、Fe、Ca 等微量元素
B.驴皮细胞的脂肪含量较低,其主要储能物质是葡萄糖
C.食用驴皮熬成的阿胶能减少人体对糖类的摄入,因为阿胶中含有的多糖主要是纤维素
D.阿胶为人体提供的主要营养物质可能是必需氨基酸
在进行跨膜运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进入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B.乙运出细胞一定有载体蛋白的参与
C.甲进入细胞一定需要能量
]
3.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显示细胞中某物质或结构的实验是[
]
D.甲运出细胞一定不需要能量
A.苏丹Ⅲ染色观察花生种子子叶细胞中的脂肪
B.龙胆紫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C.健那绿染色观察动物细胞的线粒体
D.甲基绿、呲罗红染色观察动物细胞中的 DNA 和 RNA
13.下列关于生物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肌细胞的细胞膜上有协助葡萄糖跨膜运输的载体
B.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
C.线粒体内膜上只分布着合成 ATP 的酶
]
4.生物体中的某种肽酶可水解肽链末端的肽键,导致[
]
D.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 RNA 自由进出
A.蛋白质分解为多肽链
B.多肽链分解为若干短肽
14.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C.多肽链分解为氨基酸
D.氨基酸分解为氨基和碳链化合物
A.细胞器在细胞质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B.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A.糖类都是细胞内的能源物质
C.所有细胞都含有蛋白质和磷脂
B.N 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物的必需元素
D.人的肝细胞和神经细胞中的 mRNA 没有差别
C.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体具有特定空间结构
D.高尔基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加工和运输的场所
6.以下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
]
15.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关于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
C.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
B.mRNA 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
D.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
A.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B.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7.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和蛋白质分子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特征的是[
]
C.c 物质由外界向细胞内主动运输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C.蛋白质和磷脂分子都具有流动性
B.磷脂分子排布成双分子层
D.蛋白质分子镶、嵌或贯穿于脂质分子层中
D.①可能与细胞的保护和润滑作用等有关

高三生物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高三生物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16.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 P 和 Q,P 在蒸馏水中放 1h,Q 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

20.某研究组获得了水稻的叶黄素缺失突变体。将其叶片进行了红光照射光吸收测定和色素层
渗的盐溶液中放 1h,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
析条带分析(从上至下),与正常叶片相比,实验结果是[
]
A.P 不合适,但 Q 刚好合适
C.P、Q 均合适
B.P、Q 均不合适
D.P 合适,但 Q 不合适
A.光吸收差异不显著,缺第 2 条
C.光吸收差异不显著,缺第 3 条
B.光吸收差异显著,缺第 2 条
D.光吸收差异显著,缺第 3 条
17.下图表示人体在不同距离的跑步过程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供能的百分比(假设能量全
21.如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如果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的小麦,突然将 c 降低至极低水平(其
部来自糖类的分解)。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他条件不变),则 a、b 在叶绿体中的含量变化将会是[
]
A.a 上升、b 下降
B.a、b 都上升
C.a、b 都下降
D.a 下降、b 上升
22.如下图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
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 NaHCO3 溶液中,给
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培养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

A.跑步距离越长,无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B.跑步距离越短,有氧呼吸供能所占比例越大
C.100 米跑时,所需 ATP 主要由有氧呼吸产生
D.1500 米跑时,两种呼吸方式消耗的葡萄糖的量不相等
18.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NaHCO3 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
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

A.在 ab 段,随着 NaHCO3 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
B.在 bc 段,单独增加适宜光照或温度或 NaHCO3 溶液浓度,都可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
C.在 c 点以后,因 NaHCO3 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
19.如用模拟细胞质基质成分的溶液分别培养水稻叶片离体的线粒体和叶绿体,控制光和氧气,
D.因配制的 NaHCO3 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乙有光照但不供氧气,丙、丁有氧气但在黑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23.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pH 最高和最低的依次是[
]
A.解离和压片都有利于根尖分生区细胞分散
B.先用低倍镜找到分生区细胞,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C.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
D.探究有丝分裂日周期性可为实验取材时机提供依据
24.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相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间期,DNA 复制含量加倍
B.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含染色单体
A.甲和丁
B.乙和丙
高三生物试题
C.丁和甲
第 3 页 (共 12 页)
D.丙和乙
C.末期,出现细胞板
D.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不含染色单体
高三生物试题
第 4 页 (共 12 页)
25.用 32P 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 20 条染色体)的 DNA 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 32P

33.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被
32
P 标记的染色体条数、被
32
P 标记的染色单体条数分别是[
]
A.中期 20 和 40、后期 20 和 40
B.中期 20 和 20、后期 20 和 0
C.中期 20 和 20、后期 20 和 40
D.中期 20 和 20、后期 20 和 20
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26.“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不会出
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现的变化是[
]
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
A.细胞核体积缩小
B.细胞内水分减少
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
34.在生长激素基因的表达过程中,伴随在细胞内发生的变化,下图中最可能的是[
]
27.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C.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28.下列有关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B.细胞编程性死亡是一种自然的生理过程
D.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A.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少,细胞中核糖体多 B.癌细胞分裂速度快,无分裂间期
C.病毒不能诱发细胞癌变
D.癌细胞核中 DNA 含量多于正常的细胞
29.下列发生了细胞分化且能体现体细胞全能性的生物学过程是[
]
35.下面是关 于高等动物减数分裂形成配子及受精作用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
B.小鼠骨髓造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

A.每个卵细胞继承了初级卵母细胞
1
4

的细胞质
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
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
B.等位基因进入卵细胞的几率并不相等,因为一次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
C.进入卵细胞并与之融合的精子几乎不携带细胞质
30.右图表示同一生物体内不同体细胞的基因表达状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D.♀、♂配子彼此结合的几率相等,因为它们的数量相等
A.图中黑色方框表示表达的基因
36.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B.图中白色方框表示“沉默”的基因
C.图解可说明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图中的 3 种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基因组成具有明显差异
A.某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36 个着丝点,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也有 36 个着丝点
B.某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有染色体 8 条,此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产生 4 个四分体
C.除了生殖细胞外,能进行分裂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31.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D.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一个 AaXb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aXb、Y、Y
B.细胞分化,核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但 mRNA 的种类有变化
37.仅考虑核 DNA,下列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相同,而 DNA 含量一定不同的是[
]
C.细胞癌变,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多个基因发生突变
D.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A.初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
C.卵原细胞和卵细胞
B.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和次级卵母细胞
32.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是癌细胞的基本特征之一
B.化疗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于癌细胞细胞周期的间期
]
38.一个成熟的卵细胞内的染色体的来源是[
A.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C.来自父方、母方的数目是随机的
]
B.绝大多数来自父方
D.绝大多数来自母方
C.高度分化的细胞失去分裂能力但细胞内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活动
39.正常雄性果蝇某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时,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有[
]
D.人体内每时每刻都有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
高三生物试题
第 5 页 (共 12 页)
A.4 种
B.5 种
高三生物试题
C.8 种
第 6 页 (共 12 页)
D.16 种
40.如下图是某生物(2n=4)的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45.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
B.图乙中①和②上相应位点的基因 A、a 一定是基因突变产生的
C.图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数量分别为 2、4、4
D.图甲中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乙中有一个染色体组
A.受精卵中全部遗传物质的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D.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46.在显微镜下观察以下各种组织切片,看到某一切片中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有的是该组织体
细胞的两倍,有的是正常细胞的一半,不可能的切片是[
]
A.卵巢切片
B.精巢切片
C.子房切片
D.输卵管壁切片
47.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 AA 和 Aa 个体全部存活,aa 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
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 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 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
40 题图
41 题图
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 AA 和 Aa
41.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换也可以发生在某些生物体的有丝分裂中,这种现
象称为有丝分裂交换。上图是某高等动物一个表皮细胞发生有丝分裂交换的示意图。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该细胞在发生有丝分裂交换后,将产生 4 种基因型的子代表皮细胞
B.若不考虑该生物在产生配子时发生的交换,那么该生物产生的配子有 2 种基因型
C.若上图是该生物的某个精原细胞在产生精细胞时发生减数分裂交换后的结果,则由它产
生的配子类型有 4 种
D.若细胞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中都发生交换,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多样性的贡献更大
42.遗传学上,将某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的现象,称为染色体易位,
某雌性动物幼年时期,在人为因素影响下,其卵巢细胞发生了如图所示的染色体易位,若该雌
性动物生长至繁殖季节,且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并产生有性生殖细胞,则其产生的异常卵细
胞所占比例为[ ]
1 1 3
A. B. C. D.1
4 2 4
的比例是[ ]
A.1∶1 B.1∶8 C.1∶2 D.2∶1
48.低磷酸脂酶症是一种遗传病。一对夫妇均表现正常,妻子的父母均表现正常,但有一个患
有低磷酸脂酶症的妹妹。丈夫的父亲完全正常,母亲是携带者。这对夫妇生了一个表现型正常
的小孩,该小孩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
1 5 5 6
A. B. C. D.
2 24 11 11
49.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是一种遗传病,杂合子约活到 50 岁就常患心肌梗塞,纯合子常于 30
岁左右死于心肌梗塞,不能生育。一对患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夫妻,已生育一个完全正常
的孩子,如果再生一个男孩,那么这个男孩能活到 50 岁的概率是[ ]
1 2 1 3
A. B. C. D.
3 3 2 4
50.下图是某遗传病的家系图。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43.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 92 条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 1/223
44.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 ]
A.卵原细胞
B.初级卵母细胞
C.第一极体
D.卵细胞

A.该病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1
B.7 号与 8 号再生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是
6
3
C.11 号带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5
D.12 号是患者的概率是 0

高三生物试题

第 7 页 (共 12 页)

高三生物试题

第 8 页 (共 12 页)
第Ⅱ卷(共 40 分)
二、非选择题
51.(7 分)科学家们根据细胞代谢情况将细胞周期中的分裂间期分为 G1 期(DNA 合成前期)、
S 期(DNA 合成期)、G2 期(DNA 合成后期)。分裂期记作 M 期。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1)下表数据为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根据有
关数据在坐标图中绘出该种生物的一个细胞周期中 DNA 数量变化曲线图,并注明 G1、S、G2、
M 期各期名称(假设体细胞 DNA 相对含量为 2C)。

52. 8 分)暑假期间,生物组老师们从衡水湖的某一深度取得一桶水样,分装于六对黑白瓶中,
剩余的水样测得原初溶解氧的含量为 10 mg / L。所用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罩住的玻
璃瓶。将它们分别置于六种不同的光照强度下(由 a→e 逐渐加强)。24 小时后,实测获得六对
黑白瓶中的溶解氧的含量,记录数据如下:

(1)黑瓶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为 4 mg / L 的原因



该瓶中所有生物的呼吸消耗 O2 量为

mg / L ·24 h。

(2)当该水层光照强度为 c 时,白瓶中植物产生的氧气量为

mg / L ·24 h。光照强

度至少为

klx 时,该水层产氧量维持生物耗氧量所需。

(3)若将 a 光照下的白瓶置于 d 光照下,其他条件不变,瓶中植物细胞中的三碳化合物和五
(绘于答题纸相应位置。)
(2)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 DNA 合成抑制剂,处于
-16期的细胞立刻

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为:三碳化合物

,五碳化合物


(4)该方法也可以用来测定池塘各深度群落日代谢的平均氧浓度变化,若某实验结果如下表:
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则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 G1 / S 期交界处;去除抑制剂,更

换新鲜培养液,细胞将继续沿细胞周期运行,在所有细胞达到

期终点前,再加入 DNA

合成抑制剂,则全部细胞都被阻断在 G1 / S 期交界处,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
(3)S 期的启动需要一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这种蛋白质在 S 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 S

期全过程中。若将 S 期和 G1 期细胞融合,则 G1 期细胞核进入 S 期的时间将



(4)分裂期细胞的细胞质中含有一种促进染色质凝集为染色体的物质。将某种动物的分裂期

细胞与 G1 期细胞融合后可出现的情况是下列
A.来自 G1 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复制

(只有一项正确)。
B.融合细胞 DNA 含量是 G1 期细胞的 2 倍

C.来自 G1 期细胞的染色质开始凝集
高三生物试题

D.融合后两细胞仍按各自的细胞周期运转
第 9 页 (共 12 页)
据表分析,该池塘生物一昼夜生产氧气
高三生物试题
mg / L,消耗氧气
第 10 页 (共 12 页)
mg / L。

53.(6 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二倍体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

基因发生突变所致。若要研制药物来抑制癌症患者细胞中的异常代谢途径,图中

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 DNA 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的过程

(填编号)不宜选为作用位点。

(4)为进一步研究癌变机理而对癌细胞进行培养,如果开始时单位体积培养液中有 100 个癌
细胞,经过 24 小时的培养并将培养液稀释 100 倍后,在相同单位体积的培养液中检测到 64 个

癌细胞,那么该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



(1)图 1 中 a、b、c 柱表示染色体的是

,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 2 中的



55.(12 分)在群体中位于某同源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以上、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称为复

(2)图 2 中表示二倍体体细胞分裂时期的是图

,丙所示细胞有

对同源染色体。

等位基因,如控制 ABO 血型的基因。在家兔的常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毛色的复等位基因:

(3)图 1 中哪些时期所对应的细胞内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该生物体内符合图 1 中Ⅳ所示数量关系的细胞名称是

(填编号)。


B1、B2、B3、b。B1 基因对 B2、B3、b 为显性,B2 基因对 B3、b 为显性,B3 对 b 为显性。该基
因系列在决定家兔毛皮颜色时其表现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

54.(7 分)研究表明,癌细胞和正常分化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 ATP 总量没有明显差异,

但癌细胞从内环境中摄取并用于细胞呼吸的葡萄糖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下图是癌细胞在有氧

请回答下列问题:

条件下葡萄糖的部分代谢过程,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家兔毛皮颜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其中纯合子有

种。

(2)若一只全色雄兔和一只喜马拉扬雌兔多次交配后,子代全色:青旗拉=1∶1,则两只亲本兔

的基因型分别为:雄兔

、雌兔



(3)基因型为 B1B2 的雌雄兔交配,子代中有全色兔和青旗拉兔,让子代中的全色兔与喜马拉

扬杂合兔交配,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1)图中 A 代表细胞膜上的
必需氨基酸,也可通过形成五碳糖进而合成

。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后,在代谢过程中可形成非
作为 DNA 复制的原料。

(4)若有一只喜马拉扬雄兔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兔,如何利用杂交方法检测出喜马拉扬雄兔
的基因型?

(2)在有氧条件下,癌细胞呼吸作用的方式为
比,①~④过程在癌细胞中明显增强的有

。与正常的细胞相
(填编号)。代谢途径发生这种变化的

实验思路:
预期实验结果:



意义在于能够产生大量的中间产物,为重要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从而有利于癌细胞的增殖。
(3)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环境中的致癌因子损伤细胞中的 DNA 分子,导致



高三生物试题

第 11 页 (共 12 页)

高三生物试题

第 12 页 (共 12 页)

12~13 学年上学期二调高三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共 50 分。)

1—10 CDCCC BBCBD

11-20 CAADD ADDBA 21-30 BCCCB ABADD

31-40 AACAC DDCAC 41-50 ACDCA DADDC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其它每空 1 分。共 40 分。)
51.(7 分)(1)
(注意 10、17、22 三个时间点要正确,曲线 1 分,时期标注 1 分,共 2 分)

(2)S

15

G1

(3)提前

(4)C

52.(8 分)(1)黑瓶中生物呼吸耗氧,植物不能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6

(2)20

a

(3)减少 增多

(4)8

7

53.(6 分)(1)a



(2)甲

2 (3)Ⅲ和Ⅳ

卵细胞或(第二)极体

54.(7 分)(1)载体蛋白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4)4 小时

脱氧核苷酸
①②③
①④

55.(12 分)(1)10(1 分)

4(1 分)

(2)B1B2(2 分)

B3B3 或 B3b(2 分)

(3)全色∶青旗拉 =2∶1(2 分)
(4)实验思路:选用多只白化雌兔与该喜马拉扬雄兔交配,统计后代表现型(2 分)
预期实验结果:若后代均为喜马拉扬兔,则该喜马拉扬雄兔的基因型为 B3B3;
若后代出现了白化兔,则该喜马拉扬兔的基因型为 B3b。(2 分)

高三生物试题

第 1 页 (共 12 页)

高三生物试题

第 2 页 (共 12 页)

衡水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英语试卷参考答案

听力材料
Text 1
听力:
BABCB BACBC CACCA
ACABC
M: I really like this table, Marie. The wood is beautiful, and it looks like it will last a hundred years.
单选:
完形:
CBBAD
BABDA
BCDCC
CBDAB
DAAAC
CBCCA

DCDBD
W: I agree with you, but I’m not sure we can afford it right now, Thomas.
阅读:
A) CBDA
B) BDB
C) CDDC
D)A BAC
E) DGAFC
Text 2
词汇运用: 76. not to mention 77. consulted 78. finding fault with

79. ignore / discount
M: Did Henry plant all the trees himself?
W: He planned to, but he hurt his hand when he rode a bike. So I did instead of him.
80. recognized
81. there is no such thing(language) / there is not such a thing(language)

82. learn to live on my own

83. have turned out to be interested in
Text 3
W: Trent, I’ve got something to tell you. I got fired today.
84. On the morning of April 29, 2007, from 10:00 to 11:00
M: What? You just got promoted last week! How could they do this to you?!

From 10:00 to 11:00 , on the morning of April 29, 2007

85.for you to choose from
W: April Fool’s!
短文改错:
I am Li Hua, a Chinese student taken summer courses in your university. I am writing to ask for help.
taking
I come here last month. I find my courses interesting, and I have some difficulty with note-taking. What’s

Text 4
W: You mistook the salt for sugar? I told you the salt was in the black container and the sugar was in the
white one.
M: Yes, that was so silly of me. I forgot that you told me, and I couldn’t tell the difference at the time.
came
but
This coffee is terrible now!
more, I have no idea of what to use the library. I am told the Learning Center is providing help for
how
students and I am anxiously to get help from you. I have no class on Tuesday mornings and Friday
anxious
afternoons. Please let me to know which day is OK with you. You should email or phone me. Here are

Text 5
M: Mars moved slower than the Earth.
W: Yes. A day on Mars is 37 minutes longer than a day on the Earth.
may/can
my address Li Hua@ 163.com and phone numbers 12345678. I am looking forward ∧your reply.
is

Text 6
M: Good morning, Native Tongue Translations. Can I help you?
number
to
W: Yes. I was wondering how much it would cost to translate a document from English into Arabic.
书面表达:One possible version:
Something Special For Parents
Not long ago, Student Union in our school advocated that Senior Three students should do
something special for their parents on their 18th birthday. All the students were actively in response to it
and most of them have come up with their ideas .
Some choose to write a letter, saying it’s the best way to express their appreciation as well as love
for their dearest parents. Others prefer to cook a big meal to show that they’ve already grown up.
As for me, I tend to do up hair , wash feet and cut finger-nails for my parents. By doing what parents
have been doing for me I can really know how much they devote to bringing me up . Also, being eighteen
years old means it’s time that I should take responsibility to take care of them. (126 words)
M: Well, it depends on the kind of document, how long it is, and when you need it returned.
W: It’s a cookbook about 20,000 words long. It is not urgent, so you can take your time.
M: Well, Madam, Arabic is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languages in the world, and there aren’t very many
translators compared to, say, Spain. In other words, the charge for Arabic translation will be higher
than for most other languages.
W: I understand. Could you give me an estimate?
M: For this project, we would charge between five and ten cents per word.
W: OK. Thanks for your time. I think I’ll keep looking.
Text 7
M: Hello?
W: Hi, my name is Kelsey Adams. I’m calling about the TV.
M: Oh, hi! So you saw my ad in the newspaper?
W: That’s right. My old TV just stopped working, so I think this might be great for both of us!
M: I hope so. It’s a 50-inch Sony flat screen TV, and it’s only 6 months old. I’m asking for 500 bucks, but
I’d be willing to negotiate.
W: It sounds like a decent deal, but I would have to see it first, of course.
M: Absolutely. When can you come over to take a look at it?
W: How about 3:00 p.m. this afternoon?
M: Hmm, I’ve got a meeting at 2:00 p.m. and it might run a little late. How does 4:00 p.m. sound?
W: Perfect. Just tell me your address.
Text 8
M: Hey, did you see China’s women’s volleyball team on television last night?
W: Yes, the game was so exciting! I usually watch basketball, but that was great last night!
M: Definitely a good effort! If anything, I was disappointed that the other team didn’t put up much of a
fight. They made a lot of bad mistakes, and they always seemed to be hitting the ball out of bounds.
W: Well, their victory means they will compete in the Olympics next year, which was their goal. I just
hope they can pick up at least a bronze medal.
M: Bronze? You mean gold, right?
W: Well, that would be great, but here are a couple of very strong teams that beat China in a recent
competition.
M: I saw those matches --- they were extremely close! China can beat them next year for sure!
W: We’ll see. I hope you’re right. But you never know what will happen in sports.
M: Exactly! They might surprise you! Then what will you say?
W: Ha ha, OK, let’s just wait and see.
Text 9
M: Ms. Robertson, for the past three weeks, I have been getting complaints about your work.
W: Uh, what do you mean? What kind of complaints?
M: Well, your supervisor told me you are turning your reports in 2 to 3 days late, you’re often absent
from staff meetings, and you haven’t been getting along with your colleagues.
W: Look, Mr. Travers, I can explain…
M: Ms. Robertson, I know you have been with us for a while now, but this business is changing fast. We
need people who can keep up and work as a team.
W: Mr. Travers, my mother was just diagnosed with stomach cancer. I’ve been spending all my time
outside of work at the hospital with her, and I even had to leave work early because she went into
emergency surgery and I had to sign some papers. I’ve been so exhausted, and then Morrison from

accounting made a joke the other day about cancer victims losing their hair and…
M: Oh… I had no idea, Ms. Robertson.
W: I know my work has suffered these past few weeks, but I promise I will make up for it!
M: Listen, why don’t you take a couple of days off? It’s much more important that you be with your
mother while she is recovering.
W: Really, sir? Thank you so much!
M: My pleasure. And I’ll have a word with Morrison. That kind of talk has no place in this office!
Text 10
Good afternoon, shoppers! This is special request from the security department here at Wal-Mart. We
hope you are finding everything you are looking for, but right now, we need your help. We are looking
for a 10-year-old boy named Brandon Mcsorley. Brandon, if you can hear this, please go to the security
desk located at the front of the store near the Pizza Hut. Your mum is looking for you. All other guests,
please take a moment to help us find Brandon. His mother Sally was last with him in the frozen foods
section about 10 minutes ago, and she thinks he is still somewhere in the store, possibly in the toys
section or the sporting goods section. Brandon is wearing a red shirt, blue jeans, white shoes, and a black
baseball cap. He is about 5 feet 2 inches tall with dark hair and blue eyes. If you see Brandon, please help
him to get to the security desk located at the front of the store. You can also approach any of our staff
members if you see Brandon or have any other information about where he might be.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help, and enjoy the rest of your day here at Wal-Mart.

衡水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二调考试
高三年级英语试卷

A. He gave the woman the wrong information.
B. He put the sugar in the black container.
C. He added salt to his coffee.
5. How long is a day on Mars?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 Less than 24 hours.

B. 24 hours and 37 minutes.

C. 37 hours.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二卷试题用黑色中性笔作答。

第二节 (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
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
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 6 段材料,回答第 6 至 8 题。
◇◇◇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document?

第一卷(选择题 共 105 分)

A. It’s about 30,000 words long.

B. It’s written in English.

C. It’s a textbook.

第一部分 听力(共两节,满分 20 分)
7. Which language is the most difficult according to the man?

第一节: (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5 分)
听下面 5 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 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 5 秒钟;听完后,各
小题将给出 5 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一遍。
1. What might prevent the woman buying the table?
A. Arabic.
8. What does the woman decide to do?
A. Translate the document herself.
B. Hire the man to do the translation.
C. Look for another translator.
B. Spanish.
C. English.

A. Its quality.
2. Who planted the trees?
A. The woman.
3.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
A. She got fired today.

B. The price.
B. Henry.
B. She got promoted last week.

C. Its design.
C. Someone else.
C. She was fooled by the man.
听第 7 段材料,回答第 9、10 题。
9. Why does the woman call the man?
A. To place an ad in the newspaper.
B. To ask about something for sale.
C. To find out about a TV program.
10. When will the speakers meet this afternoon?

4. What did the man do?

A. At 2:00.

B. At 3:00.

C. At 4:00.
听第 8 段材料,回答第 11 至 13 题。
高三上学期二调英语试卷 第 1 页 (共 8 页)
11. Why was the man disappointed?

A. Call the security department.

B. Take him to the Pizza Hut.

C. Take him to the security desk.

A. China lost the match.

B. China did not play well. C. The other team made too many mistakes.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共二节,满分 45 分)

12. What did the woman enjoy most about the match?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

A. The passion of the sport.

B. The skill of the players.

C. The close score of the game.

21. www.videojug.com, which has_________ food and drink channel with clear explanations, is

13. What did the man say about China’s women’s team in the next Olympics?

______very popular website.

A. China will surely win a gold medal.

A.a; the

B.the; 不填

C.a; a

D.不填; a

B. China will definitely lose to good teams.

22. Home milk delivery has almost disappeared in China now, and gone with

are milkmen.

C. China should hope for a bronze medal.

A.which

B.it

C.what

D.them

听第 9 段材料,回答第 14 至 17 题。
14.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23. — Shall I pick up your shopping for you?
— Oh, I couldn’t possibly trouble you.

A. In the woman’s.

B. In the hospital.

C. In an office.

— It’s all right. I _________ past the shop anyway.

15. What was the purpose of the meeting?

A. will go

B. will be going

C. was going

D. goes

A. To find out why the woman’s recent work was poor.

24. _______ the instructions on the packet when you take the drug and the drug, I think, will work soon.

B. To ask about the woman’s family.

A. Follow

B. To follow

C. Following

D. Followed

C. To fire the woman.

25. Looking at her excited expression, I just wonder _________ that makes her so excited.

16. What happened to the woman’s mother?

A. what is it

B. how it is

C. why is it

D. what it is

A. She was seriously sick.

B. She had a car accident.

C. She died of stomach cancer.

26. —People should stop using their cars and start using public transport.

17. What was Mr. Travers’ attitude to the woman in the end?

— ______.The roads are too crowded as it is.

A. He was angry.

B. He was critical.

C. He was kind.

A. All right

B. Exactly

C. Go ahead

D. No way

听第 10 段材料,回答第 18 至 20 题。
18. Where was Brandon last seen?

27.Zhao Benshan, whose overwork__________ his health failure, didn’t perform in the 2012 Spring
Festival Gala on CCTV.

A. In the frozen foods section.

B. In the sporting goods section. C. In the toys section.

A. submitted to

B. admitted to

C. contributed to

D. subscribed to

19. What is Brandon wearing?

28. Suddenly, a man driving a motor car____ the girl’s bag and took it away, ____into the darkness.

A. A white shirt and a red baseball cap.
C. A dark shirt and blue jeans.

B. Blue jeans and a black baseball cap.

A. seizing; disappeared
C. seizing; disappearing

B. seized; disappeared
D. seized; disappearing

20. What should guests do if they see the boy?

29. Today’s a red-letter day, which will ______ as the greatest day in my life.
高三上学期二调英语试卷 第 2 页 (共 8 页)
A. live out

B. hand out

C. stand out

D. set out

what’s happening in the world and play a few online chess games with his cousin Helen to

46

the

30. His success was a long story, but ______, he succeeded after many failures.

weekend off. The perfect weekend-online!

A. in detail

B. in force

C. in brief

D. in vain

Just as Tony is

47

how he can possibly have a

48

weekend without the Internet, his

31. He was regretful and wasn’t interested in anything around her. __________ her coach.

mum walks into the

49 . “Cheer up, Tony. Don’t think about the Internet any more, OK?” Tony

A. So was

B. Neither was

makes no answer but

50 . “Go and play chess with Helen!” Tony’s mum

51 .

C. So it was the same with

D. So it was with

“Oh, yes! Helen lives just around the

52 . We can meet and play chess face to face for a

32. He was dismissed, because he had been warned to be ______ but was late again.

53

. Maybe this weekend won’t be so bad.” Tony

54

, as he walks to the phone. There is life

55

A. punctual

B. approval

C. messy

D. outspoken

the Internet after all.

33. —When shall we go planting trees in the hill?
—______ it begins to rain, so they don’t need watering.

36. A. getting
37. A. hungry

B. staring
B. angry

C. turning
C. tired

D. coming
D. sleepy

A. Not until

B. While

C. Till

D. Unless

38. A. fear

B. problem

C. business

D. thing

34.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 man is ________ to die of skin cancer as a woman.

39. A. rose

B. rang

C. looked

D. woke

A. more than twice as likely
C. as likely more than twice

B. twice more than as likely
D. twice more than likely as

40. A. great
41. A. also

B. disappointed
B. above

C. unhappy
C. ahead

D. worried
D. ago

35. Good parents try to be sensitive ___ all their children's needs.

42. A. after

B. before

C. as

D. when

A.with

B.on

C.to

D.of

43. A. thought

B. guessed

C. decided

D. foun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 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20 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各题所给的 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44. A. usually
45. A. letters

B. nearly
B. news

C. especially
C. reports

D. already
D. contents

It’s Saturday morning. Tony’s sitting at the kitchen table,

36

into space and playing with a

46. A. pay

B. take

C. finish

D. put

piece of bread. He’s not even
because the Internet is down.

37 . Is he ill? No, but he does have a

38 . He has nothing to do

47. A. proving
48. A. secret

B. wondering
B. difficult

C. realizing
C. normal

D. remembering
D. strange

When he

39

up this morning, Tony was feeling

40

. He jumped out of bed full of plans

49. A. living-room

B. hall

C. kitchen

D. study

for the weekend

41 . It would be a weekend like any other-a great weekend. But that was

42

50. A. sighs

B. cries

C. shouts

D. apologizes

he turned on his computer and
everything.

43

he was unable to go online. Having no Internet changes

51. A. requests
52. A. edge

B. replies
B. distance

C. tells
C. corner

D. suggests
D. end

Every weekend, Tony

44

goes online to email friends, read the

45

to keep up with

53. A. chat

B. time

C. lesson

D. change
高三上学期二调英语试卷 第 3 页 (共 8 页)
54. A. continues

B. smiles

C. reads

D. watches

country blood in her veins.

55. A. with

B. about

C. against

D. beyond

56.The writer went on this camping trip because ____

.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满分 40 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 和 D)中,选出最佳选项。
A
Monday: Here I am, in the middle of nowhere.This camping trip idea is not getting off to a very
good start.It's raining and the tent leaks.The hiking seemed to take forever, and I still can't understand

A.she enjoyed camping
C.she was influenced by her brother
57.The whole morning of Tuesday, the writer ___
A.hiked along the lake
C.climbed the mountain

B.she wanted to go fishing
D.she was tired of staying home
__.
B.dried out her belongings
D.caught the fish for dinner

how it could all have been up hill! How did I ever let my brother talk me into this? When we get home—
if we ever get home—he's going to have to do something great to get back on my good side.Maybe he
should sponsor a shopping spree (狂购) at the mall!
Tuesday: Things are looking up.The sun came out today, so we were able to leave the tents and dry
out.We're camped at the edge of a small lake that I couldn't see before because of the rain and fog.The
mountains are all around us, and the forest is absolutely beautiful.We spent most of the day dragging
out everything out of our backpacks or tents and putting it where the sun could dry it out.Later in the
afternoon we tried to catch the fish for dinner, but the fish were smarter than we were.At night we built a
fire and sang songs happily.
Wednesday: We hiked to the far side of the lake and climbed to the top of a small peak.From there
we could see how high the other mountains were and how far the forest spread around us.On the way up
we passed through a snowfield!
Thursday: I caught my first fish! We followed the stream that fed the lake.After about two miles,
we came to a section that Carol said looked "fishy".She had a pack rod (竿), which can be carried in
a backpack.I asked to cast it, and I caught a fish on my first try.Carol caught a few more.But they were
just too pretty to eat for lunch, so we put them back in the stream.
Friday: I can't believe we are going home already.It will be nice to get a hot shower, sleep in a real
bed, and eat junk food, but the trip has been wonderful.We're already talking about another camping
adventure next year where we canoe down a river.It's hard to believe, but I think this city girl has a little

58.It can be inferred that Carol had a pack rod with her because ______.
A.she could not afford to buy a regular fishing pole
B.she needed it to get their main source of food
C.she thought the writer of the journal might need it
D.she expected to go fishing while they were hiking
59.It is likely that the writer will _____ .
A.go on another camping trip
B.invite Carol to go fishing together
C.make her brother buy her something
D.convince her brother to go camping
B
A woman whose sports car was stolen with her dog in it put up notices all over the area that made it
clear getting back her pet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her car.
“Whoever did this can keep my car.Please let Benjerman come home,” the notice said.
It is not known whether the thief showed any pity, but almost 30 hours after the 1 pm theft Friday,
Atkins and Benjerman,a 12-year-old black retriever(猎犬),were reunited after police located them in
Barrington.
“He’s hungry, he’s dirty, but he’s very happy to be home,”Atkins said.
The car was found at about 5 pm Saturday off Route 125 in a swampy area frequented by
高三上学期二调英语试卷 第 4 页 (共 8 页)
off-the-road cars and dirt bikes.However, the police couldn’t control Benjerman,and they had to call
Atkins to come and get him.
Atkins said the thief cared for Benjerman a little by providing him with some dry cat food.She
believed Benjerman ended up drinking some muddy water in the area.
She said they have been together for nearly 11 years after she took him back from a society shelter
in Dallas, Texas.
Before Benjelman was found,Atkins and several friends put up notices all over the city and in
Somersworth . They also contacted animal shelters , throughout southern New Hampshire and
Massachusetts. The notice stated there was a reward,and also that the dog needed medication.Any caller
could remain anonymous(匿名的).
Atkins had parked the car outside a hardware store with the keys inside and gone in to rent a carpet
cleaner.
¨It was l0 minutes and I came out and my car was gone along with Benjerman in broad daylight,”
Atkins said.The car thief threw Atkins’ wallet and other personal items out of the car before escaping
from the scene.
60.Which of the following shows the correct order of what happened?
a.Notices were put up saying there was a reward.
b.Atkins saw Benjerman again.
c.Police found Atkins’ car.
d.Atkins took Benjerman back from a society shelter.
e.Atkins hired a carpet cleaner in a hardware store.

A.the dog was treated extremely badly by the thief
B.car stolen accidents happen frequently nowadays
C.the dog was found because of the reward
D.the thief stole the car easily
6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Benjerman was sent back immediately after Atkins put up the notices.
B.Atkins and her friends made a great effort to look for Benierman.
C.The thief gave the dog back but kept the sports car.
D.The dog was back at 1 pm on a Friday.
C
Reading is thought to be a kind of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text.The reader puts
questions, as it were, to the text and get answers.In the light of these he put further questions, and so on.
For most of the time this “conversation” goes on below the level of consciousness.At times,
however, we become aware of it.This is usually when we are running into difficulties, when mismatch is
occurring between expectations and meaning.When successful matching is being experienced, our
questioning of the text continues at the unconscious level.
Different people converse with the text differently.Some stay very close to the words on the page;
others take off imaginatively from words, interpreting, criticizing, analyzing and examining.The former
represents a kind of comprehension that is written in the text, while the latter represents higher levels of
comprehension.The balance between these is important, especially for advanced readers.
There is another conversation that from our point of view is important, and that has not to do with

A.d,e,a, b,c
C.e,a,d,b,c
61.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B.d,e,a,c,b
D.e,a,c,d,b


what is read but with how it is read.We call this a “process” conversation as opposed to a “content”
conversation.It is concerned not with meaning but with the strategies we employ in reading.If we are
skilled readers, our ability to hold a content conversation with a text is usually pretty well developed.Not
so our ability to hold a process conversation.It is just this kind of conversation that is of importance
when we are seeking to develop our reading to meet the new demands being placed upon us by studying
高三上学期二调英语试卷 第 5 页 (共 8 页)
at a higher level.
63.Reading as a kind of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reader and the text becomes conscious only when
______.
A.the reader’s expectation agree with what is said in the text
B.the reader asks questions and gets answers
C.the reader has trouble understanding what the author says
D.successful matching is occurring
64.At a lower level of comprehension, readers tend to ______.

unfinished poem, which could otherwise have been a masterpiece, would now never be more than a
fragment (片段).
This story tells how unexpected communication can destroy an important thought. That brings us to
the invention of the cellphone.
The most common complaint about cellphones is that people talk on them to the annoyance of
people around them. But more damaging may be the cellphone’s disruption (中断) of our thoughts.
We have already entered a golden age of little white lies about our cellphones, and this is by and
large a healthy, protective development. “I didn’t hear it ring” or “I didn’t realize my phone had shut off”

A.read a text slowly
C.interpret a text in their own way

B.read without thinking hard
D.concentrate on the meaning of words only

are among the lies we tell to give ourselves space where we’re beyond reach.
The notion of being unreachable is not a new concept — we have “Do Not Disturb” signs on the

65.A “process” conversation has to do with ______.
A.the development of our ability to check the details
B.determining the main idea of a text
C.what reading material is read
D.the application of reading strategies
66.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______.
A.it’s important for readers to have conscious and unconscious levels of comprehension
B.readers should take a critical attitude towards the author’s ideas
C.readers should learn to use different approaches in reading different texts
D.reader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ontent of a text
D
There is a famous story about British poet Samuel Taylor Coleridge. He was writing a poem when
he was interrupted by a knock at the door.
This was an age before the telephone. Someone was delivering a message. When Coleridge got back
to his poem, he had lost his inspiration. His poetic mood had been broken by the knock on his door. His

doors of hotel rooms. So why must we feel guilty when it comes to cellphones? Why must we apologize
if we decide to shut off the cellphone for a while?
The problem is that we come from a long-established tradition of difficulty with distance
communication. Until the recent mass use of cellphones, it was easy to communicate with someone next
to us or a few feet away, but difficult with someone across town, the country or the globe. We came to
take it for granted.
But cellphones make long-distance communication common, and endanger our time by ourselves.
Now time alone, or a conversation with someone next to us which cannot be interrupted by a phone, is
something to be cherished (珍惜). Even cellphone devotees, myself usually included, can’t help at times
wanting to throw their phones away, or curse the day they were invented.
But we don’t and won’t, and there really is no need. All that’s required to take back our private time
is a general social recognition that we have the right to it.
In other words, we have to develop a healthy contempt (轻视) for the rings of our own phones.
Given the ease of making and receiving cellphone calls, if we don’t talk to the caller right now, we surely
will shortly later.
A cellphone call deserves no greater priority than a random word from the person next to us.
高三上学期二调英语试卷 第 6 页 (共 8 页)
Though the call on my cellphone may be the one-in-a-million from Steven Spielberg — who has finally
read my novel and wants to make it his next movie. But most likely it is not, and I’m better off thinking
about the idea I just had for a new story, or the slice of pizza I’ll eat for lunch.
67. What is the point of the story about the poet Coleridge?
A. To direct readers’ attention to the main topic.
B. To attract readers’ attention to read his poems.
C. To show how important inspiration is to a poet.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为多余选项。
(71—75 涂到答题卡上,选 E 涂 AB,选 F 涂 AC,选 G 涂 AD)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to tell you how to behave better in an IELTS oral English test. Everyone
will make necessary preparations for some possible topics in order to increase your performance in the
interview. __71__ 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asked in an interview to talk about how you feel
about your hometown if in fact you really dislike living there?
Some people might think that being truthful in this situation and giving a negative answer, they

D. To emphasize the disadvantage of not having a cellphone.

would not do the right thing.

__72__ Talk about how they love living there and give a positive

68. Why does the writer mention the “Do Not Disturb” sign?

answer which sounds more attractive.

A. To encourage us to use the cellphone as much as we can.

__73__ And giving a negative opinion of something is not important, either. _74

If you have

B. To persuade us not to worry about the ring of the cellphone.
C. To inform us that the cellphone is not to be disturbed in our life.

more to say by being truthful, even if it is to express a negative opinion, then that is what you should talk
about.

D. To ask us to make an apology when we don’t answer the cellphone call.

__75__

And follow it up with your reasons for disliking it instead of saying "I like my

69.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it” (Paragraph 7) most probably refer to?
A. answering a call from afar
B. talking to friend next to us
C. using the cellphone to chat with friends
D. communicating to keep the long-established friendship
70.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A. Cellphones require more attention than any other invention.
B. We sometimes throw the phone away when it is too disturbing.
C. The writer would rather continue his own work than be interrupted by the ring.
D. We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cellphone as it has brought us so much convenience.

hometown… " and then struggle to find something to say.
We should consider how to deal with this situation in the best way.
A.Actually, truthfulness is not important in such an interview.
B.What is your true feeling about your hometown?
C.It would be much better to say "Actually I don't really like my hometown..."
D.However, sometimes, you will be asked to talk about something that you don't really like or don't
really want to talk about.
E.No one should have a negative feeling about their hometown.
F.The important thing is that you have something to express.
G.Instead, they try to hide their true feelings.

第二卷(共 45 分)
E
高三上学期二调英语试卷 第 7 页 (共 8 页)
第一节 词汇运用(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0 分)
(一)根据下列句子所给汉语意思,写出空缺处单词或短语的正确形式(一空一词)。
76. Climbers have to carry all their equipment on their backs, ___ ___ ___(更不用说)their tents and
bedding.
77. The pain continued, so he _____(请教,咨询) his doctor.
78. He is always _____ _____ ____(找茬) me.
79. I can't ____(忽视) his rudeness any longer.
80. The other day I ______(认出) her by her red hat.
(二)根据下列句子所给汉语意思完成句子。
81. Believe it or not, _______________ as standard English. (信不信由你,没有什么标准英语。)
82. What’s more, as I am away from my parents, it is necessary for me t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会独立生活) , such as doing some washing and cleaning by myself.
83. Even the students who used to dislike English _____________(结果感兴趣了)the subject.
84.__________________( 2007 年 4 月 29 日上午 10 点到 11 点) , hundreds of millions of students from
primary, middle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all over China joined in a national student sports program.
85. The hotel serves three meals a day and there are Chinese food and western food______(供您选择).
第二节:短文改错(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0 分)
英语课上,老师要求同桌同学相互修改作文。假设以下短文为你同桌所写,请你对其进行修改。

note-taking.What's more, I have no idea of what to use the library.I am told the Learning Center is
providing help for students and I am anxiously to get help from you.I have no class on Tuesday
mornings and Friday afternoons.Please let me to know which day is OK with you. You should email or
phone me.Here are my address Li Hua@ 163.com and phone numbers 12345678.I am looking forward
your reply.
第三节:书面表达(满分 25 分)
前不久,学校学生会向高三学生发出倡议:十八岁的生日时,请为你们的父母做一件事。同
学们积极响应,纷纷表达自己的做法。请根据以上信息,以“Something Special For Parents”用英语
写一篇 100-120 词的短文。内容包括:
1、描述以上有关学生会倡议的信息和同学们的反应;
2、作为一名高三学生的你的做法及理由。
注意:1、短文的标题和开头已给出(不计入词数);
2、可以适当增加内容,注意行文连贯。
Something Special For Parents
Not long ago, Student Union in our school advocated that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中共有 10 处错误,每句中最多有两处。错误涉及一个单词的增加、删除或修改。
增加:在缺词处加一个漏词符号∧,并在此符号下面写出该加的词。
删除:把多余的词用斜线\划掉。
修改:在错词下面划一横线,并在该词下面写出修改后的词。
注意:1、每处错误及其修改均仅限一词;
2、只允许修改 10 处,多者从第 11 处不计分。
I am Li Hua, a Chinese student taken summer courses in your university. I am writing to ask for
help. I come here last month. I find my courses interesting, and I have some difficulty with
高三上学期二调英语试卷 第 8 页 (共 8 页)

◇◇◇

祝同学们取得好成绩!

衡水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 三语 文 试 题 答 案
一、现代文阅读
1、C(A 张冠李戴,原文是“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
必然选择。”B 原文是低能耗而不是低价格;D 把未然说成了已然,原文是“着力于解决”,选项说
成了“解决了”)
2、B(从原文最后一段可知,非生产消费还包括非生产部门对物质资料的消耗。)
3、C(A“所有”过于绝对,应是“基本需要”;B“必然可以解决”不当,原文无此意;D 说法绝
对)
二、文言文阅读
4、B (当:处于。)
5、B
6、C (不是归附宋朝,是被迫留在宋朝;而返回金朝则没有被迫的成分。)
7、(1)统计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籍:登记,统计,
1 分;“民之从乱者”定语后置 2 分,论:论罪,治罪,1 分;句意 1 分。)
(2)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服叛:服
从,反叛,1 分;不常,没有常性,1 分;若非:如果不是,1 分;自行:亲自前往,1 分;势必:
(这种)形势一定,1 分)。
8、C(济:渡,输送)
9、B(①交待辛仲甫担任的官职;⑤表现辛仲甫对国家的忠诚)
10、A(辛仲甫未识破彭州士兵叛乱的计划)
11、(1)有被抢劫的所辖百姓,说自己暗中认出贼寇的首领,就是捕盗的官吏,官府不敢追究。(5
分。“部民有被劫者”被动句,1 分;“阴”1 分;“即”1 分;“诘”1 分;句子大意 1 分)
(2)辛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遮蔽道路,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因此将柳树命名为“补阙柳”。(5
分。“课”1 分,“荫”1 分,“德”1 分,“名”1 分,句子大意 1 分)
12、A(按:考察。)
13、C(③⑥均是间接表明杜暹的“清直”;④是表明杜暹的“勤干”)
14、C(应为“杜暹担任安西副大都护期间”)
5、(1)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
高三语文答案 第 1 页(共 8 页)

(译出大意给 1 分;“俄”(不久)、“以”(因、因为)、“见知”(被人所知、闻名等)“重”(器重)
四处,译对一处给 1 分。)
(2)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 如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
来勉励呢?”(译出大意给 1 分;“坐”(因犯……罪)、“结”(裁决、断定)“何以”(用什么、靠什
么)、“劝”(勉励)四处,译对一处给 1 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16、A 纠正
17、B(①是王珪向皇上表示诚意与忠心的。⑤是说太宗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这是王珪向皇上表
明自己忠心劝谏的理由。⑥是交代王珪辅政的事实。故①⑤⑥都不是表现“雅正”的。)
18、B 郭公并非“善恶不分”而是明知故犯。
三、名句默写
19、(1)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4)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5)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四、诗歌鉴赏
20、(1)浅浅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消退了,天气转暖,花影摇曳,莺声盈耳,一派热闹的城郊
暮春风光。(2 分)这四句写眼前之景,交代了人物活动的时令、地点。(1 分)以乐景衬哀情,奠
定全文的感情基调。(2 分)
(2)“春去也”运用双关。一声浩叹,不仅是在感慨春光已逝,同时也暗示自己生命的春天将一去
不复返,可谓一语双关,言简意深。“飞红万点愁如海”运用了借代、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飞
红万点”生动地写出了暮春时节落英缤纷的景象,画面凄美,令人伤感;“愁如海”比喻新奇,以
深不可测、茫无边际的大海写出了词人愁之深、愁之广,这愁既有伤春之愁、年华已逝的悲愁,也
有人生失意的愁苦。(指出任意两种手法,并作分析即可。6 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21、C。A、望文生义。“呼之欲出”指人像等画得逼真,似乎叫他一声他就会从画里走出来,泛指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描写十分生动。不能理解为“水域靓城”很快就要出现。B、谦词误用。“不揣冒
高三语文答案 第 2 页(共 8 页)
昧”是谦辞,表示没有估量自己的地位、见解或要求是否合适,就贸然行事。此处应用“迫不及待”。
D、不合语境。“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情况)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根据语
境,此处应用 “漠然置之”(漫不经心地放在一边不理睬。形容对人对事态度冷淡)
22、D。A 项,成分残缺,可在“市场”后加上“的工作”;B 项,语序不当,应将“不仅”提到“给
公安部门”前;C 项,不合逻辑,应删去“优越的”。
23、B。首先,梳理文段的中心。即为什么点点滴滴从我做起?稍加转换,就可理解为“面对社会
怨气,你该如何做?”。然后,以此切入,借助关联词语,即可梳理出正确顺序。
六、作文
24、漫画讽刺了那些只听喜讯不听警告的自欺欺人的人。
文言文译文(一)
张中彦,字才甫,张中孚的弟弟。年轻的时候,因为父亲的关系,在宋朝为官。担任泾原副将,
掌管德顺的军事。金睿宗进军陕西的时候,张中彦投降,被金任命为招抚使。后又被任命为彰武军
承宣使,同时任本路兵马钤(qián)辖,再升任本路兵马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攻巩州时,张中彦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宋军。金兵攻破饶风关,取得
金、洋等州。朝廷让中彦兼任兴元尹,抚恤协调新归附的各州。军队撤回之后,取代李彦琦任秦凤
的经略使。秦州处在交通要道而城池不易防守,张中彦把治所迁移到北山,依据险要地势来修筑城
堡,就是现在的秦州。又修筑了腊家等几个城堡,扼守进入四川的通道。中彦在秦州担任统帅总共
10 年,此后调任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将河南、陕西归还宋朝,张中孚作为地方官,照例留守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反要叛逃
西夏,并且想伺机侵犯关中、陕西,张中彦与怀庆的赵彬部会合,共同讨伐,慕洧兵败逃到了西夏。
中彦与兄长中孚一起到临安,被南宋留下,张中彦被任命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清远军承宣使、
佑神观提举、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年,金兵恢复河南,金朝下诏书征召中彦兄弟北归,并任命中彦为静难军节度使,历任
彰化军、凤翔尹,又调任庆阳尹,兼任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金朝的宗室宗渊打死了部属
梁郁。梁郁是偏远之地的人,家中贫困没有能上告的人。中彦尽力为他公平处理,最终将罪人宗渊
依法治罪。后来又调任彰德军节度使,实施平均赋调的征收制度,使土豪劣绅都不能逃避赋税,人
们都叹服他的英明。
过了一年,中彦被任命为南京留守。当时淮楚地区正筹备军事行动,土民与戍守的兵卒杂居在
一起,诉讼的状纸头绪纷繁,经管的官员都对应该依从还是违背某一方而犹豫不决。张中彦查得戍
高三语文答案 第 3 页(共 8 页)

守的兵卒盗窃的,都依法论罪,当地指挥官怪他专断,上奏章弹劾他,朝廷放在一边不加追问。任
期满后,转任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管。没多久,退休离官,向西回到京城。第二年,又被重
新起用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做乱,失败以后,统计的跟从作乱的百姓有数千
人,张中彦只是给为首的论罪并处死了他。
西羌的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依仗着地势奇险,不服从奇人的管辖,朝廷派侍御史沙醇
之到中彦处讨论处置的方略,张中彦说: 这些羌人服从反叛没有常性,如果不是我中彦亲自前去,
这种形势一定不能解决。?当即,中彦到了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求见,中彦同他们约定招降的
办法,事情最终平定,中彦赏赐了他们然后让他们回去了。回来上奏朝廷,皇上很高兴,派张汝玉
骑快马到驿站慰劳他,赐给他球文金带,用同三司一样的加恩礼。因病在任上去世,享年七十五。
百姓罢市哀悼号泣,并立像来祭祀他。
文言文译文(二)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自幼好学,长大后,擅长吏事,姿态丰伟,仪表堂堂,有
才能器量,见识深远。后周广顺年间,郭崇掌管亲军,让仲甫担任掌书记。显德初年,郭崇外出镇
守澶渊,仍让辛仲甫担任旧职。郭崇一个亲信官吏任厢虞候,有被抢劫的所辖百姓,说自己暗中认
出贼寇的首领,就是捕盗的官吏,官府不敢追究。仲甫请求亲自去逮捕此人,并对他进行审讯,吏
人故意拖延这个案子,仲甫说:?百姓被贼寇侵害却让他们无辜服罪,是政事腐败到了极点,还要
政府官员做什么呢??请求更换官吏以洗刷冤愤。郭崇终于醒悟,异地审查讯问,才查出实情。
太祖登基,任命郭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郭崇有不轨行为,太祖大怒但又心存疑虑,于是派遣
使者前去查验此事。使者还没有到,郭崇担心烦闷得无所适从,对宾客和随从说:?如果主上不能
了解实情,我该怎么做呢??众人都愕然相视,不知所措。辛仲甫说:?皇帝受天命而称帝,您首
先效忠,军队百姓的治理安排,全都依照寻常法度,(朝廷)将凭什么给您加罪名呢?您只要远远
地探知使者的情况,率领下属尽郊迎的礼节,任使者去探访调查,时间长了事情自然会明白。?郭
崇就按照辛仲甫说的去做。使者到了以后,(经过探查)看郭崇并没有不轨之意,于是回去把情况
报告给皇上,皇上大喜,反过来治了陈思诲的罪。
乾德五年,仲甫入朝,拜右补阙,出任光州知州。州境有横河与城相对,适逢久雨不停河水暴
涨,大水冲毁了房屋田舍。仲甫调集了几百艘船只,使得军用物资和民用储备都因此得以流通补给。
六年,调任彭州知州。彭州士兵引诱营兵和各屯守军,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行叛乱。时值初春,
仲甫出城巡视,见到护城河的草长得很深,想到可以隐藏埋伏,便命人将草烧光、拔除。叛乱者因
此怀疑是自己的阴谋泄露,便有人前来自首。仲甫捕获了一百多人,将他们全部斩杀。在此之前彭
州种树很少,夏天没有休息乘凉的地方。仲甫督促百姓栽种柳树遮蔽道路,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
高三语文答案 第 4 页(共 8 页)
因此将柳树命名为?补阙柳?。太祖问众大臣中有谁是文武兼备的,赵普拿辛仲甫来回答皇上。
太平兴国初年,升为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问他: 党进是什么样的人?宋国像党
进这样的人有多少??仲甫说: 国家名将相继涌现而出,像党进这样的不过是供驱使之辈,哪里值
得一提!?契丹皇帝想将他留在辽国,仲甫说: 从守信用上说我要完成使命,从道义上说我不可以
留下,如果一定要留我,我只有一死。?契丹皇帝最终也没能使他屈服。出使回国后,以刑部郎中
任成都知府。到成都后,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铜钱,废除官府对酒的专卖,为政崇尚宽
厚简便,蜀地百姓因此得以安居乐业。八年,被加封为右谏议大夫,彭州盗贼不断为害作乱,朝廷
下诏缉捕却未能抓获。经过仲甫的诱导劝说,这些人中将自己捆绑起来到官吏处自首的达到一百多
人,剩下的也因此解散。
淳化二年,担任陈州知州。任职期满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贼寇作乱,因为辛仲甫一向有很高
的恩德和威信,准备让他抱病前去招抚,因为生病未能前往。咸平三年去世,享年 74 岁。
文言文译文(三)
杜暹,濮阳人。自杜暹的高祖到杜暹,一家五代同居,杜暹特别恭敬谨慎,侍奉继母以孝顺闻
名。起初通过明经科考试,补任婺州参军,任满将还乡,州吏赠送他一万多张纸,杜暹只接受了一
百张,其余全部还给。当时来告别的州府官员,看到这种情景感叹道:?从前清廉的官吏接受一枚
大钱,杜暹之举又有什么不同!?不久杜暹被任命为郑县县尉,又因清廉节俭而被人所知,华州司
马杨孚非常赏识器重他。不久杨孚升任大理正,杜暹因公事获罪交由法司断罪,杨孚对人说:?如
果这个县尉获罪,那么公正清廉之士靠什么来勉励呢??
开元四年,杜暹升任监察御史,于是前往漠西检查屯田驻军。适逢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
可汗史献等不和,互相上奏指责,诏令杜暹查明事实。当时杜暹已返回凉州,接到诏令又前往漠西,
于是进入突骑施营帐,以查究他们与郭虔瓘等人冲突的情况。番人以黄金相赠,杜暹坚决推辞不受,
左右的人说: 您远道出使这边远的地方,不可辜负了番人的情意。?杜暹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接受了
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番境以后,他才传书让番人去收取。番人大惊,越过沙漠追赶他,追赶
不上,方才作罢。杜暹多次升迁,任给事中,因继母去世辞去官职回家守丧。开元十二年,安西都
护张孝嵩调任太原尹,有人推荐杜暹前往代替他,番人佩服他的清廉谨慎,十分思念仰慕他,于是
杜暹丧期未满起任安西副大都护。第二年,于阗王尉迟眺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番国图谋叛乱,杜暹
暗中探知了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了他的党羽五十多人,重新选任了君长,于阗
才安定下来。杜暹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很得少数民族和汉人的拥戴。
开元二十年,杜暹任户部尚书。皇上将要巡幸东都,诏令杜暹为京城留守。杜暹因此抽调轮流
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他亲自巡查,从不懈怠。皇上听说后称赞他说:?卿一向清廉
高三语文答案 第 5 页(共 8 页)

正直,而且又勤劳能干。自从担任留守,事事都能尽职,治政使官吏整 肃,恩惠能施及百姓。朕
心中十分欣慰。?开元二十八年,病逝,谥号为?贞孝?。
杜暹在家孝顺友爱,十分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杜暹常以公正清廉勤劳节俭为己任,年轻时
立誓不接受亲友馈赠,一生如此。他去世后,皇上感到十分惋惜,派宦官到他家中探望丧事的办理,
宫内拿出三百匹绢赐与他家。尚书省及过去与他共事的官吏赠给的丧葬财物,他的儿子杜孝友遵守
父亲一向的约束,一概拒绝不曾接受。
文言文译文(四)
王珪,字叔玠。性情沉静恬淡,为人正直,安于所遇,与人交往不苟且附和。当时太宗任命他
为谏议大夫。太宗曾经说:?君臣同心同德,那么国家就会安定。我虽不是贤明之君,但幸而有各
大臣常加规劝及纠正我的过失,但愿这样可以使夫下太平吧。?王珪进言说: 古时天子有谏诤之臣
七人,都因谏言不被采用,而相继死亡。现在陛下发扬你的美德,采纳像我们这样的草野之人的意
见,我愿竭尽愚钝之力,效力辅佐陛下。?王珪推诚尽忠,进荐善言,并常常存心规劝,太宗更加
信任他。
一天,王珪进见,看见有一美人在皇上身边侍候。太宗指着她说:?庐江王不行道义,杀了她
的丈夫而纳她为妄,怎么会不灭亡呢??王珪离开座位回答说:?陛下认为庐江王做得对还是不对
呢??皇上说:?杀了人却纳那人之妻,竟然还问我是对还是错,为什么呢??王珪回答说:?我听
说齐桓公到郭国,问老百姓: 郭公为什么灭亡?’老百姓回答说: 因为他能分清什么是善什么是
恶。’齐桓公说:‘如像你们这么说,他就是一个明君了,可为什么会到了灭亡的地步吓?’老百姓
说:‘不是这样的,郭君知道是好的意见却不采纳,知道是错的事情却不停止做,所以灭亡。’如今
陛下知道庐江王灭亡的原因,他的美姬还在你的身边,我看陛下认为这样做是对的。知道那是错的
事情(但还要继续做),这就是所谓知道不对的却不停止去做啊。?太宗十分欣赏他说的话。
太宗派太常少卿祖孝孙用乐律来教授宫中的乐人,因这些乐人的技能没有长进,孝孙多次被皇
上责怪。王珪与温彦博共同进言说:?孝孙是恭谨之士,陛下让他来教女乐,又责备他,国人岂不
认为皇上太轻视士人了吗??太宗十分愤怒地说:?你们这些人都是我心腹之臣,竟然附顺下人欺
瞒我,替人游说说情吗??彦博惧怕,谢罪,但王珪不谢罪,他说:?我本来侍奉前皇太子,罪当
受死,陛下您怜惜我的性命,任用我,让我担任重要的职务,并要求我忠诚效力。现在陛下因私心
而怀疑我,这是陛下对不起我,我没有辜负陛下。?皇上默不作声,感到惭愧,于是就不再追究了。
当时,王珪与玄龄等一同辅佐朝政。太宗对他说:?你给我评评玄龄等人的才干,并且说说,
你与这些人相比谁更贤能??王珪回答:?勤恳奉公为国,朝中事情没有不关心处理的,我不如玄
龄;文才武略,将相之才兼备,我不如李靖;上奏详尽明了,思虑恰当,我不如彦博;治理繁重事
高三语文答案 第 6 页(共 8 页)
务,事事必办妥,我不如戴胄;把谏诤作为自己的职责,以国君不及尧舜为耻辱,我不如魏征。至
于抨击坏人坏事奖励好人好事,疾恨邪恶喜好善美,我和他们相比有一点点长处。?太宗称好。
诗歌鉴赏:
此词为作者在处州(今浙江丽水)为监洒税官时所写,词中抚今追昔,触景生情,表达了政治
上的挫折与爱情上的失意相互交织而产生的复杂心绪。
据处州府志云,处州城外有大溪,岸边多杨柳。起首二句即写眼前之景,将时令、地点轻轻点
出。春去春回,引起古代词人几多咏叹。然而少游这里却把春天的踪迹看得明明白白:?水边沙外,
城郭春寒退。?浅浅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悄悄地退却了。二月春尚带寒,?春寒退?即三月
矣,于是词人写道:?花影乱,莺声碎。?这两句词从字面上看,好似出自唐人杜荀鹤《春宫怨》
诗?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然而词人把它浓缩为两个三字句,便觉高度凝炼。其中?碎?字
与?乱?字,用得尤工。莺声呖呖,以一?碎?字概括,已可盈耳;花影摇曳,以一?乱?字形容,
几堪迷目。感于这两句词的妙处,南宋范成大守处州时建莺花亭以幻之,并题了五首诗。
?飘零?句以下,词情更加伤感。所谓?飘零疏酒盏?者,谓远谪处州,孑然一身,不复有?殢
酒为花?之情兴也;?离别宽衣带?者,谓离群索居,腰围瘦损 ,衣带宽松也。明人沈际飞评曰:
?两句是汉魏诗诗。?(《草堂诗余正集》卷二)少游此词基调本极哀怨,此处忽然注入汉魏人诗
风,故能做到柔而不靡。歇拍二句进一步抒发离别后的惆怅情怀。所谓?碧云暮合 ?,说明词人
所待之人,迟迟不来。这一句是从江淹《拟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化出,表
面上似写怨情,而所怨之人又宛似女性,然细按全篇,却又不似。朦胧暧昧,费人揣摩,这正是少
游词的微妙之处,将政治上的蹭蹬与爱情上的失意交织起来,于是读来不觉枯燥乏味,而是深感蕴
藉含蓄。
过片转而写昔,因为看到处州城外如许春光,词人便情不自禁地勾起对昔日西池宴集的回忆。
西池,即金明池,《东京梦华录》卷七谓在汴京城西顺天门外街北,自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闭池,
虽风雨亦有游人,略无虚日。《淮海集》卷九《西城宴集》诗注云:?元祐七年三月上已,诏赐馆
阁花酒,以中浣日游金明池、琼林苑,又会于国夫人园。会者二十有六人。?这是一次盛大而又愉
快的集会,在词人一生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鵷鹭同飞盖?一句,把二十六人同游西池的盛况作
了高度的概括。鵷鹭者,谓朝官之行列整齐有序,犹如天空中排列飞行的鵷鸟与白鹭。飞盖者,状
车辆之疾行,语本曹植《公宴诗》:?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阳春三月,馆阁同人乘着车辆,
排成长队,驰骋在汴京西城门外通向西池的大道上,多么欢乐;然而曾几何时,景物依旧,而从游
者则贬官的贬官,远谪的远谪,俱皆风流云散 ,无一幸免,又是多么痛心!?携手处,今谁在?,
这是发自词人肺腑的情语,是对元祐党祸痛心疾首的控诉。然而词人表达这种感情时也是极含蓄委
高三语文答案 第 7 页(共 8 页)

婉之能事。这从?日边?一联可以看出。?日边清梦?,语本李白《行路难》其一 :?闲来垂钓
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王琦注云 :?《宋书》:伊挚将应汤命,梦乘船过日月之旁。? 少
游将之化而为词,说明自从迁谪以来,他对哲宗皇帝一直抱有幻想。他时时刻刻梦想回到京城,恢
复昔日供职史馆的生活。可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梦想如同泡影。于是他失望了,感到回到
帝京的梦已不可能实现。着?镜里朱颜改?一句,更联系自身。无情的岁月,使词人脸上失去红润
的颜色。政治理想的破灭,个人容颜的衰老,由作者曲曲传出,反复缠绵,宛转凄恻。
开头说?春寒退?,暗示夏之将至;到结拍又说?春去也?,明点春之即归。两者从时间上或
许尚有些少距离,而从词人心理上则是无甚差别的。盖四序代谢,功成者退,春至极盛时,敏感的
词人便知其将被取代了。词人从眼前想到往昔,又从往昔想到今后,深感前路茫茫,人生叵测,一
种巨大的痛苦在噬啮他的心灵,因此不禁发出?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的呼喊。这不仅是说自
然界的春天正在逝去,同时也在暗示生命的春天也将一去不复返了。?飞红?句颇似从杜甫《曲江
对酒》诗中?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化来。然以海喻愁,却是作者一个了不起的创造。
从全篇来讲,这一结句也极有力。近人夏闰庵(孙桐)云:?此词以‘愁如海’一语生色,全体皆
振,乃所谓警句也。?(俞陛云《宋词选释》引)。
这首词以春光流逝、落花飘零的意象,抒写了作者因政治理想破灭而产生的无以自解的愁苦和
悲伤,读来哀怨凄婉,有一咏三叹之妙。
高三语文答案 第 8 页(共 8 页)

衡水中学 2012—2013 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
高 三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 42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共18个
选择题,在答题卡上依次填涂。
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论低碳消费方式
?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最佳模式之一,低碳消费方式是其重要环节。低碳消费方式是
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是低碳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消费方式回答了消费者怎样拥
有和拥有怎样的消费手段与对象,以及怎样利用它们来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需要的问题。它
是后工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生产关系下,消费者消费理念与消费资料供给、利用的结合方式,
也是当代消费者以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态度,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
消费方式。这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低碳消费方式着力于解决人类生存
环境危机,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使人类社会这一系统工程的各单元
能够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均衡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和生态消费;使人类消费行为与消费结构更加
科学化;使社会总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生产更加趋向于合理化。
低碳消费方式特别关注如何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
利。由于满足基本需要的人权特性和有限性,在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情况下,应该把有限的资源
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人们应该认识到:生活质量还包括环境的质量,若环境
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最终会下降。在环境资源日益稀缺的今天,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更好地提
高生活质量的消费方式。
低碳消费方式体现人们的一种心境、一种价值和一种行为,其实质是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
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消费者在消费品的选择过程中按照自己的心态,根据一定时期、一
高三语文试卷 第 1 页(共 10 页)

定地区低碳消费的价值观,在决策过程中把低碳消费的指标作为重要的考量依据和影响因子,在实
际购买活动中青睐低碳产品。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
展。低碳消费方式的实现程度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社会消费文化和习惯等诸多因素有关。因此,
推行低碳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生产消费是指生产过程中工具、原料和燃料
等生产资料和生产劳动的消耗。非生产性消费的主要部分是个人消费,是指人们为满足个人生活需
要而消费的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另一部分是非生产部门如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在日常工
作中对物质资料的消耗。因此,推动?高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
共同职责,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实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公民利益的最大化。
1、下列对“低碳消费方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B.低碳消费方式是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地积极实现低价格、低污染和低排放的消费方
式。
C.低碳消费方式是一种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
D.低碳消费方式是以“低碳”为导向,解决了人类生存环境危机的一种共生型消费方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关注在保证实现气候目标的同时,维护个人的基本需要获得满足的基本权利。
B.消费从经济学上讲,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非生产消费,所谓非生产消费就是人们为满足个人生
活需要而消费各种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
C.消费者对消费对象的选择、决策和实际购买与消费的活动会受到心境与价值观的影响。
D.面临资源与环境约束,应该把有限的资源用于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低碳消费是一种提高生活
质量的消费方式。
3、根据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消费方式限制奢侈浪费,即使环境恶化,也能满足消费者个人的所有生存、发展和享受的
需要。
B.人们如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实现低碳消费,就必然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日益恶化的资源短
缺问题。
C.不管是生产者还是消费者,是团体还是个人,都在消费着各自所需的物质资料,因此,从“高
碳消费方式”向“低碳消费方式”的转变应该是全社会的共同职责。
D.推行低碳的消费方式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根本原因是低碳消费方式代表着人与自然、社
高三语文试卷 第 2 页(共 10 页)
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式发展。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①⑤⑥
二、文言文阅读(选择每个 2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
张中彦,字才甫,中孚弟。少以父任仕宋,为泾原副将,知德顺军事。睿宗经略陕西,中彦降,
除招抚使。授彰武军承宣使,为本路兵马钤辖,迁都总管。
宋将关师古围巩州,与秦凤李彦琦会兵攻之。王师下饶风关,得金、洋诸州,以中彦领兴元尹,
抚辑新附。师还,代彦琦为秦凤经略使。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中彦徙治北山,因险为垒,今秦
州是也。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帅秦凡十年,改泾原路经略使,知平凉府。
朝廷以河南、陕西赐宋,中孚以官守随例当留关中。熙河经略使慕洧谋入夏,将窥关、陕,中
彦与怀庆赵彬会两路兵讨之,洧败入于夏。中彦与兄中孚俱至临安,被留,以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
使,清远军承宣使,提举佑神观,靖海军节度使。
皇统初,恢复河南,诏征中彦兄弟北归,为静难军节度使,历彰化军、凤翔尹,改尹庆阳,兼
庆原路兵马都总管、宁州刺史。宗室宗渊殴死僚佐梁郁。郁远人,家贫无能赴告者。中彦力为正其
罪,竟置于法。改彰德军节度使,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人服其明。
逾年,除南京留守。时淮楚用兵,土民与戍兵杂居,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中彦得戍兵
为盗者,悉论如法,帅府怒其专决,劾奏之,朝廷置而不问。秩满,转真定尹兼河北西路兵马都总
管。未几,致仕,西归京兆。明年,起为临洮尹兼熙秦路兵马都总管。巩州刘海构乱,既败,籍民
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
西羌吹折、密臧、陇逋、庞拜四族恃险不服,使侍御史沙醇之就中彦论方略,中彦曰:?此羌
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即至积石达南寺,酋长四人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
遣之。还奏,上大悦,遣张汝玉驰驿劳之,赐以球文金带,用郊恩加仪同三司。以疾卒官,年七十
五。百姓哀号辍市,立像祀之。
(节选自《金史》)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中彦最初在宋朝为官,但是后来投降了金朝并被委以重任,同驻守在秦凤的李彦琦联合进攻
宋军,并攻陷了金、洋等多个州郡。
B.张中彦在任秦凤经略使的时候展示出了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能够准确根据地势的有利形势修
筑城堡,使自己在防守中有险可据。
C.在金朝将河南、陕西归还给宋朝之后,张中彦和兄长一起归附宋朝并在宋朝任职,直到后来金
兵恢复河南,张中彦兄弟被迫又回到金朝。
D.张中彦在处理同羌族的关系方面很有威信,他亲自约见羌族四位酋长,顺利同其约定招降办法,
很快解决了四族不服管辖的事情。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籍民之从乱者数千人,中彦惟论为首者戮之。(5 分)
(2)此羌服叛不常,若非中彦自行,势必不可。(5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
辛仲甫,字之翰,汾州孝义人。仲甫少好学,及长,能吏事,伟姿仪,器局沉厚。周广顺中,
郭崇掌亲军,置仲甫掌书记。显德初,出镇澶渊,仍署旧职。崇所亲吏为厢虞候,部民有被劫者,
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仲甫请自捕逮,鞫之,吏故稽其狱。仲甫曰:?民被寇害而
使自诬服,蠹政甚矣,焉用僚佐为??请易吏以雪冤愤。崇悟,移鞫之,乃得实状。
太祖受命,以崇为监军。陈思诲密奏崇有奸状,上怒且疑,遣中使驰往验之。未至,崇忧懑失
据,谓宾佐曰:?苟主人不察,为之奈何??皆愕相视。仲甫曰:?皇帝膺运,公首效节,军民处置,
率循常度,且何以加辞?第远侦使者,率僚属尽郊迎礼,听彼伺察,久当自辨矣。?崇如其言。使者
至,视崇无他意,还奏,上大喜,归罪于思诲。
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州有横河与城直,会霖潦暴疾,水溢溃庐舍。仲甫集船数
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六年,移知彭州。州卒诱营兵及诸屯戍,谋以长春节宴集日为乱。属
A.以中彦领兴元尹
C.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领:兼任
竟:最终
B.秦州当要冲而城不可守
D.所司皆依违不决
当:阻挡
决:判决
春初,仲甫出城巡视,见壕中草深,意可藏伏,命烧之。凶党疑谋泄,有自首者。禽百余人,尽斩
之。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太祖问群臣文
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能表现张中彦公正严明的一组是
武兼资者为谁,赵普以仲甫对。
①筑腊家诸城,以扼蜀道
③均赋调法,奸豪无所蔽匿
⑤中彦得戍兵为盗者,悉论如法
②中彦力为正其罪,竟置于法
④讼牒纷纭,所司皆依违不决
⑥与之约降,事遂定,赏而遣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3 页(共 10 页)
太平兴国初,迁起居舍人,奉使契丹。辽主问:?党进何如人?如进之比有几??仲甫曰:?国家
名将辈出,如进鹰犬材耳,何足道哉!?辽主欲留之,仲甫曰:?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
辽主竟不能屈。使还,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既至,奏免岁输铜钱,罢榷酤,政尚宽简,蜀人安之。
高三语文试卷 第 4 页(共 10 页)
八年,加右谏议大夫。时彭州盗贼连结为害,诏捕未获。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淳化二年,出知陈州。代归,会蜀有寇,以仲甫素著恩信,将令舆疾招抚,以疾未行。咸平三
年卒,年七十四。
8、下列各句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以遗,暹固辞不受。左右曰:?公远使绝域,不可违蕃人情。?暹不得已受之,埋幕下,既去出境,
乃移牒令收取之。蕃人大惊,度碛追之,不及而止。暹累迁给事中,丁继母忧去职。十二年,安西
都扩张孝嵩迁为太原尹,或荐暹往代之,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乃夺情擢拜安西副大都护。明
年,于阗王尉迟眺阴结突厥及诸蕃国图为叛乱,暹密知其谋,发兵捕而斩之,并诛其党与五十余人,
A.吏故稽其狱
C.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狱:案件
济:救济
B.第远侦使者
D.以刑部郎中知成都府
第:但,只管
知:主持、掌管
更立君长,于阗遂安。暹在安西四年,绥抚将士,不惮勤苦, 甚得夷夏之心。
二十年,为户部尚书。上行幸东都,诏暹为京留守。暹因抽当番卫士,缮修三宫,增峻城隍,
9、下列各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直接表明辛仲甫“能吏事”的一项是
躬自巡检,未尝休懈。上闻而嘉之曰:?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自委居守,每事多能,政肃官僚,
①周广顺中,郭崇掌亲军,署仲甫掌书记
③仲甫集船数百艘,军资民储,皆赖以济
⑤信以成命,义不可留,有死而已
②请易吏以雪冤愤
④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
⑥仲甫诱令自缚诣吏者凡百余人,余因散去
惠及黎庶。慰朕怀也。?二十八年,病卒,谥曰?贞孝?。
暹在家孝友,爱抚异母弟昱甚厚。常以公清勤俭为己任,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及卒,上甚悼惜之,遣中使就家视其丧事,内出绢三百匹以赐之。尚书省及故吏赙赠者,其子孝友
A.①③⑥
B.②③⑥
C.②⑤⑥
D.①③④
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彭州士兵兵谋划在长春节宴会之日进行叛乱被仲甫识破,他出城巡视,命人将护城河中很深的

1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四十八》,有删改)
草烧光、拔除,避免贼人隐藏埋伏,叛乱者见其阴谋败露前来自首。
B.太平兴国初年,辛仲甫担任起居舍人,奉命出使契丹。契丹皇帝请他评价党进是什么样的人,
A.诏暹按其事实
C.暹累迁给事中
按:依照
累:多次
B.蕃人赍金以遗
D.卿素以清直,兼之勤干
赍:送物给人
素:向来,一向
辛仲甫的回答收到了提升大宋国威的效果。
1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杜暹“清直”的一组是
C.在成都时,辛仲甫关注民生,为政崇尚宽厚简便,上奏免除成都府每年上交朝廷的铜钱,废除
官府对酒的专卖,蜀人因此得以安居乐业。
D.辛仲甫担任陈州知州任职期满后回到朝廷,正碰上蜀地贼寇作乱,朝廷准备让他抱病前去招抚,
①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
③蕃人伏其清慎,深思慕之
⑤弱冠便自誓不受亲友赠遗,以终其身
②蕃人赍金以遗,暹固辞不受
④躬自巡检,未尝休懈
⑥孝友遵其素约,皆拒而不受
由此可见朝廷对他非常信任。
A.①②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③④⑥
11、请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部民有被劫者,诉阴识贼魁,即捕盗吏也,官不敢诘。(5 分)
(2)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5 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2—15 题。
杜暹,濮阳人也。自暹高祖至暹,五代同居,暹尤恭谨,事继母以孝闻。初举明经,补婺州参
军,秩满将归,州吏以纸万余张以赠之,暹惟受一百,余悉还之。时州僚别者,见而叹曰:?昔清
吏受一大钱,复何异也!?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寻而孚迁大理正,
暹坐公事下法司 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
开元四年,迁监察御史,仍往碛西覆屯。会安西副都护郭虔瓘与西突厥可汗史献等不协,更相
执奏,诏暹按其事实。时暹已回至凉州,承诏复往碛西,因入突骑施,以究虔瓘等犯状。蕃人赍金
高三语文试卷 第 5 页(共 10 页)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暹孝顺友爱。自高祖到杜暹,五代同居,他在家里不仅特别恭敬谨慎地侍奉继母,而且十分
关心爱护异母弟弟杜昱;在任给事中时,还因继母去世而辞去官职,回家守丧。
B.杜暹为官清廉。在他进入突骑施营帐查究蕃人与郭虔瓘等人的冲突时,不得已接受了蕃人赠送
的黄金,但他把黄金埋在幕帐之下,走出蕃境以后,才传书让蕃人去收取。
C.杜暹行事果敢有方。在他出使碛西期间,于阗王尉迟跳秘密勾结突厥和一些蕃国图谋叛乱,杜
暹暗中探知他的阴谋,便发兵逮捕斩杀了他,并诛杀其党羽,重新选任君长,使于阗得以安定。
D.杜暹勤干多能。他在安西四年,安抚将士,不怕劳苦,深得蕃汉人民拥戴;皇上巡幸东都,作
为京城留守的杜暹抽调轮流值勤的卫士,修缮三宫,加高城墙,受到了皇上的称赞。
1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高三语文试卷 第 6 页(共 10 页)
(1)俄授郑尉,复以清节见知,华州司马杨孚深赏重之。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③⑥
(2)暹坐公事下法司结罪,孚谓人曰:“若此尉得罪,则公清之士何以劝矣?”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18 题。
王珪,宇叔玠。性沉澹,为人雅正,恬于所遇,交不苟合。时大宗召为谏议大夫。帝尝曰: 君
臣同德,则海内安。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庶致天下于平。?珪进曰:?古者,天子有争臣七
人,谏不用,则相继以死。今陛下开圣德,收采刍言,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珪推诚进善,每
存规益,帝益任之。
它日进见,有美人侍帝侧。帝指之曰: 庐江不道,贼其夫而纳其室,何有不亡乎??珪避席曰:
?陛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帝曰:?杀人而取妻,乃问朕是非,何也??对曰:?臣闻齐桓公之郭,
问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若子之言,乃贤君也,何至于亡?’父
老曰:‘不然郭君善善不能用,恶恶不能去,所以亡。’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
为是。审知其非,所谓知恶而不去也。?帝嗟美其言。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珪为人正直。任谏议大夫之职以来,无论是引喻规劝,还是直言相谏,抑或是犯颜廷争,他
都以诚待上,以理服君,因而深得太宗的赏识与器重。
B.王珪发现太宗有纳庐江王美姬之意,便以郭公因善恶不分而致灭亡的史实作类比,劝谏太宗吸
取教训,采纳善言,知恶而去之,终使太宗心悦诚服。
C.王珪与温彦博替祖孝孙辩解,致使太宗大怒。王珪毫不畏惧地直言,自己因报效皇上知遇之恩,
且受命尽忠职守才这样做,过错不在自己而在皇上。
D.王珪评论朝中大臣之才时,向太宗坦言自己多方面不如他们,而自己的长处就是能“激浊扬清、
疾恶好善”,表现他谨慎谦虚的品格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三、名句默写
19、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7 分)
帝使太常少卿祖孝孙以乐律授宫中音家,伎不进,数被让。珪与温彦博同进曰: 孝孙修谨士,
陛下使教女乐,又责谯之,天下其以士为轻乎!?帝怒曰: 卿皆我腹心,乃附下罔上,为人游说邪??
(1)
(2)沧海月明珠有泪,
,望帝春心托杜鹃。

彦博惧,谢罪,珪不谢,曰:?臣本事前宫,罪当死,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今疑
臣以私,是陛下负臣,臣不负陛下。?帝默然惭,遂罢。
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帝谓曰:?卿为朕言玄龄等材,且自谓孰与诸子贤??对曰:?孜孜奉国,
(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4)小楼昨夜又东风,
(5)
。

,任重而道远。
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兼贤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详明,出纳惟允,臣不如彦博;
(6)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济繁治剧,众务必举,巨不如胄;以谏诤为心,耻君不及尧舜,臣不如征。至激浊扬清,疾恶好善,
(7)
,万钟于我何加焉。
臣于数子有一日之长。?帝称善。

(选自《新唐书》)
四、诗歌鉴赏
20、阅读下面这宋词,完成下列各题。(11 分)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千秋岁①
秦观
A.朕虽不明,幸诸公数相谏正
B.伎不进,数被让
C.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
D.济繁治剧,众务必举
正:正确
让:责备
矜:怜悯
举:办妥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
对。
忆昔西池②会,鹓鹭③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
点愁如海。
1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珪“为人雅正”的一组是
[注]①千秋岁:词牌名。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①臣愿竭狂瞽,佐万分一
③今陛下知庐江之亡,其姬尚在,窃谓陛下以为是
⑤陛下矜其性命,引置枢密,责以忠效
②珪推诚纳善,每存规益
④彦博惧,谢罪,珪不谢
⑥时珪与玄龄等同辅政
高三语文试卷 第 7 页(共 10 页)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③鹓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描述。这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5 分)
(2)“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是传颂千古的名句,请结合全词内容对其表现手法进行赏析。(6
高三语文试卷 第 8 页(共 10 页)
分)

第 II 卷

语言表达题 (108 分)

A.⑤③②④①⑥
六、写作(60 分)

B.④⑤⑥②③①

C.⑤②④⑥①③

D.④①③②⑥⑤

五、语言文字与运用(每题 3 分)
2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郑州市生态水系建设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总投资 33 亿元。日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
启动,一个碧水蓝天、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呼之欲出。
B.老师的话音刚落,他就不揣冒昧地站起来,大声问道:“这种解题方法有点复杂,难道没有简单
一些的吗?”
C.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不仅没有精简,反而迅速膨胀,导致某些部门里人浮
于事、尸位素餐的现象十分普遍。
D.对这几个衣衫不整、模样粗笨的农民工的惨死,某些官员却安之若素,顶多在酒足饭饱之后打
着饱嗝儿,发两声感叹。
2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1 年以来,虽然全国住房价格过快的上涨势头已得到初步遏制,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格
仍然过高,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依然繁重。
B.由于种种原因,公安机关落下了许多“警民关系”的课程,这种“课程”的欠缺,给公安部门
不仅带来了不少的负面影响,更给具体工作带来了很大阻力。
C.一个人知识水平的高下取决于其优越的智力水平,而一个人遵守法纪则完全是社会规范的产物,
两者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D.2012 年 3 月 12 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的首场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新闻
发言人赵启正向中外媒体介绍了本次大会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24、认真观察这幅下面这幅漫画,按要求作文。
(画面上的文字分别是“警钟”和“报喜”)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
。
。
。
。你想中国什么样,你就朝什么样去努力。
点点滴滴,从我开始。
①要把怨气化成勇气,批判加上反省
②不可能心中的社会是没有希望的,而你又是个有希望的人
③一切由自身做起,才有资格要求别人;拿出勇气影响社会,才有一个光芒耀眼的自己
④现在社会有太多怨气
⑤人们习惯把负面事件放大,然后鞭挞周围,却忘了问自己,会不会做得更好
⑥佛经云:万法唯心造

高三语文试卷 第 9 页(共 10 页)

高三语文试卷 第 10 页(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