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2初中地理专项练习地图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0分)最能直观地反映地面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的地图是A. 地形图 B. 等高线地形图C. 分层设色地形图 D. 地形剖面图关于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图表示山峰 B. 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C. ①图范围比②图大 D. 甲到乙的坡度比丙到丁的坡度大2021年10月16日,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10°E)发射,并成功入轨对接中国空间站。根据图文材料,完成1、2小题。1.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位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的(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 如果小明想要查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应选择( )A. 中国地形图 B. 中国交通图 C. 中国政区图 D. 中国旅游图如图为某校开展定向越野比赛使用的地图,选手从起点出发,依次经过七个点标到达终点,用时最少者获胜。读图回答1、2小题。1. 图中点标2所在的地形部位是( )A. 山谷 B. 陡崖 C. 山脊 D. 山顶2. 关于图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终点位于起点的西北方向B. 点标3到点标4一路上坡C. 点标5是图中最高点D. 若起点与终点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是400米图中虚线或字母表示地形部位,下列选项中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 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B. 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C. 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D. 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五一”期间,刘老师带领同学来到下图中的甲地,准备按照“某地等高线示意图”沿着虚线从①处到②处完成一次登山活动。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小题。1. 图中甲村所在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A. 平原 B. 盆地 C. 丘陵 D. 山地2. 图中对河流在乙处流向判断正确的是(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南向东北 D. 自东北向西南图中甲山与刘村的相对高度是( )A. 500米 B. 1150米 C. 800米 D. 650米对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正确的是( )A. 据等高线数值判断,该图等高距为100米B. 据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该地区为山地C. 根据指向标判断,河流流向为西北→东南D. 图示区域有山谷、山脊、山峰、陡崖,没有鞍部某地球仪上量得赤道的长度为80厘米.该地球仪的比例尺约为( ).A. 一百万分之一 B. 1:10000000C.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千米 D.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结合图文资料,如果想要查找尼泊尔这个国家的位置,可以查阅( ).①世界地形分布图 ②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③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④西亚国家和地区分布图 ⑤电子地图.A. ①③ B. ③⑤ C. ③④ D. ②③安徽桐城有一景点叫“六尺巷”,小巷长约100米,宽约2米,读图,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0的地图上,六尺巷的长度大约是( )。A. 10厘米 B. 20厘米 C. 1厘米 D. 2厘米下列四个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千米 B. 1:10000000C. 五百万分之一 D. 1/500000当驾驶员不认识路,打开车上的导航地图选择路线,边看图边行进,可以省时省力,准确到达目的地。车载导航地图属于( )A. 地形图 B. 农业图 C. 交通图 D. 政区图从甲村庄到乙村庄的线路②和线路③相比,有利条件可能是( )A. 线路较短 B. 地势高差小C. 减轻洪水威胁 D. 避免修建过河桥梁下列图例错误的是( )A. B.C. 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读图,回答:(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C______、D______.(2)A点在B点的______方向,A点的海拔应在______米以上.(3)如果在甲、乙两地修一条公路,请你在图中设计绘出合理的路线图,并说明理由.______.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1)判断甲处地形部位是 .(2)图中C点的海拔是 米,图中山峰海拔高度为 A.400米-500米 B.500米一600米C.600米-700米 D.700米一800米(3)沿AB线路爬到山顶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顶,坡度较陡的线路是 (AB线路或CD线路)(4)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米.(5)某同学阅读地形图后,认为沿CD线一定会有一条较大的河流.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说出理由.比例尺的公式是: ______ ,有三种表示方法,分别是 ______ 、数字式和文字式.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们知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图中坡度最陡的地方是______.(填代号)(2)图中甲、乙两点的相对高度是______.(3)图中甲点的温度比乙点的温度约高______℃.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数字式比例尺转化成文字式比例尺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千米,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2)图中字母A、B、C、D、E代表的地形中,名称为鞍部的是______。(3)在图上用箭头标出小河F的流向。(4)小明从甲山头穿过A地到达乙山头,放眼一望,一时难以确定方向,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但你一定能告诉小明,乙山头就在甲山头的______方向。三、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如图中的a是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b为凸面镜(用于视线受阻时,观察对向车辆行驶情况),c为该地某日太阳光照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图a中,A处的地形部位名称是 ______ 。(2)本区欲开发水上漂流项目,B、C两条支流较适合的是 ______ ,理由: ______ 。(3)凸面镜设在①、②、③三地中的 ______ 处最合适。(4)甲地位于乙地的 ______ 方向,甲、乙、丙三个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 ______ ,理由是 ______ 。(5)丁河流为 ______ (内流河或外流河)。(6)由图c可知,该地区此时的气候特征是 ______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图回答(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地形部位的名称①______,⑥为______,其相对高度至少在______米以上,最大相对高度不足______米.(2)所绘的甲、乙两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河,理由是______,如果测得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根据图上比例尺,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是______.(3)若在本区修建一座大坝,应建在______(字母)比较合适,如果蓄水高度为200米,请在图上用阴影表示出蓄水范围.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5年7月31日,北京又成功申办了2022年冬奥会.首都北京,这座东方文明古都,将成为全球首个夏季、冬季奥运会皆举办的城市,这是中华民族的无上荣耀.材料二: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核心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北京、张家口相关资料表地点 经纬度 海拔 年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北京 39°48 N,116°24 E 33米 12.3℃ 572毫米张家口 40°48 N,114°53 E 726米 8.8℃ 404毫米(1)北京和河北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张家口位于北京的______方向,北京所在的地形区属于______平原.(2)北京-张家口举办冬季奥运会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3)北京年平均气温高于张家口的主要原因是______.(至少两点,2分)(4)北京市未来的建设发展目标定位于:国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国际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提出“宜居城市”概念.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实现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协作,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______(填字母).①软件研发产业 ②钢铁工业 ③石油化学工业 ④机械制造业 ⑤影视文化产业A.①②③B.③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⑤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A处地形为______,E地形部位是______。(2)图中abc三处,不属于河流的支流的是______;(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合理的是______。(4)拟从甲处向乙处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较为合理的是______。(5)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计划在ab两条河流中海拔100-500米之间河段开展大众化的漂流活动,从安全的角度应选择______。 原因是______。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地形剖面图指沿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垂直剖面图,以显示剖面线上断面地势起伏状况,能直观的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倾斜缓急.故选:D.2.【答案】C【解析】解:读图可知,①图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故A不正确;①图比例尺是1:000000,②图比例尺是1:00000,根据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可知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小,故B不正确;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小,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故C正确;①图范围比②图大,因此①图等高线比②图稀疏,根据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可知甲到乙的坡度比丙到丁的坡度小,故D不正确。故选:C。(1)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3.【答案】【小题1】C 【小题2】C【解析】1. 【分析】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据题干中酒泉的经纬度可得,该城市位于40°N以南,100°E以西,故丙地正确。故选:C。2. 【分析】我国的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是太原、酒泉、文昌、西昌,可依据四大卫星发射基地所在的省区解答此题。本题考查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的所在的省份,结合材料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中,太原位于山西省,酒泉位于甘肃省,西昌位于四川省,文昌位于海南省;小明想要查找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所在的省级行政区,应选择中国政区图。故选:C。 4.【答案】【小题1】C 【小题2】D【解析】1. 【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依据位置,读图可知,图中点标2所在的地形部位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应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故C符合题意。故选:C。2. 【分析】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方向的判定、海拔高度、比例尺的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解答即可。【解答】解:读图可知: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终点位于起点的西南方向,A错误。图中点标3到点标4一部分路段为上坡,B错误。图中等高距是10米,点标5海拔位于340-350米之间,图中最高点海拔位于370-380米之间,C错误。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起点与终点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2×200米=400米,D正确。故选:D。 5.【答案】B【解析】解:从等高线地形图可以看出,图①和②中的虚线处的等高线都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图③中字母所在的位置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图④中字母所在的位置位于几个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根据题意。故选:B。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学生读图后理解解答即可.6.【答案】【小题1】B 【小题2】A【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为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处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图中甲地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地形。故选B。本题考查河流流向的判读。河流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判断:河流的流向是自北向南。故选A。7.【答案】D【解析】解:图中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刘村的海拔是500米,则两地的相对高度=1150-500=650米。故选:D。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邻点所连成的闭合曲线.等高线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等高线不同的弯曲形态,可以判读出地表形态的一般状况.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各种地形的判读方法后,理解解答即可.8.【答案】B【解析】解:相临两条等高线的差是等高距,图示等高距是50米;图示等高线稠密,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地形以山地为主;由于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根据指向标可知,河流干流自西向东流;图示区域有山脊、山谷、鞍部和山峰以及陡崖。故选:B。海拔在500米以上坡陡谷深的为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下200米以上坡度和缓的为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上上部广阔平坦边缘陡峭的是高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的是平原;四周高中部低的是盆地。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地部分是鞍部;等高线重合部位是陡崖;等高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凸出是山谷,山谷是河流的发源地且河流的流向和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线向数值小的方向凸出是山脊,山脊是河流的分水岭;等高线数值内大外小的是山顶;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等高线稠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析图能力,属于常考题,掌握地形区和地貌的判读方法。9.【答案】D【解析】解:赤道的周长为4万千米,也就是4000000000厘米,根据公式:比例尺===,也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故选:D.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本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应用.运用公式计算即可.10.【答案】B【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所以如果想要查找尼泊尔这个国家的位置,可以查阅世界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或电子地图.故选:B.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考查地图的应用,要理解记忆.11.【答案】D【解析】解:根据数字式比例尺1:5000得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米;六尺巷的长为100米,则其图上距离为2厘米。根据题意。故选:D。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本题考查比例尺的应用,在把握比例尺计算公式的基础上,理解解答即可。12.【答案】D【解析】解:比例尺大小比较时,比例尺不是数字式的应先化成数字式再比较大小。四个比例尺为:A是1:1000000,B是1:10000000,C是1:5000000,D是1:500000,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则越大。比较选项中的比例尺得知,D比例尺最大。故选:D。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本题考查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析解答此题即可。13.【答案】C【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车载导航地图属于交通图。故选:C。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本题考查了地图的种类,理解解答。14.【答案】B【解析】解:读图可知,③线路经过山脊处,坡度大;②线路在相同的两条等高线之间,地势高差小.根据题意.故选:B.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平缓,等高线稀疏,坡度较陡.本题考查的是等高线地形图的判断方法,读图回答即可.15.【答案】C【解析】解:地图上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符号就是图例。读图可知,四图中C表示的是未定国界,故C符合题意。故选:C。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本题考查常用图例,属于基础题,牢记即可。16.【答案】山脊 山谷 正西 1400 路线相对较平坦易施工【解析】解:(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D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2)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向确定方向,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根据等高距是200米可知,A点的海拔应在1400米以上;(3)选择较为平坦的地方修路,理由是路线相对较平坦易施工.故答案为:(1)山脊;山谷;(2)正西;1400;(3);路线相对较平坦易施工.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本题主要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有一定的难度.17.【答案】(1)陡崖;(2)300;C;(3)AB线路;(4)800;(5)这是不可能的,因为CD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小河.【解析】试题分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读图可知, (1)甲处地形部位是陡崖.(2)图中C点的海拔是300米,图中山峰海拔高度为600米-700米.(3)沿AB线路爬到山顶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顶,坡度较陡的线路是AB线路.(4)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800米.(5)某同学阅读地形图后,认为沿CD线一定会有一条较大的河流.这是不可能的,因为CD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小河.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陡崖;(2)300;C;(3)AB线路;(4)800;(5)这是不可能的,因为CD处是山脊不可能形成小河.18.【答案】比例尺=;直线式【解析】解:比例尺=,比例尺可以分为:直线式、文字式、数字式三种.故答案为:比例尺=;直线式.比例尺可分为:直线式、文字式、数字式三种.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表示方法,属于基础题型.19.【答案】① 500米 3【解析】解:(1)①处等高线最密,说明坡度最陡.(2)甲点海拔为250米,乙点海拔为750米.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750米-250米=500米.(3)甲点比乙点海拔低500米,气温约高×0.6=3℃.故答案为:(1)①;(2)500米;(3)3℃.(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图中①处等高线最密,说明坡度最陡.(2)甲点位于海拔250米的等高线上,故海拔为250米.乙点位于海拔750米的等高线上,故海拔为750米.两点间的相对高度是甲乙高度差.(3)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甲点比乙点海拔低500米,气温约高3℃.本题综合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和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知识点.本题的易错点是海拔高度与气温升降的计算.20.【答案】1.5 3千米 A 西南【解析】解:(1)据图中数字比例尺的大小可知: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5千米,如果量得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那么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3千米;(2)据图中各字母的位置可得:A位于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位,则为鞍部;(3)据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可知河流F的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流;(4)当图上没有指向标也没有经纬网时,确定方向就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法判断方向,图中的乙山头就在甲山头的西南方向。故答案为:(1)1.5;3千米;(2)A;(3)(4)西南。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其特点是:等高线是闭合的圆滑曲线;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单位用米;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等高距相等。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考查知识点全面,在理解的基础上解答简单。21.【答案】陡崖 C C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水流较快 ③ 西北 甲 甲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外流河 高温多雨【解析】解:读图可知:(1)图中A处等高线重叠,地形部位名称是陡崖。(2)本区欲开发水上漂流项目,B、C两条支流较适合的是C,理由是C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水流速度快。(3)凸面镜设在①、②、③三地中的③处最合适,该处是急转弯,凸面镜增大了司机的视野范围。(4)依据经纬网判定方向,甲地位于乙地的西北方向。甲、乙、丙三个城镇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城市的是甲,理由是甲处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5)由图示信息可知,丁河流流入海洋,为外流河。(6)由图c可知,此时为夏季,该地区(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故答案为:(1)陡崖;(2)C; C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水流较快;(3)③;(4)西北; 甲;甲处地形平坦,交通便利,水源充足;(5)外流河;(6)高温多雨。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地形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定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在把握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聚落形成的条件、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外流河的判定、气候特征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2.【答案】鞍部;陡崖;50;150;甲;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为分水线,不易形成河流;4千米;A【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1)图中数字①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⑥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陡崖的相对高度为:(N-1)×等高距≤H<(N+1)×等高距(N表示有N条等高线经过).读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为50米,经过陡崖甲的等高线有两条,因此陡崖甲的相对高度H是:(2-1)×50米≤H<(2+1)×50米,即50米≤H<150米,即相对高度至少在50米以上,最大相对高度不足150米.(2)所绘的甲、乙两条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甲河,理由是: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谷处才能集水成河.如果测得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根据图上比例尺,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是:2×2=4千米.(3)若在本区修建一座大坝,应建在A处比较合适,因为A处位于盆地的出口,工程量小,省时、省力、省钱.如果蓄水高度为200米,若在图上用阴影表示出蓄水范围,应该覆盖盆地中200米等高线范围内.故答案为:(1)鞍部;陡崖;50;150;(2)甲;甲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为分水线,不易形成河流;4千米;(3)A;如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读图理解解答即可.23.【答案】西北 华北 冬季寒冷干燥 北京所处的纬度比张家口低;北京海拔较张家口低 C【解析】解:(1)根据北京和张家口所处的经纬度位置可知,张家口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北京位于华北平原;(2)北京-张家口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宜举办冬季奥运会;(3)影响气温的原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北京所处的纬度比张家口低;北京海拔较张家口低,故北京年平均气温高于张家口;(4)选项中的钢铁工业、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属于高污染企业,故北京首先向河北扩散的产业可能是钢铁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机械制造业;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西北;华北;(2)冬季寒冷干燥;(3)北京所处的纬度比张家口低;北京海拔较张家口低;(4)C.北京市位于太行山、燕山和华北平原的结合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科研、教育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化大都市.本题主要考查北京和张家口的地理概况.24.【答案】盆地 鞍部 c ① ④ b 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解析】解:读图可知,(1)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E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2)图中abc三处,c处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山脊处不能形成河流。(3)若将小河水引向疗养院,图中有两条计划线路,①、②线路中,①线路位于河流的上游,可以自引流水,较为合理。(4)拟从甲处向乙处修一条公路,③、④线路中,④线路处穿越的等高线少,且海拔低,容易修建,因此④线路较为合理。(5)为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计划在ab两条河流中海拔100-500米之间河段开展大众化的漂流活动,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从安全的角度应选择b。故答案为:(1)盆地;鞍部;(2)c;(3)①;(4)④;(5)b;b处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几条海拔高度不同的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等高线稀疏,坡度平缓;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山谷为集水线,能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能形成河流。本题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结合图示理解解答。第2页,共2页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