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9讲 压力 压强1.(2021·河北路南·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装置中,不是依据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A.微小压强计B.锅炉水位计C.船闸D.茶壶【答案】A【详解】A.压强计的U形管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不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不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A符合题意;B.锅炉水位计的玻璃管和锅炉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船闸底部连通,上端开口,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构成连通器,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制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2.(2021·上海虹口·中考真题)小红做“小球放入水中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她选取了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若干小球放入水中(水深大于小球直径,且水不溢出),如图所示,测出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并将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表一:实验序号 1 2 3 4 5() 0.2 0.6 0.8 1.0 1.2(帕) 98 294 392 490 490(帕) 98 294 392 490 588(1)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______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当与的大小满足______关系时,与无关;(2)分析比较表中与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的小球,______;(3)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中与的大小关系及相关条件可知: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______;表二:ρ液=______千克/米3实验序号 1 2 3 4 5() 0.2 0.6 0.8 1.0 1.2(帕) 98 294 392 490 539(帕) 98 294 392 490 588(4)小明仅改变液体种类,利用上述实验器材重复了实验,得到的数据如表二所示,根据上述实验规律,分析可得小明所用液体的密度值应为______千克/米3。【答案】4、5 与成正比 当时,等于【详解】(1)[1][2]根据表格一中的数据可知,在1、2、3、4实验中,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随着球的密度变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也变大;由4、5实验可知,当球的密度大于或等于水的密度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不变,所以可以得出时,与无关。(2)[3]由表格一中数据可知,在实验中,随着球的密度变大,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变大,且变化的倍数相同为490,可以得出浸入水中的小球,与成正比。(3)[4]分析比较表中实验序号1(或2或3或4)知,球的密度都小于水或等于的密度,随着球的密度增大,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和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都变大,且都相同,所以可以得出:浸入水中体积相同的小球,当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增加量等于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强增加量。[5](4)[6]由第一次实验知时,与无关,即小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时,增大,不变,在时,与成正比,由表格二知,液体的密度大于时,有说明液体的密度小于,所以液体的密度为3.(2021·河北正定·中考真题)如图为飞机的机翼截面形状示意图。飞机在飞行时,关于机翼的上方和下方的空气流速和气流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B.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大C.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D.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大,气流压强较小【答案】C【详解】ABCD.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流速越小的位置压强越大。如题中图,在相同是时间内,空气经过上方的路程长,速度大;经过下方的路程短,速度小。上方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小;下方空气流速越小,压强越大。所以机翼上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小于机翼下方的气流对机翼的压强。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液体压强 1.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 (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2.液体压强的大小 (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 (2)公式:P=ρgh。式中, 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 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 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 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 (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 要点诠释: 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考纲要求】1、理解压力的概念、压强的概念单位和公式;2、固体压强的计算,增大减小压强的办法及应用;3、液体压强的特点及相关计算;4、大气压强与流体压强【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压强1.压力:(1)压力是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方向:垂直于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3)压力与重力的关系:力的产生原因不一定是由于重力引起的,所以压力大小不一定等于重力。2.压强(1)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2) 公式:P=F/S。式中P表示压强,单位是帕斯卡;F表示压力,单位是牛顿;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是平方米。(3) 国际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1Pa=lN/m2,其物理意义是:lm2的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N。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2)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考点二、液体压强1.液体压强的特点(1)液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同种液体中在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3)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液体压强越大。(4)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压强越大。2.液体压强的大小(1)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和液体深度有关。(2)公式:P=ρgh。式中,P表示液体压强单位帕斯卡(Pa);ρ表示液体密度,单位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h表示液体深度,单位是米(m)。3.连通器——液体压强的实际应用(1)原理:连通器里的液体在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2)应用:水壶、锅炉水位计、水塔、船闸、下水道的弯管。考点三、大气压强1.大气压产生的原因:由于重力的作用,并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因此发生挤压而产生的。2.证明大气压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3.大气压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要点诠释:(1)实验方法: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测出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2)计算大气压的数值:P0=P水银=ρgh=13.6×103kg/m3×9.8N/kg×0.76m=1.013×105Pa。所以,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P0=1.013×l05Pa=76cmHg=760mmHg。(3)以下操作对实验没有影响①玻璃管是否倾斜;②玻璃管的粗细;③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口距水银面的位置。(4)若实验中玻璃管内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则测量值要比真实值偏小。(5)这个实验利用了等效替换的思想和方法。4.影响大气压的因素:高度、天气等。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5.气压计——测定大气压的仪器。种类: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又叫做无液气压计)。6.大气压的应用:抽水机等。考点四、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要点诠释:飞机的升力的产生: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凸起、下面平直的形状。当飞机在机场跑道上滑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速度快、压强小,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速度慢、压强大。机翼上下方所受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1.(2020·河南·新乡市第七中学)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着甲乙丙三个底面积相同的容器,若在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力(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2.(2021·浙江·清泰实验学校)如图所示为自制简易气压计,可从玻璃管中的液面变化观察大气压的变化。为使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于瓶内的液面,可从管子上端_______少量气体。若将气压计从山顶放到山脚,则玻璃管内液面会________。上文空格处应填写( )A.吹入 变高 B.吹入 变低 C.吸出 变高 D.吸出 变低1.(2019·广东从化·中考真题)如图所示,静止时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在U形管口一端用力吹气.下列选项中的图形合理的是( )A. B. C. D.2.(2021·上海市文来中学)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 )A.,B.,C.,D.,1.(2021·浙江拱墅·中考真题)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两个装有不同液体的相同容器,把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分别缓慢放入两容器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且液面恰好相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比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小B.物体静止时,两个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一样大C.物体静止时甲容器对桌面的压力比乙对桌面的压力大D.物体在甲容器液体中受到浮力比在乙中受到的浮力小2.(2022·上海长宁·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若沿水平方向将其分别切去体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去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面,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F甲和F乙、压强为p甲和p乙,则(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3.(2020·湖北大悟·中考真题)下列与流体压强有关的现象和应用中叙述正确的是( )A.小轿车高速行驶时,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小于其重力B.吊扇在工作时,对天花板的拉力大于其重力C.高速行驶的列车产生的强大的气流会把靠近的人向外推倒D.平行于窗户的风吹过敞开的窗子时,窗帘会被吹向室内一侧4.(2020·湖北大悟·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圆柱体形烧杯中,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放于水平桌面上,A、B为高度相同的两点,两点处所受液体强分别记作和,则( )A.> B.< C.= D.无法判断5.(2020·河南淇县·中考真题)将同一个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其现象如图所示,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确定6.(2020·湖北硚口·中考真题)下图中,不是利用连通器的特点来实现自己的功能的是( )A.锅炉水位计 B.液体压强计C.排水管的U 形“反水弯” D.地漏的存水杯7.(2018·浙江萧山·中考真题)气体的流速与压强存在密切的关系,对于下列图示的理解或说明,错误的是( )A.战斗机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使飞机可以飞起来B.气流偏导器的作用,能给小车身较大升力,减小了车与地面的摩擦C.候车时,乘客必须站在地铁(或火车)安全线以外的地方D.当气流经过化油器上一段突然变窄的管道时,汽油从喷管喷到气流中,变成雾状8.(2021·广东怀集·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离开桌边但未落下,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对桌面的压强变小,压力不变 B.M对桌面的压强不变,压力不变C.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不变 D.M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摩擦力变小9.(2021·上海虹口·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形状、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甲、乙置于水平地面,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F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若,则( )A., B.,C., D.,10.(2020·湖北汉阳·中考真题)图甲是托里拆利实验装置,图乙是一个“自制气压计”用插有细管的橡皮塞塞住装有水的瓶子口,下管口没入水中,通过上管口向瓶内吹气,水沿管上升到点,点与瓶内水面高度差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B.同时带着两装置登山,会发现会变小,会增大C.乙图中的自制气压计测出当地当时的大气压是D.将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倾斜,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变高11.(2020·河北青龙·中考真题)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也会发生汽化现象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纸锅里的水加热到沸腾后,水的温度必定等于100℃D.水烧开了,纸盒仍不会烧着,这是因为纸的着火点高于水的沸点,且沸腾吸热12.(2021·上海杨浦·中考真题)如图中所示装置叫做______,它是通过两玻璃管中液面的______来反映液体压强的大小的。在“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比较图(a)(b)可得初步结论:______。为了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橡皮膜置于水中的深度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13.(2020·湖北麻城·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A、B两个石块处于静止状态,请作出石块B受力的示意图(作用点画在O点)。14.(2021·贵州毕节·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田鼠洞穴图,洞穴左上方洞口处有一个小土堆,当风从左向右吹动时,请在图中用箭头线画出洞穴内空气的流动方向。15.(2021·浙江拱墅·中考真题)小金想估测当地大气压的大小,于是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①将蘸水的塑料挂钩的吸盘放在被固定住的光滑玻璃板上,用力挤压吸盘;②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挂钩缓慢向上拉,直到吸盘脱离玻璃板面;③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36N;④测量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S=4cm2。(1)根据图甲实验计算所测得的大气压的值是______;测量结果与标准大气压有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2)如果按图乙和图丙进行实验,实验器材和步骤均相同,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F2、F3,则F1、F2和F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16.(2019·陕西大荔·中考真题)如图1所示,在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图A、B所示的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图A、B所示的装置),请回答:(1)组装器材时,正确的顺序应为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2)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图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装置;(3)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根据所测数据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______不同;(4)根据图像C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_____;(5)实验时,小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_____;(6)小菲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2(a)、(b)所示,则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选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17.(2020·湖北鄂州·中考真题)小虎同学利用注射器(容积为V)、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估测大气压的值。(1)实验时,首先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2)如图所示,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的活塞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L,则大气压的值可表示为 p=______(用题中的字母表示);(3)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值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8.(2021·河北遵化·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一个容器中盛有水,容器下部的横截面积是50cm2,上部的横截面积是10cm2,水深h是40cm,A点到容器底的高度是h1是10cm;(1)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Pa?(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有多大?(3)若再向容器中倒入0.1kg的水且不溢出,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多少?(g=10N/kg)19.(2021·广东花都·中考真题)如图所示,一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已知物体的质量为800g,当物体静止在斜面时对斜面的压力为6N,受力面积为200cm2.(g=10N/kg)(1)请求出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2)请在图中画出静止时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及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3)请求出此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强。20.(2022·上海长宁·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先将薄壁轻质柱形容器甲置于水平地面上,容器足够高,其底面积为1.5×10-2米2,再将质量为2千克、高度为0.2米、底面积为0.5×10-2米2的圆柱体乙置于甲中,然后向甲中倒入0.1米深的水。求:(1)圆柱体的密度ρ;(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3)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和压强p容;(4)继续向甲中倒入4×10-3米3的水,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 。参考答案1.【答案】A【详解】根据题意知道,三个容器中分别盛装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由知道,三种液体的重力相等;又因为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所以,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大于重力,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小于重力,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故甲容器底受到的压力最大。故选A。2.【答案】B【详解】为使玻璃管内的液面高于瓶内液面,需要增大瓶内的压强,向瓶内吹入少量气体可增大瓶内气压;山顶海拔高,大气压较低,山脚海拔低,大气压较高,若将气压计从山顶放到山脚,管外的大气压变大,则玻璃管内液面会变低。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答案】C【详解】由图中可知,一开始U形管两侧液面相平,当高速气流经过U形管左侧时,该侧的空气流速变大,压强变小,而右侧大气压强不变,所以U形管内液体在左右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沿左侧上升,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2.【答案】A【详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则,长方体甲、乙的形状和体积相同,设它们立方时的底面积为,平放时的底面积为,则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由可知则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由,得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1.【答案】C【详解】A.把完全相同的两个物体放入液体中后,甲容器中物体漂浮,物体的密度小于甲液体的密度,乙容器中物体悬浮,说明物体的密度等于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所以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故A错误;B.由于甲、乙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甲液体的密度较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大,故B错误;C.由图知,甲液体的体积大于乙液体的体积,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根据可知,甲液体的质量大于乙液体的质量,根据G=mg知甲液体的重力大于乙液体的重力,而甲、乙两个容器相同,两个完全相同的实心物体,由于物体静止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力F压=G液+G容+G物因此甲容器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较大,故C正确;D.已知两个物体完全相同,重力相同,在甲中漂浮,浮力等于重力,在乙中悬浮,浮力也等于重力,两物体受到的浮力相等,故D错误。故选C。2.【答案】B【详解】地面上放置的正方体物体,则地面受到的压强由于两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相同,则p=ρ甲gh甲=ρ乙gh乙由图知道h甲<h乙,所以ρ甲>ρ乙由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体积后,故切去部分的质量切去部分的重力将切去部分交换叠放在剩余部分上,由知道,这时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由于原来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甲初=p乙初,所以,p甲F甲故B正确。故选B。3.【答案】A【详解】A.小汽车的形状上面凸起,下面平直,在水平路面上高速行驶时,流过上方的空气流速快,下方的流速慢,上方的压强小,下方的压强大,从而产生一个向上的升力,因此对水平路面的压力小于车的重力,故A正确;B.电风扇转动时,风扇叶对空气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空气对风扇叶施加了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此时风扇叶受到了三个力的作用,重力G、固定杆对扇叶的拉力F、空气对扇叶施加的力F'′,风扇在这三个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上静止,所以所以故B错误;C.人离火车太近,火车开动时,使人和火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压强变小,离站台远的地方气体相对流速较小,压强较大,人在内外压强差的作用下,被强大的气流压向列车,容易发生危险,故C错误;D.平行于窗户的风吹过敞开的窗子时,外面空气流速快、压强小,内侧空气流速慢、压强大,窗口悬挂的窗帘会飘向窗外,故D错误。故选A。4.【答案】B【详解】两个圆柱体容器形状完全相同,并且装入等质量的水和酒精,所以容器内A、B下方的液体体积相同,由m=ρV可知,A下方水的质量大于B下方酒精的质量,则A上方水的质量小于B上方酒精的质量,即A上方水的重力小于B上方酒精的重力,假设A、B位置为容器底,则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等于其重力,即FA故选B。5.【答案】B【详解】由图知,金属盒在甲乙两种液体中受到的压强相同,又因为金属盒在甲液体中深,根据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乙液体的密度大,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6.【答案】B【详解】A.锅炉水位计的上端都开口、底部相互连通,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A不合题意;B.液体压强计的U形管一端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不符合连通器的结构特点,不是连通器,故B符合题意;C.排水管的“反水弯”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C不合题意;D.地漏的结构符合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特点,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工作的,故D不合题意。故选B。7.【答案】B【详解】A.战斗机的机翼呈流线型,是利用气流在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而产生向上的升力,使飞机可以飞起来,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气流偏导器相当于倒装的机翼,它的作用是利用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的原理,给小车身较大压力,加大了车与地面的摩擦,故B错误,符合题意;C.候车时,乘客必须站在地铁安全线以外的地方,因为列车驶过时,内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外侧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易发生危险,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当气流经过化油器上一段突然变窄的管道时,汽油从喷管喷到气流中,变成雾状,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8.【答案】C【详解】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来自于自身的重力,此时压力和重力相等,因为木块的重力不变,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也不变;在压力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物体被缓慢推出,受力面积逐渐减小,由p=可知,压强逐渐增大。因为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故摩擦力不变。故选C。9.【答案】A【详解】CD.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长方体甲、乙的形状和体积相同,设它们立方时的底面积为,平放时的底面积为,则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变化量,由可知解得则故CD不符合题意;AB.将它们顺时针旋转,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由和可知故A符合题意,B不符合题意。故选A。10.【答案】B【详解】A.大气压支持的水银柱高度是从水银槽中的自由液面到管内液面的竖直距离。则图中是大气压支持的高度,它产生的压强与大气压大小相等,则甲图中的托里拆利实验装置测出当地的大气压是, 故A错误;B.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因此带着两装置登山,甲图中会变小,乙图“自制气压计”登山后,瓶外气压减小,瓶内气压不变,因此瓶内管子水面上升,会增大,故B正确;C.由题意可知,向乙图中瓶内吹气后,细管内水柱升高,此时瓶内气压等于瓶外气压加上细管中水柱的气压,即p内=p外+p水由图可知,水柱产生的压强为故当地大气压为因不知道瓶内大气压,故无法测出当时当地的大气压,故C错误;D.在大气压的测量实验中,运用了平衡法--大气压大小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当玻璃管倾斜后,液柱长度增大,但管内水银柱竖直高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B。11.【答案】C【详解】A.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虽然不能沸腾,但会蒸发,所以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若不是一个标准大气压,沸点不是100℃,故C错误,符合题意;D.纸的燃点大约是180℃左右,而水在100℃时沸腾,沸腾的过程中不断吸热,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U形管压强计 高度差 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 不相等【详解】[1] 如图中所示装置叫做U形管压强计,能够初步比较液体压强大小。[2]它是通过两玻璃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比较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液体压强就越大。[3] 比较图(a)(b)可知,深度相同,密度不同,盐水的密度大,故液体压强大,故结论为同一深度处,液体密度越大,液体内部压强越大。[4] 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需要改变橡皮膜置于水中的深度,故深度不相等。13.【答案】【详解】由图示知,石块A叠放在B上,则A对B有竖直向下的压力,B还受到地面竖直向上的支持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处于静止。所以B受力的示意图如下:14.【答案】【详解】如图所示,田鼠洞穴左上方有一个小土堆,右上方洞口较平,当风从左向右吹时,相同时间内,经过右侧的时,速度小、压强大,经过凸的小土堆时,速度大、压强小,两洞口出现压强差,使空气顺利进入洞穴,如图所示:15.【答案】9×104Pa 吸盘漏气 F1>F2>F3【详解】(1)[1]由甲图中实验可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F1=36N,吸盘与玻璃板的接触面积为S=4cm2=4×10﹣4m2则由可得,大气压强为[2]实验中,当吸盘漏气或吸盘内存有少量气体时,拉力F的测量值会减小,所以所测大气压值会偏小。(2)[3]因为吸盘也有重力,所以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的数据将大于实际大气压力,乙图中水平拉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2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3小于大气的压力,故F1、F2、F3的大小关系是F1>F2>F316.【答案】自下而上 B 水质量不同 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减少实验时间 (b) 小水滴【详解】(1)[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2)[2]B装置有盖,水面上气压大,沸点高,所以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B装置。(3)[3]读图C可知,a、b两条曲线当呈水平时所对应的温度值都是100℃,说明它们沸腾时的温度是100℃,b图线中温度上升的慢一些,根据吸热公式知,这是由于水的质量较大造成的。(4)[4]根据图像C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5)[5]实验时,小华向烧杯中倒入热水而不用冷水,这样可以提高水的初温,水升高到沸腾需要吸收的热量要少一些,故这种做法的优点是:减少实验时间。(6)[6][7](a)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是因为沸腾时水的温度相同,上面的水产生的压强小一些,所以气泡由小变大,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是因为沸腾前上面水的温度要低一些,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气泡变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烧杯中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液化形成的小水滴。17.【答案】排尽筒内的空气,密封注射器 偏小【详解】(1)[1]实验时,把活塞推至注射器筒底端是为了排出注射器中的空气,使注射器密封。(2)[2]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开始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大气的压力刚好平衡,因此需要记录此时的示数,根据二力平衡可知此时大气对注射器的压力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注射器是一个圆柱体形状,故应量出其刻度部分的长度L,再读出容积V,得出活塞的面积为将测量结果代入压强公式,可得大气压的值为(3)[3]若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拉力的测量值会偏小,根据公式可知,会导致测得的大气压值偏小。18.【答案】(1)3×103Pa;(2)20N;(3)1×103Pa【详解】解:(1)由题意可知,A处水的深度则A处的压强(2)水深h=40cm=0.4m,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为根据可得水对容器底部压力(3)由可得,容器内倒入水的体积容器内水面上升的高度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答:(1)A点受到水的压强是;(2)水对容器底的压力为;(3)若再向容器中倒入0.1kg的水且不溢出,则此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大。19.【答案】(1)8N;(2);(3)300Pa【详解】解:(1)物体所受到的重力G=mg=800×10﹣3kg×10N/kg=8N(2)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下,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斜面受到的压力的方向垂直斜面并指向斜面的内部,作用点在斜面上,据此画图如下:(3)此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强答:(1)物体所受到的重力大小为8N;(2)见解析;(3)此时物体对斜面的压强为300Pa。20.【答案】(1)2×103kg/m3;(2)980Pa;(3)29.4N,1960Pa;(4)3920Pa【详解】解:(1)根据题意知道,圆柱体的体积由知道,圆柱体的密度(2)由知道,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水gh=1000kg/m3×9.8N/kg×0.1m=980Pa(3)根据题意知道,水的体积水的质量m水=ρV水=1000 kg/m3×10-3m2=1kg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F=G=mg=(2kg+1kg)×9.8N/kg=29.4N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4)继续向甲中倒入4×10-3m3的水,则水的深度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水′=ρ水gh=1000 kg/m3×9.8 N/kg×0.4m=3920Pa答:(1)圆柱体的密度2×103kg/m3;(2)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980 Pa ;(3)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29.4N,压强1960Pa ;(4)继续向甲中倒入4×10-3米3的水,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920 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