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过程与方法 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 二 次备 课难点 货币的本质、纸币发行规律。教法 案例讨论、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科素 养 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货币的本质导入新课教师活动:指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货币,提出问题:货币是用来干什么的?——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二)教学过程一、货币的本质 探究一:(多媒体展示)1.上述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教师引导)2.小李同学在商场买了一盒月饼,送给了爷爷。这盒月饼是不是商品呢?为什么?学生活动:提前预习课文,通过探究活动,从而引发学习欲望和兴趣。 1、商品的含义 教师活动: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然后,通过第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 学生总结:一是劳动产品;二是必须用于交换。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反问学生,你们穿的衣服,是劳动产品又是交换得来的,是商品吗? 学生活动:(否) 原因?——交换以后则成为消费品,因为它们已经退出流通领域,进入了消费领域。 教师总结: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课堂练习 及时巩固(多媒体展示):要求学生判断下列哪些是商品?为什么?原始森林 校园三楼超市里的物品你在使用的笔食堂里的饭菜 自种自用的蔬菜送给同学的生日礼物 家庭用水电 向灾区捐助的援救物资卖给废品收购站的酒瓶 (过渡)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2.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多媒体展示: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教师活动:举例,学生用的书包,它能够满足同学们装书的需要,这是它的使用价值(自然属性);它又需要工人们生产出来,包含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它的价值(社会属性)。总结: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解释)3.商品交换的发展历程 探究二:(多媒体展示)1.如果拥有红珍珠的人需要的是咖啡,谁能成交?2.如果这几个人都能成交,需要什么?3.你能设想出让更多的人都成交的方法吗?教师活动:引导学生看书本第4页虚线框的内容,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进而引出商品交换发展的四个阶段,此内容让学生理解即可。4.货币的产生与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 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发表见解,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多媒体展示)货币的产生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在书本上找出货币的含义、本质,并把它们画起来。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多媒体展示:货币与一般等价物的区别与联系的表格(让学生进行填写,巩固所学知识点。) 第二课时:货币的基本职能(导入)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回答问题,进而讲解货币的职能知识点。一辆汽车价值80万元人民币——价值尺度小王首付60万元把车开回了家——流通手段小王5年后付清了其他20万元——支付手段美国人在中国花了10万美元买了这辆车——世界货币小王10万美元兑换成人民币买了黄金——贮藏手段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 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6页虚线框的内容,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物物交换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讲评: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在这里,货币发挥的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必须是现实货币,因为它是财富的代表。教师提醒:区别商品流通和流通手段 (2)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教师活动:同学们,现代经济生活中,货币除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区分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多媒体展示)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中,商品的让渡和货币的支付在同一时间内完成,通俗地说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赊账买卖的产生而出现的,其主要特点是在商品买卖或租赁等活动中,商品使用权的让渡和货币的支付在时间上是分开的,或延期支付或提前预支。课堂练习 及时巩固(多媒体展示):以下货币分别执行的是什么职能?A、一件衣服标价100元B、小王用15元钱买一支钢笔C、老李家藏有祖传的两块金砖D、世界银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E、企业财务人员向工人发放工资三、纸币 (过渡):货币是用金银充当的,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买卖商品却是使用的纸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我们就学习纸币的有关知识。(1)纸币的产生(多媒体展示)观察货币的“变身”过程,你觉得纸币和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优点:成本低;易保管、贮藏、运输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教师点评:因为在商品流通中,人们只关心货币能否带来价值相等的商品,不关心它本身是否足值,所以,可以用货币符号――纸币,代替它执行流通手段职能。这样就产生了纸币。 教师活动:既然国家有权发行货币,是否可以随意决定纸币的发行数量呢? (2)纸币的发行规律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发行过多会引起物价上涨,引发通货膨胀;发行过少,阻碍流通,引发通货紧缩。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多媒体展示:计算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公式)(此内容无需讲解过深,点到为止)(3)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 发行权——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单位——圆(元)(4)制造假币是违法行为制造假币是一种违法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人民币在我国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爱护人民币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要提高鉴别假币的能力。PAGE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