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试题(9科10份)

资源简介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H+、I―、NO3―、SiO32- B. Ag+、Fe3+、Cl―、SO42―
C.K+、SO42-、Cu2+、NO3― D.NH4+、OH-、Cl-、HCO3-
2.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相对原子质量: N-14 O-16 )
A、常温下,23g NO2含有nA个氧原子
B、1L0.1mol?L-1的氨水含有0.1nA个OH―
C、常温常压下,22.4LCCl4含有nA个CCl4分子
D、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3.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反应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反应速率
C.应用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难以直接测量的反应热
D. 同温同压下,H2(g)+Cl2 (g)= 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4.如图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与示意图不相符合的是( )
A.反应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同一种反应物在平衡态I和平衡态II时浓度不相等
C.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D.该反应达到平衡态I后,增大反应物浓度,平衡发生移动,达到平衡态II
5.2A(g) 2B(g)+C(g);△H>0,达平衡时,要使V正降低、c(A)增大,应采取
A.加压 B.减压 C.升温 D.降温
6.在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X和2 mol Y,发生如下反应:
X(s)+2Y(g)2Z(g) 此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B.容器内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C.容器内X、Y、Z的浓度之比为1︰2︰2 D.单位时间消耗0.1mol X同时生成0.2mol Z
7. 从植物花汁中提取的一种有机物HIn,可做酸、碱指示剂,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
衡:HIn(红色)H+ + In-(黄色)△H>0对上述平衡解释不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B.加入盐酸后平衡向逆方向移动,溶液显红色
C.加入NaOH溶液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显黄色
D.加入NaHSO4溶液后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溶液显黄色
8. 如图是表示:2X+Y Z+R的气体反应速率(υ)与时间(t)的关系,t1时开始改变条件,则所改变的条件符合曲线的是 ( )
A.减少Z物质 B.加大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9.下列变化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①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 ② 酸碱中和反应 ③ 浓H2SO4稀释
④ 固体NaOH溶于水 ⑤ H2在Cl2中燃烧
A、②③④⑤ B、②③④ C、②⑤ D、①③⑤
10.已知热化学方程式:
① C2H2(g) +O2(g) == 2CO2(g)+H2O(l) ΔH1=-1301.0 kJ?mol-1
② C(s)+ O2(g) == CO2(g) △H2=-393.5 kJ?mol-1
③ H2(g)+ O2(g) == H2O(1) △H3 = -285.8 kJ·mol-1
则反应④ 2C(s)+ H2(g) == C2H2(g)的△H为( )
A. +228.2 kJ·mol-1 B. -228.2 kJ·mol-1
C. +1301.0 kJ·mol-1 D. +621.7 kJ·mol-1
11.四位同学同时进行反应:A(g)+3B(g)=2C(g)+2D(g) 的速率测定实验,分别测得反应速率如下:① v(A)= 0.15mol/(L·s)②v(B)= 0.6mol/(L·s) ③v(C)= 0.4mol/(L·s)④v(D)= 0.45mol/(L·s)。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2.根据相应的图象(图象编号与答案对应),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一定
是加入催化剂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且a>b
C.物质的百分含量和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B、C
是气体、D为固体或液体
13. 在25℃时,将气体X、Y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生成Z,5min后达到平衡。其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反应可表示为 X+3Y2Z
B.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C.前5min 以Y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υ(Y)= 0.01 mol·L-1·min-1
D.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
14.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CH4。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2CH4(g)+4O2(g)====2CO2(g)+4H2O(1);△H=+890kJ/mol
B.CH4(g)+2O2(g)====CO2(g)+2 H2O(l);△H=+890kJ/mol
C.CH4(g)+2O2(g)====CO2(g)+2H2O(1);△H=-890kJ/mol
D.1/2 CH4(g)+2O2(g)====1/2CO2(g)+H2O(1);△H=-890kJ/mol
15.在一定条件下,CO和CH4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CO(g)+O2(g)=2CO2(g);△H=-566kJ·mol-1
CH4(g)+2O2(g)=CO2(g)+2H2O(l);△H=-890kJ·mol-1
由1molCO和3molCH4组成的混和气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
A.2912 kJ    B.2953 kJ    C.3236 kJ    D.3867 kJ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二个选项符合题意, 漏选得2 分,错选得0分)
16.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的下列反应:C(s)+ O2(g) CO2(g)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将木炭粉碎成粉末状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把容器的体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不变
D.增加木炭的量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17.一定条件下,在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X和1molY进行如下反应:
2X(g)+Y(g) Z(g)
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X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mol/(L·s)
B.将容器容积变为20L,Z的平衡浓度为原来的
C.若增大压强,则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18.向一容积为5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5molA与8mol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2A(g) + 3B(g) xC(g) + yD(g) (x、y为正整数),反应进行2min后达到平衡,这2min内平均反应速率v(C)=0.3mol/(L·min),D的平衡浓度为0.3mol/L,又知v(B) : v(C)=3 :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x : y=2 : 1 B.v(A) : v(C)=2 : 1
C.A的平衡浓度为0.4mol/L D.A与B的平衡浓度之比为3 : 2
19、下列试验现象预测正确的是
A、实验I:振荡后静置,上层溶液颜色保持不变
B、实验II:酸性KMnO4溶液中出现气泡,且颜色逐渐褪去
C、实验III:微热稀HNO3片刻,溶液中有气泡产生,广口瓶内始终保持无色
D、实验IV:继续煮沸溶液至红褐色,停止加热,当光束通过体系时可产生丁达尔效应
20.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A(g)+B(s) 2C(g) △H< 0
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图I研究的是t0时刻增大A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II研究的是t0时刻加入催化剂或增大压强后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III研究的是催化剂对平衡的影响,且乙的催化效率比甲高
D.图III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且乙的温度较高
三、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除21题第(3)小题6分,其它每空2分,共50分)
21.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2和1mol I2蒸气,压强为p(Pa),并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反应:H2(g)+I2(g)==2HI(g) △H<0达到平衡时候n(H2)为0.8mol
(1) 保持容器容积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2,反应速率 (填加快、减慢、不变、不确定),理由是 。
(2) 保持容器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加入1molHe,反应速率 (填加快、减慢、不变、不确定),理由是 。
平衡 (正向或逆向或不)移动
(3)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
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
实验药品:铜、铁、镁、0.5mol/LH2SO4、2mol/LH2SO4、、18.4mol/LH2SO4
A: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分别取等体积的2mol/L的硫酸于试管中

反应速率镁>铁,铜不反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速率越快
(1)甲同学表中实验步骤②为 。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 ;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条件是 。B:乙同学为了更精确的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 。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 。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的硫酸,理由是 。
23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
0.008
0.007
0.007
0.007
(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已知:>,则该反应是 热反应。
(2)右图中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
用O2表示从0~2 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
(3)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逆(NO)=2v正(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4)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24.在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的N2和0.6mol的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 2NH3(g);△H<0
反应中NH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右图,写出该反应达到平衡时H2的转化 率 。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填序号)。
a 0.20mol·L-1 b 0.12 mol·L-1
c 0.10 mol·L-1 d 0.08 mol·L-1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平衡向 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
常数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3的浓度约为0.25 mol·L-1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3浓度的变化曲线。

碣石中学第二次月考化学参考答案2012-11-1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2.11.1
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期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三字经》中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在人性论上,持相同或者相近主张的思想家是( )
①孟子 ②荀子 ③孔子 ④苏格拉底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3、某欧洲文化旅游团在一所中学图书馆参观时问学生,"The river can carry a boat,yet,it can turn the boat over as well“,这句话最早见于中国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这位学生正确的回答是( )
A.Li Er B.Zhuang Zhou C.Meng Ke D.Xun kuang
4、2010年10月,《中华遗产》杂志发布了该社组织的“100个最具中华文化意义的汉字”评选结果。在对100个“最中国”汉字进行的归纳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代表社会文明发展的字:耕、禾、农、家、田、丝、工
B.包容中国哲学宗教的字:儒、道、佛、悟、戒
C.体现国家情怀的字:中、东、北、土、九、鼎、国
D.代表儒家文化的字:和、社、空、德、法
5、《走西口》中田耀祖将田家大院赌输给夏三之后,淑贞将家中祖传的乾隆御赐的牌匾摘下来带走。历史上最早将此作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的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6、某公司有一匾额如下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
①匾文的观点出自于道家 ②匾文的字体使用的是篆书 ③匾额落款的时间采用的是干支纪年法 ④匾额彰显了该公司的发展理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下图为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图中情景所体现的精神是( )
A.“仁政” B.“天人感应” C.“忠孝节义” D.“致良知”
8、“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
A、格物致知 B、尊崇道统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
9、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关度最高的是( )
A.女权意识的觉醒 B.理学对全社会影响的深入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战乱和社会动荡加剧
10、“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 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 ④封建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明清时期,传统儒学得到批判地继承。被称为反封建思想“先驱”的李贽在他76岁时,被万历皇帝以“敢倡乱道,惑世诬名”的罪名逮捕下狱。李贽的离经叛道思想不包括( )
A、反对“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B、承认孔孟学说是万世致论
C、抨击传统观念,追求个性发展 D、反对儒家学说的纲常伦理
12、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是哪位哲人的名言:( )
A、泰勒斯 B、苏格拉底 C、普罗泰格拉 D、亚里士多德
13、独立战争期间,托马斯·潘恩在《常识》中告诫民众:“君主政体意味着我们自身的堕落和失势,同样地被人当作权利来争夺的世袭,则是对我们子孙的侮辱和欺骗。”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 )
A、人文主义 B、民族主义 C、天赋人权学说 D、三权分立学说
14、束脩(很薄的礼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这句话反映了孔子( )
A.体贴民情,爱惜民力 B.主张以德治民 C.扩大受教育对象范围 D.主张因材施教
15、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是清代儿童启蒙课本《弟子规》中的句子,反映了当时的教育( )
A.鼓励儿童全面发展 B.注重儒家伦理教育  C.提倡进行家庭教育 D.渗透天人感应思想
16、西汉时,一大夫随汉武帝外出打猎,汉武帝得到一头小鹿,交给大夫带回,路遇母鹿,两鹿互相哀鸣,大夫便放了小鹿。董仲舒断曰:“中感母恩,虽废君命,徙之可也”,对大夫减轻了处罚。董仲舒断案体现的思想是( )
A.君权神授 B.德主刑辅 C.天人感应 D.三纲五常
17、朱熹说:“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同是事,是者便是天理,非者便是人欲。如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在材料中,朱熹所主张的是( )
A.心即理也 B.一概反对人的欲望 C.反对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 D.理是万物本原
18、罗泰格拉有一句名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对此言论内涵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人要在自己的灵魂中发现神 B.希望知道神是否存在
C.否定神的意志,反思人类自己 D.慨叹人生短暂认识有限
19、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 )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伦 D.彼特拉克
20、近来,某网站就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师徒四人,请网友投票选出自己最喜爱的一位。结果,猪八戒的票数遥遥领先。其主要原因在于猪八戒是( ) A.仁义的化身????? B.智慧的化身? ??C.人性的化身??? D.理性的化身
21、《孟子·公孙丑上》曰:无羞恶之心,非人也。下列思想言论,与材料所体现的思想有相似之处的是(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C.美德即知识 D.万物都是由水形成的
22、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一律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A.宣扬了等级观念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C.肯定教会的作用 D.肯定知识的作用
23、英国哲学家罗素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罗素这一认识的是( )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已之心。”
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人。”
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
24、下图是1490年米开朗琪罗为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创作的大理石群雕像《哀悼基督》。作品取材于《圣经》: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后,圣母玛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无比悲痛。作品表明作者意在 ( )
A.刻画耶稣的英雄形象 B.宣扬上帝的精神权威
C.表现真实自然的人性 D.倡导灵魂得救的观念
25、有人认为,如同牛顿发现了自然界的“三大定律”一样,西方先哲们也在人类社会同样发现了“三大定律”:第一,人是社会的中心;第二,个人利益是治理社会的基础,建立了承认和尊重个人利益的哲学观念;第三,任何政府唯一的宗旨就是保护人民创造财富和享受幸福的自由。其中,第二大定律是指( )
A.人文主义思想 B.启蒙思想 C.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马克思主义思想
26、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27、下列书法作品依次为( )
A.隶书、草书、行书、楷书 B.草书、行书、楷书、隶书
C.行书、草书、楷书、隶书 D.行书、楷书、隶书、行书
28、.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包括以下三部著作。下表中关于这三部著作的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
项目
著作
体裁
作者
特点
评价
《诗经》
诗歌
屈原
现实主义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红楼梦》
小说
曹雪芹
现实主义
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
《三国演义》
诗歌
施耐庵
古典主义
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A 体裁 B 作者 C 特点 D 评价
29、13世纪后期,阿拉伯书籍中有关“中国雪”的记载被译成拉丁文传入欧洲,(它)“使骑士阶层不堪一击”,推动了近代社会的到来。“中国雪”是(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30、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 )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31、图5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形象时尚、动感可爱的五只羊,分别取名为“阿祥”“阿和”“阿如”“阿意”“乐羊羊”,组成“祥和如意乐洋洋”。这幅图画应属于(??? )
A.油画 B.彩陶画 C.文人画 D.风俗画
32、某电视剧制作组布置一个三国初年曹植书房场景。根据史实判断道具中搞错的是( )
①书案上有毛笔、纸张 ②一本印制的《诗经》 ③墙上挂有临摹的《女史箴图》 
④书案上还有一本《九章算术》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3、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在上海滨江地区开幕。上海世博会会 徽图案形(图10)似汉字“世”,其设计灵感取自中国远古的甲骨文的笔画字形,这从一个侧面向人们展示了中华文化( )
A.广纳包容 B.源远流长C.博大精深D.兼收并蓄
34、儒家和法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言论不能为 封建君主所容忍的是(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故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然其所谓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
35、电影《梅兰芳》的热映使公众进一步走近了这位“蓄须明志”显民族气节的文化名人。据报道,在京剧艺术家中,梅兰芳(1894-1961)出访和在国内接待外国艺术家是多。这说明( )
A.京剧是世界最有影响的剧种B.梅兰芳对京剧艺术向世界作出重要贡献
C.京剧艺术是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D.作为“同光十三绝”的梅兰芳德艺双馨
36、伽利略指出:“科学的真理不应在古代圣人的蒙着灰尘的书上去找,而应该在试验中和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中去找。”这说明( )
A.伽利略重视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B.伽利略论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C.伽利略的成就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D.伽利略否定了古代圣人的研究成果
37、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早期,物理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
①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②量子论的的诞生③物理学相对论的提出④自由落体定律的发现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38、”struggle for survival natural selection,Survival of the fittest.这一观点出自一部西方19世纪中期的科学著作,据此可以判断其出处应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B.《物种起源》C.《论法的精神》 D.《社会契约论》
39、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了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对爱因斯坦开玩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此语意指( )
A.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B.相对论有悖于人们的日常经验
C.理论物理距人们日常生活很远 D.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40、“淘宝”“网购”“秒杀”等购物名词,不断更新着我们的视听。这些名词的出现主要说明了( )
A.电子计算机的出现 B.互联网改变人类生活方式
C.人们时间观念增强 D.汉语词汇不断丰富和更新
二、非选择题(共3题,41题14分,42题13分,43题13分,共40分)
41、阅读下列有关宋明理学的一组材料:(14分)
材料一 朱熹认为:“宇宙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朱子文集》
材料二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中国古代通史》
材料三 北宋时期,理学家张载庄严宣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清人戴震则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于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朱熹的理学主张有哪些?这些主张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王守仁的理学主张,并指出这些主张的积极意义。(4分)
(3)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戴震为什么说“后儒以理杀人”?(4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说明“宋明理学是对先秦两汉儒学的发展”。(2分)
42、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智者学派中的)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
材料二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教学研究与资料丛书》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智者学派的核心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评价。(5分)
(2)材料二反映了苏格拉底怎样的思想主张?它们的重大影响主要有哪些?(4分)
(3)“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请结合材料一、二的时代背景,谈谈你对上述看法的认识。(4分)
43、(13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界往往会异常活跃、变化剧烈,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重大的社会变革、历史的进步,往往需要以思想解放为前提。14-18 世纪的世界正处在急剧的变革之中,东西方几乎同时产生了反映此种变革的启蒙思想,并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如: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黄宗羲 顾炎武 王夫之
欧洲的启蒙运动成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促使人类历史向近代化迈进;而明清之际中国的启蒙思想只存留在思想家的著作之中,并没有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变革。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变时期的欧洲掀起过哪三次影响巨大的思想解放潮流? 它们能够兴起的相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分)
(2)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受启蒙思想影响的政治变革有哪些 ?(欧洲、美洲、亚洲各举一例) (3分)
(3)中国明末清初时期的思想界也产生了三大思想家,他们主要有哪些新思想? (3分)
(4)中国和欧洲出现的这两种社会思潮产生的时期大致相同,但内容却有较大差异,请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3分)
碣石中学高二历史月考(二)答案
(3分)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2012-11-1
一、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一题得1.5分,共60分)
. 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 )
①监测耕地变化?? ②调查作物分布 ③估测粮食产量 ④跟踪产品流向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广 B. 生产规模大 C. 机械化水平高 D. 人口较少
3.在沙漠地区生长的植物,它们的形态特点是( )
A、通常具有柔嫩、硕大而鲜绿的叶子 B、有发达的根系C.植株较大 D.根系不发达
4.2011 年3 月日本大地震引发海啸,当时为快速了解沿岸地区的受灾范围,应采用的技术手段是(  )
A.遥感 ?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人工实地调查
5.在水能、风能、生物能、煤炭、石油、天然气中属于非可再生能源的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对于山西省煤炭开采的综合利用,描述正确的是(   )
A.继续以煤炭开采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其余产业起辅助作用
B.提高煤炭利用技术,减少三废危害,促进环境保护
C.扩大煤炭开采量,输出大量煤炭原材料
D.大量对煤炭工业投资,减少对农业、轻工业和旅游业的投入
7.下列不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原始森林 B.极地苔原
C.因过度放牧而形成的荒漠流沙 D.因气候严寒而形成的冰天雪地
8.下列行为中可以提高环境质量的是(  )
A.垃圾集中填埋或焚烧 B.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总产量
C.用菜篮或布袋买菜 D.大规模围垦洞庭湖
读我国区域图.回答以下9—11题。
9.与长江中下游平原比较,该区域突出的优势是( )
A.交通便利 B.水源充足 C.土壤肥沃 D.日照充足
10.该地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B.大牧场放牧业 C.绿洲农业 D.企业化种植园农业
11.该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最严重的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土壤酸化 D.水资源遭受污染
12.开发新能源逐步替代传统能源是解决我国能源供需矛盾、减轻环境压力的有效途径。我国沿海地区发电最具成本优势的可再生新能源是( )
A.煤炭 B.水能 C.风能 D.太阳能
13.水污染带来的后果(  )
⑴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⑵危害人体健康  ⑶增加酸雨的次数
⑷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  ⑸造成气候干旱
A. ⑴ ⑶ B.⑴ ⑵ C. ⑷ ⑸ D.⑶ ⑸
14.西部地区严重缺水,生态环境恶劣,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为了改善水源紧张的状况,
以下措施你认为正确的是( )
A.退耕还林,大面积种植乔木,提高植被覆盖率
B.向天山等地的冰川撒播黑炭,以增加融雪水量,大力发展绿洲农业
C.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D.大规模利用人工降雨技术,增加降水量
15.对山西省成为我国重要煤炭能源基地的条件,正确描述的是( )
A.煤炭资源丰富,但开采条件一般 B.我国经济发展需求日增,市场广阔
C.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 D.煤炭资源开发资金充足,技术先进
下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据此完成16~18题。
16.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
A.耐旱 B.耐涝 C.抗病虫害 D.占耕地少
17.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洪涝 C.台风 D.冻害
18.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
C.降水少,地形平坦 D.绿洲广布,土壤肥沃
20世纪60—70年代,数以万计的转业军人和知识青年奔赴北大荒垦荒造田,使这块沉睡的荒芜之地变成世界闻名的“北大仓”。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据此回答19-21题。
19.北大荒是指( )
A.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B.辽河平原、河西走廊C.整个东北平原 D.仅指辽河平原
20.北大荒发展农业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水源不足 B. 热量不足 C. 地形崎岖 D. 土壤贫瘠
21.“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
A. 退耕还林 B. 生态农业 C. 大力发展工业 D. 退耕还草
图1示意2008年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四个国家的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读图1并根据所学知识,完成22题。
22.图示四个国家中,人均煤炭消费量最高的是( ) ? A.中国?? ?B.美国??? ?C.印度?? D.日本
23.破坏森林资源,从长远看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
A.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B.全球气温上升,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C.酸性气体增多,酸雨危害加剧 D.地表失去森林植被的保护,导致地震灾害增多
 读世界某区域局部图,完成24~25题。
24.1月份,雨水补给较多的河段是( )
A.a河段 B.b河段 C.c河段 D.a与c河段
25.图中b河段沿岸集中分布的经济作物及优势因素组合正确的是( )
A.油菜—水源 B.小麦—土壤 C.棉花—光照 D.甘蔗—热量
26.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
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① 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 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 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 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 ① ② B ① ④ C ③ ④ D ② ③
27.古语说“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形影响   B.气候影响 C.土壤影响  D.耕作方式影响
表1是贵州省某山区县1961和2008年有关情况的统计资料,据此回答28~29小题。
年份
项目
1961
2008
耕地面积(km2)
400
521
森林覆盖率(%)
36.79
20.46
年降水量(mm)
1369
1087
气温年较差(℃)
24.1
27.6
雨季地表径流(亿m3)
7.1
8.2
水土流失面积(km2)
31
68
粮食总产量(万吨)
9.6
11.9
人口(万人)
21.5
40.1
28.从上表数据分析,呈上升趋势的是( )
A.人均耕地面积 B.人均森林面积 C.人均水土流失面积 D.人均粮食产量
29.与1961年相比,该县2008年雨季地表径流量偏大的原因最可能是( )
A.降水量大 B.植被破坏严重 C.农业用水量减少 D.蒸发量增大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30~31题。
30.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31. 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6是“我国西北地区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32—33题。
32.最容易形成天然绿洲的地带是( )
A. ①   B. ②? ? C. ③  D. ④
33.该区域河流水文特征是( )
A. 夏季流量小  B. 补给以降水为主C. 水量向下游增大? D. 径流年际变化小
34.农业机械化最主要目的在于提高( )
A.农业劳动生产率 B.单位面积产量 C.农产品的商品率 D.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小麦是我国北方平原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我国小麦的种植高度已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原地区。据此完成35-36题。
35、小麦种植范围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改良耕作制度 B. 提高收购价格 C. 改造自然条件 D. 科学培育良种
36、 从小麦种植范围的扩大可以看出( )
A. 人口向高海拔地区迁移 B.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是单一的
C. 影响农业区位的条件是在变化的 D.自然条件的改变是导致农业区位变化的主要原因
读下图4,回答第37-38题。
37.B所在地区的农业自然景观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影响这种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热量 B.土壤 C.水分 D.经济发展水平
38.河流①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它与我国东南部地区的河流相比,最大的区别是( )
A.河水流量十分丰富 B。河流落差巨大
C.河水流量的季节变化大 D。河水流量年际变化小
读以下人文地理景观图,完成39-40题。
坎儿井 窑洞
39. 景观图甲主要位于 ( )
A. 西亚热带沙漠地区 B. 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
C. 我国新疆吐鲁番盆地 D.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
40. 关于图甲和图乙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共同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生态环境都很脆弱 B. 人地矛盾都很突出
C. 植被覆盖率都很低 D. 水土流失都很严重
二.综合题(共2题,共40分)
41.(22分)猫跳河流域是我国最早完成梯级开发的流域之一,被称为中国强喀斯特发育区的“成功”典型。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猫跳河流域地理位置及水能开发状况示意图。
猫跳河流域地理位置及水能开发状况示意图
材料二:1974年猫跳河流域开发完成前后的气候、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变化资料。
材料三:1980年~2005年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变化情况。
1980年~2005年红枫湖、百花湖水质变化情况
(1)猫跳河流域地处我国地势的第 级阶梯,位于 高原上,流域内 岩(石)广布。(6分)
(2)猫跳河梯级开发后,流域气候特征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 _______。(4分)
(3)猫跳河流域发展工业的独特优势区位条件是__________ ______
__ _。(4分)
(4)分析猫跳河流域梯级开发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变化。(8分)
42.(18分)我国沙尘暴主要发生在三个区域:Ⅰ区包括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和东北;Ⅱ区主要是新疆;Ⅲ区为青藏高原。下图表示我国各区域多年平均沙尘暴日数相应的季节变化。读图回答。
(1)选择一个区域,指出该区域沙尘暴发生的最多季节,并分析其原因。(6分)
(2)简述沙尘暴带来的危害,并提出防御措施。(12分)
2012年碣石中学高二第2次月考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2012-11-1
一.单项选择题:
2.【解析】粮食商品率指的是粮食生产总量中商品量所占比重,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原因是人口比河南省少,所以粮食消费量少,商品率就高。答案:D
22.【解析】?从图中可以读出每年这四个国家的消费总量,再根据这几个国家的人口数(这点考察学生的识记情况,中国大概13亿、美国3亿、印度10亿、日本就算1.3亿吧),只是略算而已,很容易找到答案。答案:B 30.【解析】考查提取有效信息,四地中,①地在距地6米内,水平减风速的面积(水平距离)最大。选A.
31.【解析】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虑到华北平原整体性下植被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宜选B。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政治试题2012·11·0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中国古代有许多充满哲学智慧的故事,如“拔苗助长”、“塞翁失马”等。这些寓言故事说明哲学的智慧
A.源自于古典文献的流传 B.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C.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自觉思考 D.源于哲学家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材料: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迄今己培育出6位美国总统、2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7名普利策奖得主。哈佛大学首推为美国最好的大学,赢来了举世公认的学术口碑和崇高的国际声誉。
2.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以真理为友”。短短的一句话里面却包含两个哲学家的名字。这些著名的大学都把哲学点亮的精神火炬高高举起,是因为
①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②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④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它决定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善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
①哲学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②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一个科学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一个做粗活的工匠;一个艺术家,如果没有哲学思想,便只是个供人玩乐的艺人。”这句话从一定方面或一定程度上正确地指出了
①哲学可以代替科学和艺术 ②科学和艺术都要受到哲学的影响
③哲学对科学和艺术具有指导作用 ④哲学是万能的,没有哲学就没有科学和艺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范缜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存在即被感知” 、“物是观念的集合” 。回答5—6题。
5.上述材料中的两种观点都是对 的回答。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6.从哲学上看,两种观点
A.都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B.都认为存在决定思维
C.都认为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 D.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7.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中写着这样一句话:“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B.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
C.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D.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8.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唯心主义观点
9.有人说,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世俗世界” ,另外还有一个上帝、神灵居住的“天国” ,“世俗世界”的命运要由“天国”来主宰。这种观点
①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 ②否认了认识世界的可知性
③属于唯心主义 ④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0.改革开放的30多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30多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最可宝贵的政治和精神财富。由此可见
A.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B.哲学是时代进步的助推器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当今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D.真正的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11.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我思故我在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④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⑤存在即被感知 ⑥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③⑤⑥
12.一艘轮船在航行中遇到了风暴,逐渐下沉。船长大声喊道:“谁会祈祷?”船上的一名神父自告奋勇地回答:“我会!”船长说:“那好,你就开始祈祷吧!其他的人都套好救生圈等待。因为正巧缺一个救生圈!”从哲学角度看,船长的做法
A. 是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B. 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表现
C.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现的肯定  D. 是对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讽刺
1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①具有形而上学性 ②不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③不承认存在决定思维 ④对社会历史的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本不同于以往的旧哲学,从而在哲学史上实现了伟大变革。这主要表现在
①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因而不仅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而且在历史观上也是唯物主义的
②它是凌驾在具体科学之上的“科学之科学”
③它把唯物论与辩证法有机结合起来,唯物论是辩证的,辩证法是唯物的
④它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5. 人们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活动中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一些整体性、全局性、抽象性的问题,也会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地区与地区等不同方面的利益问题。工程师如果缺乏哲学智慧,如果不联系实际研究和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不研究科学技术和工程的辩证法问题,工程科技就难以搞好。这说明
A.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具体的工程科学 B.每个人都要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
C.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16. 下列属于世界观的是
①世界的本质是精神  ②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③主观要符合客观  ④上帝创造了世界 
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⑥世界处于运动、变化的状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③④⑤ D.①②④⑥
17.下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认识错误的是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的过程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翻译成汉语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文化相结合,带有本民族的特点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
18、朱熹的“理生万物”观点属于:
A.“理”和物质结合起来的辩证法思想??? ? B.“理”是世界本原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C. 离开运动谈“理”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D. 把“理”看成为世界本原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9.一提起哲学就少不了“两个对子”,它们是
①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②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③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唯物辩证的历史观  ④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0.钱学森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同时又是一名哲学家,他曾经说过,“没有科学的哲学是跛子, 没有哲学的科学是瞎子”。这句话告诉我们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具体科学为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D.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不可分割
21.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强求而得到的不一定能使自己更幸福,这是命。此观点属于
A.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22.哲学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来概括自己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凝聚自己时代最精致、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而成为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上述事实说明
A.一定形态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B.一定形态的文化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C.哲学既属于思想文化范畴,又属于经济和政治范畴
D.哲学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3.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的是
A.“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B.“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C.“我思故我在”与“心外无物”
D.“天地之变,阴阳之化”与“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24.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之初的新文化运动,20世纪70年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西欧,中世纪末的文艺复兴运动,18世纪的启蒙运动。这些都是预示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些思想运动反映出
A.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哲学都对社会变革具有指导作用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C.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D.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25.“你最好接受自己的长相。如果你是骆驼,就不要去唱苍鹰的歌,骆驼照样充满魅力。”这段话坚持的观点是
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 C.主观主义 D.教条主义
26.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
?A.联系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27.科学发展观极大地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与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出了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科学发展观
①是对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的丰富和发展? ②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③是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 ④是哲学发展的颠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8.“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辩证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C.主张意识是物质的感应的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
29.古有一人,无论做何事均问阴阳先生,看是否吉利。一日,被塌墙所压,请邻人救。邻人曰:“先问阴阳先生,今日是否宜动土?”这一故事启示我们:
A.要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 ?B.要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C.一切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唯心主义都是错误的?? D.凡事应以正确的主观意识作为出发点
30.当今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经受不住考验,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放松或拒绝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这说明:
?? A.自发产生的世界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 ? B、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 C.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结合下图及课本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提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什么?(4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绝不是偶然的,在它的产生中还有哪些因素起着重要作用?(6分)
(3)、你能从上图中看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哲学有什么不同吗?(6分)
32.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灵魂在内,都是由原子这种不可分割的物质粒子组成的。原子是永恒的,由原子所组成的整个自然界、整个世界也是永恒的。原子本身不变化,但能运动。原子的数量是无限多的,但它们之间没有性质的不同,仅有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的区别。世界万物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而形成千差万别的性质。虚空是原子运动的地方,是“非存在”。原子在虚空中互相碰撞,形成漩涡运动,从而互相结合形成万物。原子分离,事物就灭亡。材料三:我们的感官所感知到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动不定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是不动不变的理念。这种理念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而独立存在的。所有的理念构成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
(1)、材料一、材料二中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材料一中的两个观点有什么共同点?材料二中的观点有何局限性?(18分)
(2)、 材料三的观点是什么世界观?它在现实生活中很有影响,请列举至少两个例子。(6分)
碣石中学高二文科班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思想政治答案2012·11·02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数学(文)试题
2012年11月2日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 1,3,5,7,… 的通项公式是 ( )
A、 B、 C、 D、
2.已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则等于 ( )
A、1 B、 2 C、 0 D、9
3.等比数列中, 则= ( )
A. B. C. D.
4.已知是等比数列,,则公比=( )
A. B. C.2 D.
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 =6,=4, 则公差d等于 ( )
A.1 B C.- 2 D 3
6.等差数列中,若,则的值为: ( )
A.180 B.240 C.360 D.720
7.若x,2x+2,3x+3是一个等比数列的连续三项,则x的值为 ( )
A.-4 B.-1 C.1或4 D .-1或-4
8.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且成等比数列,则等于 ( )
A.-4 B.-6 C.-8 D.8
9. 已知数列满足,,则 ( )
A、0 B、1 C、2 D、3
10.用正偶数按下表排列

第1列
第2列
第3列
第4列
第5列
第一行
2
4
6
8
第二行
16
14
12
10
第三行
18
20
22
24


28
26
则2008在第 行第 列. ( )
A.第 251 行第 5 列 B.第 251 行第 1 列
C.第 250 行第 3 列 D.第251 行第 5 列或第 252 行第 5列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30分)
11.函数的定义域是
12.指数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则的值是 .
13.中,,则A等于
14.已知等差数列中,若,则
15.数列满足:,则 ;
16.等差数列{an}中,a1+3a8+a15=120,则2a6-a4的值为
三、解答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4分)
(1)求b的值
(2)求sinC的值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等差数列中,是其前项和,,求:及.
19. (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an}为等差数列,且a3=-6,a6=0.
(1)求{an}的通项公式;
(2)若等比数列{bn}满足b1=-8,b2=a1+a2+a3,求{bn}的前n项和公式.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令,求数列的前n项和Sn.
21.(本小题满分16分)
设数列
(I)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II)设
碣石中学高二级第二次月考文科数学答案
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C
A
C
C
A
A
C
二﹑填空题(每题6分,共30分)
11. 8 12. 13. 14 50 , 15 16 18. 4n-2
三、解答题(本题有6道题,共8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a=,A=105°,C=30°
所以 n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数学(理)试题 2012年11月2日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1、设全集,集合,,则( )
A. B. C. D.
2、已知函数,则( )
A.4 B. C.-4 D-
3、若向量,,, ,则实数的值为( )
A. B. C.2 D.6
4、已知等差数列的公差为2,若成等比数列, 则= ( )
A.–4 B.–6 C.–8 D.–10
5、设是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已知,,则等于( )
A.13 B.35 C.49 D. 63
6、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5,=10,则=( )
(A) (B) 7 (C) 6 (D)
7、不等式<0的解集为( )
(A) (B) (C) (D)
8、将函数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 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6*5=30分)
9、圆的圆心到直线:的距离
10、若不等式的解集是(-1,2),则=_____,=_____
11、若数列满足:,则 ;
12、等差数列中,且,则公差=
13、数列的前n项和=
14、设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则,,,成等差数列.类比以上结论有:设等比数列的前项积为,则, ,______,成等比数列.
三、解答题(共计80分,解答时要有必要的解答过程,否则不给分。)
15、(本小题满分14分).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
PA⊥底面ABC,PA=AB,∠ABC=60°,∠BCA=90°,
点D、E分别在棱PB、PC的中点,且DE∥BC.
(1)求证:DE∥平面ACD
(2)求证:BC⊥平面PAC;
(3)求AD与平面PAC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16、(本小题共12分)已知函数.
(Ⅰ)求的最小正周期;
(Ⅱ)求在区间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17、(本小题满分12分)
(1)求b的值
(2)求sinC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是首项为19,公差d=-2的等差数列,为的前n项和.
(1)求通项公式及;
(2)设是首项为1,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其前n项和
19、(本小题满分14分)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的图像经过点.
(1)求该函数的解析式;
(2)数列中,若,为数列的前项和,且满足,
证明数列成等差数列,并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3)另有一新数列,若将数列中的所有项按每一行比上一行多一项的规则排成
如下数表:



…………
记表中的第一列数构成的数列即为数列,上表中,若从第三行起,第一行中的数按从左到右的顺序均构成等比数列,且公比为同一个正数.当
时,求上表中第行所有项的和.
碣石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理科数学参考答案
2012年11月2日
选择题(每题5分,共40分)
在Rt△ABC中,∠ABC=60°,∴BC=AB,
∴在Rt△ADE中,sin∠DAE===,
即AD与平面PA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14分
记表中第行所有项的和为,
则.…..16分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
考试策略:把会做的题目做好就可以得高分,不要在不会做的题目上花过多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关于电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电荷产生的电场中,以点电荷为圆心,为半径的球面上,各点的场强都相等
B、正电荷周围的场强一定比负电荷周围的场强大
C、取走电场中某点的试探电荷后,该点的场强为零
D、电荷在电场中某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该点场强的方向不一定相同
2、下列关于电阻率的叙述,错误的是
A.当温度极低时,超导材料的电阻率会突然减小到零
B.常用的导线是用电阻率较小的铝、铜材料做成的
C.材料的电阻率取决于导体的电阻、横截面积和长度
D.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3、真空中有相距为r的两个点电荷A、B,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静电力为F,如果将A的带电量增加到原来的4倍,B的带电量不变,要使它们的静电力变为F/4,则它们距离应当变为
A、16r B、4r C、 D、2r
4、对公式E=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B.a点和b点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C.公式中的d是指a点和b点之间的距离
D.公式中的d是a、b所在的两个等势面间的垂直距离.
5、如图所示,a、b、c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三点,电场线的方向由a到c,a、b间距离等于b、c间距离,用φa、φb、φc和Ea、Eb、Ec分别表示a、b、c三点的电势和场强,可以判定
A.φa>φb>φc B.Ea>Eb>Ec
C.φa –φb=φb –φc D.Ea = Eb = Ec
6、下列关于等势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荷在等势面上移动时不受电场力作用,所以不做功
B.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相等
C.等势面与电场线不垂直
D.匀强电场中的等势面是相互平行、间距均匀且垂直于电场线的一簇平面
7、某电池当外电路断开时的路端电压为3 V,接上8 Ω的负载电阻后其路端电压为2.4 V,则可以判定该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为
A.E=2.4 V,r=1 Ω B.E=3 V,r=2 Ω
C.E=2.4 V,r=2 Ω D.E=3 V,r=1 Ω
8、如图所示的各电场中,A、B两点场强相同的是
9、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移动时,出现的现象是
A.L1灯变亮,L2灯变亮,L3灯变亮
B.L1灯变亮,L2灯变亮,L3灯变暗
C.L1灯变亮,L2灯变暗,L3灯变暗
D.L1灯变暗,L2灯变暗,L3灯变亮
10、如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的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述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动势E1=E2,发生短路时的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 rl>r2
C.电动势E1=E2,内阻rlD.当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11、关于电阻的计算式和决定式,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其两端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
B.导体的电阻仅与导体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有关
C.导体的电阻不随工作温度变化而变化
D.对一段一定的导体来说,恒温下比值是恒定的,导体电阻不随U或I的变化而变化
12、 关于下列甲、乙电路图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分压接法
B.甲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
C.乙图中滑动变阻器R0属限流接法
D.乙图中电阻R两端的电压能从零开始调节
13、关于多用表表面的欧姆挡刻度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零欧姆刻度线与零电流刻度线重合
B.零欧姆刻度线与电流表满偏的刻度线重合
C.欧姆挡表面的刻度线是均匀的
D.欧姆挡表面的刻度线是不均匀的,欧姆值越小,刻度线越密
14、如图所示,a、b两个点电荷带等量同种正电荷,位置固
定,O为ab的中点,O1 O2??? 通过O且与ab垂直,一个
电子(重力可忽略)从O2一侧沿O2 O1方向射入,则电子穿过O再向左运动的过程中
A.它的加速度逐渐变大
B.它的加速度逐渐变小
C.它的加速度开始一段逐渐加大,后来逐渐减小
D.它的加速度开始一段逐渐减小,后来逐渐增加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错选多选不给分)
15、关于电场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着电场线的方向,场强越来越小
B.电场中某点的场强方向一定是该点试探电荷的受力方向
C.电势降落最快的方向就是场强的方向
D.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离点电荷越近,场强越大
16、关于电源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源的电动势大小等于路端电压
B.电源的路端电压增大时,其电源电动势一定也增大
C.无论内电压和外电压如何变化,其电源电动势一定不变
D.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
17、如果在某电场中将C的电荷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做功为J,那么
A.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
B.A、B两点间的电势差是
C.若在A、B两点间移动的电荷,电场力将做的功
D.若在A、B两点间移动的电荷,电场力将做的功
18、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断开电源,然后将两极板间的正对面积逐渐增大,则在此过程中
A.电容逐渐增大 B.极板间场强逐渐增大 C.极板间电压保持不变 D.极板上电量保持不变
19、如图所示是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一种方法,Rx为待测电阻,如果考虑到仪表本身电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则
A.电流表采用了外接法
B.电流表采用了内接法
C.Rx为大阻值电阻时应采用这种接法
D.Rx为小阻值电阻时应采用这种接法
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
(1)某同学测量一只未知阻值的电阻。他
先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按照正确的步骤操作
后,测量的结果如图甲所示。请你读出其阻
值大小为_______Ω。为了使测量的结果更准
确,该同学应将选择开关打到__________(填
“×100”或“×1”)挡重新测量。
(2)读出图中游标卡尺(20等分)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图a的读数为___ __cm.图b读数为_ _____cm.


图a 图b
21、(8分)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
A. 电池组(3V,内阻1Ω);
B.电流表(0~3A,内阻0.0125Ω);
C.电流表(0~0.6A,内阻0.125Ω);
D.电压表(0~3V,内阻3kΩ);
E.电压表(0~15V,内阻15kΩ);
F.滑动变阻器(0~20Ω,额定电流1A);
G.滑动变阻器(0~1750Ω,额定电流0.3A);
H.开关、导线
(1)上述器材中应选用的是__________(填写各器材的字母代号)
(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____接法(填“内”或“外”)
(3)电流表采用上述的接法,电阻的测量值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为使通过待测金属导线的电流能在0~0.5A范围内改变,请按要求在方框内补充画出测量待测金属导线的电阻Rx的原理电路图。
四、计算题(22分)
22、如图所示,在正的点电荷Q的电场中有a、b两点,它们到点电荷Q的距离。
(l)a、b两点哪点电势高?
(2)将一负电荷放在a、b两点,哪点电势能较大?
(3)若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小为100V,将二价负离子由a点移到b点电场力对电荷做功多少?(二价负离子电量q=-2×1.6×10-19C)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二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14小题, 每小题3分, 共42分)
22、(10分)
解:(1)由正点电荷的等势面特点可判断a点的电势较高 …………………………… 3分
(2)可知Ua>Ub,Uab>0,当把负电荷从a点移往b点,
Wab= qUab<0,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加,负电荷在b点电势能较大 ……… 3分
(3)若Uab=100V,二价负离子电量q=-2×1.6×10-19C,
将该离子从a点移往b点,电场力做功 
Wab= qUab=-3.2×10-17J, ……………………………2分
即克服电场力做功为 3.2×10-17J …………………………… 2分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
2012年11月2日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根据细胞结构,可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B.一个细胞就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C.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
2.从细胞膜上提取了某种成分,用非酶法处理后,加如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若加入斐林或班氏并加热,出现砖红色。该成分是:
A.糖脂 B.磷脂    C.糖蛋白     D.脂蛋白
3.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
4.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完全相同
B.不同细胞器或细胞结构的生物膜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变的
C.生物膜已研究到分子水平
D.细胞内的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
5.动物合成的蛋白质可分为分泌性蛋白质和内用性蛋白质,与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分泌密切有关的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细胞器中,含有膜的细胞器有:
A.细胞核、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B.核糖体、线粒体、高尔基体、细胞膜
C.细胞核、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
6.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人体内红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相同
B.线粒体产生的CO2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质基质
C.海带细胞通过主动运输积累I-等溶质,因而不会在海水中发生质壁分
D.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制备的原生质体置于蒸馏水中,会因渗透作用吸水而胀破
7.15只同种并同时孵化的体长约15mm的蝌蚪,随机分成三个组(每组5只),饲养的水、饲料和温度等条件等同。A组加入甲状腺激素,B组加入甲状腺抑制剂,C组不加入药剂。饲养10~12天,定时用坐标纸观测、记录蝌蚪的生长发育变化情况。本实验中,同等的蝌蚪对象、同等的饲养条件等属于:
A.实验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自变量
8.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高温和低温均能破坏酶的结构使其失去活性
B.酶是活细胞产生并具有催化作用的蛋白质
C.细胞质基质中有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
D.细胞质中没有作用于DNA的解旋
9.某植物体细胞内有16条染色体,那么在有丝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A.16、16、16、16 B.16、32、32、16   C.32、32、32、16   D.16、16、32、16
10.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都要经过发生、生长、成熟、衰老和凋亡的过程
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
C.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
D.细胞分裂可以无限进行下
11.现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豌豆个体,假设这两种基因型个体的数量和它们的生殖能力均相同,在自然状态下,子一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中所占比例是:
A.1/2 B.1/3 C.3/8 D.3/4
12.正常情况下,人的次级精母细胞处于后期时,细胞内染色体的可能组成是:
A.22+X B.22+Y C.44+XY D.44+XX
13.右图是人体性染色体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Ⅰ区基因的遗传只与男性相关
B.位于Ⅱ区的基因在遗传时,后代男女性状的表现一致
C.位于Ⅲ区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D.性染色体既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也存在于体细胞中
14.某女子的父亲患红绿色盲,而她本人色觉正常,她与一位其母亲为红绿色盲的男子结婚,一般情况下,他们的孩子患红绿色盲病的概率是:
A.1/2 B.1/4 C.0 D.1/8
15.在DNA的双螺旋结构中,现有已查明一核苷酸对中含有一个胸腺嘧啶,则该核苷酸对中还有:
A.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两个腺嘌呤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腺嘌呤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鸟嘌
16.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其结果可能是:
A.含有14N的DNA占7/8
B.复制过程中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C.含有15N的DNA占1/16
D.子代DNA中嘌呤与嘧啶之比是2∶3
17.肺炎双球菌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 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B.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C.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长生具荚膜的细菌
D.培养R型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
18.在一个DNA分子中,胞嘧啶与鸟嘌呤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目的46%,其中一条链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8%和22%,那么由它转录的RNA中腺嘌呤与胞嘧啶分别占碱基总数的:
A.22%、28% B.23%、27%     C.26%、24% D.54%、6%
19.下列有关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密码子只能决定一种氨基酸?一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转运
B.该过程需要解旋酶和ATP
C.该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G与C配对?
D.DNA转录和翻译的原料分别是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
20.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C.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2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1994~1995年对波黑的空袭以及1999年对南联盟的空袭中大量使用了贫铀弹,导致人类癌症、白血病和新生儿畸形的发生等。近几个月来,一些欧洲国家也纷纷报道本国参加北约维和行动的士兵因患癌症等病症而死亡,并称之为“巴尔干综合症”。对上述现象的讨论,下列选项不.合理的是:
A.大多数基因突变是对生物体有害的:
B.当射线作用于生殖细胞或发育的胚胎时,新生儿可能产生畸形
C.射线引起的生物变异都将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下一代
D.射线的作用引起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是导致“巴尔干综合症”发生的重要原
22.以下情况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①21三体综合征患者细胞中的第21号染色体有3条
②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相应部位的交叉互换
③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④花药离体培养后长成的植株
⑤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
⑥染色体上DNA碱基对的增添、缺失
A.②④⑤ B.①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③④
23.对下列有关实例形成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A.培育无籽西瓜是利用单倍体育种的原理
B.杂交育种是利用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的原理
C.培养青霉素高产菌株过程中利用了基因突变的原理
D.“多莉羊”的诞生是利用了诱变育种的原理
24.下列观点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A.环境的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所有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
C.狮和虎可以交配并繁殖后代,它们之间不存在生殖隔离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在同一环境中共同进化的结
25.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      B.9/19     C.1/19     D.1/2
26.2011·深圳模拟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B.人体内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人体内的所有液体统称为细胞外液
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
27.人体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A.寒冷时出现寒颤
B.从平原到高原,有的人出现肺水肿症状
C.免疫系统能发现并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
D.饮水不足时,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
28.下列生理过程不能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结合          B.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C.突触前膜释放递质            D.乳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
29.2011年9月25日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北京拉开帷幕。首次以大满贯赛冠军身份亮相中网的本土选手李娜无疑是最受瞩目的一位。她在比赛回球瞬间,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
A.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 C.突触传递 D.反射弧
30.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
C.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
D.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1.生活中有以下现象:①婴幼儿经常尿床,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现象会明显减少;②由于惊恐、害怕而出现无意识排尿。以上现象说明: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较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传入神经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功能状态
32.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能提高肾脏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促进水的重吸收。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为: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C.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D.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33.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种类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34.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         B.效应T细胞可以杀死宿主细胞内的病毒
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    D.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35.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会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属于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脂质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36.下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人体后病毒和T细胞的浓度变化曲线。对该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HIV对人体T细胞有攻击作用,所以人体一旦被HIV侵入就丧失了细胞免疫功能
B.HIV的增殖速率与T细胞的增殖速率成正比
C.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HIV
D.艾滋病病人的T细胞大量减少,免疫系统功能被破坏,该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37.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步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
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光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d.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较多   e.背光一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A.a→c→e→b→f→d B.a→b→d→e→c→f  C.a→f→b→d→e→c D.a→b→f→d→e→c
3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 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 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
39.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细胞分裂素促使果皮细胞转变成与母本相同的基因型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乙烯广泛存在于植物多种组织,主要促进果实的发育
40.下列关于“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除了扦插枝条以外,其他实验条件均要相同
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C.可用单位时间每根枝条生根数作为记录指标
D.不同的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作用不一定产生相同的生根效果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60分)
41.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外界因素有光照强度、CO2含量、温度等,其内部因素有酶的活性、色素的数量、五碳化合物等,请根据下图分析:
(1)如果X代表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
影响_________阶段,该阶段发生的部位是_____________。
(2)如果X代表温度,温度主要通过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来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3)如果X代表CO2的含量,CO2的含量影响光合作用强度,主要是影响__________的产生。
(4)写出光合作用的总化学反应式:      。
42.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
(2)与细胞表面识别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 。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 膜。
(3)植物体中主动运输消耗的ATP来源于:
A.有氧呼吸  B.无氧呼吸  C.光合作用
  
43.下图为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
GCC
ACA
CGA
——
GCU
ACG
CGG
——
(1)图中所示属于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________步骤,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__。
(2)生物体中[1]_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种。
(3)根据图并参考右表分析:[ 1 ]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___。
44.下图为甲病(A或a)和乙病(B或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已知Ⅰ2无乙病致病基因。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 。
(2)Ⅱ4可能的基因型是 。
(3)Ⅰ1产生的卵细胞可能的基因型是 。
(4)Ⅱ3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她与一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子女中只患甲病的概率是 。
45.如图A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图B表示参与该过程的b细胞局部放大示意图。据图K29-3回答下列问题:
    
(1)b细胞为____________,溶酶体分解抗原的过程在免疫学上属于____________。
(2)d细胞是______________,在机体中该细胞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增殖、分化来的。
(3)若用大剂量的X射线杀死c细胞,则会对机体免疫造成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该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以上免疫过程时,能否同时刺激机体产生其他特异性免疫?若能,请说明免疫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6.有人试图在棉田中喷洒一定量脱落酸以除去叶片便于机械采摘棉花,但效果不明显,生物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探究原因。
实验假设: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实验方案:取若干生长状态相同的棉花平均分成三组,分别做
如下图处理,其中甲组保留顶芽,乙丙两组则去除顶芽。
(1)脱落酸可促进叶和果实的________ _______。
(2)丙组中X处应进行的处理是________ ________。
(3)比较甲乙丙三组叶片脱落的先后情况,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有抑制作用。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生长素对脱落酸无抑制作用。
答案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英语试题2012-11-02
(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
第I卷
Ⅰ. 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 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1~15各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I became lame(瘸的) in both legs in my childhood. I can't stand without the support of two sticks. Only in my wheelchair can I “  1  ”.
I still remember the first day at  2  . When I appeared at the door,everyone in the classroom stared at me in  3  . My face turned red. I couldn't help  4  back. It was the kindness and sympathy(同情) in their eyes that  5  me from doing so,I went shyly towards an unoccupied(空的) seat. Being lame,I didn’t dare to 6 in front of my classmates. I was afraid that I might be 7  at. In those days I was very sad to see others walking 8 .
One day,a few students came up to me and asked me to go outside,I was really 9   .They encouraged me with a friendly smile and  10  me in my wheelchair from place to place. I was  11  to them for giving a chance to see the  12  of our lovely school with my own eyes.
After that we often read,played and talked together. My friends are always 13
to help me. It made me 14 I am handicapped(残疾的). Once they asked me, “What is the most beautiful thing in our school?” Without hesitaion I said,“It is the 15 .”
1.A.walk B.run C.sit D.stand
2.A.school B.home C.wheelchair D.hospital
3.A.thought B.happiness C.anger D.surprise
4.A.entering B.hiding C.coming D.turning
5.A.got B.prevented C.let D.had
6.A.practice B.study C.walk D.speak
7.A.laughed B.smiled C.stared D.looked
8.A.quickly B.slowly C.happily D.shyly
9.A.brave B.sad C.hurt D.excited
10.A.pushed B.placed C.drew D.pulled
11.A.satisfied B.sorry C.friendly D.thankful
12.A.signs B.sights C.buildings D.situation
13.A.smart B.ready C.wise D.unwilling
14.A. imagine B.remember C.forget D.think
15.A.teachers B.friendship C.parents D.schoolyard
第二节 语法填空(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15分)
阅读下面短文,按照句子结构的语法性和上下文连贯的要求,在空格处填入一个适当的词或使用括号中词语的正确形式填空,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标号为16~25的相应位置上。
When a lion was asleep, a little mouse began running up and down beside him, 16 made some noise. This soon wakened the lion. 17 (lose)his temper(脾气), he caught the mouse in his paws and was about to kill it. The mouse, terrified, pleaded to the lion to spare(宽恕) 18 life. ???? "Please let me go," it cried, "and one day I will repay you for your 19 (kind)." The idea of such 20 small creature ever being able to do anything for him amused the lion so much that he laughed aloud. He thought, “How could this little mouse help me?” 21 , he lifted his paws(爪子) and let it go. ??? But the mouse's chance came after all. A few days later, when the lion was wandering(闲逛) in the forest, he 22 (catch) in a trap. ??? The hunters wanted to take the tiger alive to the king, 23 he tied him to a tree, and went away to look for a wagon(武器). ??? Just then the little mouse passed 24 , and saw the sad lion. It went up to him and soon gnawed away(啃断) the ropes. “Was I right?” asked the little mouse. This lion 25 (nod) his head and thanked the little mouse.
Ⅱ. 阅读 (共两节, 满分60分)
第一节 阅读理解(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In choosing a friend, one should be very careful. A good friend can help you study. You can have fun together and make each other happy. Sometimes you will meet fair weather friends. They will be with you as long as you have money or luck, but when you are down, they will run away. How do I know when I have found a good friend? I look for certain qualities of character, especially understanding, honesty and reliability.(信任)   Above all else, I look for understanding in a friend. A good friend tries to understand how another person is feeling. He is not quick to judge. Instead, he tries to learn from others. He puts himself in the other person's place, and he tries to think of ways to be helpful. He is also a good listener.   At the same time, however, a good friend is honest. He does not look for faults in others. He notices their good points. In short, a friend will try to understand me and accept me.   Another quality of a friend is reliability. I can always depend on a good friend. If he tells me he will meet me somewhere at a certain time, I can be sure that he will be there. If I need a favor, he will do his best to help me. If I am in trouble, he will not run away from me.   There is a fourth quality that makes a friend special. A special friend is someone with whom we can have fun. We should enjoy our lives, and we would enjoy our friendship. That is why I especially like friends who are fun to be with. A good friend likes the same things I like. We share experience and learn from each other. A good friend has a good sense of humor, too. He likes to laugh with me. That is how we share in the joy of being friends. And I know that he is looking for the same quality in me.   When I meet someone who is reliable, honest, and understanding, I know I've found a friend! 2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qualities the writer thinks is the most important in choosing a friend? A. understanding.  B. honesty.   C. reliability.  D. a sense of humor. 27. If you have fair weather friends, ______ . A. they will give you all that they have when you need help B. you will be refused when you get into trouble C. you will become rich???    D. you can be sure that you get real friends 28. “Fair weather friends” underlin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a(n)_______.
A. close friend B. devoted friend C. honest friend D. snobbish friend
29.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good friends need to ______. A. always point out each other's mistakes  B. be helped with money C. understand each other's feelings?????    D. have money or luck 30.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is about ______ . A. the qualities of a friend  ????????? B. what a good friends is C. how to be a good friends??  ?   D. what a special friend is
B
So you thought the hamburger was the world’s most popular fast food? After all, McDonald’s Golden Arches span(跨越)the globe(全球). But no, there is another truly universal fast food, the ultimate(极好的)fast food. It’s easy to make, easy to serve, much more varied than the hamburger, can be eaten with the hands and it’s delivered to your front door or served in fancy restaurants. It’s been one of America’s favourite foods for over 50 years. It is, of course, the pizza.
It’s kind of silly to talk about the moment when pizza was “invented”. It changed over the years, but one thing’s for certain—it’s been around for a very long time. The idea of using pieces of flat, round bread as plates came from the Greeks. They called them “plakuntos” and ate them with various simple toppings(配料)such as oil, garlic(大蒜), onions and herbs. The Romans enjoyed eating something similar and called it “picea”. By about 1000 AD in the city of Naples, “picea” had become “pizza” and people were experimenting with more toppings: cheese, ham, anchovies and finally the tomato, brought to Italy from Mexico and Peru in the sixteenth century. Naples became the pizza capital of the world. In 1889, King UmbertoⅠand Queen Margherita heard about pizza and asked to try it. They invited pizza maker, Raffele Esposito, to make it for them. He decided to make the pizza like the Italian flag, so he used red tomatoes, white mozzarella cheese and green basil leaves. The Queen loved it and the new pizza was named “Pizza Margherita” in her honour.
Pizza went to America with the Italians at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first pizzeria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opened in 1905 at 53 Spring Street, New York City, by Gennaro Lombardi. But the popularity of pizza really exploded when American soldiers returned from Italy after World WarⅡ and raved about(夸赞) “that great Italian dish”. Americans are now the greatest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of pizza in the world.
31. When did pizza become really popular in the United States?
A. After 1945. B. In 1889. C. In 1905. D. By 1000AD.
32. What do the Italian flag and a Pizza Margherita have in common?
A. There is a picture of a Pizza Margherita. B. They have the same colours.
C. Both of them represent Italy. D. They are both popular in Italy.
33. Which is the correct order of the changes of pizza?
A. Plakuntos→pizza→picea B. Pizza→plakuntos→picea
C. Picea→plakuntos→pizza D. Plakuntos→picea→pizza
34. Why are Mexico and Peru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pizza?
A. Because pizza first became popular in these countries.
B. Because pizza was invented in these countries.
C. Because one topping was brought to Italy from these countries.
D. Because people there are the greatest consumers of pizza.
35. What’s the best title of the passage?
McDonald’s and Pizza B. Global Pizza
C. Pizza in the United States D. How to Make Pizza
C
An 80-year-old man was sitting on the sofa in his house along with his 45-year-old son. Suddenly a crow (乌鸦) landed on their window. The father asked his son, “What is that?” The son replied, “That’s a crow.”
After a few minutes, the father asked his son for the second time, “What is this?” The son said, “Father, I told you just now. It is a crow.” After a little while, the father asked his son the same question for the third time, “What is this?” This time, the son said to his father in a low and cold tone. “It’s a crow, a crow.”
After a moment, the father yet again asked his son for the fourth time, “What is this?” This time his son shouted at his father, “Why so you keep asking me the same question again and again? I have told you already, ‘IT IS A CROW’. Are you not able to understand this?”
A minute later the father went to his room and came back with a diary, which he had kept since his son was born. On opening a page, he asked his son to read that page:
Today my little son aged three was sitting with me on the sofa, when a crow suddenly landed on the window edge. My son asked me 23 times what it was, and I replied him 23 times that it was a crow. I hugged him lovingly each time he asked me the same question. I did not at all feel angry, but instead felt affection for my son.
If your parents reach old age, do not look at them as a burden(包袱), but speak to them gently, and be kind to them. From today say this aloud, “I want to see my parents happy forever. They have cared for me ever since I was a little child. They have always showered me with love. I will take care of my old parents in the BEST way no matter how they behave.”
36.The writer mainly intends to(想要)_____.
A. tell us the fun_ction of a diary B. call on us to love our parents
C. teach us what a crow is D. introduce a pair of son and father
37.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the son felt_____ when his father kept asking the same
question.
A. puzzled B. angry C. grateful D. surprised
38. We can know that the father wrote this diary at the age of _____.
A. eighty B. forty-five C. thirty-eight D. thirty-five
39. The old man brought out the diary, which he had kept since his son was born,
because_____.
A. he forgot what had happened B. he would like his son to read it
C. it could remind himself of the past
D. he wanted to find what a crow was in his diary
40. Why did Father ask his son questions about the crow?
A. He wanted to test his son’s patience. B. He is hard of hearing.
C. He doesn’t want to be treated as a burden.
D. He tried to remind his son of what he did in the past.
D
Mr. Peter Johnson, aged twenty-three, battled(斗争)for half an hour to escape from his trapped car yesterday when it landed upside down in three feet of water. Mr. Johnson took the only escape route — through the boot (行李箱).
Mr. Johnson’s car had finished up in a ditch(沟渠)at Romney Marsin Kent after skidding(打滑) on ice and hitting a bank. “Fortunately, the water began to come in only slowly,” Mr. Johnson said. “I couldn’t force the doors open because they were jammed(堵住)against the walls of the ditch and dared not open the windows because I knew water would come flooding in.”
Mr. Johnson, a sweet salesman of Sitting Home Kent, first tried to attract the attention of other motorists by sounding the horn(喇叭)and hammering(锤)on the roof and boot. Then he began his struggle to escape.
Later he said, “It was really a half penny that saved my life. It was the only coin I had in my pocket and I used it to unscrew the back seat to get into the boot. I hammered desperately with a hammer trying to make someone hear, but no help came.”
It took ten minutes to unscrew(拧开)the seat, and a further five minutes to clear the sweet samples from the boot. Then Mr. Johnson found a wrench(扳手)and began to work on the boot lock. Fifteen minutes passed by. “It was the only chance I had. Finally it gave, but as soon as I moved the boot lid, the water and mud poured in. I forced the lid down into the mud and scrambled clear as the car filled up.”
His hands and arms cut and bruised (擦伤), Mr. Johnson got to Beckett Farm nearby, where he was looked after by the farmer’s wife, Mrs. Lucy Bates. Huddled in a blanket, he said, “That thirty minutes seemed like hours.” Only the tips of the car wheels were visible(看得见), police said last night. The vehicle had sunk into two feet of mud at the bottom of the ditch.
4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objects(物品)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Mr. Johnson?
A. The hammer. B. The coin. C. The screw. D. The horn.
42. Which statement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Mr. Johnson’s car stood on its boot as it fell down.
B. Mr. Johnson could not escape from the door because it was full of sweet jam.
C. Mr. Johnson’s car accident was partly due to the slippery(滑的)road.
D. Mr. Johnson struggled in the pouring mud as he unscrewed the back seat.
43. “Finally it gave” (Paragraph 5) means that _________.
A. Luckily the door was torn away in the end
B. At last the wrench went broken
C. The lock came open after all his efforts
D. The chance was lost at the last minute
44. It may be inferred(推断)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___.
A. the ditch was along a quiet country road
B. the accident happened on a clear warm day
C. the police helped Mr. Johnson get out of the ditch
D. Mr. Johnson had a tender wife and was well attended
45. What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is newspaper article?
A. The Story of Mr. Johnson, A Sweet Salesman
B. Car Boot Can Serve As The Best Escape Route
C. Driver Escapes Through Car Boot
D. The Driver Survived A Terrible Car Accident
E
In the United States, when one becomes rich, he wants people to know it. And even if he does not become very rich, he wants people to think that he is. That is what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is about, It is the story of someone who tried to look as rich as his neighbours.
The expression was first used in 1913 by a young American called Arthur Momand. He told this story about himself. He began earning $ 125 a week at the age of 23. That was a lot of money in those days. He got married and moved with his wife to a very wealthy neighbourhood outside New York City. When he saw that rich people rode horses, Momand went horseback riding every day. When he saw that rich people had servants. Momand and his wife also hired a servant and gave big parties for their new neighbours.
It was like a race, but one could never finish this race because one was always trying to keep up. The race ended for Momand and his wife when they could no longer pay for their new way of life. They moved back to an apartment(公寓房间) in New York City.
Momand looked around him and noticed that many people do things just to keep up with rich life-style of their neighbours. He saw the funny side of it and started to write a series (系列) of short stories, He called it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Jones’ is a very common name in the United States.’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came to mean keeping up with rich lifestyle of the people around you. Momand’s series appeared in different newspapers across the country for over 28 years.
People never seem to get tired of keeping up with the Joneses. And there are ‘Jonses’ in every city of the world. But one must get tired of trying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no matter what one does, Mr. Jones always seems to be ahead.
46. Some people want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because they ______.
A. want to be as rich as their neighbours
B. want others to know or to think that they are rich
C. don’t want others to know they are rich
D. want to be happy
47. 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story that rich people like to ________.
A. live outside New York City B. live in New York City
C. live in apartments D. have many neighbours
48. The underlined word neighbourhood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s ________.
A. a person who lives near another B. people living in an area
C. an area near the place referred to D. an area in another town or city
49. Arthur Momand used the name ‘Jones’ in his series of short stories because’ Jones’ is ________.
A. an important name B. a popular name in the United States
C. his neighbour’s name D. not a good name
50. According to the writer, it is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A. correct B. interesting C. impossible D. good
第二节 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下列应用文及相关信息,并按照要求匹配信息。请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的相应选项字母涂黑。
A. China's best tourist attractions are spread out across the country. So how can you pick which one to go to??You don't have to make a tough decision, just head to the Chinese Folk Culture Village near Shenzhen.?Here you can see miniatures(缩影)of almost all of the major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hina.
B. Hawaii Volcanoes National Park, containing more than 218,000 acres, is open daily and offers guided tours and more. It has both the world's most massive volcano(火山)and the world's most active volcano. It also offers the best place to view the beautiful sunrise and sun sets sceneries.
C. Crete, a small island in Greece, is not too romantic, but in terms of history and variety it has more to offer and fewer tourists than any of the others. You can relax on the beach and enjoy the sunshine comfortably.
D. Beijing Botanical(植物的) Garden is home to more than 1.5 million plants that belong to over 10,000 species. It’s a botanical research laboratory as well as a place for the public to enrich their knowledge about plants, enjoy the scenery and relax.
E. Traveling in Thailand is as much enjoyable as it is tiring because Thailand has lots of places to visit, lots of nice people to meet, lots of uniqueness, lots of activities and of course lots of new experiences and moments to capture.
F. India is actually a ‘Jewel in the Crown’ as far as tourism is concerned. India is a vast country with people of many different ethnic(种族的)backgrounds, religions, customs, languages and lifestyles.
现在,请阅读下面信息,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进行信息匹配。
46. Arthur is a college student who majors in geography(地理)and wants to admire wonders of nature in the world this summer vacation.
47. Walrus is from France. He’d like a trip to live in a "third-world" place for a month to experience the different local customs and lifestyles from Europe.
48. Garry and Peter, quite outgoing, have a wide range of interests,enjoy mixing and a wide variety of amusements. They want to a place that is very popular and fashionable(时尚的)this summer.
49. Cindy is very interested in Chinese tourist attractions and wants to experience Chinese culture, but the time is too limited for her. It’s only about a week before she leaves China.
50. Mr. and Mrs. Hunter are looking for a beach-based holiday in southern Europe, to a quiet beach location where there are not too many tourists.
第II卷
一、用括号内的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Teaching young children is a       and rewarding job.(challenge)
2.The control of air        must be considered.(pollute)
3.The goods will be delivered at your        .(convenient)
4.Is there any       that you could pick me up from the station? (possible)?
5.I guess it was his eyes that         me first.(attract)
6.He was        about being asked to play.(thrill)?
7.When it comes to job interviews, first        are very important.(impress)
8.I’d like to bring up my children in such healthy _____________.(surround)?
9.He said it was a very ___________dinner.(enjoy)
10.___________to a boarding school at the age of six, young children may suffer.(send)
二、根据句意完成句子(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1.这是一道很容易准备的菜肴,主要由米饭和蔬菜组成。
It’s an easy dish to prepare, mainly __________ __________ rice and vegetables.?
2.之后,我所乘坐的车出故障了,所以我不得不走路回家。
Then the car I was in __________ __________,so I had to walk home.
3.我父母一直提醒我记得我对他们的承诺。
My parents kept __________me __________ my promise to them.?
4.因为缺少,这些树死了。
The trees died for __________ __________water.
5.当暴露于阳光下,马铃薯变成绿色。
Potatoes turn green when __________ __________ sunlight.
三、基础写作(15分)
你校学生会准备办一期英语墙报,介绍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请你根据下列提示写一篇英语短文。
【写作内容】
人物身份
著名科学家
生平活动
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
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前往美国深造并获得航空学博士学位。
1955年回国,致力于中国的科学事业。他对我国的导弹和航天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2009年10月31日,逝世于北京,享年98岁。
评价
被誉为“导弹之父” 和“航天之父”
题目:A Brief Introduction of Qian Xuesen
【写作要求】
只能用5个句子表达全部内容。
参考词汇:上海交通大学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航空学the science of Astronomy 导弹missile
导弹航天事业missile and space programs
导弹之父Father of Missile 航天之父Father of Aerospace
四、摘要写作(以约30个词概括短文的要点)
It must have been about two in the morning when I returned home. I tried to wake up my wife by ringing the doorbell, but she was fast asleep, so I got a ladder from the shed in the garden, put it against the wall, and began climbing towards the bedroom window. I was almost there when a sarcastic(尖刻的)voice below said, “I don’t think the windows need cleaning at this time of the night.” I looked down and nearly fell off the ladder when I saw a policeman. I immediately regretted answering in the way I did, but I said, “ I enjoy cleaning windows at night.”
“So do I,” answered the policeman in the same tone(语气). “Excuse my interrupting you. I hate to interrupt a man when he’s busy working, but would you mind coming with me to the station?”
“Well, I’d prefer to stay here,” I said. “ You see, I’ve forgotten my key.”
“Your what?” he called.
“My key,” I shouted.
Fortunately, the shouting woke up my wife who opened the window just as the policeman had started to climb towards me.
试室_____ 试室座位号_____ 高二( )班 姓名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碣石中学高二英语月考试题(二)2012-11-02
(时间:120分钟,满分:140分)
答题卡
注意事项: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签字笔作答,否则不给分。
I. 完型填空
1.【A】【B】【C】【D】 6.【A】【B】【C】【D】 11.【A】【B】【C】【D】
2.【A】【B】【C】【D】 7.【A】【B】【C】【D】 12.【A】【B】【C】【D】
3.【A】【B】【C】【D】 8.【A】【B】【C】【D】 13.【A】【B】【C】【D】
4.【A】【B】【C】【D】 9.【A】【B】【C】【D】 14.【A】【B】【C】【D】
5.【A】【B】【C】【D】 10【A】【B】【C】【D】 15.【A】【B】【C】【D】
II. 阅读理解
26.【A】【B】【C】【D】 31.【A】【B】【C】【D】 36.【A】【B】【C】【D】
27.【A】【B】【C】【D】 32.【A】【B】【C】【D】 37.【A】【B】【C】【D】
28.【A】【B】【C】【D】 33.【A】【B】【C】【D】 38.【A】【B】【C】【D】
29.【A】【B】【C】【D】 34.【A】【B】【C】【D】 39.【A】【B】【C】【D】
30.【A】【B】【C】【D】 35.【A】【B】【C】【D】 40.【A】【B】【C】【D】
41.【A】【B】【C】【D】 46.【A】【B】【C】【D】 51.【A】【B】【C】【D】【E】【F】
42.【A】【B】【C】【D】 47.【A】【B】【C】【D】 52.【A】【B】【C】【D】【E】【F】
43.【A】【B】【C】【D】 48.【A】【B】【C】【D】 53.【A】【B】【C】【D】【E】【F】
44.【A】【B】【C】【D】 49.【A】【B】【C】【D】 54.【A】【B】【C】【D】【E】【F】
45.【A】【B】【C】【D】 50.【A】【B】【C】【D】 55.【A】【B】【C】【D】【E】【F】
语法填空
16.___________________17.___________________18.___________________ 19.___________________ 20.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____ 23.__________________ 24.___________________
25.___________________

第II卷(共三节,满分35分)
一、用单词的正确形式填空(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
10.__________________
二、根据句意完成句子(共5题,每题1分,共5分)
1. _________ _________ 2. _________ _________ 3. _________ _________
4. _________ _________ 5. _________ _________
三、基础写作(1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摘要写作(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I卷
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2012-11-1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识别/博闻强识 模仿/装模作样 剥削/生吞活剥
B.朝圣/朝令夕改 提防/提心吊胆 绿茵/绿林好汉
C.箴言/缄默无言 蠕动/耳濡目染 粗犷/旷日持久
D.湍急/惴惴不安 讳言/经天纬地 勘察/堪称一绝
2.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D.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过劳为什么会引起健康透支?有关专家认为,最严重的问题不是加班,而是巨大的压力导致休息时间也无法彻底放松心情所致。
B.据国外媒体报道,2010年格莱美终身成就奖刚刚揭晓,在获奖名单上,已故的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毫无悬念地排在榜首。
C.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随着大运会的日益临近,深圳随处可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迎接大运会已成为展现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
4.根据语境,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是一种所谓幽默的态度,真正的幽默恰恰是从平凡渺小里发掘价值。 ; 。 。 。幽默是冷隽,然而在冷隽的背后与里面有“热”。
①以深的角度窥探“平凡渺小”的,则发现它里面未尝没有宝藏
②以高的角度测量那“煊赫伟大”的,则认为它不过如此
③一种愉悦、满意、含笑与超脱,支配了幽默的心襟
④幽默不是漫骂,也不是讥刺
A.④③①② B.②①③④ C.②①④③  D.①②④③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咸宣,杨人也。以佐史给事河东守。卫将军青使买马河东,见宣无害,言上①,征为厩丞。官事办,稍迁至御史及(中)丞,使治主父偃及淮南②反狱,所以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数废数起,为御史及中丞者几二十岁。王温舒为中尉,而宣为左内史。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然独宣以小至大,能自行之,难以为经。中废为右扶风坐怒其吏成信信亡藏上林中宣使郿令将吏卒阑入上林中蚕室门攻亭格杀信射中苑门宣下吏为大逆当族自杀。
是时郡守尉诸侯相二千石欲为治者,大抵尽效王温舒等,而吏民益轻犯法,盗贼滋起。南阳有梅免、百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之间有坚卢、范主之属。大群至数千人,擅自号,攻城邑,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趋具食;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于是上始使御史中丞、丞相长史使督之,犹弗能禁,乃使光禄大夫范昆、诸部都尉及故九卿张德等衣绣衣持节,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及以法诛通行饮食,坐相连郡,甚者数千人。数岁,乃颇得其渠率③。散卒失亡,复聚党阻山川,往往而群,无可奈何。于是作沈命法,曰:“群盗起不发觉,发觉而弗捕满品者,二千石以下至小吏主者皆死。”其后小吏畏诛,虽有盗弗敢发,恐不能得,坐课累府,府亦使不言。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
(节选自《汉书·酷吏列传》)
[注] ①上:汉武帝。②主父偃及淮南:两个人。③渠率:首领。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使治主父偃及淮南反狱   罪行
B.数废数起 罢官
C.而吏民益轻犯法 浅薄
D.为檄告县趋具食 快走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7.下列各句中,都能表现咸宣“严厉残酷”的一组是(3分)(  )
①微文深诋杀者甚众,称为敢决疑 ②其治米盐,事小大皆关其手 ③自部署县名曹宝物,官吏令丞弗得擅摇,痛以重法绳之 ④居官数年,一切为小治辩 ⑤取库兵,释死罪,缚辱郡守都尉,杀二千石 ⑥虎符发兵以兴击,斩首大部或至万余级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③④ D.④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卫青将军让咸宣到河东买马,发现咸宣处事公平,就向皇上推荐。咸宣被征召到京城当厩丞,然后几起几落,一度得到重用。
B.咸宣获罪的原因是他派吏卒进入上林苑蚕室门,杀死了成信。他因此被交给司法官吏判罪,后来他自杀了。
C.汉武帝时期盗贼四起,朝廷遣使者发兵攻打盗贼,斩杀了大部分的盗贼,取下首级万余个,然而还是没有完全平息。
D.朝廷颁布“沈命法”,以督责官吏擒捕盗贼,结果事与愿违,小吏因为害怕被杀,不敢告发盗贼,郡府也让下属不要多言。由此一来,盗贼越来越多。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中 废 为 右 扶 风 坐 怒 其 吏 成 信 信 亡 藏 上 林 中 宣 使 郿 令 将 吏 卒 阑 入 上 林 中 蚕 室 门 攻 亭 格 杀 信 射 中 苑 门 宣 下 吏 为 大 逆 当 族自 杀。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
谒金门
【南宋】李好古
花过雨,又是一番红素。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谁在玉关劳苦?谁在玉楼歌舞?若使胡尘吹得去,东风侯万户。
(1)上片主要是用什么修辞手法来写燕子的?请作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和文学常识的空缺部分。(6分)
(1) , 。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屈原《离骚》)
(2)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 , 。 (苏轼《赤壁赋》)
(3) , 。茕茕独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
(4)鹏之徒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庄子《逍遥游》)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1)人类能进化到今天的优秀和强大,能胜过一切其他动物而统治着整个世界,是因为我们获得了理性,即认知世界、进行概念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也就是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和局部改造环境的能力。动物学研究表明,其他动物如灵长目也有初等的认知、简单的思维和粗浅的推理能力,但都不如人类的能力那么强大、系统和深刻。只有人类具备理性思维和行为能力。
(2)人的理性包括感性认知、学习记忆、思维推理和智能创新四部分。
(3)感性认知是通过观察和接触,认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性属,形成概念,区分类别,认清其相互关系。动物认知食物和猎物,鼠见猫逃窜等,多是先天遗传技能。除高级灵长类外,其他动物都不能在镜子中认出自己的影像,经长期训练也不成。学习记忆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发达的大脑是形成强大记忆力的物质基础。符号语言和文字是思维和表达思想的工具,积累和传播知识的手段,是人类独有的后天习得的技能。能根据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良好的悟性,探求真理的勇气和为集体利益献身的精神使人类获得了独一无二的创新智能。伟大革命事业的成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生存条件和健康水平的提高等都是人类智能创新的产物。
(4)理性是后天获得的能力,灵敏的受感器官、可靠的神经系统和强健的大脑等是形成理性的物质基础。生物学认为后天习得的性状和能力不可能遗传给子代,至少短期内不能。每代新人的理性要从头学起,靠社会文化和教育塑造而成。社会文化的进步和教育制度的完善是培育公民的良好品德、强大智慧和坚韧的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没有先进文化的陶冶和良好的教育而指望上天赋予睿智、美德,是与科学规律相悖的。
(5)人是社会性动物。文化是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生产和生活方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政治制度、法律规范、道德观念、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等。人的理性是从社会文化中,即群体的经验、知识和习俗中,通过模仿、传播、学习和教育获得的能力,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表现出来。生来即孤单孑立与社会隔离的人无理性可言,连语言都不可能掌握。
(6)20世纪的社会实践和科学成就提醒我们,人类不应该陶醉于自己智能的增长,思想的进步,科技的成就和对自然界的某些胜利,绝不要忽略人的动物性这个本质。不管我们的事业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成就,即使走出了地球,登上了月球,造访了火星,都不可能改变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我们的躯体连同我们的血、肉和头脑都产生于和存在于自然界。人类是地球上30多亿年的生物进化链中的一环,我们已彻底适应了这个自然环境,每一滴血、每一种行为、每一种思想、每一种理论、每一种主义都是这个自然界的产物。人不能成仙,自然界不能超越,更不能破坏,否则就会造成人种的衰微和灭绝。航天科学的实践已充分证明,宇航员要飞往地外星球,飞船上必须有类地的人造环境,否则必死无疑。
(7)倘若把人的生物性称为兽性,则人性等于兽性加理性。兽性来自遗传,基因万年笃守,千年不见有变。理性获自文化陶冶和教育,随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而迅速变化。近代生物进化学者们一致认为,兽性难改,理性的可塑性却很大。文化、科学和教育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机杼。即使人的兽性万年不变,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总在提升着人的理性,增加着人性的光辉。
(8)后天获得的理性,如科学、文化,能否影响人的兽性进化,科学界仍有争论。 20世纪生命科学主流仍然否定法国拉马克的“用进废退的获得性状”可遗传后代的理论,认为缺乏实验证据。多数人认为,科学文化的进步会影响甚至操纵人的遗传特性,如优生优育、基因修饰和治疗,使后代免疫能力更强,变得更健康、更聪明,那是可能的,有的已经实现。
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5分)(  ) )(  )
A.人类通过符号语言和文字去思维和表达,能根据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这是人类智慧的表现。
B.宇航员要飞往地外星球,飞船上必须有类地的人造环境,否则必死无疑。这说明人的动物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离开我们生存的物质基础。
C.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具备了通过模仿、传播、学习和教育获得的能力,人的理性就会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
D.近代生物进化学者们一致认为,人的生物本性难改,理性的可塑性却很大。
E.科学界认为,后天获得的理性能够影响甚至改变人的生物本性的进化,例如科学文化的进步使得人类能够优生优育甚至修饰基因。
13.下列有关“理性”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理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能力,是人们认识世界、适应环境、局部改造环境的能力,其他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的生物都不能进行认知、思维和推理。
B.感性认知是通过观察和接触,认知周围事物的特征性属,形成概念,区分类别,认清其相互关系。动物能够认知食物和猎物不属于感性认知的技能。
C.学习记忆以发达的大脑为物质基础,思维推理建立在感性认知和学习记忆的基础上,是根据已积累的经验和知识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并作出推论的过程。
D.人类智能创新能力的获得需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需要良好的悟性和探求真理的勇气,它促成了革命事业的成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生存条件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14.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文意回答:人获得“理性”有哪些途径?(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将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否则该题答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我的湘西十八湾
彭学明
十八湾是湖南湘西的一个苗族村落,一山山的绿色,烟波浩淼地连着牵着,绵绵不绝,把我的心染得醉醉的。饭香、泥香、花香、鸟语和乡音都随风飘来,一同落在我回乡的行囊上。
那山高啊,抬头也看不到山的顶;那山长啊,身子都转了360度,还看不到哪是山头哪是山尾,陡得连壁虎都望而生畏。除了星子能落在山顶,鹰是飞不过的。所以,当十八湾人想修路时,外村人把头都摇晕了。当响起第一声开山炮时,人们说,我们是想路想癫了,祖祖辈辈都想有一条下山的路。进城只有二十几里,我们空脚空手要走一整天,摔死摔伤的事时有发生,不知道苦日子什么时候才会熬到头。
想路想癫了的十八湾人,在没要政府一分钱的情况下,开始了他们的梦想之路。有出钱的,有出粮的,有出菜的,什么都没有的就出力气。用湘西人的话说,一寨人,亲巴亲,骨巴骨,哪个也不会跟哪个过劲。他们卖牛,卖猪,卖粮,几位老人还把棺材卖了。修路最苦的时候,男人到工地安营扎寨,风餐露宿;女人早出晚归,日夜苦战。
路通了,山低了,天大的困难都在十八湾面前却步了。从前梨、桃都烂在地里,种瓜不得瓜,种豆不得豆;而今,种什么得什么,甚至是什么都没摘下来,外商就上门了。因海拔高,日照强,庄稼有泥土和太阳自然的芳香,牲口有天地之灵气,金秋梨和布朗李,个大,皮脆,汁多,清甜清甜的!山风过时,烤烟,像一把把岁月的扇子,扇来秋色,扇来秋香。
十八湾永远都是质朴、和谐的。十八湾至今还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白天出门,他们用小木棍或者小布条把门锁绊住就行;夜晚降临,他们也无须把门关死就可以放心睡觉。开经销店的,不用整天守着,可以放心地去地里做活,几岁的孩子来买东西,都会自觉地在钱盒里放钱,找钱,不会多拿主人一分钱一份货。谁家做了豆腐,只要往村口一摆,用黄豆换豆腐的人,会自觉地一斤黄豆换四块豆腐,不会少一两,也不会多拿一块。谁家的鸡鸭在外面窝野蛋了,窝了一山也不会有人去捡,如果知道是你家鸡鸭窝的,他或她就会提醒你,叫你快去捡,再不捡就会变成鸡儿鸭儿了。他们对国家和政府的要求,没有半点迟疑和折扣,他们说国家和政府喊我们做什么都是为我们好,只有坏人才想害我们。比如计划生育,任何少数民族地区,都是传统的传宗接代思想,一生再生,这里,却早在毛泽东时代就家家户户只生一个小孩,人口出现负增长。他们的真诚淳朴和善良情怀,让人由衷赞叹!
虽然是深山老林的一个小山村,猪啊牛啊羊啊鸡啊狗啊的满处跑,可干净得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每条村路,每块石板,每个家庭,都见不到垃圾、畜粪,全村260多家,家家窗明几净,户户整整洁洁。来过十八湾的人,都非常敬佩地说:十八湾是我见到的中国最干净整齐的农村!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勤劳自强,他们会实在地告诉你,我们习惯了,如果讲丑话,做丑事,一寨人都会看不起,我们本来就是这么过的,没想过要做样子给别人看……
这,就是我的湘西。
这,就是我的十八湾。
这就是湘西十八湾纯真的颜色。
这就是湘西十八湾本色的土地与情感。
(本文有删改)
16.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线句子的景物描写进行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通过题目“我的湘西十八湾”可以看出作者对十八湾由衷的喜爱和高度的赞美,结合原文回答十八湾有哪些独特之处。(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文章最后连用4个短句独立成段,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对你以后的写作有何启发?(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回答19~21题。
人类首次捕捉反物质 微量破坏力超过氢弹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11月17日刊登研究报告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成功制造出多个反氢原子,并利用磁场使其存在了“较长时间”。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抓住”反物质原子。
反物质,即正常物质的反状态,它极不稳定而几乎不存在于自然界。研究人员曾经于2002年在真空环境里造出反氢原子,但造出后不到片刻便已湮灭。如今,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研究员首次成功“抓住”这种反物质。鉴于反物质接触容器壁后便即消失,研究人员利用特殊磁场对反物质加以捕获。
丹麦奥胡斯大学教授杰夫·杭斯特告诉BBC记者,反氢原子具有“少许磁性”,“你可以把它们想象成罗盘指针,能够利用磁场探知它们的存在。我们制成一只强有力的“磁瓶”,在里面造出反物质”。另外,反氢原子运动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便难以捕获。杭斯特所在研究团队花费5年时间,设法让反氢原子温度降至0.5开氏度(相当于零下272.65摄氏度、即接近绝对零度),使反氢原子处于低能量状态。“如果它们运动得不至于太快,那么就算被‘抓住’了。”杭斯特说。
从理论上说,不到500克反物质的破坏力超过世界上最大氢弹的威力。如果想把人类送上火星,仅需要几十毫克,同时时间也大为缩短,只需要6周的时间就可以到达。不过,研究人员首次捕获的成果为38个反氢原子,持续时间为五分之一秒。这等数量的反物质不足以让一只100瓦灯泡发光二十亿分之一秒,更别提用作剧烈炸药。
杭斯特教授解释道,研究人员掌握捕获反物质技术后,今后可在具体操作程序层面加以“微调”,便有望制成数量足够多、保存时间足够长的反物质,为进一步研究打开一扇门。物理学上一个最大的谜团就是,我们这个世界为何由占据压倒性地位的正常物质构成,而不是反物质。根据物理学定律,这两种在宇宙诞生时出现的物质数量上应该没有任何差异。
反物质的发现,使人们联想到上世纪许多不解之谜,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凌晨,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地区遭遇从天而降的“火球”,大片原始森林顷刻化为灰烬。至于爆炸起因,一些人推断是小行星撞击,一些人猜想是反物质所致“湮灭”。
深入研究反物质,是解开宇宙起源之谜的重要环节。“我们希望查明,物质与反物质之间是否存在某些我们尚不知道的区别,”杭斯特说,“这种区别或许存在于更基本层面,或许牵连宇宙起源时某些高能量活动。”
卡尔加里大学物理学与天文学系主任罗布·汤普森教授说:“这是一项重要发现,可能有助于实施一些实验,使我们对当前物理学的基本看法产生巨大变化,证实我们当前了解到的知识。我们捕捉了大约38个反氢原子,存活六分之一秒,数量相当少,连一杯咖啡都热不了,更别提驱动《星际迷航》中的星舰‘企业’号了。现在,我们可以启动下一步工作,使用工具去对这些原子进行研究。”
共有42位研究人员参与了实验。这些实验或许有助于科学家揭开有关宇宙最难解的谜团之一。英国斯旺西大学教授麦克·查尔顿说:“氢原子是所有原子中结构最简单的,反氢是可以在实验室最容易制造的反物质类型。深入了解它将有助于揭开已知宇宙由物质而非反物质构成的几乎所有谜团。”
(选自2010年11月19日《华西都市报》,有删改。)
19、文章第1段属于新闻的什么部分?分析2、3两段,指出科学家是如何“抓住”反物质原子的,并以氢原子为例加以说明。(4分)
20、根据文意,概括反物质的特点。(5分)
2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请结合文章谈谈反物质研究的利与弊。(6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用“帕格尼尼”作为首句的开头,将下列长句改成由4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原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和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某媒体在网上就这一热点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调查的问题及结果如下:
(1)您生病时有前往大医院就诊的打算吗?
有,马上去
可能会去
不打算去
24%
29%
47%
(2)影响您光顾大医院的主要因素是:
药品价格
医院服务态度
滥开检查项目,滥开药品
办理手续是否简便
41%
16%
29%
14%
请你结合以上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结论,并据此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结论:(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请以“肯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碣石中学高二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答题卡2012-11-1
注意: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选择题


必考

选考

语言运用

作文
总分
断句
翻译
诗歌鉴赏
默写


一、选择题答题区(12小题选对一个得2分,选对2个得5分,其余各小题均3分)共32分。
1 【A】【B】【C】【D】 5 【A】【B】【C】【D】 12【A】【B】【C】【D】【E】
2 【A】【B】【C】【D】 6 【A】【B】【C】【D】
3 【A】【B】【C】【D】 7 【A】【B】【C】【D】 13【A】【B】【C】【D】
4 【A】【B】【C】【D】 8 【A】【B】【C】【D】
9.断句和翻译。 (10分)
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中 废 为 右 扶 风 坐 怒 其 吏 成 信 信 亡 藏 上 林 中 宣 使 郿 令 将 吏 卒 阑 入 上 林 中 蚕 室 门 攻 亭 格 杀 信 射 中 苑 门 宣 下 吏 为 大 逆 当 族 自 杀。
(2)翻译下面的句子: (6分)
①小群以百数,掠卤乡里者不可称数。(3分)
译文:
②故盗贼浸多,上下相为匿,以避文法焉。(3分)
译文:
10.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
(1) (3分) ??????????????????????????????????????????????????????????????
??? ??????????????????????????????????????????????????????????????????????? ? ?
??? ????????????????????????????????????????????????????????????????? ????????
(2) (4分) ????????????????????????????????????????????????????????????? ????
??? ?????????????????????????????????????????????????????????????????? ???????
??? ?????????????????????????????????????????????????????????????? ???????????
11.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必考(8分)
14.(4分)


15.(4分)



四、现代文阅读·选考(15分) 作答前,务必将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涂黑,否则该题答案无效!
选做:“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
16/19.(4分)答:


17/20.(5分)答:



18/21.(6分)答:
 


五、语言表达,每小题6分,共12分
22.???????????????????????????????????????????????????????????????????????????


23.结论:

建议:

六、作文 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200



400



600



800




碣石中学高二级第一学期月考二语文答案
参考译文:咸宣是杨县人。凭借佐史的身份供事于河东太守府。卫青将军让咸宣到河东买马,发现咸宣处事公平,就向皇上推荐,咸宣被征召到京城做了厩丞。咸宣当官做事很明晰,逐步升任御史和中丞。皇上派他处理主父偃和淮南王造反的案件,他用苛细的法律条文极力诋毁,杀了很多人,别人都称赞他敢于处理疑难案件。他屡次被免官又屡次被起用,当御史及中丞差不多有二十年。王温舒做中尉时,咸宣任左内史。他管理十分繁杂琐碎的事,无论大事或小事都要经过他的手,自己安排县中各部门的财产器物,官吏中县今和县丞也不得擅自动用,(一旦有人违令,)他就用严酷的刑法来管制他们。多数人当官几年,都是办好一些小事而已,但是唯独咸宣能从小事办到大事,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加以推行,当然他的办法也难以当作常法。他中途被罢官,后来又当了右扶风,因为怨恨他的属官成信,成信逃走藏进上林苑中,咸宣让郿县县令率领士卒,擅自进入上林苑中的蚕室门,攻破亭子击杀成信。他们杀成信时,射中了上林苑的门,咸宣被交给有关官吏审讯,法官认为他犯了大逆不道的罪,应当诛灭九族,咸宣就自杀了。
当时,郡守、都尉、诸侯相这些俸禄为二千石的官吏想把辖地治理好的,大多都效仿王温舒等人的做法,这却使得官吏民众对犯法的事情越加不重视,盗贼四起。南阳有梅免、百政,楚有段中、杜少,齐有徐勃,燕赵一带有坚卢、范主等人。人多的能有数千人,擅自立号称王,攻打城镇,取出库中兵器,放走死刑罪犯,捆绑羞辱郡守、都尉,甚至杀害一些二千石级别的官吏,还写文书促令县中百姓为他们准备食物;人少的也有上百人,掠洗乡里的事件不可胜数。于是皇上开始让御史中丞、丞相长史督察这些事,但还是不能平息,便让光禄大夫范昆、各部都尉以及以前的九卿张德等穿着绣衣手持符节、虎符正式发兵攻打盗贼,斩杀了大部分的盗贼,共取下首级万余个。并按照法律处死供给盗贼饮食的百姓,以串通各郡定罪的,有数千人。几年过后,便抓到了许多盗贼首领。然而他们手下的贼兵逃散到各处,又聚成党占山为王,常常人多势众,令当地官府无可奈何。于是,朝廷颁布“沈命法”,说:“盗贼发起作乱没有发觉的,发觉后却没有全部逮捕的,二千石级别的官吏以下直至小吏主管人都要被处死。”这以后小吏因为害怕被杀,即使知道有盗贼也不敢告发,害怕不能逮住而获罪并连累郡府,郡府也让他们不要多言。因此盗贼越来越多,上上下下互相藏匿隐瞒,以逃避法律的追究。
10.(1)拟人(1分)。春来燕归,春色依旧,而归来的燕子却闷闷不语,因为旧巢无觅,作者也借燕子表达了人无归处的悲凉凄怆之感(或答:流浪他乡的悲凉之感)。(分析1分,结论1分)
(2)1、对戍边将士风餐露宿,日夜守卫边关的同情(2分);2、对南宋统治者和达官贵人不思抗敌、沉溺于酒色歌舞的讽刺与指责(2分)。(若答“在国危民难之时的愁苦心情,拳拳爱国之心”可得1分。)
11、(1)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 (2)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4)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2.解析:C项,“具备了……,人的理性就会……表现出来”说法有误,原文是“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表现出来”。E项,根据文章第(8)段可知,理性能否影响人的兽性进化在科学界仍有争论。
答案:CE
13.解析:根据文章第(1)段“其他动物如灵长目也有初等的认知、简单的思维和粗浅的推理能力”可知,该项错。
答案:A
14 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在归纳时需要划分文章层次,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文章在第(1)段指出人有理性,第(2)~(3)段论述人类理性的四个部分,第(4)段指出理性是后天获得的,第(5)段谈的是理性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第(6)段说的是人的动物性,第(7)~(8)段谈的是要正确把握人的生物本性。
答案:①人类理性是后天获得的,无法遗传;②人类理性与人类社会有密切关系;③人的生物本性不可改变;④正确把握人的生物本性。(每点1分,4分)
15.解析:本题考查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回答时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范围,本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是“获得‘理性’”,文中说理性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能力,所以获得它的途径主要是指外部的,据此即可轻松作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