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练习题(word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多选)一个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当t=0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12 m/s,方向向东;当t=2 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8 m/s,方向仍向东。当t为多少时,物体的速度大小变为2 m/s(  )
A.3 s         B.5 s
C.7 s D.9 s
2、一物体的位移函数式是x=4t+2t2+5(m),那么它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  )
A.2 m/s,0.4 m/s2     B.4 m/s,2 m/s2
C.4 m/s,4 m/s2  D.4 m/s,1 m/s2
3、滑块以某一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冲上斜面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斜面顶端时的速度为零。已知滑块通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v,则滑块的初速度为(  )
A.v  B.(+1)v
C.v D.v
4、(多选)一个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从某一值逐渐减小到零。在此过程中,关于该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物体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速度最大
B.物体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速度为零
C.物体速度不断减小到零,然后物体反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速度不断增大,然后速度逐渐减小
5、一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10 s内的位移为19 m,则其加速度大小为(  )
A.1.9 m/s2 B.2.0 m/s2
C.9.5 m/s2 D.3.0 m/s2
6、一列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 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 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
A.3节 B.6节
C.9节 D.12节
7、一名航天员在某星球上完成自由落体运动实验,让一个质量为1 kg的小球从一定的高度自由下落,测得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未落地),则(  )
A.小球在2 s末的速度是20 m/s
B.小球在第5 s内的平均速度是3.6 m/s
C.该星球上的重力加速度为5 m/s2
D.小球在前5 s内的位移是50 m
8、(多选)实验证实:水球可以挡住高速运动的子弹。如图所示,用极薄的塑料膜片制成三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三个水球,则可以判定(忽略薄塑料膜片对子弹的作用,子弹视为质点)(  )
A.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1∶1
B.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t1∶t2∶t3=(-)∶(-1)∶1
C.子弹在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3∶2∶1
D.子弹在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为v1∶v2∶v3=∶∶1
9、一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从某时刻开始计时,第1 min内火车前进了240 m,第6 min内火车前进了1 140 m,则该火车的加速度为(  )
A.0.01 m/s2  B.0.03 m/s2
C.0.05 m/s2  D.0.1 m/s2
10、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
A.1∶3∶5  B.1∶4∶9
C.1∶2∶3  D.1∶∶
11、(多选)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T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在第3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3 m,在第3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是3 m/s,则(  )
A.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2
B.物体在第1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
C.时间间隔T=1 s
D.物体在第1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0.6 m
12、(多选)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T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在第3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3 m,在第3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是3 m/s,则(  )
A.物体的加速度为1 m/s2
B.物体在第1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是1 m/s
C.时间间隔T=1 s
D.物体在第1个T时间内的位移为0.6 m
13、(多选)动车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而动车组就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拖车)编成一组。若动车组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从计时开始,通过第一个60 m所用时间是10 s,通过第二个60 m所用时间是6 s,则(  )
A.动车组的加速度为0.5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78 m
B.动车组的加速度为1 m/s2,接下来的6 s内的位移为96 m
C.动车组计时开始的速度为3.5 m/s
D.动车组计时开始的速度为2.5 m/s
14、(多选)某质点先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后做同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速度减为零,则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运动图像正确的是(  )
15、一辆小汽车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 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 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所示,图线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像(忽略刹车反应时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故不会发生追尾事故
B.在t=3 s时发生追尾事故
C.在t=5 s时发生追尾事故
D.若紧急刹车时两车相距40 m,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10 m
16、(多选)某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5 s内物体的(  )
A.路程为65 m
B.位移大小为25 m,方向竖直向上
C.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10 m/s
D.平均速度大小为13 m/s,方向竖直向上
17、某车辆配备预碰撞系统,该系统在车前方105 m处有其他车辆时,立即发出警报提醒司机刹车,如果司机在0.5 s内没有执行指令,该系统将自动紧急制动,制动加速度大小为5 m/s2。假设前方车辆速度是20 m/s,为避免发生追尾事故,则该车车速不能超过(  )
A.30 m/s B.40 m/s
C.50 m/s D.60 m/s
18、t=0时,甲、乙两汽车从相距70 km的两地开始相向行驶,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忽略汽车掉头所需时间,下列对汽车运动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在第1 h末,乙车改变运动方向
B.在第2 h末,甲、乙两车相距10 km
C.在前1 h内,乙车加速度比甲车加速度小
D.在第4 h末,甲、乙两车相遇
19、汽车以某一速度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刹车后第1 s内的位移为40 m,最后1 s内的位移为4 m,则刹车前的初速度和刹车过程的位移分别为(  )
A.40 m/s,100 m     B.32 m/s,64 m
C.36 m/s,81 m D.44 m/s,121 m
20、乘公交车上学是新浦地区的学生上学的重要出行方式之一,当汽车快到校门口时,司机往往关闭汽车发动机,让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进站,已知行驶120 m时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再行驶8 s静止,求汽车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和行驶的距离。
21、ETC是高速公路出、入口处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简称,汽车分别通过ETC通道和人工收费通道的流程如图所示。假设汽车以v1=12 m/s的速度朝收费站沿直线行驶,如果过ETC通道,需要在距收费站中心线前d=10 m处正好匀减速至v2=4 m/s,匀速通过中心线后,再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如果过人工收费通道,需要恰好在中心线处匀减速至零,经过t0=20 s缴费成功后,再启动汽车匀加速至v1正常行驶。设汽车加速和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均为1 m/s2。
(1)汽车过ETC通道时,从开始减速到恢复正常行驶过程中的位移大小是多少?
(2)汽车通过人工收费通道,应在离收费站中心线多远处开始减速?
(3)汽车通过ETC通道比通过人工收费通道节约的时间是多少?
22、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经过抛出点的上方h=15 m处的时间间隔Δt=2 s,则小球的初速度v0为多少?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多少?取g=10 m/s2。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答案
1、【BC】取物体开始运动时的方向为正方向,物体的加速度a== m/s2=-2 m/s2。物体的速度大小为2 m/s时,方向可能向东,也可能向西。由v=v0+at得,当速度方向向东时t1= s=5 s;当速度方向向西时t2= s=7 s,故B、C正确。
2、【C】将位移函数式x=4t+2t2+5(m)和位移公式x=v0t+at2进行类比可知物体的初速度v0=4 m/s,加速度为4 m/s2,故A、B、D错误,C正确。
3、【C】设斜面的长度为2x,由v2-v=2ax运用逆向思维得v2=2ax,v-v2=2ax,解得初速度为v。
4、【ABC】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不断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所以选项A正确;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物体速度可能恰好为零,所以选项B正确;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时,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当速度减小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时,物体向相反方向做加速运动,所以选项C正确;加速度减小,但方向不变,所以选项D错误。
5、【B】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有
前10 s的位移x1=at102,
前9 s的位移x2=at92,
故第10 s内的位移x=x1-x2=19 m,
代入数据解得a=2.0 m/s2。
6、【C】设一节车厢长为L,这列火车共有n节车厢,
则L=at,nL=at。
将t1=2 s,t2=6 s代入上面两式解得n=9,选项C正确。
小球在第5 s内的位移是18 m,则第5 s内的平均速度v=18 m/s,B错误;第5 s内的平均速度等于4.5 s时刻的速度,故该星球上,航天员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g0= m/s2=4 m/s2,C错误;小球在2 s末的速度v2=g0t2=8 m/s,A错误;小球在前5 s内的位移h=g0t52=50 m,D正确。
8、把子弹的运动看作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子弹由右向左依次“穿出”3个水球的速度之比为1∶∶,则子弹实际运动依次穿入每个水球时的速度之比v1∶v2∶v3=∶∶1,故C错误,D正确。子弹从右向左,通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1∶(-1)∶(-),则子弹实际运动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t1∶t2∶t3=(-)∶(-1)∶1,故B正确,A错误。
9、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有xm-xn=(m-n)aT2。此题中T=60 s,x1=240 m,x6=1 140 m,所以a==0.05 m/s2。故C正确。
10、由于第1 s内、第2 s内、第3 s内的位移之比x1∶x2∶x3=1∶3∶5,而平均速度=,三段时间都是1 s,故三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
1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1∶x3=1∶5,故x1===0.6 m,选项D正确;由题意知,a(3T)2-a(2T)2=3 m,a·3T=3 m/s,解得T=1.2 s,a= m/s2,选项A、C错误;物体在第1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v1=aT= m/s2×1.2 s=1 m/s,选项B正确。
12、【BD】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1∶x3=1∶5,故x1===0.6 m,选项D正确;由题意知,a(3T)2-a(2T)2=3 m,a·3T=3 m/s,解得T=1.2 s,a= m/s2,选项A、C错误;物体在第1个T时间末的瞬时速度v1=aT= m/s2×1.2 s=1 m/s,选项B正确。
13、【AC】第一个60 m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1==6 m/s,第二个60 m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2==10 m/s,则动车组的加速度a==0.5 m/s2,根据Δx=aT2得,接下来6 s内的位移x3=x2+aT2=60 m+0.5×36 m=78 m,故A正确,B错误;动车组的初速度v0=v1-a·=6 m/s-0.5× m/s=3.5 m/s,故C正确,D错误。
14、【BC】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at,因此v-t图像应为直线,故A错误;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x=at2,因此x与t是二次函数关系,故B正确;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2=2ax,v2与x也是直线关系,故C正确;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规律,有v=,v-x图像应该是开口向右的抛物线,故D错误。
15、【B】根据速度—时间图像与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大小,由题图知,t=3 s时大卡车的位移为
xb=vbt=10×3 m=30 m,
小汽车的位移为xa=×(30+20)×1 m+×(20+15)×2 m=60 m,
则xa-xb=30 m,
所以在t=3 s时发生追尾事故,故B正确,A、C错误;
由v-t图像可知在t=5 s时两车速度相等,小汽车相对于大卡车的位移Δx=×(20+10)×1 m+×10×4 m=35 m<40 m
则不会发生追尾事故且两车最近时相距Δx=x0-Δx=5 m,故D错误。
16、【AB】初速度为30 m/s,只需要t1==3 s即可上升到最高点,位移为h1=gt=45 m,再自由下落2 s时间,下降高度为h2=gt=20 m,故路程为s=h1+h2=65 m,A项对;5 s末物体离抛出点的高度,即位移大小x=h1-h2=25 m,位移方向竖直向上,B项对;5 s末时速度为v5=v0-gt=-20 m/s,速度改变量大小为Δv=|v5-v0|=50 m/s,C项错;平均速度为==5 m/s,方向竖直向上,D项错。
17、【C】设该车最大车速为v1,当与前车碰撞前瞬间速度与前车相等,即v2=20 m/s时,两车恰好不会发生追尾,制动时间设为t,则有0.5 s·v1+v1t-at2=105 m+v2(t+0.5 s),v1-at=v2,联立解得v1=50 m/s,故选C。
18、【B】在第1 h末,乙车的速度仍然为负值,说明运动方向并未改变,故A错误;在第2 h末,甲的位移大小x甲=×30×2 km=30 km,乙的位移大小x乙=-×30×2 km=-30 km,此时两车相距Δx=(70-30-30) km=10 km,故B正确;根据v-t图像中图线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加速度大小知,在前1 h内,a甲= km/h2=15 km/h2,a乙= km/h2=30 km/h2,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C错误;2 h前,甲沿正方向运动,乙沿负方向运动,则距离越来越小,2~4 h内,甲、乙速度方向相同且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相遇后距离逐渐增大,4 h末速度相等,所以在第4 h末,甲、乙两车相遇后相距最远,故D错误。
19、【D】刹车问题可以看作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则刹车的最后1 s也是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第1 s,x1=at2,解得a=8 m/s2,则刹车的第1 s内x0=v0t1-at,解得v0=44 m/s,刹车位移s== m=121 m,故选D。
20、以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汽车快到校门口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设汽车关闭发动机时的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则在后半段at2=,而前半段t1==t2=8 s,
由x1=t1=120 m得v0=20 m/s,
行驶的距离x=(t1+t2)=160 m。
21、【(1)138 m (2)72 m (3)25 s】
(1)过ETC通道时,减速的位移和加速的位移相等,则
x1==64 m
故总的位移x总1=2x1+d=138 m。
(2)过人工收费通道时,开始减速时与中心线的距离为
x2==72 m。
(3)过ETC通道的时间
t1=×2+=18.5 s
过人工收费通道的时间
t2=×2+t0=44 s
x总2=2x2=144 m
二者的位移差Δx=x总2-x总1=6 m
在这段位移内汽车以正常行驶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Δt=t2-(t1+)=25 s。
22、【20 m/s 4 s 】由竖直上抛运动的对称性可知,从最高点到该点的时间为
t==1 s
通过该点的速度大小为
v=gt=10 m/s
由运动学规律知
v2-v=-2gh
解得v0=20 m/s
所以,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为
t0=2
解得t0=4 s。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