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政治生活》主题单元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公民的政治生活》主题单元设计

资源简介

《公民的政治生活》主题单元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公民的政治生活
作者姓名
韩瑞丰
所属单位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联系地址
山东省安丘市第一中学
联系电话
15589661042
电子邮箱
535519871@qq.com
邮政编码
262100
学科领域 (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高一
所需时间
一学周
主题学习概述(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以学生身边的政治生活为基础组织知识内容,是课程的首篇。它回答了有关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最基本问题,阐明学生政治生活的政治环境,即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是新型的国家制度;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特点、内容;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政治行为基本准则,公民有序地参与政治就是在党的领导下遵循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责任、程序、要求参与政治生活等。
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4、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5、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6、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7、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8、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9、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10、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对应课标
1.1引述宪法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的有关规定,说明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意义。
1.2评述具体事例,比较不同选举方式的特点;表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权利的正确态度。
1.3列举公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渠道和方式,体会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责任和价值。
1.4列举当前公民参与决策的民主形式;对照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的有关制度和法规,理解公民行使民主决策与管理权利的途径和方式。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政府对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有哪些,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有哪些
我国公民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有哪些,各自的意义是什么
专题划分
专题一 生活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专题二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专题一
生活在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所需课时
四课时
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与真实性。我们作为中国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权利,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政治性义务,能够依法通过各种民主形式参与政治生活。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国家的本质、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特点。
2、理解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我国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分析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意义。
4、识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5、理解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的关系、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6、运用实例说明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过程与方法: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激发爱国热情,坚定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立场。
本专题问题设计
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我国政府对于人权问题的基本观点
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有哪些,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有哪些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上搜集到的有关人权问题的图片,视频资料。
常规资源
政治生活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具备上网及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优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教学准备
阐述学习目的、基本步骤。
调查学生初中所学我国国体知识的掌握情况(制定调查问卷和测验题)
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专题一学习步骤
通过书本,网络搜寻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你是否了解我国国体与美国的区别?
美国经常在世界人权会议上对我国横加指责,这是错误的,你能用实例加以证明吗?
政治太复杂,最好远离政治错在哪儿?
活动:参加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双拥活动,
教学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参与双拥活动,主要评价学生信息搜索、信息归纳整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表现、态度。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态度能力。
专题二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所需课时
四课时
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
从身边的生活中,我们可以了解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和方式,感悟公民有序参与的意义。
本专题学习目标 (描述该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识记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含义。
2、理解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优缺点,珍惜选举权的重要性。
3、运用生活实际说明制约选举方式选择的因素。
4、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让学生知道公民政治参与的四种方式渠道,培养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本专题问题设计
我国公民的选举方式有哪些,各自的优缺点
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有哪些,各自的意义是什么
何为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有序参与的意义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
信息化资源
网上搜集到的我国公民热情参与政治生活的视频资料。
常规资源
政治生活课本
教学支撑环境
具备上网及投影功能的多媒体教室或网络教室、优盘等移动存储设备
学习活动设计(针对该专题所选择的活动形式及过程)
教学准备
阐述学习目的、基本步骤。
调查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情况(制定调查问卷)
根据学生学习状况及主动性合理分配学习小组。
专题二学习步骤
通过书本,网络搜寻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我国和美国的选举方式有何相同点,不同点
我国的选举方式现在和建国相比较差别有哪些,为什么会有变化
民主选举、决策、监督、管理四者有何区别?
活动:积极参与社区服务,模拟听证会。
教学评价
通过调查问卷,以及参与社区服务,评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检验参与政治生活的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