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热学一、单选题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保持温度不变,从状态A到状态B。用表示气体压强,用表示气体体积,图中能描述气体做等温变化的是( )A. B.C. D.2.玻璃杯中装入半杯热水后拧紧瓶盖,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瓶盖很难拧开。原因是( )A.瓶内气体压强变小B.瓶内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增加C.瓶内气体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比例增大D.瓶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撞击瓶盖的次数增加3.网上热卖的一科普小制作——斯特林发动机如图甲所示,它是通过汽缸内的气体经过冷却、压缩、吸热、膨胀为一个周期的循环来输出动力的,因此又被称为热气机。如图乙所示,在斯特林循环的p—V图像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整个过程由两个等温过程和两个等容过程组成,状态A和状态D的气体分子热运动速率的统计分布图像如图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状态B→状态C的过程中,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目增大B.状态B气体的温度大于状态D气体的温度C.状态A对应的是图丙中的图线①D.状态C中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比状态A中的大4.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B→C和D→A为绝热过程(气体与外界无热量交换)。这就是著名的“卡诺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热并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所以违反了热力学第二定律B.B→C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C.C→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减少D.D→A过程中,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不发生变化5.“回热式热机”的热循环过程可等效为如图所示a→b→c→d→a的曲线,理想气体在a→b、c→d为等温过程,b→c、d→a为等容过程,则( )A.a状态气体温度比c状态低B.a状态下单位时间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比b状态少C.b→c、d→a两过程气体吸、放热绝对值相等D.整个循环过程,气体对外放出热量6.铋()衰变为铊()的半衰期达到宇宙寿命的10亿倍。最近,科学家发现铋晶体具有某种特殊的导电性质,被称为“拓扑绝缘体”,可能掀起材料科学领域的一场革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铋变成铊的衰变是β衰变B.铋的放射性很微弱C.铋晶体不具有固定熔点D.铋晶体各项物理性质均表现为各向异性二、多选题7.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图示的状态变化,已知均与p轴平行,和过程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中,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减少B.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C.过程中,分子平均动能增大D.过程中,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增多E.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具有确定的熔点B.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C.叶面上的大露珠呈椭球形,仅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压强和体积不变时,其内能一定不变9.下列有关热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气体吸热后温度一定升高B.饱和汽压的大小与饱和汽的体积有关C.物体的温度或者体积变化,都可能引起物体内能的变化D.在分子作用范围内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E.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10.两个完全相同的绝热活塞A、B把竖直放置的绝热气缸分成体积相等的三部分,在气缸顶部和处有固定卡环,分别限制活塞A、B向上、向下运动,如图所示。初始状态下,甲乙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均为大气压强p0的1.2倍,温度均为27℃,活塞与气缸壁间的摩擦不计,现用电热丝对甲部分气体缓慢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中气体的温度有可能不变B.甲部分气体的温度为75℃时,活塞A已经上升C.甲部分气体的温度为425℃时,乙部分气体的内能大于初始状态D.如果甲部分气体的温度不超过75℃,电热丝产生的热量等于甲,乙两部分气体内能增加之和11.一个封闭的容器装有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如图所示过程,其中平行于纵轴、平行于横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A.过程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B.过程气体对外做功C.过程单位体积内气体的分子数增多D.过程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增多E.过程气体放出热量三、填空题12.如图,一粗细均匀、底部装有阀门的U型管竖直放置,其左端开口、右端封闭、截面积为4cm2.现关闭阀门将一定量的水银注入管中,使左管液面比右管液面高5cm,右端封闭了长为15cm的空气柱。已知大气压强为75cmHg,右管封闭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_cmHg;若打开阀门使一部分水银流出,再关闭阀门,重新平衡时左管的水银面不低于右管,那么流出的水银最多为___________cm3。13.如图所示,一绝热容器被薄隔板K隔开成A、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B内被抽为真空。现将隔板K抽开,A内气体进入B空间,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则A内气体对外________(选填“做正功”“做负功”或“不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A→B→C循环后又回到状态A,其变化过程的V—T图像如图。若状态A时的气体压强为p0,则理想气体在状态B时的压强为___________;从状态B到状态C,再到状态A的过程中气体___________(填“吸收”或“释放”)热量。四、解答题15.如图,两绝热气缸A、B高度相同,用细管连通,B上端有卡环且与大气连通.现用一厚度可忽略、横截面面积为S的绝热轻活塞,在气缸内密封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系统平衡时,缸内气体温度为,活塞恰好位于气缸B的正中央,已知大气压恒为,A的内横截面是B的2倍,不计一切摩擦。(1)现对缸内气体缓慢加热,当活塞恰好升至顶部时,求此时缸内气体的绝对温度;(2)继续缓慢加热,当缸内气体的温度为时停止加热,并开始对活塞施加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与卡环恰好无作用力,求压力F的大小。16.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2.4kg,面积为的活塞与竖直放置的导热气缸封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活塞与气缸内璧夹角且气缸内璧光滑。已知大气压强,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气缸足够长,环境温度恒定。(1)求理想气体压强大小;(2)将气缸缓慢转90后横向放置,稳定后气体体积是原来的多少倍?17.2021年11月8日,王亚平身穿我国自主研发的舱外航天服“走出”太空舱,成为我国第一位在太空“漫步”的女性。舱外航天服是密封一定气体的装置,用来提供适合人体生存的气压.王亚平先在节点舱(宇航员出舱前的气闸舱)穿上舱外航天服,航天服密闭气体的体积约为,压强,温度。她穿好航天服后,需要把节点舱的气压不断降低,以便打开舱门。(1)若节点舱气压降低到能打开舱门时,密闭航天服内气体体积膨胀到,温度变为,这时航天服内气体压强为多少?(2)为便于舱外活动,宇航员出舱前需要把航天服内的一部分气体缓慢放出,使气压降到.假设释放气体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变为,那么航天服需要放出的气体与原来气体的质量比为多少?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详解】根据整理有若想保持温度不变,则图线需要p与V-1成正比,若横坐标为V,则图线应为双曲线的一支。故选C。2.A【详解】A.根据等容变化可知,经过一段时间后,玻璃杯中的水温度降低,瓶内气体压强变小,所以瓶盖很难拧开,则A正确;B.瓶内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所以B错误;C.瓶内气体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比例减小,所以C错误;D.瓶内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撞击瓶盖的次数减小,所以D错误;故选A。3.C【分析】本题考查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分子动理论,目的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详解】A.由题图知状态B→状态C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密度不变,即单位体积中的气体分子数目不变,选项A错误;B.由状态B→状态C的过程为等容变化,状态C的气体压强大于状态B的气体压强,TC>TB,而,所以TD>TB,选项B错误;C.因当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时,速率较大的分子所占百分比增高,分布曲线的峰值向速率大的方动移动即向高速区扩展,峰值变低,曲线变宽、变平坦,由题图知状态A的温度低,所以对应的是图线①,选项C正确;D.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不代表每个分子的动能,选项D错误。故选C。4.B【详解】A.A→B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不变,故气体从外界吸热并全部用来对外做功,该过程必然有外界的作用,因此产生了其他影响,不违背热力学第二定律,A错误;B.B→C为绝热过程,体积增大对外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B正确;C.C→D过程,温度不变,体积减小压强增大,从微观上来看,单位时间内碰撞单位面积器壁的分子数增多,C错误;D.D→A为绝热过程,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故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5.C【详解】A.由于而从b到c的过程中,发生等容变化,因此可得因此a状态气体温度比c状态高,A错误;B.由图可知而根据压强的微观解释,可知a状态下单位时间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气体分子数比b状态多,B错误;C.b→c、d→a两个过程都发生等容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吸收或放出的热量都用来改变物体的内能,由于内能的变化量相同,因此体吸、放热热量的绝对值相等,C正确;D.在图像中,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等于气体做的功,可知整个循环过程,气体对外做功,而内能没变,因此吸收热量,D错误。故选C。6.B【详解】A.铋变成铊的衰变是衰变,所以A错误;B.半衰期越长,则原子的放射性越弱,则铋的放射性很微弱,所以B正确;C.铋晶体具有固定熔点,所以C错误;D.铋晶体部分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不是所有物理性质都表现为各向异性,所以D错误;故选B。7.BCE【详解】A.过程中,体积变小,单位体积内气体分子数增加,故A错误:B.过程中,无热交换即,气体被压缩,外界对气体做功即,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即气体内能增加,故B正确:C.过程中,体积不变,压强变大,根据查理定律知: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大,故C正确;D.过程中,无热交换即,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即,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平均速率减小,又体积增大,所以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小,故D错误:E.过程中,气体等容减压,根据查理定律知:温度降低,内能减少即,又气体体积不变即,则,即气体放出热量,故E正确。故选BCE。8.ABD【详解】A.食盐属于晶体,故具有确定的熔点,A正确;B.根据分子间的引力与距离的关系可知,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B正确;C.叶面上的大露珠呈球形,仅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C错误;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若气体的压强和体积都不变,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得气体的温度也不会变化,则气体的分子动能、分子势能都不变,其内能也一定不变,D正确。故选ABD。9.CDE【详解】A.气体吸热后,如果对外做功,还要比较对外做功和吸热的大小,如果对外做功大于吸收热量,则温度降低。故气体吸热后温度不一定升高,故A错误;B.饱和汽压的大小只与温度有关系,故B错误;C.物体的温度或者体积变化,都可能引起物体内能的变化,故C正确;D.在分子作用范围内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故D正确;E.液晶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同时具有晶体的各向异性特征,E正确。故选CDE。10.AD【详解】B.设活塞质量为m,对活塞A受力分析可知活塞B刚想离开卡环时对活塞B受力分析可知,甲部分气体的压强由查理定律得即甲部分气体的温度升高到77℃时,活塞开始上升,B错误;D.在此之前,气体体积不变,做功W=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D正确;C.如果继续升温,直到活塞A刚好到达上端卡环处,对甲部分气体由盖吕萨克定律得即甲部分气体的温度升高到427℃时,活塞A刚好到达上端卡环处,在此之前,乙部分气体体积一直保持不变,C错误;A.甲部分气体的温度升高到427℃之前,乙部分气体故由于不确定末状态温度,故A正确。故选AD。11.ACD【详解】A.根据图像可知过程体积恒定,压强增大,根据可知气体温度升高,则分子平均动能增大,A正确;B.根据图像可知过程体积减小,则外界对气体做功,B错误;C.根据图像可知过程体积减小,则单位体积气体分子数增多,C正确;D.根据图像可知过程压强不变,根据可知温度减小,则分子平均动能减小,而压强不变那么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增多,D正确;E.根据图像可知过程是等温变化,温度不变,而理想气体的内能由温度决定,说明内能不变,气体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应该是吸收热量,E错误;故选ACD。12.80 28【详解】右管封闭气体的压强为重新平衡时左管的水银面不低于右管,左右液面相平时流出的水银最多,设此时右侧液面下降高度为L,则代入数据得右侧下降1cm左右液面相平则左侧要下降6cm,故13.不做功 不变【详解】B内被抽为了真空,将隔板K抽开,属于气体在真空中膨胀,不做功。气体没有对外做功,并且容器为绝热容器,也没有热传导。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的内能不变。14. 释放【详解】由题中图像可知,从状态A到状态B为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得,状态B的压强。从状态B到状态C气体体积不变,外界对气体不做功,从状态C到状态A,气体压强不变、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状态A、B温度相等,得理想气体内能变化为,对整个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即气体释放热量。15.(1);(2)【详解】(1)活塞升至顶部的过程中,缸内气体经历等压变化过程。设气缸A的容积为V,则初态:缸内气体的体积温度末态:缸内气体的体积根据盖-吕萨克定律有解得(2)活塞升至顶部后,由于继续缓慢加热,缸内气体经历等容变化过程,初态:缸内气体的压强末态:缸内气体的绝对温度根据查理定律有解得对活塞,由受力平衡得解得16.(1);(2)3倍【详解】(1)对活塞,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代入数据得(2)设稳定后气体体积是原来的n倍,由玻意尔定律得代入数据得则体积变成原来的3倍。17.(1);(2)【详解】(1)根据理想气体实验定律式中T1=300K,T2=270K可解得(2)设放出的气体在放出前在航天服内的体积为解得=1L则放出的气体与原来气体的质量比等于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