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北省云梦县梦泽高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10份,无答案)

资源简介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u-64
第 I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已知反应X+Y= 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2、在pH=1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H4+、Ba2+、NO3—、CO32— B.Fe2+、OH—、SO42—、MnO4—
C.K+、Mg2+、NO3-、SO42— D.Na+、Fe3+、Cl—、AlO2—
3、在密闭容器里,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已知2=3、3=2,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可逆反应的特征是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
C、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一定会破坏气体反应的平衡状态
5、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 (  )
  A. B. C.  D.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质的溶解性为难溶,则该物质不溶于水
B、不溶于水的物质溶解度为0
C、绝对不溶解的物质是不存在的
D、某离子被沉淀完全是指该离子在溶液中的浓度为0
7、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废电池必须集中处理的问题被提到议事日程,首要原因是 ( )
A、利用电池外壳的金属材料
B、防止电池中汞、镉和铅等重金属离子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C、不使电池中渗泄的电解液腐蚀其他物品 D、回收其中石墨电极
8、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2mol/L,当反应达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 )
A.SO2为0.4mol/L、O2为0.2mol/L B.SO2为0.25mol/L
C.SO2、SO3均为0.15mol/L D.SO3为0.4mol/L
9、可以充分说明反应P(g)+Q(g) R(g)+S(g)在恒温下已达到平衡的是 ( )
A.反应容器内的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反应容器内P、Q、R、S四者浓度之比为1:1:1:1
C.P的生成速率和S的生成速率相等
D.反应容器内的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变化
10、设C+CO22CO-Q1(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1,N2+3H22NH3+Q2(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 (2,对于上述反应,当温度升高时,(1和(2的变化情况为 ( (
A、 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增大,减小 D、减小,增大
11、可以将反应Zn+Br2 = ZnBr2设计成蓄电池,下列4个电极反应:
①Br2 + 2e- = 2Br- ②2Br- - 2e- = Br2 ③Zn – 2e- = Zn2+ ④Zn2+ + 2e- = Zn
 其中表示充电时的阳极反应和放电时的负极反应的分别是(  )
  A.②和③     B.②和①   C.③和①     D.④和①
12、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 ②氨水过量
③恰好完全反应 ④c (NH4+) = c(Cl-) ⑤c (NH4+) < c(Cl-) 正确的是 ( )
A.①⑤ B.③④ C.②⑤ D.②④
13、反应4NH3(g)+5O2(g) = 4NO(g)+6H2O(g) 在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分钟后,NH3减少了0.12 mol,则平均每秒钟各物质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 )
A、 NO:0.001 mol·L(1 B、 H2O:0.002 mol·L(1
C、 NH3:0.002 mol·L(1 D、 O2:0.001 mol·L(1
14、下列水解化学方程式或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CH3COO— + H2OCH3COOH + OH—
B.NH4+ + H2ONH4OH + H+
C.CH3COOH + NaOHCH3COONa + H2O
D.NaCl + H2ONaOH + HCl
15、今有如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O2(g)=H2O(g);ΔH=aKJ·mol-1,
H2(g)+1/2O2(g)=H2O(l);ΔH== bkJ·mol-1,
2H2(g)+O2(g)=2H2O(l);ΔH== ckJ·mol-1,
关于它们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它们都是吸热反应 B.a、b和c均为正值
C.a== b D.2b== c
16、草酸是二元弱酸,草酸氢钾溶液呈酸性。在O.1mol·L-1 KHC2O4溶液中,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
A.c(K+)+c(H+) = c(HC2O4-)+c(OH-)+c(C2O42-)
B.c(HC2O4-)+c(C2O42-) = 0.1 mol·L-1
C.c(C2O42-) < c(H2C2O4)
D.c(K+) = c(H2C2O4)+c(HC2O4-)+c(C2O42-)
第 II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填空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52分)。
17.(共6分)
(1)1g碳与适量水蒸气反应生成CO和H2,需吸收10.94KJ热量,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已知CH4(g)+2O2(g)== CO2(g)+2H2O(l);ΔH=-Q1kJ·mol-1 ,
=2H2O(g);△H2=-Q2 kJ·,
=2H2O(l);△H2=-Q3 kJ·。
常温下,取体积比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18.(4分)某造纸厂排出的废水,经取样分析其中除了含有游离汞、纤维素以及其它的有机物外,其它成分为c(Na+)=4×10—4mol/L,c(SO42—)=2.5×10—4mol/L,c(Cl—)=1.6×10—5 mol/L,c(NO3—)=1.4×10—5 mol/L,c(Ca2+)=1.5×10—5 mol/L,则该废水的pH为__________。
19.(4分)有四种一元酸HA、HB、HC、H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D和NaB溶液的pH,前者比后者大,NaA溶液呈中性,1mol/L的KC溶液遇酚酞试液呈红色;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HB、HC用样的装置分别作导电性试验,发现后者的灯泡比前者亮,则这四种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mA+nBpC达到平衡,若:
(1)A、B、C都是气体,减少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n和p的关系是 。
(2)A、C是气体,增加B的量,平衡不移动,则B为 态。
(3)A、C是气体,而且m+n=p,增大压强可使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移动的方向是 。
(4)加热后,可使C的质量增加,则正反应是 反应(放热或吸热)。
21.(10分)在如图用石墨作电极的电解池中,放入500mL含一种溶质的某蓝色溶液进行电解,观察到A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B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当溶液中的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A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g。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接的是电源的 极,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2)写出电解时反应的总离子方程式

电解后溶液的pH为 ;
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则需加入 ,
其质量为 。(假设电解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22.(8分)可逆反应:aA(g)+ bB(g)cC(g)+ dD(g);根据图回答:
压强 P1比P2 (填大或小);
(2)(a +b)比(c +d) (填大或小);
(3)温度t1℃比t2℃ (填高或低);(4)正反应为 反应。
23.(12分)甲、乙两同学拟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他们的方案分别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 mol/L的溶液100 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 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 mL,加水稀释为100 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的定量仪器是 。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1(选填>,<,=)。简要说明pH试纸的使用方法:

(3) 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 。
(4)请你再提出一个合理而比较容易进行的方案(药品可任取),作简明扼要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华文明勃兴并为后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奠基是在( )
A、夏商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2.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形成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②奠定中国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③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④是该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反映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3.电视剧《传奇皇帝朱元璋》中有这样一个镜头:朱元璋对孟子异常仇视,命人将孟子的塑像拆掉,撤出圣人庙,并亲自将《孟子》一书删减大半。你认为被删减掉部分的最可能是( )
A.民贵君轻说 B.人性本善说 C.先义后利说 D.浩然之气说
4.汉武帝对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在他统治时期:( )
?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  ②兴办太学拓宽了人才选拔渠道 
③初步建立了地方教育系统 ④私学兴盛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C.①③④? ? ?D.①②④
5.“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常常出现在古代皇帝的诏书中,这一现象最早出现应该是( )
A、战国时期?? ? ? B、秦朝????? ?C、西汉??? ???D、唐朝
6.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 ②④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
7.下列有关宋时期程朱理学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是儒、道、佛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B.二程的理学学说有唯心的一面???? ?
C.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   ? D.成为北宋起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8.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9.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

A..程颢   B.王阳明 C.朱熹  D.程颐
10.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 B.注重气节、品德
C.注重人的个性张扬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11.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体现时代发展特点的是( )
A.经世致用 B.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C.工商皆本 D.天下为主,君为客
1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续焚书》?????????????? ? D.王夫之《船山遗书》
13.明清之际出现思想批判的根本原因是 ( )
A、思想界呈现出了因循守旧、陈腐不化的习气 B、程朱理学被确定为科举考试的依据
C、商品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D、外来民主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巨大冲击
14.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的阐述,有误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我国的早期儒学
B.汉武帝时期儒家学说开始定于一尊
C.两宋时期产生的理学实现了儒学的更新
D.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们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背叛者
15、“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提出上述观点的思想家是 ( )
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伏尔泰 D.王阳明
16、“谁不知道,教会领导下的欧洲,一切学问和知识也都发达!因为谁是最渊博的哲学家、最流行的演说家、最伟大的文学家,还不是那班人说了算!”这一段话最早可能出自何人之口( )
A.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 B.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宗教改革时代的新教教士
17、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该话的思想从本质上( )
A.指出了基督教徒的信仰途径 B.找到了基督教的正道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 D.升华了欧洲启蒙运动的精神
18、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对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
A.法国第三共和国成立后颁布l875年宪法 B.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
C.英国“光荣革命”后颁布了《权利法案》 D.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了《临时约法》
19、哈佛大学终身教授、著名汉学家费正清(1907---1991年)先生在其生前最后一本书《中国新史》第四章“中国最伟大的时代:北宋与南宋”中如此评价宋朝:“宋代是伟大的创造时代,使中国人在工技发明、物质生产、政治哲学、政府、士人文化等方面领先全世界。……与欧洲相比,十一二世纪的中国是先驱,在多数文明层面上远远超前。”下列史实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
①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取得重大进步 ②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形成
③文人书法尽显“尚意”旨趣 ④风俗画成为画坛最大的亮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过程。这种变化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③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④城市经济的繁荣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21、“民主和科学思想是近代中国新文化的主体……在流传了数千年的以儒学为主,以道教、佛学和诸子学为辅的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一个缺口,并进而……取而代之。”其原因不包括( )
A、中国社会危机严重 B、西方思想不断传入
C、新兴阶级日益崛起 D、传统文化根深蒂固
22、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创造一事,为今御侮之资,自强之体。”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实现中国工业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推动中国近代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23、“一个环绕康梁的精英集团与以张之洞为首的官绅集团,形成一个全国性的思想对峙……后者主要是清政府内部有关洋务政策的辩论,而前者则是攸关传统政治秩序的义理基础的论争,也是中国现代意识形态斗争的序幕。”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官绅集团主张向外国学习
B、精英集团主张废除君主制
C、两大集团的主要分歧在于要不要变革制度
D、两大集团的对抗实质是两大阶级的对抗
24、“这个文化运动……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尽管如此,这个文化运动对社会的进步还是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猛烈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②中国知识分子受到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奠定了基础 ④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一历史主题,你认为最贴切的是( )

A.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的深渊 B.抗争——摆脱外来的侵略
C.探索——寻找强国御侮之道 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
二.非选择题:材料分析题。(26题24分,27题26分,共5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
材料三 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材料四 ……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未尝不背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请回答:
(1)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相较于材料一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9分)
(2)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6分)
(3)据材料四,指出黄宗羲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6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3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中国之祸不在四海之外,而在九州之内。”……“民权之说,无一益而有百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三 “冲决过去历史之网罗,破坏陈腐学说的图固”,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
——陈独秀《青年杂志》发刊词
材料四 (俄国十月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土之革命”,是 “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
“ 试看环球的未来,必是赤旗的世界”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在认识近代中国所面临形势的问题上,二者有何不同?(6分)
(2)材料三较之材料一、二,其内容进步在哪里?(6分)
(3)材料四与材料三有什么联系?(2分)
(4)以上4人所代表的群体对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各产生过那些影响?(12分)

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 多选、错选都不得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右下图表示某地区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据此回答1~3题
1、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增加”对应的期间是
A.Ⅰ期 B.Ⅱ期 C.III期 D.Ⅳ期
2、在Ⅰ期
A.人口急剧膨胀 B.人口老龄化
C.人口增长停滞 D.人口平均寿命较短
3、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
A.城市用地规模 B.城市数量 C.城市人口 D.城市人口比重
? 图10为“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图中分别反映了两国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读图完成4~5题。
4、甲国最有可能是当今的
? A.美国   B.印度   
C.日本   D.英国
5、甲、乙两国相比
? A.甲国人口出生率低  
B.乙国劳动力资源丰富 ?
C.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D.乙国人口平均寿命短
读城市化进程和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两幅图,完成6~8题。
6、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间为
A.1 B.2 C.3 D.4
7、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 B.中国 C.新加坡 D.德国
8、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
9、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   
要类型是
A.由农村到城市 B.由城市到农村 C.由城市到城市 D.由农村到农村
10、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
A.自然环境因素 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 D.灾害因素
墨西哥城人口近2000万,预计到2050年人口达3000万,为世界第一大城市,该城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墨西哥笼罩在黄色烟雾之中。上海是我国第一大城市,市区人口超过1300万,近20年来,上海改善了交通状况,人均居住面积和绿地面积均有大幅度提高,目前城市环境问题正日益好转。完成11~12题。
11、墨西哥大气主要污染源是  
①汽车尾气 ②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 ③氮氧化物 ④固体废弃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墨西哥城的城市问题的治理,可以借鉴上海的经验是
①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       ②扩大城市规模
③边污染边治理           ④扩大城市绿地面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影响我国西部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是
A.土地资源    B.淡水资源
C.热量资源      D.能源资源
14、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    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
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    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
15、1991年,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A.人口合理容量 B.环境承载力
C.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判断16~18题:
16、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   B.a﹤b﹤c?   
C.a﹦b﹥c   D.a﹥b﹦c
17、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
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 D.早期商业活动
18、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19、下列人类活动能促进人类与环境向着协调统一方向发展的是
A.在洞庭湖围湖造田 B.开垦草原,扩大耕地
C.建立生态农业新村 D.在林区禁止伐木
20、印度班加罗尔成为印度“硅谷”的主导因素是
A.印度的政治、经济中心   
B.印度交通枢纽和中心
C.印度人口最密集的地区,靠近消费市场
D.靠近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雄厚
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2010年1月12日报道: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九个城市)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标志着武汉城市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A.黄冈   B.红安   C.武汉   D.大冶
2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范围小
C.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是四种不同的功能区,若该城市是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形成的。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中表示居住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4、图中丙功能区分布在河流下游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社会因素 D.环境因素
25、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原因主要是市中心
A.地租最高???????????
B.环境较好
C.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
D.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
如右图所示,北方某村春夏生产粮食,秋冬利用塑料大棚生产蔬菜,同时办养猪场回答26~27题。
26、该村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混合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27、利用塑料大棚种植蔬菜可以改善:
A.光照条件 B.热量条件 C.降水条件 D.土壤条件
28、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②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③ 新疆吐鲁番盆地瓜果生产 ④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①热量 ②水源 ③光照 ④市场 B.①水源 ②地形 ③热量 ④市场
C.①地形 ②国家政策 ③土壤 ④科技 D.①土壤 ②热量 ③地形 ④国家政策
? 图12为“美国本土小麦区和玉米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
29、有关图示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力充足,精耕细作 ?
B.多种经营,市场适应性强 ? C.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 ?
D.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30、与②小麦区相比,①小麦区农业生产的主要不 利因素是
A.地形   B.热量  C.科技   D.市场
地理试卷(第II卷)
二、综合题(共3个小题,满分40分)
31.图16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20分)
(1)从城市功能区看,甲处最有可能形成 区。(4分) (2)下列最能够反映从A到B一线地租变化情况的是 。(4分)
(3)该城市周边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乳牛业、果林业和谷物农业。请将①、②、③地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及其理由填入下表相应的空格内。(12分)
3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
材料1:城市的“空心”现象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国家的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在城市周围形成新城或卫星城,并将城市文化和产业等带到郊区,在郊区构建了许多超级市场、高级住宅、大型停车场,且在老城区和新城区或卫星城之间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运输,整个都市区人口出现负增长。
材料2:部分国家城市化及其经济发展情况统计图(图甲)和部分国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百分比统计图(图乙)。
(1)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图甲和图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国家,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________。 (4分)
(2)有关材料1中叙述的现象,正确的说法是(双选)(2分)(  )
A.是社会生产力退化的表现 B.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
C.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 D.是大量非农业人口转化为农业人口造成的
(3)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城市化水平可以体现_____________水平。(1分)
(4)由图甲和图乙可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 、速度 、水平 。(3分)
33.图14为“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①②两地比较,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更好的是 地;③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2分)
(2)我国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优势条件是 ;不利的影响主要是因为 灾害频繁。因此,加强 工程建设是实现农业稳产的保证。(3分)
(3)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基塘农业属于 农业(农业地域类型)。(1分)
(4)④地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与②地相比,其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有 、 、 。(4分)

试卷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必须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无效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顶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请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个选项。
1、下列对哲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系统化、科学化的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 )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
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   )
A.意识能否正确地认识物质 B.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
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统一 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否统一
4、“地心说”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通过长期观测和研究提出来的。在此基础上哥白尼通过进一步的观测和研究,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托勒密的结论。这一著名的科学史实证明( )                   
A、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客观世界
B、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都来源于主观世界
C、正确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
D、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世界,错误意识来源于主观世界
5、下列选项与“我思故我在”观点相一致的是    (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B、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
C、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6、列宁说,唯心主义是“一朵不结果实的花”,然而它却是生长在结果实的、活生生的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
A.唯物主义的观点也不完全是科学的 B.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的发展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C.唯心主义是被无数实践证明了的空洞的学说 D.唯心主义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没有实际意义
7、《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这表明 ( )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改造的
C、自然界的发展规律是客观的 D、改造世界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8、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的内容包括( )
①毛泽东思想,其精髓是实事求是
②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④邓小平理论,其主题是在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④
9、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活。”这一论断的哲学含义是( )
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物质的派生物 D、任何运动都有自己的物质承担者
10、“刻舟求剑”中的那个楚国人之所以“求”不到“剑”,主要原因是他( )
A、否认了船、水、剑的客观存在 B、否认了船、水、剑三者有的运动,有的静止
C、只承认剑的客观存在 D、不知道船、水、剑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11、在长期的实践中,京剧艺术家们根据现实生活的一些特点,创造出京剧独特的表现形式。在表演中,演员们在脸上涂上不同颜色的油彩,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和品质。这说明( )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②京剧脸谱是源于艺术家的主观想象
③京剧脸谱是源于客观存在的艺术想象 ④京剧脸谱是对人类性格和品质的真实反映
A、②④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12、某木地板销售商宣称,其所售产品是由总部在欧洲的一家跨国公司生产的国际知名品牌。但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该产品的国际品牌身世纯属杜撰。消息一出,舆论哗然,工商管理部门立案调查,各地市场纷纷停售,不少消费者要求退货。该销售商发布虚假信息导致的后果表明 ( )
A、正确意识来源于客观事物? B、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C、错误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 D、错误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阻碍作用
我国著名科学家严济慈在回答发展科学、做学问的主要经验时,经常讲:“敢于好高鹜远,善于实事求是。据此回答13—14题。 13、从哲学上看,敢于“好高鹜远”是指 ( ) 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 B、不切实际的幻想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主观因素的制约 D、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的制约 14、上述两句话结合起来就是要求我们        ( ) A、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B、坚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C、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 D、办事情必须尊重客观条件??
1?5、唐朝诗人李商隐有首诗是这样写的:“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水。”这首诗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 ) A、事物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 D?、想用长绳系太阳,用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
16、“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是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毛泽东《采桑子 重阳》中的诗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其哲学寓意是             ( ) A、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有固定的模式 ?B、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自然规律是永恒不变的 D、人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  
17、如果国家当时采纳马寅初的主张,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一定会相对较好。这是因为      ( ) A、一切理论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B、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深刻、更全面 C、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有正确的指导作用  D、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18、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站在科学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的思维。”这认明     ( ) ?A、意识可以改造客观事物 B、?意识的能动作用使事物向正确方向发展 ?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积极作用
19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
A. 心外无物 B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 理在气先 D. 存在就是被感知?
22、“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不动没有,静是动也没有。”这表明                          ( )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的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23、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什么都不能说”。其错误在于 ( )
A、否定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C、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24、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时代的“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它( )
①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 ②把握了时代脉搏,预见了社会前进的方向
③正确地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④批判继承了哲学史上的优秀成果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③④
25、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成果,邓小平理论的
主题是 ( )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低碳经济,并取得了很大成绩。某班同学们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了解到,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政府宣布了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十二五”及其后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27、(17分)钱学森作为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与航天技术、工程控制论、物理力学、系统工程等领域都具有开拓性的贡献。钱学森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指出:“我近三十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1)钱学森把科学研究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并取得了重大的成果,体现了《生活与哲学》的什么道理?请加以简要说明。(8分)

(2)结合钱学森的成功经验,谈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青年学生的重要意义。(9分)
28、(18分)2012年6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全国公安机关“三基”工程建设座谈会强调,各级公安机关要着眼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着眼于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不断向纵深发展,确保在关键之年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1)上述要求体现了唯物论的什么原理?(6分)
(2)上述要求是怎样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的?(12分)

一、选择题(10×5=50分)
1.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2.2,样本点的中心为(4,6.2),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
A. B. C. D.
2.以下各数可能是五进制数的为( )
A.55 B.106 C.732 D.2134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时,结论的否定是( )
A.没有内角是钝角 B. 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C.有三个内角是钝角 D.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4.设,则复数等于( )
A. B. C. D.
5.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9与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
A.3 B.9 C.17 D.51
6.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为( )
A.2450 B.2500
C.2550 D.2652
7.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两个球,
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
B.至少有一个黑不与至少有一个红球
C.恰有一个黑球与恰有两个黑球
D.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
8.若以连续掷两枚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n作为点P的
横、纵坐标,则点P落在圆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9.某医疗机构通过抽样调查(样本容量n=1 000),利用2×2列联表和卡方统计量,研究患肺病是否与吸烟有关。计算得K2≈4.453,经查临界值表知P(K2≥3.841) ≈0.0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100个吸烟的人中约有95个人患肺病 B.若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5%的可能性患肺病
C.有95%的把握认为“患肺病与吸烟有关” D.有5%的把握认为“患肺病与吸烟有关”
10.下列结构图中不正确的是( )
二、填空题(.7×5=35分)
11.如图是容量为1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
方图,试根据图中的数据填空。
(1)样本数据落在范围内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样本数据落在范围内的频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平面直角从标系中,设D是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不大于2的点构成的区域,E是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1的点构成的区域,向D中随意投一点,则落入E中的概率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65分)
18.一名射手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为0.21,0.23,0.25,0.28,计算这个射手在这次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7环的概率;
(2)射中的环数低于7环的概率。
19.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则当时,的值。
20.某高校在2009年的自主招生考试的成绩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单位:分),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
组号
分组
频数
频率
第1组
5
0.050
第2组

0.350
第3组
30

第4组
20
0.200
第5组
10
0.100
合计
100
1.00
(1)请求出频率分布表中①、②位置相应的数据,并绘制频率人分布直方图;
(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笔试,求第3、4、5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
21.已知复数
(1)求;
(2)若复数在复平面内的对应点在第二象限,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1) 求的值;
(2)猜想的表达式。

一、选择题(10×5=50分)
1.以下各数可能是五进制数的为( )
A.55 B.106 C.732 D.2134
2.用“辗转相除法”求得459与357的最大公约数是( )
A.3 B.9 C.17 D.51
3.如果执行下面的程序框图,那么输出的S为( )
A.2450 B.2500
C.2550 D.2652
4.一个单位有职工160人,其中业务人员96人,管理人员40人,
后勤服务人员24人,为了了解职工的工作情况,要从中抽取一个
容量为20的样本,有下述三种方法:
将160人从1~160编号,然后用白纸做成从1~160号的160个
签放入箱内搅匀,从中抽取20个签,与签号相对应的20人被选出;
将160人从1~160编号,按编号顺序分成20组,每组
8人,号码分别为1~8号、9~16号、…、153~160号,先
从第1组中用抽签方法抽出k(0(n=1,2,…,19)亦被抽到,如此抽到20人;
③按20:160=1:8的比例,从业务人员中抽取12人,管理
人员中抽取5人,后勤服务人员中抽取3人。都用随机数表法
从各类人员中抽取所需的人数,他们合在一起恰好是20人。
上述三种抽样方法中,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系统
抽样的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①③②
5.某市对上、下班交通情况作抽样调查,作出上、下班时间
各抽取的12辆机动车行驶(单位:km/h)的茎叶图如图,则上、下班时间行驶时速的中位数分别为( )
A.28与28.5 B.29与28.5 C.28与27.5 D.29与27.5
6.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 B.至少有一个黑不与至少有一个红球
C.恰有一个黑球与恰有两个黑球 D.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
7.若以连续掷两枚骰子分别得到的点数m、n作为点P的横、纵坐标,则点P落在圆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8.某医疗机构通过抽样调查(样本容量n=1 000),利用2×2列联表和卡方统计量,研究患肺病是否与吸烟有关。计算得K2≈4.453,经查临界值表知P(K2≥3.841) ≈0.05,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100个吸烟的人中约有95个人患肺病 B.若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5%的可能性患肺病
C.有95%的把握认为“患肺病与吸烟有关” D.有5%的把握认为“患肺病与吸烟有关”
12.如图是容量为100的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试根据图中的数据填空。
(1)样本数据落在范围内的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样本数据落在范围内的频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从标系中,设D是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不大于2的点构成的区域,E是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1的点构成的区域,向D中随意投一点,则落入E中的概率为__________。
14.甲、乙、丙三个同学在课余时间负责一个计算机房的周一至周六的值班工作,每天1人值班,每人值班2天,如果甲同学不值周一的班,则可以排出不同的值班表有___________。
15.若,则的展开式中的常数项是________(用数字作答)
三、解答题(75分)
16.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则当时,的值。
17.一袋中装有6个同样大小的黑球,编号分别为1,2,3,4,5,6,现从中随机取出3个球,用X表示取出球的最大号码,求X的分布列。
18.若,求:
(1);
(2) ;
(3)
19.一名射手在某次射击训练中,射中10环、9环、8环、7环的概率分别为0.21,0.23,0.25,0.28,计算这个射手在这次射击中:
(1)射中10环或7环的概率;
(2)射中的环数低于7环的概率。
20.用数字0,1,2,3,4,5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数,问:
(1)能够组成多少个六位奇数?
(2)能够组成多少个大于201 345的正整数?
21.某高校在2009年的自主招生考试的成绩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的笔试成绩(单位:分),按成绩分组,得到的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
(1)请求出频率分布表中①、②位置相应的数据,并绘制频率人分布直方图;
(2)为了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学生,高校决定在笔试成绩高的第3、4、5组中用分层抽样抽取6名学生进入第二轮笔试,求第3、4、5组各抽取多少名学生?

命题人:梦泽高中 时长:90min 分值: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中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者得4分,漏选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零分)
1、请用学过的电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工穿绝缘衣比穿金属衣安全 B.打雷时,呆在汽车里比呆在木屋里要危险
C.小鸟停在高压输电线上会被电死 D.制作汽油桶的材料用金属比用塑料好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电学元件晶体管和二极管属于线性元件
B.电路中某电学元件两端的电压与流经的电流之比,一定表示该电学元件的电阻
C.只要有电荷存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
D. 电场是一种物质,它与其它物质一样,是不依赖我们的感觉而客观存在的东西
3、.A、B两个点电荷,在真空中相距10cm,A的电荷量是B的电荷量的10倍,B受到A对它的库仓力是0.2N,则A受到B对它的库仑力是( )
A、0.2N B、2N C、0.02N D、无法确定
6、如图所示的是伏安法测电阻的部分电路,开关先后接通a和b时,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那么(  )
A.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a
B. 若电压表示数有显著变化,测量R的值时,S应接b
10.如图,一平行板电容器两个极板AB竖直放置,并与电源两极连接,在两极板间有一带电小球,小球用一绝缘细线悬挂于O点,平衡时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o.水平缓慢移动极板(仅改变极板正对面积或间距中的一个量),使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增加到60o,小球与极板没有接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极板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B.极板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3倍
C.极板所带电量变为原来的倍 D.极板所带电量变为原来的3倍
第Ⅱ卷(实验及计算题 60分)
二、实验题(第11题8分、第12题9分)
11.①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加正向电压时电阻___________,加反向电压时,电阻值___________.
②将多用电表打到欧姆挡,红、黑表笔接到二极管的两极上,当黑表笔接二极管“正”极、红表笔接“负”极时,电阻示数___________,由此可以判断出二极管的极性.
③某同学用游标卡尺测得该样品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其示数L= cm;用螺旋测微器测得该样品的外径如图乙所示,其示数D= mm。
1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约1.5 V、内电阻不大于1.0Ω,要求干电池放电电流不得超过0.6A,可供选择的器材除电键、导线外,还有:
A.电压表(量程0~3V,内电阻约3kΩ) B.电压表(量程0~15V,内电阻约15kΩ)
C.电流表(量程0~0.6V,内电阻约0.1kΩ)D.电流表(量程0~3V,内电阻约0.02kΩ)
E.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50Ω,额定电流1.5A)
F.滑动变阻器(最大电阻200Ω,额定电流1.5A)
(3)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如图所示的图线,则待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____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Ω。
三、计算题:(共43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3、 如图所示,绝缘细线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连接一带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现在空间加一与纸面平行的匀强电场,要使带电小球静止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а=角,求所加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最小值大小和方向.
14、 如图所示,M为一线圈电阻rM=0.4Ω的电动机,R=24Ω,电源电动势E=40V.当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I1=1.6A,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2=4.0A求
(1)电源内阻
(2)开关S闭合时电源输出功率
(3)开关S闭合时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17、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有一与水平面成θ=30°的绝缘斜面轨道AB,该轨道和一半径为R的光滑绝缘圆弧轨道BCD相切于B点。整个轨道处于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现将一质量为m带正电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斜面上的A点静止释放,滑块能沿轨道运动到圆轨道的最高D点后恰好落到斜面上与圆心O等高的P点,已知带电滑块受到的电场力大小为Eq=mg,滑块与斜面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1)滑块经过D点时的速度大小;
(2)滑块经过圆轨道最低C点时,滑块对轨道的作用力FC ;
(3)A、B两点之间的距离d。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共50分)
1.科学家将一些作物的种子搭载人造地球卫星进入太空,经过宇宙射线、高度真空和微重力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种子发生变化,从而培养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这项工作可以诱发种子变异  ②从太空带回的种子大多是优良种子 
③从太空带回的种子等都变成了多倍体  ④从太空带回的种子都还得进行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两个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和aaBB,这两对基因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要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新品种,最简捷的方法是(  )
A.单倍体育种 B.杂交育种
C.人工诱变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意义,错误的是(  )
A.不定向的变异为定向的自然选择提供了原材料
B.基因重组有利于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
C.人工诱变育种可大大提高突变率
D.用二倍体植物的花药离体培养,能得到叶片和果实较小的单倍体植物
4.用纯合二倍体水稻品种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进行育种时,一种方法是杂交得到F1,F1再自交得到F2;另一种方法是用F1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得到相应植株。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一种方法所得的F2中重组类型、纯合子各占5/8、 1/4
B.后一种方法所得的植株中可用于生产的类型的比例为2/3
C.前一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D.后一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发生改变
5.江苏连云港农科所通过下图育种过程培育成了高品质的糯小麦。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育种过程中运用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突变
B.a过程能提高突变率,从而明显缩短了育种年限
C.a、c过程都需要使用秋水仙素,都作用于萌发的种子
D.要获得yyRR,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的自交来提高纯合率
6.作物育种是生物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方法手段也日益先进和多样化。一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现将它转变为基因型为①AABB,②aB,③AaBBC,④AAaaBBBB的生物,可以采取的且更易进行的相关技术及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诱变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
B.杂交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
C.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
D.花药离体培养、转基因技术、多倍体育种、诱变育种
7.用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大肠杆菌合成人的胰岛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常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处理目的基因和质粒
B.人的胰岛素基因整合到大肠杆菌DNA上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DNA连接酶的功能是使黏性末端之间形成氢键
D.导入大肠杆菌的目的基因一定能成功表达
8.下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依次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9.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  )
A.人工合成目的基因 B.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C.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D.目的基因的检测表达
10.钱永健先生因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方面的杰出成就而获2008年诺贝尔奖。在某种生物中检测不到绿色荧光,将水母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该生物体内后,结果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由此可知(  )
A.该生物的基因型是杂合的
B.该生物与水母有很近的亲缘关系
C.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在该生物体内得到了表达
D.改变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1个核苷酸对,就不能检测到绿色荧光
11.下列关于转基因植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转入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
B.转抗虫基因的植物,不会导致昆虫群体抗性基因频率增加
C.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入植物后不能表达
D.若转基因植物的外源基因来源于自然界,则不存在安全性问题
12.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适者生存    B.人工选择 C.用进废退 D.定向变异
13.某自花传粉植物种群中,亲代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则亲代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55%和32.5% B.55%和42.5% C.45%和42.5% D.45%和32.5%
14.炭疽杆菌生命力之强,堪称细菌之最。根据达尔文生物进化理论,炭疽杆菌的顽强生命力的形成是由于(  )
A.进化过程中环境对炭疽杆菌的定向选择
B.不良环境引起炭疽杆菌发生的不定向变异
C.进化过程中炭疽杆菌产生的定向变异
D.进化过程中炭疽杆菌通过DNA复制,逐代积累
15.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
B.隔离阻止了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
C.生殖隔离一定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D.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16.在狼和鹿的进化过程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狼和鹿在捕食和被捕食过程中,彼此都形成了动作敏捷、快速奔跑的特性,这是共同进化的一个实例
B.在进化过程中,因为狼的追捕而使得鹿产生奔跑速度快的变异
C.狼和鹿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这说明它们之间具有生殖隔离现象
D.突变使狼和鹿产生不定向的变异,自然选择则定向地决定着它们向奔跑速度快的方向进化
17.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18.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内环境是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②内环境是细胞内的环境,即细胞内液 
③高等动物的绝大多数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 
④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构成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下列物质中,都可在血浆中找到的一组是(  )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纤维素、CO2、Na+
C.胃蛋白酶、Ca2+、脂肪、葡萄糖 D.呼吸酶、脂肪酸、尿酸、胆固醇
20.下列各项不能诱发人体组织水肿的是(  )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B.营养不良造成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C.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的蛋白质不能回流 D.饮水过多
21.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健康的保障。由于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而引起的病症是(  )
①小腿抽搐  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尿毒症  ④组织水肿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有多方面表现。下列不能作为这一稳态指标的是(  )
A.血浆pH和渗透压 B.血压、心率和血红蛋白含量
C.血氧含量和二氧化碳含量 D.24 h尿量和尿比重
23.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着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下列与人体稳态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维持着pH的稳定
B.人体肝脏、肾脏的病变都会影响到内环境稳态的维持
C.某高热病人,体温持续维持在38 ℃,其原因是产热量高于散热量
D.水、盐代谢的平衡使细胞生活环境的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
24.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  )
①血糖和血氧的含量稳定能为代谢反应提供充足的反应物
②适宜的pH和温度保证了酶能正常发挥作用,保证了代谢的顺利进行 
③血浆渗透压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功能 
④免疫系统能清除异物、外来病原微生物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素,对内环境稳态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
C.进入寒冷环境中人体体温会会跟着下降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但细胞外液渗透压不会有很大变化
二、填空题(本部分4个小题,共50分)
26 (12分)在农业生产上,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是提高粮食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图是某生命科学研究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几种方法示意图。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培育新品种甲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单倍体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
(2)在新品种乙的培育过程中,A代表的是__________。
(3)经过太空飞船搭载后,返回的太空种子不一定都是需要的新品种丙,需要进行筛选,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新品种丙的育种方法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
27(14分)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了表达,从而培育出了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下图所示。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1)基因工程的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过程中要用到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3)Bt毒蛋白基因转入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分离棉花细胞中的毒蛋白发现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完全一样,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2分)英国的曼彻斯特蛾类体色调查:曼彻斯特地区蛾类体色有黑色(A)和浅色(a)两种, 科学家对1870年和1995年对这个地区的蛾类个体基因型进行了统计,结果如下(数据假设):
基因型频率
AA
Aa
aa
1870年
10%
20%
70%
1995年
70%
20%
10%
(1)1870年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2)1995年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1870年到1995年黑色个体占有的比例增加,这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生物进化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9.(12分)用纯种有色饱满子粒的玉米与无色皱缩子粒的玉米杂交(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F1全部表现为有色饱满,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这两对性状的遗传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验条件满足实验要求)
实验步骤:
①选用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做亲本杂交获得F1。
②取F1植株10株,与________进行杂交。
③收获杂交后代的种子并统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预测与结论: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符合自由组合定律;若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符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1. 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 place?
A. In a shop. B. In a theatre. C. In a restaurant.
2. What are the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Sports. B. Food. C. Weather
3.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
A. Classmates. B. Friends. C. Strangers.
4. Why does the woman dislike the apartment?
A. She thinks it too large. B. She thinks it too expensive.
C. She has to share it with other people.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6. How does the man feel about not going to Shanghai?
A. Disappointed. B. Delighted. C. Surprised.
7. What will the man do tonight?
A. Have dinner with his boss. B. Have a meeting. C. Go to a party.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
8. Where is the man working now?
A. In Marhland. B. In Harvard University. C. In the National Motors Factory.
9. What is the woman probably?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shows does the club have tonight?
A. Dance shows. B. Music shows. C. Talk shows.
11. What special food does the club serve?
A. French food. B. Japanese food. C. Italian food.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6题。
13.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A. The Tokyo Zoo. B. The Main Station. C. The Tokyo Art Museum.
14. How much is the train ticket?
A. 130 yen. B. 140 yen. C. 150 yen.
15. How often do the trains come around?
A. Every five minutes. B. Every ten minutes. C. Every fifteen minutes.
16. Which language is the sign written in at the Main Station?
A. English. B. French. C. Japanese.
听第10段材料,回答第17至20题。
17. Where did the housewives get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lucky customer?
A. From the notice. B. From the newspaper. C. From the radio.
18. When did Mrs Edwards become the lucky customer?
A. One Wednesday morning. B. One Friday morning. C. One Friday afternoon.
19. What did Mrs Edwards get for free on her lucky day?
A. Cupboards. B. Clothes. C. Tea.
20. How did Mrs Edwards go to the supermarket?
A. By car. B. By bus. C. On foot.
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From facts, scientists have ______ that more energy is being absorbed from the sun, throwing the earth’s energy “out of balance.”
A. confirmed B. concluded C. concentrated D. centred
22. Plastic bags are provided for our convenience but they have also _______ the pollution of the environment.
A. adapted to B. turned to C. contributed to D. looked forward to
23. —Your grandfather is always full of ________. What’s the secret?
A. taste B. energy C. relief D. credit
24. When copying the letter, pay special attention not to _____ any words.
A. leave alone B. leave out C. leave behind D. leave aside
25. Health problems are closely connected with bad eating habits and a _______ of exercise.
A. limit B. lack C. need D. demand
26. We tried to find a table for seven, but they were all _________.
A. given away B. kept away C. taken up D. used up
27. Nature has its laws: fish need water to survive; ______, we human beings need air to live on.
A. particularly B. similarly C. seemingly D. apparently
28. I turned back only to find an old schoolmate whose name _______ me for the moment.
A. avoided B. escaped C. failed D. slipped
29. Poor preparations and shortage of equipment ______ their failure of climbing to the top of the mountain.
A. resulted from B. brought out C. accounted for D. approved of
30. I have been persuaded that the print media are usually more ____ and more reliable than television.
A. accurate B. ridiculous C. urgent D. shallow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My only daughter, Sindu, looked frightened; tears were in her eyes. In front of her was a bowl filled with curd rice (面糊糊). “Sindu, why don’t you take a few mouthful of this curd rice? Just for Dad’s sake, dear”. I said.
Sindu 31 a bit and wiped her tears with her hands. “Ok, Dad. I will eat – not just a few mouthfuls, but the 32 of this. But, you should…” Sindu 33. “Dad, if I eat this entire curd Rice, will you give me whatever I ask for?”
“Promised”. I 34. Now I became a bit 35. “Sindu, dear, you shouldn’t insist on getting a computer or any such 36 items. Ok?”
“No, Dad. I do not want anything expensive”. Slowly and 37, she finished eating the whole quantity. Sindu came to me with her eyes wide with 38. “Dad, I want to have my head shaved off, this Sunday!”
“Sindu, why don’t you ask for something else?”
“Dad, you saw how 39it was for me to eat that Curd Rice”. Sindu was 40 . “And you promised me whatever I ask for. Now, you are going back on your words and isn’t it 41 that we should honor our promises no matter what?”
It was time for me to call the shots, “Our promise must be 42.”
On Monday morning, I 43 her at her school. Just then, a boy came out from a car, and shouted, “Sindu, please wait for me!” What 44 me was the hairless head of that boy. “Maybe, that is the reason”, I thought.
“Sir, your daughter Sindu is 45 indeed!” a lady got out of the car, and continued, “that boy is my son Harish. He is suffering from… leukemia (白血病)”. She paused, “Harish could not 46 school. He lost all his hair due to the side effects of the chemotherapy (化疗). He 47 to come back to school fearing the unintentional but cruel teasing of schoolmates. Sindu visited him last week, and promised him that she would 48 he teasing issue. But, I never imagined she would 49 her lovely hair for the sake of my son!”
“Sir, you and your wife are blessed to have such a noble soul as your daughter.” I stood still and then, I wept. “My little Angel, you are teaching me how 50 real love is!”
31. A. worried B. suspected C. changed D. softened
32. A. whole B. little C. half D. most
33. A. moved B. feared C. hesitated D. wondered
34. A. sighed B. concluded C. thought D. nodded
35. A. anxious B. confident C. better D. strict
36. A. hard B. impossible C. expensive D. unbelievable
37. A. smoothly B. willingly C. gradually D. painfully
38. A. anger B. fear C. expectation D. worry
39. A. difficult B. easy C. quick D. reasonable
40. A. in surprise B. in tears C. in haste D. in anger
41. A. important B. meaningful C. proper D. obvious
42. A. shifted B. conducted C. overcome D. kept
43. A. picked B. collected C. delivered D. dropped
44. A. touched B. caught C. struck D. seized
45. A. lovely B. kind C. great D. merciful
46. A. miss B. attend C. return D. participate
47. A. refused B. admitted C. longed D. expected
48. A. get rid of B. take care of C. catch hold of D. make use of
49. A. lose B. donate C. sacrifice D. Clean
50. A. selfless B. holy C. deep D. priceless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0小题,计40分)
阅读下列短文,并做每篇后面的题目,从各题A、B、C、D中选出能回答所提问题或完成所给句子的最佳答案。
A
Graduation day finally arrived. Kyle was valedictorian of our class, so he had to prepare a speech for graduation. In his speech he said. “Graduation is a time to thank those who helped you make it through those tough years. I am going to tell you a story.” I stared at my friend in disbelief as he told the story of the first day we met. He had planned to kill himself over the weekend. He talked of how he had cleaned out his locker so his Mom wouldn’t have to do it later and was carrying his stuff home. He gave me a little smile. “Thankfully, I was saved. My friend saved me from doing the unspeakable.” I heard the gasp go through the crowd as this handsome, popular boy told us all about his weakest moment.
51.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valedictorian” in the second paragraph mean?
A. A graduate who delivers a farewell speech in a class.
B. A graduate who is the youngest in a class.
C. A student who is the most popular in a class.
D. A student who can not graduate on time in a class.
52. 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text that the author ______.
A. was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 in high school
B. had not liked to make friends with the students from private schools before
C. seldom helped others
D. did not study hard in high school
53. Not until the graduation day did the author know _____.
A. the real reason why Kyle carried all his books home the first day they met
B. Kyle was his best friend
C. Kyle enjoyed making speeches in front of the class
D. Kyle’s many weaknesses
54. What does the author mainly want to express by telling this story?
A. 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
B. Helping others is a Virtue.
C. Your action is powerful: with one small gesture you can change a person’s life.
D. We should have a pity on the weak.
B
Tokyo, one of the biggest cities in the world, is a place that you can love and hate at the same time. In Tokyo there are always too many people in the places where you want to be. Of course there are too many cars. The Japanese drive very fast when they can, but in Tokyo they often spend a long time in traffic jams (交通阻塞). Tokyo is not different from London, Paris and New York in that. It is different when one wants to walk.
There are many people on foot in London’s Oxford Street at certain hours of the day. But the street near the Ginza in Tokyo always has a lot of people on foot, and sometimes it is really difficult to walk. People are very polite; there are just too many of them. The worse time to be in the street is at 11:30 at night. That is when the nightclubs are closing and everybody wants to go home. There are 35,000 nightclubs in Tokyo, and you do not often see one that is empty. During the day, a lot of people travel to work by train. Tokyo people buy six million train tickets every day. At most stations, train arrives every two or three minutes, but at certain hours there do not seem to be enough trains. Although they are usually crowded. Japanese trains are very good. They always leave and arrive on time. On a London train, you would see everybody reading a newspaper. In Tokyo trains, everybody in a seat seems to be asleep, whether his journey is long or short.
When I was standing outside the station I saw three fire engines move very quickly on the way to one of the many fries that Tokyo has every day. Tokyo has so many surprises that none oft hem can really surprise me now.
55. Tokyo is different from London because _______.
A. it has a larger population
B. it is a dirtier and larger city
C. it is more difficult to go somewhere even on foot
D. its people are more friendly and more polite
56. When does the writer think is the worst time to go into the street in Tokyo?
A. When the nightclubs are closing. B. At 8:00 a. m.
C. When the train is overcrowded. D. At 11:30 a. m.
57. What does the writer think of Japanese trains?
A. They are very nice and comfortable. B. They often run behind time.
C. They are usually empty and very good. D. They leave and arrive on time.
58. In Tokyo trains, every Japanese in a seat ______.
A. reads a newspaper B. looks like being asleep
C. talks with others D. looks out of the window
C
According to a recent US study, boys’ schools are they perfect place to teach young men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s and involve them in activities such as art, dance and music. Far from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a culture of aggressive masculinity (阳刚), the absence of girls gives boys the chance to develop without pressure.
At single-sex schools boys were said to be more likely to get involved in cultural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that helped develop their emotional expressiveness, rather than feeling they had to be the “boy style” of hiding their emotions to be a “real man”.
However, the new findings go against received wisdom that boys do better when taught with girls. Tony Little, headmaster of Eton, warned that boys were being failed by the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because it had become too focused on girls. He criticized teachers for failing to recognize that boys are actually more emotional than girls.
This research argued than boys often perform badly in mixed schools because they become discouraged when their female classmates do better, earlier in speaking and reading skills.
Bit in single-sex schools teachers can adjust lessons to boys’ leaning style, letting them move around the classroom and getting them to compete in teams to prevent boredom, wrote the study’s author, Abigail James, of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Teachers could encourage boys to enjoy reading and writing with “boy-focused” approaches such as themes and characters that appeal to them. Because boys generally have more acute vision, learn best through touch, and are physically more active, they need to be given “hands-on” lessons where they are allowed to walk around. “Boys in mixed schools view classical music as feminine (女性的) and prefer the modern genre (类型) in which violence and sexism are major themes,” James wrote.
Single-sex education also made it less likely that boys would feel they had to be a men who should be “masterful and in charge” in relationships. “In mixed schools boys feel they have to act like men before they understand themselves well enough to know what that means,” the study reported.
59.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a single-sex school would ______.
A. force boys to hide their emotions to be “real men”
B. help to cultivate masculine aggressiveness in boys
C. encourage boys to express their emotions more freely
D. naturally reinforce in boys the traditional image of a man
60. It is commonly believed that in a mixed school boys ____.
A. perform relatively better B. grow up more healthily
C. behave more responsibly D. receive a better education
61. What does Tony Little say about the British education system?
A. It fails more boys than girls academically.
B. If focuses more on mixed school education.
C. It fails to give girls the attention they need.
D. It places more pressure on boys than on girls.
62. According to Abigail James, one of the advantages of single-sex schools is ______.
A. teaching can be designed to promote boys’ team spirit
B. boys can focus on their lessons without being distracted
C. boys can choose to learn whatever they are interested in
D. teaching can be adjusted to sui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ys
D
It’s reported that today about 15 percent of adults, or 200 million Chinese are overweight. Of these 90 million – about 7 percent – are obese (极肥胖的). Some weight – loss camps, which are rare in China just a few years ago, have sprouted in Beijing, Oingdao, Shenzhen, and other cities.
Scientists say obesity is spreading to children, though more slowly than in adults. They trend, they say, will have a huge impact on the health of China’s citizens and economy. “We’re seeing a very large proportion of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ho are quite heavy and aren’t moving much,” said Barry Popkin, a nutrition professor. Popkin carries out an ongoing health-and-untrition survey of 16,000 households in China. He says more kids today are overeating and putting on weight “quite quickly”. In just ten years China’s childhood obesity rate has doubled, with the greatest gains coming in urban areas. “In big cities it’s a big problem.”
Some scientists blame the extra fat on a range of factors, many of them tied to China’s rapidly changing economy and culture. The diets of Chinese adults and children are far higher in calorie – laden meat, fish, eggs, dairy products, fat, and sugars than ever before. In addition, kids – especially city dwellers are more sedentary today and spend more time indoors in front of homework, television, computer games, and the Internet.
Shuwen Ning, a health economist, says that kids in China now have pocket money, and they spend a portion of it on junk food. Ning adds that advertising and peer groups influence kids food choices. Certain foods, such as new candies or fast food, have attractive features.
China’s childhood obesity rate still falls behind that of the United States, where some 15 percent of kids are said to be obese. But the long – term effects are equally serious.
63.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know _____.
A. weight-loss camps have been very popular in China six years ago
B. about 290 million Chinese are overweight in China in all
C. in China childhood obesity rate in rural areas is lower than that in major cities
D. America’s childhood obesity rate is lower than China’s
6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e can infer that _______.
A. obesity explosion in China will affect the United States
B. city children eat more than rural children
C. junk food contributes to childhood obesity
D. there are great differences in kids’ food choices now
65.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Chinese Childhood Obesity Explosion
B. Wight-loss Camps in China
C. Obesity Explosion’s Impacts on Chinese Economy
D. Obesity Explosion in China and America
E
Located along California’s San Andreas Fault, the city of San Francisco is likely to take precautions (预防,防备) in the event of the next big earthquake.
According to a New York Times report, emergency planners in San Francisco are not only thinking of human evacuation (撤离,疏散) plans in the event of an earthquake, but also of how to care for pets during a natural disaster. Ideally, the panniers will be able to train pet-disaster responders who work to evacuate dogs, cats and other household pets from the disaster site to one of the 125 temporary animal shelters that will be set up or, if the pet is injured, it will be brought to an emergency animal medical unit where there will be people on hand to tend to the pet’s injury. The city’s “no-pets-left-behind” policy results from the great number of pet deaths during the destruction of Hurricane Katrina.
As emergency responders arrived to rescue people isolated in their homes during Katrina, hurricane victims were told that they could not take their pets along with them when evacuating; thus, many pet owners were forced to make the heart-breaking decision to save themselves while leaving their pets behind to perhaps meet their deaths.
Since then, the U. S. has passed the Pets Evacuation and Transportation Standards Act of 2006, allocating federal funds for animal disaster planning projects. Yet, not all counties are as progressive as San Francisco has been in the effort to protect pets in the event of a natural disaster. Pets are after all, a large part of San Francisco’ a population – overnumbering the number of school age children in the city.
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San Francisco has received $ 350,000 in federal funds designated to animal disaster preparedness efforts in order to protect animals in the case of a disaster such as an earthquake. The city is still working on obtaining $ 300,000 to pay for an emergency animal unit. Until then, animal lovers in San Francisco will continue to work to ensure that pets are never an afterthought when it comes to rescues during earthquakes or other life threatening situations.
66. We learn from the second paragraph that _______.
A. emergency planers in San Fransico only consider human evacuation plans in a disaster
B. emergency planners in San Fransico only think about pet evacuation plans during a disaster
C. the safety of both humans and pets in a disaster is taken seriously
D. emergency medical units will be used only for humans
67. What do we know about Hurricane Katrina?
A. A great number of pets died during Hurricane Katrina.
B. San Francisco’s “no-pets-left-behind” policy had been made before Hurricane Katraina.
C. The pet owners chose to sacrifice themselves in order to save their pets.
D. Emergency responders failed to rescue the hurricane victims.
6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hpassage?
A. San Fransisco has made great effort to protect pets in a natural disaster.
B. The number of school age children in San Fransisco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pets.
C. The U. S. government has spent money on animal disaster planning projects.
D. All the countries are in the effort to protect pets in a natural disaster.
69. The underlined word “designated” in the last paragraph most probably means _______.
A. loaned B. allocated C. replaced D. obtained
70.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How to take precautions in the earthquake.
B. Human evacuation plans in the earthquake.
C. Talking steps to care for pets during a natural disaster.
D. How to train pets to escape from a disaster.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
第一节:完成句子
71. Today people miss the simple and beautiful days ________________ with nature. (harmony)
如今,人们怀念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那些简单而美丽的日子。
72.I’m trying to catch up with my colleagues. If only I _______________ them! (fall)
我正努力赶上我的同事们。如果我没有落后于他们就好了!
73.Not until I began to work _______________ how much time I had wasted. (realize)
赶到我开始工作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浪费了多少时间。
74.______________________ we should go there more often. (occur)
我突然想到我们应当多去那里。
75.Every possible means __________________ to prevent the air pollution, but the sky is still not clear. (use)
人们已采用一切可行的措施来防止空气污染,但天空仍然不那么明朗。
76.I __________________ the computer without asking you first. (use)
我本不该在没有先问你的情况下使用电脑。
77._______________,the TV serial described the hard life that a Chinese couple lived. (set)
这部以纽约为背景的电视剧描述了一对中国夫妇过着艰难的生活。
78._______________ to me whether the interviewer is male or female. (difference)
不论采访者是男士还是女士,对我都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79.________________ for two years, Lucy has been considering going back to school to learn some new skills. (job)
失业两年了,露西一直在考虑回学校去学一些新的技能。
80.__________________ should be punished. (whoever)
无论谁犯法都应当受到惩罚。
第二节:短文写作(共1题;满分30分)
请你根据以下提示,结合生活中的一个事例,用英语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As we know, nobody can go without friends. A good friend is someone who makes us happy or impressive. Friendship helps us understand who we are, why we need each other and what we can do for each other.
注意:1.无须写标题;
2.内容只需涉及一个方面;
3.必须用生活事例;
4.词数100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试卷共8页,五大题,23小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2.选择题的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卷。
一、(共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蹊跷/蹊径 纤维/纤尘不染 殷红/殷勤 稽首/无稽之谈
B.伶俜/招聘 叱咤/姹紫嫣红 标识/卓识 翘楚/憔悴不堪
C.伺候/伺机 数落/数见不鲜 慰藉/蕴藉 暴雨/一暴十寒
D.蓬蒿/竹篙 木讷/方枘圆凿 信笺/栈道 咀嚼/咬文嚼字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融资 磕拌 欢呼雀跃 真知灼见
B.文身 猫腻 动辄得咎 侯门似海
C.惦量 发祥 繁文缛节 师出无名
D.厮杀 荒疏 恪尽职守 振聋发溃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长江俱乐部因对足协处罚不满而退出了联赛,这在西方真正的职业联赛那里是一个不可理喻的笑话,因为如此闹剧不可能在货真价实的职业足球环境内发生。
B.这种文风承继自周作人、董桥以来中国文人隐忍的传统,抒情而不煽情,简洁凝练的句子体现的是大方之家的功底与素养。
C.近日,记者在无极县见到了神奇的“景观”——红色碱性皮革污水汇成了千岛湖一样的大水塘,十余个水塘连成一片,水坑中满是红色污水,场面蔚为壮观。
D.这个装修公司的施工队确实不一般,无论什么样的房屋,经他们一装修,都能蓬荜生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温家宝总理9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处理,研究部署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B.学生冒雨为撑伞的领导表演节目、在太阳底下暴晒夹道欢迎领导的事件时有发生,我们的教育者要深刻反思这种事情是由于什么深层原因所造成的。
C.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心疾首。
D.2012年春晚主持阵容打破了惯常的“三男三女”组合模式,改用“四男两女”组合,刻意拉大了主持人的年龄跨度和风格搭配,亦庄亦谐,新颖活泼。
5.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作者1918年至1922年所作小说十四篇。其中包括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还有其后发表的《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著名小说。
B.《红楼梦》中凤姐在协理宁国府时,威重令行,办事条分缕析。她喝命打了未到的迎送亲客的人二十板子。众人这才知道凤姐的厉害,不敢偷闲,每个人做事都兢兢业业。
C.《雷雨》将前后三十年的旧中国家庭和社会的许多矛盾冲突集中在一个初夏的上午到当夜两点的时间内,在周家和鲁家两处展开。作者苦心经营,巧作安排,合情合理。
D.巴尔扎克的著名悲剧《哈姆雷特》中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被塑造成敏感多思的人文主义者,剧作浓重彩地表达了一位企图单枪匹马重整乾坤的年轻理想主义者的迷惘、痛苦和悲怆。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项目负责人袁义达说,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姓的国家,大约5000年前,姓就被定为世袭。其间绝大部分是父系社会,中国人都随父姓。而在遗传学上,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他的后代。由此推断,同一姓氏的人群就具有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换言之,姓氏的分布和Y染色体遗传基因的分布应该是平行关系。那么中国姓氏在5000年中是稳定的代代相传,还是像日本一样是偶然一次出现的呢?日本在明治维新前只有少数的几个姓,明治天皇为了改革,要求全国人民都要有姓。于是,短短几年出现了8万多个姓,且多数以地名命名,比如松下、井上、田中等。日本人的姓氏就很难与遗传联系起来。
上个世纪90年代,为弄清姓氏传承的稳定性,袁义达对中国姓氏在历史上的分布也进行了一次调查。通过对宋、明、清和当今这四个时期的姓氏统计发现,一千多年来中国姓氏传承非常稳定,每个时期的姓氏分布曲线基本重合。他说:“中国人的姓氏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从科学角度来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非常好的研究遗传学的标本,是历史上男性活动的忠实记录者。”
两次姓氏统计完成后,他自编软件把100个大姓的分布制成了一张张彩色的姓氏分布图,从中可直观地了解到每个姓氏在全国的分布区域和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他突然感觉这些姓氏分布图有点似曾相识,查阅《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中的疾病分布图,这二者竟然有重叠,比如糖尿病在山东地区比较高发,而孔姓在山东出现的频率也是最高的。
袁教授当然知道,姓氏和疾病是没有直接关系的,而且疾病和Y染色体的关系也不大,疾病多数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可是,让人不解的是,并不只是一两张图相似,或者某个姓氏和疾病表现出某种关联性。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但又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其研究欲望再次被调动起来。这种重叠现象是否和几千年来的人群活动有关呢?如果把常染色体的突变看作疾病,我们5000年中是以男性为主进行群体迁移的,Y染色体在迁移,和Y染色体同在一个个体上的常染色体必定也随之迁移,研究Y染色体的分布规律就能找出常染色体的某些分布规律,必定对研究某种疾病的起源有帮助。“这就好像我们现在研究禽流感病毒在通过研究候鸟迁徙的路线一样,”他形象地比喻说,“我们现在没直接研究疾病的分布,而是通过研究载体的分布来找出疾病分布的规律。”
研究还在深入。他认为,对姓氏和疾病关系的探究,可以为研究疾病起源的专家提供一些新的线索和资料;医药学领域现在就开始关注姓氏和遗传基因的关系,有可能为新药和个性化药物的研制提供线索。同样的病在不同人群身上的反映是不一样的,比如同样的感冒药对某些人十分有效,对某些人则没有半点效果。“如果找到姓氏和遗传基因的关系,那么,根据姓氏开发个性化药物甚至‘对姓下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摘自《北京科技报》2011年12月7日期,有删节)
6.下列对“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一定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但又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袁氏项目组绘制的100张大姓分布图与早先的《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的疾病分布图有重叠,中国的姓氏和常见疾病存在某种关联性。
B.姓氏的分布和Y染色体遗传基因的分布是平行关系,而疾病和Y染色体的关系又不大。
C.5000年中Y染色体以男性为主进行群体迁移,和Y染色体同在一个个体上的常染色体也随之迁移,它们的突变,导致了疾病在中国的同一姓氏之间遗传。
D.不只是一两张姓氏分布图与《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的分布图相似,说明很多姓氏和疾病表现出某种关联性,但目前我们却不清楚造成这种关联的原因。
7.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中国姓氏是祖先留给后代的非常好的研究遗传学的标本,是历史上男性活动的忠实记录。
B.日本的姓氏是明治维新后一次性出现的,且多数以地名命名,他们的姓氏与遗传就没有联系。
C.袁氏项目组运用候鸟迁徙路线的研究方式,研究疾病的分布与姓氏分布的关系。
D.姓氏分布和《中国人口主要死因地图集》中的疾病分布图的重叠,说明所有的姓氏和常见疾病之间都存在一种重叠现象。
8.结合原文内容,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宋、明、清和当今这四个时期的姓氏发现,一千多年来的姓氏分布曲线基本重合,这说明中国古代人口无迁移。
B.山东是糖尿病的高发区,而孔姓在山东出现频率最高,这就意味着姓孔会生糖尿病。
C.疾病多数发生在常染色体上,和Y染色体的关系不大,而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疾病跟男性关系不大。
D.以研究中国姓氏的分布为载体来研究中国人的疾病分布规律,不仅为研究疾病的起源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使根据姓氏开发个性化药物成为一种可能。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的9—12题。
暗 记
聂鑫森
宽敞的画室里,静悄悄的。
初夏的阳光从窗口射进来,洒满了摆在窗前的一张宽大的画案。画案上,平展着一幅装裱好并上了轴的山水中堂。右上角,写着五个篆字:南岳风雨图。
年届六十的知名画家石丁,手持一柄放大镜,极为细致地检查着画的每个细部。他不能不认真,这幅得意之作是要寄往北京去参展的。何况装裱这幅画的胡笛,是经友人介绍,第一次和他发生业务上的联系的。
画是几天前交给胡笛的。胡笛今年四十出头,是美院国画专业毕业的,原在省城一大学教授美术,其山水画在省内外也颇有点名气。据说因为看不惯艺术招生中的潜规则,跟领导闹矛盾,下海在湘潭城开了一家不大的裱画店,既是老板又是装裱师傅。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何必舍近求远,送到省城的老店去装裱呢。
画是胡笛刚才亲自送来的,石丁热情地把他让进画室,并沏上了一杯好茶。石丁是素来不让人进画室的,之所以破例,是要当面检查这幅画的装裱质量,如有不妥的地方,他好向胡笛提出来,甚至要求返工重裱。
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
石丁对衬绫的色调、画心的托裱、木轴的装置,平心而论,极为满意。更重要的是这幅画没被人仿造——有的装裱师可以对原作重新临摹一幅,笔墨技法几可乱真,然后把假的装裱出来,留下真的转手出卖。石丁的画已卖到每平方尺一万元,眼红的人多着哩。眼下,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的手,他轻舒了一口气。
且慢!因为他是第一次和胡笛打交道,对其人了解甚少,不得不防患于未然,故在交画之前,特地在右下角一大丛杂树交错的根下做了暗记,用篆体写了“石丁”两个字,极小,不经意是看不出来的。石丁把放大镜移到了这一块地方,在杂树根部细细寻找,“石丁”两个字不翼而飞。又来来回回找了好几遍,依旧没有!
石丁的脖子上,暴起一根一根的青筋,他万万没有想到这居然不是他的原作,而是胡笛的仿作。这样说来,胡笛的笔墨功夫就太好了!他从十几岁就下气力学石涛,尔后走山访水,参悟出自家的一番面目,自谓入乎石涛又能出乎石涛,却能轻易被人仿造,那么,真该焚笔毁砚、金盆洗手了。
就在这时,胡笛猛地睁开了眼睛,笑着说:“石先生,可在寻那暗记?”
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说:“是!这世间小人太多,不能不防!”
胡笛端起茶杯,细细啜了一口茶,平和地说:“您设在杂树根部处的暗记,实为暗伤,是有意设上去的。北京城高手如林,若有细心人看出,则有污这一幅扛鼎之作。您说呢?”石丁惊愕地跌坐在椅子上,问:“那……那暗记呢?”
胡笛说:“在右下部第五重石壁的皴纹里!‘石丁’两个字很有骷髅皴的味道,我把它挖补在那里,居然浑然一体。树根部处空了一块,我补接了相同的宣纸,再冒昧地涂成几团苔点。宣纸的接缝应无痕迹,补上的几笔也应不会丢先生的脸。”
石丁又一次站起来,拿起放大镜认真地审看这两个地方。接缝处平整如原纸,这需要理出边沿上的纤维,彼此交错而“织”,既费时费力,又需要有精到的技艺。而补画的苔点,活活有灵气,更是与他的笔墨如出一辙。他不能不佩服胡笛的好手段!
石丁颓然地搁下了放大镜。
胡笛站起来,说:“石先生,裱画界虽有个别心术不正的人,但毕竟不能以偏概全。暗记者,因对人不信任而设,我着力去之,一是为了不玷污先生的艺术,二是为了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谢谢。我走了。”
胡笛说完,很从容地走出了画室。
石丁发了好一阵呆,才记起还没有付装裱费给胡笛。正要追出去,又停住了脚步,家里还有好些画需要装裱,明日一起送到胡笛的店里去吧!
他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永远铭记那个让他羞愧万分的暗记……
9.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4分)
A.“暗记”有两层意思,表面上看就是指石丁画上的记号,实际上是指因不信任胡笛产生误会,由此
在自己心灵上留下的无地自容的印记。
B.“石丁的脸忽地红了,然后又渐渐变紫”一句中,石丁的神态变化表明了他对世间小人之多的愤怒。
C.“朋友说胡笛的装裱技艺比不少老一辈要强,且人品不错”以及“画、题款、印章,都真真切切出自他
的手”等语句都是为下文写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埋下的伏笔。
D.“胡笛安闲地坐在画案一侧,眼睛微闭,也不喝茶,也不说话”,此描写表现了胡笛的傲慢以及不
满。
E.石丁“决定不将《南岳风雨图》寄去北京参展,他要把它挂在画室的墙上”,他这样做是为了警醒
自己,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
10.小说塑造石丁这一形象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作简要说明。(4分)
答: ▲
11.胡笛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突出的特点?请结合小说加以概括并作简要分析。(6分)
答: ▲
12.你认为小说中胡笛改掉石丁画作中的暗记这个情节的安排合理吗?请结合全文简要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6分)
答: ▲
三、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7题。
是仪传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本姓氏,初为县吏,后仕郡,郡相孔融嘲仪,言“氏”字“民”无上,可改为“是”,乃遂改焉。
孙权承摄大业,优文征仪。到见亲任,专典机密,拜骑都尉。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权令曰:“孤虽非赵简子,卿安得不自屈为周舍邪?”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欲复授兵,仪自以为非材,固辞不受。黄武中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入阙省尚书事。外总平诸官,兼领辞讼,又令教诸公子书学。
大驾东迁,太子登留镇武昌,使仪辅太子。太子敬之,事先咨询,然后施行。进封都乡侯。后从太子还建业,复拜侍中、中执法。平诸官事、领辞讼如旧。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顾以闻知当有本末。”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南、鲁二宫初立,仪以本职领鲁王傅。为傅尽忠,动辄规谏,事上勤,与人恭。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宅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权曰:“仪俭,必非也。”问果他家。其见知信如此。仪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权闻之,幸仪舍,求视蔬饭,亲尝之,对之叹息,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时时有所进达,未尝言人之短。权常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仪对曰:“圣主在上,臣下守职,惧于不称,实不敢以愚管之言,上干天听。”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权叹曰:“使人尽如是仪,当安用科法为!”及寝疾,遗令素棺,敛以时服,务从省约,年八十一卒。
(《三国志·吴书》)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从讨羽,拜忠义校尉,仪陈谢。 谢:辞让
B.入阙省尚书事 省:省略、减少
C.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舍:安置住宿
D.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戚:亲戚
1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是仪“为人谨慎”的一组是( )
①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
②权尝责仪以不言事,无所是非
③即增俸赐,益田宅。仪累辞让,以恩为戚
④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
⑤在刁嘉案件中,“仪据实答问,辞不倾移”
⑥吕壹历白将相大臣,或一人以罪闻者数四,独无以白仪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②③⑥ D.②③④
15.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是仪本姓“氏”,因为郡相孔融嘲笑他心中无百姓,便改变了自己的姓氏。
B.是仪因其清廉、谨慎、正直,而受到孙权的赏识和高度信任。
C.在叙述江夏太守刁嘉事件时,作者主要采用对比的手法以突出是仪的忠勇公正。
D.是仪经常提出建议,又从不说人家的短处,于是引起孙权对他的责备,说他“不言事,无所是非”。
16.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黄 武 中 遣 仪 之 皖 就 将 军 刘 邵 欲 诱 致 曹 休 休 到 大 破 之 迁 偏 将 军。
17.把上面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3分)
翻译: ▲
(2)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3分)
翻译: ▲
(3)仪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3分)
翻译: ▲
(二)古代诗歌鉴赏(8分)
(1)请结合全诗谈谈作者心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4分)
答: ▲
(2)颈联中两处比喻各有什么妙处?(4分)
答: ▲
(三)默写(5分)
19.请补写出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小题作答,如果每小题都答,则按顺序计分。)
(1)飞湍瀑流争喧豗,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2)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3)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4)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
(5)无边落木萧萧下 ,     (杜甫《登高》)
(6)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7)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        (周邦彦《苏幕遮》)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四、语言文字运用(12分)
20.阅读下面一段新闻,写一则新闻点评,表达你的看法,不超过50个字。(4分)
楚天金报讯(记者韩晓玲、刘娜、李保林) 2012年元月12日、13日,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走进两会驻地宾馆,向代表委员赠书、赠手机阅读。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出席并讲话。尹汉宁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民阅读活动,进行了专题研究和部署。今年我省全民阅读活动的主题是“激情跨越,构建支点”,这次全民阅读活动的名称是“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希望通过读书活动,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为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构建促进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点评: ▲
21.某校高三进行选修课总结,有多位同学在课堂上交流了各自深切的体会。请仿照甲同学的表述,将乙同学的发言补充完整。内容从选修课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两个模块中进行选择。(4分)
甲同学 学习《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我能深刻地感受到散文内抒发的思想感情:林语堂对北平故都文化的敬仰与赞美,余秋雨对都江堰工程及李冰父子的歌颂与倾倒,张承志对戈璧滩汉家寨几间泥屋的尊崇与依恋。
乙同学 学习《 ▲ 》,我能 ▲ :
▲ , ▲ , ▲ 。
22.阅读下面这幅华君武先生的漫画,然后说明画面内容并概括其寓意。(4分)
画面内容: ▲
寓意: ▲
五、(60分)
23.请以“心结”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字数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