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渤海石油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渤海石油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试题(9科10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l卷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写在答题纸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 32 Fe: 56 Cu: 64
第1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1.[2012·青岛模拟]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O2制成的玻璃纤维,由于导电能力强而被用于制造通讯光缆
B.处理废水时加入明矾作为消毒剂可以除去水中的杂质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污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并研发新型电池
D.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28,是因为雨水中溶解了较多的CO2
2.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和交叉分类,HNO3应属于①酸 ②氢化物 ③氧化物 ④含氧酸 ⑤难挥发性酸 ⑥强氧化性酸 ⑦一元酸 ⑧化合物 ⑨混合物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B.①④⑥⑦⑧
C.①⑨ D.①④⑤⑥⑦
3.[2012·漳州质检]已知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物都属于电解质 B.HCl全部发生氧化反应
C.该反应表明氧化性KClO3比Cl2强 D.1mol KClO3在反应中得到6mole-
4.[2012·漳州质检]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右图所示
5.(2011·山东高考)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元素的最高化合价
B.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P、S、Cl得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强
D.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和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
6.[2012·临沂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处于元素周期表ⅡA族
B.同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C.第三周期非金属元素含氧酸的酸性从左到右依次增强
D.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还原性依次增强
7.不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称之为稳定同位素,稳定同位素分析法在科学研究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2H、13C、15N、18O、34S等常用作环境分析指示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34S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
B.16O与18O互称同位素
C.13C和15N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相差2
D.2H+结合OH-的能力比1H+更强
8.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可能不形成化学键
9.(2012·广州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检测)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组合是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⑤⑥ D.②⑤⑥
10.(2012·广州市高三调研测试)短周期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2-与Y+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Y、Z位于同一周期。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
B.同周期元素中Y的金属性最强
C.同主族元素中X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
D.同周期元素中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11.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
B.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
C.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
D.X的单质的熔点比Z的低
12.[2012·全国卷]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A.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OH-===Al(OH)3↓
B.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Ca(OH)2+CO32-===CaCO3↓+2OH-
C.冷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氯气:Cl2+2OH-===ClO-+Cl-+H2O
D.稀硫酸中加入铁粉:2Fe+6H+===2Fe3++3H2↑
13.[2012·广东卷]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Fe2+、Al3+、ClO-、Cl- B.K+、Cu2+、OH-、NO3-
C.NH4+、Na+、Br-、SO42- D.Mg2+、H+、SiO32-、SO42-
14.[2012·课标全国卷]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
B.28 g乙烯和环丁烷(C4H8)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2NA
C.常温常压下,92 g的NO2和N2O4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为6NA
D.常温常压下,22.4 L氯气与足量镁粉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15.[2012·江苏卷] 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16.[2012·潍坊一模]X、Y均为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2-的还原性一定大于Y-
B.由mXa+与nYb-得,m+a=n﹣b
C.X、Y一定不是同周期元素
D.若X的原子半径大于Y,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X一定大于HnY
17.[2012·山东卷]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R
T
Q
W
18.[2012·福建卷] 短周期元素R、T、Q、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Q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QC.原子半径:T>Q>R
D.含T的盐溶液一定显酸性
19.[2012·广东卷]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4 g CH4含有nA个C—H共价键
B.1 mol Fe与足量的稀HNO3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C.1 L 0.1 mol·L-1 NaHCO3溶液中含有0.1 nA个HCO3-
D.常温常压下,22.4 L的NO2和CO2混合气体含有2nA个O原子
20.[2012·日照5月份适应训练]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Na>O;离子半径:Na+<O2-
B.第ⅦA族元素碘的两种核素131I和137I的核外电子数之差为6
C.P和As属于第VA族元素, H3PO4的酸性强于H3AsO4的酸性
D.Na、Mg、A1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题,共60分。写在答题纸上。)
21.[2012·北京大兴一模](10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①-⑦相关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④、⑤、⑥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③、⑦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③的单质的电子式 ;①、④、⑤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
(3)②、③、④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是 ; ①、③、④组成的水溶液呈碱性盐的化学式 。
(4)由②④⑤三种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的水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________ _________ __。
(5)已知在25℃、101 kPa下,⑦的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每转移l mol电子时放热190.0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____ 。
22.(9分)实验室用密度为1.25 g/mL,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235 mL 0.1 mol/L的 盐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235 mL 0.1 mol/L的盐酸,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 mL, 应量取浓盐酸体积
mL
(2)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3)配制时,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字母表示,每个字母只能用一次)___ __ ___。
A.用30 mL水洗涤_______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荡
B.用量筒准确量取所需的浓盐酸的体积,沿玻璃棒倒入烧杯中,再加入少量水(约30 mL), 用玻璃棒慢慢搅动,使其混合均匀
C.将已冷却的盐酸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中
D.将容量瓶盖紧,振荡、摇匀
E.改用____ ___加水,使溶液凹液面最低处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F.继续往容量瓶内小心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线___ _____处
(4)操作A中,将洗涤液都移入容量瓶,其目的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实验过程中出现如下情况,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偏高、偏低、无影响)
①加蒸馏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____ ___。
②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时不慎有液滴掉在容量瓶外面:_________。
23.(4分)将24.4 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密度为1.219 g·mL-1。
(1) 该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2) 从该溶液中取出10 mL,其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含Na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3) 将取出的10 mL溶液加水稀释到100 mL,稀释后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24.[2012·潍坊一模](10分)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D、C与F分别同主族,D、E、F、G同周期;A分别与B、C可形成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且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E位于B的前一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2)A、C、D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
,工业上利用某一个反应可同时生产该化合物和单质G,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D、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含有E阳离子的盐常用作净水剂,其原因为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5.[2012·杭州一模](10分)化学实验的微型化可有效地减少污染,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要求。某学生按下列操作做一个实验:在一块下衬白纸的玻璃片的不同位置分别滴加浓度为0.1 mol/L的KBr溶液、KI(含淀粉) 溶液、NaOH(含酚酞)溶液、FeCl2(含KSCN)溶液各1滴,每种液滴彼此分开,围成半径小于表面皿的圆形(如下图所示),在圆心处放置2粒芝麻粒大小的KMnO4晶体,向KMnO4晶体滴加一滴浓盐酸,再立即将表面皿盖好。(已知: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1)e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发生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2)b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d处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状况下,当有0.224 L Cl2被NaOH溶液吸收后,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
(4)通过该实验能否比较Cl2、FeCl3、KMnO4三种物质氧化性的强弱?    (填“能”或“不能”),若能,其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26.[2012·江西鹰潭一模](9分)A、B、C、D、E、F六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未标出)
(1)若A为短周期金属单质,D为短周期非
金属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A是D
的2倍,所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D是A的
2倍,F的浓溶液与A、D反应都有有色气体生成,则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C的电子式为 。
(2)若A为常见的金属单质,D、F是气态单质,反应①在水溶液中进行,则反应②(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方程式是 ,用电子式表示B分子的形成过程 。
(3)若A、D、F都是短周期非金属元素单质,且A、D所含元素同主族,A、F所含元素同周期,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分子E的结构式为 。
27.(8分)已知:Fe2+能被稀硝酸氧化,反应方程式为:
3Fe(NO3)2+4HNO3(稀)=3Fe(NO3)3+NO↑+2H2O
现将一定量的铁和铜的混合物分为等质量的4份,分别加入等浓度不同体积的稀硝酸(假设反应中稀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剩余固体的质量如下
硝酸体积(mL)
100
200
300
400
剩余固体(g)
18.0
9.6
0
0
放出气体的体积(mL)
2240
4480
6720
⑴放出2240mL气体时,消耗金属的质量为 g
⑵稀硝酸的浓度为 mol/L
⑶原混合物中铁和铜的物质的量比为
⑷加入400mL稀硝酸,反应完全后,溶液中硝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


渤油一中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三年级第二次月考答题纸
化 学
注意:
1.本试卷分为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l卷各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写在答题纸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 32 Fe: 56 Cu: 64
第Ⅱ卷
21、(10分)
(1)
(2)
(3)
(4)
(5)
22、(9分)
(1)
(2)
(3)
A. E. F.
(4)
(5)① ②
23、(4分)
(1)
(2)
(3)
24、(10分)
(1)
(2)
(3)
(4)
25(10分)
(1)
(2)
(3)
(4)
26、(9分)
(1)
(2)
(3)
27、(8分)
(1)
(2)
(3)
(4)

第Ⅰ卷(共两大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列出四个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指定的位置。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总分45分。
1. 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可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 ) A.中央集权制度? 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封建制度
2.封泥是将稠泥浆贴在捆好书绳的简策的锁口处,在其尚存软性的似干非干之时,用刻好的印章在封泥上盖印(压印),从而留印迹于封泥之上。从下图秦印封泥中能够获取的历史信息有??
①秦朝设立左右丞相制度
②秦朝实行分封制
③秦朝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④秦朝廷尉由丞相直接任免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③④
3.南朝梁朝昭明太子萧统编著的文学总集《文选》在唐代倍受青睐,宋初仍有“《文选》烂,秀才半”之说。这一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丧失了独尊地位 B.进士科主考诗赋策论
C.社会上书籍极为匮乏 D.唐朝人喜爱南朝文化
4. 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B.专制皇权达到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5.古代雅典非常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为此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创立陶片放逐法??????????????????? B.扩大官员的选拔范围
C.发放“观剧津贴”,鼓励观赏戏剧???? D.只承认少数人的公民权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称:“罗马法是纯粹私有制占统治的社会的生活条件和冲突的十分经典性的法律表现,以致一切后来的法律都不能对它做任何实质性的修改。”材料表明罗马法
A.巩固罗马的统治,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B.是私有制社会法律的总结,推动法学研究
C.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D.为近代欧洲大多数国家的立法奠定了基础
7. 美国总统威尔逊曾说过:“我们的宪法(1787),它是一块奠基石,而不是一座完整的大厦;它是根,而不是完美的藤。”这里所说的“奠基石”和“根”的主要内涵是( )
①共和制 ②联邦制 ③三权分立 ④黑人奴隶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 ???D.②③④
8. 李大钊说:“东西文明有根本不同之点,即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是也。……一为自然的,一为人为的;一为安息的,一为战争的;一为消极的,一为积极的;一为艺术的,一为科学的;一为精神的,一为物质的。”此话反映李大钊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是
A.各有特色 B.扬中抑西 C.扬西抑中 D.无法相通
9、如果为下图选择一个图题,最为贴切的是(请仔细观察!)
A.“清王朝自救运动” B.“近代工业的起步”
C.“实业救国的浪潮” D. “民族工业的春天”
10. 下表反映了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清政府被迫开放南京、苏州等地为商埠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年
导致义和团运动爆发
11.1872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4周年时,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反复强调,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下列史实中无法体现出这一观点的是:
A.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B.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C.中国共产党开辟井冈山道路 D.中国提出“一国两制”
12. 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献礼影片《建党伟业》,演绎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风云。下面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将有可能出现在该部电影中的是:
A. 第一次国共合作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李大钊和陈独秀出席中共一大 D.陈独秀成立共产主义小组
13.中国是口号大国,口号作为意识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下列口号出现最晚的是:A.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保卫华北,保卫黄河,包围圈中国
C.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 D.还我山东,还我青岛
14、1992年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与大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达成了著名的共识 ?这里的共识的具体内容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海峡两岸实现“三通”
C.反对国际反华势力和“台独”份子D进一步扩大两岸交流与合作
15、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称:“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A.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 B.国际上出现同中国建交的热潮
C.两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D中美关系的缓和
16、根据中国国情,我国政府在某些地区先后设立了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三者的共同之处是都
A.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 B.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权
C.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D.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主权
17、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18、二战后美国总统杜鲁门指出:"世界已分为’极权政体’和’自由国家’两个敌对堡垒。"他把世界分成"两个敌对堡垒"的标准是: A.社会制度的性质 B.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C.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 D.是否推行霸权政策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美国《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他强调的是
A.民族主义顽强对抗着工业化对全球的影响B.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所接受并实践
C.经济全球化是由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 D.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世界历史进程
20、1.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图一 图二
A.铁犁牛耕的出现 B.耕犁技术的成熟 C.小农经济的开始 D.单位亩产量提高
21、下表 明代洪武至弘治年间(1368——1505)徽州祁门土地买卖契约情况表
时间
使用通货类别及契约张数
洪武年间至永乐年间
宝钞23、银1、布1
宣德年间至景泰年间
宝钞4、银27、布42、稻谷4
天顺年间至弘治年间
银52、稻谷1
此表反映了
A.宝钞在民间的信用降低? B.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生活资料均可作为支付手段? D.白银始终是主要流通货币
22、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
A.贸易通道的改变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23、1815年英国议会通过的《谷物法》规定在英国粮价每夸特低于80先令时,禁止粮食进口。1822年谷物法修正为价格在每夸特70-80先令间可以进口谷物,而当时国内平均粮食价格只有44先令。该法案引起极大争议,除土地所有者支持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人强烈反对。1846年,废除《谷物法》的法案在议会通过。对此,当时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最可能的反应是???(??? ) ?A.这是国家干预经济的伟大胜利? B.生产成本肯定会下降,发财的日子到了 ?C.面包要便宜了,我们的日子会好过点了?D.靠高价卖粮、出租土地赚钱的好日子到头了
24、右图为首届世界博览会展馆。这届世博会反应了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结果②西方列强对世界的掠夺
③英国的兴盛于强大?? ④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25、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
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
26、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女性“足的革命”推动了“鞋的革命”,妇女不再以穿自己纳的鞋为满足,喜欢穿花样繁多、美观大方的欧式鞋。下图是民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款国产欧式女鞋广告。以下对民国时期国产“欧式”女鞋流行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西方生活观念在国人中普遍确立 ②不缠足运动使妇女从陋习中解放出来
③民族工业的发展 ④“抵制洋货、爱用国货”运动的推动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7、明代蒲州商人范世奎经商西北,“义而资益巨,占良田数百亩”。乾隆时,浑源、榆次
二州县富商大贾“且多置买田地”。上述材料表明明清时期( )
A.商人仍遵循“以末起家,以本守之”的传统观念B.商业资本发展并开开始转化为产业资本
C.晋商精明能干,敢于开拓新的领域 D.官商勾结,搞垄断和特权交易
28、农耕文化塑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面貌,影响深远。回答16—17题。
“重农抑商”的观念与政策对中国传统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重农抑商政策并不禁止商人追求利润 B.重农抑商观念是中国农耕社会的产物
C.重农抑商政策提升了战国时秦国国力D.重农抑商观念在明清时期已基本瓦解
29、下面是1958—1961年全国主要农产品产量统计表(单位:万吨)
年份
粮食产量
棉花产量
油料产量
糖料产量
1958年
20000
196.9
477.0
1563.1
1959年
17000
170.9
410.4
7214.4
1960年
14350
106.3
194.1
985.5
1961年
14750
80.0
181.4
506.5
影响上表中主要农产品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农业合作化运动要求过急,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B.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农业生产
C.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
D. “文革”的“左”倾错误严重干扰农业生产
30.美国有声影片传入中国,日益侵占中国电 影市场。中国的电影工作者克服种种困难,制作完成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
A.《定军山》???? B.《歌女红牡丹》?C.《风云儿女》? ?D.《渔光曲》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 题,共 55 分。
二、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1分):
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环顾当今世界,城市化已成为一股锐不可挡的潮流,影响着每一个国家和地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代末期,曾做过商人的后周世宗允许在开封汴河(注:指大运河中段)两岸建立商店。宋太祖继承了这一政策……“诏开封府,令京城夜市自三鼓已来,不得禁止”……形成了许多商业街与新型的娱乐行业,当时有640家资本雄厚的商铺,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
——《中国城市及其文明的演变》
? 材料二?图片资料
???????
?
图一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运场景?? 图二? 《清明上河图》中的商队
?
?????
?
??????
图三 清代苏州的“全晋会馆”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3分)并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中图三会馆的出现与图一、图二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是怎样的关系?(2分)
材料三 工业化的英国领导了世界城市化的浪潮。1800年,大约五分之一的英国人口居住在城镇,城镇规模在大约1万多人,而接下来的一个世纪中,庞大的乡村社会被城市化了,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在城里工作和生活。欧洲大陆、美国、日本以及其他国家也是同样的模式。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3)据所学知识指出工业化的英国具备领导世界城市化的浪潮的主要因素。(2分)试以英国为例说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4分)
材料四 中国人常说:“中国文明,一千年看西安,三百年看北京,一百年看上海。”从鸦片战争后的一百年里,上海居民生活日趋西化,住洋楼、着洋服、吃洋菜、乘洋轿、点洋灯,“莫不以洋为尚”,西洋话剧、电影、歌舞乃至赛马场、夜总会、舞厅等等进入城市日常生活。 ——《近代文明演变轨迹》
(4)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上海城市近代化历程开始的原因。(3分)

材料五
中国城市化比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变化表
1949年
1952年
1960年
1964年
1973年
1981年
1991年
2004年
2010年
10.6%
12.5%
19.7%
18.4%
17.2%
20.1%
26.4%
40.5%
46.59%
材料六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繁荣小城镇经济,小城镇建设要同壮大县域经济、发展乡镇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移民搬迁结合起来,引导更多的农民进入小城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5)依据材料五指出新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两个阶段。(2分)结合材料六说一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化呈现出了怎样的特点?(2分)
32.(17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来华,乾隆皇帝颁布上谕,宣称:“各处藩封到天朝进贡观光者,不特陪臣俱行三跪九叩之礼,即国王亲至,亦同此礼;今尔国王遣尔(指马戛尔尼)前来祝嘏(福),自应遵天朝法度,免失尔国王祝厘纳贡之诚。”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钦差大臣耆英代表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后,于1844年11月奏称:“夷情变幻多端,非出一致,其所以抚靖羁縻之法,亦不得不移步换形。固在格之以诚,尤须驭之以术,……有加以款接方可生其欣感者,并有付之包荒(包容)不必深与计较方能于事有济者。”
——同上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外交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截至2008年底,中国与171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近20000项双边条约,参加了300多个多边条约,参加了24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11063人次。
——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编《中国外交》(2009年版)、2009年10月《世界知识画报》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清朝统治者的对外态度及其在对外关系方面的影响。(4分)
(2)材料二反映出这时某些清朝官员对外态度有了怎样变化?为何会发生这种变化?(4分)
(3)概括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不同时期中国外交的基本特点及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9分)
33. (17分)民主政治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唐律疏议》卷一“十恶”条一曰谋反(谓谋危社稷);二曰谋大逆(谓谋毁宗庙、山陵及宫阁);三曰谋叛(谓谋背国从伪)……“诸谋反及大逆者皆斩”。
——张晋落《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
(1)根据材料一的主要内容指出中国封建时代法律的本质特征。(2分)
材料二
(明初)市场管理立法初具规模,包括对商品价格的估定,度量衡的规范、牙商(中间人)的管理、不正当经商行为的处置都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洪武三十年(1397年)申禁人民无得擅出海与外国互市。
——张晋落《中国法制通史》
(2)材料二反映了明初法律的哪些内容?(2分)这些法律对当时的社会经济有何影响?(4分)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得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拿破仑法典》

(3)材料三体现了《拿破仑法典》的哪些基本原则?(3分)该法典有何影响?(3分)


(4)简谈英、美、法立法在确立资产阶级统治中的作用。(3分)


高三第二次检测历史答案
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二、材料题(共55分)
31、 (21分)(1)表现: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得到发展等。(3分,答出三点即可。) 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东京处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3分,答出三点即可。) (2)商运活跃促进了商队的形成,促使了会馆产生;会馆出现推动了都市以及“市”繁荣。(2分) (3)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2分)18世纪60年代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基本完成,实现了工业化。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化得到了发展;(2分)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又促进了工业化必须进一步发展,进而又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2分) (4)原因:①政治:上海是最早遭到列强侵略的地区之一。 ②经济:外资、洋务、民资企业相继在上海设立,经济基础较好。 ③思想观念: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影响,上海人思想观念变化,社会生活方式近代化。(3分) (5)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20世纪80年代初至今。(2分) 特点: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农村人口就地城市化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
33、(1)对危害统治的行为给予严惩。 维护君主专制统治(2分)
(2)加强市场管理,实行“海禁”。(2分)市场立法规范了商品市场,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
实施“海禁”不利于开拓海外市场,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4分)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3分)
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为资产阶级世界的法律经典;对世界产生广泛的影响。(3分)
(4)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美国通过了1787年宪法确立联邦制共和政体;法国通过了1785年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60 小题,每小题1分,共60分。将正确答案涂在机读卡上)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会议中心举行的第26届国际天文学会联合会大会上,来自不同国家的近500名正式代表举手表决,将冥王星开除出太阳系行星系列,至此太阳系将由九大行星变为八大行星。据此回答下列1~2题。
1.人类目前认识的最高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2.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
A.地球 B.木星 C.太阳 D.土星
3.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20°E)出发,以1110km/h的速度向北飞行,越过北极点后继续沿经线圈飞行,8小时后到达地的地理位置是
A.60°W,50°N B.60°W,60°N C.120°E,60 °N D.无法确定
4.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的主要动力来自于
A.地球内部的热能 B.重力能 C.太阳辐射 D.万有引力
5.当东半球和昼半球完全吻合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晨昏线就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北京时间为15时40分
C、北京的白昼比广州要长     D、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广州
下图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示意,以北半球为例。读图完成6---7题。
6.④气候类型的显著特征是:
A.全年温和湿润
B.冬季温暖多雨,夏季高温干燥
C.一年干湿两季分明
D.终年炎热干燥
7.⑤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A.终年盛行西风带控制下
B.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
C.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D.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下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首诗句所描述的自然现象的主要成因是[???? ]
? A.地形因素????? 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 D.纬度因素
9.从甲(70°N ,80°E)地到乙(70°N,150°E)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一直向正东走 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一直向东北走
10.地球自转一圈(360°)所需要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天 C.一个太阳日 D.23小时56分4秒
11.121°E比120°E
A.区时早 B.区时晚 C.地方时早 D.地方时晚
12.每年能受到两次太阳直射的地方位于
A.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B.温带地区 C.热带 D.寒带地区
13.晨昏线平分所有纬线圈,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的时间是
A.二分日 B.夏至日 C.冬至日 D.一年中的任意一天
14.下列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1月1日 B.10月1日 C.5月1日 D.8月1日
15.下列关于地方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纬线上地方时相同 B.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相同
C.东边地点的时间晚于西边地点的时间
D.地方时每相差一小时经度相差4度
16.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据《信息时报》报道,位于北回归线上的广州出现“头上有烈日,脚下无人影”的有趣景象。据此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7~18题。
17.广州出现这种有趣景象的原因是
A.阴雨天 B.太阳直射 C.观察角度不同 D.太阳斜射
18.此日塘沽的昼长为
A.一年中最短 B.12小时 C.一年中最长 D.无法判断
19.右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
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当你站在天津(38°N,117°E)天塔上,听到报时12时(北京时间)。天塔的塔影朝向
A:西北方    B:东北方
C:西南方    D:正北方
右图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判断第21题:
21.图示的时刻,北京时间是
A、8时20分 B、20时20分
C、9时40分 D、21时40分
22、。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轮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的航行,越过了180°经线,这时其所在地点的区时不可能的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3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23.下列海洋表层等温线示意图中,表示南半球暖流的是( ):
24.下列四幅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
25.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26.驱动水循环的能量是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 ②太阳能 ③重力能 ④机械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27. 在水循环环节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水循环环节是
A.大气的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大气降水 D.海洋水的蒸发
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28..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下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9-30题
29.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 a→c→b→d B. b→c→d→a
C. c→b→d→a D. d→a→c→b
30 据图6的四幅天气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 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 B 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 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 D 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本地北京时间6月22日6时左右日出,13时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约83°,回答31-32题。
31.该地最可能是
A.北京 B.沈阳 C.成都 D.海口
32.该地当天上午太阳高度角达到36°时,布依诺斯艾利(西四区)的区时约为
A.6月21日9时 B.6月21日21时
C.6月22日9时 D.6月22日21时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33~34题。
3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34.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35.图中气流运动正确的是( )
3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模式的是:

A. B. C. D.
暖流 寒流
37.读洋流模式图,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是
读某时海平面平均气压(单位:hPa)
图16,回答38~40题:
38.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A 1020、1012.5
B 1017.5、1020
C 1015、1012.5
D 1017.5、1015
39.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
A 南风 B 西风
C 西南风 D 东北风
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
与海洋气团交汇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41~42题。
材料一:美国的“信使号”水星探测器是30年来人类第一次发射的探测水星的宇宙飞行器,美国东部时间2004年8月3日凌晨2时16分,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搭乘“德尔塔2号”火箭升空,飞向太阳系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小,也是距离太阳最近的成员  水星。
材料二:图1是太阳系局部图,黑点表示小行星。
41.美国“信使号”水星探测器考察的星球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42.人类发射的探测器可以到达水星表面,表明人造天体已经离开( )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
读下图,回答43-46题
43.2002年11月20日9时(北京时间),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
A、19日19时 B、20日5时 C、19日21时 D、20日21时
44.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
A、2070千米 B、2270千米 C、2570千米  D、2670千米
45.与中山站相比,长城站所在地
A、白昼时间长  B、自转速度慢  C、自转周期长  D、正午太阳高度大
46.中山站出现极昼期间,下列河流最有可能处于枯水期的是
A、湄公河  B、莱茵河 C、亚马孙河 D、赞比西河 
47.藏南谷地的农作物病虫害比长江中下游地区低得多。下列对这种现象的原因分析
中,最可信的是
A.海拔低,气温高 B.空气稀薄,昼夜温差大
C.海拔高,气温低 D.空气稀薄,太阳紫外线强
图12是“地球上某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48题。

48.该风带表示
A.北半球信风带 B.南半球信风带 C.北半球西风带 D.南半球西风带
49.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如果这种现象继续下去,将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是……( )
A.陆地蒸发加剧,干旱地区面积必然扩大
B.我国一月0℃等温线将移到秦岭—淮河以南
C.两极冰雪大量融化,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D.珠穆朗玛峰的永久性积雪冰川界线将下移
50.春天傍晚,华北地区农民常在地里熏烟是为了( )
A.增加大气逆辐射,防止霜冻形成 B.驱赶鸟类,防止吞食物种
C.熏杀害虫,防止伤害幼苗 D.增加凝结核,多生露水
读下图(图4),回答51~52题。
51.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图4)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52.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下图为某区域的海上航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2时。读图回答53~54题。(注: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表示①处位置)
53.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落时刻相符的是
5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③地河流正值枯水期B.②处风平浪静
C.①处该船逆水航行 D.④地森林密布
55. 如果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S线代表
地球表面,则( )
A.环节①参与地表淡水资源的补给
B.环节②是陆地自然带形成的基础
C.环节③使大洋表面海水的盐度降低
D.环节④的运动距离与下垫面无关
56. 如果该图为世界洋流模式的南半球部分,S线代表纬线,则 ( )
A. 洋流①对沿岸气候有降温、减湿作用 B. 洋流②为西风漂流
C. 洋流③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D. 洋流④为赤道逆流
读某区域部分地理信息图,回答57-58题
57.乙区域气候类型(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热带沙漠  
D.地中海气候
58.乙海域有一大范围
渔场,若用洋流剖面
示意图来解释其成因,
应选( )
美国墨西哥湾一石油钻探平台于当地时间2010年4月20日晚发生爆炸,具体地点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84千米处,原油在海底以每日一千桶的速度不断喷出,海面石油污染面积不断扩大,严重威胁生态环境。
59.风浪和洋流是石油污染扩散的主要动力。分析下列洋流中可能会对此次泄漏石油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作用的是 (   )
①北赤道暖流 ②墨西哥湾暖流 ③北大西洋暖流 ④加利福尼亚寒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若此图所表示的区域正值7月份,读图判断60题。
60.此图阴影所表示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东北信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盛行西风带
第二卷
二、读图综合题(共40分。)
61.读北半球某区域1月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此时,B地受     气压控制,其天气状况是  。
(2)图中a、b、c、d四处风向正确的是 地;甲地比乙地 (选择填空)。
A.气压高 B.风力大 C.气温高 D.湿度大
(3)近日,将有 锋从④地过境。 说明①地在锋面过境后,天气将会出现哪些变化。
(4)暖空气在锋面上常有大规模的 (上升,下降)运动。在②④两地的暖空气中,被迫抬升的是     地。
(5)受图中天气系统影响,我国北方这一时期可能发生的气象灾害是 。
62.读“某海域等温线图”,图中箭头表示流经该海域的洋流,读后回答:10
(1)该海区属于_______半球,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性质,该洋流是_______流,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洋流位于大陆的_______岸,它对沿岸地区的气候影响表现在__________;受其影响,沿岸地区形成_______环境。 (4)如该海区位于太平洋,该洋流的名称是__________,按成因属于_______流。该海区附近能否形成大渔场?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3、分析下图,回答以下问题。(5分)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那么A、B比较,
处温度较低, 处气压较低。
(2)若此图为三圈环流中纬度环流侧视图.则A处为 气压带,③为_________带
(3)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在水循环①一④各环节中,我国的夏季风应属环节 。
?64.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5分)
(1)图中此时是??? ?? 节气.?
(2)此刻,北京时间是?????????? 时;A点的太阳高度为?????????????? 。
?(3)图中各点中,发射卫星最省动力的是?????????? 点;
?(4)若此时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正值返青,则B是3月21日,此时过三个月后, A、B、C三点白昼时间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 ;正午太阳高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北印度洋流向是 时针。
65.填注气压带风带图(5)
A
B
C


66.绘制北半球的气旋并指出东西南北的风向、5
垂直方向的气流及伴随天气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2分)
1、下列图象中x轴表示某行业生产某商品的劳动生产率,y轴表示单位商品价值量,其中正确反映两者关系的是(  )
2、2010年9月初,国务院下发通知要求进一步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并出台了抑制菜价过快增长的针对性措施。蔬菜涨价,受影响最大的是城市低收入群体。“菜篮子”负担加重,使他们原本就不宽裕的生活更加捉襟见肘。材料表明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是(  )
①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  ②市场供应  ③物价  ④居民收入
A.①②      ??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3、下图是中国移动3G标识,通过3G手机可以实现视频通话、宽带上网、观看手机电视等。手机新功能带来生活和娱乐的新变化,这表明( )
A.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B.生产决定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
C.新的消费热点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D.生产是消费的目的和动力
4、2011年9月3日,中国企业500强在四川成都发布,中石化连续7年居榜首。除了中石化外,前十的500强企业如国家电网、中石油、中国移动等企业全部为超大型国有企业。这表明 ( )
①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
②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最大
③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④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要坚定不移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 )
①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②促进生产发展,确保同步富裕目标的实现
③调动人们的创业积极性,增加就业
④巩固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6、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这两者对立起来。其“统一性”在于( )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它们都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③它们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相联系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按照我国有关法律规定,我国的法定公司形式有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他们的共同特点是( )
①都是依法成立的企业法人 ②股东均负无限连带责任
③公司均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 ④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8、2012年2月8日,国务院批转了《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规划》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就业总量压力将继续加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就业任务更加繁重。面对就业压力,劳动者应该( )
①将高薪作为重要的择业标准 ②通过市场竞争实现自主择业
③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④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9、2010年5月26日晚,富士康又一名员工跳楼自杀,这是富士康科技集团今年以来发生的第12起员工坠楼事件,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劳动者权益保护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劳动者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是( )
A.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B.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
C.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 D.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
10、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下列属于规避风险的投资方式是( )
A.购买商业保险 B.办理存款储蓄
C.参加社会保险 D.购买企业债券
11、2011年10月以来,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获准自行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投资者购买理由可能是地方政府债券( )
A.投资风险小,收益最高 B.以定期取得红利为补偿,安全性强
C.是所有权凭证,流通性强 D.风险小,以地方政府税收作为保证
12、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把拉动经济增长放在扩大内需上,但是我国是世界上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过高的居民储蓄不利于解决我国内需不足的问题。下列能够有效地解决我国城乡居民存款储蓄过快增长的措施是( )
①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 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拓宽投资渠道 ④完善个人消费信贷,改善消费环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某公民把自己的闲置资金用于投资。下列柱形图是对各种投资方式特点的描述,①②③应分别是( )
A.股票 金融债券 存款储蓄
B.存款储蓄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C.企业债券 金融债券 股票
D.股票 存款储蓄 金融债券
14、小张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年薪4万元,奖金1万元;他还利用业余时间搞一些技术发明,一年的技术转让所得为1万元,期间炒股获得收益2万元。小张上述收入中,按劳分配和按资本要素分配的收入分别为( )
A.4万元、3万元 B.5万元、2万元 C.5万元、3万元 D.4万元、2万元
15、要解决我国收入差距大的问题,应该( )
①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②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 
④再分配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以下有利于初次分配中实现社会公平的措施有( )
A.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B.增加财政支出
C.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D.扩大财产性收入
17、根据下图中从A点到B点的变化趋势,你认为在B点适宜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
A.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B.积极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
C.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D.紧缩性财政政策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
18、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0年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列我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中,属于财政政策的是(  )
①适度扩大贷款规模 ②适度增加人民币的发行量
③适度增加国债发行量 ④实行税费改革
A. ①③ B . ①② C . ②④ D . ③④
19、下列选项中,对财政赤字的正确认识是( )
A.出现赤字是财政收支平衡的常态 B.赤字是指中央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
C.适度赤字有利于经济发展 D.赤字大小以国债的多少衡量
20、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我们会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购买商品时候,当消费者向商家索要发票时,消费者就要多付钱;如果不需要发票,则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打折优惠。商家的行为是( )
A.是一种偷逃国家税款的行为 B.是一种抗税行为
C.最终有利于消费者 D.是骗税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21、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3%。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 )
①经济发展水平 ②人均收入 ③企业效益 ④分配政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有利于( )
①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②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③增加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④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车船税法》将车船税分7个梯度按照排量进行征税,排量在1.0升及以下的乘用车税负减轻,大排量乘用车税负则大幅增加。按照不同排量实施阶梯式征税主要是为了( ) ①增加财政收入,刺激经济增长 ??②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③抑制汽车消费,缓解资源压力????④引导消费者节能减排、绿色消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4、2011年,“瘦肉精”“染色馒头”“塑化剂”等食品安全事件,再次引发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忧思。对此,政府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强市场监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②诚信经营,不出售有毒有害食品
③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规则
④充分发挥国家宏观调控在市场调节中的基础作用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5、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26、现代服务业具有智力型、技术型、知识产权化和高附加值的特征。据统计,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的用电量、占有资本分别约为工业的15%和60%。这表明( )
①现代服务业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②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③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④发展现代服务业就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27、某校高一(11)班学生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以“企业应树立怎样的经营意识”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某同学根据讨论成果设计的表格。(6分)
应树立的意识
树立这一意识的经济学理由
质量意识
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只有重视产品质量,提供质量好的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
创新意识
信誉意识
市场意识
28、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今后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积极扩大内需,扎扎实实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201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从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供给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
从生产与消费关系角度谈谈我国政府为什么把扩大内需作为保持经济平稳增长的重点?(5分)
29、材料一:数据显示,2011年全国财政收入10374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这是我国年度财政收入首次突破10万亿元。全国财政支出108930亿元。比上年增长21.2%。财政收支的增加,极大的改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地区发展和行业建设。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前瞻性,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的结合起来。
运用财政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所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6分)
30、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构成统计
年份
1985
1990
1995
2000
2005
家庭人均纯收入指数
268.9
311.2
383.6
483.4
624.5
食品支出%
57.79
58.80
58.62
49.13
45.48
交通通讯支出%
1.8
1.44
2.58
5.58
9.59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
3.9
5.37
7.81
11.18
44.56
材料二 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加剧,为更好地迎接挑战,我国政府分别从调控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农业经营体制创新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大大提升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
(2)结合材料,请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如何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8分)
3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一五”期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国家财政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年份
2006年
2008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GDP(亿元)
216314
314045
397983
11.2%
财政收入(亿元)
38760
61330
83080
21.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
11759
15781
19109
9.7%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3587
4761
5919
8.9%
材料二 “十二五”规划建议,第一次明确追求“民富国强”,而不是以往的“国富民强”。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解决民生问题有了物质基础,此时将“民富”放在重要位置,由“国富优先”向“民富优先”的转变,使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3分)
(2)结合上述材料,联系《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注重“富民”的经济意义。(6分)
(3)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富民”的途径与措施。(12分)

一、选择题(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正确。每小题5分,共40分)
1、设等比数列的公比q=2,前n项和为,则( )
A.2 B.4  C.  D.
2、已知数列为等差数列,且( )
A.2 B.1 C. D.
3、函数为 ( )
A. B. C. D.
4、在正方体中,
( )
A. B. C. D.
A. B. C. D.
6、设是两个不重合的平面,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① ②
③ ④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下列各条件中,





8、已知正项等比数列满足若存在两项,
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不存在
二、填空题(本题共6道题,每题5分,共30分)
9、曲线
10、若数列
11、在△中,若
12、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12所示,其中正视图是一个正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13、在边长为1的等边△中,
14、在等比数列

取最大值时n的值等于
三、解答题(本题共6道题,共80分)
15.(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1)若;
(2)
16.(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
为3,(1)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 (2)在△中,若
17.(本小题满分13分)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18.(本小题满分13分)
设数列满足,且
(1)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
(2)求数列及的通项公式;
(3)求数列的前项和.
19.(本小题满分14分)
数列
.
(1)求数列
(2).
20.(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函数 ,为的导数.
(1)当时,证明在区间上不是单调函数;
(2)设,是否存在实数,对于任意的,存在,使得成立?若存在,求出的取值范围;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
1.集合运算1.已知集合M,N,P=MN,则P的子集有
A. 2个 B. 4个 C. 6个 D.8个
2.若命题P:
A. ; B.
C. D.
3.设集合,,那么“”是“”的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
A. B. C. D.
5.
A. B. C. D.
6已知,则

7.
A. B. C. D.
8.
A.(-2,-1) B.(-1,0) C.(0,1) D.(1,2)
9.已知函数y=sin(ωx+φ)(ω>0,|φ|<)的部分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A.ω=1,φ=?????B.ω=1,φ=C.ω=2,φ=???? D.ω=2,φ=
10. 若不等式≤在内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 ≤
二.填空题(共6个小题)
1. ,,,则
2. 曲线C的参数方程,则曲线C的一般方程为
3.已知函数 ,则
4. (填序号)
① ②


5. 设集合A、B是非空集合,定义, ,则=_____________
6.定义域为的函数,若对任意的 ,不等式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5个题)
1.化简:

2. (1)求函数的单调区间;(2)求函数的最小值。

3.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且8sin2-2cos2A=7.
(1)求角A的大小;
(2)若a=,b+c=3,求b和c的值.

4. 设函数 (其中,),且的图象在 轴右侧的第一个高点的横坐标为.
(Ⅰ)求的值;(Ⅱ)如果在区间上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5. 已知函数
(Ⅰ)若曲线在x=1和x=3处的切线互相平行,求a的值;
(Ⅱ)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Ⅲ)设,若对任意,均存在,使求a的范围;

(时间:90分钟,上交答题卡与答题卷)
一、选择题(15×4=60分,1—10题为单选题,11—15题为多选题,选不全得2分,有错得零分)
1、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等边三棱柱静止在水平放置的斜面上,已知三棱柱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的倾角为30°,则斜面对三棱柱的支持力与摩擦力的大小分别为:( A )
A.mg和mg B.mg和mg
C.mg和μmg D.mg和μmg。
2、右图所示,光滑半球形容器固定在水平面上,O为球心。一质量为m的小滑块,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于P点。设滑块所受支持力为FN,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B )
A.F=mgtanθ; B.F=mg/tanθ; C.FN=mgtanθ; D.FN=mg/tanθ。
3、右图所示,A、B两物块叠放在一起,在粗糙的水平面上保持相对静止地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运动过程中B受到的摩擦力( A )
A.方向向左,大小不变 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
C.方向向右,大小不变 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
4、物块静止在固定的斜面上,分别按下图所示的方向对物块施加大小相等的力F,A中F垂直于斜面向上,B中F垂直于斜面向下,C中F竖直向上,D中F竖直向下,施力后物块仍然静止,则物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增大的是:( D )

5、右图甲、乙两图中在力F作用下,A、B一起以相同速度沿力F的方向作匀速运动,则物体A所受摩擦力方向为:( D )
A.甲、乙两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均与F相同
B.甲、乙两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均与F相反
C.甲、乙两图中A物体均不受摩擦力作用
D.甲图中A不受摩擦,乙图中A受摩擦力方向和F相同
6、右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固定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两物块P、Q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P悬于空中,Q放在斜面上,均处于静止状态。当用水平向左的恒力推Q时,P、Q仍静止不动,则( C )
A.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小 B.Q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C.轻绳上拉力一定不变 D.轻绳上拉力一定变小
7、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右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C )
A. 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C. 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8、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
A. B. C. D.
9、右图所示,两个质量分别为m1=2kg、m2=3kg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中间用轻质弹簧秤连接,两个大小分别为F1=30N、F2=20N的水平拉力分别作用在m1、m2上,则:( D )
A.弹簧秤的示数是10N
B.弹簧秤的示数是50N
C.在突然撤去F1的瞬间,m1的加速度不变
D.在突然撤去F2的瞬间,弹簧秤的示数不变
10、L型木板P(上表面光滑)放在固定斜面上,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一端与置于木板上表面的滑块Q相连,右图所示。若P、Q一起沿斜面匀速下滑,不计空气阻力。则木板P的受力个数为( B )
A.6 B.5 C.4 D.3
11、一物体以初速度20m/s竖直上抛;当速度大小变为10m/s时所经历的时间可以是(不计空气阻力,g取10m/s2):( AC )
A.1s; B.2s; C.3s; D.4s。
12、某物体运动的图象如右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BD )
A.0—5s内的位移为10m
B.0—2s内的加速度为1m/s2
C.第1秒末与第5秒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D.第1秒末与第3秒末速度方向相同
13、右图所示,木箱内有一竖直放置的弹簧,弹簧上方有一物块,木箱静止时弹簧处于压缩状态且物块压在箱顶上。若在某一段时间内,物块对箱顶刚好无压力,则在此段时间内,木箱的运动状态可能为( AD )
A.加速上升 B.加速下降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4、右图是某质点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像得到的正确结果是( BC )
A.0~1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
B.0~2s内的位移大小是3m
C.0~1s内的加速度大于2~4s内的加速度
D.0~1s内的运动方向与2~4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
15、右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1、m2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m1在地面,m2在空中),力F与水平方向成θ角。则m1所受支持力N和摩擦力f正确的是( AC )
A.N=m1g+m2g-Fsinθ B.N=m1g+m2g-Fcosθ
C.f=Fcosθ D.f=Fsinθ
二、填空题(3×5=15分)
16、甲车以加速度3m/s2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乙车落后2s在同一地点由静止出发,以加速度4m/s2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两车运动方向致,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两车距离的最大值是 。(24m)
17、右图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作用,即F1=10N、F2=2N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合力为 。(零)
18、一轻弹簧原长为10 cm,把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一重为0.5 N的钩码,静止时它的长度为12 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m;现有一个带有半径为14 cm的光滑圆弧的物块静止放在水平面上,半径OA水平,OB竖直,右图所示;将上述轻弹簧的一端拴在A点,另一端拴着一个小球,发现小球静止在圆弧上的P点,且∠BOP=30°,则小球重为 N。(25;)
19、在 《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用两只弹簧秤做实验达到右图所示的状态,此时需要记录的是: 两弹簧秤示数及方向,
O点位置 。
三、计算题(10+15=25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结果的不能得分)
20、右图所示,轻质弹簧连接A、B两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上端通过细线挂在天花板上;已知A的重力为8N、B的重力为6N、弹簧的弹力为4N,求地面受到的压力和细线受到的拉力各为多大?(伸长4N、10N,压缩12N、2N)
21、一卡车拖挂一相同质量的车厢,在水平直道上以v0=12m/s的速度匀速行驶,其所受阻力可视为与车重成正比,与速度无关。某时刻,车厢脱落,并以大小为a=2m/s2的加速度减速滑行。在车厢脱落t=3s后,司机才发觉并紧急刹车,刹车时阻力为正常行驶时的3倍。假设刹车前牵引力不变,求卡车和车厢都停下后两者之间的距离。(09海南,△x=36m)
渤油一中高三第二次质量检测
高三物理答题卷(理科)
(时间:90分钟,上交答题卡与本答题卷)
二、填空题(3×5=15分)
16、 。17、 。
18、 N/m, N。
19、 。
三、计算题(10+15=25分,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步骤,只写出最终结果的不能得分)
20、解:
21、解:

一.选择题(本小题包括50个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 在右图所示的实验中属于自变量的是( )
A、催化剂不同 B、环境温度不同
C、试管的大小 D、试管中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
2. 下列各种表达式中,不正确的是( )

A.氨基酸: B.肽键:--NH--CO--

C.脱氧核苷酸: D.ATP:A-P~P~P
3.抗体和维生素D的化学成分分别是 (  )
A.糖类、脂肪   B.磷脂、固醇 C.蛋白质、糖类  D.蛋白质、固醇
4.下表是关于物质检测的内容,其中正确的是 ( )
选项
待检测的物质或结构
使用试剂
呈现颜色
A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甲基绿
橘 黄
B
马铃薯中的淀粉
双缩脲试剂
紫 色
C
DNA
健那绿染液
蓝绿色
D
RNA
吡罗红
红 色
5.溶酶体具有细胞内消化功能,其内部水解酶的最适PH在5.0左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内的水解酶主要是由核糖体合成的
B溶酶体执行功能时伴随其膜组分的更新
C细胞质基质中的H+被转运到溶酶体内需消耗能量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6.K+进入轮藻细胞,乙醇分子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分别属于( )
A.主动运输、主动运输 B.被动运输、自由扩散
C.被动运输、主动运输 D.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
①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② 酶都有消化功能;③酶能够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具有专一性、高效性;;④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蛋白质都是酶 ⑤ 酶促反应与外界条件无关;⑥ 淀粉酶能促进淀粉水解;⑦ 酶只有在生物体内才起催化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①③⑥
8.下列生理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TP的是( )
①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 ②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钾离子 ③人体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④DNA分子复制 ⑤肺泡内气体交换 ⑥有丝分裂 ⑦甘油进入细胞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⑤⑦ D.③⑤⑦
9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有核糖体的细胞一定能合成分泌蛋白
B.没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是原核细胞
C.细胞内所有的酶都在生物膜上
D.无细胞结构的甲流病毒、乳酸菌和酵母菌都含有RNA和蛋白质
10. 下列关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探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酵母菌常被用作研究细胞呼吸的实验材料,其主要原因是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生物
B.在有氧呼吸的装置中,可将空气直接通入酵母菌的培养液
C.酵母菌呼吸产生的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D.酵母菌呼吸产生的酒精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11. ATP 之所以作为能量的直接来源,是因为( )
A .ATP 在细胞内数量很多
B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很稳定
C .ATP 中的高能磷酸键储存的能量多且很不稳定
D .ATP 是生物体内唯一可以储存能量的化合物
12. 30 个腺苷和 60 个磷酸基最多能组成 ATP ( )
A . 10 个 B . 20 个 C . 30 个 D . 60 个
13.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的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ATP 虽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B .ATP 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含量很高
C .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D .当它过分减少时,可由 ADP 在不依赖其他物质的条件下直接形成
14. 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蓝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虫 ④小球藻 ⑤水绵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 ⑧链球菌
A.①⑦⑧ B.①②⑥⑧ C.①③④⑦ D.①②⑥⑦⑧
15. 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邻
肽链的二硫键。若该l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lgG有肽键数( )
 A.m个 B.(m+1)个 C.(m—2)个 D.(m—4)个
16. ATP 形成 ADP 时最先断裂的是 ( )
A .腺苷与磷酸的结合键 B .两个高能磷酸键
C .靠近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D .远离腺苷的那个高能磷酸键
17. 把浓度为10%蔗糖溶液(甲)和30%的蔗糖溶液(乙)用半透膜隔开,如图所示,实验开始时,半透膜两侧液面高度相等,一段时间后( )
A.甲液面高于乙,甲浓度高于乙的浓度
B.甲液面高于乙,甲浓度等于乙的浓度
C.甲液面低于乙,甲浓度等于乙的浓度
D.甲液面低于乙,甲浓度低于乙的浓度
18.下列有关线粒体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折叠成嵴,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
B. 线粒体内膜和基质中含有许多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
C.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时必须有氧的参与
D. 细胞产生 CO2的部位一定是线粒体
19.生物体吸收的 O2用于( )
A. 在线粒体内含成 CO2 B. 在细胞质基质中与 [H] 结合生成水
C. 部分形成 CO2,部分与 [H] 结合生成水 D. 在线粒体内与 [H] 结合生成水
20.用含18O 的葡萄糖跟踪有氧呼吸过程中的氧原子,18O 转移的途径是( )
A. 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B. 葡萄糖 —→ 丙酮酸 —→ 氧
C. 葡萄糖 —→ 氧 —→ 水 D. 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
21.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是( )
A. 呼吸作用减弱 B.呼吸作用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22.在马拉松长跑中,运动员骨骼肌肌纤维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 )
A. 葡萄糖的有氧分解 B. 丙酮酸的水解 C. 葡萄糖的酵解 D. 脂肪酸的氧化
2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 A mol CO2,人在正常情况下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可形成CO2( )
A. 7/ 3 A mol B. 1/ 12 A mol C. 6A mol D. 3A mol
24.在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 CO2放出,则可以判断此过程( )
A. 一定是有氧呼吸 B. 一定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 一定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D. 一定是无氧呼吸
25.绿叶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
A. 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 B. 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能彼此分开
C. 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 D. 丙酮使色素溶解并且彼此分离的扩散速度不同
26.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素分离,要看到近似同心环状的四个色素圈,排列在最外圈的一个呈( )
A. 蓝绿色 B. 黄绿色 C. 黄色 D. 橙黄色
27.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B 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
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
28.光合作用过程中能量的转变过程是( )
A. 光能 —→ADP 中活跃的化学能 —→ 稳定的化学能
B. 光能 —→ 叶绿体中活跃的化学能 —→ 稳定的化学能
C. 光能 —→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 —→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D. 光能 —→ 稳定的化学能 —→ 活跃的化学能
29.如果光合作用同位素实验所用的水中有 0.2% 的分子含有18O ,所用的 CO2中有 0.68% 的分子含有18O ,那么光合作用释放的 O2中含有18O 的比例是( )
A. 0.2 % B. 0.48% C. 0.68% D. 0.88%
30.下列4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会产生CO2的试管是 ( )
①葡萄糖+细胞膜已破裂的酵母细胞 ②葡萄糖+线粒体
③丙酮酸+线粒体 ④丙酮酸+内质网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31. 一个蛋白质分子有二条肽链构成,共有266个氨基酸组成,则这个蛋白质分子至少含有的氨基和羧基数目分别是( )
A.264和266 B.265和264 C.264和3 D.2和2
32. 某物质是动物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由104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在生成ATP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该物质生成的场所以及它发挥生理作用的主要场所分别是( )
A. 高尔基体和叶绿体?? B. 核糖体和细胞核
C. 核糖体和线粒体???? D. 细胞核和线粒体
33. 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供输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叫做分泌蛋白,下列哪种物质是由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 )
A. 血红蛋白?? B. 呼吸氧化酶??? C. 胃蛋白酶原? ? D. 性激素
34. 将浸润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的藓类小叶,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如图所示。如果再将装片放在80℃条件下处理一段时间(装片中的藓类小叶保持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在清晰看到细胞结构后为了更准确判断A处的颜色,下列操作正确的(  )
A.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楚为止
B.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对准通光孔
C.换上放大倍数为100×的物镜
D.调节光圈或反光镜(电光源亮度)
35. 当夏季晴天无云、太阳光照射强烈时,棉花的光合作用强度可形成如右图所示曲线。C点与B点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A.升、升、升、升 B.降、降、降、降
C.升、升、降、降 D.降、升、升、升
36. 如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不正确叙述是(  )
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
B.光反应的产物有O2、[H]、ATP等
C.③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④中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③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④中完成
37. 现在园艺师们往往将李子、杏 等果树修整成主干突出,侧枝层次分明、呈螺旋状均匀着生在主干上的树形。“有空就有枝,有枝就有果”,是对该树形的最佳描述。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该树形丰产的主要原因是(  )
A.提高了对光的利用效率 B.提高了对CO2的利用效率
C.增强了果树的抗病能力 D.增强了果树的呼吸作用
38. 在观察藓类叶片细胞的叶绿体、观察DNA在口腔上皮细胞中的分布、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三个实验中,其共同点是(  )
A.都要用到显微镜 B.都要对实验材料进行染色
C.提高温度都能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D.都要使实验材料保持活性
39. 如图是一种叶绿素分子(左)和血红蛋白分子(右)的局部结构简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合成叶绿素和血红蛋白分别需要镁和铁
B.植物体缺镁会影响光合作用
C.人体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对氧的运输
D.Mg和Fe分别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中
40. 下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41. 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硝化细菌无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质粒中没有核糖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细胞膜上没有运载葡萄糖的载体
D.洋葱根尖成熟区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核膜
42. 在细胞核的结构中,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形成有关的是( )
A. 染色质??? B. DNA??? C. 核仁?? D. 核膜
43. 细胞在吸收某种物质时,遵循下面两种曲线,这种物质是 ( )
A.肾小管吸收原尿中的葡萄糖
B.小肠上皮细胞吸收食物中的乙醇
C.红细胞吸收血浆中的钾离子
D.肝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氨基酸
44. 下列哪种物质通过细胞膜,既不需要载体,又不需要能量( )
A、葡萄糖 B、氧气和水 C、氨基酸 D、K+和Na+
45. 一分子CO2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
A 5 B 6 C 7 D 4
46. 下列结构中的DNA,能形成染色体的是(  )
A.叶绿体与线粒体中的DNA B.受精卵细胞核内的DNA
C.细菌和蓝藻体内的DNA D.病毒体内的DNA或RNA
47.下图为嗅觉受体细胞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该图的各项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共同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②为蛋白质,可作为气味分子的受体并完成信息的传递
C.①为多肽,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
D.③为磷脂双分子层,作为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48. 将3H标记的尿苷引入某植物细胞后,检测该细胞的各种结构,最能表现放射性的是( )
A.细胞核、液泡、中心体    B.核糖体、细胞核、高尔基体
C.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   D.核糖体、内质网、液泡
49. 有人利用真核单细胞生物a、b做了如下实验,这个实验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
A.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核
B.控制c性状发生的遗传信息来自细胞质
C.c性状发生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的遗传信息共同决定的
D.细胞核内的遗传信息控制生物一切性状的发生
50.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叶肉细胞的氮和磷,主要用于合成( )
①淀粉 ②葡萄糖 ③脂肪 ④磷脂 ⑤蛋白质 ⑥核酸
A.①④⑥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②④⑤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31.(7分)右图为电子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某真核细胞的一部分,请分析后回答:
(1)此图是_ 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判断的理由是 _ 。
(2)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___ _(填序号)。
(3)物质代谢过程中可以产生水的细胞器除叶绿体.线粒体外,还有 . 。
(4)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右图细胞染色,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现象是: 。
(5)为研究细胞内各种组成成分和功能,需将细胞器分离。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
32.(22分)下面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物质变化示意简图,其中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图中b代表的物质是 。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 。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 (填序号),过程③发生的场所是 。在②中,如果用放射性同位素对g示踪,则放射性同位素最先出现在[ ] 中(括号内填字母)。
(3)适宜的光照下,①过程为②过程提供的物质是 和 。
(4)上述①~⑤过程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和必须有二氧化碳参与进行的过程分别是 (填序号)。可在该植物根细胞中进行的过程是 (填序号)。
(5)若该植物是番茄,将其种在温室中,写出两种通过同时改变上述生理过程的强度来提高产量的措施。① ;② 。
33. (8分)下图中甲表示几种类型的细胞呼吸的部分物质变化示意图,乙和丙分别是温度和O2浓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酵母菌细胞中可以进行的过程是______(填序号),能在人体骨骼肌细胞中进行的过程是______(填序号)。甲图中过程④产生的ATP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是______________点对应的温度。AB段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能否影响甲图中的①~④四个过程,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表示酵母菌的呼吸情况,则曲线Ⅱ表示________呼吸类型。
(4)由乙、丙两图可知,贮存水果时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低温、室温、高温,无氧、低氧、高氧)的条件。
34. (7分)如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构①中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____。
(4)能进行DNA复制的结构有_____________。
(5)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________。
35.(6分)胰岛素分子是一种蛋白质分子,现有如下材料:
①胰岛素含有2条多肽链,A链含有21个氨基酸,B链含有30个氨基酸,2条多肽链间通过2个二硫键(二硫键是由2个“一SH”连接而成的)连接,在A链上也形成1个二硫键,下图所示为结晶牛胰岛素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②不同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是有区别的,现把人和其他动物的胰岛素的氨基酸组成比较如下:
猪:B链第30位氨基酸和人不同;
马:B链第30位氨基酸和A链第9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牛:A链第8、1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羊:A链第8、9、10位氨基酸与人不同;
天竹鼠:A链有8个氨基酸与人不同,B链有10个氨基酸与人不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⑴胰岛素分子中含有肽键_________个。至少含有 个氨基。
⑵这51个氨基酸形成胰岛素后,相对分子质量比原来51个氨基酸的总分子量减少了 。
⑶人体中胰岛素的含量低,会导致血糖浓度过高,尿液中有葡萄糖,称为糖尿病,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胰岛素,但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原因是 。
⑷前面所列的哺乳动物和人的胰岛素都由51个氨基酸构成,且在氨基酸组成上大多相同,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____。
(5)如果要为糖尿病人治疗必须用动物体内的胰岛素的话,最适宜的动物是__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满分115分)
第一部分 听力 (共两节,满分2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对话,选择正确选项
1.(62 )What is Peter doing?
A. Sleeping B. Washing his face C. Reading books
2.(63)What does the woman mean?
A. She also dreamed a lot. B. She didn’t dream last night C. She slept well last night.
3.(64) Where are the two speakers?
A. In an airport B. In a restaurant C. In a library
4.(65)When does the woman advise having a picnic?
A. This Thursday B. Next Tuesday C. This Tuesday.
5.(66)Who will go to the zoo with the woman?
A. Her son B. Her daughter C. Her sister
第二节(共10小题,每题1.5分,满分1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至69题
6.(67)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talking about?
A. A new service of cellphones. B. How to use telephones. C. Buying cellphones
7.(68)How is the image sent through the air in Britain?
A. By broadcast B. By satellites C. By TV towers
8.(69)What do we know about this service in Japan?
A. The image is sent by TV towers. B. It is much more expensive.
C. The image is sent by satellite.
听第7段材料,回答70至72题
9.(70) What was the woman advised to do recently?
A. Do more exercise B. Spend a little more time in the sun
C. Avoid the sunlight as much as possible
10.(71)What’s the man’s attitude to the advice?
A. Positive B. Negative C. Unclear
11.(72)Why is Vitamin D good for our health?
A. It can cure many common diseases B. It can prevent many diseases.
C. It can cure cancer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73至76题
12.(73)What does the speaker probably do?
A. A saleswoman B. A guard C. A guide
13.(74)Where will the speaker be at once?
A. In the Palace Museum B. In the Beijing World Park. C. On the Great Wall
14.(75)Where will they finally go?
A. To the Summer Palace B. To the Great Wall C. To Tian’anmen Square
15.(76)How long will they stay in Beijing?
A. For 1 day B. For 2 days C. For 3 days
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 (共两节,满分45分)
语法和词汇知识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6. One of my eyes was badly _______ in an accident, and the doctor said I might never recover my sight completely.
A. damaged B. injured C harmed D. wounded
17. We ________ him on his birthday and held a party to ________ it.
A. congratulate; celebrate B. celebrate; congratulate
C. congratulated; celebrated D. congratulated; celebrate
18. --- Shall we go to the art exhibition at 8 o’clock?
---- Great ! ________. See you soon.
A. I’ve got that B. It’s up to you C. Have a good time D. That’s settled
19. It _______ long before we ________ again.
A. will not be; will meet B. is; will meet C. will not be; meet D. is; meet
20. ---Can I help you?
---I would like to buy a gift for my mother, _____at a proper price but of great use.
A. that B. one C. anyone D. everything
21. The sports meeting will be _____ till next week because of the bad weather.
A. put off B. put away C. put up D. put down
22. With _______ successful launch of Tiangong-1, which was _______ breakthrough in this field, China’s space dream took a step closer to reality.
A. the; a B. a; / C. a; the D. the; /,
23. She had just finished her homework _____ her mother asked her to practise playing the piano yesterday.
A. when B. while C. after D. since
24. This is the first time I _____alone at home during the weekend, bored to death.
A. have left B. have been left C. had left D. had been left
25. —Will $200 _______ the cost of the damage?
— I’m afraid not. I need at least $100 more.
A. pay B. do C. cover D. afford
26. When ________ questions in class, one should answer them as clearly as possible.
A. asking B. asked C. to be asked D. to ask
27. _______is the sun that gives off light and heat, which makes______ possible for plants to grow.
A. It; it B. That; those C. This; it D. This; them
28. John as well as the other children who _____ no parents _____ good care of in the community.
A. have; is being taken B. have; had been taken C. has; will be taken D. had; were taken
29. Diaoyu Islands consist of a group of islands, ____ China since ancient times.
A. belonged to B. belonging to C. belongs to D. and belonged to
30. Studies show that people are more___ to suffer from back problems if they always sit before computer screens for long hours.
A. likely B. possible C. probable D. sure
第二节 完形填空 (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My son was badly hurt in a fire. After he  31 from a series of treatments, the doctors told him they would not do any operation for six months  32 it took long for the skin to stop shrinking(收缩). So,he had to return to college with a visible 10-inch  33 on his face.
I said to my son,“Keaton, 34 will pay any more attention to your scar  35 you do. If it does not bother you, it will not bother 36 .”He took my advice to heart and returned to school with his head 37 high—glad he was alive.
38 , everyone has scars and shortcomings. Some of you may spend much time thinking that people would like you better,  39 you looked different, or dressed differently, or could have a different and newer 40 .
But you see, like Keaton’s scar, people will only judge you by your looks ,or your  41 , or you car, if you are judging yourself by these same false  42 .
One of my friends in college was very 43 . At first, when people met him, they noticed his  44 for about 10 seconds. But this man felt 45 about himself and spent most of his time  46 about other people’s comfort and welfare.  47 ,people ignored his looks. What people 48 was his kindness and his concern for them. He didn’t act in an ugly way so people didn’t treat him as an ugly man.
Therefore,concentrate on what you value 49 yourself,because if you can see that beautiful person,everyone you are in contact with will see the same 50 .
31.A.cured     B.recovered     C.improved     D.returned
32.A.because    B.though       C.until       D.before
33.A.cut      B.wound      C.injure      D.scar
34.A.no one     B.anyone       C.everyone     D.someone
35.A.as       B.like        C.than       D.when
36.A.another    B.others       C.all        D.us
37.A.put      B.held       C.taken       D.hung
38.A.After all    B.In conclusion   C.In fact      D.Above all
39.A.as long as   B.if        C.even if      D.as if
40.A.house     B.telephone     C.job       D.car
41.A.clothes    B.hairstyle      C.figure      D.salary
42.A.means     B.standards      C.comments    D.rules
43.A.smart     B.optimistic      C.rude       D.ugly
44.A.manners    B.expressions     C.looks      D.actions
45.A.lucky     B.worried       C.good      D.sad
46.A.inquiring   B.asking       C.knowing     D.caring
47.A.Completely   B.Gradually      C.Obviously    D.Suddenly
48.A.wanted    B.understood     C.brought      D.saw
49.A.within     B.beyond       C.except     D.above
50.A.kindness    B.concern       C.beauty      D.perfection
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A
A good teacher is many things to many people. In my own experience, the people I respect the most and think about the most are the teachers who demanded the most discipline from their students.
I miss one teacher in particular that I had in high school. I think she was a good teacher because she was a very strict person. I remember very clearly a sign on her classroom door. It was a simple sign that said, “Laboratory : in this room the first five letters of the word was stressed not the last seven.” In other words, labor for her was more important than oratory, which means making speeches.
She prepared her work very carefully and told us to do the same. We got lots of homework from her. Once she had broken her arm, and everybody in the class thought that maybe the homework load would be reduced, but it continued just the same. She checked our work by stamping her name at the bottom of the papers to show that she had read them.
I think sometimes teachers who demand the most are liked the least. But as time goes by, this discipline really seems to benefit the students.
5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considered a good teacher by the writer?
A. A patient teacher. B. An honest teacher.
C. A strict teacher. D. An easy – going teacher.
52. The teacher put up the sign on her classroom door .
A. to remind the students that this room was a laboratory
B. to advise the students to follow the disciplines
C. to warn the students not to be careless
D. to tell the students to work hard in the classroom
53. When the teacher’s arm was broken, she .
A. gave her students the usual amount of homework
B. gave her students less homework
C. asked her students to check the homework themselves
D. gave her students more homework
54. What’s the writer’s opinion of discipline?
A. It makes the students dislike their teachers.
B. It does good to the students in the long run.
C. It’s too much for young children.
D. It does more harm than good to the students.
55. What’s the Chinese for the underlined word “oratory”?
A. 演讲 B. 讲稿 C. 访谈 D. 采访
B
Sydney Airport International Terminal-Arrivals Area
SPECIALTY RETAIL
Newslink: Two separate Newslink stores cater to all your reading needs including newspapers, magazines and the best bestsellers.
Downtown Duty Free: Make sure you shop at Downtown Duty Free for great savings on a range of items including perfume, alcohol, skincare and cigarettes. It’s your last chance before customs!
BEACH CULTURE: A must for those into the latest in beach clothing. Top surf, street and fashion labels including mambo, Stussy and Quicksilver, including children’s sizes.
DINING
BLUE Sky Café: Speedy service leaves you time to keep an eye on the arrivals gate. Morning pastries, fresh juice, breakfast rolls and coffee while you wait.
McDonald’s: hamburgers, fries, drinks, muffins and shakes--all your family favorites. Breakfast served until 10:30.
SERVICES
ATM: ATMs are conveniently located throughout Arrival and Departures. Dollars, pounds, francs and RMB are all available。
Vodafone Rentals: This communications center offers the very latest technology for mobile phone rentals, sales and servicing.
56. Where is this passage likely to appear?
A. An official guide. B. A monthly magazine.
C. A geography book . D. A morning newspaper.
57. The underlined phrase “cater to” probably means _____.
A. satisfy B. afford C. support D. help
58. If you want to have some coffee while waiting for your flight, you can go to _____.
A. Vodafone Rentals B. Blue Sky Café
C. Downtown Duty Free D. Mc Donald’s
59. At Beach Culture you can buy _____.
A.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B. skincare and cigarettes
C. Mambo and Stussy
D. fresh juice and breakfast rolls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text?
A. You can have breakfast at Mc Donald’s at 11:00 a.m.
B. You’ll save money if you buy alcohol or perfume at Downtown Duty Free.
C. You’ll not find any beach clothing for your seven-year-old boy in Beach Culture
D. There is only one ATM throughout Arrivals and Departures.
C
There are some very good things about open education. This way of teaching allows the students to grow as people, and to develop their own interests in many subjects. Open educ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education, as they are responsible for what they do in life. Some students do badly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s. The open classroom may allow them to enjoy learning. Some students will be happier in an open education school. They will not have to worry about grades or rules. For students who worry about these things a lot, it is a good idea to be in an open classroom.
But many students will not do well in an open classroom. For some students, there are too few rules.These students will do little in school. They will not make good use of open education.Because open education is so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education, these students may have a problem of getting used to making so many choices.For many students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some rules in the classroom.They worry about the rules even when there are no rules.Even a few rules will help this kind of students.The last point about open education is that some traditional teachers do not like it. Many teachers do not believe in open education.Teachers who want to have an open classroom may have many problems at their school.
You now know what open education is. Some of its good points and bad points have been explained.You may have your own opinion about open education.The writer thinks that open education is a good idea, but only in theory.In actual fact, it may not work very well in a real class or school.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most students, but of course not all students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They want and need to have rules.In some cases, they must be made to study some subjects.Many students are pleased to find subjects they have to study interesting. They would not study those subjects if they did not have to.
61.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he reason why some students like open education?
A. The open classroom may allow them to enjoy learning.
B. Open education allows student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ir own future.
C. Open education allows th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own interests.
D. Open education has fewer rules.
62.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learn that___________.
A.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all students don’t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
B. the writer believes that all students want some structure in their classes
C. nearly all teachers like open education
D. only the students that worry about rules or grades a lot like to be in an open classroom
63. Some students will do little in an open classroom because _______.
A. there are too few rules B. they hate activities
C. open education is similar to traditional education D. they worry about the rules
64. Which is NOT mentioned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given?
A. some advantages about open education
B. some disadvantages about open education
C. some students’ feelings in an open education school
D. the writer’s opinion about open education is the same as all the students’
65.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summarize the passage?
A. Many students like open education.
B. Open education is better than traditional education.
C. Open education is a really complicated (复杂的) idea
D. Open education is a good idea in practice.
D
I still clearly remember that day. I was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for about four hours with my big Jeep. I put signs in the windows that said, “NEED A JACK(千斤顶)”.
Right as I was about to give up, a truck stopped and a man got off. He sized up the situation and went back to take a jack. After about two hours, we finished the job with sweats. We were both dirty. His wife produced a large bottle of water for us to wash our hands.
I tried to put $20 in the man’s hand, but he wouldn’t take it, so instead I went up and gave it to his wife as quietly as I could. I thanked them up one side and down the other. I asked the little girl, their daughter, where they lived, thinking maybe I’d send them a gift. She said they lived in Mexico. They were in Oregon now so Mommy and Daddy could pick cherries for the next few weeks. After that, they were going to pick peaches, and then go back home.
After I said my goodbyes and started walking back to the Jeep, the girl called out and asked if I’d had lunch. When I told her no, she ran up and handed me a tamale(玉米粽子). I thanked them again and walked back to my car. When I opened the tamale, what did I find inside? My $20 bill! I ran to the truck and the guy rolled down his window. He saw the $20 in my hand, started shaking his head smiling, and with what looked like great concentration said in English: “Today you, tomorrow me.” Then he rolled up his window and drove away, with his daughter waving to me from the back.
This family, working on a seasonal basis where time is money, took a couple of hours to help a stranger while others passed by quietly.
Since then I’ve helped many people like the Mexican family. I didn’t accept money. But every time I was able to help, I felt as if I was putting something in the bank.
66.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___.
A. the Mexican man couldn’t speak English
B. the author’s car broke down on the road
C. the Mexican family came to Oregon for a visit
D. $20 was a small amount for the Mexican family
67. Why did the author give the money quietly to the man’s wife?
A. Because the man had refused to accept it.
B. Because the man’s wife needn’t wash her hands.
C. Because the author thought the Mexican family was poor.
D. Because the author thought the man’s wife would take it.
68. The Mexican man helped the author because he tended to think that ___________.
A. it was completely wrong for others to pass by quietly
B. it was quite easy to help the author mend the jeep
C. it was possible that everyone might get into trouble
D. the author was a polite stranger and deserved the help
6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about the author?
A. He hated those who didn’t offer help.
B. He would send a present to the family soon.
C. He wondered why they didn’t take the money.
D. He considered helping others as saving money in the bank.
70. 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e passage?
A. The Mexican family lived a richer life than the author.
B. The Mexican family did seasonal work in Oregon each year.
C. The author was inspired to help others by the Mexican family.
D. What made the writer moved was the tamale given by the girl.
第II卷 (非选择题 满分35分)
第四部分 书面表达 (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 阅读表达 (共5小题,每题2分,满分10分)
阅读短文,并按题目要求用英语回答问题。
Success is not the key to happiness. Happiness is the key to success. Happiness is something everyone wants to achieve. Unfortunately, many people never reach the level of Happiness they desire. While I can’t claim to be the happiest person in the world, I do learn something about it.
Stop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 won’t do you any good. You will either feel proud when you are above, or feel jealous and frustrated when you are below. Neither of them brings true Happiness. So stop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 and simply be your best.
Find your inner voice To find true Happiness, you must first find your inner voice. Slow down and take some time for soul searching. What will make your life meaningful? What is true happiness for you? By knowing what your heart says, it will be easier for you to agree with it.
Help someone Giving is an essential key to happiness. While we often think that we will be happier when we receive, the truth is that we are happier when we give. This is also one of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s to apply. You can apply this by finding someone in need and lending a helping hand. The person could be your family, friend, or even a stranger. You could also donate money to a charity.
Focus on what you can control Trying to change things beyond your control will only frustrate you. Recognize what you can and can’t control, and focus on the things you can control. For instance, you can’t change how people around you behave, but you can change your behavior. So focus on changing your own behavior instead of theirs. There is only one way to happiness and that is to cease (终止) worrying about things which are beyond the power of our will.
When comparing yourself with others , if you ‘re below, what will you feel ? (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Please explain the underlined words it in Paragraph 3 in English. ( No more than 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n order to make yourself happier, how can you apply giving? ( No more than 15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w can we avoid the things that are out of control? ( No more than 10 word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w can you find your own happiness except the advice the writer gave you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叫李华,看到下列报纸上的招聘广告后,需用英文写一封求职信,要求包括表内所有内容,可适当发挥。
WANTED
BEIJING COMPUTER COMPANY
AN ENGLISH SECRETARY
姓名
李华
性别

年龄
24岁
文化
程度
大学
身体
状况
健康
身高
1.65m
经历
曾在一家公司当过两年秘书
技能
会操作电脑,每分钟打字120个;
英语说写很好,曾在大学获英语竞赛一等奖;
沟通能力强。
注意:
词数:120左右;
2. 信的开头和格式已给出,不计入总次数。
Dear Sir / Madam,
I’ve just learned from your advertisement that…

KEYS:


注:本试卷分Ⅰ、Ⅱ两卷,其中Ⅰ卷为客观题,共12题,每题3分,计36分;Ⅱ卷为主观题,共12题,114分。试卷总分为150分,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共12小题,3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着陆/酌量 砾石/沥青路 载体/载歌载舞
B.畜养/体恤 锁钥/管弦乐 迸发/屏气凝神
C.呜咽/奖掖 瞋目/撑门面 诘难/殚精竭虑
D.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1.C[解析]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考查重点是音近字。B.zhuó,lì,tà;A.xiù,shàn,guǎng/kuàng;C.yè,chēn/chēng,jié;D.xù,yuè,bèng/bǐ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精萃 镶嵌   休闲装  轻描淡写
B.怃然 琵琶 和稀泥 玲珑剔透
C.鄙薄 瑕疵 邀请赛 赔理道歉
D.推辞 观摩 元霄节 伶牙俐齿
2.B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字形正误的能力。A.精粹;B.赔礼道歉;D.元宵节。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________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想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________是非常重要的。
③在中日因日方“非法购岛”闹剧___________,闹得不可开交之时,美国出来一边嘴上说不选边站,不持立场,一边装腔作势两面“劝和”。
A.融化 沟通 唇枪舌剑   B.溶化 勾通 你来我往
C.溶化 沟通 你来我往 D.融化 勾通 唇枪舌剑
3.A [解析] 这道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能力。冰雪融化,主要考查固定搭配,“溶化”一般指物质溶于水等液体;人与人之间用“沟通”, “勾通”是贬义词,指暗中串通勾结; “喧闹”,重点在于热闹,而“喧哗”在于杂乱吵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19时,中国作家莫言赢得诺贝尔文学奖这一重磅消息发布,并迅速通过各种渠道开始传播。
B.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配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5.C [解析] 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A.多重否定不当,“切忌”后面的“不要”去掉;B.“解决了……问题的发生”属于搭配不当或成分赘余,去掉“的发生”; D.句义不明确,“极不负责任”的对象可能是在野党,也可能是财务大臣。
A、莎士比亚,英国人,一生写下许多剧本,其四大悲剧为《奥赛罗》、《李尔王》、《哈姆莱特》、《罗密欧与茱丽叶》。
B.巴金,我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雾》《雨》《电》为其激流三部曲。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围棋与国家
林建超
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围棋的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围棋不仅对个人修身养性,而且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围棋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象征、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这种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彩的主观结论,而是人们在反复实践和比较中认识到的,是随着社会和文明的进步而不断深化和升华的。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各种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中确立起来的。最早有文献记载的围棋活动是在春秋时期。从春秋到西汉,社会风气浮躁、趋利,具有运气性和刺激性、宜于赌博的博累棋流行甚广,围棋处于受挤压的位置,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东汉中期后,社会风气转变,文明程度提高,思想更为自由,人们不满足于掷彩行棋的非公平的竞智斗巧,围棋更加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而曾经盛极一时的博累棋逐步走向衰弱,到唐代时完全消亡了。博累棋消亡的原因从根本上说是它们不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不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而围棋在与它们的比较中表现出了本质上的优势。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传统礼教观念斗争中确立起来的。围棋作为反映和体现人们心灵自由的智力博弈活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认为不符合传统伦理观念。后来,人们逐步认识到这些观念都是不对的。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
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从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实践对比中确立起来的。人们在围棋活动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围棋本身具有娱乐、教育、竞技、交际等功能。弈棋活动的负面作用不能归咎于围棋本身,而是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普遍肯定了围棋的功能和价值,确立了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
对围棋,不能神化,也不能矮化。正确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应当是“国艺价值观”。所谓“国艺”,就是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上升到国家层面,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儒家开始只承认“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其中没有围棋。到魏晋时人们对“艺”有了崭新的认识,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事实证明,围棋在民族文化中的精髓和瑰宝地位,也只有“国艺”一词才能相配。
(节选自《围棋与国家》,有删改)
6.关于围棋的起源和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B.围棋起源于中国,是黄河文明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始终与弈者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感悟联系在一起。
C.围棋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西汉时受社会环境影响而广泛流行,东汉时已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D.魏晋时人们对“艺”产生了新的看法,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围棋登入“国艺”的殿堂。
6.B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A.原文说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该项太绝对;C.原文没有说围棋在西汉时广泛流行,而是说受到挤压,在东汉中期以后才更加受到人民的喜爱和重视;D.“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对,原文是说“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把围棋纳入‘艺’的范围”。
7.对围棋价值和地位的认识,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棋作为民族文化的瑰宝、高度智慧的结晶,对个人修身养性,对民族社会的群体心理产生深刻影响。
B.围棋的价值和地位是在与掷彩博累活动的比较、传统礼教观念的斗争中,在社会实践的对比中确立起来的。
C.自人们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把它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后,围棋就成为儒士必备的艺技。
D.围棋作为“国艺”,是一种与国家民族有深厚渊源、从国家层面上能够反映民族精神需求的艺术和技能形式。
7.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能力。C项与原文有出入,原文说“从东汉中后期到魏晋时期,人们开始从生命意义上认识围棋的价值,就把围棋作为自觉的艺术追求和精神宣寄的工具,并把它纳入儒士必备的艺技”,一个条件,两个结果,而此项是两个条件,一个结果,区别很大。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围棋的地位不是任何人封赐的,也不是带有感彩的主观结论,而是随着人们对其功能和价值认识的深入逐步确定的。
B.围棋因为符合我们民族的思想特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真正需求,在东汉中期就凭借其本质上的优势而盛极一时。
C.人们自己对“度”的把握不好造成了围棋活动的负面作用,其实这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
D.对围棋进行神化和矮化都是不对的,只要把“国艺价值观”作为认识围棋价值的出发点,就能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
8.A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综合能力。B.“东汉中期……盛极一时”,于文无据。C.也些“负面作用也与围棋的娱乐、交际等功能性弱点有直接关系”,于文无据。D.此项用了“只要……就”的条件关联词,这个条件下不一定就能得到“正确认识围棋的‘国艺’地位”的结论,属于逻辑错误。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①。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管仲对曰:“质信极忠,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忠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语曰,泽命不渝,信也;非其所欲,勿施于人,仁也;坚中外正,严也;质信以让,礼也。”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②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放旧罪,修旧宗,立无后,则民殖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出令不改,则民正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隰朋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有时而南,有时而北,有时而往,有时而来,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隰朋不对。桓公曰:“二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盍不当言,寡人其有乡乎?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之有耳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变躬迁席,拱手而问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人甚伤劳,而上举事不时。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举事以时,则人不伤劳。”桓公曰:“寡人闻仲父之言此三者,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于是令百官有司,削方墨笔。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 (节选自《管子》,《四部丛刊》本,有删改)
【注】①管子:名仲,字夷吾,齐国国相。②干时:谋求定时会盟诸侯。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 已:停止
B.若济大水有舟楫也???????????? ?? ?济:渡过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 ???? 修:治理
D.泽命不渝,信也????????????? ???? 渝:坚持
解析:D、? 渝,改变、违背。可以用成语联想法:矢志不渝,立誓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 ??故燕王欲结于君
B.将荐之先君????????? ? 此亡秦之续耳
C.拱手而问曰??????????????????? ? 朝济而夕设版焉
D.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 ?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解析:答案D. 表条件,那么。? A、介词,在;介词,跟。B、表修饰,连接状语;表转折。C、取独;的。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
①??人甚忧饥而税敛重,人甚惧死而刑政险②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
③?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 ④省刑罚,薄赋敛
⑤齐国百姓,公之本也???? ⑥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
A.①③⑤??????B.①④⑥???? C.②③⑤??????D. ②④⑤
解析:D.? ①体现了。②不是。③是。④为官吏立法令,不是。⑤很直接,是。⑥是。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爱,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 对于桓公称霸天下的想法,管仲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确表达了反对意见,并表明了自己的政治主张。
C. 齐桓公想通过修明政事,提高齐国的政治地位,达到会盟诸侯的目的,因此他希望得到管仲的认可和辅佐。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
答案B. 以退为进,错误。
四、(21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桓公曰:“善,勿已。如是又何以行之?” (3分)
(2)“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3分)
(3)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2分)
译文:
桓公问管仲如何治理百姓,管仲回答说:“凡治理人民,一必须知其疾苦,二是要厚施德惠,三是不用刑罚恐吓,四是不用强力禁制。注意这四点,就可以治理好了。”桓公说:“我知道这四条很好,但是人民少,该怎么办呢?”管仲回答说:“人民少,并不可怕。从前天子立在中央,地方千里,只要具备上述四条,怎么怕人民少呢?治理人民,不知其疾苦则人民憎恨,不厚施德惠则人民多怨,用刑罚恐吓则人民多行欺诈,用强力禁制则是去者不肯再回,来者也裹足不前了。所以,圣王治理人民,不在乎人口的多少。”桓公说:“好,既然如此,又该怎样具体实行呢?”管仲回答说:“诚信而极仁,严肃而有礼,认真注意这四者,就可以实行。”桓公说:“请详细加以说明。”管仲回答说:“守信用,人民就相信;行仁政,人民就怀德;严肃,人民就敬畏;有礼,人民就赞美。常语说,舍掉性命而不肯食言,就是信;非其所欲不强加于人,就是仁;内心坚定而仪表端正,就是严;诚信而谦让,就是礼。”桓公说:“好呵!
桓公又问说:“我想修明政事以行时于天下,可以做到么?”管子回答说:“可以。”桓公说:“从哪里做起呢?”管子回答说:“从爱民做起。”桓公说:“爱民之道如何?”管子回答说:“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出令不改,人民就务正了。这些就是爱民之道。”桓公说:“人民富裕而又团结了,该如何使用他们呢?”
管子说:“开发财源提倡百工,以保障人们的需用;贡献才力而尊崇贤士,以奖励人们求知;施刑罚不要苛刻,以有利于百姓。实行这些措施没有私心,就能够团结众人;说话一定算数,法令就不会失灵。这就是役使人民的办法。 ”
桓公坐在位置上,管仲、隰朋进见。站了一会儿,有两只鸿雁飞过。桓公叹息说:“仲父,那些鸿雁时而南飞,时而北飞,时而去,时而来,不论四方多远,愿到哪里就到哪里,是不是因为有两只羽翼,所以才能把它们的意向通达于天下呢?”管仲和隰朋都没有回答。桓公说:“你们两位为什么都不回答?”管子回答说:“君上您有成就霸王之业的心愿,而我则不是成就霸王之业的大臣,所以不敢回答。”桓公说:“仲父何必这样,为什么不进直言,使我有个方向呢?我有仲父,就像飞鸿有羽翼,过河有船只一样,仲父不发一言教导我,我虽然有两只耳朵,又怎么听到治国之道和学得治国的法度呢?”管子回答说:“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桓公移动身体离开席位,拱手而发问说:“敢问什么是它的根本?”管子回答说:“齐国百姓,便是它的根本。百姓很怕饥饿,而当前收税很重;百姓很怕死罪,而当前刑政严酷;百姓很怕劳顿,而国家举事竟没有时间限定。您若能轻征赋税,百姓就不愁饥饿;宽缓刑政,百姓就不愁死罪;举事有时间限定,百姓就不愁劳顿了。”桓公说:“我听到仲父说的这三点,算是懂得了。我不敢私听这些话,要举荐给先君才行。”于是命令百官有司,削好木板并备好墨笔。第二天,全体都在太庙的门庭朝见,为百官确立了法令。使纳税者只出百分之一,孤幼不准处刑,水泽按时开放,关卡只查问而不征税,市场只书契而不深税,对近处示以忠信,对远处示以礼义。这样实行了几年,人民归附之众,竟好象流水一样。
(二)【答案及评分要点】(8分).⑴第一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4分,各2分)
⑵两首诗三、四句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周诗赋予蝴蝶以人的感情,和煦的春风让纷飞的蝴蝶陶醉了,“烂醉”二字形象地表现出蝴蝶沉醉花丛,留恋不去的如醉形态,也把作者目睹此景时的陶然之情和盘托出;赵诗将“秋风”拟人化,认为它是个“管闲事”的家伙,染红了枫叶,染白了人头,一年年秋风吹走了一年年时光,它撩起人的种种愁绪,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自己老之将至之感形象地表达出来。(4分,各2分)
15.古诗文填空。(题限选5句)(5分)
(1)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贾谊《过秦论》)
(2)___________ ,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4)故知一死生为虚诞, . (王羲之《兰亭集序》)
(5)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6)________________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苏轼《赤壁赋》)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20题。
晚 秋
【亚美尼亚】 埃?格林
瓦萨卡在一所大学对面的网球场旁停下了脚步。
  秋季里的这一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但这却让瓦萨卡的心情更加烦闷。温暖晴和的晚秋好像在故意戏弄他,嘲笑他,鄙视他……
  一阵已有几分凉意的秋风吹了过来,几片金黄的叶子在空中划着美丽的弧线轻盈地飘落到了地上。两个身材姣好的姑娘从瓦萨卡的身边走了过去,飘过一阵沁人的香水的芳香。这样的姑娘瓦萨卡连想都不敢想,即使在年轻的时候,他也没敢奢望过。她们对他来说来自另一个世界。他和孤儿院长大的玛妮克结了婚。但那个曾经安安静静、勤快能干的玛妮克现在却好像换了一个人,每天唠唠叨叨,不停地数落他,甚至连在床上也是一肚子怨气,所以他越来越不愿碰她的身体了。想到这儿,瓦萨卡感到了一阵良心的责备,仿佛侮辱了自己的妻子。毕竟他们一起忍受了失去第一个孩子的伤痛,后来又生育了一个女儿。最近玛妮克不幸伤了胳膊,肿得很厉害,大概是骨折了,他需要尽快筹到钱给玛妮克拍x光片和治疗……
  瓦萨卡的心底一阵绝望。现在他就是在到处找工作,对他来说,时间非常紧迫,每一分钟都很重要!
  以前不管怎么说他还能干粗活,当搬运工,可现在却得了疝气,粗活干不了了。可要治好疝气也得一大笔钱哪!
  又是一阵略带凉意的微风吹了过来,一种像翠菊似的黄色小花随风摇动着小小的脑袋。瓦萨卡想起了自己的童年。那时他们家住在市中心,后来他们的房子被拆掉了,只得到了一点点少得可怜的补偿金。他和父母颠沛流离,几经辗转,最后才在邻近市郊的一个地方落下了脚,生活也随之落到了贫困线之下。
  瓦萨卡低低地骂了一句。两腿突然不听使唤地朝学校方向走了过去。是啊,他以前真的很喜欢学习,他可不像那个留级生梅鲁日。梅鲁日当年和他同桌,可现在这个梅鲁日已经是大富翁了……
  一个穿着绿风衣的女人轻轻地碰了一下瓦萨卡,侧着身子从沿着人行道停着的两辆汽车间穿了过去,急着过马路。瓦萨卡迅速瞥了这个女人一眼:她也来自另一个世界。于是瓦萨卡马上把目光移到了别处。突然他被一阵刺耳的刹车声和令人恐怖的尖叫声吓了一哆嗦。他顺着声音望了过去,那个穿绿风衣的女人一动不动地躺在了一辆大客车的底下。第一个从汽车驾驶室跳出来的是已经吓得半死了的司机,随后乘客们也慌慌张张地从车上走了下来。有一个姑娘第一个跑到了躺在地上的女人跟前。她动作敏捷、手脚麻利地摘下受伤女人耳朵上那对亮闪闪的耳环,迅速放到自己的上衣兜里,然后大声地喊了起来:“快来人啊!快来人啊!”
  瓦萨卡把这一切都清清楚楚地看在了眼里,他愤愤地叹息了一声:“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
  突然,瓦萨卡发现了一个绿色的东西,就在左边,离他只有一二十米远。瓦萨卡仔细地打量了一下,好像是一个女式小包,崭新的,样式非常精巧。这个小包最有可能就是那个受伤的女人的。现在众人正要把那个女人抬起来。瓦萨卡的注意力现在已经不能集中了。他又要留意那个女人,又要留意这个包。这时候救护车开过来了,车上下来几个穿白大褂的救护人员,把受伤的女人放到救护车里拉走了。出事地点只剩下了一片发黑的血迹。
阳光照到了那个小包上,包上的小锁扣和装饰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小包真漂亮,肯定价格不菲!它就这么神奇地被抛到了瓦萨卡的的眼前,离他只有一二十步远……
瓦萨卡心里一阵紧张,他屏住呼吸,朝那个小包的方向走了过去。他刚走了两步,马上又停住了:他心怦怦跳地想等身后响起的脚步声走远。同时,他又忍不住朝那个小包的方向看了一眼,结果他惊恐地发现,一个体态臃肿、手里拿着公文包的中年男人快速地倒着两条腿,像跳舞似的径直朝小包走了过去,一把捡起小包,然后又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脚步朝着一个小花园的方向走去。
瓦萨卡心里一阵慌乱,额头上立刻渗出了汗珠。这简直就是当着他的面把他偷光了!
  那个胖男人已经从瓦萨卡的视野中消失了,但他还站在原地发愣,眼睛呆呆地盯着一个地方。
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我鬼迷心窍了,”他嘟囔了一句,“真是鬼迷心窍了……”
凉爽的秋风轻拂在他的脸上,他的呼吸也变得自如了。
他信步在街上,孤身一人,漫无目的。只是当他在不知不觉中来到了从前的老同学梅鲁日正在建的那个小独楼的工地上时,他才明白,其实他的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
16.请指出小说第三段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的主要作用。(4分)
答:
答案:(1)反衬瓦萨卡心情烦闷,处境凄凉。(2)照应标题(或渲染氛围)
【解析】景物描写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②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③展示人物性格④推动情节的发展⑤借景抒情,情景交融⑥照应标题。
17.简要概括瓦萨卡发现小包后经历的心理变化过程。(4分)
答:
答案:心动——紧张——惊恐——慌乱——失望——轻松
18、文中写道:“但过了一会儿,瓦萨卡突然又感到了一阵轻松,如释重负。”请问他感到“轻松”和“如释重负”的原因是什么?(4分)
19.小说的高潮是中年男人捡走了小包。如果这个人物没有出现,瓦萨卡会不会将小包据为己有?为什么?请结合全文说明理由。(5分)
答案:(1)不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使然;②瓦萨卡善良,即使对妻子不满也会自责;③瓦萨卡正直,当看到一个姑娘摘伤者耳环时愤愤不平;④瓦萨卡良知尚存,事后认为自己对小包有所企图是“鬼迷心窍”;⑤ 瓦萨卡能坚守道德底线,“双脚一直在朝这个他早就该来的地方走”,表明瓦萨卡即使有机会拾到小包也不会据为己有。

(2)会据为己有。理由:①瓦萨卡的性格及小说中的相关情境使然;②瓦萨卡贫病交加,急需钱解燃眉之急;③社会不公导致心理失衡;家庭遭遇拆迁而致贫,不会读书的同学成了有钱人;④周围没人为瓦萨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⑤ 当中年男人拾走小包之后瓦萨卡认为是“把他偷光了”,表明瓦萨卡在心里已把小包据为己有。

20.下列对这篇小说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4分)
A.小说通过瓦萨卡对学校生活的回忆,引出了他与梅鲁日不同人生际遇的对比,揭示出社会的不公,为作品结尾作了铺垫。
B. 小说的标题“晚秋”既是写实,又是象征,包含了耐人寻味的丰富意蕴,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艺术匠心。
C. 中年男人当着瓦萨卡的面拿走了小包,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因为在瓦萨卡看来,那个小包本该属于自己。
D. 小说中有关女式小包的细节,暗示了受伤女人的富有,也凸显了小包对瓦萨卡产生的心理冲击。
E. “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这段骂人的话语表明瓦萨卡从小缺乏教养。
答案:C、 E。
【解析】“这条母狗!偷了人家的耳环,还像没事似的!”瓦萨卡是出于维护伤者利益而骂人,恰恰说明他正直,是有教养的表现。D.“这种偷窃行为激怒了瓦萨卡”于文无据。
21、将下面的3句话整合为一个单句(含标点符号不超过35个字)。(3分)
①真的东西总是同假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②善的东西总是同恶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③美的东西总是同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的。
22、艾佛山昨天发了一条关于“幸福”的微博,内容如下:
在一片火红的夕阳下,遥远的小山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的脸上雕刻着岁月的痕迹,头发渲染了时间的颜色,可是他们的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会意地一笑。
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见闻吗?请你也写一条这样的微博。
要求:(1)字数不少于60字;(2)要求有细节;(3)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5分)
23、将下列句子按顺序排列成一段语意完整的话。只填序号:(4分)
(1)他们一方面过着声色犬马、腐化縻烂的生活。
(2)玄言诗和骈体文在此种社会风气影响下风行一时。
(3)魏晋时期政治局面动乱复杂,世人动辄得咎。
(4)另一方面又高唱无为,标榜清高,无所事事,空虚度日。
(5)士大夫为明哲保身,逃避现实,大多坐而论道,谈玄说理。
(6)而像《兰亭集序》这样感情真挚、清淡自然的散文实属难能可贵。
24.阅读下面的名人名言,按照要求作文。
不管时代的潮流和风尚怎样,人总可以凭着自己的高尚品质,超越时代和社会,走自己正确的道路。
——[以]爱因斯坦
由于过去的业绩而享有声望的显贵,大抵不愿见到发展的洪流迅猛奔腾超越其成就。
——[英]培根
人应该进行超越能力的攀登,否则,天空的存在又有何意义?
——[英]罗·勃朗宁
请以“超越”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 ②角度自选; 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