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梳理】考点01 认识生物——2022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考点梳理】考点01 认识生物——2022中考生物一轮复习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1 认识生物
考点导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能够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并能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认识奇妙的生命现象,探索生命奥秘,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框架
重要考点
一、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1.种类: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2.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实 例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①庄稼需要浇水施肥;②兔子吃草;③蘑菇的培养需要有营养的物质
生物能进行呼吸 ①鲸呼气时产生水柱;②人游泳时不能长时间在水下;③保存植物种子必须用透气的纸袋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①人体排汗;②动物排尿;③植物落叶;④叶子排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①向日葵向阳生长;②望梅止渴;③人从黑暗的屋子里走出来会眯眼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①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幼苗由小到大,开花结果;②孔雀开屏;③家鸡产卵
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①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菌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真题感悟
1.(2021 海南)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人体蜡像 B.熊猫根雕 C.恐龙化石 D.冠状病毒
2.(2021 无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流水潺潺 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 D.绿草如茵
3.(2021 衡阳)下面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蘑菇能够由小长大——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4.(2021 德州)春天去当地湿地公园踏青,会看到一些场景。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睡莲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
B.岸边的柳树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5.(2021 长沙)袁隆平院士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在消除饥饿与贫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6.(2021 河南)草长莺飞,蛙鸣鱼跃……多彩的大自然、奇妙的生物世界带给我们难忘的童趣。下列选项不符合生物特征的是(  )
A.生石花开花 B.东北虎捕食 C.钟乳石长大 D.运动后出汗
7.(2021 滨州)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大会》栏目深受人们喜爱,中华古诗词中不乏对生命现象的描述。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8.(2021 通辽)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含羞草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
B.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
C.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9.(2021 枣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中,最能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能生长发育 B.有应激反应 C.有遗传特性 D.能繁殖后代
10.(2021 内江)下列语句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适应性
B 人体内的部分废物随尿液排出 新陈代谢
C 猫妈妈生出几只毛色各异的小猫 遗传变异
D 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生长发育
A.A B.B C.C D.D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和调查
观察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科学的观察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肉眼观察;二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间接观察。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
调查也有两种方式,一是为了最接近真实情况,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普查);二是在调查范围大、调查对象多,难以进行全面调查时,对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时,要注意选取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通过观察和调查对生物或生命现象进行探究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制订好计划,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同时要积极地思考,同别人进行交流等。
真题感悟
1.(2021 咸宁)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
2.(2021 烟台)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41178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D.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3.(2021 黔东南州)下列对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属于调查
B.对调查对象要进行逐个调查
C.森林资源的清查属于调查
D.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4.(2021 湘西州)2020年我国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普查前需制定合理的普查方案
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由于人口太多,可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
5.(2021 长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人口普查所用到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资料分析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考点01 认识生物
考点导读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能够描述生物的生命现象并能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是学生学习后续内容应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生活在地球上的各种生物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每种生物都离不开他们的生活环境,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共同构成了生物圈,认识奇妙的生命现象,探索生命奥秘,对人类与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知识框架
重要考点
一、生物的种类和特征
1.种类:植物、动物、其他生物(细菌、真菌、病毒等)。
2.生物的特征
生物的基本特征 实 例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①庄稼需要浇水施肥;②兔子吃草;③蘑菇的培养需要有营养的物质
生物能进行呼吸 ①鲸呼气时产生水柱;②人游泳时不能长时间在水下;③保存植物种子必须用透气的纸袋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①人体排汗;②动物排尿;③植物落叶;④叶子排出二氧化碳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①向日葵向阳生长;②望梅止渴;③人从黑暗的屋子里走出来会眯眼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①种子发芽,长成幼苗,幼苗由小到大,开花结果;②孔雀开屏;③家鸡产卵
生物具有遗传的特征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生物具有变异的特征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
除病毒外,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①动植物都由细胞构成;②细菌都是由单个细胞构成;③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真题感悟
1.(2021 海南)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人体蜡像 B.熊猫根雕 C.恐龙化石 D.冠状病毒
【答案】D
【解析】人体蜡像、熊猫根雕、恐龙化石不具有呼吸、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不属于生物;冠状病毒具有繁殖、遗传和变异等特征,属于生物;
故选:D。
2.(2021 无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下列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流水潺潺 B.春雨绵绵 C.阳光灿烂 D.绿草如茵
【答案】D
【解析】“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描述的是春天植物生长旺盛的现象,具有生物的特征,流水潺潺、春雨绵绵、阳光灿烂不具有生物的现象;绿草如茵体现了生物的生长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1 衡阳)下面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其表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蘑菇能够由小长大——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生物能进行呼吸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B
【解析】A、海豚捕食大马哈鱼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正确。
B、蘑菇能够由小长大体现了生物能生长,错误。
C、鲸浮出水面时产生雾状水柱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正确。
D、含羞草受到触碰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正确。
故选:B。
4.(2021 德州)春天去当地湿地公园踏青,会看到一些场景。下列场景与生命现象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睡莲的茎是中空的——生物适应环境
B.岸边的柳树发出嫩芽,长出新叶——生物能够繁殖后代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生物具有应激性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生物具有变异现象
【答案】B
【解析】A、睡莲生活在水中,茎是中空的,利于呼吸,是生物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正确。
B、岸边的柳树发出嫩芽,长出新叶,说明生物能够生长。错误。
C、树上的麻雀看到游人,拍打着翅膀飞走了,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即生物具有应激性。正确。
D、盛开的桃花,有的粉的似霞,有的白的似雪,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现象。正确。
故选:B。
5.(2021 长沙)袁隆平院士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高产而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在消除饥饿与贫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C.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答案】B
【解析】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征,杂交水稻的育种体现了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故选:B。
6.(2021 河南)草长莺飞,蛙鸣鱼跃……多彩的大自然、奇妙的生物世界带给我们难忘的童趣。下列选项不符合生物特征的是(  )
A.生石花开花 B.东北虎捕食 C.钟乳石长大 D.运动后出汗
【答案】C
【解析】A、生石花开花,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符合生物特征;
B、东北虎捕食,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符合生物特征;
C、钟乳石不属于生物,钟乳石长大是化学反应,不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生物特征;
D、运动后出汗,说明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属于生命现象,符合生物特征;
故选:C。
7.(2021 滨州)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大会》栏目深受人们喜爱,中华古诗词中不乏对生命现象的描述。下列诗句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A.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答案】D
【解析】A、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植物开花说明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属于生命现象;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说明生物能够繁殖,属于生命现象;
C、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说明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
D、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属于自然现象,不包含生命现象。
故选:D。
8.(2021 通辽)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下列生命现象中,与含羞草所体现的生物特征相同的是(  )
A.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
B.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
C.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答案】C
【解析】A、鲸鱼常浮出水面喷出雾状水柱体现了生物能进行呼吸,错误。
B、雄蛙鸣叫招引雌蛙抱对体现了生物能繁殖,错误。
C、小刚躲开树上掉下来的树枝与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都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正确。
D、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错误。
故选:C。
9.(2021 枣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中,最能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A.能生长发育 B.有应激反应 C.有遗传特性 D.能繁殖后代
【答案】A
【解析】“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中,离家时的“少小”到回家时的“老大”年纪以及“鬓毛衰”,展示了人从少年到老年人身体的变化和心里的伤感,最能体现生物的生长发育。
故选:A。
10.(2021 内江)下列语句中所描述的生命现象与所体现的生物特征,不相符的是(  )
选项 语句 生物的特征
A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适应性
B 人体内的部分废物随尿液排出 新陈代谢
C 猫妈妈生出几只毛色各异的小猫 遗传变异
D 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 生长发育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不是对环境的适应性。符合题意。
B、人体内的部分废物随尿液排出,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即新陈代谢。不合题意。
C、猫妈妈生出几只毛色各异的小猫,体现了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不合题意。
D、一粒小小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发育。不合题意。
故选:A。
二、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和调查
观察和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
科学的观察有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用肉眼观察;二是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进行间接观察。有时还需要进行测量。
调查也有两种方式,一是为了最接近真实情况,对调查对象进行全面调查(普查);二是在调查范围大、调查对象多,难以进行全面调查时,对调查对象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时,要注意选取样本的随机性和代表性。
通过观察和调查对生物或生命现象进行探究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制订好计划,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同时要积极地思考,同别人进行交流等。
真题感悟
1.(2021 咸宁)2021年5月3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的会议决定,实施一对夫妇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某市想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最好采用(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归纳法 D.实验法
【答案】B
【解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就是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要了解市民生育三孩的意愿,应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
故选:B。
2.(2021 烟台)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共有人口141178万人,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需要做的工作是(  )
A.确定调查目的和对象 B.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
C.选取抽样调查的样本 D.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答案】C
【解析】A、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
B、调查前要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
C、我国在进行人口普查时,不能选取样本抽样调查,而应全面调查。此项工作不是调查时应该做的,符合题意;
D、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此项是应该做的,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1 黔东南州)下列对调查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属于调查
B.对调查对象要进行逐个调查
C.森林资源的清查属于调查
D.对调查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
【答案】B
【解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
A、人口普查也是调查,A正确。
B、调查不可能逐个调查,可以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B错误。
C、对森林资源的清查就是调查,C正确。
D、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D正确。
故选:B。
4.(2021 湘西州)2020年我国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人口普查是一种调查方式
B.普查前需制定合理的普查方案
C.普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各项数据
D.由于人口太多,可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
【答案】D
【解析】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 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调查时要如实全面的记录数据,不能凭个人感觉记录,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对调查结果要认真整理分析,有时还需要进行数学统计。六、撰写调查报告。2020年我国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精确度要求高,事关国计民生重大的调查应该选用普查。而根据原有数据进行估算,误差大,精确度不高。故D错误。
故选:D。
5.(2021 长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报告显示: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共1411778724人。人口普查所用到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资料分析法
【答案】C
【解析】人口普查工作包括对人口普查资料的搜集、数据汇总、资料评价、分析研究、编辑出版等全部过程,它是当今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最基本的科学方法,因此人口普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调查。
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