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指导思想本学期将根据新课改精神,以全面推进尝试新教育教学方法为指导,在教导处的领导下,以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主,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七年级历史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奇、好动、上进心强、学习的积极性高;但是自学、做笔记及学习习惯差、个别学生不交作业、课堂吵闹等。许多学生不重视历史课的学习。虽然绝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围绕着老师思路转,但仍有学生回答问题跑调,故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较难。所以一定要抓课堂常规管理,加强学习习惯的培养,严格管理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教学中必须加大力度备好课,做好每一个环节,及时巩固消化,力求每一节课都能有实际成效。教材分析本学期学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主要讲述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三、四、五阶段,即封建社会的隋、唐;五代、辽、宋、夏、金、元;明、清。在中国历史中占重要地位。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册主要重点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发展。难点是历史发展基本线索的掌握和对各个历史时期的难点的理解,以及对教材的通读。提高教学质量措施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能力。这学期的教学内容是授完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理清每个阶段的历史线索,概括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本学期教学最核心的内容。这就必须夯实基础,引导学生自己来探索历史发展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课堂上做到精讲多练,课后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五、教学进度安排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1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22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第3课 盛唐气象 23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4 单元复习检测 25 第6课 北宋的政治第7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26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27 第10课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第11课 元朝的统治 28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29 单元复习检测 210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 211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212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213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14 第19课 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215 第21课 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第22课 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216 第三单元复习 217 第三单元检测 218 总结复习第一单元 219 总结复习第二单元总结复习第三单元 220 期末考试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