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 家住平原一、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甲所示山脉是()A.落基山脉 B.安笫斯山脉C.阿尔卑斯山脉 D.阿巴拉契亚山脉2.乙所示区域以“用机械种庄稼”为生产特色,其主要原因有①密西西比河贯穿该区域,溉溉较便利②地势低平,土地辽阔③该区域位于中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④经济发达,科技先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仔细阅读下列四幅地图,对图中数字所在区域人文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4.下列说法符合湄公河平原的生产或生活的是( )A.主要种植玉米、大豆B.以大型农场为主C.人们居住得比较分散D.农业生产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5.我国四个直辖市中,位于西部地区的是( )A.天津 B.北京 C.重庆 D.上海6.下图中的建筑最有可能出现在( )A.中国东北地区 B.湄公河平原地区 C.南非草原上 D.日本沿海地区7.中南半岛湄公河流经的国家最多,在下列哪一国家注入南海( )A.缅甸 B.越南 C.老挝 D.柬埔寨8.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①机械化生产②生产效率低③人均产量高④商品化程度高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9.下列关于湄公河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湄公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②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上③湄公河平原是水稻高产区,人口稠密④湄公河平原高温多雨,人们住高脚屋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下列关于美国大平原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鸡犬相闻,房屋大片②是美国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的重要产地③地广人稀④修建了大量水利工程和灌渠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读图,回答以下各题。11.甲所示的河流是( )A.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C.亚马孙河 D.湄公河12.乙所示区域具有明显的“稻作文化的印记”,其主要表现有( )①渠道河流构成水网环绕村庄 ②农业上大规模使用机械化生产 ③“御耕节”是重要的传统节日④区域内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3.农业滴灌技术是指利用灌水器,将作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滴入根区土壤的灌溉方式。目前,以色列广泛采用该技术进行灌溉。其目的是 ( )①增大农业生产投入 ②扩大高耗水作物种植③降低土壤盐化程度 ④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4.美国中部交通运输发达,下列运输方式中,不是农产品主要运输方式的是( )A.铁路 B.公路 C.水路 D.航空15.寒潮在美国经常能长驱南下,其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河流分布16.湄公河平原位于下列哪一个半岛和地理分区( )A.马来半岛、东南亚 B.中南半岛、东南亚C.印度半岛、南亚 D.亚平宁半岛、南欧17.以下对湄公河平原上发生的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①人们在平原上修建了大量水渠,用于灌溉和排涝②人们居住很分散,彼此间来往、合作较少 ③水稻生产已经机械化,农业人口比重很小 ④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祈求神灵保佑,以期获得好收成A.②③④ B.①②③④C.①④ D.①③④18.读某国沿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甲区域“用机械种庄稼”的生产特色,其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内华达A.地势低平,土地辽阔 B.经济发达,科技先进C.地处低纬,热量充足 D.西高东低,降水丰沛19.从纬度位置看,美国中部平原主要位于( )A.北温带 B.南温带C.热带 D.寒带二、非选择题20.不同区域的人们根据各自的自然条件,创造着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区域简图材料二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1)读世界区域简图,写出乙地的地形单元名称: 。材料二中符合乙地气候特点的是 (填图①或图②)。(2)图中甲、乙两地都发展种植业,但又各具特色。简述两地种植作物和生产方式的最大区别。(3)丙地发展农业的最大不利因素是 ,列举两项当地人民为克服这一困难采取的措施。21.2019年12月13日23时,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文本达成一致。中国将增加采购美国优质的大豆、玉米等农产品。(1)美国大平原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结合图一和图二信息分析其成为主产区的原因。(2)结合图三、图四及所学知识,说说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3)美国大平原与湄公河平原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上截然不同,由此给你什么样的启示?22.观察下面地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A所示的平原是:____。(2)A地区种植的农作物主要是____。(3)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种植业,发展这类农业的自然优势是____、____、____等,社会条件是____。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A2.C3.C4.D5.C6.B7.B8.C9.B10.D11.D12.C13.D14.D15.C16.B17.C18.A19.A20.(1)湄公河平原;图①。(2)甲地(美国中部大平原):旱作农业(玉米、大豆、小麦);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乙地(湄公河平原):水稻;精耕细作的人工劳作。(3)水资源短缺;措施: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污水净化,海水淡化;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制定法律法规,加强管理。21.(1)由图一可见,美国大平原土地辽阔,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密西西比河贯穿其中。由图二可见,美国大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适宜,降水较多,适合种植玉米、大豆、小麦等旱地作物。(2)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程度和技术水平高)农场规模大;仓储条件好;交通发达;农产品商品化(商品率高);产量高;生产率高。(3)不同的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千差万别,会形成各具风格的生产生活方式,只有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点,因地制宜,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言之有理即可)。22.湄公河平原 水稻 水稻 高温多雨 水网密布 肥沃的土壤 众多的人口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