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自然环境(随堂巩固)--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自然环境(随堂巩固)--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2.2自然环境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汉族人口占全国的比重为( )
A.90% B.93% C.91.5% D.91%
2.如图,分析人口红利期结束后,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表现为
①青壮年比例降低,劳动力减少
②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较大
③人口出生率降低,出现负增长
④人口总数量急剧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3.日本具有独特的岛国风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以下关于日本描述正确的是
A.草场广布,畜牧业发达,人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
B.坐落于阿尔卑斯山脉,是典型的山地之国,被称为“大山之子”
C.位于地中海沿岸,大力种植花卉,成为了欧洲人的“大花园”
D.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耕海牧渔,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4.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B.基督教最有特色的建筑是清真寺
C.黑色人种主要集中在非洲地区 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5.下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6.下列表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我国的雾霾天气主要出现在下列哪些区域
①青藏地区 ②西北地区 ③北方地区 ④南方地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成就瑞士丰厚旅游资源的自然因素有
①多样的地形②丰富的矿产③奇特的景观④古老的城镇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下列河流湖泊中位于亚洲的是( )
A.苏比利尔湖 B.贝加尔湖 C.尼罗河 D.多瑙河
10.读漫画,该漫画反映的问题是
A.粮食问题 B.气候问题 C.人口问题 D.环境污染问题
11.世界上最长、中国最长的河流分别是
A.尼罗河、长江 B.刚果河、黄河 C.亚马孙河、长江 D.多瑙河、黄河
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珠穆朗玛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 B.处于中纬度
C.南坡位于中国境内 D.比青藏高原高出8848.86米
13.下面对尼泊尔的认识正确的是
A.海陆兼备 B.南面与印度接壤
C.地势北低南高 D.发达国家
读下列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 气候要素 1月 4月 7月 10月 全年
① 气温(℃) 17.0 25.7 34.7 28.9 32
降水(毫米) 13.2 8.7 0.0 1.17 5.2
② 气温(℃) -3.4 11.8 24.6 14.3 11.8
降水(毫米) 21.6 77.0 327.9 49.3 1344
③ 气温(℃) 3.5 14 28 18 15.7
降水(毫米) 44 106 134 50.1 1123
④ 气温(℃) 13.3 21.9 28.5 24 21.8
降水(毫米) 43 182 228 79 1683
14.表中四个城市的气候类型与上图相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5.城市②的气候特征是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 D.终年高温,明显旱雨两季
中巴铁路,为连接新疆和巴基斯坦的公路和铁路,起点在中国新疆的喀什,终点则在巴基斯坦西南港口城市瓜达尔、读图1和表1,完成下面小题。
16.海峡被誉为“世界最重要的石油运输通道”。它沟通了
A.波斯湾与阿拉伯海 B.地中海和红海
C.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和太平洋
17.关于喀什和瓜达尔两城市气候特征的共同点的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雨热同期 B.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
C.夏季高温 D.冬寒夏热,干旱少雨
18.据图1可知中巴石油管道修建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战是
A.深处内陆,沙漠连绵不断 B.土质疏松,地表千沟万壑
C.水网密布,河流泛滥成灾 D.横穿山脉,地形起伏较大
19.读越南胡志明市和美国中部城市圣路易斯的气温与降水图,据此分析湄公河平原主要种植水稻的气候原因有
①气温高,热量充足 ②地势平,土壤肥沃
③人口多,劳动力足 ④降水大,水源充沛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0.下列关于我国的人口和民族表述正确的是( )
A.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
B.我国黑河——腾冲一线以西人口稠密
C.我国共有56个少数民族
D.我国汉族人口遍及全国各地且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21.《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下列措施与图中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最相适应的是
A.①——管控航运,保护生态环境 B.②——禁建水电站,保护水力资源
C.③——疏通河道,加强防洪能力 D.④——禁止耕作,防止水土流失
22.学会归纳整理是学地理的常用方法。下列归纳整理正确的是
A.密西西比河流域的人们往往临河建屋 B.安第斯山区居民修建“冰川列车”
C.阿拉伯人利用滴灌技术发展农业 D.日本北海道因地制宜实行耕海牧渔
二、非选择题
23.中东近年来成为世界的火药桶,战乱不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它地处亚洲、________、_______三洲交界处,沟通了印度洋和________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2)中东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其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C]_________及其沿岸地区,对石油资源的争夺是该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的重要因素。中东所产石油运到欧洲西部和北美洲,最短路线必须经过[①]___________运河。
(3)中东气候炎热干旱,河流稀少,因而_______资源极其匮乏,河流、湖泊分配上的矛盾,是形成中东紧张局势的原因之一。
(4)中东的居民大多数信奉_______教,也有少数信奉犹太教等其他宗教,宗教文化上的巨大差异,也是导致该地区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24.读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概括我国地势的特点。这样的地势特点对我国气候有什么影响?
(2)写出图二A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名称及该地的气候类型。B、C两者共同构成了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请写出B、C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3)A、D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属我国东部和西部。东西部应各自发挥哪些优势,实现交流与互补?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A
3.D
4.C
5.D
6.D
7.C
8.A
9.B
10.C
11.A
12.A
13.B
14.C
15.B
16.A
17.C
18.D
19.C
20.D
21.C
22.D
23.欧洲 非洲(前两空可交换顺序) 大西(大西洋) 波斯湾 苏伊士(苏伊士运河) 水 伊斯兰(伊斯兰教)
24.
(1)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2)A 浙江 亚热带季风气候B 秦岭 C淮河
(3)东部地区在资金、技术、人才、教育等方面具有优势;西部地区在自然资源与能源等方面具有优势,两者应互通有无,实现共同发展。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