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家住平原(课时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家住平原(课时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上册

资源简介

3.1家住平原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有关美国自然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部分国土都在温带 B.平原面积广,耕地面积大
C.年降水量东部多,西部少 D.河流、湖泊很少,内河航运不发达
2.下列关于湄公河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湄公河自北向南流,注入印度洋
②湄公河平原在亚洲东南部中南半岛上
③湄公河平原是水稻高产区,人口稠密
④湄公河平原高温多雨,人们住高脚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下图表示美国西部地区, 美国西部濒临的大洋为(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不同区域的人们因地制宣地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下列国家与其区域特色描述相符的是
A.瑞士ー与山为邻一一精耕细作 B.泰国一一草原辽阔一一迁徙游牧
C.肯尼亚——傍水而居一一耕海牧鱼 D.以色列一一沙漠绿洲一一灌溉农业
5.元朝使节在真腊逗留长达一年,他们可能参与的民俗节日是( )
A.那达慕大会 B.御耕节 C.雪顿节 D.开斋节
6.下列不属于美国中部平原生活特点的是( )
A.人们居住比较分散 B.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劳动人手不多
C.人们生活水平较高 D.人们崇尚“谷神”“稻母”等神灵
7.湄公河平原水稻耕作的良好自然条件包括 ( )
①土壤深厚、肥沃
②高温多雨
③水网密布
④人口稠密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8.下列平原中,有稻作文化印记的是 ( )
A.东欧平原 B.东北平原 C.湄公河平原 D.亚马孙平原
9.下列国家中属于东南亚重要稻米出口国的是(  )
A.印度尼西亚 B.泰国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10.下列选项中,你认为进行商品性农业生产所必备的条件有(  )
①劳动力资源丰富
②人均产量高
③交通运输方便
④气候高温多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下列关于美国中部大平原生产、生活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家庭农场为主,规模大 ②产地与消费地近,运输便捷
③农业机械化生产程度高 ④从事农业人口少,住高脚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图,今年春季东南亚各国旱情严重,我国通过澜沧江景洪水电站对下游实施应急补水,缓解了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国的旱情,据此回答2-4题。
12.我国开闸放水是因为( )
A.湄公河流域气候干旱水源得不到补充 B.湄公河的河水只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澜沧江
C.在我国境内降水多于下游各国 D.沿岸国家“同饮一江水”
13.根据资料判断曼谷的气候类型是(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14.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是( )
A.越南 B.老挝 C.泰国 D.柬埔寨
15.美国大农场农业的特点有(  )
①机械化生产
②生产效率低
③人均产量高
④商品化程度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美国大平原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读某年亚洲四国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国家 种植面积(万公顷) 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
中国 4 400 2.14
泰国 168 4.36
印度 2 950 4.23
日本 1 036 1.80
17.根据表格,当年水稻总产量最多的国家是(  )
A.泰国 B.中国 C.印度 D.日本
18.比较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泰国比日本高的自然条件是(  )
A.人口数量多 B.热量条件好 C.技术力量强 D.机械化程度高
观察下图(北极看地球)回答下列各题。
19.关于C洲中部平原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土地辽阔,土壤肥沃,气候适宜
②是世界上著名的农业产区,主要以种植水稻等作物为主
③以发展绿洲农业为主,种植棉花和水果等作物
④农业生产以家庭农场为主,主要生产玉米、大豆和小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下列对图中大洲、大洋相关地理事物表述正确有( )
①在B洲居住的居民主要以白色人种为主
②E洲的印第安人利用山区的环境特点,形成了山下山上不同的生产生活景观
③A洲被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所包围
④位于A洲东部的岛国,在长期与大海共存,与渔业共生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鱼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1.美国中部大平原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农业区之一。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和人文特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土地辽阔,地势低平 
②建筑以高脚屋为主,以木、竹为主要建材 
③农业生产主要是机械化作业
④是美国玉米、大豆和小麦的主产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2.美国中部大平原主要位于( )
A.北寒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
二、非选择题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本土农业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不同的农作物有不同的生长习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自然条件是农业生产的基本原则。水稻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热量,尤其需要大量的水分。世界上水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南部,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等地区也有大面积的种植。小麦有春小麦与冬小麦之分,我国以长城为界,以北种植春小麦,以南为冬小麦。
材料三:针对美国的1787年宪法,易中天如此评价:“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200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创造出来……”
——易中天《美国宪法的诞生和我们的反思》
(1)甲、乙同为美国小麦带,其中种植春小麦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请从气候的角度简述你的判断理由________。
(2)美国的亚热带作物带主要种植水稻、甘蔗等作物。分析美国密西西比河下游地区种植水稻的有利自然条件。
(3)这个设计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它的“精巧”体现在哪些方面?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1)写出图5甲、乙两个平原的名称,并把图1,2,3,4填在下表相应的空格中。
平原 名称 气候类型(填写图号) 生产特点(填写图号)
甲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乙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及上述图表,分析平原“乙”生产特点的成因。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B
3.A
4.D
5.B
6.D
7.D
8.C
9.B
10.B
11.B
12.D
13.B
14.B
15.C
16.C
17.C
18.B
19.C
20.C
21.D
22.D
23.(1)甲;甲地纬度较高,气温较乙地低(或:热量条件较乙地差)
(2)属亚热带地区,纬度低,热量条件好;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量多;密西西比河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
(3)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国家的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国家的司法权。立法、行政、司法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制约。
24.(1)湄公河平原;2;3;美国中部大平原;1;4
(2)地形平原、地势低平;土地辽阔;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不多;以旱地为主;密西西比河自北向南贯穿平原,灌溉便利;科技发达。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