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山川秀美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山川秀美 同步练习--2021-2022学年浙江省人教版七年级人文地理下册

资源简介

山川秀美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我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西北地区均为内流河 B.东部地区河流深受夏季风影响
C.东部地区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D.越往北河流汛期越短、流量越小
2.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多样,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下列措施中,可以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合理办法是( )
A.减少对我国所有自然资源的开发
B.大量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C.对非可再生资源不再利用
D.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3.黄河含沙量大的原因是(  )
①黄土土质疏松、多孔隙  ②黄土高原气温高 
③黄土高原地区植被破坏严重 ④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长江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大河文明的典范。他们的共同点有( )
①河流治理的首要任务都在于治沙
②下游都经过平原地区,航运条件便利
③青和蜀两省是它们共同流经的省份
④都发源于我国的青藏高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诗歌《敕勒歌》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描述景色常见于我国的(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华北平原
6.我国四大盆地中,纬度最低的盆地是(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塔里木盆地 D.准噶尔盆地
7.“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述的是
A.长江上游的特征 B.长江中游的特征 C.黄河上游的特征 D.黄河中游的特征
8.“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首歌描绘的河流用“健美的臂膀”挽起我国的( )
A.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D.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柴达木盆地、华北平原
9.下列关于小兴安岭林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B.以西为华北平原
C.有亚洲最大的红松原始森林 D.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10.我国气候类型和地形都有复杂多样的特点,下列地形区与其气候类型的连线中,正确的是
A.东北平原—温带大陆性气候 B.华北平原—热带季风气候
C.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气候 D.云贵高原—高原山地气候
11.我国气候有“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特点,这是因为(  )
A.夏季风的进退造成的 B.地形的阻挡
C.海陆位置不同 D.纬度位置不同
12.下表反映了我国( )
地形类型 山地 高原 丘陵 盆地 平原
所占比例 33% 26% 10% 19% 12%
①各类地形多样 ②山区面积广大 ③地势西高东低 ④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下列数字所表示的地形区与其名称的连线,正确的一组是
A.①—塔里木盆地 B.②—内蒙古高原 C.③—四川盆地 D.④—华北平原
14.瑞士山区最重要的旅游季节是(  )
A.夏季 B.秋季 C.春季 D.冬季
15.下列山脉中,表示太行山脉的是
A. B. C. D.
16.千百年来,长江和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中华儿女也用智慧和最真挚的情感谱写了赞美与保卫母亲河的诗篇和乐章。“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从这些文字中可以看出我国( )
A.地形复杂多样 B.气候不稳定性 C.地势西高东低 D.山区面积广大
2020年,在全球爆发的新冠肺炎,南美洲面积最大的国家巴西成了继美国之后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截止6月9日,巴西累计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人数达到707412人。大洋洲的澳大利亚累计确诊感染新冠肺炎病毒人数也达到7265人,读澳大利亚和巴西简图,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两国自然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B.澳大利亚东部以低矮的高原为主
C.巴西全部位于南半球 D.巴西气候干燥,沙漠面积广大
18.关于澳大利亚和巴西人口和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两国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B.澳大利亚素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之称,巴西的畜牧业发展速度缓慢
C.两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铁矿石出口国
D.两国的首都都不是其最大城市
二、非选择题
19.读长江流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干流流经的直辖市有__(简称)和__(简称),最终注入东海,是我国第__大河。
(2)在图中圈出长江中下游划分点城市。
(3)长江的水能资源在____ 河段丰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 。
(4)治理长江的首要任务是____,治理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 。
20.读黄河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的发源地①为_____注入海洋②_____,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为_____,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为_____
(2)从③到④,黄河流经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和_____
(3)黄河含沙量最多的是在_____游,在_____游形成地上河,水能资源最丰富是在游,治理黄河最根本的是在_____游开始治理,防止水土流失。(填“上”,“中”,“下”)
21.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源头①发源于_________山北麓,注入④_________海。
(2)支流②为__________河
(3)黄河上游流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是黄河_________资源最集中的地区。
(4)读上图,因河床高出地面7米以上而称为“_________”。此种现象在黄河的___________段(A至B或B至C)最为明显。而要从根本上治理图中所反映的问题,必须在____________(填字母)(A上游B中游C下游D上中游E中下游)地区大力植树造林,综合整治。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2.D
3.C
4.D
5.C
6.A
7.A
8.C
9.C
10.C
11.A
12.A
13.A
14.D
15.B
16.C
17.A
18.B
19.(1)渝;沪;一。
(2)在图中圈出宜昌和湖口即可。
(3)上游;落差大,支流多。
(4)防洪;兴修水库、疏浚河道、加固防洪大堤等。
20.(1)巴颜喀拉山、渤海、河口、桃花峪
(2)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3)中、下、上、中
21.(1)巴颜喀拉山,渤
(2)渭
(3)水能,
(4)地上河B至C,D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