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青藏地区一、单项选择题1.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A.干旱 B.高温多雨 C.高寒 D.冷湿2.青藏高原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A.河谷地区水源丰富,灌溉便利B.河谷地区土壤肥沃C.河谷海拔低,气温较高D.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全国各地独特美食的介绍,让观众从饮食文化方面和理解传统和变化着的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下各题。3.第二集《转化的灵感》中的一个镜头:“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该镜头拍摄于(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4.第六集《五味的调和》通过介绍川、鲁、粤、淮扬四大基础菜系,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烹饪文化。鲁菜、粤菜的发源地分别是( )A.山东省、福建省 B.山西省、广东省C.山东省、广东省 D.山西省、福建省5.为拍摄《舌尖上的中国》,摄制组行走大江南北,途中不仅体验到了各地美食,而且体会到了祖国疆域的辽阔。从海陆位置来看,下列国家与中国具有一样特征的是( )A.日本 B.美国 C.蒙古 D.印度尼西亚6.下列关于拉萨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共同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都位于我国西部地区 ②都是温带大陆性气候③都是民族自治区首府 ④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重要的门户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7.舌尖上的美昧∶高原的深秋充满寒意,好客的扎西一家端出青稞酒和糌粑招待来自远方的客人。据此判断,扎西一家是( )A.蒙古族 B.回族 C.藏族 D.壮族8.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A.湿热 B.高寒 C.干旱 D.高热9.下列城市,海拔最高的是A.巴西利亚 B.乌鲁木齐 C.拉萨 D.上海2017年6月17—23日,国家电网在青海省首次尝试以太阳能、风能及水能等100%清洁能源供电一周。此次尝试为国家电网首次在省级范围的清洁电力供应尝试,这标志我国在新能源电力供应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据此读图回答以下各题。10.青海省发展水电的优越条件有( )①地域广,土地辽阔 ②冰川积雪广布,为河流补给水源 ③人口增长快,电力需求不断增长 ④河流湍急,水能蕴藏量大 ⑤峡谷发育,多良好坝址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④11.与青海省相比,沿海经济发达省区实现全部清洁能源供电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A.火力发电量大,消费比重高 B.人口众多,人均耗电量大C.开发条件差,清洁能源利用率低 D.电力需求量大,能源资源不足12.小明在查找有关旅游景点的过程中,被青藏地区独特的环境所吸引,下列有关青藏地区地理环境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B.人口以哈萨克族为主C.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和棉花 D.是我国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发源地13.造成青藏地区牧草优良的自然条件有①光照强②昼夜温差大③气候高寒④水源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某中学地理小组绘制了一幅思维导图,解释某地形区自然地理要素的作用与影响。据此回答,图中序号与其填入的内容合适的是A.①海拔低,一马平川 B.②辐射强,太阳能资源丰富C.③冬暖夏热,日温差小 D.④湖泊星罗棋布,沟壑纵横15.央视推出大型旅游纪实节目《北纬30°中国行》,摄制组不可能拍摄到的画面是A.成群结队的藏羚羊奔跑在辽阔的青藏高原上B.内蒙古草原上的牧民捧出香甜的奶茶款待来自远方的客人C.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绿油油的稻田里,农民辛勤地劳作着D.四川盆地的自然保护区里,大熊猫悠闲地吃着竹子16.“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某同学沿下图的线路出发了。他沿途先后看到的景观是A.富饶的盆地——绿野相连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牦牛成群B.绿野相连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富饶的盆地——牦牛成群C.富饶的盆地——牦牛成群——绿野相连的珠三角——喀斯特地貌D.喀斯特地貌——富饶的盆地——牦牛成群——绿野相连的珠三角17.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极大的一条铁路,它的建成通车,有利于①东部地区的商品进入西藏②铁路沿线矿产资源的开发③西藏向东部输出资金、人才④促进西藏自治区的经济发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读图,回答以下各题。18.三江源素有“中华水塔”的美誉。三江指的是图中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关于三江源描述正确的是 ▲A.三江源位于图中的甲省 B.拥有珍稀濒危物种三河马C.该地发展河谷绿洲农业 D.地势高、气压高20.青藏地区的牧草营养成分高是因为( )①海拔高 ②昼夜温差大 ③高寒气候条件 ④太阳紫外线强烈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21.2018年1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作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源地( )A.长江、黄河、澜沧江 B.长江、黄河、乌江C.长江、黄河、黑龙江 D.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二、非选择题22.北纬30度线是中国最美丽的风景长廊,有很多神奇的现象,是一条引人关注的地带。村料一:北纬30度地形剖面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30°N附近地势的特点及其对河流流向的影响。材料二:资料卡一 资料卡三城市 1月均温(℃)成都(30.7°N,104.4°E) 5.5舟山(30.2°N,121.4°E) 3.7资料卡二 四川盆地是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四川盆地就有谷物栽培;都江堰仍然发挥着重要的防洪和灌溉作用;四川盆地多紫红色砂岩和页岩,土壤以色土为主,含丰富的磷钾成分。(2)比较资料卡一中的两个城市1月均温情况,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结合资料卡三与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3)综合资料卡二、三,分析四川盆地成为我国八大综合农业区之一的自然和人文条件(各写一点)。23.生活在拉萨的居民主要信仰( )A.藏传佛教 B.藏传基督教 C.藏传道教 D.伊斯兰教24.读青藏地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山脉①是__________山脉。(2)牧区②的代表牲畜有___________、藏绵羊和藏山羊。(3)山脉③有世界上的最高峰___________________。(4)河谷农业区④是_____________。(5)铁路干线⑤沿线可能看到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__和小麦。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C2.C3.A4.C5.B6.B7.C8.B9.C10.C11.D12.D13.B14.B15.B16.B17.B18.D19.A20.D21.A22.(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2),成都1月均温高于舟山;四川盆地北部有高大的大巴山脉和秦岭阻挡,大大减弱了冬季风的的入侵程度,舟山北部没有高大山脉阻挡,受冬季风影响程度大。(3)自然条件有:土壤肥沃;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人文条件: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络;城市众多;都江堰为农业生产发挥着重要的防洪和灌溉作用。23.A24.昆仑 牦牛 珠穆朗玛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稞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