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进修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京市海淀区进修学校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试题全科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化学

考生
须知
1、本试卷共4页,包括三个大题,33个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 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1 C-12 N-14 O-16 F-19 S-32 Na-23 Mg-24 Al-27 Cl-35.5
I卷(共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包括25道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oC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另一种化合物为NaCl D.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3、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    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3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NaCl是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可以导电
5、符合右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A.Na2CO3    B.Cu2(OH)2CO3
C.NaCl    D.NaHCO3
6、某实验小组只领取下列仪器或用品:冷凝管、牛角管、铁架台、铁圈、三角架、石棉网、烧杯、分液漏斗、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蒸馏烧瓶、温度计、火柴。只应用上述仪器或用品,不能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A.蒸发     B.萃取    C.过滤    D.蒸馏
7、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2CO+O22CO2            B.CaO+H2O=Ca(OH)2
C.C+H2OCO+H2 D.CO2+Ca(OH)2=CaCO3↓+H2O
8、刚榨出的苹果汁是绿色的。一段时间后由于发生了氧化反应而变暗,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
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9、除去NaCl中混有的 MgCl2、Na2SO4时选用:
A.NaOH、Ba(NO3) 2 、Na2CO3 、HCl B.Ca(OH) 2、Mg(NO3) 2、Na2CO3、HCl
C.NaOH、BaCl2 、Na2CO3 、HCl D.Na2CO3 、BaCl2、HCl
10、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05 NA 个CO2分子所占的体积是1.12L
B.22gCO2与11.2L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C.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Na+数为0.1NA个
D.将20g NaOH固体溶于500mL水中可配成1mol/L的NaOH溶液
11、下列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H2SO4=2H++SO42-  B.NH4NO3 =NH4++NO3-
C.NaHCO3 =Na+ +H++CO32-    D.Ba(OH)2=Ba2++2OH-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的摩尔质量是2 B.1molH2O 的质量是18 g /mol
C.2g H2含1mol H D.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 g/ mol
13、比较1.0mol N2和1.0mol CO的下列物理量:①质量 ②分子总数 ③原子总数,其中相同的是: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②③
14、相同质量的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目最多的是:
A.CH4 B.NH3 C.H2O D.HF
15、下列变化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NaOH→NaCl B.H2SO4→H2
C. HCl→Cl2 D.CaCO3→CO2
16、下列溶液中c(Cl-) 与50mL 1mol/L 氯化铝溶液中的c(Cl-) 相等的是:
A.150 mL 1mol/L氯化钠溶液   B.75 mL 2mol/L氯化铵(NH4Cl)溶液
C.150 mL 1mol/L氯化钾溶液     D.75 mL 1mol/L氯化铁溶液
17、今有0.1mol/LNa2SO4溶液300 mL,0.1mol/LMgSO4溶液200 mL和0.1mol/L Al2(SO4)3溶液100 mL,这三种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1∶1    B.3∶2∶2    C.3∶2∶3    D.1∶1∶3
18、不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CO2↑+H2O表示的是:
A.Na2CO3+2HCl=2NaCl +CO2↑+H2O B.NaHCO3+HCl=NaCl +CO2↑+H2O
C.K2CO3+H2SO4=K2SO4 +CO2↑+H2O D.K2CO3+2HNO3=2KNO3 +CO2↑+H2O
1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铁与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
B.硫酸与氢氧化镁溶液:H++OH-=H2O
C.碳酸钙与稀硝酸: CO32-+2H+=CO2↑+H2O
D.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Cu2++SO42-+Ba2++2OH-=Cu(OH)2↓+BaSO4↓
20、现有NaOH、Na2CO3和Ba(OH)2三种无色溶液,用一种试剂就可将它们直接鉴别出来,这种试剂是:
A.HCl B.H2SO4 C.Na2SO4 D.CaCl2
21、从海水里可以提取溴,主要反应为2Br- + Cl2 = 2Cl- + Br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溴离子具有氧化性 B.氯气是还原剂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Br2是氧化产物
22、在无色透明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K+ 、Cu2+ 、NO3- 、SO42- B.K+、 Na+、 Cl-、 CO32-
C.Zn2+、NH4+、NO3-、 Cl- D.K+ 、Fe2+、 MnO4- 、SO42-
23、下列粒子中,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的是:
A.Mg B.Zn2+ C.Fe2+ D.H+
2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3+ + Fe = 2Fe2+ B.2Fe3+ + 3Cu = 2Fe + 3Cu2+
C.Fe2+ + 2H+ +H2O2=Fe3+ +2H2O D.2Fe2+ + Cl2 =2 Fe3+ + 2 Cl-
25、在反应4P+3KOH+3H2O = 3KH2PO2+PH3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3:1 B.1:3 C.4:1 D.1:4
II卷(共50分)
二、填空题:(共38分,包括6道小题)
26、(12分)物质的分离提纯:
(1)下列各组混和物的分离提纯或是检验应采用什么方法?①实验室中的石灰水久置,液面上常悬浮有CaCO3微粒。可用 的方法除去Ca(OH)2溶液中悬浮的CaCO3微粒。②鉴别胶体和溶液的一般方法是 ③除去乙醇中溶解的微量食盐可采用    的方法。
④从碘水中提取碘可采用   的方法。⑤除去氧化钙中的碳酸钙可用   的方法。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提纯用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2SO4(MgSO4)
KOH(Ba(OH)2)
NaCl(NaOH和Na2CO3)
(2)填表
27、(6分)水在很多的反应中,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水参与的反应,回答问题:
① NaH+H2O==NaOH+H2↑ (NaH中H为-1价) ②2Na2O2+2H2O==4NaOH+O2↑
③2Na+2H2O==2NaOH+H2↑ ④CO2+H2O==H2CO3
⑤2H2O====2H2↑+O2↑ ⑥2F2+2H2O==4HF+O2
(1)水只作氧化剂的是 ;(填写序号,下同)水只作还原剂的是 ;水既作氧化剂,又做还原剂的是 ;水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是 。
(2)水作氧化剂时,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若电解1mol水,转移的电子数为 个。
28、(5分)某溶液中可能存在下列阴离子:Cl-、SO42-、CO32-中的一种或几种,
(1)当溶液中存在大量H+时,     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2)当溶液中存在大量Ag+时,     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
(3)如何确定溶液中含有SO42-,方法是 。
29、(4分)现有下列物质 ①NaCl晶体 ②干冰 ③液态醋酸 ④铜 ⑤BaSO4固体 ⑥蔗糖 ⑦酒精
⑧熔融的KNO3 ⑨液氧 ⑩硫酸溶液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
30、(7分)在3Cu+8HNO3=3Cu(NO3)2+2NO↑+4H2O反应中,
(1)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2)判断氧化剂是 ; 元素被氧化;被还原的HNO3与参加反应的HNO3物质的量之比是 。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31、(4分)关于离子反应:XO3- + 5X- +6H+ = 3X2 + 3H2O,其中XO3- 中X的化合价是 ,若反应消耗1mol XO3-,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该反应中被氧化和被还原的X原子个数比为 。
三、实验题(共12分,包括2道小题)
32、(6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晶体,但现在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提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操作①加热的目的是 ,发生的反应 (填“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操作②除用BaCl2溶液外,还可以用 。
(3)操作③的目的是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操作④应在 (填仪器名称)中进行。
33、(6分)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cm3)配制1mol/L的稀硫酸100mL,回答下列问题:
(1)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 mL。
(2)配制时需选用的仪器主要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3)转移后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2~3次,否则,所制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会 (偏大、偏小、无影响);
(4)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所得溶液的浓度 (偏大、偏小、无影响)。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化学答题纸
二、填空题:(共38分,包括6道小题)
26、(12分)
(1)① ;②
③    ;④   ;⑤   。
(2)填表: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提纯用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2SO4( MgSO4)
KOH(Ba(OH)2)
NaCl(NaOH和Na2CO3)

27、(6分)
(1) ; ; ; 。
(2) , 。
28、(5分)
(1)     。(2)     。
(3) 。
29、(4分)(1) (2)
30、(7分)
(1)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4H2O
(2) ; ; 。
(3) 。
31、(4分)
; ; 。
三、实验题(共12分,包括2道小题)
32、(6分)
(1) , 。
(2) 。
(3) , 。
(4) 。
33、(6分)
(1) mL。(2)
(3) ;(4) 。
21世纪教育网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答案
高一化学
一、选择题:(共50分,包括25道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A
D
C
B
A
C
A
B
C
A
C
D
C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C
D
C
B
D
B
D
C
C
D
B
二、填空题:(共39分,包括5道小题)
26、(1)(5分,每空1分)①过滤;②丁达尔效应;③蒸馏;④萃取;⑤加热分解
(2)(7分,每空1分)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提纯用试剂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Na2SO4(MgSO4)
NaOH溶液
Mg2++2OH-=Mg(OH)2↓
KOH(Ba(OH)2)
K2SO4溶液
Ba2++SO42-=BaSO4↓
NaCl(NaOH和Na2CO3)
稀盐酸
OH-+H+=H2O;CO32—+2H+=CO2↑+H2O
27、(6分,每空1分)
(1)①③;⑥;⑤;② (2)H;6.02×1023 21世纪教育网
28、(5分)
(1)CO32- (1分);(2)Cl-、SO42-、CO32- (2分); (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溶液中有SO42-。(2分)
29、(4分,每空2分)
(1)④⑧⑩ ; (2)①③⑤⑧
30、(7分)21世纪教育网
(1)双线桥略(1分) (2)HNO3(1分);Cu(1分);1:4(2分)
(3)3Cu+8H++2NO3—=3Cu2++2NO↑+4H2O(2分)
31、(4分)
+ 5(1分);5(1分);5:1(2分)21世纪教育网
三、实验题(共12分,包括2道小题)
32、(6分,每空1分)
(1)除去混合物中的碳酸氢铵;不是; (2)Ba(OH)2溶液;
(3)除去过量的Ba2+;Ba2++ CO32-=BaCO3↓; (4)蒸发皿
33、(6分)
(1)5.4 mL(2分); (2)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 (2分)
(3)偏小(1分) ; (4)偏大(1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历史

考生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包括两个大题,5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周初统治者实行分封制的主要意图是:
A、巩固周朝国家政权 B、 分割诸侯的权力
C、控制原来商朝地区 D、保证国家的兵源
2、西周统治者确立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主要动机是:
A、确保统治集团内部稳定 B、 巩固父系家长的宗族地位
C、防止自家财产过渡流失 D、明确大宗和小宗等级关系
3、关于秦始皇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建立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权组织,评价不正确的是:
A、主要功能是帮助皇帝处理繁杂的行政事务
B、体现三权分立、互相监督制约的民主思想
C、三公诸卿朝议,有效减少皇帝决策的失误
D、从根本上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专制特点
4、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
A、世代相袭 B、考试选拔
C、地方推荐 D、皇帝任命
5、秦朝推行的郡县制其作用和影响包括:
①郡守掌管地方情况定期向中央汇报 ②县令治理民众,掌管财政、司法和兵役
③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④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6、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B、颁布“推恩令”
C、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D、颁布“附益之法”
7、三省六部制在唐朝初年,三省的职能是:
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
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
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
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8、唐朝设置的藩镇带来的后果是:
A、宦官专权 B、农民起义
C、结党营私 D、分裂割据
9、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体制变革,基本消除了古代历史上的军阀割据现象。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用文官取代武将担任地方长官 B、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降低将帅之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0、“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藩镇节度使实权 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派文臣担任地方的长官 D、设三司管理财政
11、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座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日益被分割
12、下列对明朝内阁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正式确立于明成祖时期 B、内阁大学士参与国家机密事务的决策
C、内阁大学士有票拟权 D、内阁后来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
13、清朝设立军机处的作用和影响不包括:
A、使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
B、提高了行政效率,便于皇帝直接了解基层
C、锻炼了军机大臣们的能力,提升了他们的品级
D、是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标志
14、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性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大禹》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15、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21世纪教育网
①皇权至高无上 ②中央统治地方
③体制严谨周密 ④思想高度统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伴随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始终的基本矛盾是:
①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②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③皇位世袭与外戚、宦官干政的矛盾 ④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的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7、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出现了二百多个小国,史称“城邦”,以下关于希腊城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城邦的基本特征
B、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
C、希腊城邦全体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
D、希腊城邦的中心地区是城市,周围有若干村落
18、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梭伦改革 D、亚历山大改革
19、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是:
A、梭伦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陶片放逐法的实行
20、下列不属于希腊民主制度衰落的原因是:
A、伯利克里改革的失败
B、城邦内部的混乱和城邦之间的混战
C、公元前338年,马其顿征服希腊
D、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是少数人的民主
21、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在于:
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
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
③发展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
④满足了雅典人民参政的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D、③④
22、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是:
A、《民法大全》的编撰 B、《万民法》的颁布
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公民法的形成
23、公民法与万民法最主要的不同是:
A、内容的不同 B、制定者的不同
C、适用范围的不同 D、制定依据的不同
24、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公民法的形成
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 D、《民法大全》的编纂
25、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由此反映出来的实质是:
A、体现公正、公平原则 B、保护公民的合法收入
C、维持社会的等级和秩序 D、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26、古罗马的法律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重要贡献是:
①反对封建制度的武器 ②成为资产阶级立法依据
③推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④奠定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7、英国《权利法案》的实质是:
A、宣告英国君主制度的结束 B、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C、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D、彻底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2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A、宪法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宪法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D、君主权力受宪法制约
29、英国的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获得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在议会中的作用的局面出现于:
A、光荣革命后 B、内阁制形成后
C、1832年议会改革后 D、19世纪后半期的议会改革后
30、下列关于英国内阁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 内阁全体成员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
② 内阁全体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
③ 如果议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下台
④ 内阁首相有权解散议会,重新进行选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1、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对华战争拨款,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对上述镜头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虚位元首,议会掌握国家权力
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
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
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32、《权利法案》规定:“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会。”其含义是:
A、议会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B、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
C、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21世纪教育网 D、议会有限制国王的权利
33、对建国初期的美国,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中央集权的共和制国家 B、各州之间存在贸易障碍
C、对外贸易不敌欧洲大国 D、州政府拥有自己的军队
34、美国联邦制共和政权确立是在:
A、独立战争后 B、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C、1787年宪法通过之后 D、南北战争结束之后
35、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首要目的是:
A、加强中央权力平息社会动荡 B、确立民主政治制度
C、建立法制社会规范民众行为 D、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36、为制定宪法,美国召开了制宪会议。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A、美国不需要建立统一的政府 B、政府权力不需受任何力量的制约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专制政府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37、下列关于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实行三权分立,权力制衡原则 B、国家主权属于联邦
C、坚持中央集权和州权平等原则 D、执行一党执政多党参政制
38、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①民主性不够广泛
②允许奴隶制存在
③不承认所有成年人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④总统由选民间接选出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39、关于美国两党政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两党分别是民主党和共和党 B、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C、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D、今天美国政坛已经不存在驴象之争
40、法国走向共和的道路艰难曲折。建立了法国共和政体的宪法形成于: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C、法兰西第二帝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41、《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有权召开两院的特别会议,但在会议的闭会期间,如果每院有绝对多数要求开会,总统也必须召集两院。”这说明:
A、总统控制议会 B、总统权大,议会权小
C、总统的权力受议会限制 D、行政权高于立法权
42、依据宪法,法兰西共和国的行政大权属于:
A、总统 B、总理
C、内阁 D、首相
43、1875年宪法修正条文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其作用是:
A、阻塞了所有君主派的复辟之路 B、确立了法国共和政权
C、否定了君主立宪政体 D、违背了民主共和的原则
44、关于德国统一,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分五裂的邦国渴望统一 B、普鲁士政治开明经济实力强大
C、完成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 D、俾斯麦领导三次王朝战争
4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法律必经哪一机构同意才能最终有效:
A、宰相 B、联邦议会
C、帝国议会 D、帝国大法官
46、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A、皇帝是世袭的、象征性的和礼仪性的
B、皇帝真正掌握了国家的最高权力
C、两院制议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D、政府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对待
47、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21世纪教育网
48、下列法律文献颁布的先后顺序是
①《德意志帝国宪法》 ②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 ④美国联邦宪法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③④②① D、④②①③
49、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50、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的意义是:
A、共同代表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B、标志着英、美、法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C、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D、直接导致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51题10分,第52题10分,第53题6分,第54题24分,共50分)
5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文“民主”一词最早出现于《尚书》,该书提到:“天惟时求民主,乃大降显于成汤。”这里说的是:暴君夏桀残民以逞,不配做民之主,推翻夏桀的成汤才是民主。
材料二、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足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个人才能。”
——《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回答:
(1)材料一中“民主”和“民”以及材料二中的“任何人”分别是指什么?(6分)
(2)说明材料二中“民主”的含义。根据伯利克里的说法,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4分)
52、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会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行为。
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非法。
除经议会同意之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1)以上材料出自____________(2分)
(2)此文件限制了国王哪些权力?(8分)
53、材料分析题
美国华盛顿纪念塔有一块来自中国的石碑。碑文取自《瀛环志略》:“华盛顿,异人也。①起事勇于胜广,割据雄于曹刘,既已提三尺剑,开疆万里,②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荐之法,③几于天下为公,骎骎乎三代之遗意。④其治国崇让善俗,不尚武功,亦迥与诸国异……米利坚(即美利坚)合众国之为国,幅员万里,⑤不设王侯之号,不循世袭之规,公器付之公论,创古今未有之局,一何奇也!”
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中划线的五部分,有两部分直接描述了美国政治制度,请写出序号。(4分)
(2)结合1787年宪法谈谈美国政治制度是怎样“创古今未有之局”的?(2分)
54、阅读材料:
材料一、康熙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二、
(1)凡是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2)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3)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4)议会内之演说自由、辨认或议事自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受到弹劾或询问。
材料三、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告别词,表示坚决不再出任下届总统,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摒弃终身、总统至多连任两届的先例。
材料四、这一年(1796年),中国的乾隆皇帝传位于嘉庆,自己整整做了61年皇帝。
回答: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呈现什么特点?(2分)
(2)从材料二中看出英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之下英国国王的地位如何?(4分)
(3)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中英两国的政治体制有何本质不同?(4分)
(4)根据材料三、材料四以及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总统与中国皇帝产生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
(5)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与美国政治体制上的异同。(10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历史答题纸
51、(10分)
(1)(6分)
(2)(4分)
52、(10分)
(1)(2分)
(2)(8分)
53、(6分)
(1)(4分)
(2)(2分)
54、(24分)
(1)(2分)
(2)(4分)
21世纪教育网
(3)(4分)
(4)(4分)
(5)(10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一历史参考答案(2012、10)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B
D
D
A
D
D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D
C
D
B
A
C
C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A
C
C
D
D
D
C
D
C
D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C
C
A
C
A
D
D
D
D
D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C
A
A
B
B
B
B
B
B
B
二、非选择题(第51题10分,第52题10分,第53题6分,第54题24分,共50分)
51、(1)民主:最高统治者;(2分)
民:被统治者;(2分)
任何人:有限定的公民(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以外的居民)(2分)
(2)民主:人民主权,少数服从多数。(2分)
特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2分)21世纪教育网
52、(1)《权利法案》(2分)
(2)立法权、征税权、司法权、军权。(8分)21世纪教育网
53、(1)②⑤(4分)
(2)创立资本主义三权分立的共和政体。(2分)21世纪教育网
54、(1)君主专制(2分)
(2)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2分)21世纪教育网
议会掌握国家实权,英王权力受到限制,后来成了象征意义上君主。(2分)
(3)中国是一个封建专制的国家(2分)
英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2分)
(4)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2分)
中国皇帝则是世袭制。(2分)
(5)相同:英美均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2分)
不同:
英国为君主立宪制,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议会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英国形成了责任内阁制,内阁首相执掌国家的行政大权,内阁对议会负责。(4分)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体现三权分立、互相制约的原则;总统掌握行政权,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任期四年,一般不超过两届。(4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地理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共9页,包括两个大题,53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考试结束时,上交机读卡和第8、9页试卷纸。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oC时反应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和另一种化合物。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即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你认为其中错误的是:
A.这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另一种化合物为NaCl D.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3、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    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
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3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NaCl是电解质
B.NaCl溶液是电解质
C.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NaCl溶液可以导电
5.地球所处的“安全的宇宙环境”指的是
①太阳系中的行星公转轨道近乎于一个平面 ②自转方向一致
③宇宙中天体在同一轨道上运动 ④公转方向一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6.下列关于太阳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B.可见光主要发自日冕层
C.表面温度是60000C D.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5年
7.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
A.核裂变反应 B.核聚变反应 C.耀斑爆发 D.太阳风
8.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是
A.维持地表和地球内部温度 B.产生极光现象
C.为人类提供能源 D.产生“磁暴”现象
9.太阳辐射决定了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
①维持地表的温度 ②改变大气成分 ③决定大气降水
④促进水和大气的运动 ⑤影响生物活动的范围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④⑤ D.①②③
10.下列能源属于来自太阳能的是
①核能 ②地热能 ③水能 ④生物能 ⑤煤、石油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④
11.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
A. 地表不同纬度昼夜温差的不同 B. 各地年降水量的差异
C.地表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D.地表不同经度获得热量的差异
12.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划分为:
A.日冕、色球、光球 B.光球、色球、日冕 C.色球、光球、日冕 D.光球、日冕、色球
1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耀斑、日冕 B.黑子、磁暴 C.黑子、耀斑 D.耀斑、磁暴
14.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活动发生在太阳的中心 B.黑子越大、越多,太阳活动越强
C.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是耀斑 D.日冕层上的太阳活动是日珥
15.下列现象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是
A.地面短波无线电通讯受到影响 B.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
C.全球气候变暖 D.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
16.耀斑爆发时,下列地区较易观察到绚丽极光的是
A.青藏高原 B.赤道附近 C.极圈以内 D.中高纬度地区
太阳黑子活动的变化会对地球的气候产生明显影响。下图2显示北半球部分高纬度地区太阳黑子活动与年均降水量的关系。回答17、18题。
图2
17.图中所示的两组34个测站中
A.上面的12个测站的自转角速度小于下面的22个测站
B.上面的12个测站的自转线速度小于下面的22个测站
C.上面的12个测站主要位于亚洲
D.下面的22个测站主要位于北美洲
18.观测显示,所测地区年平均降水量
A.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增大 B. 随太阳黑子活动的增强而减小
C.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吻合 D. 变化周期与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无关
19.关于地球自转运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B.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C.地球自转一周360度,所需要的时间为1恒星日 D.自转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20.能证明地球自转的地理现象有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 太阳的东升西落
C.南半球河流右岸冲刷严重 D.季节的交替变换
21.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近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 B.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C.北半球正值冬季 D.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22.一天当中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
A.日出 B.子夜 C.日落 D. 正午
23.地球上经度相同的各地
A.地转偏向力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昼夜长短相同 D.地方时相同
24.“北京时间”是指
A.北京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B.东八区的区时
C.全球共同使用的时间 D.116°E经线的地方时
25.小明同学利用暑假赴日本旅游,并拍摄了一幅富士山的风景照,拍照时间为8时15分(北京时间)。那么小明拍照时,东京正值
A.上午 B.正午 C.下午 D.晚上
电视收视率是指在某个时段收看电视的人(户)数占电视观众总人(户)数的百分比。 读图3,完成26题。
图3
26.一般情况下,图3中表示北京地区电视收视率变化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7.同一纬线上的各地
A.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B.地方时相同、季节不同
C.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时间相同 D.自转线速度相同,角速度不同
28.关于晨昏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90度 B.与地轴重合
C.是昼夜的分界线 D.地方时为6点或18点
29. 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赤道上 B.北回归线上 C.北极圈上 D.南回归线上
30.下列各地中每年两次受到太阳直射的是
A.200N,300E B.260N,250W C.23026’S,600W D.300S,1320E
31.下图4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A B C D
图4
32.读图5“太阳直射点轨迹示意图”,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图5
A.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当太阳直射点由A至B的过程中,北京的昼长越来越短,且昼比夜短
C.太阳直射点由B至C至D的过程中 ,北京的季节变化经历了春季——夏季——秋季
D.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时,最适于进行南极考察
33.今天(11月8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和行将移动的方向分别是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34.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A.北方平原多 B.北方冬季白昼时间短
C.南方气候潮湿 D.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小
35.下图6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原来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
A B C D
图6
36.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正确叙述是
A.内部圈层分为岩石圈、大气圈、水圈 B.岩石圈不包括地壳
C.外部圈层分为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D.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之间没有联系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图7),回答37~38题。
图7
37.图7中A表示
A.地幔 B.地壳 C.地核 D.软流层
38.岩石圈位于图中所示的
A.A顶部 B.B顶部 C.A的全部和B顶部 D.C外部
39.关于地球大气圈低层大气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由氧气组成 B.由干洁空气组成
C.由氧气和水汽组成 D.由干洁空气、水汽和固体杂质组成
40.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主要原因是
①距离地面近 ②水汽和固体杂质多 ③对流运动旺盛 ④气温垂直变化明显
A.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1.关于平流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故称平流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C.该层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线 D.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42.地理学家认为,人类生活的地球表面是由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共同作用的界面。这说明
①人类的生存环境不是由单一要素构成的 ②各圈层之间互相影响、互相渗透
③各圈层在地球上的分布是均匀的 ④各圈层内部是稳定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43.火山爆发时从火山口向外涌出大量的岩浆,其发源地是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44.地球上淡水储量最多的水体是:
A.河水 B.湖泊淡水 C.冰川 D.地下淡水
北京时间9月29日21点1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0°N,99°E)发射升空。发射后大约10分钟,到达了近地点约200千米、远地点约346千米的轨道。回答45-46题。
45.“天宫一号”运行轨道所处大气层的特点是
A.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B.对流现象显著,多云雨现象
C.气流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行 D.存在电离层,可反射无线电波
46.最可能干扰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联系的是
A. 云雾 B. 流星 C. 太阳活动 D. 太阳辐射
读图8,回答第47题。21世纪教育网
图8
47.在6月到8月期间,
A.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 B.日出时间①比③早
C.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 D.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下图9为北京市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读图完成48题。
图9
48.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00~16: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9.下列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流层中的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辐射 B.平流层中的水汽能吸收太阳红外辐射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D.大气通过大量吸收太阳辐射而明显增温
50.深秋时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原因是21世纪教育网
A.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D.白天大气反射作用弱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道小题,共50分)
51.阅读下表1,完成下列问题:(20分)
表1:八颗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
行星
距太阳
(地球=1)
质量
(地球=1)
体积
(地球=1)
自转周期
公转周期
赤道半径
(千米)
卫星数
水星
0.387
0.05
0.056
58.6天
87.9天
2 440
0
金星
0.723
0.82
0.856
逆243天
224.7天
6 050
0
地球
1.00
1.00
1.00
23小时56分
1.0年
6 378
1
火星
1.52
0.11
0.15
24小时37分
1.9年
3 395
2
木星
5.2
317.94
1316.0
9小时50分
11.8年
71 400
61
土星
9.5
95.18
754.0
10小时14分
29.5年
60 000
31
天王星
19.2
14.63
65.20
逆23小时54分
84.0年
25 900
21
海王星
30.1
17.22
57.10
17小时48分
164.8年
24 750
11
(1)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通常将八颗行星分为类地行星: 、 、
、 ;巨行星: 、 ;远日行星: 、
三类。
(2)八颗行星中体积和质量均最大的是 ,卫星数量最多的行星是 ,共有 颗,行星表面日温差最大的是 。21世纪教育网
(3)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为 ,自转方向除 、 外,均为自西向东。
(4)根据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你认为八颗行星中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物质的是 星,理由是 。
(5)在神话故事中常常出现的“天上一天,地上十年”的情节——某个善良的人在某一天被神仙带到了天堂,在那里过了一天,等他回到地面上时,发现已经物是人非,“昨天”的同龄人现在已经成了“老头”了。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请你谈谈你对该种情节的认识:

52.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10)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1),完成下列要求。(20分)
(1)在图10上画出“地球自转方向”“晨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3分)
(2)此时地球位于图11中的 位置(用字母表示)。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半球处于 (节气)、
(季节)。(4分)
(3)这一天,图10中A、B两地先见到日出的是 ;A、B、C三地白昼最长的是 。(2分)
(4)此时,D点的地方时是 点钟,夜长为 小时。(2分)
(5)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地区是 。(2分)
(6)地球处于图11中A位置时,北京可能出现的现象有 (选择填空)。(1分)
A.昼短夜长
B.正午人影为一年中最长21世纪教育网
C.昼夜等长
D. 正午人影为一年中最短
(7)地球由A向B位置运行过程中,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将逐渐 (增大或降低),北京白昼的变化规律是 ;此时段北极圈以北有 (极昼或极夜)现象,且其范围逐渐 。(4分)
(8)地球位于A、B、C、D中的 位置时,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其日期是 。(2分)
53.读下图12,完成关于大气受热状况的结构图:(10分)
图12
(1)①~④分别代表的辐射名称是:(4分)
① ② ③ ④ 21世纪教育网
(2)A、B、C分别代表的作用名称是:(3分)
A B C
(3)综合全图看,对流层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是 ,直接来源是 。
因此,近地面气温的高低与 和下垫面(即地面状况)两方面因素密切相关。(3分)
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参考答案
2012.11.9
1-5:BBCDD 6-10:ABCCC 11-15:CBCBA 16-20:CBCBB 21-25:CDDBA
26-30:BACBA 31-35:BADDD 36-40:CBCDC 41-45:AABCD 46-50:CBBCB
51.(1)水星、金星、地球、火星(4’) 木星、土星 (2’) 天王星、海王星(2’)
(2)木星(1’) 木星(1’) 61(1’) 金星(1’)
(3)自西向东(1’) 金星、天王星(2’)
(4)火星(1’) 主要从日地距离导致的地表温度和自转周期导致的日温差两个角度分析。(2’)
(5)合理即可(2’) 21世纪教育网
52.(1)(3’)
(2)B 南回归线 冬至日 12月22日左右 冬(5’)
(3)B C (2’)
(4)18 12(2’) 21世纪教育网
(5)南回归线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2’)
(6)C(1’)
(7)降低 逐渐变短 极夜 变大(4’) 21世纪教育网
(8)B 12月22日左右(2’)
53.(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4’)
(2)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大气对太阳的削弱作用 反射(3’)
(3)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太阳辐射(或太阳高度角)(3’)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政治

考生须 知
1、本试卷共8页,包括 4 个大题,50 小题,满分为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答题纸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50道,每题1分,共50分)
1、货币本身没有铜臭,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这表明
①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②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③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④货币和商品同时产生,相互依存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读上图。
2、雨伞最初的标价是二元,这“二元”是
①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观念上的货币
③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④现实的货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3、雨伞的价格由二元涨到二元七角五分,说明商品的价格
A.由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 B.由商品的价值决定
C.由货币的支付手段决定 D.受供求关系影响
4、集存款、取款、贷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的信用工具是
A.支票 B.汇票 C.信用卡 D.电子货币
5、商品交换的本质是( )
A.物与物相交换的关系 B.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C.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 D.不同使用价值的交换关系
6、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3%左右,人民币升值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我国公民出国留学和旅游的费用将有所降低 ②大幅度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③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④抑制出口总量增长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③④
7、情人节送花成为一种时尚,因而此时的花价上涨几倍甚至更多,节日一过,花价又回落下来。这里影响花价变动的因素有
①地域 ②时间 ③生产 ④需求 ⑤文化 ⑥气候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④
8、货币之所以能度量一切商品的价值是因为( )
A.货币可以表现为商品的价格
B.货币是财富的象征.人们乐于接受
C.货币本身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D.货币本身有价值,具有价值尺度职能
9、商品的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某服装厂的生产出现了三种情况:①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不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②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同水平提高;③该服装厂的劳动生产率率先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变。在上述三种情况下,该服装厂生产一件衣服的价值量依次是
A.降低  降低  不变        B.不变  提高  降低 
C.提高  不变  降低  D.降低 不变 提高
10、右图表明价格变动
①能够引起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②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影响较小
③能够调节商品价值量的变化
④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影响较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1、当肉价一路飙升,“少吃点肉,多吃点鱼”,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首选。这说明
A.一商品价格上升会使替代品的需求量增加
B.一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互补品的需求量减少
C.价格上升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影响小
D.居民的收入下降会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
12、“市场上流通的纸币,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这是因为( )
A.纸币只能代替金属货币执行其基本职能
B.流通中的纸币过多或过少都会引起通货膨胀
C、纸币发行量是受客观经济规律支配的
D.纸币的面值是不固定的
13、原油价格的上涨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据推算,原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会减少全球经济0.5%的增长率。为了抑制油价的攀升,欧佩克决定在原产量的基础上尽最大能力,增加原油的供应量,以缓解当前的石油危机。这体现了
①价格变动影响生产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  
③价格变动决定价值         ④价格变动影响供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4、通常在一定时间内,在商品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发行量( )
A.与待销售的商品量成反比 B.与货币流通次数成反比
C.与商品价格总额成反比 D.与人民币自身价值成反比
15、2008年我国的GDP超过30万亿元,居民实际收入持续增加,消费观念随之变化,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吃讲美味营养,穿讲舒适漂亮,用求实用高档,已经逐渐成为家庭生活消费需求的新趋势。居民消费观念变化表明
A.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生产结构的变化
B.消费结构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C.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少
D.精神文化生活消费已经占主要方面
16、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发展趋缓,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放弃了买房买车的打算。这说明
A.收入差距影响居民消费      B.经济结构影响居民消费
C.物价水平影响居民消费      D.收入预期影响居民消费
17、“花今天的钱,圆明天的梦”,形容的是:
A、钱货两清的消费 B、贷款消费 C、租赁消费 D、超前消费
18、下面是改革开放30年来北京城镇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变化表。
年份
1979年
1998年
2007年
系数
57.9%
41.1%
30.8%
恩格尔系数是指
A.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重 B.食品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
C.家庭食品支出额不断增加      D.家庭食品支出额不断减少
19、上述表格显示的家庭恩格尔系数的变化说明北京城镇居民
A.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B.物质消费让位于精神消费
C.享受资料消费的重要性降低     D.消费支出与收入同比增长
20、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21世纪教育网
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21、节日期间商场经常推出打折销售活动,使得商场顾客大增,销售量比平时成倍增长。上述消费行为主要是由消费者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D.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22、商场里商品的陈列是有讲究的。例如,照相机旁放置记忆卡或电池、香皂旁陈列皂盒、剃须刀架旁摆放剃须泡沫、牙膏旁边放置牙刷等。上述陈列的每组商品是
A.互补商品 B.价值量相同的商品
C.替代商品 D.价格档次相同的商品
23、小赵的父母贷款买了新房,用现金买了轿车,一家人还利用节假日外出旅游,请小时工帮助做家务。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小赵一家消费类型的是
①购车属于钱货两清消费 ②外出旅游属于生存资料消费
③购房属于贷款消费 ④请小时工做家务属租赁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4、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1000美元,人们的消费需求开始升级换代,对住宅、汽车、环境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这说明
A.消费具有生产功能
B.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渐增大
C.消费结构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发展决定的
D.消费结构的变化推动了生产结构的进步
25、近年来,我国各空调厂家为了争夺市场大打价格战。目前我国国内有近400家空调厂家,年产量达3000万台,而市场容量只有1400万台左右,使生产厂家不得不采取低价策略。造成价格战的直接原因是:
A、商品价值量降低 B、产品供过于求
C、产品供不应求 D、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6、依据上题材料,厂家采取低价策略:
A、一定能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B、能降低商品的价值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
C、能改变产品的供求关系,扩大其销售量
D、能提高市场占有率,因为市场竞争就是价格竞争
27、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部分运输能力紧张的旅客列车票价实行上浮,以缓解铁路运输的紧张状况。这种做法:
A、意味着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
B、说明市场价格可以由政府制定
C、说明价格与供求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
D、是违背价值规律的
28、以下对外汇认识正确的是( )
A.外汇是外国的货币
B.外汇是国际间的信用工具
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
D.外汇是外币对人民币的比率
29、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兑换差额 D.兑换比率
30、到目前为止,货币的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
A.商品—货币—信用货币 B.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货币
C.货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D.信用卡—自动柜员机—电子转帐终端
31、全国劳模徐虎说:“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家;钱可以买到珠宝,但买不到美;钱可以买到小人之心,但买不到君子之志。”这说明:( )
A、金钱不是万能的 B、金钱不是财富的象征
C、要反对拜金主义 D、对待金钱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32、防止经济生活出现高通货膨胀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发生通货膨胀通常会出现
①商品普遍滞销            ②正常的生产流通秩序被扰乱
③居民纷纷抢购消费品         ④物价全面持续上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3、 人民币外汇牌价 (人民币/100美元)
时间
美元
人民币
2007年10月12日
100元
751.14元
2004年4月9日
100元
821.48元
上表情况说明
A.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B.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C.外汇汇率升高,外币币值下降,人民币币值上升
D.外汇汇率降低,外币币值上升,人民币币值下降
34、2006年以来,我国消费品市场上肉类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引起社会各方面广泛关注。在下列各项中,平抑肉类市场价格的合理做法是
A.增加货币发行量     
B.鼓励发展畜牧业,增加市场供给
C.肉类食品定量供给
D.政府明令禁止肉类食品价格上涨 
35、一架玩具飞机的价格上涨,不会涨到一架飞机的价格;一架飞机的价格下跌,也不会跌到一架玩具飞机的价格。这说明
①价值决定价格 ②价格不会背离价值太远
③商品的影响决定价格 ④商品的使用价值决定价格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6、商家在促销市场常采用这样的办法:为了使消费者更多地购买自己的商品,往往降低该商品的单价,这表明:
A、降低商品的价格能扩大其销售量
B、降低商品的价值量能扩大其销售量
C、薄利多销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D、降低成本是商家进行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37、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决定的。
A、商品的市场供求状况
B、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D、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时间。
38、在商品生产中,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统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单位商品价值量( ),而商品的价值总量( ) 。
A、越大 越大 B、越小 越大 C、越小 不变 D、越大 不变
39、市场上的名牌产品,一般来说,价格都比较高,根本原因是:
A、名牌产品质量好,使用价值大
B、名牌产品可以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要
C、生产名牌产品耗费的劳动量大
D、生产名牌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低
40、作为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价格优势,就要努力:
A、提高商品的价值量
B、注重市场信息,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
C、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缩短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
41、2004年夏天,许多商场搞起了羽绒服反季节促销活动,虽然羽绒服到冬天才能穿,但较低的价格还是引来了许多消费者。这说明:
A、反季节促销是商家决胜的关键21世纪教育网
B、商品不宜在购买,因为淡季价格偏低
C、价格降低,会增加人们对商品的购买
D、价格竞争是商家竞争的核心
42、汽车销量的增加会导致汽油需求量的增大,反过来,油价的上涨又会使买车一族变得十分谨慎。因为汽油和汽车:
A、是互补商品 B、功能趋同
C、互为替代品 D、是高档耐用品
43、居民的消费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
①收入水平 ②消费品价格 ③商品的质量 ④商品的外观、性能等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4、要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最根本的是要:
A、发展经济,降低消费品的价格
B、发展经济,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
C、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
D、提高商品的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45、近年来,我国新的消费热点持续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汽车、通信器材、商品房等一些新的消费热点升温。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近年来物价水平的下降
C、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D、国家实行刺激居民消费的政策
46、一项调查表明,近40%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有很多用了不久便不再用的东西。这些东西是凭一时冲动而购买的,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并非自己所需要的,因而闲置一旁,造成浪费。这说明消费应:
A、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C、提倡适度消费 D、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47、在资源日趋紧张的条件下,循环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一种趋势。循环经济从消费的原则看,实际上是一种:
A、适度消费 B、理性消费 C、绿色消费 D、勤俭节约消费
48、按产品类型划分,家政消费,如请家教、保姆、维修等属于:
A、产品消费 B、劳务消费 C、贷款消费 D、租赁消费
49、按交易方式不同,消费可以分为:
①钱货两清的消费 ②贷款消费 ③劳务消费 ④租赁消费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0、按消费目的划分,消费可以分为:
①贷款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5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这样一种经济现象:(8分)
            获利增加     生产扩大   供过于求
   供不应求              获利减少   价格下跌   
请在上图方框内填入恰当的内容。
52、 夏天是蔬菜生长的旺季,蔬菜价格较便宜;到了冬季,蔬菜需要在温室中生长。由于成本不同,冬季蔬菜的价格往往比夏季贵一些。
依据材料说明,经济现象背后发生作用的经济规律是什么?请回答它的基本内容、表现形式、作用。(15分) 
53、 近年来我国家电市场降价风潮此起彼伏。一些厂家惊人的低价让不少消费者趋之若鹜,同时让不少生产者苦不堪言,纷纷倒闭或转产;在国际市场,我国家电企业还面对着反倾销和绿色壁垒的障碍。
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家电价格下降的原因(12分)
54、 一般说来,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增加该商品的消费(该商品可能“替 代” 了相关商品);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消费(该商品可能被相关商品“替代”),这就是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普遍存在于现代经济活动中,从某种角度讲,市场竞争就是产品与产品之间的替代,甚至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 替代。
运用“价格变动的影响”的相关知识,谈谈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如何才能避免“被替代”。(15分)
答题纸
51、
52、
53、
21世纪教育网
54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A
B
D
C
C
A
C
D
A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C
D
B
B
D
B
B
A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A
D
C
B
C
C
C
D
C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D
A
B
A
C
B
C
C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C
A
A
A
C
A
C
B
C
B
51、价格上涨、生产缩小
52、价值规律
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21世纪教育网
作用:自发地使社会资源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流动。
促使商品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实现优胜劣汰,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效益的提高
53、家电生产能力的增长开始超过需求的增长,供求关系发生变化;
家电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成本下降。21世纪教育网
54、企业应根据商品的价格变动,及时调节生产规模,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企业应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企业还应不断推陈出新,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获得市场份额,获取更多利润。(回答“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等,可酌情给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数学

考生须 知
1、本试卷共6 页,包 三个大题,20小题,满分为100 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请不要用铅笔答题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
1.已知集合,那么 ( )
A. B. C. D.
2.已知函数,那么的值为 ( )
A、 B、
C、 D、
3.已知集合到的映射,那么集合中元素2在中所对应的元素是( )
A.2 B.5 C.6 D.8
4.下列各式错误的是 ( )
A. B.
C. D.
5.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象之间的关系是( )
A.关于轴对称 B.关于轴对称 C.关于原点对称 D.关于直线对称
6. 下列函数中,满足“对任意,,当时,都有”的是( )
A. B. C. D.
7. 设为常数,函数,若为偶函数,则等于( )
A. B.1 C.2 D.
8.已知函数在内存在一个零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或 D
已知函数(其中),若的图象如右图所示,则函数
的图象是( )
10.设定义在上的函数是偶函数,且在为增函数,,则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1.函数的定义域是_____________.
12.计算:______________.
13.函数,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
14.已知函数若,则实数____________.
15.已知幂函数的图象经过点,则函数的解析式______________.
16.已知函数 其中, . 设集合
,若M中的所有点围成的平面区域面积为,
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6分)
设集合,,若
(1),求的取值范围.
(2),求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
(I) 求函数的定义域;
(II) 判断函数的奇偶性;
(III)求的值.
19.(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
⑴ 求的值;
⑵ 判断函数在上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3)当x取什么值时,的图像在x轴上方?
20.(本小题满分10分)
已知函数且在区间上的最大值是7,求的值

草稿纸
答题纸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要求的,把答案填在答题卡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 12. ;
13. ; 14. ;
15. ; 16.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6分)
18.(本小题满分10分)
(本题满分10分)
21世纪教育网
20.(本小题满分10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数学 答案
一、选择题 ADBCBBDCAA
二、填空题
11. 12.0 13.[0.15] 14. 15. 16.2
解:(1) ,....................2分
.....................................................................4分21世纪教育网
,......................................6分
18.解: ( I ) 因为 ……………………………….1分
所以, 得到 …………………….2分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 …………………….3分
( II ) 函数的定义域为,
当时, ………… …….4分
因为 …………….5分

…………….6分
所以函数是偶函数 …….7分
( III ) 因为
…………….9分


=
19.解:(1) ................................................2分
(2)函数在上单调递减...........................................3分
证明:设是上的任意两个实数,且,则................4分
....................6分
由,得,且
于是
所以,在上是减函数 .......................... 21世纪教育网........8分
(3) 得........................................................10分

21世纪教育网
20.
解:设,则...............2分
(1)当时,,
此时,在上是增函数................................4分
,(舍)
............................................................................6分
当时,,
此时,在上是增函数
.............8分
,(舍)...................9分
综上所述:.或...........................................................................10分
21世纪教育网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英语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第一卷和第二卷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试卷的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3、答题纸第一卷选择题用铅笔涂黑,第二卷用蓝色或黑色钢笔或圆珠笔作答,铅笔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20分)
第一节 (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将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 Where did the man meet Rose?
A. In a sports club B. At the woman’s house C. At Mr. Thompson’s home
2. How is the man feeling?
A. Satisfies B. Surprised C. Disappointed
3. What is the time now?
A. 8:15 B. 8:20 C. 8:25
4. What is the man going to do tonight?
A. Take his sister to the airport.
B. See a movie with Sue.
C. Have dinner with the woman.
5. Where should the man turn left?
A. At the second traffic light.
B. At the third building.
C. At the end of the street.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听下面4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5秒钟的时间阅读每小题。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做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woman’s new teacher?
A. He is not very confident.
B. He likes telling jokes in class.
C. He is not popular with his students.
7.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s math teacher?
A. Lively. B. Impressive. C. Boring.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 On which floor did Daniel’s family live?
A. The 3rd. B. The 2nd. C. The 1st.
9. What do we know about Daniel?
A. He’s used to peace.
B. He sleeps well at night.
C. He is polite to his neighbor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s son?
A. He doesn’t like his parents.
B. He is studying hard at school.
C. He doesn’t have many friends at school.
11. What should the man do according to the woman?
A. Behave well in public.
B. Encourage his son to make friends.
C. Set a good example for his neighbors.
12.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A. Making an introduction. B. Asking for help. C. Offering advice.
听第9段材料,回答第13至15题。
13. Why couldn’t Ted book a ticket himself?
A. He wasn’t told the news.
B. All the tickets had been booked.
C. He didn’t know how to book one.
14. What did the man speaker do last night?
A. He went to the cinema.
B. He played in a basketball match.
C. He went to watch a basketball match.
15. Who is Susan?
A. Ted’s friend.
B. The man speaker’s workmate.
C. The man speaker’s girlfriend.
第三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听第10段材料,根据题目要求,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填入相应题号的空格中。
John Wenger’s family
John’s mother
She was born in Germany on September __1__, 1969.
She can speak German, Polish, French and English.
John’s father
He was born in Berne, Switzerland on __2__ 12th, 1967.
He can speak French, __3__ and English.
John
He was born in Philadelphia on June 4th, __4__.
He attends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in Philadelphia, and hopes to enter the field of __5__.
He speaks English, and can read French and German quite well.
【key】
1-5 CBCAA 6-7 BC 8-9 AA 10-12CBC 13-15BAC
1. 9th, 2. November 3. Italian 4. 1990 5. Medicine
第二部分:知识运用(共两节,34分)
第一节 单项填空(共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16. I had ______ feeling of happiness when I heard that he had made ______ great progress.
A. a; a B. the; a C. the; 不填 D. a; 不填
17. It is known to us all that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______ on October 1, 1949.
A. was founded B. was found C. is founded D. is found
18. I have been looking for my lost cat for three days, but I still ______ it.
A. didn’t find B. don’t find C. hadn’t found D. haven’t found
19. Every year in lunar May 5, the Sea Water Festival _____ in Shishi, a nice southeastern city of Fujian.
A. is celebrating B. is celebrated C. has celebrated D. celebrates
20. The Spring Festival falls ________ the first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year.
A. in B. at C. on D. for
21. Attention, please. The last plane to London _______ off at 9:00 pm tomorrow.
A. take B. takes C. took D. has taken
22. We were having an evening class in the classroom ________ suddenly the lights went out.
A. when B. while C. as D. before
23. Lisa had difficulty with her studies for the examinations, but her teacher _______.
A. pushed her through B. made her through
C. looked her through D. pulled her through
24. 24. _______ it is in early summer, it marks the beginning of the hottest season of the year.
A. When B. As C. Although D. Because of
25. I’ve been here ____ 3 o’clock. That means I have stayed here____ an hour and a half.
A. at; since B. at; for C. since; for D. since ; since
26. ---Do you have gym lessons at school?
---Yes. But we haven’t had them for a month because the gym ______
A. is being repaired B. is being repairing
C. is repaired D. was being repaired
27. All the tourists _______ about the bad service in that restaurant.
A. complained B. expressed C. promoted D. explained
28. -- 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No, thanks. I ________ supper already.
A. had B. have C. will have D. have had
29. She was already in her late fifties when she ___________ long-distance running.
A. turned up B. made up C. kept up D. took up
DADBC BADB CAADD
第二节 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Christopher Reeve made many successful films and TV shows but he is most famous for his Superman films. Unfortunately, disaster came in 1995 when he 30 from his horse and broke his back. The doctors said he was not going to 31 . However, he didn’t 32 and made 33 progress. At first, he couldn’t breathe without a machine, but he learnt to breathe 34 his own. He would never walk again but he started a new life with great 35 . The second year after his accident, Christopher returned to film making. He also 36 a lot of money to 37 medical research into back injuries. He made speeches all over the USA about his experiences. This not only 38 public attention to research into back injuries but also encouraged a lot of people living with all kinds of problems. Christopher also got 39 with charity work to help disabled peopl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will always remember Christopher as a superhero
30 A. fall B. fell C. felt D. falled
31 A. pull back B. pull out C. pull through D. pull down
32 A. give up B. give in C. give away D. give out
33 A. excited B. exciting C. amazed D. amazing
34 A. of B. on C. for D. by
35 A. pressure B. chance C. stress D. courage
36 A. rose B. reduced C. raised D. improved
37 A. protest B. produce C. promote D. prefer
38 A. drew B. draw C. pay D. paid
39 A. involve B. involved C. involving D. to involve
(B)
I gave up all my other hobbies, such as collecting stamps, and spent all my 40 time reading poetry and writing it. This habit of writing poetry on every possible occasion (机会) soon 41 me into trouble at school. If a lesson did not 42 me, I would take out my notebook and started writing poems in class. Of course I did this very 43, but it was not long before I got 44 . One day while I was busy writing a poem during a 45 lesson, I looked up to find the teacher standing over me in 46 because I was not paying attention. He tore the poem up, with a 47 not to waste time in his lesson. All the time I was convinced (确信) that I had written a good poem, so that evening I wrote it out from memory again. Not long after, I 48 about a poetry contest (竞赛) and I decided to send in my poem. Weeks later, long after I had given up hope, I got a letter informing (通知) me that I had won the first prize . Everyone at school 49 for it except the geography teacher, who watched me more carefully than ever. He was quite sure that I was not going to write poetry in his lesson!
40 A.other   B. extra C. spare D. more
41 A.came B. entered C. arrived D. got
42 A.interest B. surprise C. puzzle D. frighten
43 A.silently B. secret C. carefully D. anxiously
44 A.met B. caught   C. noticing D. seeing
45 A.maths B. history C. English D. geography
46 A.pride B. anger C. care D. satisfaction
47 A.warning B. demanding C. word D. look
48 A.read B. got C. noticed D. looked
49 A.praised B. surprised C. astonished D. congratulated
[key]
30-34 BCADB 35-39DCCAB 40-44 CDACB 45-49 DBAAA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21分)
第一节 (共14小题;每小题1.5分,共21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A
Before I started school, people felt that I was not going to be successful. At the age of four I started speech lessons because basically I could not speak well enough for anyone to understand me. The story goes downhill from here.
The first grade was a struggle. I not only had difficulty speaking, but also felt nervous about the fact that I was expected to learn to read and I just couldn't do it. The second grade was not much better. I still struggled with the inability to read. It was in the third grade that the school district built a new school close to my home. I remember going there with my parents and helping to get the school ready so that we could move to the new one. However, things were still not much better as far as my schooling was concerned and did not get better for the next two years.
It was in the fifth grade. Mrs. Wakefield was my teacher, and if ever there was a teacher that deserved a gold star, it was her. She did not make me feel defeated. On the contrary, she did her best to let me know that I could be whatever I wanted to be. And that is just what I did.
For the past 22 years, I have been a fifth grade teacher. Because of Mrs. Wakefield's influence on my life, I am now encouraging students who have had difficulties in their lives to believe that they can overcome any difficulty and become someone. I have won numerous awards up to now, such as Teacher of the Year. I owe it all to one fifth grade teacher who believed in me and challenged me to be all that I could be.
50. The writer ______ when he was in the third grade.
A. did better in reading B. began speech lessons
C. went to a new school D. received a high award
51. We can learn from the passage that the writer ______.
A. is a very successful teacher now
B. thinks teaching is a challenging job
C. has solved problems with his own effort
D. works in the same school with Mrs. Wakefield
52. What is the write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A. To express his devotion to his work.
B. To show his respect to a special teacher.
C. To share his leaching experience with us.
D. To tell us his story of overcoming difficulties.
CAB
(B)
The solar system is made up of the sun and all the objects that travel around it. The planets are the largest objects that circle the sun. There are eight planets altogether, some of which are made up of rock and iron. The earth is a rocky planet. But the largest planets are not Earth-like, one of which is Jupiter.
In the solar system no planet is larger than Jupiter. Ancient scientists named the planet after the king of the Roman gods. Jupiter is the fifth closest planet to the sun. It lies after Mars but before Saturn. The closets planet to the sun is Mercury, which Neptune is the farthest away. The Earth is farther from the sun than Mercury but closer than Mars.
Like all the planets, Jupiter orbits around the sun. It takes 265 days for the Earth to complete one orbit. But it takes Jupiter almost twelve years to travel around the sun. Jupiter also spins, just as the Earth does. On the Earth one spin takes 24 hours. But Jupiter spins very fast. It only takes ten hours for Jupiter to complete its spin.
Jupiter’s surface cannot be seen from the Earth. Many layers(层) of thick clouds surround the planet. But scientists have ideas about what its surface is like. They think that Jupiter is mostly made up of gas and liquid.
Jupiter’s clouds are very cold. They may be as much as 236 degrees below zero. But under the clouds, the planet is very hot; the temperature can climb to 34,000 degrees. Some scientists say that life forms might be able to exits in Jupiter’s clouds. But that has not been proved yet.
Jupiter has fifteen more moons than the Earth. Some of these moons are made of ice. Others seem to be made of rock. Jupiter also has a thin ring around it; the planet Saturn is famous for rings like these.
Several spaceships have flown past Jupiter. They have taken pictures of it and also tested its clouds. That is how scientists have learned more about Jupiter.
53.Scientists think Jupiter is probably made up of _________.
A. rock and iron B. many layers of thick clouds
C. gas and liquid D. ice of rock
54. From the passage, we know _______ is the closest to the sun, then 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and ________, while ________ is the farther away.
A. Mercury; Mars; the Earth; Jupiter; Saturn; Neptune
B. Mercury; the Earth; Saturn; Jupiter; Mars; Neptune
C. Neptune; the Earth; Mars; Jupiter; Saturn; Mercury
D. Mercury; the Earth; Mars; Jupiter; Saturn; Neptune
55. The surface of Jupiter cannot be seen from the Earth because _______.
A. it is hidden under the thick clouds
B. it is made up of something invisible
C. it lies between Mars and Saturn
D. it orbits around the sun and spins too fast.
56. Scientists think that Jupiter might be able to support life because ________.
A. they have observed it directly from the Earth
B. they have learned about it with the help of the spaceships
C. its clouds are cold and thick enough
D. the planet is very hot and it has a thin ring
57.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It takes Jupiter more than twelve years to travel around the sun
B. It takes Jupiter less time to complete its spin than the Earth
C. Jupiter has sixteen moons altogether
D. Saturn is famous for its rings
CDABA
C
People enjoy taking trips. But what are the reasons they leave home? One reason is for education. People travel because they want to broaden their horizons to learn about other people and other places. They are curious about other cultures. When people are tourists, they get a quick look at different ways of living. Even a short look at another kind of lifestyle is an important lesson. On a trip, a person can learn directly by visiting museums and historic spots. What does a tourist learn who sees the art museums, visits the historical places and other scenic spots in Paris and shops along the River Seine? He gets a vivid picture, a real life of one of the French people. He learns about their attitudes, how they feel about business, beauty and history. What about the tourist who goes to Hong Kong? Does he get the same information that he could get from a book? He might read that Hong Kong is crowded, that there is less than 200 square meters of space for each person. But seeing and feeling the lack of space will impress him much more. He might read that there are nearly 200 vehicles for every kilometer of roadway. But the sight of so many vehicles parked along the roadside would be a much more vivid lesson. The tourist to Hong Kong will never forget the contrasts: the straight vertical lines of tall modern buildings and the moving lines of boats that people live in.
58. What do we learn from the passage about Paris?
A. It has a dense population.
B. It has many towering buildings.
C. There are 200 vehicles for every kilometer of roadway.
D. There are many museums and palaces.
59. What impression will a tourist get of Hong Kong?
A. It has many big and beautiful parks. B. It is a city of contrasts.
C. It possesses many historical sites. D. It is an important industrial center.
60. What does the passage tell us about traveling?
A. It makes our life more interesting.
B. It enables us to get first-hand knowledge.
C. It helps develop our personalities.
D. It brings about changes in our lifestyle.
D B B
( D )
There is just one four-legged animal that can walk two hundred miles without stopping once to rest. It would take a person two days and two nights to walk this far, and only one man has ever done it without stopping. What amazing animal has such endurance(耐力)? The camel! The camel is well known for something else, too. It can cross an entire desert without a single drink of water. Its body is built in a special way to help it store water and food.
A person has just one stomach, but a camel has quite a few. Within each stomach are layers and layers of cells. These cells are like tiny water balloons, storing liquids until the camel needs them. When the camel drinks, the cells grow larger and larger. For a whole week, they can keep the animal’s thirst away by sending water to all parts of its body.
Have you ever wondered why the camel has a hump(驼峰)? The hump is a storage place for fat. Because it has this storage area, the camel does not need to eat very often. When the animal needs energy, the layers of fat serve as fuel to keep it going on the long, hot days in the burning sun.
The camel has another gift that makes it well suited to arid regions. This gift is its amazing nose. A camel can smell a water hole from miles away!
When a camel moves, it sways(摇摆) from side to side like a ship on a wavy ocean. Because of this swaying motion, the camel has been called the “ship of the desert”.
61. Which factor contributes to a camels’ endurance except _____ ?
A. It has several stomachs B. The nose of a camel is special.
C. The camel has a hump which can store fat. D. It has a swaying motion.
62. Why has the camel been called the “ship of the desert”?
A. The desert is like a sea.
B. The camel can cross the desert just like a ship.
C. The movement of the camel is just like a ship traveling on an ocean.
D. The shape of the camel is like that of a ship.
63. Which sentence is the topic sentence of this passage?
A. The firs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B. The third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C. The last sentence in the first paragraph.
D. 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DCC
第二卷(共2道小题,共25分)
二 动词短语填空 (每小题0.5分,满分5分)
1. At first, he couldn’t breathe without a machine, but he learnt to breathe_____________. (自己)
2. After the accident, doctors warned Christopher that he wasn’t going to ________(康复,渡过难关)and live.
3. The school _________ by a mad man. Only two classrooms still stand. (烧坏,夷为平地)
4. She ________ me warmly ______ my exam results. (祝贺)
5. On the evening of the Mid-Autumn Festival, the moon __________________. ( 据说最大最亮 )
6. When the spaceship _________(与…分离) the rocket, I suddenly got a feeling of soaring into the sky because of the zero gravity.
7. He has always been very strict with his daughters, training them hard to _________(与…竞争) each other.
8. Whether we’ll go camping tomorrow _________(取决于) weather.
9.________(即使) I have to walk all the way, I’ll get there on time.
10. The sitting room ___________(充满) laughter over the afternoon tea.
【key】
1. on his own
2 pull through
3. has been/was burnt down
4 congratulated…on/upon
5 is said to be its biggest and brightest
6. separated from
7. compete against/ with
8. depends on
9. Even if
10. was filled with
四、书面表达 (共20分)
第五部分:书面表达 (共20分)
假如你是李明, 春节即将到来, 你的加拿大笔友Jim发来邮件询问你春节的情况,请根据下面表格的信息给他回邮件,介绍家人如何庆祝春节,并举一到两个自己经历的事情进行叙述。
注意:
字数不少于100字。
适当添加要点和细节。
时间
庆祝活动
春节前
清扫,购物,…
除夕
吃团圆饭,放鞭炮,……
春节期间
拜访亲友,….
Hi Jim,
Glad to receive your e-mail. With the Spring Festival around the corner, my excitement grow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est wishes!
Yours,
Li Ming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一语文

考生须 知
1、本试卷共6页,包括四个大题,28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请把答案填写在答卷纸上,铅笔答题无效。
一、语文基础(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诧(chà)异 嘈(cāo)杂 沁(qìn)园春 长歌当(dāng)哭
B.漫溯(shuò) 浸渍(zì) 万户侯(hóu) 载(zǎi)人飞船
C.创(chuāng)伤 忸怩(ní) 橘(jú)红色 风尘仆仆(púpú)
D.解剖(pāo) 赁(lìn)屋 紫荆(jīng)花 叱咤(chà)风云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惆怅 横亘 酝酿 催化剂 浪遏飞舟
B.饲养 寥阔 蹒跚 一窝峰 手舞足蹈
C.谄媚 长蒿 褴褛 做恶梦 绿草如茵
D.酣畅 作揖 碾转 打瞌睡 陨身不恤
3、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次三国海军举行联合演,当然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表面上针对的目标是诡谲多变的南海情势,但他们的真正目标似乎是在共同牵制大陆。
B.为中国女曲打拼9年、也取得不俗战绩,但08奥运后,劳苦功高的韩国曲棍球名帅金昶伯却未能与中心续约。
C.核心技术被别人垄断时,用惯了微软视窗操作系统的国内电脑用户,现在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D.为解决手头经济窘迫的困境,三名小偷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几乎将临近的小商店“光顾”了一遍,而每次的作案目标除现金外便是香烟,对其他物品却秋毫无犯。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组是( )21世纪教育网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它不仅是一部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作品。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巴金,原名李尧棠,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巨匠。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雾》、《雨》、《电》)、“爱情三部曲”(《家》、《春》、《秋》)。
C.徐志摩,笔名云中鹤、南湖。诗人、学者。新月社的主要发起人和主要成员之一。诗集有《志摩的诗》《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等,他作诗讲求“绘画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D.新闻体裁有消息、通讯、特写、专访、评论等。报告文学脱胎于新闻,强调真实,又可以充分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夏衍的《包身工》。
5、下列各项中,与给出对联的上联 “八千弟子随流水”相对最工整的下联是( )
A.百二河山委大风 B.九尺身躯力拔山
C.万古英魂望江东 D.四面楚歌憾霸王
6、下列语句的排列,语义最连贯的一项是( )
①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②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年而牢固如初。
③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
④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年,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
⑤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
⑥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年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
A.②⑤④⑥③① B.③④⑤②①⑥
C.④③②⑤⑥① D.②⑤③①④⑥
7、下列各句中都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
B.今者有小人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秦武阳色变振恐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荆轲有所待,欲与俱 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8、对下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翼:像翅膀一样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夜:在夜里
B.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幸:宠幸
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怪:责怪
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损害
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
D.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前:走上前
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长一样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无可奈何,乃收盛樊於期之首
B.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C.焉用亡郑以陪邻? 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D.朝济而夕设版焉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都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
B.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诸郎中执兵,皆阵殿下
C.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
D.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 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11、在横线上,填写原文。(5分)
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______________,指点江山,激扬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
②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_______________,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_______,走尽这雨巷。
③那河畔的金柳,_________________,波光里的艳影,________________。
④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__________,发尽上指冠。
⑤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二 文言文阅读理解(22分)
《荆轲刺秦王》(10分)
遂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逆军吏,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秦王闻之,大喜。乃朝服,设九宾,见燕使者咸阳宫。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地图!”
  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拔剑,剑长,操其室。时惶急,剑坚,故不可立拔。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而秦法,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诸郎中执兵,皆陈殿下,非有诏不得上。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以故荆轲逐秦王,而卒惶急无以击轲,而乃以手共搏之。
  是时,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秦王方还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左右乃曰:“王负剑!王负剑!”遂拔以击荆轲,断其左股。荆轲废,乃引其匕首提秦王,不中,中柱。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左右既前,斩荆轲。秦王目眩良久。
1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愿举国为内臣 : ___________ (2)荆轲顾笑武阳: ___________
(3)秦王还柱而走: ___________ (4)轲自知事不就: ___________
1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轲既取图奏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下列全都直接表现了荆轲勇敢的一组是( )(2分)
①秦武阳色变振恐 ②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
③群臣惊愕,卒起不意,尽失其度 ④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⑤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⑥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5.下面对这一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秦臣蒙嘉同情燕王,赞赏荆轲,所以巧言讨好秦王,引见荆轲。
B秦舞阳随荆轲刺杀秦王,却被秦王的威风吓倒,差点暴露此行动机。
C荆轲刺秦王,秦廷一度大乱,因为事起突然,而且廷上的侍臣都手无寸铁。
D荆轲刺杀秦王未成,因为他想要挟秦王,定下条约,报答燕太子丹。
(二) (12分)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寝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6.写出下面加点实词的意思(2分)
(1)秦王不说: ___________ (2)请广于君:___________
(3)而君逆寡人者:___________ (4) 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___
17.翻译句子(4分)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结合文章谈谈你对“士”的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根据下联,补充上联。(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联:士人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三 现代诗文阅读理解(23分)
(一)(18分)
我已经说过;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________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________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________如是之从容。
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20、依次填入上文横线上的词语,与文意最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竟至 竟会 竟会 B、竟会 竟至 竟能
C、竟能 竟会 竟至 D、竟至 竟能 竟会
21、下面对“以最坏的恶意”和“出于我的意外”这两句话的意思理解最恰当的是( )(2分)
A、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的程度令人发指,出人意外。
B、中国女性如此之临危不惧真是出人意外。
C、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和中国女性临危不惧的精神均出人意外。
D、作者是向来从坏处看“中国人“的,但对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凶残下劣还没有料到,中国女性的临危不惧的精神也出人意料。
22、“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者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这里的“此”指的是( )(2分)
A、通过女师大事件,作者看到了中国女子办事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
B、“三一八”惨案中,作者认清了当局者的凶残,流言家的下劣,中国女性临难之从容。
C、“三一八”惨案中,三个女子互相救助、殒身不恤的行为证明了人民是压不倒的,人们由此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D、“三一八”惨案使苟活者看见了微茫的希望,使真的猛士更奋然前行。
23、对“我说不出话”的主要原因分析最恰当的是( )(2分)
A、因痛失优秀青年而伤心得说不出话来。 B、因“出离愤怒”而说不出话来。
C、跟段祺瑞反动政府无理可说。 D、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此时并不想说。
21世纪教育网
24、“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3分)
上面这句话的主语是______________,谓语是____________,宾语是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25、“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这一话有什么含义?请从你的阅读经验中举一个“真的猛士”的例子加以证明。(7分)(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5分)
26.阅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2分)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像是要展翅飞翔?
A.这首诗借物喻人,写出了坚贞不屈的人格之美。
B.这首诗实际上写人在毁灭的边缘,顽强奋争,怀抱高远的理想。
C.这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树的形象,表达了对这棵树的赞叹崇敬之情。
D.这首诗三节层层深入,节奏整齐,韵律和谐。
27.“悬崖边的树”这个形象与生活中的哪一类人相似? 你从这首诗中悟出了什么深刻的道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作文(40分)
28. 根据要求写作文
读书是一种习惯,更是一种情趣;读书是一种劳动,更是一种享受。
请你以“我与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一 基础知识
1 C 2 A 3 D 4 B 5 A 6 A 7 B 8 B 9 A 10 C
11. 略
二 文言文阅读
12、(1)全,整个(2)回头看 (3)环绕 (4)成功
13、(1)拿着价值千金的礼物,优厚地赠送给秦王的宠臣中庶子蒙嘉。
(2)荆轲拿了地图捧送给秦王,打开地图,地图全部打开,匕首就露了出来。
14、C 15、A
16. 说: 高兴 广:扩大领土
逆: 违抗 徒:只是
17.翻译句子(4分)
安陵君因此派唐雎出使到秦国。
(2) 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要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18. 阐明什么是士(2分)举文章中的例子(2分)
19. 上联: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21世纪教育网
三 现代诗文阅读21世纪教育网
20、B“竟至”指竟然至于,竟然达到,程度比“竟会”重。“竟能”指竟然能够,出乎意料,暗含赞赏。
21、D 22、C 23、B
24、主语是“事实”,谓语是“为”,宾语是“明证”。
25、含义:恰当地评价了“三一八”惨案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苟活者”也将从壮烈的事件中看到一点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加勇敢地去斗争。21世纪教育网
26. C 27. “悬崖边的树”这个形象与生活中面对困难不绝望不屈服的人相似。在人生道路上面对困难不绝望不屈服,身处逆境要奋勇拼搏,要积极乐观。(意思相同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