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佛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9科9份,答案不全)

资源简介


说明:本试卷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解决广东电力紧张问题
B.在屋顶安装太阳能热水器为居民提供生活用热水
C.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脱硫,并回收石膏
D.用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作家庭燃气
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且属于强电解质的是(  )
A.CH3COOH B.Cl2 C.NH4HCO3 D.SO2
3.把 X气体和Y气体混合于2L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3X(g)+Y(g) nZ(g)+2W(g),5 min末已生成0.2 mol W,若测知以Z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01 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Z气体的反应方程式系数n的值是(  )
A.1 B.2 C.3 D.4
4.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加入一种反应物 B.升高温度 C.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D.使用催化剂
5.0.5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4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
A.CH4(g)+2O2(g)=CO2(g)+4H2O(g)  ΔH=-890 kJ/mol
B.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
C.CH4(g)+2O2(g)=CO2(g)+2H2O(l)  ΔH=-890 kJ/mol
D.CH4(g)+O2(g)=CO2(g)+H2O(l)  ΔH=-890 kJ/mol
6.已知反应:
①101kPa时,2C(s)+O2(g)=2CO(g);ΔH=-221 kJ/mol
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ΔH=-57.3 kJ/mol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
B.①的反应热为221 kJ/mol
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114.6 kJ/mol
D.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57.3 kJ热量
7.在25℃时,向纯水中加入少量的KHSO4固体,则( )
A.溶液的pH升高 B.水的离子积常数Kw减小
C.水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D.溶液的酸性增强
8.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3A(g)+B(s) 2C(g)+2D(g) ΔH >0达到平衡后,改变以下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同等程度增大,平衡不移动
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方向移动
C.增加A的浓度,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B的用量,正、逆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
9.在0.1 mol·L-1 CH3COOH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对于该平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加入水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加入少量NaOH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加入少量0.1 mol ·L-1 HCl溶液,溶液中c(H+)减小
D.加入少量CH3COONa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室温下,等体积的、pH=2的HCl和CH3COOH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前者小于后者
B.两溶液分别和足量的锌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相等
C.两溶液分别和相同的锌反应,生成氢气的起始速率相等
D.两溶液分别和与其体积相等的、pH=12的NaOH溶液混合后,都呈中性
11.右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g)+O2(g)
2NO2(g)△H<0反应中NO2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
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到平衡状态,
且v(正)>v(逆)的点是 (  )
A.a点  B.b点  C.c点  D. d点
12.在如图所示的三个容积相同的容器①②③中进行如下反应:3A(g)+B(g) 2C(g) ΔH<0,若起始温度相同,分别向三个容器中通入3 mol A和1 mol B,则达到平衡时各容器中C物质的体积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
A.③②① B.③①② C.①②③ D.②①③
13.已知:4NH3(g)+5O2(g) 4NO(g)+6H2O(g);ΔH=-1025kJ·mol-1,该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于该反应的示意图不正确的是 (  )
14.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4(g)+2H2(g) Si(s)+4HCl(g);Δ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则在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将反应的温度由T1升高至T2,则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25QkJ时,生成的HCl恰好与1 molNaOH反应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6.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以下说法能表明反应:A(s)+2B(g) C(g)+D(g)已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每消耗2molB,同时消耗1molC D.C和D的浓度比不变
17.在一定温度下,向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里充入a mol N2O4发生如下反应:N2O4 (气) 2NO2 (气),达到平衡后,再向该容器内充入a mol N2O4,达平衡后与原平衡比较正确的是 (  )
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 B.N2O4的转化率提高
C.压强为原来的2倍 D.颜色变深
18.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OH-)=1×10-13mol/L的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Cl-、NH4+、Na+、K+ B.Fe3+、CH3COO-、K+、Ba2+
C.CO32—、SO42—、Cl-、Na+ D.NH4+、Mg2+、HCO3—、Cl-
A.装置①依据两容器内气体颜色变化,判断反应2NO2(g)N2O2(g)平衡移动的方向
B.装置②依据U管两边液面的高低判断Na和水反应的热效应
C.装置③测定中和热
D.装置④依据褪色快慢比较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三、填空题。(4小题,共48分)
21.(13分)工业上合成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 + 3H2(g) 2NH3(g) △H = —92.4 kJ/mol
(1)请在答卷上画出以上反应过程中体系的能量变化图(进行必要的标注)。
(2)工业上采取以下措施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加入催化剂 B.增大反应容器的压强(50MPa)
C.升高反应的温度(5000C) D.设法分离产生的氨气
(3)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以上反应。容器中0—4minN2、H2和NH3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若容器为体积为2L的恒容容器,则反应开始2分钟 NH3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②若容器为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在4min时往容器中再加入N2和H2各1mol,平衡向 移动(填“向右”、“向左”或“不”),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反应一段时间后,在t min时再次达到平衡,在答卷的图中画出H2在4min—t min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标出必要数据)。
22.(15分)超音速飞机在平流层飞行时,尾气中的NO会破坏臭氧层。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催化技术将尾气中的NO和CO转变成CO2和N2,化学方程式如下:
2NO+ 2CO2CO2+ N2。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条件下反应能够自发进行,则反应的 0(填写“>”、“<”、“=”)。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3)假设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转化率的是 。
A.选用更有效的催化剂 B.升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C.降低反应体系的温度 D.缩小容器的体积
(4)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质量催化剂时,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为了分别验证温度、催化剂比表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某同学设计了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条件已经填在下面实验设计表中。
实验
编号
T/0C
NO初始浓度/mol·L-1
CO初始浓度/mol·L-1
催化剂的比表面积/m2·g-1
I
280
1.2×10-3
5.8×10-3
82
II
124
III
350
124
23.(11分)CO是对环境影响较大的气体,对它的合理控制和治理是优化我们生存环境的有效途径。
(1)工业上用CO和H2做原料可以合成甲醇,作为液体燃料。已知:
① 2H2(g)+CO(g) +O2(g) = 2H2O(g)+CO2(g) ΔH1= -594.1kJ/mol
② 2CH3OH(l)+3O2(g) = 4H2O(g)+2CO2(g) ΔH2 = -1452kJ/mol
请写出用CO(g)和H2(g)合成1mol液态甲醇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为2L的恒容容器中加入3mol H2和2mol CO,当反应2H2(g)+
CO(g)CH3OH(g)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内的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据此计算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写出计算过程)。
(3)在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向(2)达到平衡的容器中再通入CO(g)和CH3OH(g),使得CO(g)和CH3OH(g)浓度均为原平衡的2倍,则平衡 。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无法判断是否移动
24.(9分)常温下,取两片质量相等、外形和组成相同表面经过砂纸打磨(完全除掉了氧化物)的铝片,分别加入到盛有体积相同、c(H+)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溶液的两支试管(相同体积)中制取H2。实验现象如下表:
时间

1 min
2 min
5 min
15 min
20 min
实验一:3mol/L 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铝片耗尽
实验二:1.5mol/L 硫酸
均无明显现象(无气泡)
(1)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表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对你以上的结论可能的原因提出假设(写出一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请设计实验对你的假设进行验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化学科参考答案
1-10为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1-20为双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全部选对得3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1.(共14分,每空2分) (1)147 g 1.5NA(9.03×1023) (2)5:4 5:6
(3)2:3 (4)

25.(共10分,每空1分)(1)18.4 mol/L, 16.3 ml B (2)冷却, 胶头滴管
(3) A.偏小 B.无影响 C.偏小 D.偏大 E.偏小

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
2.从以下中国古籍出现的人名中,你认为能体现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的什么观念?
刘敬先、殷孝祖(《宋书》),蔡兴宗、崔祖思(《南史》),郑严祖、裴安祖(《北史》),张茂宗、杨延宗(《新唐书》),洪兴祖、冯继业(《宋史》),何荣祖、韩显宗(《元史》),汤显祖、严世藩(《明史》),史念祖、杨光先(《清史稿》)。
A.等级观念 B.宗法观念  C.法治观念  D.辈份观念
3.“瑞邑(今江西瑞金)每姓必建立祠堂,以安先祖。每祠必公置产业,以供祭祀,名曰‘公堂’。其公堂,全族公举一二人司其出入,四时祭祀外,有盈余则惠及族之鳏寡孤独,量给养赡。子姓有登科甲人乡校者给予花红赴试,助以资斧。”这种现象说明当地
①宗法观念盛行 ②同族之间形成了相互帮助的传统 ③族产是属于村落居民的公共财产 ④宗族制度对稳定村落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5.汉武帝分天下为十三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
A.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    B.监察地方官吏
C.推荐和选拔地方人才       D.监督三公九卿
6.高一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明显错误的是
A.《浅议商代的政治制度》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 D.《试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7.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三省制 B.行省制 C.内阁制 D.军机处
8.秦始皇、唐太宗、明成祖、雍正帝四位皇帝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坐在一起谈政治。秦始皇说:“我首创了一套沿用2000多年的政治体制,功劳盖世。”唐太宗说:“可是留下了丞相簒权的后遗症,不如我三分相权,相互监督,确保了我的独尊地位。”明成祖站起来说:“得了吧,我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才感到大权在握的踏实。”雍正帝说:“都别自吹了,只有我才真正实现了咱们皇位世袭、权力至上的梦想。”他们的言论
A .都符合史实 B. 只有明成祖的说法与史实不符 C .有两位皇帝的言论与史实不符 D. 都与史实不符
9.已故的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与印度文明的不统一和间断相比,中国文明的特点是统一和连续。”中华文明的这个特点从根本上说应是得益于中国古代政治实体的统一性和连续性。下列制度中最有利于维护古代中国政治实体统一与连续的是
A.君主专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 D.宗法制
10.下列推理属于哪种情况?
大前提: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泉。小前提:雅典民主制是希腊文明的典型代表。
结论:雅典民主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民主。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C.大前提错误,小前提、结论正确    D.大前提、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11.《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施行“仁义”和“王道” B.强化君主专制
C.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12.“王沔(音mian,三声),字楚望,齐州人。……加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户部侍郎,参知政事。”此段文字中的王沔最有可能是
A.汉朝人 B.唐朝人 C.宋朝人 D.清朝人
13.毛泽东在一首诗里说:“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皆行秦政治。”毛泽东之所以认为“秦犹在”,是因为#X#X#K]
A.秦王朝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 B.秦王朝的思想、艺术、文化影响深远
C.秦王朝统一中国的伟业永远为后人铭记
D.秦王朝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为历代王朝沿用
14.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设置了南海郡、桂林郡和象郡。南海郡辖番禺、四会、龙川、博罗4县,郡所设在番禺(今广州)。任嚣任郡尉(因南海郡属下县少,是小郡,故称尉不称守),是为广州建置之始。以下有关任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 B.他事实上是南海郡的最高行政长官?
C.他无权任免辖区内的四个县令???? D.南海郡相当于他的封地
15.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士
16.史学界说:“汉承秦制”,但汉代有所变化。汉初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不同是
A.中央机构 B.地方制度 C.皇帝权力 D.监察制度
17.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措施是
A.派文臣做知州 B.设“三衙”,收精兵
C.各州郡财赋大部分由中央掌握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18.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A.秦、唐、元 B.汉、宋、明 C.秦、元、清 D.秦、唐、明
19.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其相似的作用是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0.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时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始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A.对科举制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制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
21.《朱子语类》中朱熹说:“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这段话说明宋朝
A.中央集权得到强化 B.藩镇割据之弊严重
C.皇权与相权之争激烈 D.积贫积弱局面形成
22.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 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 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
23.《元史·张雄飞传》记载,元世祖忽必烈问政于汉臣张雄飞,张雄飞答道:“古有御史台,为天子耳目,凡政事得失,民间疾苦,皆得言;百官奸邪,贪秽不职者,即纠劾之。为此,则纪纲举,天下治矣。”元世祖遂设立御史台,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御史台的主要职能是
A.监察官吏?? B.征收赋税??? C.行政管理?? D.笔录政事
24.“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25.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记述一名希腊人对波斯王薛西斯讲:“希腊人虽然是自由的,但他们并不是任何事情上都是自由的,他们受着法律的统治,他们对法律的畏惧甚于你的臣民对你的畏惧。”这段材料主要阐明了
A.古希腊是民主政体的发源地 B.古希腊民主建立在法制基础上
C.波斯当时仍然实行君主专制 D.波斯人非常赞赏希腊的制度
26.一个雅典的公民,他身上不会发生的事情是
A.他可以因个人小事向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申诉 B.他可能被选举为执政官
C.他可以和妻子一道去参加公民大会 D.他可以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
27.雅典成为大演说家辈出的古代国家,其直接原因是
A.民主政治的推动 B.社会经济的发展
C.军事外交的促进 D.个人努力的结果
28.以下关于雅典民主特点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公民大会体制反映了人民主权的政治特点 ②“陶片放逐法”确立了民主监督体制 ③五百人议事会的行政特点是轮流执政 ④民众法庭的执法程序体现了公正的原则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9.克里斯提尼执政时期,一个雅典男公民娶了一个漂亮的女奴,后来又嫌弃她身份低下,于是将其休回娘家,如果该女子到法庭起诉其丈夫,你认为法庭将
A.进行调解,劝其和解 B.制止该男子行为,宣布休妻无效
C.要求男子赔偿,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D.不予理睬
30.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共和国先后铸造出十二块铜牌,详细列出民法、刑法、诉讼程序等许多方面的内容,公布于罗马广场,史称《十二铜表法》。以下有关《十二铜表法》的表述,不确切的是_网Z_X_X_K]
A.该法的公布是平民的胜利 B.该法没有给平民阶层带来任何好处
C.是以往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D.审判量刑有法可依限制了贵族特权
31.罗马实行一种“保护人制度”,保护人可以替被告发言,反驳控告人提出的指控,这里的“保护人”实际上是今天哪种角色的雏形?
A.法官 B.陪审法庭成员 C.律师 D.公诉人
32.《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债务是由债务人清偿或由第三人(担保人)代为清偿……”材料表明
A.罗马法只维护贵族的财产权益 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查士丁尼法典》协调了奴隶与平民间的关系
D.《查士丁尼法典》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33.为了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采取的措施和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A.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B.不断强化皇权
C.重视思想控制 D.重视法律的制定
34.公元2世纪,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皇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罗马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D.法律在古罗马起的作用不大
35.2008年10月胡锦涛主席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前来北京参加亚欧峰会的法国总统萨科齐,那么,你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总统是如何产生的?
A.由选民普遍直接选举产生 B.由选民间接选出
C.由议会两院选出 D.由众议院选举产生
36.某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
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会
37.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曾对英国人民说:“我无法领导你们作战,我不能赋予你们法律或司法判决,但我可以做其他一些事情。”她能做的事情有
①代表国家出访他国 ②任命议会中的多数党领袖组阁 ③决定英国的重大政策 ④任免内阁大臣和高级文官[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8.汉密尔顿针对美国建国初期的状况说:“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文中的“建筑物”是指
A.邦联制     B.联邦制 C.共和制 D.总统制
3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40.法国大革命开始以来,法国经历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复辟的波旁王朝、七月王朝、第二共和国、第二帝国、第三共和国的发展历程,这说明
①由封建专制到民主共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历史总是在曲折发展中前进 ③当时法国的封建势力还比较强大 ④法国人民反对共和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来
41.翻开美国历史,包括克林顿在内,共有九位美国总统曾在美国众议院被提案弹劾。它体现了美国政体的哪一重要原则?
A.中央集权 B.分权制衡
C.两党制 D.联邦制
43.英国历史上“在选举政府方面,不管我们的宪法在理论上授予维多利亚女王多么大的自由,在实践中这种自由是不存在的。”这表明
A.国王无权参与国家政治生活 B.英国国王可以任意组成内阁
C.英国历史上出现了责任内阁 D.国王在政治生活中没有实权
44.“帝国元首是德意志皇帝。”“皇帝拥有巨大权力。作为国家元首,皇帝拥有宣战、媾和、缔约、召集和解散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的权力,有权统率全国的武装力量。”“由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任命帝国官吏;有创制法律之权”。“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以及使议会延期或结束”。上述材料反映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
A.军国主义色彩 B.专制主义色彩 C.民族主义色彩 D.民主主义色彩
45.1689年《权利法案》和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的共同之处在于
A.确立责任内阁制 B.为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奠定基础
C.规定首相对议会负责 D.确立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
46.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民主性,在其内容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A.三权分立????????? 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允许奴隶存在??????? D.规定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1分
47. “在人类发展历程中,以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为代表的东西方文明曾经彼此交融,相映生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朝时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材料二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予内阁而于军机处。”
材料三 “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就是就某些议案展开辩论。雅典人认为,烦琐的辩论虽然延长了决策时间,却可避免鲁莽行事带来的灾难”。
48.近代社会,实行代议制的民主政治,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英国《大宪章》的有关条文:
第14条:为了得到王国议会对协助金或免服兵役数量的共识……在所定的日期,按照在场者之建议进行议事。
第39条:除非经过同等之人的合法审判,否则不得任意逮捕拘禁,放逐或剥夺自由人法律上的保护,或以任何手段摧残自由人。
材料二 《权利法案》明确规定了限制王权的条款: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等等。
材料三 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2007月4日)
材料四 法、德同是欧洲大陆的主要国家,在确立资产阶级政体的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佛山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一历史试题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1分
48.(1)继承:用法律限制王权,转向法治。创新:使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实行议会和国王集体统治,统治方式由人治转变为法治。(2分)
(2)“新版”:总统行使最高行政权,兼武装部队总司令,对立法有否决权,有权缔结条约,由总统任命最高法官。杰弗逊仅从究法赋予总统极大权利的角度而言。(2分)
“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实行三权分立;总统只握有行政权;受到国会和最高法院的制约;总统由选举产生;有任期限制。(2分)
(3)法国:资本主义共和政体,权力中心在议会;德国:君主立宪制,权力集中在皇帝手中。(2分)
原因:法国通过不断的革命,打击封建势力确立新的政体,改造比较彻底。(2分)德国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2分)
(4)美国:三权分立,有利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2分)(2分)
德国: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保留下来,阻碍了资产阶级民主改革的彻底完成,为后来法西斯专政局面的出现埋下了祸根。(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共60分)
右图为神舟六号返回舱,可发现其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其形成类似于以下哪种事物?
A 彗星 B 流星
C 极光 D 卫星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准将变为现实。依此回答2~4
2.月球的表面形态给人类深刻印象。下列因素中,影响月表形态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的能量 B.地球的引力 C.陨石的撞击 D.太阳风侵袭
3.若科学家在未来的月球表面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其利用的月球表面特殊条件是
A.无重力 B.超高温 C.低辐射 D.高真空
4.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A.质量差异 B.形态差异 C.自转差异 D.公转差异
5.下列能源不是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是
A.水能 B.风能 C.潮汐能 D.煤炭
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6~7题。
6.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A.正相关 B.负相关 C.成反比 D.没有相关性
7.此图所反映的问题是
A.太阳活动能影响地球气候
B.太阳活动发射的电磁波能扰动地球的电离层
C.太阳活动时,抛出的带电粒子流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太阳活动时,太阳风使两极地区出现极光,从而影响中高纬度地区树木的生长
8.下列有关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条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与太阳距离适中
B.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八大行星及小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且几乎在同一个平面上
D.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抑制了地球生命物质形成的进程
9.暑假星仔从佛山去澳门一日游,为了避免被从车窗照进来的太阳晒到,他应该坐在车前进方向的
A.去时左侧,回时右侧 B.去时左侧,回时左侧
C.去时右侧,回时右侧 D.去时右侧,回时左侧
10.关于佛山一中(约23°03′N)国旗旗杆日影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每天北京时间12时影子最短 B 每日的正午比较,冬至日时影子最长
C 日出时日影朝西 D 从春分到夏至正午影长持续变短
11.为了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佛山一中学生宿舍楼顶的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应朝向:
A 东 B 南 C 西 D 北
12.元旦这一天,太阳直射点在
A.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13. 太阳光球层上出现的太阳活动标志是
A.黑子 B.日珥 C.耀斑 D.太阳风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宿营时,同学们把照相机固定,对准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得到的北极星附近星辰运动轨迹的照片。据图回答14~15题。
14. 图像最能反映出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流星运动 D.恒星运动
15. 某一遥远的恒星A在该日23:00位于图中的★位置,那么,第
二天该恒星处于星空同样位置时最接近的时间是
A.23:00 B.22:56 C.23:04 D.21:52
16. 北半球有一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一般会出现
A.南岸侵蚀大于北岸     B.北岸侵蚀大于南岸
C.南岸堆积快于北岸      D.南岸侵蚀、堆积都快于北岸
17.一天,我国某城市于北京时间4时30分日出,18时30分日落,该城市的经度为
A. 东经105度 B东经135度 C.东经127.5度 D.东经120度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回答18~19题。
1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日该地昼长为16小时
B.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北移动
C.该地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差10小时
D.北京时间12点时该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
19.该地的时区是
A.东二区      B.西二区
C.东四区      D.西四区
第30届夏季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20时12分(当地时间) 在伦敦开幕,回答20~21题。
20. 佛山市民观看开幕式直播的时间是
A.27日4时12分 B.27日5时12分
C.28日4时12分 D.28日5时12分
21.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至23°30',则会引起的现象是
A.北极圈范围增大,南极圈范围缩小
B.地球上太阳能直射的范围增大
C.北极圈出现的极昼天数增加
D.七月份南半球中低纬地区昼长与夜长比值减小
读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从莫霍界面到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变化是
A.横波、纵波都变快 B.横波、纵波都变慢
C.横波变快,纵波变慢 D.横波变慢,纵波变快
23.下列关于地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为17千米 B.岩石圈是莫霍界面以上的部分
C.地壳中有软流层 D.岩石圈包括地壳和地幔两部分
24.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25.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①>②
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下图),回答26~27题。
26.图中a、b、c、d四地,位于北半球的是
A.a B.b C.c D.d
27.当c地昼最长时
A.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 B.北京昼长夜短
C.上海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的最小值 D.北极出现极昼现象
下图中,①②两地纬度相同,海陆位置相近,各箭头表示不同的辐射形式。读图回答28~30题。
28.若①②两地的相对高度为2 500米,则两地气温相差
A.1.5℃ B.2.5℃ C.15℃ D.25℃
29.①地的各种辐射,以可见光为主的是
A.A1 B.B1
C.C1 D.D1
30.①②两地热力状况为
A.A1>A2 B.B1>B2
C.C1<C2 D.D1>D2
二、综合题(共40分)
31.材料一 太阳系示意图。
材料二 在太阳活动盛行期的衣食住行要注意。衣着上尽量不穿黑色衣服;饮食上宜多食用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品和新鲜瓜菜;居住时一旦感到不适,可来个床位和家具大调整;出行应是上午10时至下午3时,少外出,慎晒太阳,减少夜间露天活动。
(1)材料一中,F是 (填天体名称)。比图中天体系统高一级的天体系统有 。(4分)
(2)有关B、C两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2分)
A B比C的公转速度慢 B B比C地表昼夜温差大
C B与C公转方向相反 D B、C公转轨道都是圆形
(3)根据材料二,在太阳活动高峰年,你给人们的生活建议有: (4分)
① ;
② ;
(4)当太阳活动极大年时,为何在青藏高原上受影响比佛山会更大些? 。(4分)
32.读下面“两分两至示意图”和“日照图”回答问题:

(1)当地球位于A处时,节气为 ;(2分)
(2)当地球如日照图状况时,日期可能是: (2分)
A 12月22日 B 6月18日 C 9月27日 D 6月22日
(3)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是 ,此时北京时间为 点;(4分)
(4)该日佛山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佛山(23°03′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的规律是
;(6分)
(5)地表E、F、G处自转线速度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2分)
33. 读“热力环流及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回答问题。(每空2分)
(1)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大小,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
(2)甲、乙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 ;
(3)一般情况下,甲地对应的天气状况是: ;
(4)假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则甲、乙之间的风向为 ;
(5)假若图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
佛山一中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一级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l.无偿献血,有偿使用。公民捐献的血液
 A.是商品,因为血液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因为血液有价格
 C.不是商品,因为捐献的血液不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D.不是商品,因为血液不能在市场流通
2.在广州市工商局公布的乳制品及含乳食品抽检中,南山倍慧5个批次产品被检查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2012年7月23日,亚华乳业公开发布致歉声明,表示从即日起召回全部问题产品。被召回的问题乳品
 A.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  B.没有使用价值,但有价值
 C.既有使用价值,也有价值 D.既无使用价值,也无价值
3.货币最早是以足值的金属货币形式出现的。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商品流通中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并逐渐取代了金属货币。纸币之所以能取代金属货币,是因为
①纸币容易生产,且同样具有充当贮藏手段的职能  ②使用纸币能够有效降低货币制作成本 ③纸币的使用范围更广  ④纸币同样能执行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在生活中使用信用卡,而一些收入较高的人士外出旅游经商也经常使用个人支票。信用卡与支票都是
A.购买商品或取得服务可直接使用的信用凭证  B.电子货币
 C.在经济往来结算中使用的信用工具 D.都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
5.为参加2012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小明的爸爸从网上成功预订了三张飞机票,费用从他提供的V ISA卡(Visa国际组织会员银行发行的信用卡)中扣除。这种结算方式
A.属于现金支付 B.简化了收款手续,方便、安全 C.提高了货币的购买力 D.属于支票支付
6.2012年10月2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为1美元兑人民币6.3052元。下列主体中,最有可能希望人民币升值的是
A.向美国出口商品的某中国企业   B.一位即将赴美国留学的中国大学生
 C.一位即将赴中国留学的美国大学生 D.一家准备到中国投资办厂的外国公司
7.在市场上,商品价格时涨时降,但无论上涨或下降,价格都不会距离价值太远,它不可能无限制地上涨,也不可能无限制地下降,其原因是
①人们购买力有限,价格涨得太高会失去市场 ②价格无限制地上涨或无限制地下降不利于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③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互相制约的关系 ④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A.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③④
8.从2012年7月1日起,全国全面实施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实行阶梯电价
①是因为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 ②表明供电行业的商业化趋势增强 ③表明价格形成应以政府为主导 ④有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9.2012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积极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为此,国家应
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的更新换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2年8月3日,第三届中国(山东)茶业交易博览会暨第四届紫砂艺术节在济南开幕。在茶博会上,王明花5200元为父亲买了上好龙井,又以按揭方式订购了5套高档的陶瓷茶具,而后花费30元打车回家。在此过程中,王明的消费类型有
A.钱货两清的消费 贷款消费 劳务消费 
B.有形商品消费 租赁消费 劳务消费
C.生存资料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的消费 发展资料消费 享受资料消费
11.2012年7月29日,国内多数新闻报纸以首金的获得者易思玲作为封面,而《新文化报》的特刊大胆地用憨豆作为封面。“憨豆式”封面成了该报当日最大的卖点。在这里,《新文化报》特刊利用了人们的
A.从众心理 B.攀比心理 C.求实心理 D.求异心理
12.“钱帛进珠笼内收,若非出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材料旨在告诫人们
A.要正确看待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B.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C.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象征
D.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
13.在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关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分配连接着生产和消费 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的动力 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14.一个社会采取什么样的所有制结构,并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由该社会
 A.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 B.政治、法律的性质决定
 C.意识形态的性质决定 D.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决定
15.2012年5月25日,国务院国资委提出,今后要积极引入民间投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转变发展方式。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利于
①加快国有经济的私有化进程 ②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活力 ③发挥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④推动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6.某奶牛养殖大县的一百多农户自发成立“奶联社”,将奶牛集中起来,由奶联社组织养牛能手对奶牛统一饲养、管理;每头牛作价5000元入股,固定分红,5年返利6000元。入社后奶牛的饲养成本下降,牛奶的产量上升,奶价因原奶质量提高而上升。从所有制性质上看,奶联社属于
 A.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   B.个体经济、混合所有制
C.混合经济、股份合作制   D.私营经济、混合所有制
17.作为闻名遐迩的民营企业,红豆集团有着严密的组织形式和完善的组织结构,你认为下列选项属于红豆集团有限公司最高决策机构的是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总经理 D.监事会
18.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达2.5亿人。穿梭在各个城市,不停地换工作,做散活、打短工……“短工化”渐成农民工就业新趋势。尽管游走的姿态看起来很洒脱,但“短工化”趋向也带来企业转型升级缺乏技术工人、农民工个体发展受阻、产业向高端发展乏力等一系列问题。应对就业领域的“短工化”现象,需要
①企业增强对劳动者稳定就业的吸引力 ②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③引导劳动者树立正确就业观 ④支持劳动者实现灵活就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19.济南市人大代表郝纪勇呼吁加强户外劳动者权益保护,天气酷热应停工。之所以加强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是因为
①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 ②维护劳动者的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 ③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④维护劳动者权益,有利于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
A.②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下列关于劳动者权利和义务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权利和义务都是不可放弃的   B.自觉履行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C.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 D.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21.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A.存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结算业务 D.兑换业务
2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1年报》显示,2011年我国银行业税后利润达1.25万亿,同比增长39.3%;利息占其总收入的66.2%。我国商业银行获得的利息收入
①来源于存款业务 ②来源于贷款业务 ③是基于存贷款利息差 ④是基于资金所有权的转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3.中国人民银行继2012年6月8日宣布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后,7月6日再次宣布降息。有媒体称,我国存贷款利率将进入新一轮下降通道。在这一趋势下,张华家有10万元(约两年内不会使用),想存入银行,最佳的选择应是
A.活期储蓄 B.两年定期储蓄
C.一年定期储蓄后转存一年 D.短期定期储蓄多次转存
24.10月18日,国家发行今年第十九期记账式附息国债,金额为260.1亿元。下列关于国债与股票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是居民的投资方式 ②都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 ③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高 ④股票具有明确的付息期限,其收益比债券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5.2012年7月,北京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导致大量汽车进水、发动机损坏急需维修。一些购买了涉水险和车损险的车主得到了保险公司的理赔。这说明购买商业保险
①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 ②能为投保人带来额外收益 ③能降低投保人承担的风险损失 ④能使投保人的资金保值增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未选、错选不得分,只选一项且正确得1分。)
26.温州银泰某名牌衬衫专卖店在季末打出巨幅促销广告:“高档纯棉衬衫150元一件。”此广告语中的“l50元”
A.表明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B.表明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C.是指一件衬衫的价格 D.是指一件衬衫的价值
27.一般而言,解决主权债务危机的最基本和最可靠的途径是促进经济增长。然而,国家用通货膨胀的方式“赖账”,是一种“公认的”隐蔽赖账的方法。国家可以用通货膨胀的方法“赖账”,说明通货膨胀可以
A.减少国家债务的利息 B.减少国家所要偿还债务的额度
C.提高国家偿还债务的能力 D.使国家债务所代表的实际财富“缩水”
28.“物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的一种网络,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小黄同学通过“物联网”购买到了自己称心如意的学习用品。这一过程反映了“物联网”
A.丰富了商品交换的形式和手段   B.减少了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了价格
 C.方便了消费者购物并减少了现金使用 D.促进了商品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
29.2012年7月18日,国内钢材综合交易价格跌至4068元/吨。这一价格跌破2010年7月15日的低点,创两年半以来的新低。专家分析表示,经济增长回落,产量居高不下是2012年国内钢材价格下跌的主要原因。这说明
A.供过于求使商品价格下降 B.目前,钢材市场交易中,买方起主导作用
C.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D.目前,钢材市场交易中,卖方起主导作用
30.若每月少乘一次电梯,一年就可减碳平均48千克;每月少开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44升;家庭照明改用节能灯,以11瓦节能灯代替60瓦白炽灯,每年可节电71.5度。上述事实启示我们要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注重节约,坚持可持续性消费
C.从我做起,坚持绿色消费 D.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1.近来,在家装市场中,“轻装修,重装饰”已经不再是一句单纯的口号。因为美居生活已经成为消费热点,人们的审美追求日益倾向个性化,家居饰品因此成为一种新兴行业。上述材料说明
A.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B.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 D.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3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把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其“统一”在于它们
A.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是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D.能保证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33.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兼并和破产现象也越来越多。企业间的兼并和破产
A.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B.是股份制改造的最佳途径
 C.是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 D.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客观要求
34.2012年7月17日,国务院举行全国就业创业工作表彰大会,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形势将更加复杂而严峻,要把就业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综合考核体系。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责任有
A.制定加强劳动保护的相关法律 B.完善市场就业机制 
C.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D.向企业分配就业指标
35.针对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加剧的情况,有关部门日前出台了帮助中小企业融资等相关措施。对融资的认识正确的是
A.融资是一个企业的资金筹集的行为和过程 B.银行贷款、股票、债券是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C.购买社会保险是规避融资风险的主要方式 D.企业发行国债是融资的根本措施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3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支付方式也在改变,网购成为新兴的购物方式之一。据统计,我国网络零售额从2004年的45亿元飞速上升到2011年的近8000亿元。2012年一季度网络零售额达到2282亿元,同比增长40.9%。艾瑞咨询的一项调查显示,从我国消费者网络消费心理来看,选择网络购物的首要原因中,将价格因素列为首位的占比高达48.4%。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网购迅猛发展的原因。(9分)
37.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对城市就居民绿色消费观念及消费行为进行专题调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调查显示,86.7%的人认为环境污染问题事关重大,其治理迫在眉睫;71.3%的人认为发展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大有裨益;70%以上的人认为绿色产品应具有健康、节能、无污染的特点;53.8%的人表示乐意消费绿色产品;37.9%的人表示购买过诸如绿色食品、绿色服装、绿色建材、绿色家电等在内的绿色产品。
  材料二 数据显示,l8.5%的人认为国内绿色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水平还比较低,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15.2%的人认为目前绿色产品的品种还不够丰富,尚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需要和人民生活消费的需求;17.3%的人反映绿色食品中存在假冒伪劣产品。2011年7月15日,国家相关部门确定了《2011年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
结合材料,谈谈企业经营者应如何适应绿色消费。(9分)
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政治科试题答案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7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满分30分。
36.答:(1)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购这种新的消费方式产生并发展起来。(3分)
(2)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平稳快速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网购的迅猛发展。(3分)
(3)物价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网上的商品节约了铺面和不少人力成本,价格相对低廉,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3分)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
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
1.如图,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是 ( )
A.B∩[CU (A∪C)] B.(A∪B)∪(B∪C)
C.(A∪C)∩( CUB) D.[CU (A∩C)]∪B
2.已知全集 U={1,2,3,4,5},A={1,5},BCUA,则集合B 的个数是 ( )
A.5 B. 6 C. 7 D. 8
3.若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在区间上也是减函数,则函数
在区间上 ( )
A.必是减函数 B.必是增函数 C.是增函数或是减函数 D.无法确定增减性
4.如果集合A={x|ax2+2x+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值是 ( )
A.0 B.0 或1 C.1 D.不能确定
5.函数 (   )
A.是奇函数 B.是偶函数
C.既是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既不是是奇函数,又不是偶函数
6.要得到y=3×()x的图像,只需将函数y=()x的图像 (   )
A.向左平移3个单位 B.向右平移3个单位
C.向左平移1个单位 D.向右平移1个单位
7.有关方程的根的情况的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有一个有理数根 B.只有一个无理数根
C.共有两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8.指数函数在同一坐标系内
的图象如图所示,则a、b、c、d 的大小顺序是( )
A. B.
C. D.
9.设是奇函数,且在(0,+∞)内递增,
又,则的解集是(  )
A.{x|x<-3,或0B.{x|-33}
C.{x|x<-3,或x>3}
D.{x|-310.已知函数上是增函数,
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计20分.请把答案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的横线上.
11.计算:= ; += .
12.函数f(x)=的图像和函数g(x)=log2x的图像共有____个交点.
13.已知0<a<1, 0<b<1,若,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4.集合M={a |∈N,且a∈Z},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M =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计8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的指定区域内.
15.(12分)已知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 (2,1)、 B(5,2),
(1)求函数的解析式及定义域;
(2)求的值.
16.(12分)若,且,
求由实数a组成的集合M.
17 (14分)已知函数
① 当时,求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②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使在区间上是单调函数
18.(14分) 已知函数.
(1) 是否存在实数a使得f(x)为奇函数?若存在,求出a的值并证明;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 在(1)的条件下判断f(x)的单调性,并用定义加以证明.
19.(14分)根据市场调查,某种新产品投放市场的30天内,每件销售价格P(元)与时间t(天)的关系如图所示,日销售量Q(件)与时间t(天)之间的关系如表所示.
(1) 根据图像,写出该产品每件销售价格P与时间t的函数解析式;
(2) 在所给的直角坐标系中,根据表中提供的数据描出实数对(t,Q)的对应点,并确定日销售量Q与时间t的一个函数解析式;
(3) 在这30天内,哪一天的日销售金额最大?
(日销售金额=每件产品销售价格×日销售量)
20.(14分) 已知函数,满足,
(1) 求实数的值;
(2) 判断在区间上的单调性,并用单调性定义证明;
(3) 若关于的方程有三个不同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试题参考答案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A
C
D
B
D
D
A
A
D
D
11.2; . 12.3 13.(3 , 4) 14.。
16.解: ┅┅┅┅┅┅┅┅┅┅┅┅┅┅┅┅┅┅┅2分
当时,,当时,, ┅┅┅┅┅┅┅┅┅┅4分
∵ ,∴, ┅┅┅┅┅┅┅┅┅┅┅┅┅┅┅┅6分
∴ 或 ,或, ┅┅┅┅┅┅┅┅┅┅┅┅┅┅9分
∴ 或或 ┅┅┅┅┅┅┅┅┅┅┅┅┅┅┅┅┅┅11分
∴ . ┅┅┅┅┅┅┅┅┅┅┅┅┅┅┅┅┅┅┅12分
注:本题漏且其余正确扣4分。
17.解: ┅┅┅┅┅┅┅┅┅┅┅┅1分
对称轴
∴ ┅┅┅┅┅┅┅┅┅┅┅┅┅7分
(2)对称轴当或时,在上单调,
∴或 ┅┅┅┅┅┅┅┅┅┅┅┅┅┅┅┅┅┅13分
∴的取值范围为 ┅┅┅┅┅┅┅┅┅┅┅┅┅14分
19.解:(1)根据图像,每件销售价格P与时间t的函数关系为:
P=┅┅┅┅┅┅┅┅┅┅2分
(2)描出实数对(t,Q)对应点,如图所示.
从图像发现:点(5,35),(15,25),(20,20),(30,10)
可能在同一直线上.设它们所在直线的
解析式为Q=kt+b(k、b为常数),
将点(5,35),(30,10)代入方程得
解得k=-1,b=40,所以Q=-t+40,
检验点(15,25),(20,20)也适合该式,因此日销售量Q与时间t的一个解析式为
Q=-t+40(0<t≤30,t∈N+); ┅┅┅┅┅┅┅┅┅┅┅┅┅┅7分
(3)设日销售金额为y(元),则
┅┅┅┅┅┅┅┅┅┅┅9分
若0<t≤20,t∈N+,
y=-t2+10t+1 200=-(t-5)2+1225,
所以当t=5时,ymax=1225; ┅┅┅┅┅┅┅┅┅┅┅┅┅┅┅┅11分
若20<t≤30,t∈N+,y=-50t+2000是减函数,
所以y<-50×20+2 000=1000. ┅┅┅┅┅┅┅┅┅┅┅┅┅┅┅13分
因此,这种产品在第5天的日销售金额最大,最大日销售金额是1225元.┅14分

③ 当且,式等价于

所以时,原方程在有一个实数解,此外无解。
┅┅┅┅┅┅┅┅┅┅┅┅┅┅┅┅12分
综上,要使原方程有三个不同实数解,当且仅当原方程在
各有一个实数解时才成立,此时,。 ┅┅┅┅┅┅┅┅┅┅13分
∴ 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14分

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16分。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并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1.下列关于质点和参考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量很大的物体不能看作质点
B.只有物体的体积很小时才能把物体看作质点
C. 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
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
2.某一质点沿一直线往返运动,如右图所示,设O点为x轴坐标原点,OA=AB=OC=CD=60 m,早上8:00质点由A点出发向x轴的正方向运动至B点再返回沿x轴的负方向运动,已知质点运动的速率恒为v=1m/s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质点由A→B→C经过的路程为120m
B.质点由A→B→C发生的位移为240m
C.质点到达D点的时刻为5分钟
D.质点到达D点的时刻为8:05
3.某质点沿直线单向运动,由A点到B点过程中,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3m/s ,后一半位移平均速度6m/s ,则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
A.4.5m/s B. 4m/s C. 3m/s D.6m/s
4.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达B点时恰好停止。在先后两个运动过程中( )
A.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B.两次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C.平均速度一定相等 D.所用的时间一定相同
二、双选题(每题6分,共30分。每题有两个选项正确,漏选得3分,错选不得分。并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5.匀变速直线运动是( )
A.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B.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C.加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 D.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恒定不变的直线运动
6.如图为一物体沿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由此可知 ( )
A.2s末物体返回出发点
B.1s末与3s末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C.2s末与4s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D.4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7.在下图中, a、b表面均光滑 ,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8.如图所示,以水平力F压物体A,这时A沿竖直墙壁匀速下滑,若物体A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A物体的质量为m,那么A物体与墙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 )
A.mg B.μmg C.F D.μF
9.如图,物体M随水平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则此过程中物体M( )
A.不受摩擦力作用
B.受到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作用
C.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
D.共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三个力
三、实验题(共18分)
10.(1)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将一轻弹簧竖直悬挂并让其自然下垂,测出其自然长度;然后在其下部施加外力F,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改变外力F的大小,测出几组数据,作出外力F与弹簧总长度L的关系图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是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进行的)由图可知该弹簧的自然长度为________cm;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
(2)打点计时器是一种通过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来记录物体运动信息的仪器,工作时应使用低压 电源。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 。 (所有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四、计算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
11.(12分)以18m/s的速度行驶的汽车,紧急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大小为6m/s2 ,求汽车在刹车后第2s末的速度大小及4s内通过的距离。
12.(12分)汽车正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前方一辆自行车以4m/s的速度做同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汽车立即关闭油门做加速度大小为6m/s2的匀减速运动,汽车恰好不碰上自行车。求关闭油门时汽车离自行车多远。

13.(12分)屋檐定时滴下水滴,当第5滴正欲从屋檐滴下时,第1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正分别位于高1m的窗户的上、下沿,(g=10m/s2)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少米?(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形式和最高级形式分别是 ( )
A. 细胞和生物体 B.生物体和种群
C.生物体和群落 D.细胞和生物圈
2.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每个细胞独立完成
D.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 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没有细胞器,但有细胞壁
B.无成形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
C.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D.虽无成形的细胞核,但有一环状DNA分子
4. 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 )
A.真核生物 B.无核糖体的生物
C.无核膜的生物 D.有染色体的生物
5. 细胞学说建立于19世纪,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下列符合细胞学说的是 ( )
①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②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③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④细胞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两大类
⑤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
⑥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A.①③⑤⑥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 性激素、胃蛋白酶、纤维素和DNA中都含有的元素是( )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7. 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例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2+的植物就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 )
A.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B.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D.对调节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有重要作用
8.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最多
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
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
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9. 细胞中蛋白质的主要作用是 ( )
① 生化反应的催化剂;②构成“细胞结构”; ③主要的能源物质;
④ 组成多种酶; ⑤ 组成所有激素;⑥调节细胞代谢;⑦组成维生素;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①②④⑥
10. 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
①氨基酸 ②主要由C、H、O、N等化学元素组成
③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④多肽 ⑤氨基酸分子互相结合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⑤④③
C.②①⑤③④ D. ① ②⑤④③
11. 今天的你和昨天的你不一样是新陈代谢的结果。新陈代谢使细胞中的化学成分及含量发生变化。试问细胞中今天和昨天含量最稳定的化合物是 ( )
A.核酸 B.蛋白质 C.糖原 D.脂肪
12.下列关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实验中应分别加入甲基绿和吡罗红
B.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C.该实验用口腔上皮细胞而不用叶肉细胞,是因为叶肉细胞不含RNA
D.盐酸有利于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开,不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13. 下列无机盐中能被用于制造“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的是 ( )
A.Na+ B.Mg2+ C.PO3-4 D.NO3-
14. HIV病毒,烟草,烟草花叶病毒三种生物体,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种类依次是多少种 ( )
A.1,2,1 B.2,4,2 C.4, 5,4 D.4,8,4
15. 2008年9月11日 “三鹿假奶粉”被曝光,奶粉中被检测到一种叫做“三聚氰胺”的“假蛋白”化学品,添加后能够造成蛋白质含量增高的假象。正常蛋白质平均含氮16%,这些氮主要存在于蛋白质的 ( )
A.-CO-NH- B.游离的氨基
C.游离的羧基 D.R基
16. 有足量的A、B、C三种氨基酸,它们最多能形成的三肽化合物及同时含有这三种氨基酸的三肽化合物分别有( )种
A.6、6 B.6、9 C.27、27 D.27、6
17. “绵绵的春雨,是她润醒了小草,润绿了杨树,润开了报春花。”小草被润醒了、杨树被润绿了、报春花被润开的过程中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变化,下图表示正确的是( )
18. 东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白山、小兴安岭等地;华南虎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根据我们学过的知识判断,东北虎为了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与华南虎相比,下列哪种物质含量所占比例明显偏高( )
A.脂肪 B.糖原 C.蛋白质 D.核酸
19. 区别组成蛋白质20种氨基酸的依据是( )
A.氨基酸数目不同 B.R基不同 C.羧基不同 D.碳原子数目不同
20. 鸡蛋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失活,这是由于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 )
A.肽键 B.肽链 C.空间结构 D.氨基酸
21.常用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作材料来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 )
A.哺乳动物红细胞容易得到 B.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容易涨破
C.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内没有核膜、线粒体膜等膜结构
D.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膜在光学显微镜下容易观察到
22. 人体肌肉细胞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
A.染色体 B. 线粒体 C.叶绿体 D.核糖体
23. 雌性家兔体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乳腺细胞 D.红细胞
24.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细胞膜使细胞有相对稳定的内部环境
B.细胞内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C.细胞膜把细胞器分隔开,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D.广阔的膜面积为酶提供了大量的附着位点
25. 下列不含有脂质的结构是 ( )
A.叶绿体 B细胞膜 C.线粒体 D.中心体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6. 如图所示,甲图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比②的放大倍数大,③比④的放大倍数小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③,同时提升镜筒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调节光圈→移动标本→转动细准焦螺旋
D.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甲图中的组合一般是②③⑤
27. 下列几种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 )
①黑藻②念珠藻③酵母菌④乳酸菌⑤葡萄球菌⑥草履虫
A. ①⑤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④ D. ②③⑤⑥
28. 某人得了脂肪肝(即肝细胞中有过多的脂肪),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他的肝细胞中四种化合物含量的是( )
29. 丙氨酸的R基为-CH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它们缩合形成的二肽分子中,C、H、O的原子比例为 ( )
A.7︰16︰6 B.7︰14︰5 C.8︰12︰5 D.8︰14︰5
30. 在下列物质中,将其中能够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连接成蛋白质分子(每种氨基酸只有一个),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氨基和肽键的数目依次是 ( )

A. 3、3、2 B. 4、3、3、 C. 3、2、4 D. 2、2、2
31. 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化合物a可构成化合物b(如右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m为腺嘌呤,则b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B.人体内含有的m共有4种
C.若m为尿嘧啶,则DNA中肯定不含b这种化合物
D.若由b构成的核酸能被吡罗红染成红色,则a必为脱氧核糖
32. 人体某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而它们从来不吞噬血液循环中自己正常的细胞。这是细胞膜的哪一功能( )
A、与外界环境分开 B、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C、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细胞识别”功能
33. 某科学家将一种细胞的最外层进行化学分析得到糖类、磷脂、蛋白质,由此可以判断该细胞是( )
A. 蓝藻细胞 B. 植物细胞 C. 动物细胞 D. 大肠杆菌
34. 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生物学问题,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脂质物质都会使人发胖,最好不要摄入
B.精瘦肉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应该及时补充
C.无糖八宝粥不添加蔗糖,添加木糖醇,所以不含糖类
D.人体每天需要量最多的是糖类,所以主食应该是粮食制品
35. 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扩散出来,进入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内,共穿过的生物膜层数至少是( )
A.5 B.6 C.7 D.8
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有2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选对得3分,少选且正确得1分,不选、错选均得0分。
36. 下列名称中,属于活细胞的是( )
A.血小板 B.植物导管 C.花粉 D.抗体
37. 蓝藻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蓝藻细胞内含有( )
A.叶绿素 B.蓝藻素 C.叶绿体 D.藻蓝素
38. 在生物组织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及操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B.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39. 下列物质在核糖体内合成的是( )
A.胰岛素 B.性激素 C.纤维素 D.纤维素酶
40.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 )
A.具有双层膜 B.内部有许多基粒 C.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D.呈绿色椭球形
四、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
41. (12分,每空1分)下图表示细胞中四种有机物的组成及功能。请据图回答:
(1)A是 。E在动物内是指 ,在植物体内主要指 。
(2)F是 ,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了它以外,细胞中的脂质还包括
和 等。
(3)C是 ,所有G都含有的元素是 ,C形成G过程的反应叫 。
(4)D是 ,H是 。
(5)仅由G、H两种物质构成的生物是 。
42. (16分,每小题2分)下图表示动物、植物细胞二合一显微结构模式图。
(1)若某细胞含有左右两图中各种细胞器,则为 细胞。
(2)提供细胞能量的“动力车间”为[ ] 。
(3)结构[4]为 。
(4)如果左图为大蒜根细胞,则应该没有[ ] 。
(5)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结构是[ ] 。
(6)图中含有DNA的细胞器是 (填序号)。
(7)抗体从合成至分泌到细胞外,除了核糖体参与还需要 (填细胞器序号)的参与。(8)分离这些细胞器的常用方法是 。
43. (12分,每空2分)某厂商宣传其生产的“炸薯条”是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特别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食用,对青少年和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交给你的任务是判定这则广告的真假。
相关资料:①薯条在油炸之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淀粉;在油炸之后,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脂肪。②高温会对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造成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油炸之前的薯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时,常用的试剂是 ;若在晾干的薯条上滴加这种试剂,薯条会呈 色。
(2)鉴定“炸薯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时,使用的试剂是 。
(3)鉴定“炸薯条”、薯条、豆类食品中是否富含蛋白质时,使用的试剂是 ,其组成成分是 。
(4)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生物知识,你判定该厂商的这则广告是 。
佛山一中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生物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命题人: 审题人: 2012.10
本试题分笔试和听力,其中笔试部分135分,听力15分,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第一部分:听力(共二节,满分15分)
第一节:听力理解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请听下面四段对话,回答问题,请将答案写在横线上,每段读两遍。
请听第一段对话,回答第1至2题。
1. When will the party begin?
A. Around 6:30pm B. Around 7:30pm C. Around 8:30pm
2.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two speakers are close friends.
B. Jim is holding a birthday party.
C. The two speakers are on the phone.
请听第二段对话,回答第3到5题。
3. What are the two speakers going to do this weekend?
A. Have a party B. Go shopping. C. Play tennis
4. 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 Around 3:00 B. Around 2:30 C. Around 2:00
5. How many people are going to attend the activity?
A. Two B. Three C. Four
请听第三段独白,回答第6到8题。
6. How old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s two boys?
A. Ten and eight B. Eight and four C. Four and two
7. Where are the man and the woman?
A. In the living room B. In the bedroom C. In the kitchen
8. Where is the man going?
A. To the next town B. To his hometown C. To a foreign country
请听第四段对话,回答第9到10题。
9. What date is it today?
A. November 3rd B. November 4th C. November 5th
10. When will the woman see Doctor Li?
A. At 5:00 pm today B. At 3:00pm tomorrow C. At 5:00pm tomorrow
第二节:听取信息(每空1分,满分5分)
听下面一段独白,请根据题目要求,从所听到的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二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16-30各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6. The number of foreign students attending Chinese universities ______ rising steadily since 1990.
A. have been B. are C. has been D. is
17. I was out of town at that time, so I don’t know exactly how it ______.
A. was happening B. happened C. has happened D. happens
18. ---- Ann is in hospital.
---- Oh, really? I ______ know. I ______ go and visit her.
A. didn’t; am going to B. don’t; would C. don’t; will D. didn’t; will
19. ---- Did you watch the football match yesterday?
---- Yes, I did. You know, my brother ______ in the match at that time.
A. is playing B. was playing C. has played D. had played
20. Jane was dressed in red ______ Joe was dressed in blue.
A. however B. when C. while D. as
21. Smoking pollutes air. You ______ smoke here.
A. won’t B. can’t C. ought not to D. needn’t
22. The picture ______ on the wall is painted by my grandfather.
A. having B. hanging C. hangs D. being hung
23. Reading is an experience quite different from watching TV; there are pictures ______ in your mind instead of before your eyes.
A. to form B. form C. having formed D. forming
24. When you read a book, you should make a mark ______ you have any question.
A. where B. which C. that D. what
25. Peter was so excited ______ he received an invitation from his friend to attend the wedding.
A. where B. that C. why D. when
26. The Science Museum, ______ we visited during a recent trip to Britain, is one of London’s tourist attractions.
A. which B. what C. that D. where
27. When he came back from abroad, Joan told us about the cities and the people ______ he had visited.
A. that B. who C. where D. which
28. Tony, stop playing with knife. You may get ______ .
A. cutting B. cut C. to cut D. to be cut
29. I overslept this morning because my alarm clock ______.
A. didn’t go out B. didn’t let out
C. didn’t go off D. didn’t let off
30. You’ve failed to do what you ______ to and I’m afraid the teacher will blame you.
A. will expect B. will be expected
C. expected D. were expecte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31-45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1. A. eat B. relax C. play D. rest
32. A. gets B. turns C. becomes D. grows
33. A. appears B. stands C. seems D. shows
34. A. trouble B. success C. matter D. failure
35. A. closely B. happily C. seriously D. carefully
36. A. vegetables B. meat C. desserts D. cream
37. A. different B. good C. healthy D. expensive
38. A. supported B. provided C. served D. given
39. A. worried B. thirsty C. silent D. surprised
40. A. buying B. choosing C. making D. cooking
41. A. bowl B. spoon C. table D. plate
42. A. glass B. cake C. paper D. wood
43. A. restaurant B. gym C. shop D. hotel
44. A. sent B. tasted C. ordered D. brought
45. A. play B. rest C. study D. life
第三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和D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请将答案按题号涂到相应的答题卡题号上。
A
It’s easy to see how to help some people, but what about those whose needs are not so clear? This story may have happened not long ago--- but it was a lesson which has stayed with me and helped me ever since.
It was Thanksgiving and I was volunteering with my parents at a shelter for the needy. We served hot food to whoever came in. Most of our dinners looked like they had been having hard times; their clothes were worn out and dirty. Then, a man came in, who looked anything but needy. He was well dressed. I wondered what he was doing there and my jaw (下巴) dropped in amazement when he joined the line for food. The closer he came to my service station , the more I muttered (小声抱怨). What was this man doing? Surely he wasn’t going to take food which was meant for those who were really in need!
Then my mother quietly took me to one side. She said, “You have thought that the needs of the people who come here must be purely physical, hunger, etc. And this gentleman doesn’t seem to have any of those problems. But what if his needs are emotional(情感的)? What if he needs comfort, friends, or just to be among other human beings? Her words hit me like a ton of bricks! I felt like I should apologize to the man--- but I didn’t.
About a week later the shelter received a large donation from an anonymous source. I can’t help but wonder if it came from that man.
Now, whenever I meet someone I remember my mother’s lesson and try to send kindness their way, no matter how they look. Needs aren’t always seen. But kindness always makes a difference.
46. How did the author feel as the well-dressed man joined the line for food?
A. Surprised B. Excited C. Nervous D. Hopeless
47. The author’s mother mainly wanted to tell the author that we ______.
A. shouldn’t judge a man by his appearance.
B. shouldn’t complain about others
C. should give others what they want.
D. should accept everything we meet
48. 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word “anonymous” in Paragraph 4 probably mean?
A. Important B. Unknown C. Independent D. Excellent
49. From the last paragraph, we learn that ______.
A. seeing is believing
B. it’s difficult to be kind to others
C. some rich people pretend to be poor.
D. we should help people in the way they need.
5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A. My mother’s influence on my growth
B. The importance of volunteering
C. One of my most shameful experiences
D. My mother’s simple lesson in kindness
B
Not all vegetables need lots of sunshine. Mark Hoffman and his wife own a bed-and-breakfast guesthouse in rural Kempton, Illinois. They often serve their guests fresh products from the garden.
The Hoffmans have been growing food and flowers for twenty-five years. For almost ten of those years, Mr. Hoffman has been experimenting and working with shade (阴凉) plantings. He says, “The bottom line here is that most plants will produce more in full sun. But if you do not have full sun, there are other choices.”
For example, he grows tomatoes near oak trees. Oak trees can produce a lot of shade. But Mr. Hoffman says his tomato plants grow as long as they get five hours’ direct sunshine a day, especially morning sun. Not only does this go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advice that tomatoes need six, eight, even twelve hours’ full sun a day. It also shows how plants and tree roots can share nutrients and water.
Mr. Hoffman says plants with wider leaves seem to do better in shady environments. He also found that his potatoes did better partly in shade than in full sun.
Moving them out of the sun helped control an insect problem. Mr. Hoffman does not use pesticide (农药). Instead, he planted the potatoes in the shade, especially on the east side of the tree. The potatoes get morning sun, but they are shaded during the hottest part of the day. Some insects dislike shade, and the hottest part day is when they do the worst of their damage.
Time of day, sun intensity (强度), shadows from trees, walls and buildings all influence how much sunlight falls on plants. And people interested in shade planting should also remember something else. The term “shade” can describe different amounts of darkness. It can even mean different things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orld.
51. How many hours of sunshine are enough to keep tomato plants growing in Hoffman’s garden?
A. five hours a day B. Six hours a day
C. Eight hours a day D. Twelve hours a day
52. From the passage we can know that ______ .
A. plants with wider leaves produce more in full sun.
B. as a matter of fact, plants don’t need to grow in full sun.
C. the more sunshine plants get, the more they will produce
D. plants with wider leaves grow better in shadows
53. All of the following can influence how much sunlight falls on plants EXCEPT ______.
A. length of day time B. brightness of the sun
C. changes of the season D. shadows
54.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st describe Mr. Hoffman?
A. Curious B. Experienced C. Easy-going D. Funny
55. We may read the passage on a website in the section of ______.
A. environment B. travelling C. agriculture D. lifestyle
C
The clock rules our lives. The more we try to save time, the less time we seem to have. In every area of our lives we are doing things faster. And many of us live in towns and cities which are getting noisier and more stressful as each day passes. But now a worldwide movement, whose aim is to slow life down, has started. Its supporters are people who believe that a happier and healthier way of life is possible.
The Slow Food movement was founded the day that an Italian journalist, Carlo Petrini, saw that McDonald’s had opened a restaurant in a beautiful square in Rome. He thought it was sad that many people today live too quickly to sit down for a proper meal and only eat much fast food. He decided that he had to try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and so he started the Slow Food movement. Slow Food has become a global organization ever since and now has more than 80,000 members in 100 countries.
Slow Food also encourages people to eat local and regional food, to use local shops and markets, to eat out in small family restaurants, and to cook with traditional recipes.
The idea of Slow Cities was inspired by the Slow Food movement. The aim of Slow Cities is to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Towns which want to become a Slow City have to reduce traffic and noise, increase the number of green areas, plant trees, build pedestrian zones, and promote local businesses and traditions. Now it has spread to other countries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the UK to Japan and Australia. There are now 135 Slow Cities in 24 countries across the world that have been named since founding of the organization in 1999. Gao Chun County, in east China’s Jiangsu Province, is expected to be named the first “Slow City” in China next year.
“Slow Cities are about having a community life in the town,” said a local resident. “It is not ‘slow’ as in ‘stupid’. It is ‘slow’ as in the opposite of ‘worried’ and ‘stressful’.”
But not everybody is happy. For teenagers, who have to go 25km to Norwich, the nearest city, to buy CDs, living in a Slow City is not very attractive. “It’s all right here,” says Lewis Cook, 16. “But if you want excitement, you have to go to Norwich. We need more things here for young people.”
56. What’s the aim of the Slow Food movement?
A. To call on people to eat out.
B. To make people enjoy cooking.
C. To drive McDonald’s out of Rome
D. To encourage people to slow down.
57. All the following are necessary to be a Slow City EXCEPT ______.
A. reducing traffic and noise
B. increasing the number of green areas
C. building more department stores
D. promoting local businesses and traditions
58. From the fourth paragraph, we know that ______.
A. the Slow Food was founded in 1999
B. there is no Slow City in China now
C. Slow Cities are mainly in the UK
D. there are about 24 Slow Cities in the world
59. What’s Lewis Cook’s attitude to living in a Slow City?
A. Positive B. Neutral C. Negative D. Indifferent
60. What would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A. Slow down and you’ll move fast
B. Time flies never to be recalled.
C. Eat slowly and you’ll be healthy.
D. Pay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life.
D
I receive many letters from children and can’t answer them all – there wouldn’t be enough time in a day. I’ll try to answer some of the questions that are commonly asked.
Where did I get the idea for Stuart Little and for Charlotte’s Web? Well, many years ago, I went to bed one night in a railway sleeping car, and during the night I dreamed about a tiny boy who acted rather like a mouse. That’s how the story of Stuart Little got started.
As for Charlotte’s Web, I like animals and my farm is very pleasant place to be – at all hours. One day, when I was on my way to feed the pig, I began feeling sorry for the pig because, like most pigs, he was going to die. This made me sad. So I started thinking of ways to save his life. Three years after I started writing it, it was published. (I am not a fast worker, as you can see.)
Sometimes I’m asked when I started to write, and what made me want to write. I started early – as soon as I could spell. Children often find pleasure through trying to set their thoughts down on paper, either in words or in pictures. I was not good at drawing, so I used words instead. As I grew older, I found that writing could be a way of earning a living.
Well, here is the answer to the last question. No, they are imaginary (虚构的) tales. In real life, a family doesn’t have a child who looks like a mouse and a spider doesn’t write words in her web. Although my stories are imaginary, I like to think that there is some truth in them, too – truth about the way people and animals feel, think and act.
61. E.B. White wrote this passage to ______.
A. introduce his new books
B. introduce two funny stories
C. explain why he enjoys writing
D. answer some readers’ questions
62. We can know from the passage that E.B. White is a writer who ______.
A. writes very fast
B. works on a friends’ farm
C. mainly writes stories for adults
D. writes imaginary tales for children
63. What inspired E.B. White to write Charlotte’s Web?
A. That he wanted children to love animals.
B. That he was deeply impressed by a clever pig.
C. That he wanted to use his own way to save a pig.
D. That he wanted to save the animals on a farm.
64. E.B. White started to write because he wanted to ______.
A. improve his spelling B. express his thoughts
C. show his sadness D. make a good living
65. What is probably the last question?
A. Are your stories true?
B. What is the truth in your stories?
C. Will you write more imaginary tales?
D. Do you know a child looking like a mouse?
第二节: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阅读以下相关信息,然后按照要求匹配信息。选E同时涂黑A和B,选F同时涂黑C和D。
首先,阅读下面六种舞蹈介绍:
A. Cha-Cha
It is a very famous ballroom dance. Created in Cuba, it includes African and Cuban rhythms (节奏). It is an energetic dance. The cha-cha requires very small steps because of its rhythm.
B. Waltz
It is a romantic ballroom dance in the triple time with a strong accent on the first beat. The dance is smooth and graceful in performance. The waltz was introduced to the United States via (经由) England in the early 19 century.
C. Hip-hop
Hip-hop refers to street dance styles. Hip-hop allows the dance to experience complete freedom while moving across the floor. With no age restriction (限制) to learn this dance form, it remains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styles to everyone, especially for the young.
D. Tango
It is a ballroom dance of Latin-American origin. Some people think it is a bit more difficult than waltz. In the early ye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first European tango craze (狂热) took place in Paris, soon followed by London, Berlin, and other capitals.
E. Ballet
It is a theatrical presentation of group or solo dancing to a musical accompaniment, usually with costume and scenic effect, conveying a story or theme. The earlier years of ballet training is strict, with regular guidance and practice under the watchful eyes of an experienced teacher.
F. Samba
It is a Brazilian ballroom dance of African origin. The music of Samba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forms of music in Brazil. It is widely recognized as Brazil’s national musical style. Samba is a lively, rhythmical dance. The basic movement involves a straight body and a bending of one knee at a time. The feet move very slightly – only a few inches at a time.
阅读以下有关人员的信息,然后为他或她选择合适的舞蹈。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四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根据句意填入适当形式的词,首字母或中文已给出,请在答卷上写出完整的单词。
71. Public bicycles in Foshan can help p__________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public transport.
72. Both the earthquake and the flood are natural d__________.
73. Anything that is dropped falls towards the ground because of the force of g__________.
74. Because of his hard work, he has got b __________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physics.
75. You’d better not go to Guilin for Golden Week. It is c__________ at that time.
76. I am sorry to tell you that your son c__________ (犯)a terrible fault just now.
77. During the weekend, I usually go __________ (骑自行车) in suburb areas with some friends.
78. Bill stopped__________(挥手) to us and drove away.
79. He chose Germany, but __________ (就自己而言) I would like to go to Spain.
80. I am fond of classical music now, but in the past I __________ (更喜欢) pop music.
第二节:单句填空(共10个空;每空1分,满分10分)
81. The book is on __________ to work out maths problems easily.
82. He was confident of success, __________, I was not so sure.
83. Flight A773 __________ (arrive) at 9:30. Let’s drive to the airport to meet Mr. Johnson.
84. When I visited Beijing __________ the first time, my uncle showed me around his company.
85. Jack spent his whole holiday __________ (sit) in front of his computer.
86. Peter was __________ (luck) enough to lose his IC card again.
87. Have you ever seen a film __________ makes up Star Wars in space?There are many __________ (amaze) characters in this movie.
88. Their funny __________ (perform) made the audience __________ (excite).
第三节:完成句子 (共6题;每空1分,满分13分)
89. 做这件事占用了我们很多时间。
Doing it ______ ______ much of our time.
90. 我渐渐意识到你的建议真的很有用。
I ______ ______ realize that your advice is really useful.
91. 她说没有她父母的支持,她不能渡过难关。
She said she couldn’t ______ ______ without the support of her parents.
92. 我担心房子被烧毁,要是你不记得关煤气的话。
I am afraid the house might be______ ______, if you don’t remember to shut the gas.
93. 她的孩子患了严重的感冒。
Her baby is ______ ______ a heavy cold.
94. 你与你的新同学相处如何啊?
How are you ______ ______ ______ your new classmates?
第四节:句子翻译(共4题;每空3分,满分12分)
95. 制作这部电视连续剧花了他们两年的时间。(take)
96. 自从她开始天天练习英语以来,她已经取得了惊人的进步。(since)
97. 当我去到他家的时候,他正在伏案工作。(when)
98. 写这本小说的那个作家捐了很多钱。(who)
2012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高一级英语试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听力(共二节,满分15分)
第一节:听力理解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第二部分:语言知识及应用(共二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6-20 CBDBC 21-25 CBDAD 26-30 AABCD
第二节:完形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
31-35 ABBBC 36-40 ADCCB 41-45 DBACD
第三部分:阅读(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46-50 AABDD 51-55 ADCBC 56-60 DCBCA 61-65 DDCBA
第二节:信息匹配(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66-70 CDEAF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共四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词拼写 (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
第四节:句子翻译(共4题;每空3分,满分12分)
95. It took them two years to make this TV series.
96. Since she began to practice English every day, she has made fantastic progress.
97. When I got to his home, he was working at his desk.
98. The writer who wrote this book contributed/donated a lot of money.
听力原文:
1.
W: Hi, Tom, this is Mary. I’m a friend of Jimmy.
M: Hi, Mary. Jim told me about you. What’s up?
W: Today is Jim’s birthday and we’re having a party for him tonight. Do you think you could come?
M: Oh, I didn’t know it was his birthday today. Sure, I’d love to come. What time and where?
W: Well, we are all meeting at Jim’s neighbor’s apartment at about seven thirty. It’s at 689 Peace Street, Apartment 3.
M: I’ll be there. Do you want me to bring something?
W: Bring some flowers if you can.
M: No problem. See you tonight.
2.
M: Hi! Looking forward to the weekend?
W: Sure. It’s been a busy week.
M: Yes, it has. What are you doing this weekend?
W: Not very much. How about you?
M: well, I’m thinking of playing tennis on Saturday afternoon.
John and Linda want to play, too.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W: Sure, that would be fun. I haven’t got anything planned on Saturday.
M: Great! How about 3 o’clock?
W: Good! That would be a good time for me. Where shall we meet?
M: Why don’t I come to your place around 2:30?
3.
Martha and Charles are sitting at the kitchen table. Charles is nervous and upset, and he’s smoking. Martha’s eyes are red. She looks tired. Their boys, Tony and George, eight and ten, are sitting with them. They know their mom and dad aren’t happy together any more. Now, their parents are telling the boys that they’re going to get a divorce.
Their mother is telling them that she loves them and their father loves them, too. But she and their father are having problems. They aren’t going to live together as a family any more. The boys are going to live with her. Now, their father is telling them that he’s going to leave the house this weekend. But he promises not to move far away. He’s going to be in the next town. Two weekends a month, the boys are going to stay with him. And they’re going to be with him one month in the summer time. He’ll take his vacation then, and they’ll go to the beach together.
Tony and George don’t really understand what’s happening. They know that their parents aren’t happy. But they want all of them to stay together.
4.
M: Hello! Hope Hospital.
W: Good afternoon. My name is Stella Want. I want to make an appointment with Doctor Li.
M: OK, Stella. May I ask what the problem is?
W: Yes, My back has been hurting a log again recently. One month ago I came to your hospital for the same problem. I felt a little better after taking some of the medicine that Doctor Li gave me.
M: Got it. Yes, we have you in our records. When do you want to see Doctor Li?
W: How about 9:00 tomorrow morning?
M: I’m afraid Doctor Li can’t see you then, because he will be doing an operation at that time. How about tomorrow afternoon?
W: Is it OK if we make it at 3:00pm? I have to attend a lecture from 1pm to 2:30pm with my classmates.
M: Hmm, how about 5pm? He has a meeting at 3:30pm tomorrow.
W: OK.
M: Fine, so we will make it at 5pm on November 4th. See you then, Stella.
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第一卷的答案用2B铅笔填在答题卡上,第二卷的用黑色水笔写在答卷上。
第Ⅰ卷
一、基础选择(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A.脉脉(mò) 战栗(lì) 袅娜(nuò) 蓊蓊郁郁(wěng)
B.戏谑(nǜe) 慢腾腾(tēng) 璀璨(cuǐcàn) 美味佳肴(yáo)
C.攥住(zuàn) 呜咽 (yàn) 蹶倒(jué) 相濡以沫(rú)
D.攒动(cuán) 积攒(zǎn) 咋舌(zé) 龇(zī)牙咧(liě)嘴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3分)
A.我们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天上翻云覆雨,让自然听我们使唤。
B.对于帝国主义日益加紧的经济、文化侵略,清政府不但未加抵抗,反而开门揖盗。
C.在很短的时间内,张明老师就发表了几篇颇有影响的论文,令人侧目而视。
D.他虽然腰缠万贯,但终日游手好闲,不学无术,身无长物。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
A.对两院院士历年来为祖国建设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同志们都表示了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B.中学生写作文,要留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决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做法。
D.国务院决定在农村进行税费改革,其目的是为了切实减轻农民负担。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 坐落 松弛 协奏曲 融会贯通
B. 扫描 诙谐 天然气 振耳欲聋
C. 搏弈 巨擘 殊不知 毋容置疑
D. 竞标 临摹 吓马威 门庭若市
5、下面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三百”,到唐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
B在文学史上,有“风”“骚”之说,“风”指的是《国风》,“骚”指的是《离骚》。
C乐府是自秦代以来朝廷设立的管理音乐的机构,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后人统称为汉乐府。后来乐府成为了一种诗歌体裁。
D《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沈归愚称为“古今第一首长诗”,因此它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6-10题 (21分)
明史?于谦传(有删改)
于谦,字廷益,钱塘人。生七岁,有僧奇之曰:“他日救时宰相也。”举永乐十九年进士。
宣德初,授御史。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扈跸①乐安,高煦出降,帝命谦口数其罪。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高煦伏地战栗,称万死。帝大悦。师还,赏赉与诸大臣等。
出按江西,雪冤囚数百。疏奏陕西诸处官校为民害,诏遣御史捕之。帝知谦可大任,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乃手书谦名授吏部,超迁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谦至官,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察时事所宜兴革,即俱疏言之。一岁凡数上,小有水旱,辄上闻。
初,三杨在政府,雅重谦。谦所奏,朝上夕报可,皆三杨主持。而谦每议事京师,空橐以入,诸权贵人不能无望。及是,三杨已前卒,太监王振方用事。适有御史姓名类谦者,尝忤振。谦入朝,荐参政王来、孙原贞自代。通政使李锡阿振指,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下法司论死,系狱三月。已而振知其误,得释,左迁大理寺少卿。
注释:①护从皇帝驻扎。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有僧奇之曰 奇:意动用法,对……惊奇
B. 轻骑遍历所部,延访父老 延:举行宴会
C. 三杨在政府,雅重谦 雅:甚,很
D.通政使李锡阿振指 阿:奉承讨好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A.会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省巡抚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B.石亨议敛兵坚壁老之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C.王是其言,守议乃定 作计乃尔立
D.劾谦以久不迁怨望,擅举人自代 肇锡余以嘉名
8.下列句子中与“十三年以兵部左侍郎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恐年岁之不吾与
B.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C.为仲卿母所遣
D.匪女之为美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于谦从小就不同凡响,有个和尚认为他以后会成为“救时宰相”,于是向朝廷作了推荐,让他成了永乐十九年的进士。
B.和尚对于谦“救时宰相”的评价,为下文写于谦在宣德皇帝被也先扣留后,协助郕王稳定人心,部署军队抵抗也先,保全明朝作了铺垫。
C.于谦深得宣德皇帝、郕王和“三杨”、王振的器重,所以他上的奏章能马上直达皇帝手里并立即得到批复,他被关进监狱能马上得到释放,他提出的建议能马上被郕王采纳。
D.于谦处事谨慎,他在巡抚河南、山西时,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会向皇上请示,只有得到了批复以后他才会去执行;在抗击也先时,也每事都要得到郕王的同意。
10.断句和翻译(9分)
①请用“/”给下面一段话断句:(3分)
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也先拥上皇由良乡西去
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②顾佐为都御史,待寮属甚严,独下谦,以为才胜己也。(3分)
③及驾陷土木,京师大震,众莫知所为。(3分)
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11题 (8分)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1(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4分)
答:

11(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四、默写填空(8分) (任选其中4题作答,多选则按前4题计分)
(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
(2)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氓》)
(3)_______________ ,水不厌深。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__ 。(《短歌行》)
(4)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5)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
五、散文阅读,完成13~16题。(15分)
红 叶
江 河
①秋天的挂号信是故乡的一枚红叶托来的。那叶子虽然失去了夏日的翠绿与鲜活,但千丝万缕如云如织的红晕,仍然显示着生命饱经沧桑而不衰竭的光泽。仔细阅读,总能品出满心满目的沉重。
②坐在城市的秋天里,遥祭天边属于红叶的怀想,许多人许多事便在红得烂漫的季节踏歌而来。一缕亮丽而亢奋的情愫,不因岁月的冷雨寒风,历史皱纹一般地印出那些曾经拥有的风景。
③那一年,霜早早地落了,童心里飘漾的一湾亮绿,立时被腾起的深色写意所笼罩。伴着满树乞求阳光感激阳光的叶子,我站在无言又无奈的母亲面前,我能说些和做些什么呢?蜂飞蝶舞、扬鞭吆喝的温馨与雄浑,是与眼前的悲怆画面不相协调的。母亲喜欢红叶,常常把红叶一生的辉煌与美丽归结为朴素的“好看”二字。这样的定义虽很肤浅,但原始的美是能说明红叶作为一种生命过程所独有的轰轰烈烈的平凡与伟大。正如春风的笑,是为绿遍山野;夏雨的狂,是为挥洒豪气;秋月的眼,是为收获鼓劲;冬雪的吻,是为大地铺上一层不掩饰的晶莹一样,让一组神韵在特定的氛围内展示风情。这种风情有可能过程是短暂的,只要留住搏击的顽强与执著,是能够找到属于生命的隽永的。
④然而起风了,灰蒙蒙的天空,一片苍凉。路边的树叶,已经失却了青春的娇艳,痛苦地作着最后的告别;病床上的母亲,泪眼朦胧。看着刚刚绽芽的我,她真的不愿像那一片屈于命运的红叶啊!但是,病魔吞噬生命是与秋风扫落叶一样残酷无情的。母亲仿佛很安详,连最后的遗言,也是让我去拣几片红叶。我跑在童年的秋天里,为母亲拣回了一大把红叶。母亲数着这些红叶,如同数着我可以用月计算的年龄,终于,她的笑永远地印在了那把红叶之上。
⑤红叶度过了一个辉煌的时刻,而我的感觉也突然回归到被爱怜所簇拥的晨光里。那是一个夜晚,在严寒即将为大地更换主题时,你踩着松软的泥土走了……而我则踩着落叶向你扑去。
⑥我并不企盼一切都会永恒。红叶告别季节,这是自然的法则,就像再坚硬的岩石也注定要风化为泥土一样。造物主在造出万物时,就给了它一个不可超越的毁灭命运。我仍在爱着,就像叶子热恋土地一样,在狂风中不管旋得多高,最终还要投向大地母亲的怀抱。因为,它从枝头走下来,已经有一个归宿在向它招手。我的归宿藏在母亲亲手为我设计的坐标里。
⑦让世界所有的叶子都飞舞吧,那是一颗颗袒露真诚的心哪!
⑧天上的红叶一片片/思念到天边/思念到永远……
⑨把思想从往事中拽回,虔诚地注视今天的红叶,红叶便是活着的历史,是的,一切都未曾老去,也绝不会老去,只要大自然的秋风刮来,那飞溅的流苏,那童年的云雨星光,那饱蘸生命之美的红叶,便突破时空的界限,染红我遥远而清晰的梦境。
13. 下列对文章赏析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用“红叶”象征母亲一生平凡与伟大,文中引用诗句更增添了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使文章更具诗情画意。
B.本文成功地使用了象征手法,“红叶”作为作者的感情寄托对象,被描写得意象鲜明,饱含了作者的美好感情。
C.文中关于母亲赞美红叶、临终要求拣红叶、“她的笑永远地印在了那把红叶之上”等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对红叶的偏爱,说明母亲不奢求生活的浪漫。
D.文章最后一段写到“红叶便是活着的历史”,“那飞溅的流苏,那童年的云雨星光,那饱蘸生命之美的红叶,便突破时空的界限,染红我遥远而清晰的梦境”因为红叶代表着美好的记忆,文章结尾升华了全文的主旨。
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秋天的挂号信是故乡的一枚红叶托来的。”用了夸张和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点明秋天的到来,又是文章的引子,引起深深的怀乡之思。
B “坐在城市的秋天里,遥祭天边属于红叶的怀想,许多人许多事便在红得烂漫的季节踏歌而来”一句,是指作者驰骋瑰丽的想象,向往那充满幻想的火热的生活。
C.“霜早早地落了,童心里飘漾的一湾亮绿,立时被腾起的深色写意所笼罩”一句,“深色写意”指秋天的雄浑景象,但在一个孩子眼里却是满眼的肃杀景象。
D. 第六自然段中“我的归宿藏在母亲亲手为我设计的坐标里。”说明母亲那平凡而伟大的品格深深地影响了我。
15.“一切都未曾老去,也绝不会老去”有什么含义? (4分)
16.第三段写了“春风”、“夏雨”、“秋月”、“冬雪”,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5分)

六、传记阅读,完成17~19题。(15分)
自传:文学生活五十年
①我是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唯其不善于讲话,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让在我心里燃烧的火喷出来,于是我写了小说。
②我不是文学家,但是我写作了五十多年。每个人会从不同的道路接近文学。我从小就喜欢读小说,有时甚至废寝忘食,但不是为了学习,而是拿它们消遣。我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小说家。我开始写小说,只是为了找寻出路。
③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谓 “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
④我感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于惨痛地死亡。他们都是被腐朽的封建道德、传统观念和两三个人一时的任性杀死的。我离开旧家庭就像摔掉一个可怕的黑影。我二十三岁从上海跑到人地生疏的巴黎,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当时的情况是这样:我有感情无法倾吐,有爱憎无处宣泄,好像落在无边的苦海中找不到岸,一颗心无处安放,倘使不能使我的心平静,我就活不下去。一九二七年春天我住在巴黎拉丁区一家小公寓的五层楼上,一间充满煤气和洋葱味的小屋子里,我寂寞,我痛苦,在阳光难照到的房间里,我想念祖国,想念亲人。在我的祖国正进行着一场革命与反革命的斗争,人民正在遭受屠杀。在巴黎掀起了援救两个意大利工人的运动,他们是沙柯(N.Sacco)和樊宰底(B.Vanzetti),他们被诬告为盗窃杀人犯,在美国麻省波士顿的死囚牢中关了六年,在我经常走过的街上到处张贴着为援救他们举行的“演讲会”、“抗议会”的海报。我读到所谓“犯人”之一的樊宰底的“自传”,里面有这样的话:“我希望每个家庭都有住宅,每个人都有面包,每个心灵都受到教育,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发展。”我非常激动,樊宰底讲了我心里的话。
⑤我的住处就在先贤祠(Pantheon)旁边,我每天都要经过先贤祠,在阴雨的黄昏,我站在卢梭的铜像前,对这位“梦想消灭压迫和不平等”的“日内瓦公民”诉说我的绝望和痛苦。回到寂寞冷静的屋子里,我坐下来求救似地给美国监狱中的死刑囚写信(回信后来终于来了,樊宰底在信中写道:“青年是人类的希望。”几个月以后,他给处死在电椅上,五十年后他们两人的冤案才得到昭雪。我在第一本小说《灭亡》的序上称樊宰底做我的先生)。就是在这种气氛、这种心情中我听着巴黎圣母院(NotreDamedeParis)报告时刻的沉重的钟声,开始写下一些类似小说的场面(这是看小说看多了的好处,不然我连类似小说的场面也写不出),让我的痛苦,我的寂寞,我的热情化成一行一行的字留在纸上。
⑥我过去的爱和恨,悲哀和欢乐,受苦和同情,希望和挣扎,一齐来到我的笔端,我写得快,我心里燃烧着的火渐渐地灭了,我才能够平静地闭上眼睛。心上的疙瘩给解开了,我得到了拯救。
⑦这以后我一有空就借纸笔倾吐我的感情,安慰我这颗年轻的孤寂的心。第二年我的处女作完成了,八月里我从法国一座小城沙多—吉里把它寄回中国,给一个在上海开明书店工作的朋友,征求他的意见,我打算设法自己印出来,给我的大哥看(当时印费不贵,我准备翻译一本小说卖给书店,拿到稿费来印这本书)。等到这年年底我回到上海,朋友告诉我,我的小说将在《小说月报》上连载,说是这份杂志的代理主编叶圣陶先生看到了它决定把它介绍给读者。《小说月报》是当时的一种权威杂志,它给我开了路,让我这个不懂文学的人顺利地进入了文坛。
(节选自《巴金自传》)
17、文章的开头说“有思想表达不出,有感情无法倾吐,我才不得不求助于纸笔,……于是我写了小说”,请根据全文内容分析作者所说的“思想”“感情”的具体内涵。(4分)
18、请从写作技巧的角度对文中1927年巴黎生活细节的描写作简要赏析。(5分)
19、作者在第二段中说“想找寻一条救人、救世,也救自己的路”,接着又说“说救人救世,未免有些夸大,说救自己,倒是真话”。但事实上巴金的文学创作不仅拯救了自已,也确实起到了“救人救世”的作用。如何理解“救自己”与“救世界”的关系? (6分)
七、语言运用(12分)
20、照应给出文句的意思,续写一段话。(6分)
听高雅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可以激励人的斗志,可以抚慰受伤的心灵。例如, 。
21、请用“银河”、“树影”、“蛙声”等词语写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想象合理,语言连贯,不少于40个字。(6分)
八、作文(60分)
当我们开心时,天是蓝的,树是绿的,欢快的心情像盛开的花朵一样尽兴的舒展。请以“最舒心的时候”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校名、地名、人名。3.不少于800字。
高一级语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9、答案:B(A和尚没有向朝廷作推荐,而是于谦自己考上了进士;C于谦被从监狱里放出来不是因为受到王振的器重;D向皇上请示不是体现于谦处事谨慎,为是爱护百姓。)
10、
①答案:初/也先深入/视京城可旦夕下/及见官军严阵待/意稍沮/相持五日/邀请既不应/战又不利/知终弗可得志/又闻勤王师且至/恐断其归路/也先拥上皇由良乡西去。
答案:
②顾佐任都御史,对下属很严厉,惟独对于谦很客气,认为他的才能超过顾佐自己。( “寮属”、“下”、句意各1分)
③等到英宗(宣德皇帝)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及”、“陷土木”句式、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当初,杨士奇、杨荣、杨博三个姓杨的主持朝政,都很器重于谦。于谦所奏请的事,早上上奏章,晚上便得到批复,都是“三杨”主办的。但于谦每次进京商议国事时,都是空着口袋进去,那些有权势的人不能不感到失望。到了这时,“三杨”已经去世,太监王振掌权,正好有个姓名和于谦相似的御史,曾经冒犯过王振。于谦入朝,推荐参政王来、孙原贞代替自己。通政使李锡逢承王振的指使,弹劾于谦因长期未得晋升而不满,擅自推举人代替自己。把他投到司法部门判处死刑,关在狱中三个月。后来王振知道搞错了,把他放出来,降为大理寺少卿。
十三年,于谦被召回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秋天,也先大举进犯,王振挟持皇帝亲征。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极力劝谏,但皇上不听。邝埜跟随皇帝管理军队,留于谦主持兵部的工作。等到英宗在土木堡被俘,京师大为震惊,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办。郕王临时处理国事,命令群臣讨论作战和防守的方略。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化,应当迁都南京。于谦厉声说:“主张南迁的,该杀。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摇动则国家大计完了,难道没有看见宋朝南渡的情况吗!”郕王认为他说得对,防守的决策就这样定下来了。当时京师最有战斗力的部队、精锐的骑兵都已在土木堡失陷,剩下疲惫的士卒不到十万,人心震惊惶恐,朝廷上下都没有坚定的信心。于谦请郕王调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和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马上开赴京师,依次策划部署,人心稍为安定。立即提拔于谦为兵部尚书,负责指挥各营军马。而也先挟持着上皇(英宗)攻破紫荆关直入,进窥京师。石亨建议收兵固守使敌兵劳累衰竭。于谦不同意,说:“为什么要向敌人示弱,使敌人更加轻视我?”马上分别调遣各路将领带领二十二万兵士,在九门外摆开阵势,自己亲自督战。下令: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面的部众斩前面退下来的部众。于是将士知道必定要死战,都听从命令。
当初,也先部队深入,以为早晚就可以攻下京城,及至见到明朝官军严阵以待,有些丧气。相持了五天,也先的邀请没人理,作战又失利,知道不可能达到目的,又听说各地勤工的部队马上要开到,恐怕截断他的归路,也先于是拥着上皇由良乡向西而去。
三、诗歌鉴赏
11(1)答案:诗人借助丰富想象(1分),赋予月亮浓厚的感彩(1分),把它描绘得善解人意、可喜可亲(1分),仿佛成了诗人可以倾诉心声的知音(1分)。
11(2)答案:诗人与明月之间的亲密欢洽(1分),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1分),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1分),也表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1分)。
六、传记阅读
17、作者所说的思想、情感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束缚人们思想与戕害人们心灵的封建道德、封建礼教的极端憎恶。(2分)二是寻找到拯救自己、拯救亲人、拯救世界的急切心情与真实情感。(2分)
18、①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自己的苦闷与国内革命的火热对比,增加了作者内心的痛苦(2分);②主要运用了烘托(或衬托)手法:以冷清、寂寞的环境描写烘托我内心的寂寞,表现我的绝望和痛苦;用巴黎援救意大利工人的运动正面烘托了自己的斗志与激进的热情(3分)。
19、【探究】示例1:只有拯救自己才能拯救世界:(2分)巴金走出了富裕的家庭,走向了寻求拯救自我灵魂的道路,使得自己不断清新、不断果断,理性地用自己的激情完善了自我,成就了自我;(2分)在“救自己”的过程,巴金也用文学唤醒了一批又一批中国民众,让他们认识到了封建思想对自身的毒害和压迫,(2分)
示例2:有拯救世界的理想才能有拯救自己的具体行为:(2分)巴金正是因为有拯救长期被封建礼教戕害的中国民众的宏伟志向,才有了走出富裕家庭、走出国门的实际行动,去寻求自身的革新;(2分)而在实现“救世界”理想的过程中,巴金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完成了自我灵魂的拯救。(2)
七、语言运用
20、【参考答案】例1:愤怒的人耳边奏起莫扎特的小夜曲,他的性情会逐渐趋于温和;颓废的人耳边奏起贝多芬的交响乐,他的斗志会再次燃起;伤心的人耳边萦绕着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他的心灵会走出阴霾。例2:铮铮然响起的《高山流水》会把人们带到可亲可爱的大自然,陶冶出人们更加清澈透亮的心;轰然奏起的《第九交响乐》把人们带到“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的贝多芬面前,激励人们奋勇向前;悠悠然飘来的《二泉映月》把人们带到天下第一泉边,体验盲艺人哀而不伤的心境,抚慰自己受伤的心灵。
文采、内容、连贯各两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