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秋天 教案+评课(2份打包)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秋天 教案+评课(2份打包)

资源简介

《秋天》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 ”“口”“ ”3个偏旁,会写“人”。
2.认识自然段。正确朗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吗?现在是什么季节?
咱们一起去秋天看看吧!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识记:秋(①禾+火。②猜字谜:禾姑娘遇上了火姑娘,头碰头脚挨脚,变成了秋姑娘。③字卡认读,其他同学跟读)。
(二)初读感知,认识自然段
1.范读。秋天这么美,老师真想读一读呀!请你一边用右手食指指着课文,一边认真听老师读。
2.领读。请你跟老师读,老师读一句,你读一句。
3.自读。请你学着老师的样子,自己指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4.认识自然段。《秋天》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课文,文章是由自然段组成的。自然段有自己的标志,开头空两格。你看看这篇文章空了几处,看老师标出来,你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标出来。
(三)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学生边听边思考:秋天来了,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横线标出来。提示学生回答完整。(相机板书:天气—凉;树叶—黄、落)
(2)认读词卡:天气。组词识记:气。
(3)认读词卡:树叶。引导学生发现木字旁与“木”字的区别,出示“木”字的演变过程,带有木字旁的字一般都和树木有关。组词识记:树。指名读,其他同学跟读。组词识记:叶,认识口字旁。
(4)借助事物认识:一片树叶。分别出示一片树叶与一片片树叶,比较不同,体会“一片片”表示落叶很多。抓住“落下来”,读好第1自然段。
2.学习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找一找秋天还有哪些变化,用横线标出来。
(2)学生汇报交流:
①天空发生了什么变化?(相机板书:天空—蓝、高)指名读:天空那么蓝,那么高。注意“那么”要重读。
②大雁又有什么变化呢?(相机板书:大雁—南飞,并了解大雁南飞的知识:大雁是候鸟,就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的鸟。天气变凉了,大雁从北方飞到南方比较暖和的地方过冬。等到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了,大雁再从南方飞回北方来生活。)重点指导朗读大雁飞行时的画面。
(3)认读词卡:一会儿。识记:会(人+云),认识偏旁“人字头”。
(4)指导学写“人”。
①提示: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捺脚与撇尖持平。
②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③评价修改。
3.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朗读:啊!秋天来了!
(2)教师渲染情境进行引读:
秋天,天气是那么凉爽,金黄的树叶犹如一只只美丽的蝴蝶从树上翩翩落下,我们高兴地说道——啊!秋天来了!
秋天,天高云淡,大雁变换队形飞向南方,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我们不禁感叹
道——啊!秋天来了!
4.多种方式,背诵积累。
(1)指名背诵。
(2)男女生比赛背诵。
(3)师生合作背诵。
(四)整合阅读《在阳光下长大》第93页《拾秋》及第94页《一字诗》
1.学习“一”字的不同读音。出示词语:“一”字、一片片叶子、一会儿、一群大雁在第1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中有一个字特别调皮,听老师读,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呈现“一”字的不同音节,让学生感受“一”字的不同读音,学生自读。
2.巩固“一”字的不同读音。你看调皮的“一”字又跑到这儿来了(出示“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上的《拾秋》及《一字诗》),借助拼音自己来读一读吧。边读边圈出“一”字,并读好“一”的变调。
3.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不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而且还知道了“一”字的变调,课后让我们继续到大自然中去发现秋天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足迹吧!
三、板书设计
秋天
天气 凉
树叶 黄 落
天空 蓝 高
大雁 南飞《秋天》集体备课评价
张老师:《秋天》是一片赞美秋天美景的课文,围绕春夏秋冬,编成符合儿童特点的、且含适当生字的韵文。李老师在教学开始对课文内容整体朗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朗读—领读—齐读等方式,在扎实的读书中,落实文字认识。接着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进行生字学习,教学生字的方法多样,让学生对象形字这一概念有了认识。但是随文识字最好先出示图片再出示文字,而且学习生字脱离了文本,缺少情景。特别是认识“秋天”时,图片出示太多,浪费时间。不过王老师的教学设计清晰,在教学过程中她能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和德育教育。特别是当学生读书姿势和写字姿势不正确时,她都能及时提醒学生纠正。本节课基本上完成教学目标,其实可以把内容加以延伸。
王老师:老师可根据课文内容出示相应的图画,引导学生发现春夏秋冬的不同特点。还可根据同一类别组成新词读一读,图文对照,想象理解。对于课文中对于大雁说说画中的美景和自己的感受。
通过对秋天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秋天的美景,教学时可借助生字卡片,引导学生单个认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对单字对。例如,“秋”气“木”“口”人“子”、“了”,最后将生字组合成词语。深入了解四季的变化,让秋天和春,夏,冬对比着来学习,会更加一目了然,让孩子们印象更加深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