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专用)2022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考点08-盐和化肥---((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上海专用)2022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学案:考点08-盐和化肥---((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盐和化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K39,Fe56。
一、盐的性质和用途
1.盐的定义: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
(1)根据阳离子的不同,可分为铵盐、钠盐、钾盐、镁盐等;根据阴离子的不同,可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盐酸盐、硝酸盐等。
(2)根据阴离子是否含有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如碳酸钠是________,
碳酸氢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
化学式 俗称 物理性质 主要用途
NaHCO3 小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 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石灰石、大理石作建筑材料,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NaCl 食盐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咸味 作调味品,配制医用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来选种,工业上制取盐酸和氯气等,消除公路积雪
Na2CO3 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4.常见的有颜色的盐溶液
含Cu2+的盐溶液 含Fe2+的盐溶液 含Fe3+的盐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蓝色 浅绿色 黄色 紫红色
5.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大多数盐溶液呈中性;K2CO3、Na2CO3、NaHCO3等溶液呈碱性;CuSO4、NH4Cl等溶液呈酸性。
(2)某些盐的热不稳定性: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的通性—“盐四条”
a.盐溶液+金属→新盐+新金属,如:CuSO4溶液与Zn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盐+酸→新盐+新酸,如:Na2CO3与HCl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盐+碱→新盐+新碱,如:FeCl3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盐1+盐2→盐3+盐4,如: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阴、阳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表达式:AB+CD→ AD+CB,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异性相吸互交换,反应前后价不变。
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外部环境要是溶液,因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离子反应。固体与固体一般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有气体或有水,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4.常见物质的溶解度表:
OH- NO3- Cl- SO42- SO32- CO32-
H+ 生成H2O 生成SO2 生成CO2
NH4+ 生成NH3·H2O
K+
Ba2+ ↓ ↓ ↓
Ca2+ 微溶 微溶 ↓ ↓
Mg2+ ↓ 微溶 微溶
Al3+ ↓ - -
Mn2+ ↓ ↓ ↓
Zn2+ ↓ ↓ ↓
Fe2+ ↓(白色) ↓ ↓
Fe3+ ↓(红褐色) - -
Cu2+ ↓(蓝色) ↓ ↓
Ag+ ↓(白色) ↓(白色) 微溶 ↓ ↓
记忆口诀: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不溶银亚汞。
硫酸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钙。
注意:Cu(OH)2为蓝色沉淀,Fe(OH)3为红褐色沉淀,AgCl、BaSO4、Mg(OH)2均为白色沉淀。
三、化肥
1.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种类 常用化肥 作用
氮肥 尿素[CO(NH2)2]、NH3·H2O、NH4HCO3、NH4Cl、NH4NO3、(NH4)2SO4、NaNO3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磷肥 Ca3(PO4)2 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钾肥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K2CO3)、K2SO4、KCl 促进植物茎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复合肥(至少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 KNO3、K3PO4、NH4H2PO4 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2.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
(1)利:①化肥营养元素含量高,肥效快而显著,原料广泛,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②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弊:①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②农产品受污染;③化肥和农药残留成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例1.(盐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1.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
A.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
C.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 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
B【解析】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K2CO3,属于盐,A不符合题意;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是Ca(OH)2,属于碱,B符合题意;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是NaHCO3,属于盐,C不符合题意;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是CaCO3,属于盐,D不符合题意。
1.2.(2020攀枝花)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铁制容器可用来盛装波尔多液
【解析】 D.波尔多液中含有硫酸铜,铁能与硫酸铜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容器来承装波尔多液;故选D。
【答案】D。
例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应用)
2.1.(2021广西)某化工厂废水池中的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用pH试纸检测废液,废液pH=3,则废液中存在物质合理的一组是( )
A.ZnCl2、KNO3、KMnO4 B.K2SO4、Al(NO3)3、BaCl2
C.Na2CO3、NaNO3、KCl D.Na2SO4、KNO3、MgCl2
D【解析】溶液中含有KMnO4,含有高锰酸钾的溶液是紫色的,A选项错误;K2SO4能与BaCl2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选项错误;Na2CO3能与H+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Na2CO3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C选项错误;Na2SO4、KNO3、MgCl2三者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且溶液是无色透明的,D选项正确。
2.2.某钠盐中含有 Cl-、OH-、CO32- 三种阴离子,仅取一次样品溶液,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C)
①滴加过量的Mg(NO3)2溶液
②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③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
④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
⑤过滤
A.②⑤①⑤③ B.①⑤④⑤③ C.④⑤①⑤③ D.③⑤④⑤①
解:需要鉴别Cl-、OH-、CO32- 三种阴离子,根据提供的试剂,鉴别 Cl-用AgNO3溶液,鉴别OH-用Mg(NO3)2溶液,鉴别CO32-用Ba(NO3)2溶液或BaCl2溶液,BaCl2会带入 Cl-,故选用Ba(NO3)2溶液,因为Mg(NO3)2溶液与CO32-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 故需先除去CO32-,再检验OH-,又因为AgNO3溶液与OH-反应生成极不稳定物质,检验 Cl-需先除去OH-,故实验操作顺序是④⑤①⑤③。故选C。
例3.(化肥的种类、作用及鉴别)
3.(2021青海)小润发现爸爸已经买来的化肥有CO(NH2)2、KCl、KNO3,其中还缺少的化肥是( )
A.氮肥 B.复合肥 C.钾肥 D.磷肥
D【解析】尿素含氮元素,属于氮肥;氯化钾含钾元素,属于钾肥;硝酸钾含K、N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故还缺少磷肥,故选D。
变式训练:
1.(2021吉林)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生石灰作发热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C【解析】生石灰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故可用作发热剂,A正确;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会吸收热量的热,故用于人工降雨,B正确;氢氧化钠碱性太强,不适合治疗胃酸过多,C错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故可用于焙制糕点,D正确;故选C。
2.(2020赤峰)下列物质既可以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胃药,又可以作面点发酵剂的是( )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解析】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四个选项中能与盐酸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钠和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可产生二氧化碳,使面点变得蓬松,可做面点发酵剂,故选C。
【答案】C
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CaO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Cl 氯化钠 食盐
【解析】A.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B.氧化钙俗称生石灰,其化学式为CaO,其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C.碳酸钠俗称纯碱,物质的化学式为Na2CO3、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D.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其化学式、名称、俗名完全对应。
【答案】B。
4.下列常见盐的用途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氯化钠在生活中用作调味品
【解析】A、食物中添加少量的亚硝酸钠可以起到保鲜作用,但大量添加会危害身体健康,故说法错误;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和氮元素,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故说法正确;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各熟石灰配制波尔多液,故说法正确。D、食盐是重要的调味剂,食盐可用于调味和腌渍蔬菜、鱼、肉等,故说法正确;
【答案】A。
5.(2021通辽)硫酸氢钠(NaHSO4)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小明预测其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预测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B.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C.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验证NaHSO4与碱反应的预测是否正确
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NaHSO4溶液呈酸性
C【解析】依据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硫酸氢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则可预测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故A选项说法正确;硫酸氢钠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故B选项说法正确;NaHSO4溶液是无色溶液,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没有颜色变化,不能验证NaHSO4与碱反应的预测是否正确,故C选项说法错误;碳酸钠溶液能与酸性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向NaHSO4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NaHSO4溶液呈酸性,故D选项说法正确。
6.(2021福建)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改写为Cu(OH)2·CuCO3,推测其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
(1)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
①参照上述方法,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物质兼具__________(填“酸”或“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2)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Na2CO3·3H2O2)。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①Mg(OH)2·MgCO3 ②碱
(2)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解析】(1)①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Mg(OH)2·MgCO3;②该物质兼具氢氧化镁和碳酸镁的化学性质,氢氧化镁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碱,碳酸镁是由镁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碳酸盐;
(2)过碳酸钠兼具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过氧化氢受热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7.(2020湘潭)某pH=1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Ba2+、NO、X,则X可能是( )
A.Cu2+ B.Cl- C.H+ D.SO
【解析】A、溶液为无色,不可能有Cu2+;C、pH=12的溶液呈碱性,不能与H+共存;D、根据复分解反应相关知识,Ba2+和SO不能共存,会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B
8.(2020广州)下列实验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且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向氯化钾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B.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锌溶液
C.向氧化铜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高温下向氧化铁粉末中通入一氧化碳
【解析】A、向氯化钾溶液中滴入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B、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锌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C、向氧化铜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无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D、高温下向氧化铁粉末中通入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红棕色固体会变成黑色,故选项正确。故选D。
【答案】D
9.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A.锌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
C.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解析】A、锌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铜,会观察到锌的表面有覆盖一层红色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故选项错误。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故选项正确。C、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产生白色沉淀,故选项错误。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答案】B。
10.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OH、FeCl3、K2SO4 B.NaCl、HNO3、AgNO3
C.NaCl、K2CO3、Ca(OH)2 D.KNO3、NaCl、Ba(OH)2
【解析】A、氯化铁和氢氧化钠能结合产生氢氧化铁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B、硝酸银和氯化钠能结合产生氯化银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C、碳酸钾和氢氧化钙能结合产生碳酸钙沉淀,则不能大量共存,故错误;D、因该组物质溶于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则物质能够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故正确;
【答案】D。
11.(2021湖北)现有一杯含有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下列对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猜测,合理的是( )
A.H2SO4、NaOH、NaCl B.KNO3、NaCl、CuSO4
C.AgNO3、NaCl、HCl D.H2SO4、Na2SO4、KNO3
D【解析】H2SO4和NaOH会发生中和反应,不可能同时存在,A选项错误;题干中说的是无色溶
液,而硫酸铜溶液却是蓝色的,B选项错误;AgNO3和NaCl或HCl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沉
淀氯化银,不可能同时存在,C选项错误;三种物质均为无色且不相互反应,能共存,D选项正
确。
12.现有铁、铝、氧气、稀硫酸、氯化铜溶液、硫酸镁溶液六种物质,两两之间常温就能发生的反
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解析】铁与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铝能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铝;铁、铝均能与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铝和氢气;铁、铝均能与氯化铜溶液反应,分别生成氯化亚铁和铜、氯化铝和铜;铁、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镁弱,不能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硫酸、氯化铜、硫酸镁之间相互结合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故两两之间常温就能发生的反应有5个。
【答案】B。
13.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
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B.b处生成蓝色沉淀
C.c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d处产生气泡
【解析】A、a处是铁与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选项说法错误。B、b处是氯化铜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钙,b处生成蓝色沉淀,故选项说法正确。C、c处是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D、d处是盐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d处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答案】A。
14.下列四环相交处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相互混合后出现的现象。下表中符合四环关系的是(B)
甲 乙 丙 丁
A K2CO3 HCl Ca(OH)2 CuSO4
B K2CO3 H2SO4 Ba(OH)2 石蕊
C K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K2CO3 Ca(OH)2 酚酞
15.(2021武汉)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B.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C.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D.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
D【解析】将一定质量的锌粉、铝粉加入到含Al(NO3)3、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废液中,则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铝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锌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铝与硝酸锌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锌。若滤液呈无色,则无硫酸铜(蓝色),无硝酸银,因为硝酸银反应完全后才与硫酸铜反应,有硝酸铝,可能有硝酸锌,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二种溶质,故A错误;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有硝酸银,铝和锌都没有,因为铝和锌都能与硝酸银反应,硝酸银先反应,硝酸银反应完全,硝酸铜才反应,所以滤渣中无铜,则滤渣中只有银,则滤渣是纯净物,故B错误;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渣肯定有银和铜,铝和锌中有一种,则滤液不可能呈蓝色,因为铝和锌能与硫酸铜继续反应,故C错误;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渣中无锌和铝,滤液中有硝酸铝,可能有硝酸锌,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故D正确。
16.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
K+、OH﹣、CO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B)
A.K+、OH﹣、H+ B.K+、OH﹣、CO32﹣
C.Ba2+、OH﹣、NO3﹣ D.OH﹣、K+、Ba2+
17.向一杯CaCl2溶液中分次、连续加入纯碱溶液,每次加入的纯碱溶液质量与每次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每次加入纯碱溶液质量/g 20 10 10 5
每次产生沉淀质量/g 8a 4a m n
A.若m=2a,则n=a B.若n=a,则m=2a
C.若n=0,则m=0 D.若m=0,则n=0
解:A. 若m=2a,第三次加入10g纯碱溶液,说明CaCl2溶液不足,则n=0,错误;B. 若n=a,第四次加入5g纯碱溶液,CaCl2溶液不足,则第三次加入纯碱溶液时,CaCl2溶液有剩余,所以m=4a,错误;C. 若n=0,是第三次加入纯碱溶液时,CaCl2溶液完全反应无剩余,m不一定为零,错误;D. 若m=0,是第二次加入10g纯碱溶液时,CaCl2溶液完全反应无剩余,则n=0,正确。故选D。
18.已知某固体粉末由CaCO3、MgCO3、KHCO3、NaH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若固体粉末质量为9克,则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有2种
B.若固体粉末质量为10克,则混合物一定由CaCO3和KHCO3组成,且质量比一定为1∶1
C.若固体粉末质量为8.4克,则混合物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质量比可能为2∶1
D.若无论组成成分质量如何变化,固体粉末质量为一定值,则固体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
解:若固体粉末质量为9克,则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有至少是两种;若固体粉末质量为10克,则混合物一定由CaCO3和KHCO3组成,且质量比可以是任意的,因为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100;若固体粉末质量为8.4克,则混合物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质量比可能为2∶1,有可能是任意比,因为二者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84;若无论组成成分质量如何变化,固体粉末质量为一定值,则固体一定由MgCO3和NaHCO3,或者是碳酸钙和碳酸氢钾组成。故选C。
19.(2021黑龙江)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 )
A.NH4NO3 B.Ca(H2PO4)2 C.K2SO4 D.CO(NH2)2
C【解析】含有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属于氮肥,A错误;含有植物所需的磷元素,属于磷肥,B错误;含有植物所需的钾元素,属于钾肥,C正确;含有植物所需的氮元素,属于氮肥,D错误;故选C。
20.(2021广东)如图是某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其中属于磷肥的是( )
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用量单位:mg/L)
MgSO4 Ca(NO3)2 KNO3 NH4H2PO4 H3BO3
492 590 606 153 2.86
A.MgSO4 B.Ca(NO3)2 C.KNO3 D.NH4H2PO4
D【解析】
含营养元素磷元素的化肥,称为磷肥,MgSO4、Ca(NO3)2、KNO3都不含磷元素,NH4H2PO4,含磷元素属于磷肥,故选:D。
21.(2021福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KCl C.(NH4)2HPO4 D.CO(NH2)2
C【解析】碳酸氢铵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A不符合题意;氯化钾含钾一种营养元素,属于钾肥,B不符合题意;磷酸氢二铵含N、P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C符合题意;尿素含氮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D不符合题意。
22.(2021葫芦岛)为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
A.Ca3(PO4)3 B.K2SO4 C.KNO3 D.CO(NH2)2
A【解析】磷肥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Ca3(PO4)3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故A选项正确;K2SO4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B选项错误;KNO3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选项错误;CO(NH2)2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D选项错误。
23.(2020黔西南)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二者区别出来的是( )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
【解析】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酸铵,不反应的是硫酸钾;B、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的是碳酸铵,不反应的是硫酸钾;C、加入BaCl2溶液中,两者都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将二者区分出来;D、加入Ba(OH)2溶液,既有刺激性气味,又有白色沉淀的是碳酸铵,只有白色沉淀的是硫酸钾。故选C。
【答案】C
24.有A~F六种无色的溶液,其中E为生理盐水,其余分别是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做如下实验:
实验Ⅰ:将少量A分别滴入适量的B、C、D、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Ⅱ:将少量B分别滴入适量的A、C、D、F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Ⅲ:将少量D分别滴入适量的A、B、C、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写出上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还没有确定的物质,现提供以下试剂,能够鉴别它们的是_______________。
A.分别滴加石蕊溶液 B.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C.分别滴加硫酸铜溶液 D.分别滴加氯化铁溶液
解:生理盐水是氯化钠溶液,则E是NaCl溶液。将少量A分别滴入适量的B、C、D、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则A是水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B滴入C中有气泡出现,所以二者的反应为稀盐酸和碳酸钠的反应,2HCl+Na2CO3═2NaCl+H2O+CO2↑,因此B、C两种物质一个为碳酸钠,另一个是稀盐酸,且B与其它物质混合时无现象,故B只能是稀盐酸,C是碳酸钠。A是水或氢氧化钠中的一种,则F是氢氧化钙。
(1)E中的溶质是NaCl,F中的溶质是Ca(OH)2。
(2)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Cl+Na2CO3═2NaCl+H2O+CO2↑。
(3)经过上述解析可知,A和D中一个是水,一个是氢氧化钠。A.石蕊溶液遇碱性溶液变蓝,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石蕊溶液遇水不变色,二者现象不同,能鉴别,此选项正确;B.酚酞溶液遇水不变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二者现象不同,能鉴别,此选项正确;C.硫酸铜溶液和水不反应,无现象,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二者现象不同,能鉴别,此选项正确;D.氯化铁溶液与水不反应,无现象,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二者现象不同,能鉴别,此选项正确。故选ABCD。
25.(2021天津)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NaHCO3+HCl═NaCl+H2O+CO2↑
(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
____________(选填“一”或“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润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10 1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解:(1)二 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或人体内有盐酸
(2)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
(3)偏大
【解析】(1)因为人体内不能达到50℃的温度,所以他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不是受热分解,主要是因为人体的为中有盐酸,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喝入无汽苏打水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
(2)由题意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5.0g﹣100.0g=5.0g
设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
168 88
x 5.0g
= x≈9.55g
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5.5%≠99%,因此包装袋上的标注不准确;
(3)根据图中的实验过程。A装置硫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B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C装置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因此C装置中溶液增加量即为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因此如果去掉装置B,则水蒸气也进入C装置,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增大,计算所得的碳酸氢钠的质量增大,测量结果将会偏大。
26.某小苏打溶液中含16.8g NaHCO3,加入一定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恰好使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请你填写出X可能的化学式,并求出相应X的质量。已知:钠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
(1)X为_____________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X为_____________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X为_____________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4)X为_____________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解:(1)X为NaOH时,质量为8g。(2)X为Na时,质量为4.6g。
(3)X为Na2O时,质量为6.2g。(4)X为Na2O2时,质量为7.8g。
解析: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加入的物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即符合题意,所以加入的物质可以是NaOH、Na、Na2O以及Na2O2;
当X为 NaOH时,设:加入的氢氧化钠质量为 x。
x=8g;
①X为钠时,加入的钠与水反应生成8g氢氧化钠,即可符合题意。
设:加入钠的质量为y;
y=4.6g;
②X为Na2O时,加入的Na2O与水反应生成8g氢氧化钠,即可符合题意;
设:加入Na2O的质量为z;
z=6.2g;
③X为 Na2O2时,加入的Na2O2与水反应生成8g氢氧化钠,即可符合题意;
设:加入Na2O2的质量为a;
z=7.8g;
因此:
(1)X为NaOH时,质量为8g;
(2)X为Na时,质量为4.6g;
(3)X为Na2O时,质量为6.2g;
(4)X为Na2O2时,质量为7.8g。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盐和化肥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K39,Fe56。
一、盐的性质和用途
1.盐的定义: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构成的化合物。
2.盐的分类:
(1)根据阳离子的不同,可分为铵盐、钠盐、钾盐、镁盐等;根据阴离子的不同,可分为硫酸盐、碳酸盐、盐酸盐、硝酸盐等。
(2)根据阴离子是否含有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如碳酸钠是________,
碳酸氢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活中常见的盐及主要用途
化学式 俗称 物理性质 主要用途
NaHCO3 小苏打 白色粉末状固体、_____溶于水 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______过多症
CaCO3 石灰石、大理石 白色固体、______溶于水 石灰石、大理石作建筑材料,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NaCl 食盐 白色固体、_____溶于水, 有咸味 作调味品,配制医用生理盐水,农业上用来选种,工业上制取盐酸和氯气等,消除公路积雪
Na2CO3 纯碱、苏打 白色固体、______溶于水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
4.常见的有颜色的盐溶液
含Cu2+的盐溶液 含Fe2+的盐溶液 含Fe3+的盐溶液 高锰酸钾溶液
_________色 _________色 _________色 _________色
5.盐的化学性质:
(1)盐溶液的酸碱性:大多数盐溶液呈______性;K2CO3、Na2CO3、NaHCO3等溶液呈_______性;CuSO4、NH4Cl等溶液呈_______性。
(2)某些盐的热不稳定性: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钙高温分解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盐的通性—“盐四条”
a.盐溶液+金属→新盐+新金属,如:CuSO4溶液与Zn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盐+酸→新盐+新酸,如:Na2CO3与HCl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盐+碱→新盐+新碱,如:FeCl3溶液与NaOH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H4Cl溶液与Ca(OH)2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盐1+盐2→盐3+盐4,如:Na2SO4溶液与BaCl2溶液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复分解反应
1.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阴、阳离子),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2.复分解反应的表达式:AB+CD→ AD+CB,复分解反应的特点:异性相吸互交换,反应前后价不变。
注意: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外部环境要是溶液,因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固体与固体一般不发生复分解反应。
3.复分解反应的发生条件:生成物中有________或有________或有________,满足一个条件即可。
4.常见物质的溶解度表:
OH- NO3- Cl- SO42- SO32- CO32-
H+ 生成H2O 生成SO2 生成CO2
NH4+ 生成NH3·H2O
K+
Ba2+ ↓ ↓ ↓
Ca2+ 微溶 微溶 ↓ ↓
Mg2+ ↓ 微溶 微溶
Al3+ ↓ - -
Mn2+ ↓ ↓ ↓
Zn2+ ↓ ↓ ↓
Fe2+ ↓(白色) ↓ ↓
Fe3+ ↓(红褐色) - -
Cu2+ ↓(蓝色) ↓ ↓
Ag+ ↓(白色) ↓(白色) 微溶 ↓ ↓
记忆口诀:
钾钠铵硝皆可溶,盐酸不溶银亚汞。
硫酸不溶钡和铅,碳磷酸盐多不溶。
多数酸溶碱少溶,只有钾钠铵钡钙。
注意:Cu(OH)2为______色沉淀,Fe(OH)3为______色沉淀,AgCl、BaSO4、Mg(OH)2均为______色沉淀。
三、化肥
1.化肥的种类和作用
种类 常用化肥 作用
氮肥 尿素[CO(NH2)2]、NH3·H2O、NH4HCO3、NH4Cl、NH4NO3、(NH4)2SO4、NaNO3 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提高植物蛋白质含量
磷肥 Ca3(PO4)2 促进作物生长、根系发达,增强抗寒、抗旱能力,促进作物穗粒增多、籽粒饱满
钾肥 草木灰(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K2SO4、KCl 促进植物茎秆粗硬,增强抗病虫害和抗倒伏能力
复合肥(至少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 KNO3、K3PO4、NH4H2PO4 同时均匀地供给作物几种养分,充分发挥营养元素间的相互作用,有效成分高
2.化肥和农药的利与弊
(1)利:①化肥营养元素含量高,肥效快而显著,原料广泛,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②农药对农业的高产丰收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2)弊:①造成土壤退化和水、大气环境的污染;②农产品受污染;③化肥和农药残留成分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
例1.(盐的组成、性质和用途)
1.1.下列物质的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
A.农家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B.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熟石灰
C.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小苏打 D.作为建筑材料的大理石
1.2.(2020攀枝花)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可用作食品调味剂 B.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
C.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D.铁制容器可用来盛装波尔多液
例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及其应用)
2.1.(2021广西)某化工厂废水池中的溶液是无色透明的,用pH试纸检测废液,废液pH=3,则废液中存在物质合理的一组是( )
A.ZnCl2、KNO3、KMnO4 B.K2SO4、Al(NO3)3、BaCl2
C.Na2CO3、NaNO3、KCl D.Na2SO4、KNO3、MgCl2
2.2.某钠盐中含有 Cl-、OH-、CO32- 三种阴离子,仅取一次样品溶液,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 )
①滴加过量的Mg(NO3)2溶液 ②滴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③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
④滴加过量的Ba(NO3)2溶液 ⑤过滤
A.②⑤①⑤③ B.①⑤④⑤③ C.④⑤①⑤③ D.③⑤④⑤①
例3.(化肥的种类、作用及鉴别)
3.(2021青海)小润发现爸爸已经买来的化肥有CO(NH2)2、KCl、KNO3,其中还缺少的化肥是( )
A.氮肥 B.复合肥 C.钾肥 D.磷肥
变式训练:
1.(2021吉林)下列对物质用途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用生石灰作发热剂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用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D.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
2.(2020赤峰)下列物质既可以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胃药,又可以作面点发酵剂的是( )
A.NaCl B.NaOH C.NaHCO3 D.Na2SO4
3.下列有关物质的化学式、名称、俗名不完全对应的是(   )
A.NaOH 氢氧化钠 烧碱 B.CaO 氢氧化钙 生石灰
C.Na2CO3 碳酸钠 纯碱 D.NaCl 氯化钠 食盐
4.下列常见盐的用途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添加大量的亚硝酸钠来保鲜食品 B.硝酸钾在农业上可用作复合肥料
C.农业上常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 D.氯化钠在生活中用作调味品
5.(2021通辽)硫酸氢钠(NaHSO4)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小明预测其化学性质并设计实验验证。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依据Ba2+与SO42-反应生成BaSO4沉淀,预测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B.向NaHSO4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NaHSO4能与含Ba2+的盐反应
C.向少量NaOH溶液中滴入NaHSO4溶液,通过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验证NaHSO4与碱反应的预测是否正确
D.向NaHSO4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有气泡产生,证明NaHSO4溶液呈酸性
6.(2021福建)为方便推测某些复杂物质的化学性质,可将其化学式改用常见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如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可改写为Cu(OH)2·CuCO3,推测其兼具Cu(OH)2和CuCO3的化学性质。
(1)举重运动员常用碱式碳酸镁[Mg2(OH)2CO3]粉末抹在手掌以增大摩擦力。
①参照上述方法,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可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物质兼具__________(填“酸”或“碱”)和碳酸盐的化学性质。
(2)某种茶垢清洁剂的主要成分为过碳酸钠(可表示为2Na2CO3·3H2O2)。将过碳酸钠溶解于热水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不再产生气泡后,往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020湘潭)某pH=12的无色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Na+、Ba2+、NO、X,则X可能是
( )
A.Cu2+ B.Cl- C.H+ D.SO
8.(2020广州)下列实验中有化学反应发生,且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 )
A.向氯化钾溶液中滴入稀硫酸 B.向硫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锌溶液
C.向氧化铜粉末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D.高温下向氧化铁粉末中通入一氧化碳
9.下列物质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且现象不明显的是(   )
A.锌与硫酸铜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
C.澄清石灰水与纯碱溶液 D.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10.下列各组物质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NaOH、FeCl3、K2SO4 B.NaCl、HNO3、AgNO3
C.NaCl、K2CO3、Ca(OH)2 D.KNO3、NaCl、Ba(OH)2
11.(2021湖北)现有一杯含有三种溶质的无色溶液,下列对该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猜测,合理的是( )
A.H2SO4、NaOH、NaCl B.KNO3、NaCl、CuSO4
C.AgNO3、NaCl、HCl D.H2SO4、Na2SO4、KNO3
12.现有铁、铝、氧气、稀硫酸、氯化铜溶液、硫酸镁溶液六种物质,两两之间常温就能发生的反
应有(   )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13.铁、氯化铜、石灰水、稀盐酸、石灰石之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a、b、
c、d)表示物质间反应的类型或主要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处溶液由蓝色变为黄色 B.b处生成蓝色沉淀
C.c处发生复分解反应 D.d处产生气泡
14.下列四环相交处是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相互混合后出现的现象。下表中符合四环关系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K2CO3 HCl Ca(OH)2 CuSO4
B K2CO3 H2SO4 Ba(OH)2 石蕊
C K2SO4 HCl Ba(OH)2 石蕊
D HCl K2CO3 Ca(OH)2 酚酞
15.(2021武汉)实验室某废液的溶质为硝酸铜、硝酸银和硝酸铝,取该废液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滤液呈无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三种溶质
B.若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钾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渣可能是混合物
C.若滤渣由三种金属组成,则滤液可能呈蓝色
D.若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冒出,则滤液中可能含有两种阳离子
16.甲化工厂排放的酸性污水和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共含有以下6种离子中的各3种:
K+、OH﹣、CO32﹣、Ba2+、H+、NO3﹣,则乙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所含有的3种离子是( )
A.K+、OH﹣、H+ B.K+、OH﹣、CO32﹣
C.Ba2+、OH﹣、NO3﹣ D.OH﹣、K+、Ba2+
17.向一杯CaCl2溶液中分次、连续加入纯碱溶液,每次加入的纯碱溶液质量与每次产生沉淀质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每次加入纯碱溶液质量/g 20 10 10 5
每次产生沉淀质量/g 8a 4a m n
A.若m=2a,则n=a B.若n=a,则m=2a
C.若n=0,则m=0 D.若m=0,则n=0
18.已知某固体粉末由CaCO3、MgCO3、KHCO3、NaHCO3四种物质中的两种组成。将该粉末与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4.4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固体粉末质量为9克,则混合物的可能组成有2种
B.若固体粉末质量为10克,则混合物一定由CaCO3和KHCO3组成,且质量比一定为1∶1
C.若固体粉末质量为8.4克,则混合物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质量比可能为2∶1
D.若无论组成成分质量如何变化,固体粉末质量为一定值,则固体一定由MgCO3和NaHCO3组成。
19.(2021黑龙江)小强随父亲到自家农田中,发现大豆叶片边缘发黄,茎秆细弱,小强应建议父亲施用的化肥是( )
A.NH4NO3 B.Ca(H2PO4)2 C.K2SO4 D.CO(NH2)2
20.(2021广东)如图是某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的配方,其中属于磷肥的是( )
番茄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用量单位:mg/L)
MgSO4 Ca(NO3)2 KNO3 NH4H2PO4 H3BO3
492 590 606 153 2.86
A.MgSO4 B.Ca(NO3)2 C.KNO3 D.NH4H2PO4
21.(2021福建)“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NH4HCO3 B.KCl C.(NH4)2HPO4 D.CO(NH2)2
22.(2021葫芦岛)为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能力,需要施用的化肥是( )
A.Ca3(PO4)3 B.K2SO4 C.KNO3 D.CO(NH2)2
23.(2020黔西南)化肥碳酸铵、硫酸钾均为白色固体。分别取少量固体进行下列实验,不能将二者区别出来的是( )
A.与熟石灰粉末混合研磨  B.加入稀盐酸中
C.加入BaCl2溶液中   D.加入Ba(OH)2溶液中
24.有A~F六种无色的溶液,其中E为生理盐水,其余分别是水、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分它们做如下实验:
实验Ⅰ:将少量A分别滴入适量的B、C、D、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Ⅱ:将少量B分别滴入适量的A、C、D、F中,C中有气泡出现,其余均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Ⅲ:将少量D分别滴入适量的A、B、C、F中,均没有明显现象。
实验现象回答问题:
(1)写出上述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E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
(2)写出B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还没有确定的物质,现提供以下试剂,能够鉴别它们的是_______________。
A.分别滴加石蕊溶液 B.分别滴加酚酞溶液
C.分别滴加硫酸铜溶液 D.分别滴加氯化铁溶液
25.(2021天津)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具有以下性质。
性质一:2NaHCO3Na2CO3+H2O+CO2↑(NaHCO3在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
性质二:NaHCO3+HCl═NaCl+H2O+CO2↑
(1)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性质
____________(选填“一”或“二”),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润查阅了相关资料想自制苏打水,于是购买了一袋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是99%。真的有这么高吗?小明取了10克小苏打样品放入装置,逐次加入稀硫酸进行实验,得到相关数据。请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包装袋上的标注是否准确。
序号 反应前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加入稀硫酸溶液质量/克 0 10 10 10 10 10
C装置中溶液总质量/克 100.0 101.1 102.2 103.3 104.4 105.0
(3)如果去掉装置B,测量结果将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
26.某小苏打溶液中含16.8g NaHCO3,加入一定量的单质或化合物X,恰好使溶液中溶质只有Na2CO3,请你填写出X可能的化学式,并求出相应X的质量。已知:钠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氢气,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
(1)X为_____________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2)X为_____________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X为_____________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4)X为_____________时,质量为_______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