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 识字与写字 (21分)
1. 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在田字格里写出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5分)
北京市委市政府号召居民实行垃圾分类,这种环保行为无疑
zhǎn xīn
开启了一种的生活方式。少先队发出“垃圾分类,
yuè yuè yù shì
从我做起”的倡议后,同学们。大家
nián línɡ suí yì
表示:保护环境没有之分,我们不能投放垃圾,应该按照不同垃圾桶的标识分类投放。
2.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填空。(3分)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这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表明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脉相承。
“承”的部首是(  ),除部首外还有(  )画,在这句话中应选第(  )个解释(填序号)。承:chénɡ①在下面接受,托着:~尘(天花板)。②承担,担当:~包|~当。③继续,接连:~上启下|继~|~接。
3. 下列每一组中都有一个加点字的读音是错误的,用“√”标出。
(4分)
(1)A. 妒忌(dù) B. 爱憎(zēnɡ)
C. 特殊(chū) D. 半夜三更(ɡēnɡ)
(2)A. 昼夜(zhòu) B. 停泊(bó)
C. 桅杆(wěi) D. 情不自禁(jīn)
(3)A. 船艄(shāo) B. 调度(diào)
C. 耻笑(chǐ) D. 养尊处优(chù)
(4)A. 发怔(zhēnɡ) B. 衔接(xián)
C. 笼罩(lǒnɡ) D. 哭笑不得(dé)
4. 下列每一行中都有一个错别字,用“√”标出。(4分)
(1)A. 阻挡 B. 船仓 C. 绝活 D. 神机妙算
(2)A. 拟定 B. 挺脱 C. 荣辛 D. 露馅儿
(3)A. 芝麻 B. 尊重 C. 纽扣 D. 军令壮
(4)A. 慈详 B. 赏识 C. 赞许 D. 心惊胆战
5. 下面哪个选项是“巫”字的第二笔?用“√”标出。(1分)
A. 丿 B. 丨 C. 丶 D. 一
6. 下面哪个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与“手疾眼快”中“疾”的意思一样?用“√”标出。(1分)
A. 疾恶如仇 B. 奋笔疾书
C. 积劳成疾 D. 痛心疾首
7. 下列语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一项是错误的,用“√”标出。(1分)
A. 童孙未解供耕织    解:理解,懂得。
B. 草满池塘水满陂 陂:山坡。
C. 青春作伴好还乡 青春:指春天。
D. 物莫能陷也 陷:刺破。
8. 结合语境,选择最恰当的词语,把相应的字母填写在括号中。
(2分)
水面上渐渐(    ),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    )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
A. 沉寂 B. 安静 C. 静寂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15分)
9. 默写古诗《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小丽和家人一起玩游戏,每个人用一个词语表示自己的年龄段,妈妈写的是“不惑之年”,爷爷写的是“古稀之年”,小丽写的是“豆蔻年华”,你能推断出他们的大概年龄吗?请将字母填在相应的横线上。(3分)
妈妈________  爷爷________  小丽________
A. 十三四岁 B. 四十岁 C. 七十岁 D. 一百岁
11. 结合情境,选择最恰当的诗句,将字母填在横线上。(3分)
母亲节,小刚送给妈妈的贺卡上写着:“____________”;在送别朋友的时候,小刚想到了诗句:“____________”;在描写儿童弄冰时,小刚引用了诗句:“____________。”
A.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B.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12. 读对话,选择最恰当的成语,将字母填在横线上。(1分)
小刚说:“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妈妈笑着说:“你这话可是________啊!”
A. 一针见血 B. 半信半疑 C. 自相矛盾
13. 请你帮助小刚修改作文中的一句话,使句子表达更准确、更生动。(2分)
  
14. 结合课内外阅读,完成下面各题。(4分)
(1)将四幅图所呈现的故事与相对应的书名连起来。(2分)
《红楼梦》 《水浒传》 《三国演义》 《西游记》
(2)结合你阅读名著《西游记》时的感受,完成“读书笔记”。(2分)
读书笔记 在阅读《西游记》时,我被“三打白骨精”“三借芭蕉扇”等精彩的故事吸引,其中孙悟空给我留下的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阅读 (34分)
(一)阅读短文,完成第15~21题。(15分)
千钧一发的大抢救①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我国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从卫星升空开始,总技术负责人孙家栋就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突然,屏幕上显示蓄电池温度在升高。②现场的空气瞬间凝固了,每个人都呆住了,设计蓄电池系统的同志也弄不清楚这是什么情况。孙家栋急了,问道:“在所有的试验中,蓄电池的耐温值到底是多少?”那位同志说:“试验时……曾达到50℃。”孙家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如果不能在蓄电池温度超过50℃之前解决问题,那一切都迟了,国家的亿万元投入就会打水漂儿。他看了看屏幕上的数据,果断下令:“对卫星进行大角度姿态调整!”③经过角度调整,蓄电池升温的速度已经没有那么快了。但是调整角度已经达到预定最大值,蓄电池的温度却依旧在上升,渐渐达到了45℃。孙家栋立即询问身边的控制系统专家,得知还有继续调整角度的微弱可能。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绝地求生。“将卫星的姿态角度立即再调5度。”他命令道。④现场的人都惊呆了,这太冒险了!再调5度,就超过了角度余量,卫星有可能失去控制。通常情况下,执行这样的指令是要领导审批签字的,但办理审批手续已经来不及了。千钧一发之际,孙家栋毫不犹豫,为了不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他毅然拿起笔,在指令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一次签字,这次签字,不是盲目的赌博,而是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经验,用直觉做出的判断。这种直觉来自他长期从事航天事业的敏感度,更像一种本能。⑤经过再次调整,蓄电池的温度停止上升,慢慢恢复正常。现场响起一片鼓掌声、欢呼声,孙家栋挽救了一颗险些失去控制的卫星。事实证明,他的判断与处理方式是正确的,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次创举。⑥此刻,他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地坐到椅子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冷静了好一会儿,孙家栋大手一挥,高声说:“大家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开个会,必须弄清楚这个故障的原因。多耽搁一分钟,卫星就多一分危险。”这个会竟然开了一整天…… 批注:
阅读链接: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孙家栋的颁奖词: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cuǐ)璨(càn),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lì),犹向苍穹(qióng)寄深情。
15. 阅读短文,用简短的语句把故事内容补充完整。(3分)
蓄电池温度突然升高,孙家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蓄电池温度依旧升高,孙家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蓄电池温度恢复正常,孙家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读第①自然段画横线的语句,这样描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7. 对第④自然段“这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一次签字”一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孙家栋已筋疲力尽,第一次感觉用笔签字如此沉重
B. 孙家栋深知责任重大,坚决要挽救险些失控的卫星
C. 孙家栋没有经历过在审批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签字
18. 读第⑥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推想孙家栋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孙家栋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读第⑥自然段,对加点词语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2分)
A. 体现孙家栋心情急切,下决心务必找到故障原因
B. 表明孙家栋要抓紧时间庆祝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 说明孙家栋想凭借丰富的经验马上找到故障的原因
20. 先用波浪线画出文中两处描写孙家栋神态、动作或语言的语句,再结合孙家栋给你留下的印象写出简要的批注。(2分)
21. 结合短文和“阅读链接”,想一想你还可以搜集哪方面的资料来了解孙家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资料,完成第22~29题。(19分)
暑假即将来临,小刚计划去参观秦始皇兵马俑(yǒnɡ)博物馆,为出行做准备,他提前查阅了资料。
【资料一】
①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是建立在兵马俑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经探测,俑坑总面积达2278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
②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其规模最大,总面积为14260平方米。坑里有陶俑、陶马六千余件。庞大的士兵陶俑军队矗立在俑坑内,形态各异。仔细观察,每一个士兵都栩栩如生,从盔甲到表情,从武器到手掌上的纹路,无一不令人惊叹。其中的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鹖(hé)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久经沙场,重任在肩。
③继一号坑后又陆续发现了二号坑和三号坑。二号坑在一号坑北侧,东西长124米,南北宽98米,深5米,面积为一号坑的一半。坑内的布局很有特点:内部精心构筑了战车方阵、骑兵阵、弩(nǔ)兵阵和车、步、骑混合方阵,四个方阵有机组合,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二号坑的发现揭开了古代军阵之谜。
④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与二号坑东西相对。三号坑由南北厢房和车马房组成。从它的内部布局看,应为指挥部。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 ,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作战方式的变化,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秦代战争将指挥部独立出来,一方面便于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更重要的是进一步保证了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⑤秦兵马俑是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从1979年10月正式开馆至今,每年的观众可达200万人,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过兵马俑。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参观兵马俑后说道:“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秦俑,不能算来过中国。”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资料二】
旺季(3月16日至11月15日):8:30~17:00。淡季(11月16日至次年3月15日)8:30~16:30。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由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秦始皇陵遗址公园(丽山园)组成,两处参观均需约1. 5小时。
1. 2021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秦始皇帝陵铜车马博物馆新馆试开放。新馆坐落在丽山园中,国宝铜车马在这里展出,欢迎广大文物爱好者踊跃参观。
2.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单日最大观众接待量不超过景区最大承载量的30%,超过上限时将采取临时闭馆措施。各展厅将根据实时观众量实行流控措施,请服从引导指挥。全程佩戴口罩,排队及参观过程中,须与他人保持1. 5米以上的距离。
1. 观众(含政策性免票人员、港澳台及外籍观众)可通过博物院官方票务网站、微信公众号预购门票。
2. 落实实名制售检票,观众(含政策性免票人员、港澳台及外籍观众)参观须持个人有效身份证件。
手机充电:游客服务中心配备充电电源插座,提供手机免费充电服务。
景区讲解:观众可以到游客服务中心租赁自动讲解器或预约专家讲解。
22. 结合【资料一】【资料二】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要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俑坑,应主要参考资料一的内容。
(   )
(2)从资料二中可了解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参观须知的内容。
(   )
(3)现如今,闻名中外的铜车马在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展出。
(   )
(4)位于陕西的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   )
23. 【资料一】第①自然段中“经探测,俑坑总面积达22780平方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一句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4. 对【资料一】第④自然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1分)
A. 指挥部独立出来,能够进一步保证普通士兵的人身安全。
B. 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指挥将领冲锋陷阵,位于卒伍的前面。
C. 秦代指挥部独立出来,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25. 联系【资料一】的内容,简要填写下面表格。(2分)
俑坑 俑坑简介
一号坑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二号坑 ①位置、面积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三号坑 ①位置、组成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26. 阅读【资料一】,对照平面示意图,正确填写A、B两处位置的名称。(2分)
A位置是(       ) B位置是(       )
27. 读【资料一】中画双横线的句子,这样描写的好处是(  )。
(1分)
A. 依次写出将军俑身材魁梧、昂首挺胸、神态自若、久经沙场的样子
B. 具体写出将军俑威武的样子,并通过联想把将军俑的英雄气概写活了
C. 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再现了秦军强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
28. 仿照【资料一】中画双横线句子的写法,从下列图片中任选一幅写一写。(3分)
跪射俑      鞍马骑兵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 结合【资料一】【资料二】的内容,根据情境补充对话内容。
(3分)
小刚有个幸福的家庭,爸爸是现役军人,妈妈是语文老师。暑假来临之际,即将升入六年级的小刚和爸爸妈妈一起热烈地讨论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出行计划。
妈妈问:“听说很多景点都要求预约购票,咱们参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需要预约吧。那么购票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小刚看看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抢着回答:“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白了。”妈妈点点头,接着说,“咱们安排半天参观,你们有什么打算?”
爸爸想了想,说:“参观这样的历史古迹,我们得多了解一些信息和历史背景。”
话音刚落,小刚说道:“那咱们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是个好主意!”随后,爸爸问小刚,“你搜集了那么多资料,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的什么景点最吸引你?说说你的理由。”
小刚翻看着手中的资料,说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部分 习作 (30分)
30. 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进行习作。
题目1:《感动中国》节目介绍了钟南山、孙家栋等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人,也介绍了很多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人。在你的身边,有谁令你感动?他(她)哪里令你感动?请你选择一个人写下来,写的时候注意选取典型事例,
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题目自拟。
不少于500字。
题目2:观察右边这幅漫画。先写清楚漫
画的内容,再联系生活中的人或事,写
出自己的思考。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1. 崭新 跃跃欲试 年龄 随意
2. 乛 七 ③
3. (1)  (2)  (3)  (4)
4. (1)  (2)  (3)  (4)
5.  6.  7.
8. A C
9.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10. B C A
11. B C A
12. C
13. 示例:广阔 悠闲地
14. (1)
(2)示例:嫉恶如仇、机智勇敢。
15. 紧皱眉头,知道蓄电池温度不能超过50℃,下令大角度调整卫星姿态
下令再调整5度,并毅然在指令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坐到椅子上,冷静了好一会儿又开始开会查找原因
16. 表现孙家栋对我国的卫星事业尽职尽责,不敢有丝毫的松懈。
17. B
18. 示例:终于保住了国家亿万元的财产,但蓄电池为什么会突然升温?这种情况会不会再次发生?
19. A
20. 示例:他看了看屏幕上的数据,果断下令:“对卫星进行大角度姿态调整!” 批注: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突出孙家栋做事细致果断。
冷静了好一会儿,孙家栋大手一挥,高声说:“大家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开个会,必须弄清楚这个故障的原因。多耽搁一分钟,卫星就多一分危险。”批注: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突出孙家栋做事雷厉风行、谨慎严密。
21. 略。
22. (1)√ (2)√ (3)× (4)√
23. 作比较 列数字 更形象、准确地告诉人们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俑坑的占地面积,突出其规模之宏大,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24. C
25. 一号坑:①面积 ②陶俑的形态
二号坑: ②军阵布局
三号坑: ②指挥部位置的迁移
26. 三号坑 二号坑
27. B
28. 示例:跪射俑士兵身材矫健,外披铠甲,头顶绾一发髻,左腿曲蹲,右膝着地,双手置于身体右侧作握弓弩待发状。他目光炯炯,注视前方,神情严肃而专注,仿佛已经锁定了目标,只等将军一声令下,便可拉弓射箭,直取目标。
29. 示例:妈妈,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我们一家三口都需要预购门票。您可以在官方票务网站或微信公众号预购门票。
到景区内的游客服务中心租赁自动讲解器或预约专家讲解吧!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最吸引我。我想去二号坑看看古代的军阵都是怎样布局的。资料上说里面有战车、骑兵、弩兵,这样我还可以看到不同兵俑的样子。
30.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