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期末复习提纲(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1-2022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学期人教版期末复习提纲(PDF版)

资源简介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不规则的 球体 。
证据:1、麦哲伦环球航行 2、地球卫星照片 3、月食
4、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5、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 最大周长 4 万千米 表面积 5.1 亿平方千米
2.经纬网:
(1)纬线和经线
经 线 纬 线
形 状 半 圆 圆 圈
长 度 相等 不一样长,赤道最长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东西方向
(2)纬度和经度
经 度 纬 度
起始线 本初子午线 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和向西,
度数划分 从赤道向南和向北,各分 90 °
各分 180°
代号 东经 E,西经 W 北纬 N,南纬 S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1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3)重要的经、纬线。
赤道 南、北半球分界线
20°W和 160°E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0°和 180° 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2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二、地球的运动
绕转中心 方向 周期 意义
①昼夜更替、
自转 地轴 自西向东 (北逆南顺) 一天 ②时差
③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①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公转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②昼夜长短不一
③四季更替、
④五带的划分
图 A 图 B 图 C
判断:图 A、B、C 分别是北半球的什么节气?太阳直射在哪条纬线上?北半球昼
夜长短情况是什么样的?
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
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四季分明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3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三、地图的阅读
4.比例尺大小判断
地图(图幅相同) 比例尺 范围 详略
华盛学校(1:100) 大 小 详
中国(1:1000000) 小 大 略
5.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线段式:
数字式:1:4 000 000
文字式:图上 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40 千米
6.方向
①一般平面图定方向:通常用“上北下南”定方向。
②有指向标的地图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一般为 北 。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4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四、地形图的判读
7.等高线地形图:①海拔与相对高度 大青山、小青山的海拔与相对高度
②山体的五种部位(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③疏密与陡缓的关系 大清河与小清河,谁的流速快
④修路、爬山、漂流、攀岩、露营、泥石流逃生、建自来水厂
8.分层设色地形图:
平原:低于 200 米,宽广平坦
丘陵:200-500 米,地势起伏大
山地:大于 500 米,地势起伏大
高原:大于 500 米,外围陡峭、内部和缓
盆地:中间低,四周高,海拔不确定
9.地形剖面图:
是 最直观表现 出山体的 高低起伏 的图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5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一、大洲和大洋
10.海陆面积: 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海洋面积占 71% ,陆地面积仅占 29% 。
11.海陆分布:
(1)从南北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北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南半球 ;北
极地区以 海洋 为主,南极地区以 陆地 为主。
(2)从东西半球来看:陆地主要分布在 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西半球 。
(3)无论怎样划分,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 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
12.面积大小: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序。
(1)七大洲: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2)四大洋: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13.七大洲中,全部位于北半球的是 欧洲 和 北美洲 ,全部位于南半球的是 南
极洲 ,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有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和大洋分别是 南极洲 和 北冰洋 ,南极洲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三大洋所
环绕。
14.大洲分界线:
(1)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
海峡(乌乌里大黑土)
(2)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3)南、北美洲:巴拿马运河
(4)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5)欧洲与非洲:直布罗陀海峡
二、海陆的变迁
15.海陆变迁的原因:①地壳的变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海洋生物化石)
②海平面升降(我国东海海底发现人类活动的遗迹)
③人类活动(荷兰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低于海平面)
16.大陆漂移学说:德国科学家 魏格纳
内容:①2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
②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漂移,形成现在的海陆分布
证据:①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大西洋两岸的) 轮廓 相吻合
②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大西洋两岸的) 古老地层 相似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6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③南美洲大陆与非洲大陆(大西洋两岸的) 生物种类 相似
17.板块构造学说:
(1)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指图认识 6大板块)
(2)各大板块在不断地 运动着 。板
块的张裂运动,形成 裂谷或海洋 ;
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使海洋缩小,甚
至消失,隆起形成高大 山脉 ,如阿
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
系等。
(3)板块内部比较 稳定 ;板块与板
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 活跃 。
(4)板块交界处多 火山和地震 。
世界著名的火山地震带有 环太
平洋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
指图说出地中海,红海,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未来的变化以及原因
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
一、多变的天气
18.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能在选择题中辨别哪些是气候,哪些是天气)
天 气 气 候
时间较短(一周以内) 时间较长(一月以上)
时刻变化 变化不大
19.卫星云图: 绿色 表示陆地, 蓝色 表示海洋, 白色 表示云区,颜色越白,
表示云层 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 云雨区 。
20.常用的天气符号。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7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21.风向与风力:见右图
22.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
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空气质量指数来表示。空气
质量指数越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越好。
级别 质量指数 质量状况
一级 0~50 优
二级 51~100 良
三级 101~150 轻度污染
四级 151~200 中度污染
五级 201~300 重度污染
二、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23.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
在 午后 2 时左右 ,最低值出现在 日出前
后 。
气温日较差= 一天中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2)气温的年变化
北半球 南半球
陆地上 海洋上 陆地上 海洋上
月平均气温最高值 7月 8月 1月 2月
月平均气温最低值 1月 2月 7月 8月
气温年较差 = 最高月平均气温 — 最低月平均气温
24.世界气温分布三大规律
①赤道向两极(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递减。(纬度因素)
②北半球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低,冬季相反。(海陆因素)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8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③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降低 0.6℃。(地形因素)
计算题:
计算甲乙两地的温差
三、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25.世界降水分布四大规律
① 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纬度因素)
② 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海陆因素)
③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季风影响)
④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地形因素)
四、世界气候分布图
26.气候分布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9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27.气候类型的判读
注:气温关注 0 摄氏度和 15 摄氏度,降水关注 100 毫米和 50毫米
气候类型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
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 地中海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
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全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降水较少,集中在夏季
高原山地气候 冬冷夏凉,降水少
其他
寒带气候 终年寒冷,降水稀少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10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一、世界的人口
28.世界人口的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速度通常用 人口自然增长率 表示。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出生率 — 死亡率=(出生人口—死亡人口÷总人口×100%
(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欧洲、北美等 发达地区 ,人口自然增长率 较低 ,
个别 欧洲西部国家 甚至出现了 负增长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等发展
中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 较高 。
29.世界人口的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绝大部分分布在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 。
某地区的总人口数
(2)表示方式:人口疏密的程度用 人口密度 表示。人口密度=
该地区总面积
人口稠密区 原 因
A 亚洲东部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B 亚洲南部
C 欧洲西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D 北美洲东部
人口稀疏区 原 因
①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 自然条件过
② 过于湿热的雨林地区 于恶劣
③ 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不适合人类
④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居住
30.人口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印度、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问题:(钱、吃、住、行)
就业困难、饥饿贫困、居住条件差、交通堵塞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11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人口增长过慢(意大利、法国、俄罗斯)的问题:
国防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
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抚养老年人负担加重
二、不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31.不同地区的人种、语言、宗教
32.宗教发源地和建筑
基督教———亚洲西部———教堂(尖顶)
伊斯兰教——阿拉伯半岛——清真寺(圆顶)
佛教————古印度————佛塔
四、聚落
33.聚落与环境:
①聚落分布特点: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或河口、沿海地区。
②聚落发展的有利条件: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自然资源
丰富、气候适宜、经济发达。
五、发展与合作
34.根据发展水平的差异,大体把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35.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布:
(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商谈称为“南北对话”;发展中国
家之间的互助合作称为“南南合作”。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12
学习取决于一个人的态度 七上地理复习提纲
金砖五国: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原因:
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农矿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
发达国家出口工业制成品,进口农矿等初级产品。
(3)现在国际社会发展方向:国际经济合作
“地”承山河万物 “理”蕴千古人文 1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