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9科12份打包下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农七师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试题9科12份打包下载

资源简介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Fe~56 Cu~64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共46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6分)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①热稳定性:CH4>NH3>H2O ②还原性:I->Br->Cl-
③酸性:H3PO4>H2SO4>HClO4 ④原子半径:Na>Mg>O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 短周期元素X、Y、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Y、Z三种元素中,X的非金属性最强
B.Y的氢化物的稳定性比Z的弱
C.Y的最高正化合价为+7价
D.X的单质的熔点比Z的低
4.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图正确的是(  )
A.H2O2的电子式:H+[······]2-H+
B.CS2的比例模型:
C.14C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5.已知A、B、C、D的原子序数都不超过18,它们的离子aA(n+1)+、bBn+、
cC(n+1)-、dDn-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a>b>c>d
B.离子半径:A(n+1)+>Bn+>C(n+1)->Dn-
C.离子还原性:A(n+1)+>Bn+,离子氧化性:C(n+1)->Dn-
D.单质还原性:B>A,单质氧化性:D>C
6.对溶液中的离子进行鉴定,下列实验所得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加入稀硝酸后,再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
B.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再加入氯水溶液变血红色,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C.加入用稀硝酸酸化的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可推断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D.加入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可推测原溶液中含有CO32-离子或HCO3-
7.已知2Fe2+ +Br2=2Fe3++2Br-,向10mL0.1mol·L-1 的FeBr2溶液中通入0.001mol Cl2,反应后的溶液中,除含有Cl- 外还一定( )
A.含Fe2+,不含Fe3+ B.含Fe3+,不含Br-
C.含Fe3+,含Br- D.含Fe2+,含Fe3+
8.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 ( )
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SO2和FeSO4溶液使酸性高锰酸钾的紫色退去
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D.亚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铝溶液在空气中蒸干不能得到对应的溶质
9.下列物质必须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 ( )
①氯水  ②氨水  ③浓硝酸  ④氢氧化钠  ⑤AgNO3溶液
A.全部 B.①③⑤
C.①③ D.①②④
10.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 )
A.加热条件下,将1g铝片投入20mL 18.4mol/L的硫酸中
B.常温下,向100mL 3mol/L的硝酸中加入6.4gCu
C.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用2mol SO2和1mol O2合成SO3
D.实验室用足量的MnO2与一定量的浓HCl反应制备Cl2
11、一定量的锌与100 mL 18.0mol·L-1的浓H2SO4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33.6 L。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 L,测得溶液中
c(H+)=0.1 mol·L-1。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成的气体中H2的物质的量为0.3mol   
B、生成的气体中SO2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C、溶解Zn的物质的量为1.5mol     
D、反应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1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大量共存的是 ( )
A.在含有、、、
B.在、、、
C.在、 、、
D.在澄清透明的无色溶液中:、、、
13. 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7.8 gNa2S和7.8 g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均为0.1 NA
B.0.1mol·L-1的NaHSO4溶液中含有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2mol
C.常温常压下,氧原子总数为0.2NA的SO2和O2的混合气体,其体积为2.24 L
D.l.8 gO2分子与1.8 gO3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不相同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SO2通入溶有足量氨气的BaC12溶液中,无沉淀生成
B.将盐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C.在常温条件下,Na、Mg、Fe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H2和对应的碱
D.新制氨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
15.实验室常利用以下反应制取少量氮气:NaNO2+NH4Cl======NaCl+N2↑+2H2O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中的氮元素被还原 ?
B.每生成lmolN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6mol
C. 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之比为1∶1
D.N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18、在某100mL混合液中,HNO3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是0.4 mol·L和0.2 mol·L-1。向该混合液中加入1.92g铜粉,加热,待充分反应后(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所得溶液中的Cu2+的物质的量浓度(mol· L-1)是 ( )
A、0.15 B、0.225 C、0.3 D、0.45
19.下列离子方程式表达的反应事实正确的是 ( )
A.Fe3 O4与稀硝酸反应:Fe3 O4 +8 H+ 2Fe3+十Fe2++4 H2O
B.向硫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Ba2++So4 2- BaSO4↓
C.向碳酸钙中加入稀盐酸:CO32- +2H+ CO2↑十H2O
D.含0.4mol FeBr2溶液与0.4mol的Cl2恰好完全反应:2Fe2++2Br一十2Cl2 =2Fe3++Br2+4Cl-
20.下列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的是( )
A.SCl2 、PCl3、CO2 B.AsH3、BF3、BeCl2
C. XeF2 、PCl5、BrF3 D.NO、NO2、ClO2
21.某溶液中只可能含有下列离子中的几种(不考虑溶液中含的较少的H+和OH-)Na+、NH4+、SO42-、CO32-、NO3-。取200mL该溶液,分为等体积的二份分别做下列实验。实验1:第一份加入足量的烧碱并加热,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mL。实验2:第二份先加入足量的盐酸,无现象,再加足量的BaCl2溶液,得固体2.33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溶液中可能含有Na+ B.该溶液中肯定含有NH4+、SO42-、CO32-、NO3-
C.该溶液中一定不含NO3- D.该溶液中一定含Na+,且c(Na+)≥0.1 mol·L-1
22.下列过程或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工业上以Cl2和Ca(OH)2为原料制备漂白粉
B.酸雨的形成
C.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利用Al2(SO4)3和NaHCO3的反应制得泡沫灭火器
23.关于CO2和SiO2的比较错误的是 ( )
A.都是酸性氧化物 B.熔沸点都比较高
C.都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D.都具有一定的氧化性
第Ⅱ卷 非选择题(54分)
24、(6分)利用如图1-3所示装置收集以下8种气体:
①H2 ②Cl2 ③CH4 ④HCl ⑤NH3 ⑥NO ⑦H2S ⑧SO2
(1)若烧瓶是干燥的,若由B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若改换由A口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________。
(2)若在烧瓶内充满水,可收集到的气体有________,气体由___口进入。
(3)若在烧瓶内装入适量的浓硫酸,可以用它来干燥的气体有________, 气体由________口进入
(1)D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
(2)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3)Y与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可以发生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A与D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之间可以反应生成一种盐,该盐的水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5)实验室中,应将X的浓溶液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6. (8分)原子序数从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W、X、Y、Z,四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12,W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由X、Y元素可组成非极性分子A,A在常温下为气体;由Y、Z元素按原子个数比1∶1可组成离子化合物B;A与B反应可生成Y2气体。
(1)元素W是__________(写元素符号),写出B的电子式__________;
(2)写出金属镁在A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填写序号)
a. 置换反应 b. 化合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e. 氧化还原反应
(3)C是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盐,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A,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
(4)D是由W、X、Y三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为1∶1∶2组成的一种酸,D在常温下为固体。已知在含1 mol D的水溶液中加入1 mol C恰好反应生成1 mol A。则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D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D具有______性。
27.(16分)聚合硫酸铁又称聚铁,化学式为[Fe2(OH)n(SO4)3-0.5n ]m,广泛用于污水处理。实验室利用硫酸厂烧渣(主要成分为铁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O2等)制备聚铁和绿矾(FeSO4·7H2O )过程如下:
(1)验证固体W焙烧后产生的气体含有SO2 的方法是 。
(2)实验室制备、收集干燥的SO2 ,所需仪器如下。装置A产生SO2 ,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顺序为a f装置D的作用是 ,装置E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
(3)制备绿矾时,向溶液X中加入过量_____,充分反应后,经_______操作得到溶液Y,再经浓缩,结晶等步骤得到绿矾。
(4)溶液Z的pH影响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用pH试纸测定溶液pH的操作方法为______。若溶液Z的pH偏小,将导致聚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偏_______。
关系(未注明反应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C的稀溶液显蓝色,D为红棕色气体,则B溶液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反应中每生成1 mol H2O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_____________。
(2)若A为单质,C、D都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B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A、B在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
(3)若A为氧化物,C、D中有一种是常见的有毒气体单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4)若A为一种淡黄色物质,C为气体单质,D为Na2CO3。则A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该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任意写一个)
七师高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三阶段测试
化学试卷(答案)
24、每空1分(1)②④⑦⑧;①③⑤ (2)①③⑥;A (3)①②③④⑥⑧;B
25.(10分)
(1) (2分) (2)N(3)Al2O3+2OH-=2AlO2- +H2O (2分) (4)酸(2分)
(5) (2分)
26.方程式2分其余每空1分(共8分)
(1)H  Na+[·· ·· ··]2-Na+ (2)2Mg+CO22MgO+C ae
(3)Na2CO3 (4)H2C2O4 还原
27、(16分)(1)将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如品红褪色,加热后又变红,证明有SO2。(2分)
(2)d ec b;(4分)安全瓶,防止倒吸;(2分)尾气处理,防止污染(2分)
⑶铁粉(1分) 过滤(1分)
⑷将试纸放到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到试纸的中央,然后跟标准比色卡对比。(2分) 低(2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避讳制度,即晚辈对长辈、臣下对皇帝不能直书、直呼其名,在行文时凡是涉及到本朝的皇帝、自己的长辈及尊崇的人名时,每每避而不用该字,而以改字、空格、缺笔等方法代替,否则可能犯大不敬之罪。如为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故宫玄武门改神武门。此制度旨在
A.维护皇权独尊 B.倡导尊老爱幼 C.强化尊卑等级 D.凝聚血脉亲缘
2.在雅典法律演进进程中有如下记录:公元前621年雅典的《德拉古法典》出现了抽签选举等相关条款;梭伦将改革条文刻在16块白色旋转的木板上,公布于市场;“陶片放逐法”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防止僭主政治的复辟。对上述雅典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雅典成文法诞生于公元前6世纪 B.以法律形式体现民主精神与原则
C.梭伦借鉴《十二铜表法》立法经验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3.“不要议会制共和国(从工人代表苏维埃回到议会制共和国是倒退了一步),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为此,列宁号召
A.废除沙皇专制制度 B.推翻临时政府统治
C.建立各阶级联合政权 D.进行无产阶级暴力革命
4. 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 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5.农民与土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问题。下列三幅图反映的是中共在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其共同点叙述正确的是
土改后农民分配土地 公社社员在集体劳动 领取生产承包合同书
A.保护了农民利益 B.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 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6.程天相说道:中国历史五千多年以来,所有改朝换代、革命成功,或是王朝的建立者,没有一位是状元出身的,甚至于有的还是落第秀才;请问:这是不是一个科举制度的笑话?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 ( )
A.考试内容单调乏味 B.考生知识局限
C.选用人才文化素养低 D.选用人才主要为统治者服务
7.1957年1月,周恩来应邀访问苏联,帮助解决苏联同其他社会主义国之间的问题。 面对周恩来的批评,赫鲁晓夫说:“出身于工人阶级的是我,而你却是出身于资产阶级。”周恩来回答道:“是的,但至少我们两个人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都背叛了我们各自的阶级。”以上材料能说明的是 ( )
A.周恩来运用才智维护国家尊严 B.赫鲁晓夫改革是资本主义性质
C.周恩来肯定了赫鲁晓夫的改革 D.当时中苏矛盾已经严重激化
8.“我们预备与北京建立对话。我们不能接受其意识形态观点,或者共产主义中国必然施展霸权的理念,但是我们也不希望对中国施加一种国际立场,否定了它的合法国家利益。”这段文字出现在1970年美国总统外交政策咨文中,反映了美国
A.强调两国意识形态的差异 B.愿意与中国改善外交关系
C.仍然阻止中国回到联合国 D.采取遏制中国的外交政策
9.“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中国的近代化》)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土地革命的开展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10.陈旭麓《中国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说:“洋务运动,就其主观动机而言,他们未必有真心打破旧轨,但他们的主张却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这里“包含着逸出旧轨的趋向”的本质含义是
A.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B.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C.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D.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11.美国1787年宪法第一条第二款:“……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宪法中关予人口统计的规定
A.协调各州之间的矛盾 B.改选众议员每十年进行
C.保障公民的自由与平等 D.体现三权分立的原则
12.“凡当收成时,两司马督伍长,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按新谷外,余则归国库,凡麦、豆、苎麻、布帛、鸡、犬备物及银钱亦然。盖天下皆是天父上主皇上帝一大家,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则主有所运用,天下大家处处平均,人人饱暖矣。”对这个方案理解正确的是
A.针对北方的农村现状而设计 B.体现农民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C.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D.挽救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危局
13.“历史总是喜欢在关键时刻玩一点小的噱头,将几千年中国乡村权力格局翻过来的革命,居然在这样一个俄国式的名词下进行的,尽管这个名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依旧没有多少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可却没有耽误人们在它的旗帜下奋斗。”材料中所说的“革命”是指
A.土地革命 B.土地改革 C.农业合作化运动 D.工农武装割据
14.中国20世纪80年代初期涌来的外资,以香港资金占最大比重,达百分之八十。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当时在国际上没有良好外交环境 B.新时期的经济政策对港商吸引力大
C.中国经济薄弱不能吸引外资 D.香港经济发达,富商多
15.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这一学者观点评价下列历史事件,相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A.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 B.中国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6.中华文明一直是相对独立地发展的,并以其优越性向外输出,在东亚地区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中国人习惯于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环视四方。清王朝正是在这种历史沉淀中,发展完备了“天朝”对外体制。这一“对外体制”
A.客观地反映了清朝时期的世界形势 B.是造成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本原因
C.在鸦片战争后被统治者完全抛弃 D.使清朝君臣大多不了解世界局势
17.为纪念某次会议,朱德元帅曾赋诗一首:“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该会议标志着
A.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指导思想 B.中国共产党由幼稚走向成熟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18.《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
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 B.改革官制
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 D.强化皇权
19.《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 B.“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除井田,民得卖买”???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20.《十三行史料展》记述“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里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
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导致十三行兴盛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贸易的兴盛和发展
B.三角贸易的形成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1、孙中山说:“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治权。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下列事件符合孙中山的“政权”思想的是
A.成立同盟会 B.建立湖北军政府
C.成立南京临时政府 D.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3. “工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以竞争代替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与分配的规章条例。……比技术革新影响更深刻的,是经济社会运行规则的变化。”这里的经济社会运行规则是指
A.工厂制组织形式 B.自由主义经济政策C.机器大工业生产 D.工业城市生活方式
24. 查士丁尼时代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写道:“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所说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A.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B.随着罗马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展,罗马法由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
C.凡需要人证的,应在证人的门前高声呼唤,通知他到庭作证
D.期满,债务人不还债的,债权人得拘捕之,押其到长官前,申请执行
25.“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的政体形式。确立这种“政体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法国《1875年宪法》 D.美国《1787年宪法》
26.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
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
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
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
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7.1933年,美国共产党领导人威廉·福斯特参加总统竞选,获得了美共有史以来的最高选票。当时,美国失业工人甚至到苏联驻美使馆排队领取签证。德国共产党主席台尔曼在1932年的德国总统选举中排名第三。当时的法国《时报》写道:“共产主义正在用极快的速度完成改造事业……布尔什维克在和我们的比赛中成为胜利者。”出现上述现象的关键因素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西方国家人民的认可
B.各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斗争扩大了自身的力量和影响
C.斯大林模式是最有效的经济建设道路
D.苏联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与西方严重经济危机的鲜明对比
28、农谚是劳动人民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种好稻好,娘好囡好”,“早稻水上飘,晚稻插齐腰”,“寸麦不怕尺水,尺麦但怕寸水”。以上五则农谚反映了
A.劳动人民根据节气来安排农业生产 B.劳动人民懂得尊重自然规律
C.农业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生产部门 D.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29.由博客演化而来的微博,网民取其谐音,戏称为“围脖”。如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带着“围脖”出席“两会”,成为2012年全国“两会”的一道风景。有人说:“正是现代媒体技术手段的进步,才燃起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对这一说法评价正确的是
A.强调只有掌握现代科技才能提高参政的积极性
B.认为网上交流是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了解民意的唯一途径
C.正确揭示了科技发展对民主进程的直接推动作用
D.没有看到问题实质在于我国民主化进程加快
30.(2012·烟台二模)“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
A.“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
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D.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二、非选择题: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题后问题:
材料一:美国新当选的第一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及其竞选口号:“我们需要的变革”(Change We Need)。下面是奥巴马的当选总统的演讲文摘:
“美国真正的天赋在于—它懂得改变。”
“今晚在我脑海中一直浮现的,是亚特兰大一位女性选民——安?尼克松?库伯,她已经106岁了。我思考着她所经历的这一个世纪的美国······”;“她出生的时候正是奴隶制度解除之后······像她一样的人那个时候是没有选举权的,因为她是女人,还因为她皮肤的颜色”“当绝望和大萧条袭来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民族通过新的政策、新的工作和新的共同目标战胜了恐惧。是的,我们可以!”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额的1/3,1932年上升到50%左右。同年,苏联向美国购买的机器设备占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50%,占英国同类产品出口总量的90%。1936年苏联的一个文件报导,1932年在重工业部门工作的各种外国专家约有6800人。……1929—1932 年间,美国出现了大的不景气,工程师们去苏联是由于他们在美国找不到工作。在1926年以前,苏联只从西方得到数量不大的短期公司贷款,而且利率高达15%——20%。……1935年,苏联从德国获得它历史上得到的第一笔财政贷款,期限5年,利率仅6%。1936年英国给予苏联的一笔贷款利率又下调为5.5%。
——萨顿《西方技术与苏联经济的发展(1930-1945)》
材料三:1933年8月14日,苏联杂志《为了工业化》上写道:“美国的商业和科学与布尔什维克的智慧相结合,在三四年内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
材料四:在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刚刚起步之时,中国开始改革开放;上个世纪90年代初经济全球化潮流真正形成之时,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本世纪初经济全球化加速扩张之时中国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在近三十年经济全球化发展过程中,中国踩着历史的节奏,每一步都没有落空。
(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美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轨迹(2分)。眼下不少人把奥巴马和美国历史上的罗斯福总统相提并论,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相提并论的理由何在?(3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30年代的大危机为苏联工业化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苏联工业化的主要成就(2分),并分析其影响。(4分)
(4)根据材料四,说明近30年来中国是怎样踩着历史节奏,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3分)
32.(12分)有学者提出: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经过长期探索闯出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我国是在经过长期艰辛探索以后才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很多有识之士称赞和看好“中国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按生产方式,历史上经济发展模式可划分为封建主义经济模式、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和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封建主义经济模式以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为代表,农民以户为单位进行生产经营,耕织结合,自给自足。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为令人瞩目,特点是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生产率为主要竞争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否定了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过多剥夺农民和限制居民生活。
材料二 中国经济模式是在改革“斯大林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效益、质量、合理实在的速度,由片面强调自力更生、闭关锁国转变成对外开放;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并存交融的混合经济;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公平与效率并重;中国已经根本改变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结构趋向合理化……轻工业快速发展、农业得到加强……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地区平衡协调发展;增长模式以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管理,高产出、高效益的集约型增长方式为主。
材料三 中国模式挽救了世界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进程,突破了中外教科书的各种理论范式,打破了西方改革家的线性规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排位由第10位上升到2010年的第2位,农村贫困人口减少到不足3千万,取得的成就引起全球的关注。“中国模式”、“北京共识”的说法在国际上流行。它(中国改革)拓宽了民族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丰富了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和道路的认识,促进了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发展。 ----摘编自郑永年《中国模式及其未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三种经济模式的主要不同点。(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模式”的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经济模式的认识。(5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中国近代化,它发生在封建社会后期,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社会主义确立、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机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养民之道,惟在劝农务本”,而开矿谋利,则属舍本逐末,“殊非经常之道”。
——《清史稿》
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莫不知在良田。 ——陶煦《租核》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以及阻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征。(3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这些现象出现的条件。(3分)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化的认识。(2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据此完成1、2题。
1.该种购物袋的生产厂应接近( )
A.原料产地 B.销售市场 C.能源基地 D.研发基地
2.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用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B.减轻“白色污染”
C.促进生物多样性能 D.减轻酸雨危害
读世界某地气候资料,回答3~5题。
平均气温
降水量
一月
七月
一月
七月
全年
21℃
28℃
20㎜
690㎜
2050㎜
3.该种气候类型可能分布在( )
A.巴西利亚 B.布宜诺斯艾利斯 C.上海 D.孟买
4.该地河流( )
A.冬季有断流 B.有两个汛期 C.季节变化小 D.年际变化大
5.该地农业生产显著的特点是( )
A.距海港近,促进了商品性经营 B.耕地面积大,机械化水平高
C.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D.地区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6.图示地区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为( )
A.1500m B.1600m C.1700m D.1800m
7.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选项 ( )
A.B、C两地中,B地可能有河流出现 B.图中最高峰的高度可能大于1600米
C.图中断崖在鞍部的西北 D.D地气温为25℃,则E地气温为22.6℃
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下图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据此完成8、9题。
8.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9.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 )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1
10.1961年—2000年,该国( )
A.是人口净迁入国 B.人口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 D.人口增长了15.1%
11.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 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 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图2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图中1、2、3、4、5、6
为地层编号,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12-13题。
12. 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
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
里植树种草最合适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3中阴影地区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现在该地区道路四通八达,万亩酿酒葡萄绿满田野,过去贫穷落后的“旱腰带”已变成如今名副其实的“金腰带”。读图回答14~15题。
14.制约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①地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
②土质疏松,水土流失严重
③年积温低,作物只能一年一熟
④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5.该区域发展葡萄种植业的突出优势是
A.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C.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D.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

16.弧线QF表示
A.随着距产地距离的增加,销售规模逐渐减小
B.随着距产地距离的增加,人口密度逐渐减小
C.随着销售规模的减小,销售价格逐渐降低
D.随着销售规模的减小,运输成本逐渐降低
17.M地销售规模异常,最主要的原因是
A.交通便利 B.人口数量多、密度大
C.政策支持 D.科技发达
读图6,回答18-19题。
18.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
则该港湾的气候特点是
A.全年高温多雨
B.冬季多雨
C.夏季多雨
D.一月份寒冷干燥
19.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
其桅杆上的旗帜飘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20.下列产业布局与甲、乙两类工业的区位要求分别相符的是
A.上海将建成国际金融、船运中心 上海将建迪斯尼乐园
B.武汉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 宝钢建于上海
C.北京中关村科技园 在大连建水产品加工厂
D.在武汉建棉纺厂 在温州建鞋、帽批发中心
21.目前丙类工业分布的趋势是
A.由乡村向城市转移
B.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
C.由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D.由我国内地向沿海地区转移
图7是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读图回答第12题。
稀土被誉为 “新材料之母”, 广泛应用于光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核工业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我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的30%,却长期以来供应了国际97%的市场需求。读图8,回答22-23题。
22.图中甲地是我国稀土矿产量最多的地区,该地的稀土开采业属于
A. 市场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技术指向型??????D. 动力指向型
2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稀土储量大,要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力度进行大规模开采
B.乙地是农耕区,应注意合理灌溉,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C.丙地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可以大力发展柑橘、苹果等经济作物
D.丁地河段径流量小,水质不好,最好大量抽取地下水使用
图15
24.影响咖啡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土壤 C.热量 D.水分
25.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和出口国,其咖啡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为( )
A.城郊农业 B.种植园农业 C.粗放农业 D.商品谷物农业
二.综合题(50分)
26.(20分)读下列一组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2009年世界部分国家生产和消费碳排放量的数量分布图(图9)
材料二:墨西哥简图和城市气候资料统计表
(1)读材料一,世界碳排放量的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的前三位国家或地区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欧盟。(2分)
(2)图9中甲纬度带最主要的自然带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该自然带将可能向___________(北或南)扩展。(2分)
(3)结合材料二,分析墨西哥城和坎昆气候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在坎昆气候大会上,中国近几年来“节能减排”的成效赢得国际社会的赞誉。我国在控制CO2排放量,实施低碳经济方面采取的可行性措施有哪些?(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中字母M农业带的名称是 ,请从自然条件的角度分析美国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和不足。(7分)
(2)美国东北部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区的主要区位优势有哪些?(4分)
(3)夏季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所在地区和肯尼迪航天中心所在地区的气候有何不同?为什么?(4分)
(1)判断东部工业区的选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4分)
(2)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区不断扩展,要求西部工业区中的焦化厂、水泥厂搬迁的呼声越来越大。为什么?(4分)
(3)运用工业化及城市化的有关知识,分析西部工业区位于现在城区中的原因。(4分)
29.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类活动也有差异;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使人类影响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大大提高,因此人类必须要走人地关系和谐统一的道路。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在东亚某沿海地区示意图中,乙是传统的港口城市,丙是新建港口城市。

材料二 下图中M为丁地2010年农产品产值构成比重示意图。

(1)说出制约乙港发展的自然条件和丙港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4分)
(2)根据丁地2010年农产品产值构成比重,分析影响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4分)
(3)甲城市需布局一座大型火力发电厂,在图中的①②③④地中选出最佳位置并说明理由。(4分)
地理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
【答案】3、D 4、D 5、C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气候。第3题,根据该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征:终年高温,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丰富。故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故选D项。第4题,受季风气候影响,该地区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夏季形成汛期,冬季为枯水期,无冰期,故选D项。第5题,该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属于水稻种植业,其生产特征C项符合。
【答案】6、C 7、D
【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第6题,图示等高线最低在C以北地区,海拔低于0M(即-400至-200M之间),海拔最高为A处,根据高于高值的原则,海拔高度为1200---1400M,故两地的相对高度最大可能小于1800M,故选C项。第7题,图示DE的相对高度为400M,故温差为2.4°C。
【答案】8、A 9、B
【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第8题,地形平坦,则利于交通线建设,是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区位因素。第9题,平原地区,人口稠密,故少占耕地是高铁建设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
10-25:ABCADBABBACCBBCB
26.(12分) (1) 美国(1分) 日本(1分) (2)亚寒带针叶林带(1分) 北(1分) (3)地形(地势、海拔)(1分);海陆位置(1分) (4)①调整产业结构,淘汰低能效工业;②大力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绿色能源);③发展科技,更新设备,提高能源利用率;④加强资源回收利用,倡导循环经济;⑤加强管理与宣传,提高节能意识。(每个要点1分,答对其中四点得满分6分,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27. (14分)(1)乳畜带(1分)
优势: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灌溉条件好。(3分)
不足:水旱灾害频繁,深受寒潮、飓风等气象灾害的影响。(2分)
(2)资源能源丰富,水陆交通发达,农业基础好,科技发达,发展历史悠久(4分)
(3)夏季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一带炎热干燥,肯尼迪航天中心一带高温多雨
原因:夏季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一带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肯尼迪航天中心一带受
来自海洋上暖湿气流的控制。(4分)
29.【答案】 (1)乙港海水水位较浅,且位于河口,泥沙容易淤积;丙港海水水位较深,同时有铁路经过。(2)市场、交通。 (3)① 理由:避开盛行风向(东亚冬季为西北季风,夏季为东南季风,火力发电厂只能分布在①③);在城市热力环流外。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本试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
1.我国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必须着力于创造最终需求,逐步使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下列有利于创造最终需求的措施有
①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拓展新兴服务消费
②增加高铁等基础设施的投资
③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推进市场多元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数量最多、比例最大的企业群体,其投资已超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提供了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份额不断加大。上述材料表明
①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③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实现了平等
④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②④ B.③④ C.①② D.①③
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在其成名作《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中提到,国家的国民经济由两类性质不同的部门即传统经济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构成,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简化如下表。
传统经济部门
现代经济部门
技术状况
近乎停滞
不断创新
管理状况
依赖经验
依赖制度
劳动力状况
平时过剩
无绝对过剩
资本状况
财产缺乏流动性
财产充分流动
此模型对我国实现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启示主要是
A.促进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B.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C.建立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 D.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自由流动
4.小王储蓄10000元人民币,定期1年,年利率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7。当时用10000元人民币可以购买100件甲商品。假定一年后,生产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25%,人民币对美元升值5%。其它条件不变,小王用本息能购买到甲商品的数量是
A.128.75件 B.86.5件 C.82.4件 D.137.3件
6. 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在此背景下,我国政府应采取的宏观经济措施有
①密切关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向企业提供相关信息 ②扩大生产规模,保证农产品供给
③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④实行价格管制,控制商品价格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7.近日,中国商务部和中央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12国际投资论坛拉开帷幕,商务部有关领导指出: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的进程中,中国实体经济未来发展,最关键的是要面临产业升级和打造区域产业的集群。具体来讲,就是在城市核心中心较远地区,以产业结合城市的模式打造区域产业集群。一方面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根本性原动力,同时也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建立起产业平台和要素。安徽目前已有汽车及零部件企业400余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国内知名汽车及零部件企业近30家,形成了以奇瑞为核心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对于企业而言,产业集群的优势在于
①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确保企业的经济效益
②市场信息比较灵敏,交易成本相对降低
③延伸企业产业链,形成产业互动,促进产销稳定
④形成规模经济,规避经营风险和竞争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8.长期以来,对经济快速增长的片面追求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损害到人类自身的利益,某地建设生态城,以修复、保护生态为宗旨,探索人类生存发展的新模式。生态城建成后,将实现可再生能源广泛利用、节水生活化、城区无垃圾等目标。这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
①协调发展 ②可持续发展 ③外延型发展 ④全面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9. 下图是我国三税改革起征点的变化趋势。
在这一变化趋势下,不考虑其他因素,直接带来市场的良性效应是
①会消费增加 ②企业内涵式增长 ③商品出厂价提高 ④中小企业周转资金增加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2012年,中国公司出海并购的大戏轮番上演。继7年前收购优尼科铩羽而归之后,中海油再度出手北美油气市场,拟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能源公司。中石化集团、中信证券、万达等行业龙头也纷纷抛出大手笔的海外并购计划。此外,金亚科技收购哈佛国际100%股份已正式完成,创业板海外并购成果渐显。 实施“走出去”战略对企业发展的意义有
①“走出去”战略,是中国企业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必然选择
②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用国际资源
③极大地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对外开放水平和质量
④有助于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占据有利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高三学生小涛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时,社区领导告诉他一定要选举本区的现任领导,小涛感到自己的民主权利受到侵犯,就把这个事情反映给上级人大部门并要求上级部门予以答复。上述事件涉及的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②质询权 ③言论自由 ④监督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2.某市政府起草好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从2011年11月20日-12月20日向全社会公示,并面向社会各界开展了“我为报告献言献策”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
①有利于促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
②公民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③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是政府赋予公民知情权和表达权的表现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3.自2011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全国有9亿多人参与选举。1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市西城区中南海选区怀仁堂投票站投票,选举西城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这说明
①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②国家主席是我国重要的国家机关
③我国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我国公民依法履行自己的政治义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统一责任。下列选项中直接体现这种关系的是?
A.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担负着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双重任务
B.对人民实行民主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对敌人实行专政才能保障人民民主
C.对少数人实行专政,对多数人实行民主
D.民主与专政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5.2012年8月15日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在钓鱼岛靠岸。保钓成员高唱国歌,并陆续下船,登上沙滩,到岸上拾捡钓鱼岛石块,以宣示主权。其行为启发我们
A.公民应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
B.任何公民的合法权利都受到法律保护
C.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关注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D.公民应积极行使自己的基本政治权利
面对“水灾物价”,相关省区政府适时进行价格监控,相机采取价格临时干预措施,严格控制与居民基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的价格:当发现某种或某些商品价格远远超出正常波动范畴的情况下,物价部门会建议政府采取调控措施。据此回答16~17题。
16.相关省区政府对价格进行监控和采取价格临时干预措施,是政府
①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③审慎用权、民主决策  ④行使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面对“水灾物价”政府严格控制与居民基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的价格体现了
①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②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
③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④公民有序参与社会管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2012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91周年华诞。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这主要得益于她:
①认真履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职能 ②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③与时俱进,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④始终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17号,阿拉伯国家联盟,也就是阿盟调解叙利亚问题部长级委员会会议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卡塔尔首相兼外交大臣贾西姆表示,与会各方决定提请阿盟将有关叙利亚的倡议、决议提交联合国安理会。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处理是因为
A.联合国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国际组织
B.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C.联合国可以为韩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D.联合国对国际社会的发展一直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9月中旬在塞浦路斯举行的欧元区部长级会议上,各方激烈地交换了意见。德国财长朔伊布勒称,德国无法在立法者刚刚批准1000亿欧元西班牙银行业援助资金不久之后,又向议会提出新的援助申请。据此回答:各方激烈地交换了意见,说明
A.国家利益起了决定作用 B.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C.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影响国际和平与安全的一个基本因素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不可能建立
记者昨日获悉,为了落实国务院此前出台的《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又称“稳外贸八条”),海关总署27日出台了16项配套措施,其中取消三项收费等举措将从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据此回答21~22题。
21.取消出口退税,国外消费者最有可能的选择是
A.增加消费成本,减少消费需求 B.选择其他商品经营者的商品
C.增加消费成本,选择互补商品 D.增加消费成本,选择替代产品
22.从《政治生活》上看,材料表明政府
①行使管理经济的职能  ②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③是“阳光”政府  ④注重提高决策的透明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23.近五年来,全国选派l4.3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各种服务。各地各部门十分注意服务与管理相结合、使用与培养相结合,既让大学生在基层发挥作用,也为其成长成才创造环境、提供条件。这表明
①实现个人价值,需要自强不息的精神 ②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积极服务基层,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灰霾的主因。目前人们还找不到一种能够实时准确测量PM2.5质量浓度的技术方法和仪器设备,进而得到准确并且被广泛认可的观测数据。这也是人们对部分城市观测数据差异产生质疑的原因所在。这进一步佐证了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人们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往往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人们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因立场不同会有差异
④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注:2012 年《政府工作报告》主动将我国经济增速调低到7.5% 。
图9 1998 年以来我国进出口状况图
表1 2006 年以来我国外贸顺差及其占GDP 比重表
(1)分析材料一有关图表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更加重视进口,适当扩大进口规模的经济意义。(12分)
材料二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我国企业也加快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步伐,使我国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如不少企业的出口产品面临反倾销调查,使我国成为少数国家滥用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企业的产品缺乏核心技术,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等。这对我国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为我国企业如何应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与挑战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
材料三 今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正确抉择,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以更大决心和勇气继续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等各项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3)运用唯物史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开放“要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所蕴含的哲学道理。(12分)
26.(20分)材料一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据《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38.3%。绝大部分网站提供电子公告服务,网站论坛、手机微博等方式日渐成为公民表达诉求、进行监督的一个重要渠道。一项调查显示: 87.9%的网民 “非常关注网络监督”,93.3%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揭发社会不公”。对于公民的网络监督行为,国家也给予了高度关注。
材料二 网络监督是一把双刃剑,并非每个公民的民意表达都是趋于理性和真实的建设性言论,网络监督还存在着侵犯隐私权、虚假信息、扭曲夸大、攻击诽谤等问题,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国家高度重视网络民意表达,保障网络监督的依据?(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公民应该如何负责任的行使网络监督权利(12)
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
政治试卷答案
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满分52分)
25、(32分)【答案】(12分)(1)经济信息:2006—2011年我国GDP增长较快,增速都在8%以上,增长较快,加入WTO以后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GDP增速和对外贸易增速下降;外贸顺差占GDP的比重不断下降,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显成效,对外经济依存度下降。
经济意义: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缓解资源环境瓶颈压力;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改善居民消费水平;优化贸易结构,减少贸易摩擦,维护人民币币值稳定,为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环境。
【答案】(8分)(2)①要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的结合起来,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②要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组织的规则的本领,公平、客观的解决经贸摩擦。③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核心技术的竞争力。④要贯彻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
【答案】(12分)(3)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全面推进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的规律是社会的普遍规律,全面推进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使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的发展。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26、(20分)【答案】(8分)(1)①国家重视网络民意的表达,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所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拓宽民意表达渠道,重视网络民意诉求,有利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公民依法享有监督、言论自由等民主权利,重视、关注民意,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③网络民意的表达与监督,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工作人员的工作;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主人翁精神;有力的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社会和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全集,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A. B. C. D.
3. 已知,且,则等于( )
A. B. C. D.
4.向量,则“x=2”是“"的
A. 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函数f(x)的定义域为开区间(a,b),导函数f′(x)在(a,b)内的图
像如图所示,则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极值点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7.某圆弧长度等于该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其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 )
A. B. C. D.2.
8.在△中,若,则△是( )
A.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9.设函数则( )
A.在区间内均有零点
B.在区间内均无零点
C.在区间内有零点,在区间内无零点
D.在区间内无零点,在区间内有零点
10.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为,则上的点到圆x2+y2+4x+3=0上的点的最近距离是( )
A. B. 2 C. D. 2
11、已知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令,则
A. B. C. D.
12、设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及直线x=1对称,且时,则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函数的定义域为 ;
14.已知O、A、B是平面上的三个点,直线AB上有一点C,满足2+=0,
则=_
15.函数R部分图像如图,则函数的表达式为 ;
16. 曲线在点处的切线斜率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为坐标原点,点,且.
(Ⅰ)若,求的值;
(Ⅱ)若,求与的夹角.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集合
(Ⅰ)当=3时,求;
(Ⅱ)若,求实数的值.
19.(本大题12分)
已知函数.
(Ⅰ)求的最小正周期,并求其单调递增区间;
(Ⅱ)当时,求的值域.
20.(本大题12分)
在中,设角的对边分别是,,.
(Ⅰ)求的值;
(Ⅱ)若,求的面积.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1) 求;
(2) 设函数,如果在开区间上存在极小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全集,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A. B. C. D.
3. 已知,且,则等于( )
A. B. C. D.
4.已知是第二象限角,,则是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函数f(x)的定义域为开区间(a,b),导函数f′(x)在(a,b)内的图像如图所示,则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极值点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函数f(x)的图象是曲线OAB,其中点O,A,B的
坐标分别为(0,0),(1,2),(3,1),则f()的值为(  )
A. 1 B. 2 C.0 D. 
7.某圆弧长度等于该圆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则其所对圆心角的弧度数为 ( )
A. B. C. D.2.
8.在△中,若,则△是( )
A.锐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9.设函数则( )
A.在区间内均有零点
B.在区间内均无零点
C.在区间内有零点,在区间内无零点
D.在区间内无零点,在区间内有零点
10.曲线在点(1,1)处的切线为,则上的点到圆x2+y2+4x+3=0上的点的最近距离是( )
A. B. 2 C. D. 2
11、已知函数是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上是增函数.令,则
A. B. C. D.
12、设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及直线x=1对称,且时,则
A.   B. C.   D.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 ;
14.函数的定义域为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0分)
已知命题p:?x∈R,ax2+2x+3>0,如果命题¬p是真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集合
(Ⅰ)当=3时,求;
(Ⅱ)若,求实数的值.
19.(本大题12分)
已知函数.
(Ⅰ)求的最小正周期,并求其单调递增区间;
(Ⅱ)当时,求的值域.
20.(本大题12分)
在中,设角的对边分别是,,.
(Ⅰ)求的值;
(Ⅱ)若,求的面积.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是函数的极值点.
(1) 求的值;   
(2)求函数的单调区间;
22.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值.
(1) 求;
(2) 设函数,如果在开区间上存在极小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R,Z,则 ( )
A. (0,2) B. [0,2] C.{0,2} D.{0,1,2}
2.复数的虚部为 ( )
A. B. C. D.
3.已知平面向量等于 ( )
A.9 B.1 C.-1 D.-9
4.设函数,则在处的切线斜率为( )
A.0 B.-1 C.3 D.-6
5.设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若,,则当取最小值时,n等于
A.6 B.7 C.8 D.9
6.设数列是等比数列,其前n项和为,若,则公比q的值为( )
A. B. C. D.
7.已知向量( )
A、 B、 C、 D、
8.曲线在点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
A. B. C. D.
9.已知,则 ( )
(A)(B)(C)(D)
10.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10,则的值为( )
A. B. C.或 D. 不存在
11.已知等差数列( )
A、 B、 C、 D、
12.函数f(x)=sinx+2xf′(),f′(x)为f(x)的导函数,令a=-,b=log3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f(a)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向量, 满足,与的夹角为,则· .
14.已知向量,,若向量,则实数的值为___.
15.若在△ABC中,则=_______。
16.已知下列命题:
①函数的单调增区间是.
②要得到函数的图象,需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③已知函数,当时,函数的最小值为.
④在[0,1]上至少出现了100次最小值,则.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
三、解答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和思维过程。)
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
(1)若//,求与之间的关系式;
(2)在(1)的前提下,若,求向量的模的大小。
18. (本小题满分12分)数列对任意,满足.
(1)求数列通项公式;
(2)若,求的通项公式及前项和.
(2)已知在函数图象上的三点的横坐标分别为,求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各项都不相等的等差数列{an}的前6项和为60,且a6为a1和a21的等比中项.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bn}满足bn+1-bn=an(n∈N*),且b1=3,求数列{}的前n项和Tn.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点;
(2)若直线过点(0,—1),并且与曲线相切,求直线的方程;
(3)设函数,其中,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A,B, C,D四点在同一圆上,AD的延长线与BC的
延长线交于E点,且EC=ED.
(I)证明:CD//AB;
(II)延长CD到F,延长DC到G,使得EF=EG,
证明:A,B,G,F四点共圆.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接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方程为x-y+4=0,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I)已知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点P的极坐标为(4,),判断点P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II)设点Q是曲线C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整数解有且仅有一个值为2.
(Ⅰ)求整数的值;
(Ⅱ)在(I)的条件下,解不等式:.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R,Z,则 ( )
A. (0,2) B. [0,2] C.{0,2} D.{0,1,2}
2.复数的虚部为 ( )
A. B. C. D.
3.已知平面向量等于 ( )
A.9 B.1 C.-1 D.-9
4.设函数,则在处的切线斜率为( )
A.0 B.-1 C.3 D.-6
5.的值为( )
A. B. C. D.2
6.若,则必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7.已知向量( )
A、 B、 C、 D、
8.下列函数中,周期是,又是偶函数的是 ( )
A.y=sinx B.y=cosx C.y=sin2x D.y=cos2x
9.已知△ABC中,a=c=2,A=30°,则b=(  )
A.      B.2 C.3 D.+1
10.已知,则 ( )
(A)(B)(C)(D)
11.已知函数在处取得极大值10,则的值为( )
A. B. C.或 D. 不存在
12.函数f(x)=sinx+2xf′(),f′(x)为f(x)的导函数,令a=-,b=log3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f(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若向量, 满足,与的夹角为,则· .
14.已知向量,,若向量,则实数的值为___.
15.若在△ABC中,则=_______。
16.给出以下4个命题:
①函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②终边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是;
③把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
④函数在区间上是减函数.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要求写出必要的计算步骤和思维过程。)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为第三象限的角,且,求 的值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1)若//,求与之间的关系式;
(2)在(1)的前提下,若,求向量的模的大小。
(2)已知在函数图象上的三点的横坐标分别为,求的值.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向量,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1)求函数的极值点;
(2)若直线过点(0,—1),并且与曲线相切,求直线的方程;
(3)设函数,其中,求函数在上的最小值.(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在直接坐标系xOy中,直线l的方程为x-y+4=0,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I)已知在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系xOy取相同的长度单位,且以原点O为极点,以x轴正半轴为极轴)中,点P的极坐标为(4,),判断点P与直线l的位置关系;
(II)设点Q是曲线C上的一个动点,求它到直线l的距离的最小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关于的不等式:的整数解有且仅有一个值为2.
(Ⅰ)求整数的值;
(Ⅱ)在(I)的条件下,解不等式:.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其中1至8为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4分。9至12为多选题,每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本题共48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万有引力定律只是适用像天体这样质量很大的物体
B.牛顿运动定律也适用微观世界
C.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所以功是过程量
D.质量小速度大的物体和质量大速度小的物体的惯性可能相同
2. 关于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
B.伽利略用来研究力和运动关系的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
C.物理学中的“质点”、“点电荷”等都是理想模型
D.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建立物理模型法
3.一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要横渡宽为30m,水流速度为3m/s的河流,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此船不可能渡过此河     B.此船不可能垂直河岸到达正对岸
C.此船的实际速度一定为5m/s  D.此船过河的最短时间为7.5s
4.如图3所示,a、b两颗质量不相同的人造卫星,在不同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线速度一定小于b的线速度
B.a的加速度一定大于b的加速度
C.a的周期一定大于b的周期
D.a的向心力一定大于b的向心力
5.从同一高度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抛出质量相等的三个小球,一个竖直上抛,一个竖直下抛,另一个平抛,均不计空气阻力,则它们从抛出到落地
A.运行的时间相等
B.落地时的速度相同
C.落地时的动能相等
D.落地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相等
6.如图所示,一小孩从公园中粗糙的滑梯上加速滑下,对于其机械能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势能减小,动能不变,机械能减小
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减小
C.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D.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7.如图所示,质量m=2kg的物体,从光滑斜面的顶端A点以V0=5m/s的初速度滑下,在D点与弹簧接触并将弹簧压缩到B点时的速度为零,已知从A到B的竖直高度h=5m,从A到B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为
A. 125J B.-125J C.-100J D.-25J
9.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落到直立于地面上的轻弹簧上,如图1所示,在A点开始与弹簧接触,到B点物体速度为零,然后被弹回,不计空气阻力则 A.物体A到B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减小
B.物体从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不断增大
C.物体从A到B及B上升到A的过程中,动能是先变大后变小
D.物体在B点弹性势能最大
10.已知引力常量为G,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近地卫星绕地球转动的周期为T,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为v,则地球的平均密度可表示为
A. B. C. D.
11.如图所示,木块静止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子弹受到木块的摩擦阻力恒为f,射入深度为d时子弹与木块相对静止,此过程中木块位移为S,则
A.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 B.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s
C.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
D.子弹和木块摩擦产生的内能为fd
12.竖直环A半径为,固定在木板B上,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B的左右两侧各有一挡板固定在地面上,B不能左右移动,在环的最低点静放一个小球C。A.B.C的质量均为,给小球一水平向右的瞬时速度,小球会在环内侧做圆周运动,为保证小球能通过环的最高点,且不会使环在竖直方向上跳起(不计一切摩擦),瞬时速度必须满足:
A.最小值 B.最大值
C.最小值 D.最大值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B.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
C.橡皮筋在小车运动的全程中始终做功
D.把橡皮筋拉伸为原来的两倍,橡皮筋做功也增加为原来的两倍
14.(8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
(1)若实验中所用重锤质量m = 1kg,纸带上打出的各点到起始点O的距离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则记录B点时,重锤的速度vB = ?????? ????,重锤动能
EKb = ??????????。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 ,因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 (10分)在离地80米高处将物体以30 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 不计空气阻力, g取10m/s2
求: (1)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物体落地的水平位移;
(3)物体落地速度的大小;
16. (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滑块在离地面高H=0.45m的光滑弧形轨道上由静止开始下滑。求: (1)滑块到达轨道底端B时的速度大小为多大?
(2)如果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是2.25m,则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多大?(g取10m/s2)
17. (10分)如图所示,长为d的细线_端固定在O点,另-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
小球恰好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已知O点到水平地面的距离Soc =L且
L>d,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
(1)求小球通过最高点A时的速度vA的大小. (2)求小球通过最低点B时,细线对小球
18.(10分)一辆汽车的质量是5×103 kg,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0kw,汽车所受阻力恒为5×103 N,如果汽车从静止开始以0.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功率达到最大后又以额定功率变加速运动了一段距离后汽车达到了最大速度,在整个过程中,汽车匀加速和变加速运动了共125m。
求: (1)汽车行驶时的最大速度
(2)汽车匀加速行驶时的末速度
(3)汽车在匀加速行驶阶段,牵引力做功多少?
(4)汽车在变加速行驶阶段,牵引力做功多少?物理试卷参考答案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40分)
15.(1)由 代入数据解得: ﹣ (2)根据 代入数据解得:
(3)由机械能守恒; mv02﹢mgh﹦ 得v﹦50m/s
17 (1)√gd (2)6mg (3)L=1。5d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 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
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 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
2.细胞膜的三大功能之一是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下列生理现象与之无关的是
A.兴奋借助神经递质的释放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B.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的细胞使代谢加强
C.肌细胞膜上相关载体协助葡萄糖分子进入细胞
D.抗原和淋巴因子共同刺激B细胞使其增殖分化
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可以同化二氧化碳
B.基因工程中选择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其中含有质粒
C.癌细胞内含有大量的核糖体、线粒体,生命活动旺盛
D.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多种多样,但遗传物质都是DNA
4.黄曲霉毒素是毒性极强的致癌物质,有关研究发现,它能引起细胞中的核糖体不断从内质网上脱落下来,这一结果直接导致
A.核仁被破坏 B.染色体被破坏 C.细胞膜被破坏 D.蛋白质合成受到影响
5.为研究甲地植物a能否移植到乙地培养,雅礼中学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质壁分离法测定了植物a细胞液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
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你认为乙地土壤溶液的浓度(mol/L)应为
A.≥0.2 B.≤0.2 C.>0.2 D.<0.2
6.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
备注:“+”表示“有”“一”表示“无”
8.在下列自然现象或科学研究成果中,能为“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观点提供直接证据的是
A.壁虎断尾后重新长出尾部 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
C.胡萝卜的组织培养 D.小鼠腺细胞的自我复制
9.下列关于高等动物体内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增殖的分裂期不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B.细胞的分化有利于提高生物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C.原癌基因突变促使细胞癌变,抑癌基因突变抑制细胞癌变
D.凋亡细胞内的基因表达能力都下降,酶活性减弱
10.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B.蝌蚪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
C.因直接中断正常代谢活动而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
D.是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及细胞编程性死亡
11.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和B与b的分开,分别发生在: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12.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
实验材料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与结论
A
R型和S型肺炎双球菌
将R型活菌与S型菌的DNA与DNA水解酶混合培养
只生长R型菌,说明DNA被水解后,就失去遗传效应。
B
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用含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
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C
烟草花叶病毒和烟草
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A侵染烟草
烟草感染出现病斑,说明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可能是遗传物质。
D
大肠杆菌
将已用15N标记DNA的大肠杆菌培养在普通(14N)培养基中
经三次分裂后,含15N的DNA占DNA总数的1/4,说明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13.假设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一个精原细胞的一个DNA分子用15N标记,并供给14N的原料,该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含有15N标记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为
A.100% B.50% C.25% D.0
14.右图表示模拟中心法则的一些过程,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甲是DNA,乙是RNA或者DNA
B.如果酶是RNA聚合酶,甲是DNA或者RNA
C.如果原料是核糖核苷酸,甲一定是DNA
D.如果酶是已知的,则乙的化学成分是一定的
15.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已知正常株的基因型为A_B_,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下部雌花不能正常发育而成为雄株;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顶部雄花序转变为雌花序而成为雌株;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顶端长出的也是雌花序而成为雌株。育种工作者选用上述材料作亲本,杂交后得到下表中结果:那么,选择的杂交亲本是
类型
正常株
雄株
雌株
数目
830
835
1702
A.♂AABB×♀aabb B.♂aabb×♀AaBb  
C.♂AaBb×♀AaBb D.♂aaBb×♀Aabb
16.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局部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C.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自由组合可导致基因重组
D.一般情况下,水稻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则不能
A.若图中X、Y、Z表示生物进化中的基本环节,则Z是隔离
B.根据达尔文的观点可认为,X来源与突变和基因重组
C.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使有利性状的基因频率不断增大
D.该小岛上的蜥蜴原种和新形成的蜥蜴新种组成不同种群 
18.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频率之和为1
C.基因型 Aa 的个体自交后代所形成的种群中,A 基因的频率大于 a 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多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因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19.下面为细胞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可得出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体积明显增大的时期是OP段
B.若在A点将核DNA带上同位素标记,则在GH段可检测到有放射性的脱氧核苷酸链占50%
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
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20.右图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
B.B与b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C.A与a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1个含有此对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可产生4种基因型的配子
21.用氮15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氮14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含有氮15的DNA分子占1/8 B.含有氮14的DNA分子占7/8
C.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D.复制结果共产生16个DNA分子
A.图中所示的生理过程主要有转录和翻译????? ?
B.图中①在该过程中不起作用
C.一种细菌的③由480个核苷酸组成,它所编码的蛋白质的长度为整160个氨基酸
D.遗传信息由③传递到⑤需要RNA作工具
23.原发性低血压是一种人类的遗传病。为了研究其发病率与遗传方式,正确的方法是
①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②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③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④在患者家系中调查研究遗传方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根据上述材料,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这段DNA中的①链起了转录模板的作用?????
B.决定该多肽链的密码子共有5种
C.决定这段多肽链的遗传密码子依次是AUG、CCC、ACC、GGG、GUA
D.若这段DNA的②链右侧第二个碱基T为G替代,这段多肽中将会出现两个脯氨酸
25.下列变异的原理一般认为属于基因重组的是
A.将转基因的四倍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生产出不育的转基因三倍体鱼苗 B.血红蛋白氨基酸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导致某些血红蛋白病 C.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既白化又色盲的儿子 D.高产青霉素的菌株、太空椒等的培育
26.下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关于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A.③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固定不动的
B.①②④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c物质由外界向细胞内主动运输
D.①可能与细胞的保护和润滑作用等有关
27.在马铃薯中用打孔器打出两圆柱体块P和Q,P在蒸馏水中放1h,Q在与马铃薯细胞液等渗的盐溶液中放1h,测定处理的圆柱体是否与原来的孔刚好合适
A.P不合适,但Q刚好合适 B.P、Q均不合适
C.P、Q均合适 D.P合适,但Q不合适
28.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
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
30.用32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2P的培养基中培养,在第二次细胞分裂的中期、后期,一个细胞中被32P标记的染色体条数、被32P标记的染色单体条数分别是
A.中期20和40、后期20和40 B.中期20和20、后期20和0
C.中期20和20、后期20和40 D.中期20和20、后期20和20
第Ⅱ卷 简答题(共40分 共5道题 )
二、非选择题
(1)图二细胞中能被健那绿染液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_________(填标号)。
(2)图一细胞中与合成和分泌抗体有关的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___(填标号)。
(3)图一细胞中结构⑥与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图二细胞构成的组织是否适合做还原糖鉴定材料?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二表示根尖分生区细胞,则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填标号)。
(6)最新研究发现,如果去掉图一细胞膜上的某种蛋白,把该细胞置于7%的NaCl溶液中,细胞形态没有明显变化;在人体内,抗利尿激素通过调节肾小管、集合管壁细胞膜上该种蛋白质来维持体内此物质的平衡。由此说明该蛋白质参与运输的物质是_________。
32.(8分)下图是以洋葱为实验材料的实验现象或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利用紫色洋葱叶肉细胞进行的质壁分离实验现象,实验时外界溶液是滴入少量红墨水的0.3g/ml的蔗糖溶液,那么图中A、C两处的颜色分别是 、 。
(2)图2是利用洋葱根尖进行的有丝分裂实验现象,细胞D与E的染色体数之比为 ;若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常用植物的 做切片,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 。
(3)图3是分离洋葱管状叶中色素得到的滤纸条,由该结果可知洋葱管状叶中 。
A.色素的种类       B.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相对大小
C.不同色素的相对含量   D. 各种色素的颜色
(4)某同学在秋天做色素提取分离实验时,提取和分离过程操作正确,而实验结果只出现了图3中色素带1和2,最可能的原因是 。
(5)有同学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进行图1所示实验,为清晰观察到实验现象,需对光学显微镜的光圈进行的操作是 。
33. (8分)下面的甲、乙两图反映了二氧化碳含量和光照强度对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请据图回答:
(1)对温室中的农作物增施农家肥可以提高光能利用率,其原理符合上图中的
图。若要用豆科植物作为绿肥,可以显著增加土壤中______________元素的含量。
(2)限制乙图曲线最终趋于平缓的外界因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乙图表示某植物在恒温30°C时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C和30°C,那么在原有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25°C,曲线中B点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C点将向______________移动。
(3)图中的D点时刻,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4)乙图中a点与c点相比,C3含量______________(增多、减少或不变)。
34.(8分)下图表示用某种农作物品种①和②两个品系培育出品种⑥的可能方法,请据图回答:
(1)指出下列各种交配方式:由品种①和②培育出③的过程Ⅰ是 ,由品种③培育出品种⑥经过的过程V是 。
(2)品种④是一种 植株,由品种③经过过程Ⅲ培养品种④常用的方法是
(3)品种④形成品种⑥经过的过程Ⅵ中常用 处理,这种育种方法叫
(4)由品种①直接形成品种⑤的过程需经 由品种⑤产生品种⑥的最简便方法是 。
(1)甲病属于 ,乙病属于 。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C.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伴X染色体隐陛遗传病
E.伴Y染色体遗传病
(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 ,Ⅱ一6的基因型为 ,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
(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 ,患乙病的概率是 ,不患病的概率是 。
农七师高级中学2013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答案
二、非选择题
31.(8分)
(1)③?? (2)③⑤⑦?? (3)有丝分裂 ????
(4)不能?? 该细胞自身所含有的色素会对该实验结果的观察产生干扰? ?
(5)②? ⑧ ??? (6)水
32.(8分)
(1)红色 无色  (2)1∶2   花药  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3)ABCD  (4)叶绿素被破坏 (5)缩小光圈
33. (8分)
(1)甲 氮(或N) (2)二氧化碳(CO2) 温度 上 左
(3)线粒体 (4)减少
35. (8分)
(1) A  D
(2)1/4  aaXBY  8 (3)2/3  1/8  7/24

一.单项选择:(15分)
21.—My father is in hospital again.
—___.I hope he'll recover soon.
A.It's OK B.Sorry to hear that
C.All right D.Don't mention it
22.Cheating is strictly forbidden in this important exam, and students ____ bring any reference books into their classrooms.
A.will not B.should not C. mustn't D.need not
23.—I've got a bad cold.Can I take two days ____, Mr.Cage?
—Yes, by all means.Take care.
A.off B.on C.away D.in
24.Tom speaks English with an accent; it's difficult to figure out ____ he is talking about.
A.that B.what C.how D.when
25.I find ____ hard to concentrate on my studies with some people having small talks around me.
A.them B.him C.that D.it
26.All modern American literature comes from a book ____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A.calling B.calls C.called D.to call
27.____ you are what you eat, you should eat healthily.
A.Unless B. Although C.Since D.While
28.—Is Chengdu Metro Line 2 still under construction?
—Yes.it by the end of September, 2012.
A.is completed B.will complete
C.has been completed D.will be completed
29.The film The Flowers of War, which ____ last December, is about saving a group of Chinese students in the 1930s.
A.worked out B.came out C.turned out D.broke out
30.Smile,____ you will find life will smile at you.
A.till B.so C.and D.or
31. If you let challenges and difficulties benefit ______ depress you, much more can be accomplished than you thought possible.
A.more than B.rather than C.less than D.other than
32. Today,_______ rapid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he whole world seems to be smaller.
A.regardless of B.in spite of C.instead of D because of
33. Many of them turned a deaf ear to his advice, ______ they knew it to be valuable.
A. as if B. now that C. even though D. so that
34. —You don’t go to that supermarket quite often, do you?
—No, I only go there ______ because it’s too far away from my house.
A. eventually B. constantly
C. occasionally D. frequently
35. It’s really a ______ for a teenager to study abroad after high school.
A. challenge B. puzzle C. failure D. disadvantage
二: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
阅读下面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从短文后所给的四个选项(A、B、C、D)中,选出能填入相应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Every country has its own dining customs.Americans feel that the first rule of being a 36 guest is to be on time.If a person is invited to dinner at six thirty, the hostess 37 him to be there at six thirty or at most a few minutes later.Because she 38 does the cooking ahead of time, she has to time the meal 39 the hot rolls , the coffee and the meat can be at their best when the guests come.If they are late, the food will not be so 40 ,and the hostess will be 41 .If the guest cannot come on time, he should call the 42 or hostess on the phone, give the 43 ,and tell at what time he can come. 44 the situations, guests sometimes bring a box of candy, a bottle of wine or a bunch of flowers to give to the hostess as a sign of 45 .
As guests 46 to arrive, it is usually considered polite for the men in the group to 47 when a woman enters the room and continue to stand until she is seated. 48 , most young people and some groups of elder people who stress the 49 of the sexes no longer observe the custom.A visitor should be 50 to each situation and follow the lead of the Americans present.
When the guests are ready to sit down at a dinner table, it is a 51 for the men to help the ladies by 52 their chairs under them, but some Americans no longer do this, so the visitors must 53 notice of what others do and do the same.Some customs in America ate really changing.In order to 54 embarrassment, the best advice that is given to the 55 is that he or she should observe more before saying or doing.
36.A.serious B.elegant C.clever D.polite
37.A.permits B.expects C.forces D.orders
38.A.always B.often C.usually D.sometimes
39.A.in case B.so that C.as long as D.even if
40.A.tender B.nutritious C.good D.cold
41.A.angry B.nervous C.happy D.disappointed
42.A.visitor B.host C.friend D.waiter
43.A.reason B.chance C.result D.advice
44.A.Looking at B.Combined with C.Depending on D.Related to
45.A.help B.appreciation C.excitement D.apology
46.A.continue B.agree C.promise D.decide
47.A.smile B.stand C.applaud D.nod
48.A.As a result B.Moreover C.In addition D.However
49.A.existence B.equality C.importance D.need
50.A.available B.similar C.active D.sensitive
51.A.custom B.regulation C.hobby D.principle
52.A.getting B.repairing C.pushing D.cleaning
53.A.make B.take C.get D.leave
54.A.understand B.finish C.learn D.avoid
55.A.master B.visitor C.man D.woman
三:阅读理解(共20小题,每题2分,满分40分)
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A
In 1835, a British astronomer called Sir John Herschel built a giant telescope in a remote area of Sauth Africa.He want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clear air in that region to observe parts of the southern sky not visible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半球).
In August of that year, an article appeared in the New York Sun with the following headline: GREAT ASTRONOMICAL DISCOVERIES MADE BY SIR JOHN HER- SCHEL (FROM THE EDINBURGH JOURNAL OF SCIENCE) The Sbn reported that Herschel had discovered life on the moon—his telescope being sopowerful that he could observe the Moon's surface "as if he Were standing on it".
More articles followed, with news that Herschel had been able to see the Moon's craters, rivers, vegetation and animals—creatures that bore a strong resemblance to antelopes, goats and pelicans on the Earth.In the final installment, it was revealed that Herschel had actually seen a race of furry, winged men and women, human—like creatures who could fly! The Sun's illustrators provided graphic images based on Herschel's "descriptions".
The story caused a sensation in America, and were soon syndicated (供许多报纸同时发表)to newspapers all over the world.Scientists were skeptical about the information, but it seems that no one pointed out that the Edinburgh Journal of Science didn't actually exist.There had been a magazine with that name but it had closed down more than ten years before.
The Sun articles were, of course, an elaborate hoax(骗局).Herschel had not really observed life on the Moon, nor had he made any of the other astronomical discoveries that the article reported.In fact, Herschel did not even know about the articles until he returned to England some time later.He had nothing to do with the stories at all.
The Sun never admitted that the stories were fake.However, a few weeks after the publication, the editor wrote: "We can only concede (承认) that the story is a hoax if the Scottish paper that published it admits it."As the "Scottish paper" didn't exist, this was not likely to happen.
56.What is the text about?
A.An article about the Moon in an early 20th century astrological magazine.
B.A series of articles about the Moon in a Science Journal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C.A series of articles about the Moon in a newspaper in the early 19th century.
D.An article about South African skies in a geographical.
57.Sir John Herschel was ____.
A.a British astronomer who used a giant telescope to observe the skies in Africa
B.a British journalist who observed the skies in South Africa and wrote about the Moon
C.a South Africa astronomer who built a giant telescope
D.a British astronomer who discovered life on the Moon
58.What does the underlined sentence in the fourth paragragh mean?
A.They believed it without question.
B.They didn't believe the stories because they knew the Science Journal didn't exist.
C.They believed it because it was In the newspaper.
D.They didn't believe it but accepted it because they thought the stories had been published.
59.Since ____, the article was indeed an elaborate hoax.
A.Herschel had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stories
B.Herschel had not discovered anything reported about the Moon
C.scientists knew that the Edinburgh Journal of Science didn't actually exist
D.the newspaper admitted it was a lie
B
My family and I lived across the street from Rose, Park since I was four years old. Then just last year the city put a chain link fence around the park and started bulldozing (用推土机推平)the trees and grass to make way for a new apartment complex.When I saw the fence and bulldozers,I asked myself, “Why don’t they just leave it alone?"
Looking back, I think what sentenced the park to oblivion was the drought; (旱灾) we had about four years ago.Up until then.Rose Park was a nice green park .with plenty of trees and a public swimming pool.My friends and I rollerskated on the sidewalks, climbed the trees, and swam in the pool all the years I was growing up, .The park was almost like my own yard.In the summer I was fifteen the drought came and things changed.
There had been almost no rain all that year.The city stopped watering the park grass.Within a few weeks I found myself living across the street from a huge, brown desert.Leaves tell off the park trees, and pretty soon the trees started dying, too.The park swimming pool was closed.Then the city cut down on the work force that kept the park, and it just got too ugly and dirty to enjoy anymore.
As the drought lasted into the fall, the park got worse and worse.The rubbish piled up or blew across the brown grass.There were few people in the park.It was said that drugs were being sold or traded there.The park had gotten scary, and my mother told us kids not to go there anymore.
The drought finally ended and things seemed to get back to normal that is, everything but the park.It had gotten into such bad shape that the city just let it stay that way.Then about six months ago I heard that the city was going to"redevelop" certain worn-out areas of the city.It turned out that the city had planned to get rid of the park, sell the land and let someone build rows of apartment buildings on it.
The chain-link fence and the bulldozers did their work.Now we live across the street from six rows of apartment buildings.Each of them is three units high and stretches a block in each direction.The neighborhood has changed without the park.The streets I used to play in are jammed with cars now.Things will never be the same again.Sometimes I wonder what would happen if another drought came.
60.How did the writer feel when he saw the fence and bulldozers?
A.Scared. B.Excited. C, Curious. D.Upset.
61.Why was the writer told not to go to the park by his mother?
A.It was being rebuilt. B.It became crowded.
C.It was dangerous. D.It had turned into a desert.
62.According to the writer, what evehtuaily brought about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park?
A.The drought. B.The crime.
C.The decisions of the city. D.Piles of rubbish
63.The last sentence of the passage implies that if another drought came .
A.people would have to desert their homes
B.the situation would be much worse
C.the city would be fully prepared in advance
D.the city would have to redevelop the neighborhood
C
Austin Children's Museum
This 7,000-square-foot museum aims to entertain and educate children up to age 9. In its Global City exhibit, people can go shopping for groceries, order lunch at a diner, pretend that they're doctors or construction workers.In other fun exhibits, they learn about Austin's history, explore the world of water, and experience life on a large Texas farm.
Open time: From Tuesday to Saturday, 8 : 00 am ~ 4 : 00 pm
On Sunday, 12 : 00 am ~ 5 : 00 pm
Address: 201 Colorado St.Austin, Texas 78701
Phone: 512-4722499
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
Founded in 1899, it is the world's oldest children's museum, featuring interactive exhibits, workshops and special events.The Mystery of Things teaches children about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objects and Music Mix welcomes young virtuosos(演奏能手).
Open time: From Wednesday to Friday, 2 :00 pm ~ 5: 00 pm
On Saturday and Sunday, 10 : 00 am ~ 5:00 pm
Address: 145 Brooklyn Ave, Brooklyn, New York 1213
Phone: 718-7354400
Children's Discovery Museum
This museum's hand-on exhibits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natural and the created worlds, and among people of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imes.Exhibits include Streets, a5/8-scale copy of an actual city, with street lights, and waterworks, which shows how pumps can move water through a reservoir system.
Open time: From Monday to Saturday.10 : 00 am ~ 5 : 00 pm
On Sunday, from noon.Closed on holidays.
Address: 180 Woz Way, Guadalupe River Park, San Jose, California 95110
Phone: 408—985437
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
This museum is the largest of its kind.Exhibits cover science, culture, and explorations.Among them are the Space Quest Planetarium (additional fee), the 33-foot—high Water Clock, the Playscape gallery for preschools, along with hand-on science exhibits.The largest gallery, the Center for Exploration, is designed for ages 12 and up.
Open time:From Tuesday to Sunday, 10 : 00 am ~ 5 : 00 pm
Closed on Thanksgiving Day and December 25.
Address: 3000 N Meridian St, Indianapolis, Indiana 46208
Phone: 317—343322
64.Which of the following museums can you visit if it is half past eight am on Tuesday?
A.Austin Children's Museum. B.Brooklyn Children's Museum.
C.Children's Discovery Museum. D.Children's Museum of Indianapolis.
65.If you want to see how pumps can move water through a reservoir system, you should visit the museum in____.
A.Texas B.New York C.California D.Indiana
66.After entering the museum, you need to pay an additional fee to see ____.
A.the Center for Exploration B.the Space Quest Planetarium
C.the Global City exhibit D.Waterworks
67.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to ____.
A.ask adults to visit the museums
B.compare some museums and decide which one is the best
C.introduce some museums and encourage parents to visit them with their children
D.introduce some exhibits and museums to foreigners
D
The English language, thanks to the rapid progress of technology, is changing fast.We all have a rapid choice: we can either bury our heads in the sand and spend the rest of our lives wishing Shakespeare were alive and well.Or we can accept the new English, enter into the spirit of the Internet age called Weblish.
"You can't avoid it ,for the simple reason that whenever a new variety of language comes along, it inevitably impacts (冲击) on the language as-a whole." says Dr.David Crystal, honorary professor of linguistics(语言学家)at the University of Wales in Bang or, whose book "Language and the Internet" has just been published.
The trouble with keeping up with the new English is not so much that there are so many new words but that the old words no longer mean what we thought they did.In the past, if someone said they did not have Windows, you would have to suppose they lived in a cave.These days, it is probably because they use a Mac (which is a computer, not a rain coat).Spam is as disliked as it ever was, which once meant an unappetizing (引不起食欲的) canned meat.It now stands for unwanted “junk”email. Spellings are changing, too.Not only is text-messaging playing "hvc wth vrbs".(havoe(混乱)with verbs), but the conventions of email communication place little emphasis on " perfect speaking".
Weblish loves to see nouns happily become verbs ("please bookmark this site") and verbs become nouns ("Send me the download").Verbs and prepositions are regularly thrown together to become new nouns or adjectives (dial-up, logon, print-on,.pulldown, up-load ) , while others are created from simply pairing nouns: cyberspace,'' ethernet, emit Internet, hyperlink, metatag, netspeak.
68.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would be ____.
A.Keep Up with the Latest Weblish
B.Keep Up with the Latest Development in English
C.Newly invented English Words
D.Technology and English
69.We can infer from the first paragraph that ____.
A.some people wish Shakespeare were still alive
B.people may hav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s weblish
C.all people welcome weblish
D.weblish; causes fear among people
70.The author thinks the main difficulty for people in keeping up with weblish is that .
A.old words take on new meanings
B.there are so many new words
C.the technology is changing too fast
D.weblish words are full of spelling mistakes
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
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项项为多余选项。
Although many Chinese students say that their knowledge of English grammar is good, most would admit that their spoken English is poor. Whenever I speak to a Chinese student, they always say, “My spoken English is poor.” __71__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there may be some reasons for their problems with spoken English.
First, they fail to find suitable words to express themselves due to a limited vocabulary.__72__ However, you can speak with a limited vocabulary, if you choose a positive attitude. Others will follow you as long as you use the words that you know.
__73__ Sometimes they make mistakes when they are speaking because they are shy and nervous. Yet students should remember that their goal should be FLUENCY NOT ACCURACY. Your aim in writing is to be accurate following the rules for grammar and using the right words and spelling them correctly. However, in speaking your aim is fluency. You want to get your message across, to talk to someone in English, as quickly and as well as you can, even though sometimes you may use a wrong word or tense, but it doesn't matter.__74__
The third reason is that not enough attention is paid to listening. You have one mouth but two ears! All that hearing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start speaking.
Fourth, most Chinese students are reactive rather than proactive(主动的) language learners. Instead of actively seeking out opportunities to improve their spoken English they passively wait for speaking opportunities to come to them and wonder why their English always remains poor.__75__.
A. The person you are speaking to will understand you and make allowances for any mistakes he hears.
B. They may try to avoid making similar mistakes next time.
C. Obviously the better answer is to expand their vocabulary.
D. If you have this proactive outlook, then you will see English opportunities wherever you go.
E. However, their spoken English does not have to remain “poor”!
F. Second, they are afraid of making mistakes.
G. The second reason lies in the reluctance of using what has just been learned.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35分)
书面表达(满分25分)
假设你是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学生会成员,现要为学校即将举行的一场英语演讲比赛写一张海报。
内容要点:
(1)比赛目的: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及提高口语能力。
(2)报名方式:凡愿意参加者可联系各班班长报名。
(3)比赛时间:2012年3月10日下午2点。
(4)比赛地点:E103会议室。
(5)评比办法:五位英语教师作为评审,最终10位参赛选手将进入决赛( finals)。
(6)比赛环节:自我介绍,命题演讲,即兴演讲(即兴的:impromptu)。
要求:
1.字数:100左右。
2.可适当增加细节以使行文流畅。
2012-2013学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
英语试卷答案
短文改错:76.a middle school student加is 77.student—students
78.去掉was 79.and—but 80.obvious—obviously
81.dressing—dressed 82.had—has
83.long—longer 84.去掉the 85.which--them
书面表达:
Possible version:
In order to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and improve their oral English, a school-wide English-speaking contest will be held in the conference room E103 at 2 p.m. on March 10, 2012. Anyone who is willing to participate could contact the monitor in your class and sign up for it. Five English teachers invited to work as judges make up the jury for this competition. This competit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three rounds, self-introduction, topic speech and impromptu speech with 10 competitors expected to enter the finals. All are welcome to be present at the contest!
The Student Union
Harbin No, 3 Middle School
March 5, 201

一、现代文阅读(9分)
我国众多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既蕴含了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城市对中华文明所作出的贡献。世界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何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文化遗产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是城市生命历程的根基。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点点滴滴地都记录在每一座城市的记忆中,每一处名人故居、官府宅第、寺庙宫观、亭台楼阁、雕塑石刻、造像壁画和墓、碑、塔、坊、井、桥等文化遗存以及其背后大量的史实和文献,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社会和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在城市中保留下来的传统文化使这种记忆变得更为真实,通过城市风貌、民族风情、市民习俗等,我们可以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历史的积淀。因此,一座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要远比一组古代建筑群或一处古代文化遗址的保护复杂得多,同时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文化遗产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所谓托物寄情、托物寄史,从河流山脉、地形地貌、树林草地,到历史街道、文物古迹、传统民居,再到传统技能、风俗习惯、文化情操等等,这些都是形成一个城市记忆的有力物证。其中,众多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往往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体现。这些文化遗产存留在城市的空间中,融合在人们的生活里,对城市的风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每一座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城市,总是在城市规划及建设中,千方百计地设法保留那些构成历史文脉的重要遗存,让这些历史坐标点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得到彰显。
城市文化遗产不但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而且是城市文明的现实载体。一座古代城市的营建,包括宫殿、衙署、里坊、道路和水系等,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完整的科学体系。特别是城市中留存至今成片的历史街区和数量众多的传统民居,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既是先人活动的遗存,又是今人生活的空间,它们凝聚着一代又一代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它们夜以继日地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不但可以了解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生动的成长过程。这些文化遗产是市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它们给予我们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开拓未来。它们是先人对后人的恩赐,我们必须感谢它,善待它,呵护它。但是,在经历了大规模“旧城改造”后的今天,人们切实感到城市留存下来的历史街区已经不多,甚至导致城市历史信息难以全面感知。为此,在历史性城市的保护上,不但要强调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而且要维护生活的延续性。
1、下列关于“城市文化遗产”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城市文化遗产体现着城市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文化价值,记录着城市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是城市生命历程的根基。
B、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城市文化遗产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特色和文化价值,它对城市的风貌、人们的行为起着无法替代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C、体现着城市传统文化的城市文化遗产,使人们更为真实地记忆城市,通过城市风貌、民族风情、市民习俗等,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城市历史的积淀。
D、城市文化遗产是市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贡献。它们给予我们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并启发我们的智慧以开拓未来。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相对于一组古代建筑群或一处文化遗址的保护,一座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复杂得多,因而对我们现实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明显。
B、有关城市的河流山脉、地形地貌、树林草地和历史街道、文物古迹、传统民居,以及传统技能、风俗习惯、文化情操等文化遗产,可以加深人们对于这个城市的记忆。
C、城市文明凝聚着城市居民的思想、智慧、生活气息,诉说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让人们不但可以了解许多令人难忘的城市故事,而且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生动的成长过程。
D、一座古代城市的营建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备的完整的科学体系,通过这些城市文化遗产,我们就可以研究城市发展的历史和推知城市文明的现实状况。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我国众多历史性城市的文化遗产资源极为丰富,它蕴含了城市文化的深厚底蕴,感谢、善待、呵护这些文化遗产资源,也是在保护我们的中华文明。
B、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中留存的历史街区和传统民居,因此保护文化遗产,就要千方百计地设法保留这些构成历史文脉的重要遗存。
C、一个城市只有在规划及建设中努力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并让这些历史坐标点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得到彰显,才有资格入选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城市。
D、在城市现代化的“旧城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完整性,维护生活的延续性,这样才能全面感知城市的历史信息。
二、古诗文阅读
典韦,陈留己吾人也。形貌魁梧,膂力过人。襄邑刘氏与睢阳李永为雠,韦为报之。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门开,怀匕首入杀永,并杀其妻,步去。永居近市,一市尽骇。追者数百,莫敢近。初平中,张邈举义兵,韦为士。牙门旗长大,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后属夏侯惇,拜司马。太祖讨吕布于濮阳。布有别屯在濮阳西四五十里,太祖夜袭,比明破之。未及还,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时布身自搏战,自旦至日昳数十合,相持急。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谓等人曰:“虏来十步,乃白之。”等人曰:“十步矣。”又曰:“五步乃白。”等人惧,疾言“虏至矣!”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拜韦都尉,引置左右,将亲兵数百人,常绕大帐。常昼立侍终日,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好酒食,饮啖兼人,每赐食于前,大饮长歠,左右相属,数人益乃供,太祖壮之。
太祖征荆州,至宛,张绣迎降。太祖甚悦,延绣及其将帅,置酒高会。太祖行酒,韦持大斧立后。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后绣反,袭太祖营。韦战于门中,贼不得入。兵遂散从他门并入。贼前后至稍多,韦以长戟左右击之,一叉入,辄十馀矛摧。韦亦被数十创,短兵接战,贼前搏之。韦双挟两贼击杀之,馀贼不敢前。韦复前突贼,杀数人,创重发,瞋目大骂而死。贼乃敢前,取其头,传观之。太祖退住舞阴,闻韦死,为流涕,募间取其丧,亲自临哭之,遣归葬襄邑,赐爵关内侯。
节选自《三国志·典韦传》
4.对下列句中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乘车载鸡酒,伪为候者 候:等候,等待
B.人莫能胜,韦一手建之 建:竖起,树立
C.太祖夜袭,比明破之 比:及,等到
D.延绣及其将帅 延:邀请
5.下列各组句子中,直接表明典韦勇武过人的一项是( )
①追者数百,莫敢近 ②会布救兵至,三面掉战
③矢至如雨,韦不视 ④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
⑤夜宿帐左右,稀归私寝 ⑥一叉入,辄十馀矛摧
A.①②④ B. ②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典韦为了给刘氏报仇,杀了李永和他的妻子,一街之人非常害怕,任由典韦离去。
B.太祖征讨吕布时,吕布曾亲自上阵,从天亮直到过午时分交战几十回合,势均力敌,战斗非常激烈。
C.典韦吃喝时能兼顾他人,太祖赐他酒食,他都拿来与左右下属开怀畅饮,要几个人增加酒食才够供应。太祖也认为他很豪壮。
D.典韦死后,太祖落泪,并招募人抽时间取回典韦的尸体,亲自到场哭泣,将其葬回襄邑。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7. 太祖募陷陈,韦先占,将应募者数十人,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5分)
8. 太祖所至之前,韦辄举斧目之,竟酒,绣及其将帅莫敢仰视。(5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1题。(14分)
龙潭夜坐 明?王守仁①
何处花香入夜清,石林茅屋隔溪声。幽人月出每孤往,栖鸟山空时一鸣。
草露不辞芒屦湿,松风偏与葛衣轻。临流欲写猗兰②意,江北江南无限情。
注:①此诗作于王守仁由贬所龙场驿起任南京太仆寺少卿的次年游滁州之时。②猗兰:即古曲《猗兰操》,传为孔子所作,孔子自卫返鲁,见隐谷之中,香兰独茂,与众草为伍,因而感伤自己生不逢时。
9.前三联描摹了龙潭夜色怎样的景象?试简要赏析(4分)
10.本诗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进行赏析。(6分)
11.比较前三联与尾联,诗人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4分)
12.古诗文默写。(10分)
(1)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己亥杂诗》
(2)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江京口北固亭怀古》
(3)___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_______,将登太行雪满山。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5)茅飞渡江洒江郊,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__________________。《相见欢》
作品选读.请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请在答题卡上标好所选序号)
三.文学类作品阅读。(25分)
上班的诀窍 [德国]路·席波赖特
??? “哈姆森先生,这是新来的同事诺伊鲍尔先生,先让他同您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他需要全面了解这儿各部门的情况,请您多关照他,指点他,对他说明一切情况。”
??? 哈姆森见老板信赖地把新同事托付给他,不禁受宠若惊,唯唯诺诺地说道:“我一定照办。”
??? 他同新同事离开了老板的办公室。
??? “喂,诺伊鲍尔先生,让我们来参观一下企业吧,这样您就会熟悉企业的情况了。”
??? “参观企业?”新同事不解地问。
??? “是啊。要是我们坐在办公室累了,想放松一下,到处游荡,那就说参观企业。我们离开工作岗位,老板见了当然不高兴,可我们总会找出一个理由的。”
??? “什么理由呢?”诺伊鲍尔饶有兴趣地问。
??? “您来学学吧。譬如,就说要商量和检查一些事情。当然有时确实是真的,有些事也可以检查两三次。不过您别忘了把文件夹啦、帐薄啦、货单啦诸如此类的东西带在身边,做出办公事的样子。这一来,您就可以在仓库里呆上几个小时。我们私下里说说,有几个仓库保管员喜欢打牌,常常需要找个玩牌的伙伴。如此消磨时间,您觉得怎样?”
??? “真有意思。”诺伊鲍尔说。
??? “喏,这是您的办公桌。”哈姆森说,“这儿有咖啡。喝咖啡嘛,本来只能在休息时间喝,否则顾客来了,看见我们在喝咖啡,就会留下不好的印象,为此我们想出了一个专门的办法。您瞧,很简单:我们把办公桌右下方的抽屉腾出来,放上咖啡杯,人一来,马上关上。抽屉里铺上了吸墨水纸,即使咖啡泼了出来,也没问题。我们私下里说说,我们同样可以喝酒。当然在上班时喝酒是禁止的,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不过有时有人过生日,或者觉得不畅快,需要提提神,那他就把酒杯和酒瓶也放在抽屉里。”
??? “这真实用。”诺伊鲍尔说。
??? “还有一个内部的小秘密。您瞧,这扇门里有一个小房间,那是储藏室,谁也不会闯进去的。呆在里面,倒叫人感到挺舒服的。如果我们之中有谁喝多了感到不舒服,那他就干脆躺到里面的羊毛毯上睡觉。您可知道这句妙言:办公室里睡觉是最舒服的睡觉。当然,这是不能让老板知道的……”
??? “这我明白。”新同事说。
??? 哈姆森真是一位乐于助人的同事,他把一切情况都说明了。“有一点我提出来请您注意:如果您早上睡过了头,就千万别赶来上班。弄得气喘吁吁地跑来,倒可能会迟到几分钟。迟到给人的印象不好。您可以这么办:干脆打个电话来,说您在医生或牙医那儿看病,要来得迟一点。您与其迟来一刻钟,倒不如迟来三小时。您要去理发或者干诸如此类的事,也可照此办理。我们在上班时间理发,这是因为我们的头发是在上班时间长长的。”
??? “这种见解是合乎逻辑的。”
???? “是啊,难道不是这么回事吗?您要是知道了这些上班的诀窍,就能在这儿混得很好。”
??? “嗯,我已尝到了各种诀窍,多谢您的关照。”
??? “嘿,这是我理应做的,我们是同事嘛。不过,您能对我说说,您是怎样搞到这份差事的?为什么要您熟悉各部门的情况呢?通常这儿雇佣的人只做某一件事。”诺伊鲍尔说:“要我熟悉各部门的情况,是因为老板一退休,我就要接替他。那位老板是我的岳父。”
13.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小说主要通过语言描写集中刻画了主人公哈姆森上班吃喝玩乐、工作时间睡觉、迟到撒谎的工作状态。
B.为了报答老板的“信赖”,认真完成老板“关照他,指点他”的指示,哈姆森竭尽所能的讲说“上班的诀窍”,帮助新同事尽快融入到新环境。
C.诺伊鲍尔“不解”“饶有兴趣”的反应和他“有意思”“真实用”等等的响应哈姆森“指点”的细节,一步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向前发展。
D.老板信赖下属员工,老员工满怀关爱地指点新员工,上下同心,同事之间互相信任,这家公司的工作气氛和谐。
E.哈姆森真诚地想要帮助新同事能在公司“混得很好”,对此,诺伊鲍尔是满怀感激地表示“多谢关照”的。
14.小说开头部分写老板跟哈姆森的对话,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5.办公室职员哈姆森先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6.小说的题目是“上班的诀窍”,但主要内容是围绕哈姆森上班如何偷懒、耍滑展开的,如果以“偷懒的诀窍”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瞿秋白:观念的精英 何怀宏
1935年春天,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苏区的瞿秋白被捕,年仅36岁的他在狱中写下了《多余的话》,之后不久即从容就义。
《多余的话》是20世纪革命文献里罕见的一篇内心独白。瞿秋白不仅曾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还曾一度主持过政治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高领导人。但他自认自己政治能力薄弱,担任政治领袖是一个“历史的误会”。他自认自己骨子里是一个旧时代的 “文人”,而这种“文人”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残余”。他说他实际上是一个“懦怯”的书生,杀一只老鼠都不会和不敢的,而真正的懦怯更在缺乏政治上的自信力,没有为自己的见解奋斗的勇气。经常觉得对方说的话也有几分道理,熟谙孔夫子的忠恕之道。当时担任第三国际领导人的布哈林曾经为此批评过他。瞿秋白说,他自已有许多典型的“弱者的道德”——忍耐,躲避,讲和气,希望大家安静些,仁慈些。故此,他觉得自己在政治舞台上只是扮演一定的角色,而这毕竟不是自己的生活,他早已感到疲惫、厌倦。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个政治舞台上的“多余人”,早该下场了。
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比如思想家,哲学家,艺术家等;还有一种是“行动的人”,比如政治家,宗教领袖,军事家等。“观念的人”对观念、思想有一种很强的感悟甚至创造能力,但也常常因此思想复杂,从而影响到行动的果决;有一种道德的洁癖,有的为了捍卫自己的理念而不肯做出任何妥协。“行动的人”则往往基本见解一旦形成就坚定不移,敢于斗争而又善于妥协,不害怕弄脏自己的手,也不害怕流他人的血。因此不论是瞿秋白,还是在他之前及之后担任过党领袖的前清秀才陈独秀和留美学生张闻天,看来都还有较多的知识分子脾气,他们对政治权力似乎没有很强烈的欲望,这种最高权力往往像是送上门来的,即使得到了它,他们也似乎没有足够的牢牢把持住它的强烈意志和欲望。瞿秋白看来更是相当典型的“观念的人”而非 “行动的人”,且不是一种思想观念的固执者,而是一个深具怀疑精神的人,同时他又具有艺术家的气质,也是古代“读书种子”的后裔。传统社会曾经是这种读书人的天堂,而20世纪则成为他们的地狱,新的时代和社会已不再需要这种传统的士大夫文人。
但为什么瞿秋白还是一度进入了政治局这一党的权力中枢?这或许是因为他毕竟还是一个认真刻苦做事,包括认真演好自己的角色的人。他属于很早就到革命后的俄国去实地考察和留学的最初一批人,他虽然自认读马列的书不多,但比其他党的领导人还是读的较多。更重要的是,早期的中国共产党还是以宣传鼓动为中心而不是以武装斗争为中心,“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所以,“观念的精英”在一个动员时代的早期还是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但是,他们很快就要被“行动的精英”挤到一旁。具有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行动果断,善于和三教九流打交道的人将占据上风。除了极少的例外,原先思想启蒙的“动员者”将被暴风骤雨般的斗争所运动,原先的“改造者”也将被改造。比较好的一个办法,也许就是各种人各得其所,就像瞿秋白所说的,“为什么每一个读书人都要去‘治国平天下’呢?个人找一种学问或是文艺研究一下不好吗?”
鲁迅是瞿秋白的挚友,曾手书一集联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来表示他对瞿秋白的推崇和欣赏。瞿秋白的文学著译相当精彩,若有机会专心文学,又假以时日,未始不能取得如“郭鲁茅巴”之一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但瞿秋白说,虽然他觉得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但“也不觉得后悔”。我们好歹得爱自己的命运。
《多余的话》主要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心灵交代和自我解剖,瞿秋白在临死前还思考了更深一层的灵魂问题,他在狱中赠给一位医生的照片上写道:如果人有灵魂的话,何必要这个躯壳!但是,如果没有的话,这个躯壳又有什么用处?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瞿秋白在1935年狱中写的《多余的话》是20世纪革命文献里罕见的一篇内心独白,是对自己政治生涯的心灵交代和自我解剖。
??? B.历史上的精英或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观念的人”,一种是“行动的人”。作者赞赏“观念的人”而贬斥“行动的人”,因为不害怕弄脏自己的手,也不害怕流他人的血。
??? C.瞿秋白、陈独秀和张闻天都有共同的特点:都曾担任过党的领袖,有较多的知识分子脾气,对于政治权力没有很强烈的欲望,典型的“观念的人”而非“行动的人”。
??? D.瞿秋白的文学著译相当精彩,很受鲁迅的推崇和欣赏。作者认为,如果有机会让瞿秋白专心文学,可能会取得如“郭鲁茅巴”之一所取得的文学成就。
??? E.瞿秋白痛感自己是一个政治舞台上的“多余人”,因此认为早该下场了,表明他对自己枉费了一生精力在自己所不感兴趣的政治上很后悔。
?14.请概括瞿秋白的人物形象。(6分)
?15.为什么瞿秋白说自己担任政治领袖是一个“历史的误会”?(6分)
?16.文章划线处的句子把精英分为两种,结合文章,谈谈你欣赏哪一种,为什么?(8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进入21世纪之后,世界各地都开始重视生态保护了,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已成为时尚。
B.曹操对来自敌对阵营的关羽视如己出,礼敬有加,后人只知关云长挂印封金,过关斩六将,却忽略了曹孟德的英雄相惜,刻意袒护。
C.农村各地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一饭千金等现象有所回潮,各种封建迷信活动也有所抬头,这不但加重了群众的精神和经济负担,而且污染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D.近年来,学术造假盛行,教育界呼吁,对造假者,要抓一个,严打一个,以儆效尤。
1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神马都是浮云”、“鸭梨”、“蒜你狠”、“元芳,你怎么看”、“给力”等网络用语在2012年一夜窜红的主要原因是一部分网民在背后推波助澜所造成的。
B.进入高中新课改后,随着教学进度加快,很多学生为了夯实基础或提高解决难题的能力,将目光投向一些校外著名的培训机构。
C.只有把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多地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保障绝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就能减少和杜绝盲目择校的现象。
D.我国应加快铁路投资体制改革,修改铁路法、担保法等相关法律,制定详细的优惠政策,并填补民间资本参与铁路建设的诸多法律空白。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当年国语课本定位极为明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吸收现代文明 ②从而博纳多种价值和宽容各种思想 ③继承传统价值 
④不以强横的标准答案来桎梏学生 ⑤以母语教育为本
A.⑤③①④② B.⑤③④②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①⑤③
20. 以“自己”为对象,仿照给出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再写两组句子,与原句构成排比。(4分)
自己善良才能感知世界的美好,阴谋家的世界则只是永远跳不出来的暗算的陷阱;
六.作文(60分)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农夫汤姆养了一群羊。放牧时,他总是放声高唱:“我雪白的羊群啊,多么可爱……”可是,有件事让他感到遗憾,他的羊群里还有一只黑羊,就像白玉上多了一个瑕疵。白羊们由于主人的溺爱而瞧不起那只黑羊,可黑羊却照旧默默地忍耐着嘲讽,跟在羊群后面。冬天到了。在一场暴风雪中,汤姆与羊群走散了。暴风雪停息,漫山遍野银装素裹。汤姆四处寻觅,哪里还有羊群的影子。这时,他看到远处有一个晃动的小黑点,跑过去,果真是那只黑羊!其他的白羊也在那里。汤姆快乐地抱起那只犯罪的黑羊:“多亏有了你!”白羊们“咩咩”地叫着,似乎也在感激黑羊,让它们能重回主人身边。而黑羊呢,照旧默默地跟在羊群后面。
春天,汤姆的羊群里又多了几只黑羊,他的歌声照旧响亮:“我的羊群啊,多么可爱……”
依据资料内容,结合本人的思考,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