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必修3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教案

资源简介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一、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两大历史任务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必然性
关键能力:
1.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加深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理解。
2.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背景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二、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
2.科学精神: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深入学习本课,科学认识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评析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深刻体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3.法治意识:增强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
4.公共参与:提升对党的认识,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增强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
三、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2.教学难点: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四、课前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说说近代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看完视频你有怎样的感悟?
点拨:近代中国,积贫积弱,中国人民为实现白出、民主积枚探索救国救民之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年浴血布斗后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也验证了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建立新中国。
新课讲授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探究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按动电钮,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1919—1949年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从五四运动爆发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民的革命经历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如果请你参与以“新中国成立”为主题的纪录片摄制,你会重点描述哪几个历史瞬间?为什么?
生:自由发挥
引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实例,说明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生:解放战争等
探究二: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现时的社会,是一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结合上述论断,谈谈把握近代中国基本国情的重要性。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
名词点击:半殖民地 半封建
◆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己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探究三:材料一:公元1900年5月28日(清光绪二十六年),以当时的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奥匈帝国为首的八个主要国家组成的对大清帝国的武装侵略战争。
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大清帝国之实。
侵华军队总人数前后约为5万人,装备精良,声势浩荡。1900年8月14日,北京城彻底沦陷,八国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掠,从紫禁城、中南海、颐和园中偷窃和抢掠的珍宝更是不计其数,其中著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继英法联军之后再遭劫掠,终成废墟。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在后来《瓦德西拳乱笔记》中也承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的损失,其详数将永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1901年,9月7日,以《辛丑条约》的签订为结果,中国自此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给当时的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空前沉痛的灾难。
材料二:“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以洪秀全为核心的太平天国运动就是一次有计划、有组织的以贫农和贫苦中农为主体的旨在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战争。太平天国运动分前后两个阶段。“天京变乱”是这次运动的转折点。前期发展迅速,从广西省桂平县的一个小村庄(金田村)起义,迅速辗转到永安(今广西省蒙山县),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春,在南京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正式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作为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纲领。这个既充分暴露了小生产者的狭隘的实际主义,背负着旧时代的沉重的阴影,又闪耀着历史远见的纲领,表现出了高度的彻底的革命性。但事实证明这仅仅是个"世外桃源",是一个无法实现的理想王国。定都天京后,为了建立具有全国意义上的"天国",太平军开始了北伐、西征和东征。尤其是西征和东征的胜利,标志着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由于农民自身无法克服的阶级局限性,"天京变乱"发生了。这种发生在最高领导集团内部令亲者痛仇者快的自相残杀和分裂使太平天国失去了它先前的魅力,后来,虽经洪秀全、洪仁玕、陈玉成、李秀成等人的辛苦经营,也颁布了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资政新篇》,但无奈太平天国已失去了它的黄金时期,最后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
师:材料一二分别反映出当时哪些矛盾?除了这些矛盾,当时的中国还存在着哪些矛盾?这些矛盾是由什么决定的?这些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什么?
生:材料一: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材料二: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另外还有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它们相互交织。其中,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师:既然当时的中国存在着这些矛盾,那我们就要解决矛盾。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彻底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
师:那么,都有哪些人为了完成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呢?他们之中谁失败了而谁又成功了呢?
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师:面对苦难,中国人民没有沉沦、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可歌可泣的斗争,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史诗。
探究三:在滚滚向前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时代会现出不同的漩涡与浪花,形成所处时代的特殊问题。这些问题既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前途命运,也牵动千家万户普通百姓的冷暖人生。如何面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如何回应时代的声音?面对上述问题,各种政治力量先后登上历史舞台。
运用你所学过的知识,说说近代中国先后有哪些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它们对时代的声音分别作出了怎样的回应。
生:农民、地主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无产阶级
师:那么,在20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的出路、前途和命运问题上,各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怎样的方案呢?
1.20世纪上半叶中国出现的三种建国方案
第一种方案 第二种方案 第三种方案
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被中国人民抛弃了,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探究四: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事实证明,不触动旧的社会根基的自强运动,各种名目的改良主义,旧式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的各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都不能让中国的政局和社会稳定下来,也都谈不上为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提供制度保障。
请指出材料中的“事实”,并说明他们为什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点拨:“事实”是指19世纪下半叶开始,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国家出路先后进行探索。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是没有先进理论的指导,二是没有先进社会力量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1)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延生,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中国共产党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探究五:观看视频
探究六:从北京城区往西一百多千米,顺着一条奔流的小溪,可以到达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一堂上村。1943年,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诞生在这里,并从这里传遍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歌曲原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后来,毛泽东作了修改,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如今,在这首歌曲的诞生地,人们建起了纪念馆。许多学校在这里为学生举办18岁成人礼。
毛泽东为什么在“中国”前面添加了“新”字?说说你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理解。在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举办18岁成人礼有何特殊意义?
探究七:19世纪40年代,英国商人在香港创办了阿白丁船坞。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了墨海书馆。美国长老会在澳门设立花华圣经书房。这些外商企业的最新工人,都是从中国破产的农民和手工业者里雇来的,他们成为中国第一批工业无产者。随后,在洋务派和民族资产阶级创办的厂矿里,也产生了中国无产阶级,到1894年约有10万多人。中国无产阶级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比较集中,除矿工外,基本上集中于沿海和长江流域各通商口岸。上海最多,其次是广州及其附近地区。
中国无产阶级是怎样产生的 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
1.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变化
(1)产生:中国在由封建社会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也在发生变化。随着官办和外国人开办的工业企业的创建,中国出现了最早的近代产业工人。
(2)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①中国工人阶级人数不多,但集中分布在大城市,有利于组织成为阶级力量。②他们处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重压迫之下,富有斗争精神,具有革命性。③他们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先进性。
(3)重要性:中国产业工人成为支日趋重要的社会力量。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探究八: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以英勇顽强的奋斗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师: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的日子,细数过去的一百年,我们不难发现那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那样的响亮和悦耳,我们更加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100年的奋斗征程中的艰难岁月和100年后的今天人民幸福国家富强的美好生活画面。
2.中国共产党
(1)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
(2)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和革命对象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3)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终于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3、结束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从贫穷落后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积贫积弱到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4、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加深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的理解,通过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背景以及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的历史,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时学案及同步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