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寒假作业:课文(三)训练(试题)2021-2022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黄山可真奇啊,一座座玲珑俊秀,有的像雕刻精美的香炉,有的像昂首啼叫的金鸡,还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莲花……不尽的千姿百态,奇瑰艳丽,使人疑心它不是天然形成,而是能工巧匠精心制作的工艺品。黄山可真高啊,一座座拔地而起,耸入云端,从山顶向下一看,云在脚下飘浮,人在山上好像仙人腾云驾雾。黄山可真险啊,我平生还从没有走过这样陡峭的山峰,一座座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崖壁陡似剑,山石横如断,几乎九十度垂直的石梯,隔老远就让人心惊肉跳,似乎一失脚即刻就会从崖上跌下去,摔个粉身碎骨。1.黄山的特点是________。2.疑心黄山不是天然生成的原因是________。3.“人在山上好像仙人腾云驾雾”说明________。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庐山的云雾庐山景色十分秀丽,而云雾,更给庐山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4.认真读文章,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庐山的景色(_____)。庐山的云雾(_____),庐山的云雾(_____)。A.十分秀丽 B.瞬息万变 C.千姿百态5.近义词连一连。瞬息万变 千姿百态 依依不舍姿态万千 千变万化 流连忘返6.找出文章中的一个比喻句,在文中找出来。7.仔细阅读短文第二自然段,再试着仿写。被云雾笼罩的庐山,就像________黄山奇石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那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就说“仙桃石”吧,它好像从天上飞下来的一个大桃子,落在山顶的石盘上。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只猴子。它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头,望着翻滚的云海。这就是有趣的猴子观海。“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远远望去,真像一位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每当太阳升起,有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天都峰不住地啼叫。不用说,这就是著名的“金鸡叫天都”了。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那些叫不出名子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你去给他们起名字呢!8.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闻名中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奇形怪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文章重点介绍了哪几块石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默读下划线内容,体会“每当……就……”的用法,然后造句。每当……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从最后一自然段提到的三块奇石选择一块,展开想象,具体写出它的样子。也可以写你知道的黄山上的其他奇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潭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那儿( )环境宁静,( )景色宜人。( )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 )非常迷人。黎明时,湖面的轻烟还没有散去,隐隐约约地还看得到天边的晨星和远山的几点灯光。这时候,清风吹来,顿时使人清醒了许多。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xiū)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在艳丽高照的当儿,整个日月潭的美景,都清晰(xī)地展现在眼前,使人突然胸襟(jīn)开朗起来。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méng lóng),充满了神秘感。12.短文是围绕那句话写的,用“ ”画出中心句。13.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近义词。清楚——(________) 立刻——(________) 安静——(_______)14.从提供的关联词中选择合适的填入括号里。不但……而且……; 因为……所以……;无论……都……; 虽然……但是……。(1)那儿(_______)环境宁静,(_______)景色宜人。(2)(_______)在早晨、黄昏、晴天或雨天,她(_______)非常迷人。15.用“ ”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16.短文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时间,写出了日月潭不同的美丽面景。阅读文段,完成练习。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17.“绿色的凉棚”写出了葡萄的(_____),“吃个够”的意思是(______)。(填序号)①品种多 ②枝繁叶茂 ③吃到尽兴 ④吃烦了,不喜欢吃了18.划线句子中。“____”写出了葡萄颜色多,“____”写出了葡萄丰收的景象。(填句中词语)19.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x”。①葡萄沟的葡萄又大又多,颜色鲜艳。(_____)②从“准会”“吃个够”可以看出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_____)阅读文段,回答问题庐山的云雾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山上游览,似乎随手就能摸到飘来的云雾;漫步山道,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哪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是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又像是系在山腰间的一条条玉带。云雾弥漫山谷时,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雾遮挡山峰时,它又像巨大的天幕……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眼前的云雾,刚刚还是随风飘荡的一缕轻烟,转眼间就变成了一泻千里的九天银河;明明是一匹四蹄生风的白马,还没等你完全看清楚,它又变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一座冰山……云遮雾罩的庐山,真令人流连忘返。20.用部首查字法,查查下列汉字21.根据解释,从文中找出对应的四字词语。①形容姿态多种多样,各不相同。(_____)②形容留恋景物或某种事物而不愿离去。(_____)③形容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_____)22.这篇短文主要从______和______ 两个方面描写了庐山的云雾。23.云雾一会儿像轻烟,一会儿像银河,说明它(________)①变幻无常 ②千姿百态 ③难以散去24.通过阅读文章,说一说庐山的云雾的特点是什么。____________25.祖国大好河山处处好风光,你还去过哪座名山?那里的什么景色最吸引你?___________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天山景物记(节选)就在这种深山野谷的溪流边,往往有着果树夹岸的野果子沟。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每当花红果熟,这里就成了鸟雀野兽的乐园。这种野果子沟往往不为人们所发现。其中有这么一条野果子沟,沟里长满了野苹果,连绵五百里。春天,五百里的苹果花开无人知;秋天,五百里成熟的苹果无人采。老苹果树凋枯了,更多的新苹果树茁壮成长起来。多少年来,这条五百里长沟堆积了几丈厚的野苹果泥。现在,已经有人发现了这条野苹果沟,而且开始计划在沟里建立酿酒厂,把野苹果酿造成芬芳的美酒,让这大自然的珍品化成人们的血液,增进人们的健康。26.“乐”字的另一个读音是______,用这个读音组词:______。27.比一比,再组词。绵(_____) 凋(_____)棉(_____) 调(_____)28.把下面的词连成句子。美酒 健康 野苹果 酿造 身体 的 增进 可以 人们 用 的____________________29.我们知道野苹果可以酿酒,请问野苹果还能做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30.野果子沟不仅景色优美,果子还有经济价值,通过这篇文章使我们懂得了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参考答案1.奇、高、险2.各种山石逼真得像精心制作的工艺品3.黄山非常高4. A C B5.6.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像戴在山顶上的白色绒帽。7.美丽的人间仙境。8. 在中国外国都很有名。 形状怪异奇特。9.仙桃石 猴子观海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10.每当夜幕降临,城里的灯光就陆续地亮起来。11.在一座春暖花开的山峰上,有一座平台。平台的中央有一块长长的石头,像一位长着长发的仙女。 长长的石头前面横卧着一块石头,像一架钢琴。仙女弹着优美的曲子。 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弹琴。12.日月潭简直是人间仙境。13. 清晰 顿时 宁静14. 不但 而且 无论 都15.①日落的时候,潭水荡漾着美丽的霞光,像害羞的小姑娘的脸,多么好看!②蒙蒙细雨的时候,它好像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周围的景物都那么朦胧,充满了神秘感。16. 早晨 黎明 日落 细雨17. ② ③18. 五光十色 一大串一大串19. √ √20.风 十一 piāo 飘落罒 八 zhào 灯罩见 五 lǎn 游览21. 千姿百态 流连忘返 瞬息万变22. 姿态 变化23.①24.千姿百态、瞬息万变25.泰山。泰山是五岳之首,山上有很多碑刻,历史悠久。26. yuè 音乐27. 连绵 凋落 棉花 调走28.用野苹果酿造的美酒可以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29.可以做罐头、果汁、果脯、果干儿等。30.我们要保护大自然,合理开发利用大自然的资源。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