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30*2=60)(用2B铅笔准确填涂在万用卡)1. 科学研究证实,一种行为连续重复21~30次即可成为习惯。我们每天的起床、洗脸、吃饭等也可以称为习惯,这说明习惯表现在( )上。A.日常生活起居 B.言谈举止 C.社会交往 D.在校学习2. 培养好习惯,我们应该( )①不断提醒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②从制订具体、明确、可行的计划开始③根据自己的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④既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又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3. 有人说:“生气 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因此,我们( )①要宽容别人的一切错误 ②要学会宽容别人 ③要保持乐观的心态 ④不要参与社会竞争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下列属于意志薄弱表现的有( )A.知难而进,应难而上 B.临阵退缩,虎头蛇尾,前功尽弃C.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D.不达目的誓不罢休5.如果我们在“意志银行”里有关坚强意志品质的“存款”较少,我们应该( )①磨砺坚强意志,树立明确目标②磨砺坚强意志,从细微之处做起,从小事做起③磨砺坚强意志,学会管理自己④磨砺坚强意志,主动在艰苦的环境中锻炼自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在日常生活中,生活习惯和用脑习惯会影响大脑的发育,从而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水平。这说明了: A.习惯影响着人的行为 B.习惯影响着人的性格 ?C.习惯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 D.习惯影响着人的思维发展 7.小明在家里,衣服脏了自己洗,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去购买,外出自己去乘车……这说明小明 ?A.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B.具备了自主安排活动的能力 ?C.具备了有计划安排生活的能力? D.具备了自我安全保护的能力 8.墨子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苏轼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梁启超也深有感触地说:“有毅力者成,反者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志薄弱的人经过锻炼也可以变得坚强起来 ?B.人能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C.意志是成人、成才、成学、成业的关键 ? D.做自己不感兴趣但有意义的事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9.点盏灯在这黄昏的屋里因为夜就要来临让满室温柔的光芒迎我到它宽大的怀里厨房飘来一阵阵的饭香还有那悦耳的歌唱炉火映上母亲的脸。歌曲《家》描绘的情境说明 A.家是我们生活的住处 B.家是我们情感的栖息地 C.家是我们娱乐的天地 D.家是我们经济的来源处 八年级的学生小华近来看着父母越来越不对劲,总是感觉父母跟自己过不去。因此,有时父母要她这样,她偏要那样,父母说这个好,她非说那个好。据此回答10-11题:10.从子女的角度看,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①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②为了维护自己良好的形象和自尊 ③独立意识增强,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④父母的做法肯定是不正确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为了缓解这一现象,作为孩子的你应当①遇事主动与父母商量,聆听父母的建议? ②理解父母,进行换位思考? ③对父母的话绝对服从? ④与父母发生矛盾时要冷静处理,心平气和讲道理?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D. ②③④ 12.对右边漫画《老妈补课》说法正确是A.说明妈妈基础较差,需要补课B.说明妈妈不会使用网络C.反映了母子之间的代沟现象D.说明孩子的逆反心理严重,对妈妈不尊重13.《重庆晚报》报道,重庆一儿子以18.8万买下一颗重880克的“脐橙王”,他说“我要把这只脐橙王拿回家孝敬我父母,让他们尝尝脐橙王是什么味道。”对此理解正确是A.不值得,孝敬父母应该体现在平凡的一言一行中B.这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养育的责任C.子女孝敬父母一定要惊天动地D.这是父母对子女应尽的义务14.近日,北京大学宣布,将在2010年10月29日召开以孝敬父母为主题的刘一祯音乐会《唱给妈妈的歌》。据悉,此次音乐会是刘一祯“孝敬父母”主题音乐会走进全国高校巡演的首场演出。主题歌的作词者就是北大的校长周其凤。请为该活动选择适合的诗句作为宣传标语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15.某中学某班同学在与父母沟通方面的部分数据统计表:调 查 内 容所占比例(%)男女不太喜欢与父母沟通6442.3与父母沟通有障碍48.737.2主动与父母沟通45.249不会把自己的秘密告诉父母81.883.3上表中的内容反映了初中生中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就是 A.不会或不愿与父母沟通 B.大多数同学都不会被父母所爱C.大多数同学都不喜欢自己的父母 D.大多数同学都同父母闹过矛盾16.“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逼迫同列强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黄埔条约》 D.《望厦条约》17.我国将每年的“禁毒宣传日”定为6月3日,这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戚继光抗倭? B.虎门销烟? C.甲午中日战争? D.南京大屠杀18.2008年8月,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130多年前却有外国军队侵入了北京城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这外国军队是:A.英国军队 B.法国军队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19.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备受屈辱。下列侵略战争曾经攻占和炮轰北京城的是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20.2007年9月,全国政协常委何鸿燊以6910万港元的价格,购入原属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水力钟”喷泉的马首铜像,并决定将其捐献给国家,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一精美的艺术珍品是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A.鸦片战争???? ?? B.第二次鸦片战争????? ? C.中法战争????????? D.甲午中日战争21.“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一位晚清名将率军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业绩。这位名将是A.林则徐 B.曾国藩 C.刘铭传 D.左宗棠22.中华民族不畏强暴、不怕牺牲、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源远流长。在黄海大战中,率领将士同仇敌忾,与全舰官兵壮烈殉国的是A.邓世昌 B.丁汝昌 C.黄继光 D.邱少云23.“我们是东海捧出的珍珠一串,琉球是我的群弟,我就是台湾。”这是爱国诗人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一部分。你知道它是在哪一次不平等条约中被割占的吗A.《南京条约》 B.《马关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24.近代中国屡遭列强侵略,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与《辛丑条约》的签订有关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25.电影《甲午风云》中同日军英勇作战的清军水师筹建于A. 鸦片战争期间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 洋务运动期间 D. 《马关条约》签订期间26.洋务派创办的以下军事和民用工业中,由李鸿章创办的是A.江南制造总局????? B.安庆内军械所 C.汉阳铁厂?????? D.福州船政局27.“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想一想,这是哪个派别的主张A.顽固派 B.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28.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不正确的是A.李鸿章——洋务运动 B.魏? 源——戊戌变法C.孙中山——辛亥革命 D.陈独秀——新文化运动29.很多同学都看过《秦始皇》、《汉武大帝》等历史剧,那么使主宰天下的“皇帝”最终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30.三峡工程是世界上最宏伟的水利工程之一,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最早提出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这主要体现了他的下列哪一思想A.国共合作? B.民族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权主义二、非选择题(4*10=40)31、先读漫画,然后回答下列问题⑴你对漫画中的这位学生最想说的话是什么?(4分)⑵你认为他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6分)32.材料:2010年10月14日的重庆商报报道:结婚不到1个月,妻子出走下落不明,上门女婿选择了在岳父岳母家“留守”,对岳父岳母不离不弃18年,孝顺孝敬得至今岳父岳母说起仍慨叹不已。后来,上门女婿死了,他再结婚的媳妇再次选择了在丈夫前妻的父母家“留守”,一如既往孝顺孝敬“公婆”已近3年,这对夫妻被邻居们赞为“打起灯笼恐怕都找不到的好人”。 这个上门女婿就是已故的吴明超,这媳妇就是39岁的杨德碧。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教材知识回答:(1)他们的事迹给了我们什么启示?(2分)(2)我们为什么要孝敬父母?(4分)(3)你打算今后怎样孝敬自己的父母呢?(4分)33(10分)读右图《鸦片战争形势图》后,回答问题。(1)请写出鸦片战争爆发的时间以及发动鸦片战争的国家。(2分)请写出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条约的名称及此条约签订的时间、地点。(3分)ABCDE这五处鸦片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中哪一处位于长江口岸(写字母代号)?写出在这次战争中被割占的地点F的名称。(2分)(4)请说出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最严重的影响是什么?(3分)34.(10分)阅读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梁启超在《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中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于是福建船政学堂、上海制造局等渐次设立起来。......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材料二?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 --孙中三请回答:⑴指出材料一中第一至第三期学习西方过程相联系的历史事件。(4分)?⑵ 材料二中孙中山的救国思想是什么?(1分)它指导的革命运动叫什么?(1分)⑶谈谈你学习近代先辈们探索救国救民道路后的历史感受。(4分,要求:不展开论述,限50字以内。)政史参考答案:(3)a、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b、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c、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d、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一件件小事上。(1)1840年 英国 (2)《南京条约》 1842年 南京E 香港岛 (4) 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34.⑴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⑵?三民主义,辛亥革命⑶?先进的中国人很早就开始意识到只有学习西方才能 强国,虽然最后没有成功,但是他们的爱国、探索精神鼓舞了后来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