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堂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广东金平·初三零模)某学习小组在进行两次世界大战的课题研究,制出以下年代尺,并解读出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二战”爆发与经济大危机有关B.“二战”时间比“一战”长2年C.都通过一系列会议奠定战后格局D.都有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答案】D【解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推动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十月革命又推动了一战的结束,但是二战并没有引发革命,也不存在革命制止战争,D表述错误,符合题意;1929-1933年爆发了经济危机,在经济危机的推动下,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亚洲策源地形成,A不符合题意;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是在1939年,1945年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在1914年,1918年结束。“二战”时间比“一战”长2年,B不符合题意;一战后通过1919年巴黎和会、1921—1922年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中通过1945年雅尔塔会议为战后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C不符合题意。综上故选D。2.(2020·广东初三学业考试)有学者认为,二战期间政治领袖们说他们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发展,至少是促进部分人类的发展,于是他们获得了几乎无限的权力,这就是出现大规模杀戮的主要原因。该学者旨在说明A.法西斯专政是二战的祸首B.战争源于领袖掌握权力C.领袖并不能促进人类发展D.希特勒是二战的发起者【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二战期间政治领袖们说他们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发展,至少是促进部分人类的发展,于是他们获得了几乎无限的权力,这就是出现大规模杀戮的主要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西斯专政是二战的祸首,比如德国、意大利和日本,A选项符合题意;二战爆发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B选项排除;领袖人物在一定程度推动人类历史发展,C选项排除;希特勒是二战的发起者,过于片面,D可排除。故此题选A。3.(2020·福建仙游·初三一模)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是A.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破产 B.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C.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D.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答案】B【解析】根据图例中的“珍珠港”以及地图上所标注的“火奴鲁鲁”等关键信息可知,这场战争是日本偷袭珍珠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场战争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标志着二战达到最大化。 B正确;莫斯科保卫战胜利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破产,A错误;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对德宣战标志二战全面爆发。 C错误;日本偷袭珍珠港并没有造成世界性反法西斯战争战略态势的转折。 D错误。综上故选B。4.(2020·辽宁双台子·初三二模)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新生儿”是A.《凡尔赛条约》B.《波茨坦公告》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答案】D【解析】根据“1942年”、““联合”的新生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新生儿”是《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美、苏、中、英等国在华盛顿召开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5.(2020·河南洛宁·初三月考)“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A.《共产党宣言》B.《开罗宣言》C.《凡尔赛和约》D.《联合国家宣言》【答案】D【解析】日本在1941年12月偷袭美国的太平洋军事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世界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国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ABC和题干材料无关,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6.(2020·北京东城·初三一模)下面时间轴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方框中应填入的事件是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德国吞并奥地利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答案】B【解析】依据时间轴中的时间1942年7月可以判断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故B符合题意;莫斯科保卫战是1941年9月,排除A;德国吞并奥地利是1938年,排除C;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是1945年8月,排除D。故选B。7.(2020·河北迁西·初三二模)如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其主要意图是A.追求民主政治,反对独裁B.倡导国共合作,和平建国C.倡导中美共同抗击法西斯,重建和平D.推动中美建交,加强合作【答案】C【解析】据“1942年7月7日”、图片的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中国和美国是盟国,两个国家正在共同抗击法西斯,正在为重建和平而努力。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by the people,for 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美当时有共同目标。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倡导中美共同抗击法西斯,重建和平。选项C符合题意。追求民主政治,反对独裁材料中不能体现,故A不符合题意。此时国共合作已经实现,故B不符合题意。中美关系正常化出现在20世界70年代,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故选C。8.(2020·河北迁西·初三其他)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由以上可见,雅尔塔会议A.彻底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B.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C.有大国主宰一切的强权政治表现形式D.使苏联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答案】C【解析】由材料“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可见雅尔塔会议有大国主宰一切的强权政治表现形式,故C符合题意;雅尔塔会议不可能解决基于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不可能彻底上解决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排除A;雅尔塔会议牺牲弱小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不利于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排除B;雅尔塔会议承认了苏联的既得利益和战后的势力范围,但并不意味苏联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排除D。故选C。9.(2020·乌兰浩特市第十三中学初三二模)从这幅创作于1944年底的漫画《难兄难弟》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目的不包括展示世界正义力量的巨大威力B.鼓舞民众夺取二战的最后胜利C.宣告轴法西斯集团灭亡的命运D.揭露反动势力称霸世界的野心【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可知,漫画揭示了法西斯灭亡的趋势,故D符合题意;ABC均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D。10.(2020·马山县教研室初三一模)某同学在看军事栏目介绍二战的视频,画面的解说词正在显示1944年6月,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该视频与下面的哪个事件相关?A.诺曼底登陆B.凡尔登战役C.莫斯科保卫战D.中途岛海战【答案】A【解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可知,1944年6月6日,美英等同盟国军队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两栖登陆作战行动,它的行动代号是霸王计划。苏军也在东线对德军发动更加猛烈的进攻,盟军开始两面夹击德军,使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所以A项符合题意;B项发生在1916年,是一战的转折点,排除;C项发生在1941年,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排除;D项发生在1942年,美国海军打败日本海军,排除。故选A。11.(2020·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三一模)“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材料主要反映了A.雅尔塔会议加速了法西斯主义的灭亡B.雅尔塔会议改善了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C.中国在会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D.该会议具有大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色彩【答案】D【解析】根据“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可知,材料主要反映了该会议具有大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色彩,D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雅尔塔会议加速了法西斯主义的灭亡,A排除;雅尔塔会议改善了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表述与史实不符,B排除;中国在会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表述与史实不符,C排除。故选择D。12.(2020·山西初三其他)“……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下面解读正确的是A.加速了协约国胜利的进程B.使德国被迫陷于两线作战C.密切了德意日三国的关系D.彻底打败法西斯有重要意义【答案】D【解析】依据题干“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可知是指二战期间1945年初美英苏三国召开的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并在战后成立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D正确;协约国胜利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与二战不符,A排除;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使得德国被迫陷入两线作战,时间不符合题意,B排除;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建立密切了德意日三国的关系,与题干信息不符,C排除。故选D。13.(2017·全国初三专题练习)下图为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图。2016年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问广岛时发表演说:“广岛和长崎并非核战争的拂晓,而是道义上的觉醒的开始”。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表明现代科技发展是人类灾难的根源B.一切战争的发动者必定会遭受严惩C.美国对广岛的核打击是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D.世界和平完全依靠大国的力量来维持【答案】A【解析】“广岛和长崎并非核战争的拂晓,而是道义上的觉醒的开始”意思是核战争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人类应反思,汲取教训,不要让现代科技成为人类灾难的根源。BCD理解不准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14.(2020·贵州铜仁·初三一模)战争在给人类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同时,又促进了科技的创新,进而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初,现代世界,风云变幻,急剧动荡,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的特征。下列关于一战、二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的平衡程度高B.一战时同盟国的核心是德国,协约国的核心是英国;二战的轴心国主要由美、苏、法三国组成C.一战的转折性战役是凡尔登战役,二战的转折性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D.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答案】D【解析】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不同,一战的性质是非正义的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帝国主义战争,二战的性质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D正确;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A排除;二战的轴心国即法西斯集团主要由德、意、日三国组成,B排除;二战的转折性战役是斯大林格勒战役,C排除。故选D。15.(2021·江西吉安市·九年级期末)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数据反映了二战参战国家和地区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物资损失61亿 17亿人 1.1亿人以上 5000万人以上 4万亿美元A.彻底结束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历史B.对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C.规模空前,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D.推动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答案】C【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参战国家与地区、……军队伤亡、物资损失”可以看出,参战国家、卷入人口以及参战人数规模十分庞大,造成的人员伤亡、物资损失也很大,反映了二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C正确;表格未涉及ABD的内容,排除。故选C。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某地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此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战役 材料二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2)这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该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体现了“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4)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事件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战争有哪些认识 【答案】(1)凡尔登战役;(2)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3)诺曼底登陆;(4)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5)战争是残酷的,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加强国家间交流与合作(言之有理即可得分)。【详解】(1)依据材料一“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某地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凡尔登战役。(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该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3)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诺曼底登陆。(4)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事件是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5)综合以上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对战争的认识是战争是残酷的,要远离战争,珍爱和平;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加强国家间交流与合作。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帝国主义即战争”,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马列主义真理,以至在20世纪中让人类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请回答:(任务一)(探寻根源):(1)“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那么20世纪人类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德国都是罪魁祸一首,它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什么?(任务二)(史料解读):材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2)材料一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签署宣言的国家又是怎样“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请各举一个典型事例。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主战场上,苏联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太平洋战场上,中国军民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大批兵力,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3)材料二是如何评价“中苏两国军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的?(任务三)(探究感悟):(4)为了让战争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全世界的安宁,请你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根本原因: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目的:摆脱经济危机,进行殖民扩张等。(2)指《联合国家宣言》。事例:①政治上:雅尔塔会议的召开等;②军事上:诺曼底登陆(或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等。(3)贡献:①苏联军民伤亡2000多万人,付出巨大的牺牲,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②中国军民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大批兵力,伤亡3500多万人,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③中苏两国军民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等(任意答出其中一项即可)。(4)看法:①彻底抛弃法西斯主义及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错误思想,避免战争维护和平;②进一步完善联合国机构,公正、公平地调解国与国的纠纷;③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等(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任意答出其中一项即可)。【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下,欧洲成为世界经济中心,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为争夺市场、原料、投资场所而瓜分世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酝酿着战争。因此20世纪人类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德国都是罪魁祸一首,它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摆脱经济危机,进行殖民扩张等。(2)根据材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可知“宣言”指的是《联合国家宣言》;签署宣言的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如在政治上,1945年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军事上,1944年6月美英联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二战进入最后决战阶段。(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苏两国军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苏联军民伤亡2000多万人,付出巨大的牺牲,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中国军民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大批兵力,伤亡3500多万人,付出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4)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看法,我们应该反对战争,热爱和平;彻底抛弃法西斯主义及军国主义、霸权主义等错误思想,避免战争维护和平;进一步完善联合国机构,公正、公平地调解国与国的纠纷等。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堂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2020·广东金平·初三零模)某学习小组在进行两次世界大战的课题研究,制出以下年代尺,并解读出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二战”爆发与经济大危机有关B.“二战”时间比“一战”长2年C.都通过一系列会议奠定战后格局D.都有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2.(2020·广东初三学业考试)有学者认为,二战期间政治领袖们说他们可以从根本上促进人类的发展,至少是促进部分人类的发展,于是他们获得了几乎无限的权力,这就是出现大规模杀戮的主要原因。该学者旨在说明A.法西斯专政是二战的祸首B.战争源于领袖掌握权力C.领袖并不能促进人类发展D.希特勒是二战的发起者3.(2020·福建仙游·初三一模)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是A.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破产 B.标志着太平洋战争爆发C.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 D.成为二战的重要转折点4.(2020·辽宁双台子·初三二模)下图漫画中,罗斯福和丘吉尔手中各拿着一根魔术棒,在庆祝一个1942年诞生的被称为“联合”的新生儿。这个“新生儿”是A.《凡尔赛条约》B.《波茨坦公告》C.《开罗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5.(2020·河南洛宁·初三月考)“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躏。”上述引文最有可能出自于A.《共产党宣言》B.《开罗宣言》C.《凡尔赛和约》D.《联合国家宣言》6.(2020·北京东城·初三一模)下面时间轴所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方框中应填入的事件是莫斯科保卫战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德国吞并奥地利D.苏联出兵中国东北7.(2020·河北迁西·初三二模)如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其主要意图是A.追求民主政治,反对独裁B.倡导国共合作,和平建国C.倡导中美共同抗击法西斯,重建和平D.推动中美建交,加强合作8.(2020·河北迁西·初三其他)雅尔塔会议对苏联来说,是一次取得广泛成果的会议主要是:“大国一致”的原则确立了苏联在联合国的牢固地位和作用:在远东获得了极大的权益。所以,就建立苏联在东欧的势力范围和确保苏联在战后欧洲和世界格局中的有利地位而言,雅尔塔会议实际上是向苏联颁发了承认书和授权书。由以上可见,雅尔塔会议A.彻底上解决了战后和平与安排的问题B.加强了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团结C.有大国主宰一切的强权政治表现形式D.使苏联成为世界超级大国9.(2020·乌兰浩特市第十三中学初三二模)从这幅创作于1944年底的漫画《难兄难弟》可以看出,作者的创作目的不包括展示世界正义力量的巨大威力B.鼓舞民众夺取二战的最后胜利C.宣告轴法西斯集团灭亡的命运D.揭露反动势力称霸世界的野心10.(2020·马山县教研室初三一模)某同学在看军事栏目介绍二战的视频,画面的解说词正在显示1944年6月,美英盟军从英国出发,强渡英吉利海峡,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该视频与下面的哪个事件相关?A.诺曼底登陆B.凡尔登战役C.莫斯科保卫战D.中途岛海战11.(2020·东莞外国语学校初三一模)“雅尔塔会议期间,美国、苏联就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进行了磋商。苏联提出了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等条件。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的条件,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材料主要反映了A.雅尔塔会议加速了法西斯主义的灭亡B.雅尔塔会议改善了美苏在意识形态上的对立C.中国在会议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D.该会议具有大国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色彩12.(2020·山西初三其他)“……我们不屈不挠的宗旨,就是要消灭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要确保德国绝不能够再扰乱世界的和平,……我们已经商得同意:当于1945年4月25日在美利坚合众国旧金山召开联合国会议,……唯有我们三国之间以及一切爱好自由的各国之间,继续增进的合作与了解,才能够实现人类最崇高的愿望—一种安全而且持久的和平…”下面解读正确的是A.加速了协约国胜利的进程B.使德国被迫陷于两线作战C.密切了德意日三国的关系D.彻底打败法西斯有重要意义13.(2017·全国初三专题练习)下图为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图。2016年5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访问广岛时发表演说:“广岛和长崎并非核战争的拂晓,而是道义上的觉醒的开始”。广岛原子弹爆炸事件表明现代科技发展是人类灾难的根源B.一切战争的发动者必定会遭受严惩C.美国对广岛的核打击是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D.世界和平完全依靠大国的力量来维持14.(2020·贵州铜仁·初三一模)战争在给人类的经济带来毁灭性的破坏同时,又促进了科技的创新,进而推动世界的发展与进步。20世纪初,现代世界,风云变幻,急剧动荡,革命与战争成为时代的特征。下列关于一战、二战的表述正确的是A.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都是帝国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的平衡程度高B.一战时同盟国的核心是德国,协约国的核心是英国;二战的轴心国主要由美、苏、法三国组成C.一战的转折性战役是凡尔登战役,二战的转折性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战D.一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的性质是反法西斯战争15.(2021·江西吉安市·九年级期末)下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有关数据,数据反映了二战参战国家和地区 卷入人口 参战人数 军队伤亡 物资损失61亿 17亿人 1.1亿人以上 5000万人以上 4万亿美元A.彻底结束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历史B.对世界格局的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C.规模空前,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D.推动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16年,德国和法国在某地展开了一场历时约10个月的阵地战。这场战役异常惨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由于死亡人数太多,此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场战役 材料二 关于反法西斯战争,传统的观点……但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2)这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为了对抗共同的敌人法西斯,反法西斯力量联合起来,组建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该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3)体现了“不同力量间的协调与合作”,美英等反法西斯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事件是什么?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东方主战场。(4)标志中国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事件是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谈谈你对战争有哪些认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帝国主义即战争”,这是已经被证明了的马列主义真理,以至在20世纪中让人类陷入了两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请回答:(任务一)(探寻根源):(1)“战争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那么20世纪人类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德国都是罪魁祸一首,它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目的是什么?(任务二)(史料解读):材料一: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此后,“联合国家”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对加速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作用。(2)材料一中的“宣言”指的是什么?签署宣言的国家又是怎样“在政治上互相合作,在军事上互相配合”的?请各举一个典型事例。材料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主战场上,苏联军民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太平洋战场上,中国军民牵制并消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大批兵力,同时也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有力地支持了世界各国的反法西斯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3)材料二是如何评价“中苏两国军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贡献的?(任务三)(探究感悟):(4)为了让战争的悲剧不再发生,为了全世界的安宁,请你就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谈谈你的看法。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速查关键词】绥靖政策、莫尼黑会议、轴心国集团、西线战场、北非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亚洲战场、闪电战、德国闪击波兰、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日本偷袭珍珠港、《联合国家宣言》、意大利投降、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战、雅尔塔会议、《波斯坦公告》、柏林战役、德国投降、二战结束一.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3.客观原因:英法等国的绥靖政策,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加速了二战的爆发。(顶峰:《慕尼黑协定》的签订)二.二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交战双方:轴心国、世界反法西斯联盟)1.东方主战场:1937年 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2.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3.主要战场:①东方主战场②欧洲西线战场③欧洲东线战场④太平洋战场4.扩大:1941.6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莫斯科保卫战(粉碎了德国不可战胜的神话)5.最大规模:1941.12.7珍珠港事件,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三.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2.1.1《联合国家宣言》签署意义: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各国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2.二战的转折:1942.7-1943.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德战争转折/二战转折)3、1943年9月,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4、1944年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的灭亡)四、三次著名的国际会议1、开罗会议(中、美、英《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窃取中国的领土,例如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国,必须归还给中国)2、雅尔塔会议(1945.2 美苏英)(1)目的: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2)内容: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②战后德国有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③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④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2开罗会晤:1943.11 《开罗宣言》(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3. 波茨坦会议(1945.7 美英苏):重申了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与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行施。4.欧洲战事结束:1945.5.8,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5.日本投降:1945.8.15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6.二战结束:9月2日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五.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六.二战胜利的原因:战争的正义性;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团结协作等。七.影响:二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大多数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二战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八.启示: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进行合作;正义必然战胜邪恶;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图片解读】解读:苏军发动反攻,收复大片国土;英、美等盟军从西线 进攻德国;北非战场上盟军也发动反攻解读:日军占领中国东部和西太平洋地区;反法西斯 同盟从大陆和海洋上向日军发动反攻,日本本土也遭受战争1943年的苏联漫画《伏尔加河上的磨坊》漫画中象征着苏军的磨盘碾碎了在伏尔加河畔的德军漫画解读:(1)时间信息:“1943年”(2)地理位置:“伏尔加河畔”(3)交战双方:“苏军”“德军”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69张PPT)部编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下第四单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备课无忧第14课 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1939年8月31日,一群身穿波兰军装的人占据了德国边境小城,并控制其格莱维茨电台,且用波兰语大肆辱骂德国。你知道这是为什么?显然,这是德国为其发动侵略战争而制造的借口。次日凌晨,德国军队对波兰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一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的最大浩劫开始了。这次战争的时间多长,规模多大,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视频导入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板书课题1.了解二战的全面爆发的标志,知道英法采取绥靖政策的严重影响,德国的闪电战,二战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爆发;2.了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斯大林格勒战役、日本偷袭珍珠港、诺曼底登陆战;3.知道雅尔塔会议以及德、日法西斯投降等史实;4.认识法西斯走向灭亡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走向胜利的发展过程,探究雅尔塔会议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影响学习目标课标要求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和胜利原因。【自学识记】结合电子教材或者教材,识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标志二战的进程、结果,反法西斯国家的建立雅尔塔会议等基本史实。自学识记壹各自为战,敌势嚣张——二战的爆发和主要战场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材料1: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材料2:纳粹党巧妙利用德国人民痛恨《凡尔赛和约》,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狂热,鼓吹日耳曼人必须以战争“获取生存空间”,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材料3: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阶级矛盾,法西斯势力趁势发展壮大对内独裁统治对外侵略扩张。材料4:绥靖政策是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历史原因:凡尔赛体系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矛盾。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法西斯政权上台。重要原因(推动因素):绥靖政策也加速了大战的爆发。阅读材料,概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目标导学一、二战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新课讲解主要战场:随着战争的推进,形成了东方主战场、欧洲西线、北非、欧洲东线及太平洋等5个主要战场。阅读教材并结合相关材料,找出二战主要战场及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主要进程(序幕及局部战场、全面爆发,扩大、最大、转折、开辟欧洲第二战场的主要战役和德国、日本投降)。东方主战场欧洲西线欧洲东线北非战场太平洋战场线梳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1939年9月突袭波兰1941年6月-10月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全面爆发爆发扩大1942年7月转折点进一步扩大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5年5月8日欧洲战争结束德国投降1945年9月2日二战结束日本投降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揭开序幕东方主战场欧洲战场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联合国家宣言》1942年1月联合序幕: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军队在卢沟桥上抗击日军进攻局部战场: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1.序幕及局部战场看图学史1939年9月1日德军闪击波兰,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英国和法国被迫对德宣战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2.二战全面爆发看图学史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了中国东北三省。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即大规模的、全面的侵华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由此拉开序幕。1935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5月,意大利占领首都亚的斯亚贝巴。1936年7月,意大利和德国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建立起西班牙法西斯政权。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1938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1939年春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至此,法西斯集团掀起的战争已经席卷五亿人口,蔓延欧、亚、非三洲土地。然而,以英法为首的主要国家依然姑息养奸,采取绥靖政策。企图牺牲小国利益,换取自身和平。德国闪击波兰是二战的“全面爆发” 而非“开始”相关史事“闪电战”又称“闪击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常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速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是世界战争史上的革命。二战全面爆发初期,纳粹德国军事家打造的闪击战,攻势凌厉,27天内征服了波兰,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39天内征服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德军的“闪电战”史实链接精神可嘉在波兰苦苦支撑的时候。他的盟友,已经对德宣战英法在哪儿?波军因武器装备陈旧、战略战术落后和英法宣而不战而节节败退,国土大片沦陷。在德波战争初期,一些波兰骑兵不知德军坦克为何物,还以为是套了厚木板并刷上油漆的汽车。波兰军民虽然展开了英勇的华沙保卫战,但终因实力悬殊而失败。9月28日首都华沙沦陷,不到一月波兰灭亡。看图学史——希特勒进攻波兰时,英、法“静坐战”“宣而不战”西线的马其诺防线,法国士兵悠闲的站岗。德国曾经最担心的英、法军队从西线出击的事态并没有出现。正是这种绥靖政策,使德国从容的占领了波兰。在华沙郊外的一节车厢里,波兰军官(右)宣布投降,将华沙交给德军“奇怪的战争”说明了什么?英法为了自身利益,牺牲波兰,想祸水东引,英法还在实行绥靖政策。“奇怪的战争”看图学史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缔约双方保证不单独或联合其他国家彼此间进行任何武力行动、任何侵略行为或者任何攻击;斯大林希特勒想一想:波兰迅速灭亡的原因是什么?1、英法:“静坐战争”2、军事落后:波兰用落后的骑兵对抗德国坦克看图学史德国战领波兰后,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指 )扔出了两个‘小孩(指 ),又扔出另一个‘小孩’(指 )给‘狼群’以求自己躲避灾难而祸水东引的政策还能有收益 吗?”英国和法国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答疑释惑波兰合作探究为防止英国海军封锁,希特勒先拿下北欧,攻占北欧是希特勒的西进序曲。5月10日凌晨,希特勒打破了“西线无战事”的局面,开始全面进攻(欧洲西线战场)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天内征服荷兰18天内征服比利时卢森堡不战而亡征服丹麦:1940年4月9日征服挪威:1940年4月9日至5月10日征服比利时:1940年5月10日至28日征服卢森堡:不战而亡征服荷兰:1940年5月10日至14日3.德国入侵北欧和西欧看图学史拥有三百万大军的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打败1940年6月22日18:36,法国正式向德国投降;德国元帅威廉 凯特尔与法国上将夏尔 安齐热上将签署停战协议德国入侵法国看图学史马奇诺防线分析:法国战败的原因?(从课本找答案)①军事②思想③政治战略战术落后,迷信马奇诺防线。长期奉行绥靖政策,战备不足。开战后,内部投降派占了上风。合作探究敦刻尔克撤退1940年5月27日至6月4日英法联军从敦刻尔克撤走33.8万军队,为之后反攻欧洲大陆保存了有生力量。 英国紧急组织代号为“发动机计划”的营救行动。从1940年5月26日至6月4日,撤军历时9天。共有338226人从敦刻尔克撤到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敦刻尔克大撤退看图学史不列颠之战1940年秋德军空袭英国,企图迫使英国屈服。德军飞机伦敦曾连续57个夜晚遭德军飞机轰炸。英国空军英勇还击,取得“不列颠之战”的胜利。此役使希特勒的侵略计划首次受挫,为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谱写了光辉的一页。看图学史PK希特勒打败法国后,便拟定了入侵英国的“海狮计划”了。为保障渡海登陆作战,德军企图首先夺取制空权,以摧毁英国的防御工事,消灭英国空军,并钳制住皇家空军。在不列颠之战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架次,向英国投弹6万吨,造成英国军民伤亡近9万人,100多万栋房屋被破坏。英国以及损失915架飞机的代价,击落敌机1733架,英德双方飞行员的损失比例是1:6。史实链接我要向下院说:“我没什么可以奉献,有的只是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挫败了德国的计划,丘吉尔露出了胜利的微笑。“ V”字手势一直到今天,它都是人们成功的信念、胜利的象征……英国首相丘吉尔史实链接苏德战争爆发前夕大战战况法西斯德国发动闪电战,横扫欧洲大陆东 欧波 兰北 欧挪 威丹 麦卢森堡荷 兰比利时西欧法 国英 国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希 腊南 欧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苏联阶段小结1939年8月23日,希特勒吸取德国在一战中两线作战失败的教训,同苏联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有效期10年。但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德国已在西线得手。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苏德战争爆发(欧洲东线战场)昨天是朋友,今天是敌人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4.二战的扩大(苏德战场)1941年6月至10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德国闪击苏联德国闪击苏联时出动的兵力1941年6月,德军集结了550多万大军,几千辆坦克和几千架飞机,在约1500千米的战线上,向苏联发动突袭进攻。播放视频:莫斯科保卫战红军、海军和苏联全体公民必须保卫每一寸苏维埃土地,战斗到最后的一滴血,来保卫城镇和村庄。——斯大林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莫斯科保卫战德军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损失兵力50多万,投降9万,损失坦克1300辆,火炮2500门,汽车1.5万辆以及其他技术装备,这些人员的损失不可估量。中国战场(东方主战场)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战役是什么?1937年9月的“平型关大捷”林彪指挥的八路军一一五师拓展延伸“大东亚共荣圈”计划1940年确 立亚 洲各 国严重损害了英美这一地区的利益增 加 援 助限制乃至禁止向日本出口战略物资第二次世界大战美日矛盾激化珍珠港事件背景思维导学播放视频:珍珠港事件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联合舰队在海军上将山本五十六率领下,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当日,日本在2个小时内出动350余架飞机突然袭击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军基地,炸沉炸伤美军舰艇40余艘,炸毁飞机200多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沉,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珍珠港事件直接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加入反法西斯国家行列。二战扩大到最大规模。12月8日,美国、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丘吉尔坦白地表示: 他一听见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他快乐地流出感激的眼泪。他说,美国参加战争,我们就有了绝对的信心。(珍珠港事件,太平洋战争爆发)5.二战的进一步扩大看图学史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战场中国战场的地位中国抗击日本陆军兵力最高达94%,牵制日军240万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世界史·现代史编》为什么战争初期法西斯国家总是屡屡得手?1、从二战前的30年代开始,英、法、美等国推行纵容法西斯侵略扩张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具体表现为英法的“不干涉”政策和美国的中立法等。2、战争初期,由于法西斯国家比较成功地采取了袭击的战术,而受侵略的国家战争准备不充分,战术思想落后,许多国家是仓促应战,所以被动挨打。3、战争初期,还由于受法西斯侵略的国家没有很好地团结起来,协同合作,共同对付法西斯敌人。合作探究1942年欧洲形势1942年亚太地区形势日本法西斯已控制西太平洋地区德国法西斯已控制欧洲大部分地区思考:世界上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了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浩劫中!法西斯用鲜血染红了地球,世界各地的人民如果要想捍卫自己的家园,此时此刻必须怎么做?结成反法西斯联盟,协同作战。合作探究贰团结协作,战局逆转——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目标导学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联合国家宣言》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轴心国反法西斯联盟PK正义的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从图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中等国国旗,可以看出这些国家团结了起来,这种局面的形成源于当时签订了什么文献?有何意义?宣言规定:签字国保证运用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打败法西斯轴心国及其仆从国;每个国家都保证不与法西斯国家合作,不单独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1.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正式形成。(力量对比发生变化,扭转了战争形势,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新课讲解(1)概况:1942年7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南方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人民英勇抗敌。次年2月,德军投降。 “寸步不退!这就是我们当前的主要号召。必须顽强地保卫每一个阵地、每一米苏联领土,直到最后一滴血。”——斯大林 2.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的转折)看图学史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是苏联重要的工业城市,又是伏尔加河南北交通的枢纽,是接连莫斯科和盛产石油的高加索的交通要道,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看图学史坚守斯大林格勒的苏联红军奋勇杀敌,殊死抵抗,与德军展开了每一条街道、每一座房子、每一层楼的争夺战,寸土必争,战役进行的非常惨烈,其中巴甫洛夫中士率24名战士在一座楼房里,抗击德军一个师反复冲击达58天,守住了大楼,创造了一个战争的奇迹,最终使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光荣的城市。1942年7月,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2)影响:苏德战场北非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1942年6月美军取得对日作战的中途岛海战胜利,太平洋战场也出现转折1942年10月英军取得对德意作战的阿拉曼战役胜利,北非战场也出现转折拓展延伸为消灭美国太平洋舰队,1942年6月,日军进攻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中途岛。美国成功截获了日军的密码,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最后,美国以少胜多,日军损失惨重。从此,美国取得了太平洋战场的主动权。中途岛海战相关史事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知识拓展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奥组成的新政府开始与美英秘密谈判。9月8日,盟军司令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和意大利巴多格里奥政府分别广播停战宣言,宣布意大利无条件投降。从此,德、意、日法西斯轴心实际上解体。3.意大利投降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 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军的失败!4.诺曼底登陆看图学史叁会议协调,克敌制胜——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相关史事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开罗会议与《开罗宣言》目标导学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1.开罗会议开罗会议:1943年,中、美、英三国首脑(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在开罗举行会议。宣示了协同对日作战的宗旨,承诺了处置日本的安排,即《开罗宣言》。新课讲解2、雅尔塔会议目的: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三国首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苏)①彻底消灭法西斯战后军事占领德国,②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对日参战联合国英文缩写:UN成立时间:1945年10月24日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快战胜德、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消极影响:①带有大国强权主义色彩,出卖了弱小国家和民族的利益;②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为美、苏重新划分世界提供了依据。雅尔塔会议取代了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了一个新的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播放视频: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晤: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在波茨坦会晤。会议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日本所窃据的中国领土,例如中国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等,必须归还中国)3.波茨坦会议美、英、苏3国首脑杜鲁门、丘吉尔、斯大林相关史事攻克柏林1945年4月25日,苏军完成了对柏林的包围,开始了最后的攻坚战。4月30日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主楼的圆顶上。就在这一天,恶贯满盈的希特勒在总理府地下室朝自己的脑袋开了一枪,结束了他罪恶的一生。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苏军攻克柏林4.柏林战役及德国投降看图学史000000000摧毁德国法西斯的巢穴----攻克柏林战役1945年5月8日,德国代表签署投降书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场战事结束。5月9日成为欧洲胜利日德国投降希特勒,摄于1945年3月20日,40天后自杀身亡相关史事广岛长崎日本投降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订投降书,二战结束。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看图学史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苏联军对对日军发动进攻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歼灭了日本关东军,加速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到来。看图学史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订无条件投降书。日本停战诏书(原件)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的日本投降仪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5.日本投降,二战结束看图学史胜利原因2.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1.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性;3.各国军民英勇奋战。......6.二战胜利的原因根本原因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绿色)的共达52个国家反法西期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比轴心国集团占明显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盟国在协调基础上的联合行动材料研读7.二战的性质及影响两次世界大战 一战 二战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参战国家 30多个国家 60多个国家参战人口 10.5亿 20多亿作战区域面积 400万平方千米 2200万平方千米动员武装力量 7000万人 1.1亿人材料一: 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苏联死亡人数超过2700万。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人类多年积累的财富毁于一旦。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给人类带来巨大破坏和灾难。材料研读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材料三:二战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在非洲,仅1960年一年就出现17个独立国家。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材料二:德国纽伦堡审判日本东京审判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二战的性质与一战有何变化?一战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争霸的掠夺战争二战是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材料研读肆痛定思痛,畅想未来——反思二战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这两座雕塑打结的手枪 铸剑为犁看图学史畅所欲言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冲突还在......我们如何看待战争?从2011年3月叙利亚内战爆发,经历了整整10年战火,曾经的“ 天堂之国”早已变成废墟。叙利亚人民永远看不见孩子长大后的样子 ,只能对着尸体一遍遍重复:“再见,宝贝再见。”政治力量博弈之下,是付出惨重代价的平民。这样的人间悲剧不是“天灾”而是“人祸”!愿世界和平,人民被温柔以待!(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真正动力。(3)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迎接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4)国与国之间应该和平共处。(5)只有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反对霸权主义,反对新殖民主义,用和平方式解决各国的争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才能避免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启示畅所欲言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国与国之间应如何相处,我们又如何应对新型国际关系?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贏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的讲话畅所欲言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国、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三个法西斯轴心国和匈牙利王国、罗马尼亚王国、保加利亚王国等仆从国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据不完全统计,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5万多亿美元付诸东流,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世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次战争带动了航空技术、原子能、重炮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课堂总结课堂板书1.(2021年四川凉山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的事件是A.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C.雅尔塔会议召开 D.诺曼底登陆成功A课后巩固2.(2021年四川南充中考真题)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观察下列年代尺,③处应填A.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B.德军突袭波兰C.日本签署投降书 D.日军偷袭珍珠港A3.(2021年南京中考真题)“欧战爆发前,中国人民孤军奋战,抗击着日军,而英、法、美却在亚洲和欧洲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倡议集体安全受到英法破坏,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材料揭示的战争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有①萨拉热窝事件突发②日本对中国的侵略③英法美的绥靖④纳粹德国对外扩张A.②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A课后巩固4.(2021年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日本于1941年袭击了珍珠港,从而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变成了全球性的战争。”该事件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C.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D.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C5.(2021年四川遂宁中考真题)斯大林曾经说过:“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大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它“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斯大林所说的“这次行动”是A.诺曼底登陆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C.莫斯科保卫战 D.意大利投降A课后巩固6.(2021年浙江丽水中考真题)“盟国的世界战略是先欧后亚,而要实现先欧后亚的战略,前提是要将日本牵制在东方战场,切断日德之间的配合,以便分而歼之”。为达成这一战略意图①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保存有生力量 ②中国坚持抗战到底,也得到美英苏的支持③1943年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④苏联举行红场阅兵,大批苏军开赴前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C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珍珠港事件.mp4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知识背记手册.doc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达标检测)学生版.doc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课堂达标检测)教师版.doc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精品课件与视频)--备课无忧.pptx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东方主战场.mp4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视频完整全程直播高清版 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完整视频-0016-all_标清_clip(1)(1).wmv 莫斯科保卫战.mp4 雅尔塔会议.av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