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八上 第一章国土与居民主备教师冯 涛导学教师冯 涛第4课 和睦的民族大家庭课型新授课导学时间9月17累计课时5课标要求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特征。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各民族地域分布。2.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区域自治,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技能目标通过民族分布状况的教学,教会学生抓住重点,分清主次,把握住关键的学习方法。读图讨论、学生谈见闻。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民族观。通过对不同民族因在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经历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风俗习惯和审美标准的讲述,帮助学生建立多元化的审美观。 教学模式枣庄十三中 初中地理 “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重点】重点:我国民族构成特点及各民族分布特点。难点:我国的民族政策。本节内容按照新课程有效教学的读、划、写、记、思、练、检测等步骤设计学习过程,通过深度阅读,对文本的层次、结构进行全面梳理,学会提炼生成性问题,真正走进文本,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体验过程、感知意义。【教学方法】探究法、谈话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多媒体演示等教学准备【辅助工具】1.多媒体课件。2.中国民族分布图。【主要训练形式】1.小组研讨。2.当堂达标反馈。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程序(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自主学习(一)创设情境目标导学1.巡视检查预习作业。2.创设情景,导入课题。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歌声唱出了各民族团结和睦一家人的心声,作为大家庭中的一员,你知道各民族兄弟分布在哪里吗?他们的风俗习惯有哪些?3.学习目标,通过课前制作好的投影2.人口在5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哪几个? [自主学习]阅读三遍课本内容,做到:第一遍为粗读,要求读完后能对所学知识有大致轮廓,知道所学的包括哪些内容;第二遍为勾读,要求读完后能对所学知识的重难点用笔勾划出来,知道所学的内容包括哪些重难点;第三遍为精读,学生读完后能对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强化理解,并独立完成成功的教师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谷歌地球的应用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浓厚兴趣。创设本情景的出发点。带着目标轻松前进自主学习【时间】2分钟左右。1、【师生互动启思】 2、【学生探究学习】 设计意图[学海导航](1)我国有 个民族,其中 民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 %。(2)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族,人口在500万以上的还有 、 、 、 、 、 、 、藏族等;有些民族人口很少,如 族,人口不足3000人。 (3)我国各民族分布地区: 族遍及全国,但大部分集中在 和 地区;少数民族分布 ,主要集中在 、西南、 等地区。 (4)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 、 。读教材第19页“中国民族分布示意”图,回答问题:4、汉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________地区。5、是否存在没有汉族人分布的省级行政区划单位?_________(是/否)6、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区。7、我国民族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理清思路,加强系统理解。(二)演示与记录【时间】10分钟左右。衔接与过渡承转: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如汉族的端午节和赛龙舟,傣族的泼水节和孔雀舞。请你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小组长发言:其他的学生相互补充合作探究(三)分组展示1、【师生比较分析】 2、【学生对比发现】 设计意图一.多民族的大家庭1.展示1.2000年人口普查结果,汉族113738.61万人;其他55个民族人口:15761.39万人2.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分别占全国人口的92%和8% 学生阅读“汉族与少数民族人口对比图”3.让学生认识并阅读扇形统计图2.在了解这些民族的同时,同学们在“中国民族分布图”上找到这些民族分布区域。二.民族分布1.观察“中国民族分布图”2.请学生阅读“中国民族分布图”,尽力说出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和少数民族分布区域。三.独特的民族风情1. 观察课本上的图片、欣赏多个民族的住宅、服饰、乐器、文字、舞蹈、节日等。 2. 思考: 为什么我国保留了众多美丽而又独特的民族风情?(引导学生进行回答,并引出下面教学内容)提问:①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②我国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是?③我国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是?引导 学生找到答案: ① 壮族 ② 珞巴族 ③ 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归纳: 1.各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2.少数民族分布区域:西南、西北、东北3.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意在引导学生形成通过对比分析、进而归纳综合地“理”的思维过程。学生讨论时,教师巡回参与讨论,给学生必要的指导和鼓励。兵教兵相互“培优级补差”。【时间】6-8分钟。衔接与过渡小结承转:(四)合作探究1、【老师追问】 2、【学生探索】 设计意图四.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提问:你对于国家的民族政策你了解多少? 2.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3.国家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发展。4.各民族有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5.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介绍中国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独特的民族风情 优越的民族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引导学生尽力回答 结合学生的答归纳、总结:1.各民族一律平等。五.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介绍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告诉学生中国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总结及板书中国的民族多民族的大家庭 中国主要1.学生分析与比较。学生自由讨论,说出错因和更正的道理。培养学生动口能力与思维能力。2. 引导学生归纳,上升为理论,指导以后的运用。【时间】 6-8分钟(五)构建与梳理下面我们一起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的知识: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方法导图: → → → ↓ ↓ ↓ ↓梳理知识 数量:56个 众多的民族 构成: 民族政策: 民族分 布特点 通过构建思维导图,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形成知识体系;又对学习方法进行了归纳,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时间】 2-3分钟当堂达标学习诊断: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有民族 ( ) A.55个 B.65个 C.56个 D.52个2.我国各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 ) A.汉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彝族3.关于各省与其主要少数民族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琼一黎族 B.滇一傣族 C.桂一壮族 D.吉一苗族4.我国自治区的五大少数民族是 ( )A.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 B.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C.回族、藏族、布依族、满族、朝鲜族 D.朝鲜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壮族5.我国人口在500万以上的民族有 ( ) A.7个 B.8个 C.9个 D.10个要强调学生当堂独立完成检测。①要让学生在本节课上了解自己掌握知识作为“日日清”的对象。②要强调学生纠错,有错必纠。【时间】 8-10分钟教师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点需要注意: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时,一定要重视这节课我的收获是:我发现的问题是:我的奋斗目标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