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1学年第一学期初中期未测试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温馨提示: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全卷分卷Ⅰ和卷Ⅱ两部分,卷I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请仔细审题,认真思考,规范作答。相信你会取得满意的成绩!卷I、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图,关于下列省份叙述正确的是丙A.甲省南临南海,是少数民族聚居区B.乙省地处西南边陲,以种小麦为主C.丙省人口多,省级行政中心是长沙D.丁省孕育了华夏文明,其简称是冀2.秦岭山脉像一道天然屏障,让我国有了南方和北方。这一“天然屏障”①接近一月平均气温0℃的等温线②把我国大致分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③是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的分界线④与我国800mm年等降水量线接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右图1是长江水系局部区域示意图,对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A.峡谷众多落差大,水力资源非常丰富B.中游段河床抬高,有“地上河”景观C.下游段江阔水深,终年不冻四季通航D.灌溉便利水源多,被称为“塞上江南”4.某校学生以珠三角为对象开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图1的项目化学习。以下内容属于该项目成果展示的是A.热烈欢快、幽默活泼的变脸表演B.粤港澳大湾区的蓝图设计描绘C.摇快船、过三桥的民间习俗演绎D.浦东新区的改革开放历史解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第1页(共6页)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正确分析鸦片战争原因B.明确指出战争产生后果C.肯定中国抗英的正义性D.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6.某文献记载:“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口多寡……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文献应是‖新民中反亮|上商印|年篇BCD7.“论从史出”是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下列史实可以论证“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割台湾岛、澎湖列岛给日本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允许帝国主义在华投资设厂D.外国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8.“外交失败,皆由少数卖国贼所为。…山东问题,关系我国命脉,鲁亡国亡。乞电巴黎专使力争。宁可退出和会,否则誓死不认”(《南京上新河全体国民要求严惩国贼拒签和约电》)。该电文可以佐证①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②一战后巴黎和会的不合理性③五四运动是爱国革命运动④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③B.①④C.②③②④9.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是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河岸上嘲笑我。”因此,他A.寻求与英美帝国建立友好关系B.创立兴中会,开展革命运动C.大力提倡国货,坚决抵制洋货D.积极寻求与中国共产党合作10.“天下之理,不外因果”。下列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对应正确的是①英法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爆发②袁世凯复辟帝制—护国战争③西安事变全民族抗战正式开始④华北危机九运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日本华北方面军某作战记录载:“盘踞华北一带的共军……于1940年8月22日夜,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此次袭击,完全出乎我军意料之外,损失甚大,需要长时期和巨款方能恢复。”下列对这次作战的解读,合理的是A.该袭击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B.这是抗战以来中方取得的首次大捷C.发起“奇袭”的军队是国民党部队D.得益于苏联出兵东北对日发起进攻八年级历史与社会·道德与法治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