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姓名: 课 时 数:3k 学科教师: 年 级:八年级 辅导科目:物理 班 主 任:课程主题:浮力重难点题型突破 上课时间:学习目标:学会综合分析八下重难点题型教学内容内容回顾 二、知识精讲 知识点一(杠杆压强与浮力综合) 例1.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有关,气体压强越大水的沸点越高.下面给出了水面上方气体的压强与沸点的关系.技术员利用这一关系,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锅炉水温控制装置.图中OC为一可绕O点旋转的杠杆(质量不计),在横杆上的B点下方连接着阀门S(阀门自身重力不计),阀门的底面积为6cm2,OB长度为20cm,横杆上A点处挂着重物 G,OA长度为60cm.对水加热时,随着水温的升高,水面上方气体压强增大.当压强增大到一定程度时,阀门S被顶开,使锅炉内气体压强减小,水开始沸腾.当重物G挂在不同位置时,锅炉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可达到的最大值不同,从而控制锅炉内的水的最高温度. 压强(帕)1.0×1051.4×1052.0×1052.7×105沸点(℃)100110120130(1)当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120℃沸腾时,锅炉内气体的压强是多少? (2)当大气压为1.0×105Pa时,将G挂在A位置,锅炉内水沸腾时的温度为120℃,求此时阀门底部受到的气体向上的压力和上部受到的大气压力的差值是多少?(计算时可认为阀门上、下底面积相等) (3)当外界大气压强为1.0×105Pa时,要使锅炉内水的温度达到110℃时沸腾,应将G挂在离O点多远处? 例2. 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挂在杠杆AB两端,O为支点,OA :OB=1:2,甲对水平面的压强为零。当乙浸没在某液体中时,甲对水平面的压强为6000Pa,甲的底面积S甲=10-2m2 , 乙的体积V乙=2×10-3m3。则乙物体受的浮力F乙浮= ________N,液体的密度为 ________kg/m3。(g=10N/kg) 例3.小叶想要知道一块形状不规则的塑料泡沫浸没时所受的浮力大小,身边只有一个轻质滑轮,一把轻质硬木刻度尺,一个密度小于水的正方体木块,一个盛有适量水的水槽和线绳.测量步骤如下: ①如图甲所示,将塑料泡沫和木块分别挂在刻度尺两端,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力臂l1和l2; ②用刻度尺测量出正方体的边长为a,把木块放入水槽中,如图乙所示,用刻度尺测出它的下表面到水面的距离为h; ③如图丙所示,用此装置使塑料泡沫浸没在水中,并使杠杆水平平衡,读出力臂l1和l3. 请用已给出的符号表示(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 (1)木块的重力G木。 (2)塑料泡沫的重力G塑。 (3)塑料泡沫受到的浮力。 知识点二(浮力分析问题) 【例题精讲】 例1.如图甲所示,一个不计外壁厚度且足够高的柱形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中立放着一个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2cm均匀实心长方体木块A,A的底部与容器底用一根细绳连在一起。现慢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加入1.8kg的水时,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如图乙所示,此时容器中水的深度为9cm。已知细绳长度为L=8cm,ρ水=1.0×103kg/m3)。求: (1)当木块A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时,A受到的浮力; (2)木块A的密度; (3)若继续缓慢向容器中加水,当容器中的水的总质量为4.5kg时,停止加水,如图丙所示;此时将与A相连的细绳剪断,求细绳剪断前、剪断后木块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整个过程中无水溢出) (4)将绳子换为原长为8cm的轻质弹簧(不计弹簧的体积),从容器中没有水到A刚好浸没,需加多少kg的水,此时,弹簧拉力为多大?(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每增大1N,弹簧的长度就伸长1cm) 例2.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置一圆柱形容器,其内底面积为200cm2,容器侧面靠近底部的位置有一个由阀门K控制的出水口,物体A是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用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线悬挂放入水中静止,此时有的体积露出水面,细线受到的拉力为12N,容器中水深为18cm。已知,细线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5N,细线断裂后物体A下落过程不翻转,物体A不吸水,g取10N/kg。求: (1)物体A的密度; (2)打开阀门K,使水缓慢流出,问放出大于多少kg水时细线刚好断裂? (3)细线断裂后立即关闭阀门K,关闭阀门K时水流损失不计,物体A下落到容器底部稳定后,求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例3.将一正方体木块,系好绳子后放入甲图容器中,并把绳子的另一端固定在容器底部的中央。然后沿器壁缓慢匀速倒入水(忽略其他因素影响),容器中水与木块位置变化如图所示。小花经过分析画出木块从加水开始到被完全浸没后的过程中,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图象,如图所示。已知ρ木=0.6×103kg/m3,木块质量为600g,底面积为100cm2。求: (1)如图甲所示,未加水时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2)如图乙所示,当注入水体积为600cm3时,木块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刚好为0,则容器底面积是多少cm2; (3)当加水体积为1800cm3时剪断绳子,当木块稳定后,绳断前后木块移动距离是多少cm。 例4.如图甲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一薄壁柱形容器,底面积为100cm2,一个重力为2.5N,底面积为40cm2,高为10cm的柱形玻璃杯A漂浮于水面,在A的底部连接有一个实心金属块B,A、B两物体在水中处于静止状态时细线未拉直(B未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细线不可伸长且质量体积忽略不计)。向容器中注水,细线拉力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容器无限高)。(g取10N/kg)求: (1)图甲中玻璃杯A所受浮力的大小; (2)图甲中水对玻璃杯A底部的压强大小; (3)t1时刻到t2时刻加水的体积。 例5.将一轻质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正方体物体A、B表面的中央,构成一个连接体,把正方体物体B放在水平桌面上,当物体A、B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原长缩短了1cm,如图甲所示。现将连接体放入水平桌面上的平底圆柱形容器内,与容器底始终接触(不密合),再向容器中缓慢倒入一定量的水,待连接体静止时,连接体对容器底的压力恰好为0.已知物体的边长均为10cm,物体A、B的密度之比为1:9,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200cm2,弹簧原长为10cm,弹簧所受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形变量△L(即弹簧的长度与原长的差值的绝对值)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上述过程中弹簧始终在竖直方向伸缩,不计弹簧的体积及其所受的浮力,g取10N/kg。求: (1)物体A的重力; (2)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连接体对桌面的压强; (3)为达到题中要求,需要向容器内倒入水的质量。 知识点三(台秤问题) 【例题精讲】 例1.小吴同学为探究力之间的关系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将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的铝块逐渐浸入台秤上盛有水的烧杯中,直至刚没入水中(不接触容器,无水溢出)。在该过程中,下列有关弹簧测力计和台秤示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不变 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也不变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台秤示数增大 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台秤示数增大 例2.如图所示,台秤的托盘上放一个装有水的烧杯,一个不吸水的木块用细线系在烧杯底浸没在水中。断细线以后,木块上浮至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剪断细线前,木块所受的浮力等于木块的重力B. 剪断细线前,托盘受到的压力等于烧杯与水的重力之和C. 整个过程,水对杯底的压力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D. 整个过程,托盘受到压力的变化量等于木块浮力的变化量 例3.(2020安徽开学考)如图,台秤上放置一个装有适量水的圆柱形烧杯,已知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1000g,烧杯的底面积为100cm2,现将-一个质量为600g,体积为500cm3的实心物体A用细线吊着,然后将其慢慢浸入烧杯的水中。烧杯厚度不计,水始终未溢出。求: (1)物体A全部浸入水中后,求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F浮和绳子对物体A的拉力F。 (2)物体A全部浸入水中后,水对烧杯底部压强比物体A未浸入水中时增大了多少 (3)物体A全部浸入水中后,圆柱形烧杯对台秤的压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