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含语文考试取胜口诀)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作文开头结尾技巧(含语文考试取胜口诀)

资源简介

初中作文开头与结尾技巧
一、开头技巧
高尔基说过:“开头第一句是最困难的,好像在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它。”写文章,亦如此。
文章的头开得好,就会打开思维的大门,要说的话顺思而出;头开得不好,思维就范会堵塞,一句话也写不出来。
开头的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所处地位——评卷老师最先入目,最能吸引评卷老师;功能——起定向、定调作用;结构——它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
1.以声音开头
以声音来开头,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红楼梦》里王熙凤的出场就设置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式,写出了王熙凤泼辣的性格和在贾府特殊的身份地位。写作中也可以借鉴这种方式。
(1)用歌声开头
①“甜蜜蜜,你笑得甜蜜蜜,好象花儿开在春风里。”快深夜十一点了,我的爸爸还是电脑前扯起五音不全的破嗓子在网上唱歌,我在床上翻来覆去,不能入睡,真是好心烦啊,明天还有语文考试……
②“祝你生日快乐,祝你……”四(2)班教室里传出了亲切、感人的歌声那是我们为吴敏同学祝贺生日……
(2)用响声、对话声、喊声、自然声、乐器声开头
①“铃——铃——铃”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一窝蜂似地涌出教室,到办公室去看数学测验成绩……
②“皮哒,皮哒。”深夜静寂的楼梯里响起沉闷而懒散的脚步声,一定是我的爸爸打麻将回来了,可能这次又输得很惨……
③“咳,咳……”深夜,我又被父亲那苍老而沙哑的干咳声惊醒了。我半睁着朦胧的睡眼瞥了一眼窗户,凭我的直觉,大概是凌晨3点左右。我隐约听见了父母商谈我学费时的哀叹声。
④“轰隆隆”随着一阵沉闷的雷声,千万颗黄豆般大的雨点跳跃着,旋转着,飞腾着,从云端里落了下来。
⑤“哐啷”一声,教室窗户上的一块玻璃被我们打碎了。望着满地的碎玻璃,我不由惊了,张洁也傻了眼……
⑥“我已经15岁了,妈妈!”望着妈妈冷冷的背影,我大声喊道。“不管怎样,你不该多管闲事!”妈妈有力地说。是吗?妈妈,这是闲事吗?望着手上的伤处,昨天那件事,一幕幕又浮现在我眼前……
2.以场景开头
场景描写可以烘托心情、渲染气氛,以这种方式开头可以为全文奠定情感基调,也很容易将读者带入文章的情绪中。如:
①“夜空中繁星点点,我的思绪飘得很远,记得刚上初一的那个冬天……”自然将读者带入怀旧的情绪中。
②“操场上,同学们沸腾了。”看到这个句子,读者就可以想到热闹而生机勃勃的校园生活。
③“深夜,似睡似醒,耳畔得得有声,仿佛是一支手杖点地,由远而近……父亲,是你来了么?骤然醒来,万簌俱寂,什么声音也听不见。打开台灯,父亲在温暖的灯光中向我微笑。那是一张照片,是去年陪他去杭州时我为他拍的,他站在西湖边上,花影和湖光衬托着他平和的微笑。照片上的父亲,怎么也看不出是一个八十多岁的人。没有想到,这竟是我为他拍的最后一张照片!”(赵丽宏《挥手》)文章开头设置了父亲到来的梦境,引出对父亲的思念,带有伤感的亲情扑面而来。
3.用修辞开头
以排比和比喻运用最多,这种方法可以展示考生的语言功底,又能给评卷老师心里刻上烙印。如:
①“时光将皱纹雕刻在你的脸上,你却把爱洒在我们心田。”
②“成功需要真诚去撒种,热情去浇灌,坚持去扶植。”
③“青春是一幅画,青春是一首歌,青春是一团火,青春是一本书。”
写作时,有些题目范围比较大,比如写“青春”“读书”“成长”“风景”“喜欢”等题目时,可以尝试一下用修辞手法开头,在用修辞句的同时缩小写作范围。
如:“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蓝天无语,却显露出高远;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鲜花无语,却散发出芬芳;青春无语,却散发出活力。”就可以自然引入写青春类作文了,这样的开头既给作文增色,又使作文的得分提升。
4.引用诗句、名言开头
诗歌的题材丰富多样,因此引用诗句来开头要与主题搭配得当。
①写亲情类,可引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对应的作文题目有《陪伴》《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等。
②写读书类,可引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等。
③写成长、志向类,可引用“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等。
④写人生哲理类,可引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等。
⑤写自然风景类,可引用“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等。
5.用问句开头
问句可以引起读者兴趣,可以抒发情感,也可以起到过渡作用。如:
①“有多少人没有欣赏过牡丹呢?但仰慕者、好奇者,却偏偏要翻山涉水,从天南海北不约而同地涌进洛阳城。”(张抗抗《牡丹的拒绝》)
②“父爱是什么?有人说父爱如山,威严;有人说父爱如河,深沉;我说父爱如天,高阔。”
③“往事是什么呢?它们从哪儿长出来?开花吗?结果吗?我们的一生都有往事相伴。”(韩新东《往事》)
6.用对比开头
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者不同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面进行比较鉴别。作文中用对比开头可以起到开篇点题的效果,也可以表达强烈的情感。如:
①“春的和煦、夏的火热、秋的飒爽、冬的清寂,每一个季节都有我的钟爱。”
②“我爱柔美妖娆的柳树,我爱健硕挺拔的杨树,但我更爱家乡山坡上的一棵棵清瘦且多刺的枣树。”
③“鲜花总是会凋谢的,塑料花却地久天长。聪明的商家把假花做成半凋败状,真是巧夺天工了,然而,它却再也凋谢不下去。生命与凋谢同存,幸耶?悲耶?”(王蒙《落叶》)
④“智慧高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养分,保持自己的纯真。智慧低的人,从生活中吸收种种的毒素,使自己的内心跟面貌越变越丑。”(子敏《纯真,真好》)
二、结尾技巧
1.出人意料(设置悬念)法
(1)出人意料
结局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对作者和读者都是很大的一个挑战。这样的处理方式与推理、侦探小说类似,非到最后关头真相不会水落石出,好处是文字紧扣读者的心,作者有极大的控制权和满足感。
(2)设置悬念
就像一些影片的结尾,到底那个好人是不是死了?观众从画面上找不到答案。文章的结尾也可以是悬疑性的,让读者猜测、参与、推敲。
在写人、叙事的文章中都可以尝试这种方式。
2.呼应开头法
结尾与题目或开头遥相呼应,既能紧扣题旨,又能给读者一种结构严谨、浑然一体的感觉,是最实用的一种结尾方式。使用比较多的方式是开头引用一种素材,如歌词、诗句、名言、警句等,结尾也相应地引用一段素材,两段素材首尾并举。也可以运用景物的发展顺序呼应,也可以用作者的叙述重复。如:
题目一:做一片云,真好
开头:做一片云,那感觉真好!
结尾:任思绪飞扬,品味有生以来的宁静与淡泊,体验那种种神奇的万象,一切默默地开始,默默地结束,这就是云。
做一片云,真好!
(首尾呼应,强化感情。)
题目二:第一次南戴河之旅
开头:一天的南戴河之旅结束了,躺在柔软的床上却辗转反侧,耳畔不时传来涨潮的声音,像雷霆在怒吼。此时,我心中的大海也在波澜起伏,海浪声又把我带回到了昌黎黄金海岸的滑沙场……
结尾:再次回首仰望这神韵别致的沙山,第一次滑沙时美丽而飘逸的曲线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记不清是哪个名人曾经这样说过:“第一个燕子不是春天。但是没有第一个燕子,春天是不会来的。”对,第一次的发现都是出乎意料;第一次足迹都令人骄傲;第一次成功的微笑都是新感觉。第一次已经证明:正是无数的第一次,才谱写出了人生五彩的征途。
3.诗情画意法
作文结尾或如一幅生动形象的画给人美感;或如一首激情昂扬的诗让人奋进;或如一曲扣人心弦的歌令人陶醉。此种结尾从语言上取胜,在词语的运用、句式的变换等方面别具特色,给人耳目一新、如入画境的感觉。
方法主要有:
(1)引用佳句。在作文结尾,巧妙引用诗文佳句、名人言论、俗语谚语、流行歌词等,既增添文章文采,又加深文章意境。
(2)妙用修辞。在作文结尾,使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可以打造出语言的亮点,给文章增色添彩,产生人画的效果。
(3)景物烘托。以景物描写结束全文,使结尾情景交融,既突出主旨,又情韵深厚。如:“雨住了,青草、绿树,还有闪亮的水珠……我真不敢相信,先前的阴晦在顷刻间全部消失了。天气都能驾驭自己,那人呢?”(《心情变奏曲》结尾)
  结尾中的景物描写,绝不是为了描写而描写,而必须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寄托一种情思,可以象征一种情态,可以表达一种含义,可以营造一种情境等。
4.耐人寻味法
优秀的文章收尾的文句往往是言简意赅,辞约旨丰。或蕴含生活哲理,人生真谛,给人以理智的启发,使人深刻地思索;或饱含深厚的情感,独特的体验,使人感悟到人生的况味,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使玩之者无穷,味之者不厌。具体方法有:
(1)联想想象法
这种结尾,语言含蓄,余味无穷,促使读者去思考,去想象。如《凡卡》一文的结尾不但衬托出凡卡命运的悲惨,而且给读者留下了再创造的余地,添加的两个省略号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2)引申法
结尾或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题;或总结提高,使主题得到升华;或提出期望、发出号召,表达愿望。如:
①“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②“只要心中有梦,生活就会充满希望!”
③“那里的大自然风光,女孩子们的纯朴美丽的素质,也许是永存的吧。”(孙犁《鞋的故事》)
(3)抒情法
结尾直接抒发作者的感情,以引起读者的共鸣,余味无穷。抒情议论的句子,放在作文的结尾,使得情感更加浓郁,意味深长。如:
①“再见了,亲人,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
②“……所以说,距离是试验亲情的最好方法,也是最好的武器。亲情的距离不管拉多大,只要心中有了对方,无论在何城何地,距离是永远不会隔断亲情的。”
③“……行走在人生之路上,我们笑着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美好的时光在那云中映出最清晰的影子,永久烙印脑海中。”
④“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胡适《我的母亲》)
(4)启发法
即结尾给人以某种教育或启发,作者用恰当的词语能使读者思考回味,给人一种“言已尽,意无穷”的感觉。如:
《小马过河》结尾:“……原来河水既不像老牛说的那么浅,也不像松鼠说的那样深。”这就引起了我们的深深思考:不论做什么事,不能光听人家怎么说,而应该自己去试一试。
初中语文考试取胜口诀
(进考场前2小时必看)
卷到手,心不慌,题名浏览最应当。
选择题,迷惑大,画错选项我不怕 。
默写题,笔画正,不涂不连我字端正。
阅读题,我有序,读透圈词画文句。
审题时,圈题干,明确要求我做到。
答题时,扣题意,分问分点我牢记。
明角度,内行话,流畅完整意不跨。
拓展题,两结合,字数达标不打折。
综合题,扣主题,表述清楚层次明。
作文题,分量重,审题补题须记住。
设题记,立意深,多用修辞情感真。
不涂改,不连笔,字正字足显主旨。
(说明:作文最后那个字,写在第760格到最后一格之间,不超出最后一格。)
如果你还能做好以下细节,定能考出最佳语文成绩:
1.用深黑色水笔考试,电脑才能扫描清楚;
2.字迹饱满有力,尽量不涂改,杜绝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
学会用“\\”涂错字;涂改不超3处。
3.选择题一定规范地涂满“ ”;
4.做问答题,最后一个字不超出本题预留的最下面的横线,否则你的答题内容电脑扫描不到;
5.有字数要求的题目,字数不折不扣达到;
6.每道问答题都大胆写出自己的想法,宁可写错,决不放过。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