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 (共56张PPT+3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课件 (共56张PPT+3视频)

资源简介

(共56张PPT)
2021年是特殊的一年?为什么?
第一课 维护宪法权威
第一单元 坚持宪法至上
自学指导一 (2分钟)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根本制度是什么?(考点)
3.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点)
4.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考点)
5.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自学范围:课本P2-4
自学方法:
自学问题:
大字精读,小字泛读

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1921年
1949年
1956年
1978年
2017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革命
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党成立
新中国成立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
实行改革开放
党的十九大
新时代
站起来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富起来
强起来
结论: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
看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成就丶谈感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探究一 党领导地位的确定
《宪法序言》
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
思考:宪法序言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提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奋斗成果。
提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思考: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
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①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P3
领导立法: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编纂民法典,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法治建设部署
带头守法:宪法宣誓充分彰显了总书记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的政治品格和领袖风范
保证执法:监察体制改革、打虎拍蝇、司法惩治等都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决心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的奋斗成果。
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1.党的领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笔记区
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取得的。
P3
③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
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 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3、中国共产党的地位
(3)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笔记区
②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P4-2
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重点)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P4-1
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
1.你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2.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积贫积弱走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该如何坚持党的领导呢?
4、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
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一、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
三、加强党的自身建设。
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民主集中制
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
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易漏点
P4相关链接
二 :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思考1:以上热点事件说明了什么呢?
2022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954项商品实施低于最惠国税率的进口暂定税率。
国家医保局日前公布了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调整后共有74种新增药品进入目录,包括谈判调入的67种独家药品和直接调入的7种非独家药品,11种药品被调出目录。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达2860种,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执行。
2022年,这两件民生实事与你有关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
第一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公民
人民
明晰“公民与人民”
人民
公民
敌人
具有某国国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和人民的敌人)
人民不包括全体社会成员。被依法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法律概念
政治性概念,与敌人相对。
知识拓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二条
探究四: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以上两条法律规定告诉我们:宪法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1)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6
《宪法》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宪法如何确保国家权力属于人民?)(重点)
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
指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土地、道路、河流、原材料等)属于全体人民或劳动者
保证了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
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表决方案
村民参加村务公开会
学生投票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代表人民行使
人民
人民代表
产生
国家权力
组成
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人民行使
属于
行使
间接
直接
直接
思考:视频中涉及到关乎公民的权利有哪些?
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
各种法律所赋予公民的权利(经济法、民法、婚姻法、劳动法、教师法等)
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宪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
平等权
政治权利和自由
宗教信仰自由
人身权
社会经济权利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公民和人民的区别
含义不同:
性质不同:公民是法律概念,人民是政治概念。
范围不同:在我国,公民的范围比人民大,公民包括全体社会成员,人民却不包括全体社会人员。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和其他社会敌对分子不属于人民,但属于公民.
公 民
人 民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
宗教信仰自由
政治权利和自由
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
人身自由
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⑤宪法规定国家一切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5、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P4-5)
①宪法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P5D1)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笔记区
自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最高位置上。对于疫情工作,国家主席习近平一直在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政府为什么要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呢,这说明了什么?
疫情防控关乎人权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观看视频,感受中国的人权。
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
它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
开办农家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
新冠疫苗免费接种,全部费用政府出!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中国采取一切措施,不计一切代价,全力救治患者、拯救生命。建立了统一高效的指挥体系,防控和救治两个战场协同作战,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每一位患者,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截至2020年5月31日,中国境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治愈率94.3%。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什么是人权?
人权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权利,它不分种族、性别、性倾向、国籍、族裔、语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人权包括生命和自由的权利,不受奴役和酷刑的权利,意见和言论自由的权利,获得工作和教育的权利以及其他更多权利。人人有权不受歧视地享受这些权利 。(百度)
所谓人权,就其完整的意义而言,就是人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的权利。
2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考点)
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P7-2
3
我国人权的主体和内容包括什么?
人权
主体
公民+外国人等
个人+群体
内容
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P8
P8 中国人权的显著特点:
广泛性、公平性、真实性
过去5年里,民法典编纂共10次公开征求意见,超42万人参与提供意见,收集意见总共达102万条。
经过反复修改、精雕细琢,形成共7编1260条的民法典草案。
最终,制定出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保障民事权利的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于5月28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1)立法方面
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2、执法方面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3、监察方面
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2021年2月19日10时29分、10时46分,犯罪嫌疑人仇某明在新浪微博上使用其个人注册账号“辣笔小球”,先后发布两条信息,贬低、嘲讽卫国戍边的英雄烈士。相关信息在微博等网络平台迅速扩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2月20日,犯罪嫌疑人仇某明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介入侦查。2月25日,公安机关以涉嫌寻衅滋事罪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
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司法方面
为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促进疫情防控工作依法有序开展, 全国普法办组织力量汇总整理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当前防控工作有关的法律规定,形成了有关法律知识问答二十三问,并向全民印发。
思考:从尊重与保障人权的角度,说说向全民印发新冠肺炎防控法律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5)普法宣传: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P10
4、国家怎样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
总体要求:
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 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具体要求:
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5、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知识拓展
中国的减贫行动—中国人权事业进步的最显著标志
中国的减贫行动有力促进了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思考:国家为什么大力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扶贫工程是尊重和保障贫困地区人口人权的有力措施。
1、尽快建立农村的最低保障制度和完善城市的低保制度。
2、政府的政策还要更偏重于解决未来的收入不公现象,如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工进城、加快城镇化发展等。同时,政府要促进教育公平,使大学生不能因家庭贫困而不能接受更好的教育。
3、政府要通过税收、财政、货币、土地等各方面措施,防止出现房地产泡沫,防止通过财产的快速增值使未来收入分配的差距扩大。
你希望国家应该如何帮助贫困人群?
课堂总结
1.2020年5月,党中央连续发出的第17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将“聚力精准施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摆在首位,从人权角度看,这是因为( )
①贫穷是实现人权的最大障碍
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③我国开始将农民纳入人权保障范围
④减贫行动有利于促进贫困人口发展权的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2.武汉疫情来势汹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人数仍在不断攀升。为了确保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部下发了延迟开学的通知。目前各地已经响应号召,并且因地制宜开设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切实做到“停课不停学”。这反映出 ( )
A.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B.未成年人才需要国家的特殊保护
C.在生命安全与健康面前,受教育权不太重要
D.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广泛的基本权利
A
3、【2021 营口】高空抛物谁来担责?老人摔倒要不要扶?高铁“霸座”怎么办……民法典对百姓关注的这些热点问题作了回应。根据宪法制定的民法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充分表达了宪法精神。这说明(  )
A. 民法典是国家的根本法
B.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C. 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 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C
4、出席全国两会前,潘成英再次走村入户,了解群众所需所盼。几天后,她抵达北京参加十二届人大五次会议。她的行囊里,装着写得满满的笔记本以及厚厚的一叠材料——关于发展寄宿制教育的建议。这表明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 )
①基本途径 ②唯一途径 ③唯一形式 ④基本形式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B
5、2020年12月4日是第七个国家宪法日,也是第20个全国法制宣传日。小亮所在的学校开展了相关的宪法宣传活动,以下是小亮参加活动的部分环节。
首先,小亮参观了关于人权的相关法律展板。他看到展板上写着:宪法尊重和保障人权。
(1)小亮陷入深深的思考:作为未成年人,我的哪些人权应该受到宪法的尊重和保障
(2)接着,在有奖答题活动环节,小亮抽到了这样一道题: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
(3)参观结束后,同学小刚问小亮:“切实尊重和保护公民的人权,在我国怎样落实的呢 ”请你帮小亮回答这个问题。
答:(1)受教育权、劳动权、人身权利、获得物质帮助权等。
(2)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3)国家在立法、执法、监察、司法、守法宣传等方面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
谢谢!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