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九溶液(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中考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九溶液(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备战2022中考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九:溶液
【专题一:溶液的形成】
【例1】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 B.食盐 C.活性炭 D.氢氧化钠
【基础演练】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比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甜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2.若要研究温度对蔗糖溶解快慢的影响,应对比(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专题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例2】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对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
(2)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 ______________ 。
(3)操作1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 。
a.酒精灯 b.铁架台 c.漏斗 d.玻璃棒 e.蒸发皿
(4)定量描述晶体1的组成 _____________ 。
(5)溶液2为 ____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的饱和溶液。
(6)关于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 溶液1 __________ 溶液2(选填“>”、“<”或“=”)。
(7)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___ 。
a.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
b.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溶质质量相同
d.溶液2将水蒸干就可得到纯净的KNO3固体
【基础演练】
1.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质量减少
B.固体质量增加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液质量增加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专题三:溶解度曲线】
【例3】如图表示M、N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M、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M、N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中均析出晶体
【基础演练】
1.下图为Ca(OH)2的溶解度曲线;下表为20℃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OH)2 属于易溶物质
B.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30℃时,Ca(OH)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0
D.7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时没有析出固体
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80g的 a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专题四: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4】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D.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
【基础演练】
1.在常温下,向100克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里加入5克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2. 如图是NaC1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时,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确定”)。
(2)40℃时,相同质量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均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
【达标练测】
1.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是一定的,只有一个值
B.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某物质的溶解度就是该物质在100 g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D.在一定温度下,溶质A的溶解度为SAg,溶质B的溶解度为SBg。已知SA>SB,相同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A溶液的溶剂量小于B溶液里的溶剂量
3.下列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降温、加压 B.升温、加压 C.降温、减压 D.升温、减压
5.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C.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6.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7.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8.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9.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是 80℃含有 100g 水的 KNO3 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饱和溶液
B.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式乙>甲>丙=丁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 25: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 60℃~70℃之间
10.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易溶物
B. 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
C. 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
D. 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11.20℃时,向一定量水中分批加入KNO3 固体,充分搅拌并冷却至室温,现象如图所示:
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可能是
A. B.
C. D.
12.关于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5g氯化钠溶于95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B.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0
D.100g水中溶有5g氯化钠
13.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15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B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 B(填“<”“>”或“=”)。
14.溶液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 ;碘酒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剂是 。
(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向此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g。
(3)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如图一,同学们做了试管A、B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C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②如图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 。
15.小明要用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
(2)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3)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若按③所示的方法取水,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10%。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第二步的操作名称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16.图1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
(2)50℃时,将50gKNO3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保留到0.1%)
(3)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_______。
(4)20℃时,某同学进行了图2实验,得到相应溶液①~④,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①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③④降温至20℃,均有晶体析出且m(KNO3)>m(NaCl)
D将③④降温至20℃,溶质的质量③>④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15g石灰石样品,把2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每次试验数据如下,请计算:
(1)m= 。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备战2022中考化学基础知识演练专题九:溶液参考答案
【专题一:溶液的形成】
【例1】向如图试管里的水中加入下述某种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在同一水平上的红墨水,右边液面降低了些,左边液面上升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硝酸铵 B.食盐 C.活性炭 D.氢氧化钠
【答案】A
【解析】解: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容器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右边液面降低,左边液面上升,故正确;
B、食盐溶于水,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误;
C、活性炭放入水中,容器内温度不变,压强不变,液面不发生变化,故错误;
D、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使容器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右边液面上升,左边液面下降,故错误.
故选:A.
【基础演练】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
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比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甜
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
【答案】D
2.若要研究温度对蔗糖溶解快慢的影响,应对比(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答案】C
【专题二: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例2】由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对该溶液进行如图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无损耗):
(1)两种物质溶解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 。
(2)实验时温度t的范围为 ______________ 。
(3)操作1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___________________ 。
a.酒精灯 b.铁架台 c.漏斗 d.玻璃棒 e.蒸发皿
(4)定量描述晶体1的组成 _____________ 。
(5)溶液2为 ____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的饱和溶液。
(6)关于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 溶液1 __________ 溶液2(选填“>”、“<”或“=”)。
(7)关于上述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___________ 。
a.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
b.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
c.溶液1恒温蒸发90g水后,与溶液2的溶质质量相同
d.溶液2将水蒸干就可得到纯净的KNO3固体
【答案】加快溶解速度 t≥40℃ bcd 32.4gKNO3 硝酸钾、氯化钠 < cd
【解析】
(1)溶解时玻璃棒搅拌,目的是加速溶解,故填:加速溶解。
(2)128克硝酸钾、60克氯化钠组成的混合物投入200g热水溶解,100g水至少溶解30g氯化钠,64g硝酸钾,说明此时硝酸钾溶解度大于等于64g,氯化钠溶解度大于等于30g,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温度大于等于40℃,故填:t≥40℃。
(3)操作1为过滤,用到的实验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故选:bcd。
(4)均分之后的每个烧杯中有100g水,64g硝酸钾,30g氯化钠,降温到室温,硝酸钾溶解度31.6g,氯化钠溶解度36g,故硝酸钾会结晶析出,氯化钠不饱和,析出硝酸钾质量64g-31.6g=32.4g,故填:32.4g KNO3。
(5)均分之后的每个烧杯中有100g水,64g硝酸钾,30g氯化钠,升温至100℃硝酸甲溶解度246g氯化钠溶解度39.8g,蒸发90g水后,还剩10g水,还能溶解24.6g硝酸钾,3.98g氯化钠,故会有64g-24.6g=39.4g硝酸钾结晶析出,30g-3.98g=26.02g氯化钠结晶析出,滤液是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故填:硝酸钾、氯化钠。
(6)由(4)可知滤液一为室温下氯化钠饱和溶液,由溶解度可知,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30:100,由(5)可知滤液2为100℃氯化钠饱和溶液,由溶解度可知NaCl与水的质量比为39.8:100,故溶液中NaCl与水的质量比,溶液1<溶液2,故填:<。
(7)a.由分析可知晶体1为32.4g硝酸钾,晶体2为39.4g硝酸钾和26.02g氯化钠,晶体1与晶体2比较,晶体1中KNO3的纯度更高正确,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4)分析可知溶液1中KNO3为饱和溶液,NaCl为不饱和溶液,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均分之后的每个烧杯中有100g水,64g硝酸钾,30g氯化钠,溶液1室温20℃硝酸甲溶解度31.6g氯化钠溶解度36g,恒温蒸发90g水后还有10g水,还能溶解3.16g硝酸钾,3.6g氯化钠,溶液2的溶质质量相同,滤液2由分析可知,还能溶解24.6g硝酸钾,3.98g氯化钠,故溶质质量不相同,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d.溶液2将水蒸干的得到氯化钠和硝酸钾固体,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cd。
【基础演练】
1.在一定温度下,往一瓶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硝酸钾固体并充分搅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固体质量减少
B.固体质量增加
C.溶液的质量不变
D.溶液质量增加
【答案】C
【解析】
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该种溶质,即溶质和溶剂质量都不变,则溶液质量也不会变。
答案:C
2.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B.饱和溶液的浓度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大
C.医用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D.添加溶质是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唯一方法
【答案】A
【解析】
A、溶液是由溶剂和溶质混合而成,一定是混合物,符合题意;
B、同种物质,在同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浓度一定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物质不同、温度不同,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C、医用碘酒,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不符合题意;
D、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增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降温(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加)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专题三:溶解度曲线】
【例3】如图表示M、N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M、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M、N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中均析出晶体
【答案】A
【解析】
A、在t1℃时,M、N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说法正确,故正确;
B、M、N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说法错误,N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错误;
C、将t1℃时M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质质量分数增大,说法错误,质量分数不变,因为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没变,故C错误;
D、将t2℃时M、N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中均析出晶体,说法错误,N溶液中无晶体析出,故D错误。
故选:A。
【基础演练】
1.下图为Ca(OH)2的溶解度曲线;下表为20℃时溶解度的相对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a(OH)2 属于易溶物质
B.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30℃时,Ca(OH)2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3﹕20
D.70℃时Ca(OH)2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时没有析出固体
【答案】D
【解析】
A、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6g,对照表格可知,其属于微溶物质,说法错误;
B、Ca(OH)2的溶解度曲线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法错误;
C、3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5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0.15g:100g=3﹕2000,说法错误;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70℃时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50℃时没有析出固体,说法正确。
故选:D。
2.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C.t2℃时,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80g的 a溶液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答案】A; b>a>c。
【解析】解:A.据图可以看出,P点表示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正确;
B.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将c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法,错误;
C.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将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5g的 a溶液,错误;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组成不变,而c的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固体而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其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填:A; b>a>c。
【专题四: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4】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ω)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
D.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和乙两种固态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所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
B、t1℃时,甲与乙两种物质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B不正确;
C、t1℃时,乙物质的质量分数为20%,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25g乙物质完全溶于100g水中所需的最低温度是t1℃,故C正确;
D、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较小,所以t2℃时,若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需要蒸发掉较多水的是乙物质饱和溶液,故D正确。故选B。
【基础演练】
1.在常温下,向100克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里加入5克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A
【解析】
常温下,向100克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里加入5克硝酸钾粉末,完全溶解后,氯化钠质量不变,溶液质量增加,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因此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将减小。
故选A。
2. 如图是NaC1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根据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t℃时,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填“相同”、“不同”或“无法确定”)。
(2)40℃时,相同质量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均降温至20℃,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1). 相同 (2). KNO3
【解析】(1)t℃时,NaCl溶液与KNO3溶液的溶解度相等,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溶解度除以100g水与溶解度的和,所以它们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相同。
(2)40℃时,相同质量饱和NaCl溶液与饱和KNO3溶液均降温至20℃,硝酸钾的溶解度降低的比氯化钠多,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溶解度降低大的析出晶体质量较多,所以析出晶体质量较多的是硝酸钾。故填:KNO3。
【达标练测】
1.下列液体去除油污效果最好的是
A.洗洁精 B.食盐水
C.白醋 D.自来水
【答案】A
【解析】
A、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以将油污分散成细小液滴扩散到水中,而被冲洗掉,选项正确;
B、食盐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C、白醋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D、自来水对油污没有洗涤作用,选项错误。
故选A。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一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都是一定的,只有一个值
B.固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气体溶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C.某物质的溶解度就是该物质在100 g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D.在一定温度下,溶质A的溶解度为SAg,溶质B的溶解度为SBg。已知SA>SB,相同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A溶液的溶剂量小于B溶液里的溶剂量
【答案】D
【解析】
A、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同一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只有在一定温度下,任何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一个定值,即一个值,不符合题意;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但不一定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气体的溶解度在压强不变的情况下随温度升高而降低,不符合题意;
C、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是指该气体的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该选项中的“某物质”没有指明是固体,还是气体。如果“某物质”是气体,这句话彻底是错的;如果“某物质”是固体,没有指出“在一定温度下”这一条件,也未说明是否饱和,不符合题意;
D、因为相同质量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的溶液中溶质量大,溶剂量相应就小,溶解度小的溶液中溶质量小,溶剂量相应就大,故相同质量的A和B的饱和溶液,A溶液的溶剂量小于B溶液里的溶剂量,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溶液一定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4.要使二氧化碳气体大量溶解在水里,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A.降温、加压 B.升温、加压 C.降温、减压 D.升温、减压
【答案】A
5.溶液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75%的医用酒精中水是溶质,酒精是溶剂
B.乳化后形成的乳液与溶液同样稳定
C.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D.氯化钠溶于水就是钠离子和氯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均匀扩散到水中的过程
【答案】D
6.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 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答案】D
【解析】解:A、60℃时,10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小于60g正确,因为甲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是60g,160g甲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是60g,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40℃时,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正确,因为在该温度下,它们有交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因为大于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都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6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4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错误,因为没有指明是等质量的饱和溶液,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7.医用酒精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75%,它常用于皮肤和物体表面的杀菌消毒,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下列关于乙醇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A.乙醇溶液的溶剂是水
B.乙醇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
C.乙醇溶液都是浓溶液
D.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
【答案】C
【解析】
A、乙醇溶液是乙醇溶于水形成的混合物,故溶剂是水,不符合题意;
B、乙醇是溶液,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不符合题意;
C、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例混合,可以是浓溶液,也可以是稀溶液,符合题意;
D、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假设酒精溶液的体积是100mL,则酒精的体积是75mL,故酒精的质量小于75g,故医用酒精中乙醇的质量分数小于75%,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若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在图中应选用哪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丙和丁
【答案】C
【解析】
研究温度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温度不同,其他的变量控制相同,可选用甲与丙两个装置进行对照实验,故选:C。
9.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是 80℃含有 100g 水的 KNO3 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乙可能饱和溶液
B.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式乙>甲>丙=丁
C.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 25:34
D.甲溶液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 60℃~70℃之间
【答案】A
【解析】
A. 甲溶液恒温蒸发20g水得到乙溶液,乙溶液底部无固体物质,所以甲是不饱和溶液;丁溶液中含有80g水,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g,即100g水最多能溶解32g硝酸钾,则80g水最多能溶解25.6g硝酸钾,溶液乙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为25.6g+110.4g=136g,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70g,80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是136g,所以乙恰好是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B. 由上面分析可知,溶液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甲,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57.6%,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4.2%,所以四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关系式乙>甲>丙=丁,此选项正确;
C. 甲溶液中,溶剂与溶质的质量比为100g:136g= 25:34,此选项正确;
D. 由于甲溶液中溶解了136g硝酸钾,所以冷却时,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 60℃~70℃之间,此选项正确。故选A。
10.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是易溶物
B. 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液的质量乙>甲
C. 60℃时,将100g乙的饱和溶液配成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需加水380g
D. 甲中混有少量丙,若要得到较纯净的甲,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答案】B
11.20℃时,向一定量水中分批加入KNO3 固体,充分搅拌并冷却至室温,现象如图所示:
坐标图中,符合实验结果的描点可能是
A. B.
C. D.
【答案】CD
【解析】
A、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是温度,由题意知,在一定的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个定值,不随硝酸钾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故该图像的描点不正确;
B、加入3g硝酸钾固体,3g硝酸钾没有完全溶解,所以加入3g硝酸钾对应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描点不正确,故该图像的描点不正确;
C、如果加入2g硝酸钾固体形成的恰好是饱和溶液,那么加入3g硝酸钾也只能溶解2g,两者的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描点正确,故该图像的描点正确;
D、如果加入2g硝酸钾固体形成的不是饱和溶液,加入3g硝酸钾固体没有全部溶解,形成的是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大于2g,故该图像的描点正确。
故选CD。
12.关于100g 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将5g氯化钠溶于95g水中,可制得该溶液
B.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20
D.100g水中溶有5g氯化钠
【答案】A
13.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15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B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 。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等质量的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 B(填“<”“>”或“=”)。
【答案】(1)62.5;
(2)升高温度或增加溶质或蒸发水;
(3)减少;
(4)<。
14.溶液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1)生理盐水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质是 ;碘酒是医疗上常用的一种溶液,其溶剂是 。
(2)现有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若使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向此溶液中加入氯化钠 g。
(3)为了研究物质的溶解现象,小明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如图一,同学们做了试管A、B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A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C所示实验,他们想探究的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 。
②如图二,加热后固体全部消失的原因是 。
【答案】(1)氯化钠;酒精;(2)12.5g;(3)①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②硝酸钾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5.小明要用1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如图是他配制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 g,水的质量为 g。
(2)量取所需要的水应选择 (选填“10mL”“50mL”或“100mL”)量筒。
(3)指出图中的一处操作错误: .若按③所示的方法取水,会导致溶质质量分数 (填“>”或“<”)10%。
(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 .第二步的操作名称是 ,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5)经检测,该同学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可能的原因是 (填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不纯
B.用生锈的砝码称量
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
D.溶解时所用的烧杯内壁有水珠
【答案】(1)10;90;
(2)100mL;
(3)图③中仰视刻度(或图①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
(4)④①③⑤②;溶解;搅拌,加速物质溶解;
(5)AD;
16.图1为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
(2)50℃时,将50gKNO3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得到的是KNO3的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保留到0.1%)
(3)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_______。
(4)20℃时,某同学进行了图2实验,得到相应溶液①~④,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①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③④降温至20℃,均有晶体析出且m(KNO3)>m(NaCl)
D将③④降温至20℃,溶质的质量③>④
【答案】31.6g/100g水 饱和 46.1% 蒸发结晶 AC
【解析】
(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故填:31.6g/100g水。
(2)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100g水,即50℃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5.5gKNO3,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2.75g,加入50g硝酸钾后能形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46.1%,故填:饱和;46.1%。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利用蒸发结晶方法进行分离得到NaCl,故填:蒸发结晶。
(4)A、由图中可知20℃时①②中加入的20g溶质都完全溶解了,且两个烧杯中的溶剂都是100g,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
B、50℃时NaCl的溶解度是37g/100g水,所以加入的40gNaCl并没有全部溶解,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100g水,所以加入的40g KNO3全部溶解,而两个烧杯中的溶剂质量相同,所以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
C、降温至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故④会析出4g,③会析出8.4g,即m(KNO3)>m(NaCl),故C正确;
D、将③④降温至20℃时,④中的溶质质量变为36g,③中的溶质质量变为31.6g,即溶质的质量③<④,故D错误。
故选AC。
17.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15g石灰石样品,把20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每次试验数据如下,请计算:
(1)m= 。
(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1)依据第一次加入盐酸后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则150g盐酸完全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6.6g,但表中的数据是5.5g,这说明加入150g盐酸后,碳酸钙完全反应,由于5.5g比100g盐酸完全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多,据此判断m=4.4;
(2)设100g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x 4.4g
解得:x=7.3g
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试卷第2页,总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