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文理解性默写16篇完整版1、桑之落矣 其黄而陨2、兄弟不知 咥其笑矣3、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4、乘彼垝垣 以望复关解析1.在《氓》中,女子以桑树的凋零自比的两句是:“ ,__________。”2.《氓》中,写女主人公的家人不理解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3.《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诗经·氓》中“ , ”两句,写女子登上倒塌的墙,对着心上人的家乡远远地痴望,形象鲜明,情意动人。1.《氓》5、将子无怒 秋以为期6、匪我愆期 子无良媒7、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8、信誓旦旦 不思其反解析5.《诗经·氓》中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诗经·氓》中的女主人公解释自己不肯答应婚嫁的原因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在《诗经·氓》中以“桑”比喻女子青春年华,以叶子新鲜润泽类比女主人年青时候漂亮可人的句子是“ , ”。8.《诗经·氓》中以“ , ”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9、总角之宴 言笑晏晏10、于嗟鸠兮 无食桑葚11、及尔偕老 老使我怨12、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13、反是不思 亦已焉哉解析9.从《诗经·氓》最后一章里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看,男女主人公年少时关系非常融洽(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10.《诗经·氓》中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11.《诗经·氓》中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诗经·氓》中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13.《诗经·氓》中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2、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3、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解析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爱好修洁,严以律己,但早晨进谏晚上被免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用香蕙作佩,又因采集白芷而加上罪名,遭贬黜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离骚》(屈原)4、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5、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6、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7、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解析4、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追求自己心中的目标,纵然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5、屈原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6、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7、《离骚》中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 。 8、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9、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10、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解析8、《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 。 9、《离骚》中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 10、《离骚》中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 。 11、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12、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13、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解析11、屈原在《离骚》中揭露楚国朝政的黑暗。“ , ”,诗人巧用比喻,揭露佞臣巧于言语,背违先圣之法,随心所欲,恣意妄为。“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用比喻揭露人臣不修仁义,背弃忠直,随从枉佞,苟合于世,以求容媚。 12、面对污浊的、看不到希望的环境,屈原在《离骚》中爆发出痛苦而无奈的浩叹:“ , 。”清代朱骥在《离骚辨》中说:“此句无限神情,在‘独’字、‘也’字内,盖大夫遥想从前一片婆心,满腔热血,不意今日到此地位。” 13、《离骚》中用比喻写屈原承继并恢宏先圣遗德,执分守节,不随俗人,正道直行,方正廉洁,与奸佞圆滑的群小不相为谋的语句是: , 。 ?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可以横绝峨眉巅 2.飞湍瀑流争喧豗 砯崖转石万壑雷 3.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解析1.《蜀道难》中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峻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2.《蜀道难》中“ , ”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3.《蜀道难》运用夸张手法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是“ , ”。3.《蜀道难》(李白)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 5.尔来四万八千岁 不与秦塞通人烟 6.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7.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解析4.李白的《蜀道难》中,“ , ”两句借用两种动物,分别用夸张和比拟的手法写蜀道的山势高险。真是“物犹如此,人何以堪”!5.《蜀道难》中表明蜀地历史悠久,和外界交通不便的句子是“ , ”。6.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7.李白《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传说,交代了蜀地最终打通道路的两句是“ , ”。8.所守或匪亲 化为狼与豺 9.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1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解析8.《蜀道难》中“ , ”两句化用了张载《剑阁铭》中“形胜之地,匪亲勿居”的句子,借古说今,暗寓了蜀道之难自古而然。9.李白在《蜀道难》中,用借景抒情手法,把读者带进一个古木荒凉、鸟声悲凄的境界的句子是“ , ”为我们渲染了旅愁和蜀道上空寂苍凉的环境气氛。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通过夸张的手法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真实情况)的句子是“ , ”1.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2.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3.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4.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解析1.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2.《蜀相》中,写诸葛亮才智和抱负的句子是: , 。3.《蜀相》中,将对诸葛亮的崇敬、仰慕和叹惋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是: , 。4.《蜀相》中,诗人运用带有咏叹情调的自问自答句式,把一种追思缅想情意,作了极为深微的表达并奠定了全诗“沈挚悲壮”的的句子是: , 。4.《蜀相》(杜甫)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解析1.《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句首先点出杭州位置的重要、历史的悠久,揭示出所咏主题。 2.《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写街巷河桥的美丽;“______,”写居民住宅的雅致。3.《望海潮》词中的写钱塘江堤上,行行树木,郁郁苍苍,犹如云雾一般与写钱塘江水的澎湃与浩荡的句子是:“ , ,______。” 5.《望海潮》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5、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7、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解析 4.《望海潮》词中写杭州市场的繁荣、市民的殷富这个繁华都市穷奢极欲的一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海潮》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几句词人选取了代表杭州湖山之美的两种典型景物,写出了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 6.《望海潮》生动描绘的一幅国泰民安的游乐图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望海潮》写达官贵人游乐场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1、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3、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解析6.《扬州慢》1、杜牧诗云“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出了扬州歌舞升平的景色;姜夔的《扬州慢》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一派冷清沉寂的景象。2、《扬州慢》中虚写十里长街繁华景况,实写现在扬州的清凉情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3、《扬州慢》中用拟人手法形容战乱残酷和破坏之深重,并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战乱的痛心疾首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解析4、《扬州慢》中既写杜郎才智又写扬州荒凉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5.《扬州慢》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0.臣以险衅,夙遭闵凶。1.零丁孤苦,至于成立。2.门衰祚薄,晚有儿息。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4.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解析7.《陈情表》0.《陈情表》中写李密命运不好小时不幸的两句是1.《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孤独的长大成人。2.《陈情表》用“ , ”两句表现他的家门不兴旺缺少幸福。3.《陈情表》用“ , ”两句缺少亲属帮助并且事必躬亲的孤弱。4.《陈情表》用“ , ”两句写出了自己的孤单和缺少心灵的安慰。5.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6.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7.至微至陋,过蒙拔擢。8.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解析5.《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常年有病不能自理的两句是“ , 。6.《陈情表》中作者用“ , , , 。”四句写出他的进退两难。7.《陈情表》用“ , 。”写出李密身份虽低但却得到重用。8.《陈情表》中李密写他的祖母在世间的时间很少,已在弥留之际的两句是 , 。9人命危浅,朝不虑夕。10.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11.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12.乌鸟私情,愿乞终养。解析9.《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写出了他的祖母已活不长随时可能死亡的状况。10.《陈情表》中李密用“ , 。”写明母孙二人命运一体实难相离的请辞原因。11.《陈情表》中李密从年龄的角度说明可以暂时不应命的原因的两句是 , 。12.《陈情表》中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写明人因尽孝心的两句是 , 。13.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14.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15. 本图宦达,不矜名节。解析13 陈情表中李密用“ , 。”两句要求晋武帝的怜悯他的现状并准许他的要求 。14 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表达他将不惜为国出力和报答皇帝大恩德俩句是“ , 。”15陈情表中李密向晋武帝说明了在前朝任职的目的而打消晋武帝疑虑的两句是“ , 。”1“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2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3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4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解析8.《项脊轩志》1、《项脊轩志》中起到转承上启下,使行文思路陡转的过渡句是 , , 。2、《项脊轩志》中表现项脊轩狭小的句子是 , 。3、《项脊轩志》中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句子是 , , , 。4、《项脊轩志》中写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拦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的句子是 , , 。5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6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 7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8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解析5、《项脊轩志》中表现项脊轩阴暗的句子是: , , 。6、《项脊轩志》中写妻子归宁回来时转述小妹们的充满稚气的问话,并传神地表现了小妹们的娇憨之态的句子是 , ?7、《项脊轩志》中借物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年日之久的句子是 , , 。8、《项脊轩志》中写归有光祖母“ , ”的自语,以及持象牙朝笏的一段勉励,生动地表现了老祖母对孙子的疼爱与厚望。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3.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解析9.《兰亭集序》1.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描写山、竹风景的句子: , 。2.兰亭集会时文人雅士们把盛酒的杯浮在水面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面前,谁就取来饮酒赋诗的句子: ,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描写暮春三月融和天气的句子是: , 。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6.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7.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解析4.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的句子是: , .5.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一仰一俯看到的景象是: , 。6.王羲之在兰亭集会时眼力舒展,胸怀开畅,极尽视听的乐趣的句子是: , 。7.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8.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9.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10.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解析8.王羲之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了两类人的生活内容: , ; , 。9.王羲之认为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都归结于消灭的句子是; , 。10.《兰亭集序》中王羲之批判当时士大夫中流行的消极虚无的人生观的句子是: , 。1.既自以心为形役2.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3.实迷途其未远 觉今是而昨非4.舟遥遥以轻飏 风飘飘而吹衣解析10.《归去来兮辞》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 ”对历史和现状进行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4.《归去来兮辞》用“ ,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5.三径就荒 松菊犹存6.倚南窗以寄傲 审容膝之易安7.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8.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解析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 ”。7.《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用自然形象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总结。8.《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谈及劳动的两句是“ , ”。9.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10.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11.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解析9.《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10.《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 ”两句表明人生短暂要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1.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2.其培欲平 其土欲故 其筑欲密 3.其莳也若子 其置也若弃 4.根拳而土易 其培之也 若不过焉则不及。解析11.《种树郭橐驼传》1.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的种树经验时谦虚地说,自己的树之所以种得好,原因在于:“ ”。2.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的四点秘诀时说到,除了要让树的根得以充分的舒展以外,还要做到“ , , ”。 3.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种树的经验时说到,为了保持树木的天性,种树人要做到“ , ”,这个比喻十分恰当,对育人也颇有启发意义。 4.在《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在介绍自己种树经验的同时,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有些人在种树的“易土”与“培土”方面存在不足,其具体表现在“ , , ”。 1.石之铿然有声者 所在皆是也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3.事不目见耳闻 而臆断其有无 可乎4.古之人不余欺也解析12.《石钟山记》1.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定语后置句认为“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的”是“ , ”。2.在《石钟山记》中,苏轼认为石钟山的得名由来在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的原因,除了郦道元记录不详细和渔工水师不能用文字记载以外,还在于“ ”,从而说明了实践的重要性。3.在《石钟山记》中,苏轼用一个略带反问的疑问句指出“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这样做是不可以的”的句子是“ , , ”?4.在《石钟山记》中,作者用一个宾语前置句来表达自己知道石钟山得名的原因后轻松愉快的心情的是:“ ! ”。1、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2、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3、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解析13.《拟行路难》1、鲍照在《拟行路难》中“ , ”两句将其忍辱负重、矛盾痛苦的精神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 2、鲍照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 ”。3、在《拟行路难》中,作者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 ”。4、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5、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解析4、.《拟行路难》中安慰自己要认命,不要忧愁的句子:“ , ”。5、鲍照《拟行路难》中,以比喻写人生贵贱穷达不一致的诗句是: , 。1.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2.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解析14.《客至》1.《客至》中表现寂寞之中嘉客临门而喜出望外的句子是“ , ”。2.《客至》中写招待寒酸简单但却满蕴真情的句子是“ , ”。1.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2.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4.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解析15.《登快阁》》(黄庭坚)1.“ , ”,透露了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亭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2.“ , ”一句是诗人初登快阁亭时所览胜景的描绘,也是诗人胸襟怀抱的写照3.本诗巧用典故,其中“ ”,化用伯牙捧琴谢知音的故事。“ ”化用阮籍青白眼事,表达自己的抱负无法实现、自己的胸怀无人理解的痛苦。4.“ , ” 一联,有归隐之意,和首句厌倦官场之意暗相呼应。1.小楼一夜听春雨 深巷明朝卖杏花2.世味年来薄似纱 谁令骑马客京华3.短纸斜行闲作草 晴窗细乳戏分茶4.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解析16.《临安春雨初霁》(陆游)1.《临安春雨初霁》中“ , ”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它在全诗中的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2.《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采用一个独具匠心的比喻,感叹世态人情浇薄,同时诗人自问为什么过客居寂寞无聊的生活。3.《临安春雨初霁》中“ , ”两句,表面上看是写诗人写书品茗极闲适恬静的生活,实际暗含诗人有志难为的无限的感慨和牢骚。4.《临安春雨初霁》中用来描写诗人因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以自嘲的句子是“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