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背诵默写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背诵默写复习

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文言背诵默写复习题
九上语文背诵目录
1. 岳阳楼记
2. 醉翁亭记
3. 湖心亭看雪
4. 行路难
5.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 水调歌头
7. 月夜忆舍弟
8. 长沙过贾谊宅
9. 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10. 商山早行
11. 咸阳城东楼
12. 无题
13. 行香子
14.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主旨:本文通过对岳阳楼周围景物的描写,以及对迁客骚人登楼后产生的不同情感的分析,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借以劝勉滕子京。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主旨: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环境、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3.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主旨:本文描写了湖心亭悠远脱俗的雪景,叙述了作者在湖心亭的奇遇,表达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行路难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主旨:这首诗借行路难来描写人生道路的坎坷,既反映了诗人仕途失意的抑郁苦闷,又表现了诗人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及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主旨: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二十多年转徙巴山楚水的坎坷遭遇和无限感慨,流露出被长期贬谪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之情,表现出作者不甘沉沦、奋发昂扬的进取精神和达观态度。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主旨:这首词上阕写词人对月饮酒,下阕写对月怀人。反映了词人宦海失意的苦闷,也表现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乐观旷达的胸襟。
月夜忆舍弟 [唐]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主旨:本诗通过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杳无音信,而自己只能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赏秋夜月露。表达了诗人对兄弟深深的思念,以及对国家处于战乱之中的现状的悲痛之情。
长沙过贾谊宅 [唐]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主旨:作者通过对贾谊不幸遭遇的凭吊和痛惜,抒发了自己被贬的悲愤和痛苦以及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愤懑之情。
左迁至蓝关侄孙湘 [唐]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朝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主旨:本诗作者通过叙写自己上书进谏而遭贬一事,抒发了作者内心郁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伤情绪。
商山早行 温庭筠(晚唐)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主旨:此诗描写了旅途中寒冷凄清的早行景色,抒发了游子在外的孤寂之情和浓浓的思乡之意,字里行间流露出人在旅途的失意和无奈。
咸阳城东楼[唐]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主旨:诗人通过对登楼所观之景的描写,营造出了萧条苍凉的氛围,借秦苑、汉宫的荒废,抒发了作者对历史沧桑、家国衰败的无限慨叹。
无题 [唐]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主旨:这首诗以一个女子的口吻,写了两个爱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又彼此思念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至死不渝的爱情的赞颂。
行香子 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倚东风、豪兴徜徉。小园几许,收尽春光。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飏青旗、流水桥旁。偶然乘兴、步过东冈。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主旨:这首词以白描的手法、浅近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春光明媚、万物竞发的田园风光图,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表现了词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主旨:此词通篇言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当时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无奈、痛苦之情。
九年级上册必考古诗词默写
(一)理解性默写
1.许浑《咸阳城东楼》中感慨历史沧桑的句子是: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2.《行路难》(其一)中借用两个典故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到君王身边的语句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3.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向李白《行路难》(其一)里说的那样,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包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久谪归来,人事已非,恍如隔世之感。
6.苏轼《水调歌头》中,典故出自南朝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的两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杜甫《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与他的《月夜忆舍弟》一诗中“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一句表达的意思相近。
8.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9.《商山早行》中运用典故含蓄地抒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0.李商隐的《无题》中表达对所爱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的句子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1.生活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失去的痛苦,只要我们拥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良好心态就能正确对待人生。(用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写)
12.《岳阳楼记》中传诵千古,表达范仲淹宏伟抱负的名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指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醉翁亭记》中与它意思相近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14.古人写雪,手法不一。刘义庆《世说新语 咏雪)中的“未若柳絮因风起”,比喻精妙的;而张岱《湖心亭看雪》中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则用白描,同样形神兼备。
(三)拓展默写
40·“无私奉献精神”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请你写出连续两句与“奉献”有关的诗句
【示例】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②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41.思乡是在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请你写出连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示例】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②乡多书处达 归雁洛阳边。
③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42.唐诗中有许多描写边寒奇异风光和将士戍边情怀的名句,请你任选一类写出连续的两句
【示例】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③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一、诗歌赏析专题复习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 .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实际是以乐景写哀情。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是实写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 “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节奏短促、跳跃,表现诗人徘徊苦闷的心境。
D.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全诗中起卒章显志的作用。
参考答案:B.(说明:“实写”错误,应是比喻)
5.“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概括。(2分)
答:诗人借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不写具体人物也可),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愿望。(意思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咸阳城东楼 许浑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诗句中“一上”表明触发诗人情感时间之短瞬,“万里”则极言愁思空间之广大。
B.该诗景别致凄美,情愁苦悲怆,意蕴藉苍凉,境雄阔高远,堪称晚唐登临之作的翘楚。
C.诗中以遍地绿芜、黄叶高林来渲染秦苑、汉宫的荒废,这些景致为诗人傍晚远眺实景。
D.该诗中“山雨欲来风满楼”是千古名句,常转用于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气氛。
5.诗中哪个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产生此情感的缘由是什么?请简要分析。(3)
答:“愁”字(1分)。愁的原因:官宦在外,思念家乡;国势动荡,危机四伏;江山依旧,世事沧桑(2分,答出两点即可)。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颔联运用典故,选择其一,简述典故及其作用。(2分)
答:.典故1: 闻笛赋(或向秀作赋)。(1分)作用:怀念已故去的友人(或表达对新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1分)
典故2:烂柯人(或王质烂柯)。(1分)作用: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恍如隔世的心情(或暗示自己被贬谪时间长久,对世事变迁的怅惘)。(1分)
5.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赏析“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两句体现“酬和诗”的特点。(4分)
答:一是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2分)二是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2分)
(意思对,紧扣要点语句通顺即可)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分)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全词以风趣幽默的笔调,抒写词人和朋友出游时突遇风雨的所感所思。
B.“何妨吟啸且徐行”中“徐”字刻画出词人在风雨中高声吟咏、悠然行走的形象。
C.“山头斜照却相迎”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词人经历风雨之后的喜悦。
D.整首词于简朴中见深意,内蕴丰富,景、理、情水乳交融,历来为人们所称道。
(2)词中“风雨”隐喻什么?全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请概括。
答:“风雨”语义双关,既指野外遇到的风雨,又暗指人生路上的逆境。人生路上高低起伏,顺境不骄,逆境不惧,遇到任何事情能泰然处之,表现了词人乐观旷达(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一、《岳阳楼记》重点句子翻译和重点字词的含义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译文: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该办而未办的事都兴办起来。
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和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译文: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译文: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喜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译文:在朝廷上做官的人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的人为君王担忧。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醉翁亭记》重点句子翻译和重点字词的含义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文: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的,那就是醉翁亭。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文: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译文: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译文: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译文:像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译文: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文: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
三、《湖心亭看雪》重点句子翻译和重点字词的含义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译文: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译文:(湖面上)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气,天和云和山和水,上下全是白茫茫一片。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译文:湖中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译文: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5、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