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自然灾害说课人:秦晴君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目录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学目标四、说重难点五、说教法和学法六、说教学过程七、板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一、说教材本课选自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四节。本节内容突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探究人与环境的关系对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二、说学情初二的学生已经储备了世界区域地理及中国自然环境要素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较初一增强,部分问题可以通过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来完成。例如,灾害分布的成因和防灾减灾部分的学习,就可以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来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便于学生相互启发,开阔思路,也便于老师在学生发言后进行提升总结,为学生理清思路,纠正偏差。三、说教学目标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对应本条课标要求及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2、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成因、分布和危害。3、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4、了解防灾减灾的环节。过程与方法:1、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2、通过资料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和对待自然灾害,掌握相关的避灾方法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2.树立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意识教学难点:1.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五、说学法1.指导学生掌握读图分析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方法地图是地理学科的最大特色,读图分析是学生学好地理必须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比如在学习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分布时就可以使用。2.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在学习防灾减灾保护环境时可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3.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源于现实生活的知识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防灾减灾,保护环境的学习就可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以致用,也对理论知识进一步的理解掌握。4.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的方法各种地理事物的规律,都是通过观察、比较而得出的,让学生学会在适当的时候对地理现象进行归纳总结,会大大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并增强记忆。五、说教法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读图分析法等等。设计意图:教学方法的优劣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要求及学生的思维特点,在本节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堂质疑,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好学状态。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图、文、读、想、做的形式,采用读图分析法与启发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课本插图及视频等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六、说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二)新课讲授(三)新课巩固(四)布置作业(一)课程导入地震让人们失去生命,失去家园。其实在我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灾害还有很多。你们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如何去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进入第四节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设计意图设计意图: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兴趣和思考。2.运用多媒体教具教学,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二)新课讲授一、常见的自然灾害设问:观察PPT上的图片,说出有哪些自然灾害?并试着说着自然灾害的概念,以及进行分类。设计意图: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思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讨论,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自然灾害概念:是指危害人类生命财产与生存条件的现象和过程。自然灾害分类:1.气象灾害:干旱、暴雨、洪涝、台风、寒潮等2.地质灾害:主要有地震、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地裂缝等。3.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海冰、赤潮等4.生物灾害:有病害、虫害、草害、鼠害等,森林火灾和草原火灾也属广义的生物灾害。二、我国的自然灾害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图,让学生先观察各种气象灾害以及地质灾害的分布特点。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让学生观察图中气象灾害的分布及其特点,并用同种教学步骤,让学生了解地质灾害的分布及其特点。设计意图:增强学生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防灾减灾设问+学生讨论:1.在面对各种自然灾害时我们该如何防治,以地震和泥石流为例进行分析。2.让学生回忆汶川地震的视频,地震发生,我国是如何度过难关的?归纳总结: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防、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工作、及时救援与救助……设计意图: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观察图,让学生学会地震时正确的防护姿势和方法。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课后巩固1、 下列灾害中,不属于气象灾害的是()A、旱灾B、水灾C、台风D、泥石流2、气象灾害的共同特点是()A、降水过多或过少B、强冷空气的侵入C、瞬间风力巨大D、造成各种损失3、发生地质灾害较高的地区是()A、海底B、平原C、山区D、丘陵4、各种地形都有可能的地质灾害是()A、地震B、泥石流C、滑坡D、台风(四)布置作业查找资料和视频,了解其它种类自然灾害的防灾减灾方法,比如泥石流,冰雹等等。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七、板书设计一、常见的自然灾害1、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灾情(资源破坏, 财产损,失,人员......)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及其分布。二、我国自然灾害的分布及成因、特点特点:1、种类多2、分布广3、频次高(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4、受灾严重三、防灾减灾的环节1、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测和预报2、建设防灾工程3、做好灾前准备工作4、及时救援与救助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