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必备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知识必备梳理

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22 古诗三首
一、古诗词理解
芙蓉楼①送辛渐[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②,
平明③送客楚山④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⑤在玉壶。
【注释】①芙蓉楼:故址在今江苏镇江北,下临长江。②吴: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③平明:天刚亮。④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长江中下游北岸在古代属于楚地范围。⑤冰心:像冰一样晶莹、纯洁的心。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①夜遁逃。
欲将轻骑②逐,
大雪满弓刀。
【注释】①单于:匈奴的首领。这里泛指侵扰唐朝的游牧民族首领。②骑:骑兵。
墨梅[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②。
【注释】①洗砚池:传说会稽(今浙江绍兴)蕺山下有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洗砚池。由于经常洗笔砚,池塘的水都染黑了。②乾坤:天地间。
二、会认字
芙蓉楼(fú rónɡ) 洛阳(luò)  单于(chán)
洗砚池(yàn) 乾坤(qián kūn)
三、会写字
芙蓉楼(fú rónɡ) 洛阳(luò) 玉壶(hú)
大雁(yàn) 洗砚池(yàn) 乾坤(qián kūn)
四、多音字

五、同音字
【rónɡ】芙蓉 容易 榕树
【yàn】大雁 燕雀 砚台
六、形近字
七、重点句品析
1.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通过比喻言志,将自己纯洁的品格比作玉壶里的冰,说自己的心就像玉壶里的冰那样晶莹、纯洁,表现了诗人坚持操守的信念,高尚纯洁的品格,冰清玉洁的气节和开朗的胸怀。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这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没有直接描写战斗,而是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了战争的气氛。“大雪”的寒气和“弓刀”的寒光,写出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满”字体现了天气的严寒和环境的恶劣,突出表现了战斗的艰苦和战士们奋勇的精神。
3.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托物言志,借梅自喻,诗人借写墨梅不求人夸,只留下清香的美德,表达自己不媚俗,坚守内心追求的志向和品格。“清气”写出了墨梅的素洁、淡雅。“满”字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
八、疑难探究
赏析《芙蓉楼送辛渐》的前两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这两句情景交融,景中藏情,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的离愁别绪。全诗从昨夜的冷雨写起,“寒”字增添了冷清的意味,渲染了离别的气氛。“平明”点明了送客的时间是清晨。“孤”字既写出了雨后楚山的孤影,也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心情。
九、课文回顾
《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绘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借墨梅自喻,表达诗人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23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一、会认字
弥漫(mí) 山脉(mài) 剖开(pōu)
半裸(luǒ) 哭泣(qì) 汹涌(xiōnɡ)
维持(wéi) 酣睡(hān) 机械(xiè)
可卑(bēi) 岗位(ɡǎnɡ) 主宰(zǎi)
调遣(qiǎn)
二、会写字
英伦(lún) 鱼腹(fù) 剖开(pōu)
窟窿(kū lonɡ) 混乱(hùn) 嘶嘶(sī)
维持(wéi) 秩序(zhì) 可卑(bēi)
岗位(ɡǎnɡ) 主宰(zǎi) 惊慌失措(cuò)
调遣(qiǎn) 践行(jiàn)
三、同音字
【lún】英伦 轮流 沉沦
四、形近字
五、近义词
弥漫——充满 调遣——派遣
六、反义词
混乱——有序 嘈杂——安静
七、重点词语理解
弥漫:(烟尘、雾气、水等)充满;布满。
主宰:指支配,统治,掌握;指掌握、支配人或事物的力量。
势不可当:来势迅猛,不可抵挡。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惊恐万状:形容害怕到了极点。
井然有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惊慌失措:惊恐慌乱,不知怎样办才好。
八、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小心翼翼 许许多多 惊恐万状
势不可当 你推我搡 失魂落魄 井然有序
惊慌失措 镇定自若 纹丝不动 相提并论
九、重点句品析
1.一刹那间,男人、女人、小孩,所有的人都奔到甲板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惊恐万状,一片混乱。
描写了“诺曼底号”被撞后,人们“惊恐万状”的混乱场面。乘客“奔跑”“尖叫”“哭泣”,极度恐慌,与下文船长镇定救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船长沉着镇定、临危不乱的品质。
2.“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这是船长对大副说的话,简短有力,体现了时间紧迫,容不得商量。船长一方面有他坚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一方面处理事情有智慧有方法,下达了死命令是为了控制混乱的场面,保证人们都能逃生。体现了船长对弱者的关心,突出了船长的果断、镇定。
3.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这是一个典型的特写镜头,描写了哈尔威船长在大家得救后没有任何动作与言语,随船沉没的画面。“犹如铁铸,纹丝不动”体现了哈尔威船长内心的平静,也展现了他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伟大品格,这正与前文“悲壮的舍己救人”相照应。
十、疑难探究
“诺曼底号”遇难时,哈尔威船长是怎么做的?你从中感受到他怎样的品质?
“诺曼底号”遇难时,船长镇定自若、井然有序地指挥大家按照妇女、其他乘客、船员的顺序逃生,最后,他救了六十人,唯独自己沉入海底。让人感受到了他镇定自若、临危不惧的英雄气概和爱护弱小、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高尚品质。
十一、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5):写“诺曼底号”夜航的基本情况,让主人公哈尔威船长出场。
第二部分(6~9):写“诺曼底号”遇险。
第三部分(10~40):写哈尔威船长在危急时刻镇定自若地指挥人们自救。
第四部分(41~45):写哈尔威船长与“诺曼底号”一起葬身大海。
十二、课文回顾
《“诺曼底号”遇难记》讲述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猛烈撞击即将沉没之际,镇定自若地指挥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随着客轮一起沉入大海的感人故事,歌颂了他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4* 黄继光
一、会认字
战役(yì) 屡次(lǚ) 启明星(qǐ)
摧毁(cuī) 冰雹(báo) 晕倒(yūn)
胸膛(tánɡ)
二、多音字

三、近义词
屡次——多次 艰巨——艰难
四、反义词
坚定——动摇 光荣——耻辱
五、重点词语理解
屡次:一次又一次。
摧毁:用强大的力量破坏。
匍匐:爬行;趴。
惊天动地:形容声音特别响亮。
六、词语搭配
匍匐前进 愤怒地注视 胜利的消息
顽强地向前爬 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七、重点句品析
1.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运用了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愤怒地注视着”“坚定”等描写表现了黄继光对敌人的愤怒仇恨,完成摧毁任务的坚定信念和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
2.他张开双臂,向喷射着火舌的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运用了动作描写,“张开双臂”“猛扑上去”“堵住”等动作,生动地再现了黄继光英勇就义时的光辉形象,表现了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精神。
八、疑难探究
黄继光两次“站起来”体现了什么?
黄继光两次“站起来”都是在情况十分危急,敌人炮火正猛的时候,这体现了他对敌人的仇恨,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不怕牺牲、视死如归、英勇就义的英雄气概。
九、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4):写黄继光所在的部队接到夺取高地的任务。
第二部分(5~11):写黄继光请战,顽强战斗,壮烈牺牲的经过。
第三部分(12):写黄继光牺牲后,部队消灭了阵地上的全部敌人。
十、课文回顾
《黄继光》讲述了20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在上甘岭战役中,为胜利主动请缨,最后舍身堵枪口,壮烈牺牲的“特级英雄”黄继光的英勇事迹,表现了他视死如归、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25* 挑山工
一、会认字
泰山(tài) 竹杖(zhànɡ) 敞开(chǎnɡ)
拘束(jū) 蕴含(yùn)
二、同音字
【zhànɡ】拐杖 打仗 营帐
三、形近字
四、近义词
奇怪——古怪 拘束——拘谨
五、反义词
曲折——笔直 喧闹——安静
六、重点词语理解
拘束:过分约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心悦诚服:诚心诚意地佩服或服从。
意味深长:含义深远,耐人寻味。
七、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不声不响 大吃一惊 腾云驾雾 干干净净 不解之谜 心悦诚服 意味深长
八、词语搭配
陡直的山道 意味深长的哲理
九、重点句品析
1.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位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心悦诚服”说明“我”从内心表示赞同和佩服,“意味深长”指挑山工的话虽然朴素,但是含意深远,不仅适用于登山。“我”通过挑山工朴素的话语,感受到了他们认定目标、坚持不懈的攀登精神。
2.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
“它”是“这幅画”,实际上指挑山工身上不怕吃苦、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这种精神激励着作者,“我需要它”更突出了“挑山工精神”的时代价值,引发读者内省。
十、疑难探究
说说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
挑山工登山肩挑沉甸甸的货物,利用胳膊的甩动保持身体平衡,走折尺形路线:从台阶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到了台阶右侧,就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转一次身,扁担换一次肩。他们登山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往前走。
十一、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写挑山工走的路程长,时间却不比游人多,“我”心生疑惑。
第二部分(3~6):写“我”通过登山时与一位挑山工的对话,解答了疑惑。
第三部分(7):写“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借此激励自己。
十二、课文回顾
《挑山工》写作者登泰山时见到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比游人长,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从而悟出生活的道理:做事只要认定一个目标,并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做下去,就能达到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