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一单元知识必备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一单元知识必备梳理

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1 古诗三首
一、古诗词理解
 
绝句[唐]杜甫 译文:
迟日①江山丽, 春天白天渐长,春天的到来使江山显得更加秀丽,
春风花草香。 春风送来了阵阵醉人的花草香气。
泥融②飞燕子, 泥土湿软,归来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
沙暖睡鸳鸯。 溪边的沙洲被阳光晒得暖暖的,鸳鸯卧在上面静静地睡着。
【注释】①迟日:春日。②泥融:这里指泥土变湿软。
 
惠崇春江晚景①[宋]苏轼 译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 竹林外有两三枝桃花开放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 春天江水变暖,鸭子最早知道。
蒌蒿满地芦芽②短, 蒌蒿满地都是,芦苇才刚刚发芽,
正是河豚③欲上时。 现在正是河豚逆江而上的时候。
【注释】①惠崇:北宋名僧,能诗善画。这首诗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②芦芽:芦苇的嫩芽。③河豚:一种肉味鲜美的鱼,有毒性。
三衢①道中[宋]曾几 译文:
梅子黄时日日晴, 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和的好天气,
小溪泛尽②却③山行。 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
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④不减来时路, 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
添得黄鹂四五声。 树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注释】①三衢:地名,在今浙江衢州一带。②小溪泛尽: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③却:再,又。④阴:树荫。
二、会认字
鸳鸯(yuān yāng) 优惠(huì)
推崇(chóng) 河豚(tún)
减少(jiǎn)
三、会写字
融化(róng) 燕子(yàn)
鸳鸯(yuān yāng) 优惠(huì)
推崇(chóng) 芦芽(lú yá)
梅子(méi) 小溪(xī)
泛舟(fàn) 减少(jiǎn)
四、重点句子品析
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用“迟日”“江山”“春风”“花草”,勾勒出明丽的春日景色。这两句分别从视觉、触觉和嗅觉三个角度描写春天的清新秀美。
2.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用“飞”和“睡”描摹燕子与鸳鸯,一上一下、一动一静、一忙一闲,相映成趣,使得画面更广阔,意境更生动。
3.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路边树荫中传来几声悦耳的黄鹂鸣叫,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为山中小路增添了无穷的生机和意趣。
五、疑难探究
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说说三首诗分别描写了怎样的景象。
《绝句》: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泥土湿润,燕子轻盈地飞来飞去,忙着衔泥筑巢,慵懒的鸳鸯睡在温暖的沙滩上。
《惠崇春江晚景》:竹林外数枝桃花初开,桃竹相衬,春意盎然。江水荡漾,鸭子在温暖的春水中游动。蒌蒿遍地,芦苇生出短短的嫩芽,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早春江景。
《三衢道中》:梅子成熟的季节,天朗气清,沿着清澈的小溪泛舟至尽头,再走山路继续前行。山道上树荫掩映,格外清爽宁静。幽静的山林中,偶尔传来黄鹂的鸣叫,声色相合,更添生趣。
六、课文回顾
《绝句》描绘了草堂浣花溪明丽和谐的春日美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三两枝桃花、蒌蒿、芦芽、江水中的鸭子等几个事物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江景图,写出了江南初春特有的气息,抒发了诗人喜春、惜春的感情。
《三衢道中》描写了梅子成熟时节诗人游三衢山的见闻感受,展现了浙西山区明媚清丽的风光,表现了诗人山行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2  燕 子
一、会认字
伶俐(líng lì) 翼尖(yì)
荡漾(yàng) 困倦(juàn)
闲散(xián sǎn) 纤细(xiān)
木杆(gān) 伤痕(hén)
二、会写字
凑合(còu) 吹拂(fú)
赶集(jí) 聚拢(jù)
形成(xíng) 掠过(lüè)
偶尔(ǒu ěr) 沾染(zhān)
困倦(juàn) 闲散(xián)
纤细(xiān) 伤痕(hén)
三、多音字
散 杆
四、同音字
【juàn】困倦 试卷 羊圈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乌黑——漆黑 聚拢——聚集
偶尔——偶然 闲散——悠闲
七、反义词
乌黑——雪白 轻快——笨拙
活泼——呆板 偶尔——经常
闲散——忙碌 聚拢——分散
八、重点词语理解
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
波光粼粼:形容水波被阳光照射到的样子。
休憩:休息。
闲散:无事可做而又无拘无束。
九、词语积累
词语搭配:轻快有力的翅膀 剪刀似的尾巴
烂漫无比的春天 光彩夺目的图画
伶俐可爱的小燕子 旷亮无比的天空
波光粼粼的湖面
十、重点句子品析
1.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微微地吹拂着,如毛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千条万条的柔柳,红的白的黄的花,青的草,绿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柔柳”“花”“草”“叶”等人格化,用“赶集”“聚拢”形容花、草、树叶争相生长的热闹景象,描绘了一幅五颜六色、生机勃勃的柔柳百花图。
2.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斜”从视觉角度写出了小燕子飞行的姿势,体现了小燕子飞行时的轻快灵活、自由自在。“叽的一声”从听觉角度描写,让读者感受到小燕子飞行时的欢快。
十一、疑难探究
从第4自然段中的“横掠”“沾”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通过“横掠”体会到了燕子飞行之快速;通过“沾”体会到了燕子飞行的轻快。这两个词语勾勒出众多的燕子在春光中迎着拂面的微风飞行的情景。
十二、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描写燕子的外形,突显了它的活泼可爱。(燕子外形图)
第二部分(2):描写二三月的春天,燕子的到来为春天增添许多生趣。(春光燕子图)
第三部分(3、4):描写燕子飞行的姿态,展现了它的活泼机灵。(燕子飞行图)
第四部分(5):描写了燕子休憩时的有趣画面。(燕子休息图)
十三、课文回顾
课文以烂漫无比的春天为背景,描写了燕子的外形以及飞行、休憩的姿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3  荷 花
一、会认字
挨挨挤挤(āi) 蓬勃(péng)
饱胀(zhàng) 翩翩起舞(piān)
舞蹈(dǎo)
二、会写字
花瓣(bàn) 蓬松(péng)
饱胀(zhàng) 破裂(liè)
姿势(zī shì) 仿佛(fǎng fú)
随风(suí) 舞蹈(dǎo)
停止(zhǐ)
三、多音字
挨  骨
四、同音字
【zī】姿势 资格 滋味
【fú】仿佛 吹拂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赶紧——赶快 仿佛——好像 
破裂——破碎 姿势——姿态
挨挨挤挤——密密层层
七、反义词
展开——合拢 饱胀——干瘪 
停止——开始 快乐——伤心
八、重点词语理解
挨挨挤挤:文中形容荷叶长得密,挤在一起。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也形容飞舞。
九、词语积累
词语搭配:碧绿的大圆盘 嫩黄色的小莲蓬 雪白的衣裳
十、重点句子品析
1.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荷叶的颜色、形状,突出了荷叶又大又绿又圆的特点。“挨挨挤挤”表现出荷叶密密层层的样子;“冒”字把荷花写活了,仿佛一个挣脱荷叶束缚的顽皮孩子,展现了荷花蓬勃生长的样子。
2.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作者把自己想象成荷花,巧用荷花的视角将一池荷花在风中摇曳起舞的姿态写得活灵活现。“雪白”描绘出荷花洁白的颜色;“舞蹈”一词将荷花拟人化,写出风中荷花美丽的姿态。
十一、疑难探究
第2自然段“有的……有的……有的……”这组句子中,作者描写了荷花的哪几种姿态?
作者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荷花“初绽”“绽放”“含苞”三种不同的姿态,既突出了荷花的姿态美,又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十二、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清早去公园,被荷花的清香所吸引。
第二部分(2、3):描写荷花的形状和姿态。
第三部分(4、5):作者观赏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
十三、课文回顾
课文描绘了夏日清晨一池荷花的美丽姿态,及作者欣赏荷花时的美好感受。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热爱荷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 昆虫备忘录
一、会认字
备忘录(lù) 凡是(fán)
距离(jù) 货款(kuǎn)
丝绸(chóu) 膜翅(mó)
瞎子(xiā) 益虫(yì)
大约(yuē) 蚂蚱(mà)
黑斑(bān)
二、多音字

三、形近字
四、近义词
完整——完好 灵敏——灵活
掌握——把握 讨厌——厌恶
五、反义词
完整——残缺 灵敏——笨拙
漂亮——丑陋 喜欢——讨厌
六、重点词语理解
琢磨:思索;考虑。
款款:慢慢地。
严丝合缝:缝隙密合。
七、重点句子品析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瓢虫的膜翅比作“黑绸衬裙”,贴切地反映了膜翅的颜色,也形象地写出了膜翅的样子。
八、疑难探究
课文大量运用拟声词,有什么作用?
拟声词可以给读者带来具体形象的画面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例如在描写复眼昆虫的灵敏时,从“噌——”的声音能感受到复眼昆虫的机警;在描写独角仙摔落时,从“呜——扑”的声音中仿佛看到独角仙霸道地飞来,然后笨拙地摔在灯下的滑稽情景。
九、课文回顾
课文由《复眼》《花大姐》《独角仙》《蚂蚱》四篇短文组成,作者以轻松随意的笔调,描写了昆虫的复眼和花大姐、独角仙、蚂蚱的外形、习性、活动等,语言妙趣横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昆虫世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