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六单元知识必备梳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六单元知识必备梳理

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18 童年的水墨画
一、会认字
水墨画(mò) 染色(rǎn)
破碎(suì) 浪花(làng)
溅水(jiàn)
二、会写字
水墨画(mò) 染色(rǎn)
钓竿(gān) 扑腾(tēng)
破碎(suì) 拨开(bō)
浪花(làng) 葫芦(hú)
清爽(shuǎng) 鲜蘑(mó)
香菇(ɡū)
三、同音字
【mò】水墨画 陌生 末尾
【hú】葫芦 湖水 胡琴 蝴蝶
四、形近字
 
 
五、近义词
平静——安静 开放——绽放
戏耍——玩耍 欢叫——欢呼
六、反义词
平静——热闹 开放——凋谢
欢叫——悲号
七、重点词语理解
梳妆:梳洗打扮。
扑腾:形容重物落地或落水的声音。
斗笠:遮阳光和雨的帽子,有很宽的边,用竹篾夹油纸或者箬竹的叶子等制成。
八、词语积累
AABB式:清清爽爽 明明亮亮
九、重点句子品析
1.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
“染”字富有动感,“立”字传神,静静的钓竿上立着红蜻蜓,仿佛空气都停止了流动,似乎大家都怕鱼受惊,为下文描写做了铺垫。
2.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只见松林里一个个斗笠像蘑菇一样。
蘑菇像斗笠一样,孩子们戴的斗笠又像蘑菇一样,“蘑菇”和“斗笠”互为比喻,相映成趣,写出了雨后林中的勃勃生机和孩子们的快乐心情。
十、疑难探究
“是哪个‘水葫芦’一下钻入水中,/出水时只见一阵水花两排银牙”展现了怎样的画面?
这是一幅鲜活灵动的画面。在江中戏水的孩子们,像鸭子“扇动翅膀”那样挥动着胳膊拨水嬉戏。一个孩子钻入水中不见了,突然一阵水花,他又出现了,调皮地笑着,露出两排小白牙。一群孩子的嬉戏和一个孩子的特写,给人鲜明的形象感。
十一、课文回顾
课文通过“溪边”“江上”“林中”三幅画面,摄取了一组儿童生活的镜头,展现了儿童俏皮的生活场景,动静交织,构成了一幅幅令人向往的纯真童年的美好画面,表现了孩子们快乐的童年生活。
19 剃头大师
一、会认字
剃头(tì) 执行(zhí)
否则(fǒu) 骂人(mà)
仇恨(chóu) 习惯(guàn)
受刑(xíng) 代替(tì)
厘米(lí) 抚摸(mō)
二、会写字
表弟(biǎo) 胆小鬼(dǎn ɡuǐ)
理发(lǐ) 夺门而逃(duó)
骂人(mà) 仇恨(chóu)
差点儿(chà) 付钱(fù)
双倍(bèi) 虽然(suī)
灯泡(pào) 一件(jiàn)
三、同音字
【lǐ】理发 里面 礼物
【fù】付钱 富裕 父亲
【jiàn】一件 溅水 修建
四、形近字
 
 
五、近义词
抗议——反对 央求——恳求
优秀——优异 清除——清理
六、反义词
欢迎——抵制 抗议——遵命
熟练——生疏 优秀——平庸
七、重点词语理解
夺门而逃:摆脱阻拦,冲出门逃走。
抗议: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摆布:操纵;支配(别人行动)。
耿耿于怀: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架势:姿势;姿态。
时髦:(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
八、词语积累
四字词语:夺门而逃
AABB式:规规矩矩 长长短短
AABC式:耿耿于怀
九、重点句子品析
1.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老掉牙”说明推剪太旧,并不好使,它夹住头发不放,使人就像被“咬”一样疼,“吃尽苦头”说明小沙无法忍受这样的痛苦。
2.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把小沙理发时“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感受比作在“受刑”,表现了小沙的苦不堪言。
十、疑难探究
1.课文为什么要用“剃头大师”作题目?
“大师”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而“我”是第一次拿起剪刀帮表弟理发,与理发店的师傅相比,技术差太多,表现也很糟糕,实在称不上“大师”。用“大师”一词有自嘲的意味,显得风趣诙谐,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
小沙理发时在意的只有耳朵,只要耳朵“安全”,他并不介意理发水平高不高、头发剪得好不好,被剪发的人不在乎头发剪得怎么样,对于“我”来说十分重要,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像小沙这样的“顾客”了,所以“我”认为他是“最优秀的顾客”。
十一、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6):讲述了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的经历。
第二部分(7~18):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十二、课文回顾
课文讲述了“我”给表弟小沙剃头的故事,情节有趣,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与趣味。
20 肥皂泡
一、会认字
廊子(láng) 和弄(huò)
软悠悠(yōu) 若是(ruò)
娇软(jiāo) 脆薄(báo)
颤巍巍(chàn wēi) 山巅(diān)
婴儿(yīng)
二、会写字
肥皂(zào) 廊子(láng)
剩下(shèng) 木碗(wǎn)
软悠悠(yōu) 若是(ruò)
透明(tòu) 娇软(jiāo)
拉扯(chě) 仰头(yǎng)
一串(chuàn) 婴儿(yīng)
希望(xī)
三、多音字

四、同音字
【yōu】悠远 优秀 忧伤
【yǎng】仰头 止痒
五、形近字
 
 
六、近义词
潮湿——湿润 透明——透亮
希望——希冀 轻悠悠——轻飘飘
七、反义词
潮湿——干燥 玲珑——粗糙
骄傲——谦虚 轻悠悠——沉甸甸
八、重点词语理解
和弄:搅拌。
玲珑:(东西)精巧细致。
颤巍巍:抖动摇晃的样子。
山巅:山顶。
九、词语积累
词语搭配:五色的浮光 轻清透明的球面
玲珑娇软的小球 美丽的梦
十、重点句子品析
1.这肥皂泡,吹起来很美丽,五色的浮光,在那轻清透明的球面上乱转。
“五色”指色彩丰富,“浮光”指这些色彩晃动不定,“乱转”指浮光在球面上没有规律地转动。这句话形象地写出肥皂泡的色彩美和动态美。
2.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连续四个“那么……”构成了排比句,写出了肥皂泡的特点——圆满、自由、透明、美丽,充分体现了“我们”对肥皂泡无尽的喜爱。
十一、疑难探究
1.第3自然段中连用两个“轻轻”,有什么作用?
“轻轻地一提”体现了孩子们吹肥皂泡时动作的小心翼翼;“轻轻地扇送”写出了肥皂泡飞起来时轻盈的状态,给人以宁静美好的感觉。
2.这些轻清脆丽的小球,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呢?
示例:借着扇子的清风,把她们一个个送到高山之巅去。在高山上,她们变成了晶莹的冰球,在峰顶熠熠生辉。或者越过雪峰,升上蔚蓝的天空,跟着太空飞船,飞向浩瀚无垠的宇宙。
十二、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讲述了“我”小时候最爱玩的游戏是吹肥皂泡。
第二部分(3):写了吹肥皂泡的过程。
第三部分(4):描述了肥皂泡美丽奇妙的样子。
第四部分(5):写了由肥皂泡产生的美好想象,表达了“我”心里的快乐、骄傲与希望。
十三、课文回顾
课文写的是作者童年时代吹肥皂泡的经历。小小的、不起眼的肥皂泡,经过她的手、她的嘴,以及她的眼、她的心,不但吹出了快乐,吹出了情趣,还吹出了自己童年的梦想,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1* 我不能失信
一、会认字
照耀(yào) 庆祝(qìng)
盼望(pàn) 叠纸(dié)
歉意(qiàn)
二、同音字
【qiàn】歉意 欠钱
三、形近字
四、近义词
解释——说明 忘记——遗忘
五、反义词
忘记——牢记 失信——守信
六、重点词语理解
风和日丽:天气晴朗暖和(多用于春天)。
扑空:没有在目的地找到要找的对象。
失信:答应别人的事没做,失去信用。
七、词语积累
词语搭配:尖尖的嘴巴 红红的眼睛
坚定地说 耐心地等候
八、重点句子品析
“不行!不行!我走了,小珍来了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
宋庆龄的话说明她已认识到尽管改天教小珍叠花篮不是不可以,但是既然已经约好,又让小珍来了扑空,那就是自己不对了。“庆龄边说边把手抽回来”直截了当地表明了她的态度。
九、疑难探究
宋庆龄的回答表明了什么?
宋庆龄对于守信并不后悔,这一切都是她心甘情愿的,因为在她的心里,重承诺、守信用比什么都重要,这表现了宋庆龄的可贵品质。
十、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讲述了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位朋友家去,宋庆龄特别高兴,充满了期待。
第二部分(2~9):讲述了宋庆龄为了遵守约定,没有听从爸爸妈妈的劝说,选择留在家里等待小珍。
第三部分(10):讲述了宋庆龄并不后悔,因为她履行了诺言。
十一、课文回顾
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天早晨,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临出门宋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宋庆龄还是决定留下来,履行自己的诺言,课文赞美了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