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合理消费》 2课时教案+学案+课后作业(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合理消费》 2课时教案+学案+课后作业(含答案)

资源简介

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合理消费 教案
5 合理消费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了两个板块:“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学会合理消费”。
“那些我想要的东西”板块设置的目的是引出学生想要的东西,分析为什么有些东西父母同意购买、有些东西父母不同意购买,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一些愿望和要求不合理,从而学会区分合理的要求和不合理的要求,并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学会合理消费”板块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比过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引导学生认识合理消费的好处、过度消费的坏处,从而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消费;同时指出合理消费并不是一味省钱,而是既要精打细算,也要保证生活质量。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消费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的收入。如今,大多数家长都是只要孩子想要就想方设法地满足,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很多需要其实是“假需要”,导致很多学生的消费观出现一些问题,如盲目攀比、不切实际追求高奢品等,给父母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区分不合理需求和合理需求,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体贴父母,进行合理消费。
三、教学目标
1.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2.懂得克制,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有计划消费的重要性,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合理消费。
【教学难点】
体会“由奢入俭难”的含义,提高节俭意识,做到有计划消费。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理性消费、过度消费、节俭的案例或故事;合理消费和过度消费的利弊。
学生准备:统计自己上一周的支出。
一、新课导入
1.话题讨论:播放人们理性消费的相关视频。
提问:你们在购买商品的时候有没有像他们一样做到理性消费呢?
导语:我们在了解了购买哪些物品是属于合理要求后,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计划的消费。
引出课题:合理消费——学会合理消费
二、懂得节俭
1.示例探究:观察教材第40页插图,思考这些属于什么样的消费行为?这种消费方式可取/合理吗?
(1)合理消费:按实际需要采购日常用品、饮食适量按需就餐、有储蓄投资理财。
点拨:这些都属于量入为出的有计划消费,是合理的。
(2)过度消费:买东西不知节制超过预算、暴饮暴食不知拘束、没有储蓄到处借钱。
点拨:这些都属于入不敷出的过度消费,是不合理的。
2.结果对比:请你想象一下,这两类不同的消费方式结果会有什么不同。
量入为出:(1)满足实际购物需要,资金充足(2)有利健康,节约粮食和金钱;(3)保险,备不时之需……
入不敷出:(1)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浪费金钱;(2)有害身体,浪费粮食和金钱;(3)资金紧张,影响人际交往……
3.课堂点拨:合理消费的人懂得精打细算、量入为出,会合理安排生活,个人、家庭幸福指数更高;量入为出对国家经济稳定发展也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过度消费的人会因攀比、虚荣、浪费,导致自己入不敷出,甚至负债累累,最后心力交瘁、精疲力竭,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还会养成不良的行为品德,影响社会风气,造成社会不稳定。
4.小组讨论:总结合理消费的好处和过度消费的坏处。
合理消费的好处:有利于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让生活更美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过度消费的坏处:形成不正确的消费观;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容易诱发违法违纪问题;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
5.故事会:你听过关于合理消费或过度消费的小故事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吧。
举例:《象箸推理》、《毛主席节俭小故事》
点拨:不管身份、地位如何,每个人都应该做到合理消费,节俭消费。
6.阅读角:阅读教材第41页阅读角,谈谈你对“由奢入俭难”的体会。养成什么样的消费习惯才能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参考:消费习惯一旦形成,短期内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我们要从小就在日常消费中做到合理消费,养成量入为出的消费习惯。
7.合理安排: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省钱。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要求:假如学校组织春游,同学们需要自备早餐。请你计划你的开支,安排一顿既经济又营养的午餐。
8.完成练习:完成教材第42页的午餐计划表,小组交流各自选择的理由并讨论是否合理。
9.案例分析:从营养、花费、便利性等方面说说哪种计划更好。
分别举例合理与不合理计划,并给出方法建议。
10.范例分析:阅读教材第43页阅读角,思考:你赞成谁的观点?请说出你的理由。
点拨:我赞同陈培的观点。因为矿泉水不分等级,国内的更便宜,而且父母的钱来之不易,我们要体贴他们。
11.小调查:小组交流自己的上周支出,并完成下列表格,反思自己是否做到合理消费。
点拨:购物时既要满足需要,又要做到不浪费,量力而行。
12.课堂小结:
(1)我们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消费,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2)“由奢入俭难”,我们要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3)我还收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随堂练习,提升素养
一、判断题。
1.只要省钱,就属于合理开支。( × )
2.在生活中,我们要理性消费,而不是过度消费。( √ )
3.小明每天坚持不吃早餐,省下钱买电话手表,这种消费行为是合理的。( × )
二、选择题。
1. 下列行为不属于量入为出的是( )
A.按实际需求购买日常用品
B.饮食适量,按需就餐
C.商场有促销活动的时候疯狂购买
D.有储蓄,定期理财
2. 这是XX同学在买东西前的想法,反思一下哪个是正确的( )
A.虽然我家里已经有这本漫画书了,但是我想买多一本新的当做收藏
B.这是一款新橡皮,我那块太旧了
C.这是我常用的,正打折,买3本留着用
三、简答题。
观察漫画,说说你获得了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我们要体贴父母,量入为出,不购买自己不需要或者过于昂贵的商品,以免造成浪费、增加父母的负担。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1.交流:和父母说说如何做到量入为出,合理消费。
2.实践: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合理消费,合理安排自己的日常开支。
第 8 页5 合理消费 第二课时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合理消费,树立科学合理的消费观。
2.懂得克制,养成节俭的好习惯。
二、知识构建
1.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
2.合理开支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省钱。我们既要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又要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三、知识训练
1.填空题
(1)合理消费的表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消费习惯一旦形成,______内是不可逆转的。
(3)过度消费的坏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 )
(2)只要省钱,就属于合理消费。( )
(3)合理消费可以减轻父母的负担。( )
(4)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想要什么东西就买,因为父母很疼爱我们。 ( )
3.简答题
说一下你的心愿,并分析一下这个心愿对于自己的家庭来说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合理消费 学案
第 2 页
四、参考答案
1.(1)按实际需求购买物品 饮食适量、按需就餐 有储蓄,规划理财(答案不唯一)
(2)短期
(3)增加经济负担 浪费粮食 影响人际交往(答案不唯一)
2.(1)√
(2)×
(3)√
(4)×
3.略。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合理消费 教案
5 合理消费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设置了两个板块:“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学会合理消费”。
“那些我想要的东西”板块设置的目的是引出学生想要的东西,分析为什么有些东西父母同意购买、有些东西父母不同意购买,以此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一些愿望和要求不合理,从而学会区分合理的要求和不合理的要求,并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学会合理消费”板块设置的目的是通过对比过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引导学生认识合理消费的好处、过度消费的坏处,从而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消费;同时指出合理消费并不是一味省钱,而是既要精打细算,也要保证生活质量。
二、学情分析
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消费的主要来源是父母的收入。如今,大多数家长都是只要孩子想要就想方设法地满足,并没有意识到孩子的很多需要其实是“假需要”,导致很多学生的消费观出现一些问题,如盲目攀比、不切实际追求高奢品等,给父母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因此,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区分不合理需求和合理需求,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体贴父母,进行合理消费。
三、教学目标
1.能够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学会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做出理性的购物选择。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辨明购物要求是否合理,懂得理性消费。
【教学难点】
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揣摩自我克制的方法。
学生准备:思考自己想要买的东西,并了解它的用处、价格等。
一、新课导入
1.话题讨论:出示零食大礼包、玩具、名牌鞋、游戏机的图片。
提问:这些礼物你想要吗?它们的价格怎么样?父母会答应给我们买吗?
导语:生活中有许多商品对我们都具有吸引力,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总是希望父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引出课题:合理消费——那些我想要的东西
二、学会辨别
1.互动交流:完成教材第36页心愿卡。
2.需要归类:试着给你想要的东西归类。
(1)实际需要:保暖的衣服、学习用的工具书……
(2)羡慕别人:你没有的玩具、你没有的漫画书……
(3)追逐潮流:最新款玩具、时尚昂贵的小裙子……
(4)受广告影响:功能多样的电子手表、电子书……
(5)……
3.自主思考:猜想一下,心愿卡上的哪些东西父母是不会同意购买的,为什么?
价格昂贵且不实用、价格昂贵但非必需的东西,因为会加大父母的经济负担,且造成浪费现象……
我在电视广告上看到……我想父母应该不会买。因为妈妈说过这属于冲动消费,上当受骗……
4.小组讨论:阅读教材第37页的故事,思考:你觉得小茜的父母会同意购买吗?为什么?
小茜买这个包的目的是满足虚荣心,这种想法是不合理的,而且她刚买了新书包,已经满足了日常需求,所以我认为小茜的父母不会同意购买。
5.问题讨论:小茜的这种想法可能会带来什么影响?
(1)助长虚荣心,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2)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
点拨:看来我们的一些愿望确实不合理,难怪父母会拒绝。
6.案例讨论:阅读教材第37页“演一演”的内容,思考:下面这些同学的要求合理吗?为什么?
案例一:主张攀比心理(不合理)
案例二:不利于身体健康(不合理)
7.演一演:假如你是父母,会怎样答复他(她)?以小组为单位演一演,“父母”表演者讲清楚拒绝的理由。
父亲:儿子,你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会养成攀比的消费习惯,城里的东西一般都不便宜,咱们家花不起这个钱,等你的鞋穿破了,再带你去隔壁镇买一双一样好看的。
母亲:这个饮料虽然很甜,但是喝多了对牙齿不好,里面有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
8.自我反思:
我仍然坚持的心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要改动的部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范例分析:请你谈谈对小明的想法的看法。
我认为他的想法是错误的,有无面子不应该用物质去衡量。
10.要求归类:让我们把各种理由归归类。想一想,哪些要求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填写教材第38页空白处。
合理:帮助我们进步……
不合理:不实用且非生活必需品、不利于我们的健康……
11.小贴士:“合理”是相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合理消费的标准,需要各自衡量。
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我们可以做到:
(1)体贴父母,想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
(2)不赶时髦,不要攀比。
12.辨一辨:判断下列要求是否合理?
(1)小明想要生日那天收到现在国外最火的变形金刚。 ( × )
(2)小红想要六一儿童节那天得到四大名著全套书籍。 ( √ )
(3)李华认为在学习用品方面一定要用最好的,对自己学习有很大帮助。 ( × )
(4)陈欣觉得朋友的新鞋子很好看,也想要买,虽然她不缺鞋子。 ( × )
13.小组讨论:想要的东西不应该要的时候,怎样才能忍住呢?
点拨:转移注意力、自我克制、找到可以替代的东西、合理比较商品……
14.情景训练:根据情境出主意。
方法借鉴:
①转移注意力。去朋友家里玩,玩得开心了或许就会把这件事忘了。
②替代法。和父母协商,找到可以替代的如简单、便宜的玩具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
③……
点拨: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15.课堂小结:
(1)我们想要的东西并不是所有都可以得到的,有时需要克制或者放弃。
(2)父母会根据具体情况,满足我们合理的要求。
(3)当有些东西想要却不该要的时候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法、协商法、自我克制法等解决。
三、随堂练习、提升素养
一、填空题。
1. 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2. 合理的购物要求包括购买生活必需品、购买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物品等,不合理的购物要求包括购买价格昂贵且不实用的物品、购买价格昂贵且非生活必需物品等,我们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判断。
二、多选题。
小明认为千金难买心头好,买东西最重要的是要买喜欢的,不用在意价格。你想对小明说什么?( AB )
A.买东西要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不要让父母为难……
B.我们要多体贴父母,考虑金钱的来之不易
C.喜欢的东西就要去争取,你真棒
D.如果你不想后悔,就要把自己喜欢的东西买下来
三、辨析题。
有人认为,买东西要讲究名牌,越贵越气派。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不同意。这是一种错误的消费观,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出于攀比心理而进行的消费。这种错误的消费观会导致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迫使人超前消费,甚至借钱消费,影响个人信用,最后可能误入歧途。
四、板书设计
五、布置作业
1.交流:和父母说一说当你想买不该买的东西时, 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2.实践:小组合作完成一份主题为“合理消费”的手抄报。
第 9 页5合理消费 第一课时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辨明合理与不合理的购物要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学会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做出理性的购物选择。
二、知识构建
1.生活中有许多商品对我们具有吸引力,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总是希望父母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2.当我们提出一些要求时,父母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决定。如果是不合理的,父母会拒绝。
3.我们的要求并是都能得到满足。可以做到的是:体贴父母,想想父母的辛苦和难处,不提让父母为难的要求;不赶时髦,不要攀比。
4.通过合理比较、自我克制等方法,我们可以学会做出正确的购物选择。
三、知识训练
1.填空题
(1)我们想要的东西有很多,但是______都得到满足。
(2)当我们的愿望_________时,父母可能会拒绝。
(3)不合理的要求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合理消费的标准是________的,并不适用于每个人。
2.判断题
(1)父母的收入是取之不尽的。 ( )
(2)爱慕虚荣是不对的,我们要合理消费。( )
(3)当自己的愿望没有办法满足的时候,小明觉得很生气,并向父母撒气。 ( )
(4)小红的家境并不是很富裕,但是她还是想要拥有一个质量好一点的书包。这是合理的要求。 ( )
3.简答题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进行克制消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合理消费 学案
第 3 页
四、参考答案
1.(1)不能
(2)不合理
(3)价格过于昂贵 购买非生活必需品 过度消费
(4)相对
2.(1)×
(2)√
(3)×
(4)√
3.(1)转移注意力(2)和父母协商,寻找可替代的物品(3)远离诱惑 (4)合理比较,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商品道德与法治(人民教育出版社·统编版 四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5合理消费 作业
5 合理消费
课后作业
【夯实基础】
一、我知道。
1.我们总是会被生活中的许多商品所______,希望父母可以满足自己的愿望,但是如果是______的,父母会拒绝我们。
2.为了拥有健康生活,我们需要学会______,根据_________合理消费。
3.合理消费并不意味着为了_______就委屈自己买不好的东西,而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将自己的生活过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能力提升】
二、选择题。
1.下列属于合理消费的是( )
A.看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缠着父母买
B.去餐厅吃饭,看到好吃的就暴饮暴食
C.妈妈看上一条漂亮的裙子,但是价格很贵,所以她打算等打折了再来买
2.有时我们忍不住想买一样东西,但是其实它没有很有必要,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方法来做出正确的选择。以下方法不正确的是( )
A.转移注意力法
B.撒泼打滚法
C.替代法
3.下列属于比较合理的消费需求的是( )
A.价格昂贵的进口牛奶
B.平价实惠的国产纸巾
C.打折后仍然很贵的玩具车
三、判断题。
1.为了成为班上最威风的人,我一定要买进口牌子的鞋。 ( )
2.孩子要求家长购买自己想要的东西,大人一般会同意的。( )
3.如果我用的东西是进口的,班上的同学就会都和我做朋友,太快乐了! ( )
4.父母挣钱不容易,我们要量入为出,注意节约。( )
【综合运用】
四、请你说一说合理消费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说一说你的心愿,分析一下对于自己的家庭支出来说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你会怎么去改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课后作业
一、1.吸引 不合理
2.克制 实际需求
3.省钱 精打细算 量入为出
二、选择题。
1.C
2.B
3.B
三、判断题。
1.×
2.×
3.×
4.√
四、合理消费能过通过精打细算、量入为出,将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有滋有味。
五、略。
第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