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比热容导学案 上课时间:出示目标 引入新课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自然现象二、围标设疑 自主探究观察实验,结合课本第11页至第12页【比热容】内容,完成以下思考题★学生活动一: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1、实验中应取______质量(选填"相同"或者"不同")的水和食用油,使用规格相同的加热器目的是为了让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相同的 .(重要提示:从本节课开始,对物体的加热时间长短对应的就是物质吸收热量得多少,加热时间越长,被加热物质吸收的热量就越多.)2、进行实验:某组同学按照课本组装器材,并进行实验,实验中发现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比食用油温度升高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者"不同")要想使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需要加热的时间________(选填"更短"或者"更长"),即水比食用油吸热本领__________(选填"更强"或者"更弱")结论: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吸收的热量_______。 (选填"相同"或者"不同")★学生活动二:阅读11页比热容表,回答下面问题.比热容的定义:由于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需要吸收的热量不同,为了揭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比热容。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的乘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__________表示。单位符号是______________ 意义: 阅读常见物质比热容表格,了解各种物质比热容,可知:(1)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__________(2)水和冰的比热容不同,说明★学生活动三:探究热量的计算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它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________ J;1Kg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2Kg 的水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为 J;2Kg 的水温度升高2℃,所吸收的热量为 J;如果我们用Q表示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用c表示物质的比热容,用Δt表示温度的变化,则计算热量的公式应该写作:Q = _____ ___。由此公式可知:C = _____ ___ m = _____ ___ Δt= _____ ___三、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自学课本第12页【比热容表】后两段内容,讨论完成以下思考题1、冬天人们用热水来取暖, 暖气片中装的是水;人们常用冷水冷却发动机,发动机冷却液主要成分是水;北方的冬天,晚上农民会在稻田里灌水,这样做可以防止秧苗冻坏,这些有什么科学道理?通过学习沿海和内陆地区昼夜温差为什么不同?2、在标准气压下,将0.5Kg,20℃的水烧开,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500℃,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C铁=0.46×103J/(kg ℃).四、当堂检测 :每空1分 第4题6分.1.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物体切去一半后,剩下部分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B. 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C. 质量、初温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热量后温度高的物质比热容大D.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通过测定比热容可以鉴别物质(1000时间min1020304050温度℃20406080甲乙)2. 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哪个不是应用这一性质【 】A. 北方冬天,用热水循环来供暖B. 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冻坏C. 用水冷却汽车的发动机D. 夏天给教室洒水,感觉凉爽3.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如果要你从甲、乙两液体中选择汽车的冷却液,应选择 液体。4. 小明家的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L、25℃的水.经过一天照射后,温度升高到75℃,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热水器中的水升温吸收多少热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