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时2 明确概念的方法(3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课时2 明确概念的方法(38张PPT)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课时2 明确概念的方法
明确概念的方法,理解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课标要求
素养目标
正确运用概念,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探究点一 明确内涵的方法
探究点二 明确外延的方法
内容索引
达标检测
明确内涵的方法
探究点一
1.定义的含义:定义是从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 。
2.定义的构成:定义由 、 和 三部分构成。
3.定义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
提醒 “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知识梳理 素养奠基
新知导学
内涵方面
本质属性
被定义项
定义项
定义联项
种差加属概念
4.下一个正确定义的要求
(1)应该具备相应的科学知识,正确地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
(2)应该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 。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 形式。
④定义不能用 。
被定义项
否定
比喻
易错提醒
(1)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一语句中,“文学”是“艺术”的属概念。
改错:在“文学就是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这一语句中,“艺术”是“文学”的属概念。
(2)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改错:定义项如果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是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改错:定义是从内涵而非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4)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改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5)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固定不变。
改错:认识对象是变化发展的,反映认识对象的概念也会发生变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可能固定不变。
议题1:明确概念内涵的方法——定义
一只松鼠站在树上,两个猎人围绕它转了一圈。他们走动时,松鼠也跟着他们转。这时,一个猎人说:“我们已经围绕松鼠转了一圈,因为我们已经围绕松鼠画了一条封闭曲线。”另一个猎人却说:“我们没有围绕松鼠转一圈,因为我们始终只看到松鼠的正面,没有看到它的背面。”两人争得不可开交。
启迪思维 素养形成
议题探究
(1)两个猎人发生争执的焦点在哪里?
答案 二人争执的焦点在于对是否围绕松鼠转了一圈中的“一圈”内涵的理解不一样。
(2)你能够帮助他们解开思想上的困惑吗?
答案 要解决他们之间的争执,首先要对概念“一圈”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两位猎人对“围绕着松鼠转了一圈”的理解不一样。一个猎人把它理解为“围绕松鼠画了一条封闭曲线”,而另一个猎人理解为“要看到松鼠的各个部位”。对同一个概念,双方理解不同,这样的争议,自然不会得出结论。因此,解决的办法就是双方把对“围绕着松鼠转了一圈”的概念统一起来,明确“转了一圈”的内涵是什么,怎样才算是“转了一圈”。
1.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种差加属概念
(1)这里的属概念是指被定义项的属概念。种差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之间的差别,即“被定义项”与其同属的其他种概念之间的差别。“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
核心归纳 素养提升
归纳提升
(2)运用种差加属概念的方法作出定义,一般经过以下步骤:
第一步,找出被定义项的属概念。
第二步,找出种差。
第三步,将种差与属概念结合构成定义项,继而使用定义联项把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成为完整的定义。
典例1 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1)在纸币定义中,属概念和种差分别指什么?
答案 在纸币定义中,“价值符号”所指的对象范围包含“纸币”所指的对象范围,它是“纸币”的属概念。“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是纸币与其他价值符号形式在本质属性上的差别,即种差。
(2)你能指出纸币这个定义的被定义项、定义项和定义联项分别是什么吗?
答案 被定义项:纸币。定义项: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定义联项:是。
2.下定义应遵循的规则
(1)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2)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3)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否定形式只是说明被定义项不是什么,而没有揭示它究竟是什么。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4)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典例2 正方形是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这个定义
A.正确,符合定义必须相应相称的规则
B.正确,符合定义不应循环的规则
C.错误,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D.错误,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解析 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也有可能是长方形,定义过宽。上述定义“正方形”和“平面上每个内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所指的范围是不等同的,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故选D项。
典例3 “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把这句话作为革命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循环定义
C.定义过窄 D.比喻定义
返回

解析 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本题只是把革命比喻成历史的火车头,并没有指出革命的内涵。
明确外延的方法
探究点二
1.划分的含义:划分是从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一个概念的外延分为几个小类。
提醒 小类是大类的种,大类是小类的属。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2.划分的结构:划分由 和 两部分构成。
知识梳理 素养奠基
新知导学
外延方面
母项
子项
3.作出正确的划分的要求
(1)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
(2)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 。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 。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 ,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母项的外延
同一个标准
逐级进行
易错提醒
(1)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运用定义的方法。
改错:明确概念的外延,可以用划分的方法。
(2)划分就是把一个整体分为几个部分的逻辑方法。
改错:划分就是把一个属分为几个种的逻辑方法。
议题2: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划分
一位老师带领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去农村支援麦收。在安排任务时,他说:“男同学割麦子,女同学把割下来的麦子捆起来,体力强的同学把麦捆运到场院去,体力弱的同学在地里捡麦穗。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按照上面的分工排成四排。”学生们听后,却不知道自己该站在哪一排。
启迪思维 素养形成
议题探究
(1)在上述材料中,男同学和女同学是什么关系?体力强的同学和体力弱的同学是什么关系?男同学和体力强的同学是什么关系?你能用图表画出来吗?
答案 男同学和女同学是矛盾关系。
体力强的同学和体力弱的同学是反对关系。
男同学和体力强的同学是交叉关系。
(2)老师的话犯了什么逻辑错误?
答案 老师的话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怎样进行正确的划分
作出正确的划分,首先,必须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其次,要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1)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例如,“选票分为赞成票和反对票”。
“实词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
核心归纳 素养提升
归纳提升
在上述划分中,将“赞成票”和“反对票”的外延加起来,其外延之和小于“选票”的外延。由于“拟声词”和“介词”不属于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拟声词和介词”的外延之和,大于“实词”的外延。它们都不是正确的划分。
(2)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例如,“农田里种有棉花、黄麻和粮食作物”。
在这个划分中,“棉花”“黄麻”属于“经济作物”,而“经济作物”与“粮食作物”是同一级关系。把“棉花”“黄麻”与“粮食作物”并列在一起,是不正确的。
(3)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例如,“哲学派别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正确的划分应该是:哲学派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分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典例4 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可以把法律划分为
A.根本法和普通法
B.一般法和特别法
C.国内法和国际法
D.实体法和程序法

返回
达标检测
1.要明确概念的内涵,消除概念在内涵方面的歧义,需运用
A.判断方法 B.定义方法
C.推理方法 D.实践方法

1
2
3
4
5
2.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就是用简明的语句揭示概念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是
A.在实践基础上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加工制作
B.恰当地使用比喻
C.划分的方法
D.种差加属概念

1
2
3
4
5
解析 “种差”和“属概念”相加构成定义项,用定义联项将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构成定义。这是定义的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选D。
A项是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
C项是明确概念外延的方法,均不符合题意。
B项违反定义不能用比喻的逻辑规则。
1
2
3
4
5
3.下列划分中符合划分规则的是
A.思维形式可分为概念、判断、推理三种
B.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进口三种
C.戏剧按剧情内容性质可分为喜剧、悲剧、闹剧三种
D.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散文诗、抒情诗、长篇
小说等

解析 B、C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D犯了“划分不全”的逻辑错误。
1
2
3
4
5
4.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A.房屋面积可分为建筑面积和使用面积
B.电视机可分为彩色的、黑白的、微型的和遥控的
C.生物分为微生物、植物和动物三大类
D.划分可分为一次划分、连续划分和二分法

解析 A、B、D三项在划分过程中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C项是正确的划分。
1
2
3
4
5
5.如果下列语句都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它们是否正确?为什么?
(1)工人——中国工人——四川工人。
答案 正确。“中国工人”是对“工人”的限制,“四川工人”是对“中国工人”的限制。
(2)木材就是木料。
答案 不正确。违反了下定义的逻辑规则,犯了“同语反复”的逻辑错误。
(3)逻辑学不是心理学。
答案 不正确。违反了下定义的逻辑规则,犯了“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1
2
3
4
5
(4)电视机可分为彩色、黑白、进口三种。
答案 不正确。违反了划分的逻辑规则,犯了“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返回
1
2
3
4
5
本课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