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曲线运动实验探究:5.3 实验: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一、复习回顾:1、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竖直方向:。物体以一定的水平速度抛后,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不受力匀速直线运动自只受重力的自由落体运动水平方向竖直方向3、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计算水平方向竖直方向xyGv0xVxvvyys曲线轨迹:满足为抛物线轨迹1.能描出平抛运动的轨迹,证明轨迹是一条抛物线。2.会计算平抛物体的初速度。3.探究平抛运动的水平运动规律。4.探究平抛运动的竖直运动规律。5.经历探究的过程,掌握探究性实验的一般方法,养成严谨认真科学的实验态度。二、实验目的三、实验探究:如何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如何得到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设计方案【方案一】:平抛运动演示仪实验器材:斜槽、小球、木板、白纸(可先画上坐标格)、图钉、铅垂线、直尺、三角板、铅笔等。铁架台斜槽木板白纸小球铅垂线【方案二】水平喷出的细水柱显示平抛运动的轨迹透明胶片A数码相机大多具有摄像功能,每秒拍摄约15桢照片.可以用它拍摄小球从水平桌面飞出后做平抛运动的几张连续照片.如果用数学课上画函数图像的方格黑板做背景,就可以根据照片上小球的位置在方格纸上画出小球的轨迹.【方案三】频闪照相 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和y,根据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利用公式 求出小球飞行时间t,再利用公式 ,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四、实验原理用描迹法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五、实验步骤1、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已调好。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3、确定坐标原点O: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O即为坐标原点。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的位置,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用铅笔在卡片缺口处的白纸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保证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结论:平抛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5、计算初速度: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轴和水平向右的x轴,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xy用公式x=v0t和y=gt2/2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0,最后计算出v0的平均值。在曲线上选取A、B、C、D、E、F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和y。五、注意事项有:⑴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⑵ 方木板必须处在竖直面内且与小球运动轨迹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图板但不接触。⑶坐标原点(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起点)不是槽口的端点,应是小球在糟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⑷如果是用白纸,则应以小球在糟口时球的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为坐标原点,在斜槽末端悬挂重锤线,先以重锤线方向确定y轴方向,再用直角三角板画出水平线作为x轴,建立直角坐标系。⑸每次小球应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⑹要在平抛轨道上选取距O点远些的点来计算球的初速度,这样可使结果的误差较小。本节练习A. 若甲、乙、丙三球同时相遇,则一定发生在P点B. 若甲、丙二球在空中相遇,此时乙球一定在P点C. 若只有甲、乙二球在水平面上相遇,此时丙球还未着地D. 无论初速度v0大小如何,甲、乙、丙三球一定会同时在P点相遇1、甲、乙、丙三小球分别位于如图所示的竖直平面内,甲、乙在同一条竖直线上,甲、丙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水平面上的P点在丙的正下方,在同一时刻甲、乙、丙开始运动,甲以水平速度v0平抛,乙以水平速度v0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丙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v0v0甲P乙丙A B2、如图为某小球做平抛运动时,用闪光照相的方法获得的相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5cm,g=10m/s2,则(1)小球平抛的初速度vo= m/s(2)闪光频率f= H2(3)小球过A点的速率vA= m/sABC解:由自由落体运动规律,Δy=gt 2=2×0.05=0.1m∴t=0.1s f=10Hzx=v0 t ∴ v0 =x/t=3×0.05/0.1=1.5m/svBy =(y1+y2)/2t = 8×0.05/0.2=2m/svAy = vBy –gt = 2-1 =1m/svA2 = vAy2 + v02 =1+2.25=3.25vA=1.8m/s1.5101.83、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的A、B、C三点的位置,取A点为坐标原点,则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当g=10 m/s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0,0)B.小球抛出点的位置坐标是(-10,-5)C.小球平抛初速度为2m/sD.小球平抛初速度为1m/sBD4、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一部分曲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ΔS相等的三点A、B、C,量得ΔS=0.2m。又量出它们之间的竖直距离分别为h1=0.1m,h2=0.2m,利用这些数据,可求得:(1)物体抛出时的初速度为 m/s;(2)物体经过B时竖直分速度为 m/s;(3)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 m处。解析: (1)先求T,据求得:T=0.1s=2m/s(2)=1.5m/s(3)设抛出点在A点上方高度为h,下落到点A的时间为t,则有:由此两式可求得h=0.0125m⑵若只有米尺,将玩具手枪子弹从某一高度处水平射出,用米尺测量射出时离地面的高度h和水平射程s,则子弹初速度5、利用手头的常用仪器,粗略测定玩具手枪子弹射出时的初速度。除玩具手枪外,所给的测量仪器为:⑴只有秒表;⑵只有米尺。解:⑴若只有秒表,将玩具手枪从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子弹,用秒表记下从发射到子弹落会地面所用的时间t,则子弹上升的时间为t/2,故子弹初速度v0=gt/2。6、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斜面,让钢球从斜面上由静止滚下,钢球滚过桌边后便做平抛运动。在钢球抛出后经过的地方放置一块水平木板,木板由支架固定成水平,木板所在高度可通过竖直标尺读出,木板可以上下自由调节。在木板上固定一张白纸。该同学在完成装置安装后进行了如下步骤的实验:OabcA.实验前在白纸上画一条直线,并在线上标出a、b、c三点,且ab=bc,如图。量出ab长度L=20.00cm。B.让钢球从斜面上的某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a点,记下此时木板离桌面的高度h1=70.00cm。C.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b点,记下此时木板离桌面的高度h2=80.00(cm)。D.让钢球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调节木板高度,使得钢球正好击中c点,记下此时木板离桌面的高度h3=100.00cm。则该同学由上述测量结果即可粗测出钢球的平抛初速度大小vo= m/s,钢球击中b点时其竖直分速度大小为vby= m/s。已知钢球的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空气阻力不计。2.01.5解:按题意画出运动示意图如图示:L8070100Lcab由匀变速运动的特点: Δh=gT2Δh=(100-80)- (80-70)=10 cm =0.1m∴T=0.1sv0=L /T=2 m/svby=(h3 – h1 ) /2T=1.5 m/sOa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