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9张PPT)【课题与课时】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课时:1课时1.知道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理解中国共产党与宪法的关系。2.知道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3.理解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4.学会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增强宪法观念。【课标要求】1.通过阅读课本相关材料,观看时政热点视频,分析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事实材料”、图片及剖析案例等懂得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树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理念,认同我国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增强宪法意识、担当责任感。2.通过搜集有关宪法的视频、文字资料及典型事例等活动, 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了解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3.通过生活实际,了解公民享有的权利及保障,通过相关的材料,了解宪法保护人权的内容及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学习目标】【评价任务】1.完成学习任务一(检测目标1)2.完成学习任务二(检测目标2)3.完成学习任务三(检测目标3)【学习过程】环节一 自主感悟1.1.1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指出:“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一九四九年,以毛泽东主席为领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曲折的武装斗争和其他形式的斗争以后,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的主人。”思考:1.宪法序言的这段话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是如何确认奋斗成果的?环节二 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指向学习目标1)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②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确立了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用行动践初心、以生命赴使命,我们党才能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一个又一个风险挑战,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世界上没有哪个党像我们党这样,遭遇过如此多的艰难险阻,经历过如此多的生死考验,付出过如此多的惨烈牺牲。在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锤炼了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新征程上,少不了“娄山关”“腊子口”,“黑天鹅”“灰犀牛”也会不期而至。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据此回答:(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根本制度、最本质的特征是什么?(2)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原因: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③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④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做法: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必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思考: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中国共产党与宪法法律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P4)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领导人民实施宪法法律,做到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②中国共产党要履行好执政兴国的重大职责,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学习任务二:国家权力属于人民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P4)4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宪法是如何使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得以实现的?P4宪 法1)确认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2)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3)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4)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5) 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等等。探究与分享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广大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相关链接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非常广泛。宗教信仰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文化教育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P5:在第二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活动中,中学生扮演政协委员,通过实地调研撰写了大量提案,在全国政协委员的指导下,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完善,最终形成能够提交政协会议的正式提案。【提示】作为中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中学生通过撰写提案参与国家事务,这给我们什么启示?探究与分享学习任务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思考:《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发布说明了什么?探究与分享发展义务教育 提供营养午餐开办农家书屋 开展再就业培训1.以上四幅图分别说明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这些权利是如何实现的?2)请列举自己感受到的国家改善公民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例。思考回答: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P7)(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P7、P9)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3.我国人权的广泛性表现在哪些方面?(P8)(1)主体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2)内容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探究与分享P8:2016年9月2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理……做到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提示】是的,这一举措是行政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坚持依宪执政、依法执政、简政放权的具体体现。对于这一举措,有人认为它能够让政府服务更便捷。你怎么看?探究与分享P8: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考虑到原告柯先生的实际困难,积极与被告沟通,前往柯先生住地开庭,促成双方当事人和解。【提示】法院的做法有利于尊重和保障人权,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人民法院的做法对于保障柯先生的合法权益有何积极作用?4.国家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P7-P10)总述: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①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立法方面)②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执法方面)③监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监察权,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监察方面)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司法方面)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宣传方面)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第一批脱贫攻坚普查结果显示,贫困户全部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饮水安全也得到保障。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创造出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改革开放40多年来,7.5亿人成功脱贫,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中国的减贫密码,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动力是基础。这些都是我们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实践中形成的有益经验。拓展空间环节三 走进生活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这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光荣,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光荣!思考:1.我国为什么要努力实现脱贫工作?2.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说明了什么?环节四 学后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有哪些?还存在哪些疑惑?2、对面存在的问题,我打算这样改进:1.欣赏漫画《幸福网事》。漫画反映了( )√①人民是国家的主人②在我国,公民和人民的范围是一致的③我国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④法律确认、保障公民的权利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 D. ①③【当堂达标】2.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等基本权利。这说明( )A.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B.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C.宪法保障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力D.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1-2022学年部编八年级下道德与法治1.1.1。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pptx 《中国共产党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伟大实践》白皮书发布 [高质量和大小].wmv 学宪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mp4 微视频|《我与宪法》.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