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下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科学五下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资源简介

4.1《温度与水的变化》思维导图
冰受冷(散热)「水受热吸热)水蒸气
水形态的(固态)温度变化为0℃(液态)温度变化为100℃(气态)
变化与温
度的关系
杯中的水少
于二分之一
以免水沸腾时
撼水飞
实验装置
溫度与水
使用湿布垫衬
着撒走或移
的变化
酒精灯,避竟
烫伤
观察水加
热时的变
水加热后温度上升,达到100℃时水沸
化现象
腾,同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停止加热
后,温度下降;再次加热后,温度上升,
实验现象直至沸腾
只有提供热量,水才会沸腾;水沸腾后
实验结论继续加热,溫度不再升高
温度计
设计水结成冰和冰
融化成水的实验
装水的试管
装有冰、
4.2《水的蒸发和凝结》思维导图
湿衣服变干,天晴后
水蒸发操场上积水变干
冼澡时浴室的镜
现象
子上形成水雾
水蒸发和0
烧水时锅盖内侧
水蒸气凝
气凝结。出现水珠…
结的现象
及原因
原因水吸热,蒸发
水蒸气
放热,凝
将两杯等量的常温水分别加热至不同温
方法1。度,比较两杯水减少了多少
水的蒸发
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滴不同温度的相同
和凝结
究水蒸发方法2。大小的水珠,加热,观察水珠蒸发快慢
快与温度一结论。水温越商,水蒸发越快
高低的关系
杯中加入食盐
可以扣快冰崁
的毖化,加速实验
降温
方法
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有水珠,温度下降
观察水蒸
实验加入食盐后,玻璃杯外壁有更多水珠,温度
气的凝结
现象下降得更快

实验
结论水蒸气凝结需要放出热量
4.3《溫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思维导图
加热冷牛:把它浸在热水中
奶的方法
热水尽量多一些
以提升实验效率
将盛有20℃左右凉水的试管下端浸入盛
溫度不同的物
有三分之二60℃左右热水的大烧杯中;
用两支温度计、分别测量凉水和热水的温度变化,每2分
体韬互络触
操作。钟记录一次读数;绘制折线图
追度不同的
凉水的温度逐渐上升,热水的温度
物体相互接现象。逐渐下降,最后二者趋向一致
触后温度的
变化
热通常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
结论物体,并趋向平衡
着时间是够长,与團环境温度趋向一致
加入水中,可以
感知温度变
观察到温度变化
化的方法
一温度计
感温纸带
感温粉末
实验室常用的
4.4《热在金属中的传递》恩维导图
热在汤勺
热汤→勺口→勺柄—一煎传导
中的传递
还可以涂感温油墨禾帮助观察变化
用火加热表面均匀涂蜡的金属条的
热在金属
操作中部
中的传递
蜡从中部开始熔化,然后向两端依
观察热在金属现象次熔化
条中的传递
说明温度的变化是有先后的,也间
结论接说明了热的传递路径
分别在涂有薄蜡的全
属圆片的中心和边中黑点为加热点
操作的一个点上加热
热在金属片中的传
观察热在金属现象递路径:如右图
片中的传递
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
结论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
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
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
概念。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
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
方向向逐渐扩散
热传递
热对流
三种方式热传导
热辐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